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極到底好在哪裡
《無極》的經典意義我以為,它在於----
終於實現了中國大陸導演在看到《泰坦尼克號》創造票房奇跡時發出的豪言--如果給我們中國導演兩點五億美元,我們也一樣能創造這樣的奇跡!
如今巨大的投資實現了,可拍電影不是燒錢玩。《無極》特技多得讓人煩,情節,又是情節,成了軟肋,和《十面埋伏》一樣。
『貳』 無極這部電影怎麼樣
觀眾越來越習慣攢錢看電影,這就是賀歲片的用處。作為消費者,是有權利說出個人的喜好憤怒的,比如買的臘肉壞了,還是可以以個人的權利去投訴商家的。觀影後的議論也是這樣,看完以後,說點人話。
相比好話,壞話總是脫口而出,想聽好話,還請繼續關註明日本報的評論,當大家都來說《無極》的時候,這電影一定多人看。
——編者
越用力,越拍出濫片
電影看到一半,我總算看出了眉目,這部片子,可以改名叫《一個女子和三個嫖客的故事》。
電影還是很美的,畫面、音樂、服裝、布景,真的很用心,看得出主創人員花費了極大的心血。只可惜人物個個都很醜。我從來沒看見過這么丑的張柏芝,這么丑的謝霆鋒,這么丑的劉燁。心中暗暗嘆息,挺好的演員,就這么毀了!被一個空洞的、華而不實的故事給毀了。片中的男人女人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猥瑣。
為什麼以前挺有才華的導演,現在變得如此平乏,缺乏想像力?光聽聽這些角色的名字,就隱隱有不祥之感:光明、傾城,無歡——只怕是又一部《英雄》。果不其然。當你預感一件壞事要發生的時候,它總會如期而至。陳凱歌好像憋足了勁要刷新《英雄》保持的惡名紀錄。
講好一個故事真有那麼難嗎?我們的導演口口聲聲學習好萊塢的商業製作,為什麼他們總不肯學習人家講故事的本領?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明白,錢多並不意味著一切!
我沒看懂這個故事,沒看懂這些人物。我沒看懂故事開頭的殺戮是怎麼回事,沒看懂小女孩從何而來,為什麼屍橫遍野的戰場只剩下兩個若無其事談笑自若的孩子,沒看懂「滿神」是什麼玩藝兒,沒看懂他們為何動不動就打賭……電影好像要講述一個關於「真愛」的主題,可是講得如此邏輯混亂,人物關系簡單粗暴,事件推進也毫無邏輯可言。親愛的滿神,請你告訴我,究竟什麼是「無極」?
除了畫面的精緻,整部劇只剩下一堆顯然經過精心打磨的莎士比亞式的對白,每句話都似乎充滿了哲理,同時又乾巴巴,沒有味道。一個字:傻!四個字:故弄玄虛!不妨簡稱為「莎比式對白」。沒有高潮,沒有感動(有也只是感動了主創者自己),總算還有一點娛樂,在後半段,類似「你毀了我做一個好人的機會」讓觀眾鬨堂大笑,並且一句比一句更搞笑,影院里剎那間洋溢起愉快的空氣。
《英雄》,《無極》,我們現在知道一個大導演一旦有了「野心」是多麼可怕,電影的平乏無趣正與其野心成正比!越用力,越拍出濫片。
我現在覺得,前一陣被我罵過的《如果·愛》還挺好看的。
滿神大姐一直飄
生命究竟是阿甘手中那盒永不知道會撿到哪顆的巧克力,還是陳紅大姐生活著的那個如鏡湖泊,在那裡你可以洞悉自己的未來。承載命運的那片羽毛輕輕地從阿甘書中飄起,飄越亞美利堅上空,正當它不知何去的當兒,突然被無極那個時空扯住,不再輕浮,沉重地壓在那個世界的每個個體身上,註定他們的命運。
羽毛飄,阿甘跑;雪花飄,昆侖飛。看著雪國亡國奴昆侖追逐著傾城華裝飄落的那片帶血的羽毛,我只能立即想到阿甘。跑得飛快、打得熱鬧,可我壓根沒感到無極是怎麼一回事。從網上聽說有人感動地哭了,我又一次懷疑自己的淚腺和中樞神經系統是不是出了什麼毛病,與《十面埋伏》的影院情形一樣,我的周圍笑聲一片,特別是笑那個表演得可愛的真田廣之。莫非人類對同一事物的審美觀會有如此大差異?從《十面埋伏》到《情癲大聖》再到如今的《無極》,我都是毫無感覺、一笑置之,麻木地看著這幾位大導演樸素的愛情觀,該哭的哭不了,該笑的笑不起,是導演的顛覆太成功以至於錯亂了我的感受,還是我的審美觀與導演們相距甚遠?
據說,《無極》套的是希臘神話乃至莎士比亞戲劇的內核。那麼伊利亞特中阿喀琉斯被阿波羅等眾神牽引就在此變成了傾城與光明被滿神的命定。滿神大姐從說教指向、說話語速和腔調都神似《魔戒》里的森林精靈女神,《無極》的大戰場面也能看到它對技術的在乎和認真,雖然缺陷依然明顯,但更重要的故事本身卻更加缺失,貪欲、背叛、真愛這些關鍵詞表達得如此簡單,勢單力薄,支撐不起無極這個沉重的天地,更不用說那一片輕浮的羽毛。
至於片子有沒有什麼政治寓言,角色有沒有國家民族指代性,那與張柏芝被日本人壓在身下一樣,是需要各自去臆想的。陳凱歌不是庫斯圖里卡,《無極》也不在《地下》。有點人生啟示的卻可以是:滿神大姐一直飄在我們周圍的空中,等待我們的「渴望」。有了渴望的翅膀,我們就可以飛速奔跑,去讓河水倒淌、時間倒流、覆水能收。可惜廣義相對論始終都是理論,人類無法超越光速,即使充滿渴望。
負責笑倒一切
「看完這個片。你不笑。來找我!」
兩年前針對《十面埋伏》的玩笑話,現在落到了《無極》身上。曾經編劇過《春光燦爛豬八戒》的張炭同學,把故事編成了由放盪女、娘娘腔、同性戀、低能兒合成的豬八戒,讓影院里充滿了燦爛的笑聲。影片立意中的希臘神話悖論:給你清白的同時給你恥辱、給你自由也就意味著囚禁、給你愛情它卻帶來死亡,以及道家文化「無極」的玄妙虛實觀念,就在劉燁靠在張東健背後一臉深情地蹭來蹭去、謝霆鋒陰陽怪氣的語調、真田廣之說「我被感動了」等搞笑鏡頭中,變成了一部「屎詩片」,正所謂人生自古誰無屎,留取丹心照票房(也許,陳凱歌導演會更願意認為我寫了幾個錯別字)。
一位朋友說,《無極》探討的是一個饅頭的故事。饅頭雖小,在片中卻讓謝霆鋒失去了當一個好人的機會——這個邏輯讓人很有罪惡感。作為一個有人性的好青年,我堅決反對這種說法,我認為影片探討的是三個饅頭的故事,因為還有條主線是張東健、謝霆鋒、真田廣之三個男人圍繞著張柏芝的身體,進行公轉自轉的情愛失重運動。
劇本的平庸,缺乏細節和伏筆,使得人物形象異常蒼白,情感表現因此顯得矯飾虛假,對白行為越是深情就越發讓人想笑,盡管從命運詛咒出發的主題非常宏大,某些段落也確實具有東方文化意境。劉燁的鬼狼是最豐滿也演得最好的角色,當他脫下那帶詛咒屬性的黑羽袍化成灰時,我的四周響起了難得的哭泣聲;至於真田廣之,他除了玷污張柏芝,還以小丑式的表演玷污了大將軍光明的角色。
影片當然也不是毫無可取之處,起碼它比《十面埋伏》好看多了。開場的馬蹄谷氂牛追逐戰、無歡和鬼狼的屏風陣對決等五六個場面,視聽效果確實很讓人震撼。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追究影片的整體性和文化訴求,它還是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
『叄』 無極這部電影好看嗎
非常的不好看~~個人意見,凱歌不要請律師告我!
『肆』 誰介紹個好看的電影比如像無極那樣的!
你能看完無極而且還很淡定。那麼建議你看王晶王導的片子。
啊,那個什麼《大內密探靈靈狗》,《未來警察》。
『伍』 請問各位如何看待電影<無極>的
記得看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時,出了戲院曾與朋友們歷數張藝謀的「十宗罪」。看完《無極》,我頓時原諒了張藝謀———與《無極》相比,《十面埋伏》的「罪狀」既然能數得出,便已經不能算罪過了。
也許迫於「大片」的壓力,電影院里的觀眾看得都很認真,唯恐自己錯過了什麼精彩;看完電影亮了燈,大家還默默無語,唯恐是自己沒看懂,不敢隨便指責備受推崇的大製作。直到有一個人恨恨地長嘆了口氣,這才爆發了一場關於「超無聊」的熱烈討論。
討論中自然而然懷念起張藝謀。如果《無極》是講愛情故事的,我寧願贊賞《十面埋伏》中情節簡單的三角戀,起碼每個人愛恨分明,表達清晰。就算章子怡一而再 「起死復生」也無所謂,電影嘛,都有些虛構,好過《無極》中的張柏芝混沌錯愛,最後要靠張東健背著她飛上天去逆轉時空才可能「重新選擇」。
如果撇開這些人生、愛情理念不論,我更懷念張藝謀。起碼他的《英雄》、《十面埋伏》曾真切地帶給我視覺美感,《英雄》的沙漠、《十面埋伏》的竹林,無不色彩鮮明,經久難忘。回想《無極》,卻只記得起那一小片人為污染過後的蕉林地和那塊所謂「世外桃源」邊上十分委屈的小水塘,那棵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海棠花樹周圍圍著一堆破稻草。人物造型同樣失敗,可憐精瘦的張柏芝就算全裸出鏡,也毫無性感可言,如何談得上傾國傾城?還是章子怡的水袖舞經典耐看。謝霆鋒一亮相一開口也成敗筆,只會讓我想起《十面埋伏》里的宋丹丹,只是為了噱頭特意安排他出來搞搞氣氛,圓圓場罷了。
我最後還給了自己一個原諒張藝謀的理由———感謝他曾對《十面埋伏》許多不足之處的坦白。這總比昏天黑地的虛假廣告要好,不會讓我在誘惑之下進了戲院,最後迎來一個措手不及的暈!所以,如果奸商可以原諒,我才可以原諒《無極》。(那拉)
三億多元製造的「無稽世界」
按常規來說,要評論一部電影,總該說到它的好和壞,可是《無極》的確是一部「超乎常規」的電影———思前想後,我居然找不出一個可以說「好」的地方來。唯一的收獲,就是它「糾正」了我的兩個「誤會」:
第一,劇情介紹所謂「三個男人為爭奪王妃傾城展開愛情角力」純屬一個「美麗的誤會」。真正的劇情其實是這樣的:「北公爵無歡」謝霆鋒小時候被當時還是小女孩的「王妃傾城」張柏芝騙走了一個饅頭,他從此心理變態了,長大之後人也變得陰陽怪氣。為了報這「一饅之仇」,他出動了大隊兵馬,費盡心思做出了很多觀眾不大明白、可能他自己也不明白的事情,撩起了一片腥風血雨,最後自己還枉送了性命……這真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悲劇人物,一生竟然斷送在一個饅頭上。
第二,由於「千羽之衣」、「鮮花盔甲」等華麗的名字,令我對戲中的服飾充滿華麗的幻想。卻原來,「千羽之衣」只是一件像巨大鵝毛扇一樣的白色蓑衣,張柏芝穿著它飛的時候,像一隻大笨鳥,還撲啦啦地不斷掉羽毛;更不用說張東健那身「彩羽之衣」了,原來就是在身上插滿了雞毛。
只能說,陳凱歌花了3億多元,製造了一個空前的「無稽世界」。他誤會了,以為一部商業片就可以天馬行空甚至不合情理;他誤會了,以為觀眾愛看的就是這些亂七八糟拼拼貼貼的粗糙特技;他誤會了,以為「東方式《指環王》」就是片中的人飛來飛去,自言自語著一些讓人聽不懂的話。
想起香港導演陳可辛曾經說過:「有時我發現自己很喜歡的藝術片導演,拍的商業片讓你很難相信作品出自他之手。只能從一個角度去解釋:本來喜歡藝術電影的人,根本不會去看商業片,甚至會很鄙視商業片,他們覺得商業片很容易拍,理所當然認為商業片就是不合理。」
還是要老套地說一句:很多事情,不是有錢就行的。花費了巨資的《無極》再一次證明了:中國導演離市場還有很遠。 (玲瓏)
「你就是個騙子」
《無極》里,無歡對光明說:「你就是個騙子。」
看完《無極》,假如有機會,我也想跟陳凱歌說同樣的話:「嘿,你就是個騙子。」
不過,第一個受騙的,還輪不到我。他們是真田廣之、張東健、謝霆鋒、張柏芝。香港、日本、韓國的演員們,被中國內地的大導演看中,心情會是何等雀躍與希冀 ———外埠的想著開拓中國大市場,偶像們想著搖身變成實力派。所以,當陳凱歌對張東健說:「你多跑跑吧。」張東健立即就跑了。多好看的男人,寧願臉上塗滿灰,用最沒有自尊的姿勢跟在真田廣之的馬兒屁股後頭跑啊跑。所以,當陳凱歌對真田廣之說:「你的角色寓意是虛榮。」真田廣之立即放下身段,用最最卑劣的樣子來表現一個大將軍的內心掙扎。所以,除了張東健四腳著地奔跑後手心生出的血泡、真田廣之為求逼真堅持將自己吊在大樹上後的渾身酸痛、張柏芝穿著羽衣一次次飛翔時強忍的腰間舊傷、謝霆鋒在說著連他都不一定真的明白的台詞時強迫自己流下的眼淚,他們還為《無極》付出了作為一個演員最最難得的真心。
可惜,這樣的真心卻錯付了人。自由、愛情、純真……看了《無極》,我真的很懷疑陳凱歌是否真的懂得這些東西。
陳凱歌是真心地覺得自己的作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嗎?當他對著記者有關票房預測的正常問題「勃然大怒」,當他「不小心」地透露謝霆鋒和張柏芝住在同一家酒店,當他默默地看著陳紅跳著腳跟吳君如對罵,我敢斷定他一定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他必須虛張聲勢,因為他心虛,因為《無極》不是一個童話而是一個大騙局。
所以,傾城不美,無歡不哀,光明簡直惹人生厭。只有昆侖,因了演員張東健那雙善良的眼睛,成了《無極》中一群變態人中最正常的一個。
「或許是影片太文藝,太深奧,所以我看不懂。」有的觀眾散場時這么說。陳凱歌很清楚這種心理,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之下,人們寧願懷疑自己的審美能力也不願意去懷疑陳凱歌。
那麼,請你不要相信我在這篇文章里說的每一句話。最終檢驗藝術真假的,無他,只有人心。(李麗)
沒有最傻,只有更傻
沖著《無極》的名頭,前天首映日連夜去看了,之後一口氣群發了數條簡訊:「《無極》真是一部年度傻片。」
片名是《無極》,「滿神」陳紅玄而又玄地說:「這是一個無極的世界」、「帶你去無極」,可謂全片最「無厘頭」的對白,看完全片都讓人理解不了「無極」到底指的是什麼。
全部角色都冒著傻氣,最典型的例子是「大將軍光明」。鋪天蓋地的宣傳里,「光明」是勇猛的戰神,缺點是「虛榮」,可是片里的「光明」卻被徹底地猥瑣化和低能化了。面對傾城的那副樣子,讓人感覺他就快流出口水了———好一個「中年猥瑣男」!真不知道他這個大將軍是怎麼當上的,還說「只要有光明在,無歡永遠只能是二流貨色」。就這么一個武功低(鬼狼手底下走不過兩招)、智謀差(輕而易舉被騙回王城受擒)的猥瑣男人,無歡還真情流露地對他說:「你是我的偶像!」 ———不得不佩服編劇的「想像力」。「光明」最後「小宇宙」爆發,和「無歡」來回打了幾個回合,但最後還是死於「無歡」的刀下———我終於舒了一口氣,猥瑣男的一生終於畫上了一個比較「男人」的句號。
特技本是賣點,看了卻只覺得粗糙。開頭的大場面,昆侖疾步如飛,背後萬牛奔騰,事前宣傳得很有氣勢,真的看上去,人和牛畫面之間拼湊的痕跡太重,銜接生硬,總之就一個字———「假」。回過頭來,佩服起張藝謀,他聰明地只是玩玩吊鋼絲,配上點楓葉、雪花、竹子什麼的,什麼熟玩什麼,不像老陳,霸王硬上弓地玩電腦特效。現在的觀眾已經不是以前的觀眾了,看了《指環王》,看了《哈利·波特》,就別把這些二三流的畫面拿來充「特技大片」了。
如果《無極》「申奧」成功,那隻能對老外評委說一句:「沒有最傻,只有更傻。」(小福)
『陸』 關於很多人吐槽無極這個電影 我怎麼覺得還是
源於陳凱歌2005年的一部電影《無極》,開辟了如現在一樣的神吐槽模式。
《無極》前期講述的是是窮女孩傾城小時候與一名貴族小男孩約定,只要傾城做他的奴隸,男孩就可以給傾城食物(傳說中的饅頭),但是傾城還是違反約定,帶著饅頭逃跑了,使得貴族小男孩心理變態扭曲長大後成為電影中的大反派(謝霆鋒飾演)。當然在跑了以後呢,受到命運女神眷顧,成為世上最美的傾城王妃,但命運詛咒永遠得不到真愛,從而後來發生的種種事情。《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正是用槽點,說如果傾城沒有背叛約定,就不會有後面發生的悲劇了。
算是現在吐槽的鼻祖了。
『柒』 大家看《無極》了嗎
我觀無極——還有閃光點
我是看了各位的罵言後進的影院
我也是看了諸位的影評後寫這個東東的。
我本懷著「他是爛片」的心理去看,所以我還覺得不失望。
我承認它特技很假,這在英雄,十面埋伏里都有前車之鑒了,我承認它語言關沒把好,各位明星普通話太差,我承認它太吹噓,什麼速度超越時空~~~~`但我覺得罵聲一片,我再罵也罵不出彩了,還是獨辟蹊徑,用並不專業的眼光,點評無極中的閃光點吧。
第一:畫面質感很好。即使是被罵到死的十面埋伏,也要承認他的畫面一流。所以對無極,我同樣給它的畫面打9分。即使是超假的「氂牛陣」,也給視覺帶來磅礴的氣勢。
第二:背景音樂好。也許有人說我說的是廢話,但不可不說。畢竟錢不是白砸的,只有在影院里才感受的到,而且本片的音樂時緩時急,結合劇情,給人很強的沖擊力,這一點,你們無論誰要罵,也要講出根據的。
第三:大家都認為「傾城」除了「脫」就沒什麼了,是吧?恩~,我不反對。可那就是她——傾城的命,它擁有美貌擁有最強的男人的寵幸,她惟獨沒有得到真愛,她恨不得王去死,所以面對「無歡」的造反,她與他暫時聯合一把,以自己的美色引誘眾人去倒戈,並沒有脫離人物本身——也希望各位在罵的時候,說清楚是「傾城『,不要一口一個「張柏芝脫衣」,她只是演員,她按劇本演戲了,被人罵成這樣;倘若她脫離劇本自顧自的演,你們就不會罵嗎?
第四:我自認為「光明」的演員真田廣之演的不錯,他演出了大將軍的傲氣與得不到「傾城」真正對他的愛的無奈與掩飾。也很感謝各位愛國者在這里大罵什麼日本人,韓國人,我要說的是,在電影里,沒有現在的所謂國界,在藝術上,也不是較這個真的場合與時候——就你們愛國?不看他們的電影就愛國了?
第五:「無歡」的角色是出乎我意料的。我看片花就以為他會很拽很冷酷,看完知道他更「妖媚」。我沒有用「變態」這個詞,因為我覺得「無歡」就應該是如此的。他也許小題大做了,為一個饅頭而記恨半生,也許大家全認為他很變態,說話為什麼要陰陽怪氣...但不要忘了,他為什麼會如此?他是因為被「傾城」欺騙後才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他自己。他每次陰陽怪氣的話語,都是對「傾城」的嘲弄與計謀得逞後的洋洋自得,他扭曲的心理致使他會那樣。他在最後反復說「我們誰也不可能相信誰?」,難道大家除了罵影片劣質外,一絲半點感觸也沒有嗎?「無歡」和「光明」激戰(我承認武打爛,預料到的)時,他們雖說「我們同時放」,可是呢?將軍在「無歡」左手丟下刀子後又」我勒死你「,而他畢竟算不過狡猾的「無歡」,右手抽出寶座上的刀子,轉身刺向他......誰信誰呢?再爛的片子,也是我等拍不出的;再低級的電影,也有它可圈可點之處,我就覺得它強調了人世的誠信,可能庸俗,但不是媚俗。如果你們認為那兩人的激情戲就是媚俗的表現,我想「英雄」「十面埋伏」「2046」哪個也逃不出這一點吧?就連「泰坦尼克」還有呢。所以即使誰想罵無極,也要找個「硬傷」出來,中國乃至世界電影都有的病變,就沒有必要往無極一個身上扣黑鍋了。
第六:有人提出那句「你可以重新做出選擇,因為生命可以重來,時光可以倒流」而覺得有被騙的感覺,還口口聲聲拿唯物主義論來駁斥,我想說的是,它一開始就在吹,它從頭吹到尾了,沒錯!時光不能倒流你干嗎要讓它倒流?昆侖是個人他不可能跑得比氂牛陣都快!是的,完全正確!帶著唯物論看電影的人,都有這么個想法......順便提醒這些已存世不多的唯物論者,孫悟空是猴他不會說話,大話西遊也是假的,過幾天的情癲大聖最好也別看,因為這些「荒謬」的情節會「玷污」真理的!您看了,您要吐血的!
廢話一大堆,後面跟帖的人就是買我面子,您罵也好,頂也好,我在這廂有禮了~這是我頭一次發長篇的廢話言論,只為趕個時機。如果您罵出了彩,罵出了花,那我佩服您,比我有本事!也許您也會說「傻*才說無極好呢」,我是主觀評價的,想必您的破口大罵也不是專家級別的「客觀聲音」吧?
『捌』 懂電影的進來,無極到底爛在哪裡
爛在演員的普通話,尤其是大將軍。爛在天馬行空裝神弄鬼的「神」,爛在你究竟不知道救她的是不是大將軍。看了兩遍從中沒得到什麼。
『玖』 為什麼說《無極》這部電影不好啊
對它希望太高,失望是難免的。
從影片總體質量上來講《無極》劇組並沒有讓人覺得花三年時間去拍這樣一部電影是值得的。再加上空洞的故事情節,玩味的台詞和貫穿全片卻欠缺成熟的視覺特效,整個電影看後讓人不明所以就草草結束。這樣的電影想要做到商業和藝術上的雙贏是很困難的。
《無極》的定位是魔幻+商業,但觀眾們看來看去也沒有品味出其中有什麼魔幻的味道。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國產電影中的魔幻元素可謂是少之又少,充斥其間的大量是以武俠為主。魔幻片的接觸大部分來自於歐美電影:從《尼伯龍根的指環》到《遺產三部曲》,包括哈利·波特系列,國外魔幻電影的成功前提大部分都是以相當數量的魔幻讀物和神話故事為基礎的。以最受褒獎的《指環王》為例,它的原著小說《魔戒》在全球已發行一億六千餘萬冊,讀者超過兩代人,是20世紀最流行的文學作品之一。小說中的人物情節大量採用了北歐神話和傳說體系。托爾金為此耗費一生去建築他腦海中的中土世界。為此,作為牛津大學語言學教授的托爾金甚至還專門創造了一種精靈文。這部巨著不僅融合了浪漫、英雄和悲劇,並闡述了作者自身的思想價值。擁有廣泛的讀者群體,導演彼得·傑克遜本身就是一名狂熱的《魔戒》迷,再加上背後強大製作班底,《指環王》系列的成功是完全可以預見的。然而作為中國第一步魔幻電影,《無極》卻沒有這樣的影響力,它的創作團隊無法也不可能撐起一部魔幻巨制的光環。只依靠影片開頭寥寥幾句便希望觀眾能夠了解一個根本沒有接觸過的世界。因此《無極》在口碑上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真正讓無極獲得票房大熱的,是陳凱歌、張柏芝、張東健 、謝霆鋒、劉燁、真田廣之這些涵蓋了差不多整個亞洲電影市場的大腕的演出。
關於對《無極》的苛責,實際上很多是來自製作方本身的。以「饅頭血案」為導火索,導演的一句「人不能無恥到這種地步」激起了眾怒。之後各風景區的投訴接踵而至。電影《無極》成為眾矢之的也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