1. 成成烽火系列電影共有幾部分別名字是什麼
成成烽火系列電影共有十部,按順序分別為:《青春行動》、《投筆從戎》、《沙溝事件》、《蹉跎歲月》、《深入敵後》、《青山鐵騎》、《營救行動》、《轉戰千里》、《血沃青山》、《問鼎江山》。
1、《青春行動》:1936年,太原成成中學積極抵抗,成功撤換了堅決反共的徐校長、還有國民政府警察局派來的肖校長,擁戴共產黨地下工作者劉老師做了校長,使成成中學後來成為黨在華北地區的中心。
2、《投筆從戎》:「七七事變」後,中國共產黨北方局、八路軍駐太原辦事處、中共山西工委根據抗日斗爭形勢的需要,奉命進駐太原成成中學。
3、《沙溝事件》:太原成成中學在向離石頭方向開拔路上,遭遇敵人圍攻,校長的兒子不幸被俘,校長面對民族大義,決定犧牲兒子的生命,但423團及時趕到,化解危機。太原成成中學向抗日前線繼續前進。
4、《蹉跎歲月》:山溝事件後,抗日義勇軍編隊為「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游擊第四支隊」,校長任隊長,一方面改變,一方面整改。師生們的思想產生可巨大的波動和困惑,機會面臨解體。賀龍同志的到來,鼓舞了士氣,堅定了革命的決心。
5、《深入敵後》:1937年,太原市成成中學廣大師生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投筆從戎,共赴國難,列編游擊第四支隊。他們參加了粉碎日軍五路圍攻,完成了由學生向戰士的轉變。1938年8月,四支隊隨八路軍會挺進大青山地區,共同開創了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堅持敵後抗戰八年。
6、《青山鐵騎》:1937年的太原,從成成中學走出來八路軍715團四支隊三連連長田宏聲,帶領全連上百人隨團一起參加石龍口戰役,田宏聲和騎兵連血脈噴張地揮動戰刀,勇猛沖殺,田宏聲與將松井敏夫單挑,兩個回合即將松井斬於馬下,松井的騎兵隊覆沒了,八路軍騎兵連氣勢如虹。
7、《營救行動》:嚴煥春是家裡的老三,三兄弟都是成成中學的畢業生,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起抗日。老大、老二犧牲後,賀老總為了保住嚴家的香火,派人去營救上戰場的嚴煥春。
8、《轉戰千里》:暫無
9、《血沃青山》:暫無
10、《問鼎江山》:暫無
(1)大青山之戰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成成烽火》真實反映了游擊第四支隊堅持敵後抗戰八年這一歷史故事。該劇共十部,講述了成成中學師生投筆從戎、共赴國難的全過程。
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時期,中華民族危在旦夕,一支年輕由太原成成中學廣大師生組成的抗日游擊隊他們活躍在抗日前線。在校長劉墉如的帶領下,他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舉校從軍,棄筆從戎,戰斗在前線,拋頭顱灑熱血。
2. 浴血大青山的簡介
1938年秋天,八路軍120師師長賀龍、政委關向應根據毛澤東同志的指示在內蒙古大青山建立了抗日游擊根據地。英勇的抗日游擊隊員憑借巍巍大青山的掩護,頻頻通過伏擊、突襲等戰術沉重打擊了日寇,大青山抗日游擊隊也因此威震塞外。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的建立為團結蒙、漢等各族人民打擊日寇及偽蒙疆傀儡政權,阻止日寇西進,保衛陝甘寧邊區,從側翼支援華北抗戰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大青山抗日游擊隊也付出了沉痛代價,許多忠烈長眠於大青山下。毛澤東同志曾說,大青山老區各族人民為抗日斗爭勝利做出的貢獻,黨和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據內蒙古電視台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電視連續劇《浴血大青山》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打造的紀念性影視節目。
3. 大青山戰役的過程是什麼
大青山遺址坐落在茂興湖湖畔,是金代降州城遺址。古今中外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出河店戰役就發生在這里。據史書記載,遼代天慶四年(114年)十一月末,金太祖完顏阿古打起兵伐遼,親率精兵3,700人,由寧江洲(今吉林省扶余縣古遺址)出發,乘夜急進,偷襲降州城,大敗十萬遼兵。至今,大青山上白骨累累,煙痕仍存。
出河店戰役:女真3700人遼國10萬人
阿骨打起兵後,經過寧江州戰役後,女真兵由2500人增加到3700人。1114年,在出河店(今吉林前郭旗八郎鄉塔虎城),遼國集結10萬人准備消滅女真兵,當時兩軍的比例是1比27人。
阿骨打面對強敵並沒有退避,而是決定在敵人還沒有完全集結之前,出其不意發起進攻。當時正是隆冬季節,天寒地凍。阿骨打用女真人最相信的薩滿教夢卜之說來穩定和鼓舞軍心。阿骨打說:「我剛躺下,就有人搖我的頭,如此一連三次,於是我得到了神的暗示,他說我們連夜出兵,必能大獲全勝,否則定有滅頂之災!」聽了他的話,士兵士氣頓長,三千多鐵騎乘風踏雪,直撲出河店。第二天拂曉,趕到出河店近旁的鴨子河北岸,並派精兵猛打正在破壞冰面的遼兵。遼兵沒有料到阿骨打軍隊來得如此之快,措手不及,紛紛潰敗。此役女真俘獲的遼兵和車馬、糧草不可勝數。
這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之一。出河店大捷之後,各路女真兵紛紛歸來,女真兵力已經超萬。
黃龍府之戰:「圍點打援」攻陷黃龍府
黃龍府是遼朝重要的國庫之所在,也是遼國的經濟命脈。阿骨打建國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占據黃龍府。但是黃龍府外城防禦完善,內城守備堅固,若要強攻硬取,一旦遼兵增援就會腹背受敵。經商議,阿骨打採取常勝將軍完顏婁室的意見,「 圍點打援」,圍住黃龍府,掃清其外圍,殲滅救援軍隊。
黃龍府外圍被掃平後,阿骨打率兵直搗黃龍府。當時的黃龍府被圍困數月,守將耶律寧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惶惶不可終日。阿骨打一聲令下,金軍如潮水般推著各類攻城器械涌至城下,人人奮勇殺敵。遼兵一觸即潰,耶律寧見大勢已去,棄城而逃。此役表現了女真人勇奪智取的特質與鋒芒。
護步答岡之戰:金軍2萬人遼軍70萬人
得知黃龍府失守的消息,遼天祚帝率70萬大軍,幾乎傾其全部兵力,企圖一舉消滅新生的金政權。當時金太祖只有 2萬人,兩軍比例是1比35,這是人類戰爭史上不可思議的對抗戰。
阿骨打認為,雖然遼兵數十倍於我,又來勢洶洶,但卻是烏合之眾,庸將怯兵,不足為懼。若是主動出擊,成功有望。他為鼓舞軍心,在眾將士面前仰天大哭,說:「當初,我領你們起兵,是為了咱們不再受遼欺壓,讓女真人有個屬於自己的國家。不想,天祚帝不肯容我,親自來征討。我們現在只有兩條路,一是拼以死戰,轉危為安;另一條是你們抓我一個,獻給天祚帝,殺我一族,投降契丹,或許能轉禍為福。」將士們聽罷無不泣下,決定與遼軍決一死戰。
兩軍交戰後,金軍將士個個沖鋒在前,殺出一條條血路,遼兵如潮水般,退潮又漲潮。正當兩軍打得正酣時,遼朝內部出現政治紛爭,另立政權,天祚帝放棄這消滅金軍千載良機,回軍自救,阿骨打抓住良機,緊追猛打,終於在護步答岡追上遼軍,與遼軍短兵相接,左右包抄,遼軍大敗。
此役顯示出阿骨打超常的膽略和傑出的軍事才能,也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跡。此戰之後,曾在北中國不可一世200多年的大遼國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4. 血染大青山是由哪些演員演的
5. 血染大青山的導演是誰
6. 《血染大青山》是以大青山突圍為故事原型拍攝的一部電視劇嗎
《血染大青山》中主人翁雲鐵崢歷史原型:邱則民「英勇善戰的知識青年」
邱則民(1915-1941),原名邱則敏,現壽光市五台鎮西畢家莊人,出身於富裕農民家庭,畢業於北京大學體育系。在校學習期間,他就接受了中共黨組織的教育,懂得了革命道理。在國難當頭之時,他毅然背叛了自己的階級,走上了革命道路,鍛煉成長為一位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邱則民青年時期,長得魁梧漂亮,很喜愛體育活動,好打棒球和籃球,是當時較有名氣的籃球隊隊員。他在假期放學回家,經常邀約村內的年輕好友一塊打鳥玩耍,借機向青年們講一些革命道理,揭露舊政府中的那些貪官污吏,他曾深惡痛絕地說:「將來我們勝利了,就要狠打這些人的板子!」那時在場的青年們,雖還不甚懂革命的真正含義,但從中也受到了啟蒙教育,埋下了革命思想的種 子,後來這十幾位青年,都投身於革命事業。
1937年,北京大學畢業的邱則民,在青州一帶參加了抗日武裝起義。1938年,他帶領起義人民參加了八支隊,他隨部隊東征掖黃,西進鄒長。由於他在歷次與敵人戰斗中,英勇頑強,機智果敢,勝利完成任務。被譽為「英勇善戰的知識青年」,升任為連長。
1941年11月上旬,在蒙山戰斗中,邱則民奉命狙擊掩護我主力部隊轉移,他率部搶佔了有利地形,接連打退了敵人的數次沖鋒。戰斗緊張時,他親自端著機槍掃射敵人,勝利完成了狙擊任務。當他指揮全連轉移時,敵人已蜂湧而上,將他們全麵包圍。他面對沖上來的凶惡敵人毫不畏懼,左沖右殺,連續搶佔了六個山頭。最後,彈葯耗盡,他沉著地指揮戰士們把機槍零件拆散藏好,燒掉文件,與戰友們一起跳懸崖光榮殉國,時年26歲。
7. 費縣大青山戰役的具體時間是1941年嗎
1941年11月,侵華日軍調集其第十軍團主力和第二十二師團3個混成旅團以及偽軍53000餘人, 由日軍侵華總司令(火田)俊六坐鎮臨沂督戰,日軍山東管區司令土橋中將指揮,對我沂蒙抗日根據地發動了「鐵壁合圍」式的大「掃盪」。1941年11月29日,抗大一分校移駐費東縣大青山西側的胡家莊、大古台一帶(今屬費縣薛庄鎮)。當日,一一五師、山東縱隊發起綠雲山戰斗,為免受損失,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戰工會、八路軍一一五師、山東縱隊等後方機關也相繼轉移到大青山地區。敵人得知這一情報後,連夜調集重兵,以一個混成旅團的兵力合圍大青山。此時陷於敵人包圍圈的我方人員中,大都是非戰斗人員,所配武器數量少,質量差。只有抗大一分校第五大隊是有武裝的學員隊。 在抗大一分校校長周純全的指揮下,首先搶占制高點,以阻擊敵人,掩護領導機關和非武裝人員突圍。
突圍中,我們遭受了重大損失。山東省戰工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陳明、國際友人漢斯·希伯、一一五師敵軍工作部部長王立人、抗大一分校二大隊政委劉惠東、蒙山支隊政委劉濤等近千人壯烈犧牲。
這是山東戰史上空前壯烈的一次戰斗,這場戰斗中,萬余非戰斗人員與裝備精良的5.3萬敵人殊死斗爭,一千多人的傷亡換來了九千人的勝利突圍,敵人消滅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的陰謀被徹底摧毀。
8. 找一部黑龍江傳說的老電影
電影《禿尾巴老李》:關於黑龍江傳說的一部老片子,濰坊電視台早年拍成電視劇,上下兩集。在山東台放過。但這部電影在網上查不到了。現在還有《禿尾巴老李》的連環畫,在拍賣市場上是搶手貨。
劇情:在中國的最北方,有一條著名的大江,叫黑龍江。傳說,在很早以前,這條江不叫黑龍江,而叫白龍江,那是因為江里住著一條凶惡的白龍。後來,為什麼又叫黑龍江了呢?說起來話就長了。
很久以前,在山東住著一戶姓李的人家,只有兄妹二人。一天,哥哥出遠門了,妹妹李姐到海邊洗衣服,因為天氣太熱,她不知不覺在海灘上睡著了。醒來後,她感到肚子很疼,忙收拾起衣服回家了。
誰知李姐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第二年的春天忽然生下一條小黑龍。李姐雖然很害怕,但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呀。她給小黑龍餵奶,小黑龍吃飽了就不見了。以後, 小黑龍每天晚上都回來吃奶,吃飽了就出去。
不久,李姐的哥哥回來了,知道了這件事後,他偷偷地藏起了一把刀。晚上小黑龍又回來吃奶了,他突然舉起刀狠狠地向小黑龍砍去。只見一道火光閃過,屋裡響起了一聲響雷,小黑龍飛出去不見了,地上只留下了一段被砍下的龍尾巴。李姐心疼地哭了起來。
因為小黑龍生在李家,又被舅舅砍斷了尾巴,所以大家都叫它「禿尾巴老李」。
禿尾巴老李被舅舅砍傷以後,不知跑到哪裡去了,很久都沒有消息。
又是一年的春天。一天,住在江邊的老船夫正在做飯,忽然走過來一個穿黑衣的小夥子,他想在老船夫的草棚里借宿一夜。老船夫很喜歡這個又黑又壯的年輕人,連忙說:「住下吧,等我做好飯,咱們一起吃。」
第二天小夥子要出去辦事,老船夫約他晚上還回來住。小夥子答應了一聲,就順著江邊向東走了。
本來天氣很好,可小夥子走了不久,只見東邊山上的天空陰雲密布,雷鳴電閃。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東邊的天空仍然一會兒黑,一會兒白。忽然,一團雲落在江面,黑雲也不見了。
天快黑了,老船夫又開始做飯。他想,小夥子昨天把我准備吃三天的飯都吃掉了,今天出去了一天,不吃飽怎麼行呢?於是他做了更多的飯菜等小夥子回來。
黑小夥子回來以後,一口氣又把飯吃光了。晚上臨睡前,老船夫見小夥子直嘆氣,就安慰他不要發愁,還說他明天可以再去買米,這江邊住的人也都會幫助他的。小夥子卻說:「一頓飯吃飽容易,頓頓吃飽難啊。」
說著說著,老船夫迷迷糊糊快要睡著了。忽然他聽見有人在他耳邊說:「我是一條黑龍,家住在山東,人們都叫我禿尾巴老李。自從被舅舅砍了一刀後,一直住在東海。我常常聽到北方有哭聲,後來才知道是白龍江里的白龍作怪,它年年興風作浪,淹死百姓,沖走莊稼。今天,我在東山和白龍打了一仗,把白龍打敗了,他讓我明天中午再戰。白龍的家在這里,它餓了有吃的;我是從遠處來的,餓了沒吃的,怎麼能打敗它呢?這就得求您幫助我。明天中午我和白龍打仗時,您站在東山頂上,見到江里黑水翻上來,就往江里扔吃的;看見白水翻上來,就往江里扔石頭。這樣,我就可以把白龍趕走了。
老船夫聽到這里,猛地坐起來,只見窗外天已經亮了,黑小伙也不知去向了。他走出草棚,看見附近的伐木工人們都在議論紛紛,原來,他們都做了和老船夫一樣的夢.於是,大家決定一起幫助禿尾巴老李。他們蒸了好多大饅頭,又准備了許多石頭和石灰,一同上了東山。
中午剛過,天忽然陰了起來,只見江面上黑白兩股水攪在了一起,發出「呼啦呼啦」的巨響。大家看見黑水翻了上來,就連忙扔吃的,高喊:「禿尾巴老李,我們早來了。」看見白水翻上來,就把一筐筐石頭扔下去,罵道:「凶惡的白龍,快滾開!」經過一陣廝殺,忽然一股白煙騰起,一會兒就消散了。江面上,黑色的江水平靜地向東流去。
那天晚上,黑小伙沒有回到老船夫那裡去。第二天一早,老船夫正要去南山開荒,一開門,黑小伙站在門外,笑嘻嘻地說:「你歇歇,我去吧。」說完就走了。
老船夫忽然想到,小夥子沒有帶工具,就拿起鎬頭送到了南山,他見一條沒尾巴的黑龍正用頭上的角推倒大樹,已經開出了一大片荒地。老船夫想,這一定是禿尾巴老李了,就悄悄地回去了。
黑小伙回來後,知道老人已經看出來了他本來的樣子,就說:「以後我不再來了。那塊地你種點兒菜,剩下的讓大家種莊稼吧,告訴大家,以後我來管這條江,再不讓江水傷害老百姓了。大家什麼時候有什麼困難,就來找我吧。」說完,黑小伙就不見了。
人們為了紀念為民除害的「禿尾巴老李」,就把這條江的名字改成了「黑龍江」。
9. 大青山戰役的戰役背景
1941年11月,日寇調動5萬余兵力向我沂蒙山抗日根據地發動「鐵壁合圍大掃盪」,企圖以絕對優勢兵力一舉殲滅我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徹底摧毀我沂蒙山區抗日根據地。29日,我機關數千人誤入敵「清剿」包圍圈內。30日凌晨開始,敵人以一個混成旅團的兵力,向我轉移到大青山地區的軍民發起攻擊。
大青山戰斗是1941年11月30日拂曉首先在大青山西北角的胡家莊、大古台北山上打響的。抗大一分校校部和五大隊就駐在這一帶。校首長迅速派出部隊阻擊,並組織機關向大青山方向轉移。當我們轉移到大青山西側的南澇坑時,又發現山東分局、省戰工會、115師機關以及《大眾日報社》、還有醫院等幾千人也隱蔽在那裡。這時胡家莊、大古台已被敵人佔領,並在我們後邊尾追上來,大青山東北方向也發現敵人。這樣東面、北面都有日本鬼子,我們又偵察到南邊由石嵐方向來了一股敵人,以三路縱隊快速向大青山接近。三面被圍,校長周純全等首長決定立即越過沙河向洋山(今為費縣塔山)方向撤退。」
據劉老回憶,當時整個戰場人多單位多,周純全一邊組織指揮戰斗,一邊組織機關人員撤退。但當大部隊向西撤到李行溝時,南面的敵人佔領了梧桐溝及上方的山頭,一挺輕機槍居高臨下向突圍人群瘋狂地掃射;北邊,由胡莊家、大古台方向上來的鬼子佔領了李行溝北邊的小山頭,一挺重機槍向下掃射,南北兩挺機槍夾擊,把李行溝西口完全卡住了。這時敵人已從四麵包圍上來,大青山下硝煙彌漫,槍炮轟鳴。
「向後撤時一些犧牲的同志身上有手榴彈,我就把它摘下來,一共有8個。」被劉鋼搜集來的這些手榴彈由周純全校長分給了其他的同志,劉鋼和時任班長丁雲(現居我市,離休在家)、王俊思沿著地堰迂迴到南嶺頭下邊,向敵人的機槍陣地甩了幾顆手榴彈,把敵人的機槍打掉了,打開了敵人南北夾擊的封鎖口。
1941年,為了反「掃盪」,山東軍政委員會決定將機關部隊轉移。相繼轉移到大青山的山東分局、省戰工會、115師、山東縱隊等後方機關和抗大一分校學員由於不明敵情,誤入敵「清剿」包圍圈內,從11月30日凌晨至下午四五點鍾,部隊終於勝利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