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渡河上的鐵索橋有什麼故事與傳說
楚楚
窮酸秀才飛 奪 瀘 定 橋
光榮的任務
五月二十五日,紅一師第一團在安順場勝利地渡過了大渡河。但是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橋,渡口又只有幾只小船,往返一次需要數十分鍾,數萬大軍如果只靠這幾只小船來渡河,不知要花費多少時日。同時,蔣介石正在命令四川軍閥楊森等部堅堵大渡河,並命令薛岳、周渾元部銜尾猛追。太平天國石達開就是在安順場被清兵最後消滅的。蔣介石也夢想著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當時,很多愛國進步的人們也都在憂慮:紅軍會不會走石達開的道路?
為了迅速渡過大渡河,粉碎反革命前後夾擊合圍的陰謀,必須火速奪下瀘定橋。我們左路軍前衛紅四團,就是在這緊急的情況下,迅速接受奪取瀘定橋的任務的。紅一師為右路軍,渡過大渡河後沿東岸北進,策應我二師四團奪取瀘定橋。
勝利的第一天
二十七日清晨,我團從安順場出發,沿大渡河西岸,奔向瀘定橋。全程三百二十里,命令規定三天趕到,路,是婉蜒曲折、忽起忽伏的單邊羊腸小路,左邊是高入雲霄刀劈一樣的峭壁,山腰上是終年不化的積雪,銀光耀眼,寒氣襲人;右邊是深達數丈、波濤洶涌的大渡河,稍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危險。但大家並沒有把這危險放在心上,只有一個想法:加速前進,快些拿下滬定橋。
大概走了三十多里路的光景,河對岸的敵軍便開始向我們射擊了。為了避免無謂傷亡,只得繞路爬山,繞出十多里。這樣花費了不少時間。
走了約六十里路,前面隆起了一座大山。先頭連忽然和敵人一個連遭遇,勇土們好象猛虎見了群羊,只一個錳沖,就把敵人打垮了。這山有十多里高,翻過山是一條小河,橋已被敵人毀掉了。河雖然不寬,但很深,徒涉不能過去。一營立刻組織部隊砍樹架橋。
打了勝仗,跑路更有勁了。我們迎著零星的槍聲,繼續爬山。突然,偵察員飛奔回來報告:在我左前方的一個大山場里,發現約有一個營的敵人把守,堵住了我們的去路。我和團長王開湘同志領著幹部跑步前進,去偵察地形。這座山中間只有一條小路,陡得象座天梯,仰頭向上看,這帽子都要掉下來。山頂和隘口上,築了碉堡。右邊靠河,無路可繞。看樣子,正面和右面是無論如何沖不上去的。左面也是凌空直立的懸崖,崖壁上稀落地長著一些小樹和荊棘。崖頂連接著更高的山峰。經過仔細偵察後斷定:爬上左面的懸崖定可抄到敵人的側背,從敵人的屁股後面襲取這個隘口。我們立即命令三營長曾慶林和總支書記羅華生同志帶一個連堅決從左邊爬上去,並組織其他兩個連從正面佯攻。
敵人瘋狂地打著機槍,封鎖著路口。不到一個鍾頭,就從敵人後面傳來了槍聲。我們乘勢從正面發起猛攻,前後來擊,敵人很快便被打下去了。接著一個猛追,敵人三個連完全被消滅在山崖腳下,活捉營、連長各一,俘虜二百多人。敵人本想憑險堅守,阻擋我們前進,但我們發起猛追以後,前進的速度反而加快了。
一天二百四十里
第二天,我們比原來命令規定的時間提前一小時吃飯,五點鍾就出發了。才走了幾里地,軍委又來了命令,限我們二十九日奪下瀘定橋。
「二十九號!」二十九號就是明天!從這里到瀘定橋還有二百四十里,也就是說兩天的路我們必須一天走完。誰也沒料到任務會變得這樣緊急二百四十里路就是一個大難題!路,是要人走的,少一步都不行啊!而且還要突破敵人的重重堵擊。但這關系全軍的重大任務,一定要堅決執行,不容許一分鍾、一秒鍾的遲疑。
瀘定橋本來有敵人兩個團防守,現在又有兩個旅正向瀘定橋增援。他們以一部兵力阻止我紅一師前進,大部分沿河東岸北上,跟我們隔河齊頭前進。如果我們比敵人早到瀘定橋,勝利就有希望,不然,要想通過瀘定橋就很困難,甚至不可能了。我們要和敵人搶時間!要和敵人賽跑!我們邊行軍邊召集營、連幹部和司令部、政治處幹部,共同研究怎樣完成這一緊急任務。我們提出的動員口號是:「紅四團有光榮的戰斗歷史,堅決完成這一光榮任務,保持光榮傳統!」「向奪取安順場的紅一團學習,和紅一團比賽,堅決拿下瀘定橋!」「任務是光榮的,又是十分艱巨的,我們要經得起考驗!」要求部隊在明天六時前趕到瀘定橋。會後,大家便分頭深入連隊進行動員。
我和總支書記羅華生同志,飛跑到行軍隊伍的最前頭,站在一個小土墩上,向急行軍的隊伍進行政治鼓動。隊伍象一陣風一樣迎面卷來,又象一陣風一樣從我們身邊刮過去。但每一張臉,每一雙眼睛,我都看得非常清楚。在走過的隊伍中,「堅決完成任務,拿下瀘定橋」的口號聲,此伏彼起。這聲音壓倒了大渡河的怒濤,震撼山嶽。隊伍前進的速度更快了。
<br>在行軍縱隊中,忽然一族人湊攏在一起:這群人剛散開、接著出現了更多人群,他們一面跑,一面在激動地說著什麼。這是連隊的黨支部委員會和黨小組在一邊行軍,一邊開會啊!時間逼得我們不可能停下來開會,必須在急行軍中來討論怎樣完成黨的任務了。
緊急任務的動員工作剛做完,部隊已接近猛虎崗。
猛虎崗是一座上三、四十里下三、四十里的險惡高山,右傍大渡河,左面是更高酌山峰,中間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這是從安順場到滬定橋的咽喉,山頂的隘口上有一個營的敵人扼守。這時候,正是大霧迷濛,五步以外什麼也看不見。敵人看不清我們在哪裡,只是在工事里恐慌地、盲目地向我們前進方向亂放槍。我們利用大霧掩護著,組織部隊摸上山去,並命令他們:不許放一槍,接近敵人後,用刺刀、手榴彈解決敵人。不多時,只聽得「轟隆、轟隆……」一連串的手榴彈爆炸聲,接著便殺聲四起。嚇破了膽的敵人,只好向後潰逃了。我先頭營即向潰敵猛追,一直追擊到接近摩西面村時,又同駐在該村的敵人一個營和一個團部遭遇。在我勝利矛頭的沖擊下,又把敵人打垮了,我們又佔領了摩西面村。可惡的敵人又將村東河上的大橋破壞了,這使我們的行動增加了新的困難,耽誤了兩小時才架起橋。繼續前進,一口氣又跑了四、五十里。等我們趕到大渡河岸一個約有十多戶人家的村子時,已是傍晚七點了。從這里到瀘定橋還有一百一十里。
困難一個接一個地來了。天不由人,突然大雨傾盆,電閃雷鳴,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部隊一天沒有吃上飯,肚子餓得實難支持。道路泥濘,更是走不快,牲口、行李都跟不上。在下猛虎崗的時候,我們已清楚地看見對岸的敵人仍然還和我們並肩前進。
困難越是嚴重,越需要加強政治工作。我們向黨支部,向所有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積極分子說明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切困難,也說明了必須爭取明天六時前趕到瀘定橋。號召每人准備一個拐杖,走不動的扶著拐杖走;來不及做飯了,要大家嚼生米、喝涼水充飢。這號召,象一把火點燃起部隊熾烈的戰斗情緒。看樣子,哪怕前面盡是刀山,他們都可以闖過去。然而,在這伸手不見掌的黑夜裡,怎能走完這泥濘油滑的一百一十里路呢?這個問題象一塊千斤重石壓在我的心頭。
忽然,對岸山坳上出現了幾點火光,剎那間變成了一長串的火炬。是敵人在點著火把趕路。敵人的火把給了我們啟示。「我們也點火把走」,我腦子里閃出這樣的想法,打算立即去同團長、參謀長、總支書記研究,但又一轉念「敵我僅一河之隔, 如果敵人向我們聯絡,暴露了我們是紅軍,跟我們干起來,如何是好?」
「事到萬難須放膽」,我們決定利用今昨兩天被消滅和打垮的三個營敵人的番號偽裝自己,欺騙敵人。立即命令部隊將全村老鄉家的籬笆全部買下,每人綁一個火把,一班點一個,不許浪費,爭取每小時走十里以上;並布置司號員先熟悉繳獲的敵人的聯絡信號,准備在必要時同敵人「聯絡」;故人的部隊都是四川人,我們也選出四川籍的同志和剛捉來的俘虜,准備來回答敵人的問話。為了加快行軍速度,把所有牲口、行李、重武器連同團長和我的乘馬在內,一律留下,由管理處長何敬之、副官鄧光漢帶一個排掩護,隨後跟進。
當時,我腿上的傷口還沒有全好,走路有些不大方便,同志們——特別是團長都勸我騎著馬走。這正是需要幹部起模範作用的時候,哪能再騎馬?我以挑戰的口吻向大家說:「同志們,咱們一塊走吧!看看論走的快!誰先走到瀘定橋!」
部隊興高采烈地高舉火把向前挺進。兩岸敵我的火把,交相輝映,遠遠望去,象兩條飛舞的火龍把大渡河的河水映得通紅。透過大渡河的波濤聲,從對岸傳來了清脆的軍號聲和微弱的喊聲。「啥子部隊啊!」敵人在向我們聯絡了。我們的司號員按敵人的聯絡信號,吹起了嘹亮的軍號;四川籍的同志和俘虜也吊起嗓子大聲作答。蠢豬似的敵人萬想不到,大搖大擺地跟他們並排走的,就是他們所日夜夢想著要消滅的英雄紅軍,糊里糊塗地同我們一道走了二、三十里。後來,雨下的更大,到深夜十二點鍾,對岸的那條火龍不見了,他們大概是怕苦不走了。這一情況立刻傳遍
全團,同志們紛紛議論著:抓緊好機會啊!快走,快走啊!一個跟著一個拚命地向前趕路。
暴雨沖打著戰士,山洪從峰頂宜瀉大渡河,本來已經難走的羊腸小道,此刻被雨水沖洗得象澆上了一層油,滑的實在厲害。拐杖也不靈了,一不留神就來個倒栽蔥,真說得上是三步一摔,五步一跌,隊伍簡直是在滾進。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不斷有人打瞪睡。有的人走著走著就站住了,後面的推他:「走呀!前面的走遠了!」這才恍然驚醒,又趕快跟上去。後來,大家乾脆解下了綁腿,一條一條的接起來,前後拉著走。
經過整夜的急行軍,在第二天早晨六點多鍾勝利地趕到了瀘定橋,並佔領了西岸及西橋頭。這一天,除了打仗、架橋外整整趕了二百四十里路,真是飛毛腿呀!
要橋不要槍
我們佔領了橋西的幾座建築物和一座天主教堂。戰士們忙著做戰斗准備,王團長和我領著營、連幹部去察看地形。
瀘定橋真是個險要所在。就連我們這些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見關奪關的人,都不禁要倒吸一口涼氣。往下看,褐紅色的流水象瀑布一樣從上游山峽間傾瀉下來,沖擊著河底參差聳立的惡石,濺起丈多高的白色浪花,流水聲震耳欲聾。在這樣的河裡,就是一條小魚,也休想停留片刻,徒涉、船渡都是完全不可能的。
再看看橋吧。既不是石橋,也不是木橋,而是一條鐵索橋。從東岸到西岸扯了十三根用粗鐵環一個套一個聯成的長鐵索,每根有普通的飯碗粗。兩邊各兩根,做成橋欄,底下並排九根,作為橋面。原來橋面上橫鋪著木板,現在,木板已被敵人搬到城裡去了。只剩下懸掛著的鐵索。在橋頭的一塊石碑上刻著兩行詩句:「瀘定橋邊萬重山,高峰入雲千里長。」
瀘定橋東端就是瀘定城。這座城一半在東山上,一半貼著大渡河岸,城牆高兩丈余,西城門正堵住橋頭,過了橋,必須通過城門,別無他路。城裡駐著兩個團的敵人,山坡上修築了嚴密的工事,機槍集中在橋頭附近,不斷地向我們掃射,迫擊炮彈也連珠般地飛過來。敵人憑著這樣的天險,瘋狂地向我們大聲喊叫:「你們飛過來吧!我們交槍啦!」我們的戰士則大聲回答:「不要你們的槍,只要你們的橋。」
看完地形以後,我們立即組織了一個營的火力,封鎖河東岸敵人增援的道路。因為東岸和西岸一樣,也只有一條依山傍水的小道,敵人只有經過那條路才能到瀘定橋。
緊按著,我們分頭到連隊進行奪橋的戰斗動員。部隊掀起了爭取當奪橋突擊隊的熱潮。各連都送來了突擊隊的名單,要求批准他們擔任突擊任務。
中午,我們在天主教堂召開了全團幹部會議,研究、批准突擊隊。會議剛開始,對岸打過來一排迫擊炮彈,天主堂的屋頂被炸開了一個大窟窿,彈片、瓦片宜瀉而下。大家卻一動不動。我乘機進行鼓動:「敵人來給我們動員了,我們必須立即打過橋去。現在大家說說法讓哪個連擔任突擊。」我剛說完,平時不愛說話的二連長廖大珠刷地站起來,他那矮而結實的身子激動得有點發抖,黝黑的臉一下子紅到耳根,吃力地說:
「一連過烏江立了功,成為渡烏江模範連, 我們要向一連學習,爭取當奪取滬定橋的英雄連。」
「奪橋任務非給我們三連不可,」急性子的三連長王有才沒等廖大珠說完,就站了起來,他站在那裡象座小鐵塔,嘴巴象打機關槍:「我們三連哪一次戰斗都沒落後過,這次保證把橋拿下來。」最後,他又說:「不叫我們當突擊隊,我這個連長沒法向戰士們交代。」往後是一場激烈的爭論,看樣子誰也不願意把這個任務讓給別人,需要我們領導上指定了。我和團長研究後,王團長向幹部們交代了奪橋的任務並指定二連任突擊隊。接著我站起來補充說:「要打仗有的是,咱們輪著干,上次接烏江是一連打頭,這次輪到二連,由二連的二十二個共產黨員和積極分子組成突擊隊,廖大珠同志任突擊隊長,我看很好,看大家有沒有意見?」會場上響起了一片掌聲,廖大珠高興地跳起來。只有王有才垂著頭,嘴裡在叨咕著什麼。「三連的任務也不輕,」我指著王有才說:「你連擔任二梯隊,跟著突擊隊沖,還要擔任鋪橋面的任務,讓後續部隊迅速沖進城去,看你還有什麼意見?」這時候王有才才露出笑容。最後我們命令各連,讓部隊吃飽飯好打仗。會後,總支書記羅華生又親自到二連去幫助進行突擊准備工作。
總攻在下午四點開始。團長和我在橋頭指揮戰斗。全團的司號員集中起來吹起沖鋒號;所有的武器一齊向對岸敵人開火,軍號聲、槍炮聲、喊殺聲震撼山谷。二十二位突擊英雄手持沖鋒槍或短槍,背掛馬刀,腰纏十二顆手榴彈,在廖大珠連長的率領下,冒著密集的槍彈,攀著橋欄,踏著鐵索向對岸沖去。跟著他們前進的是三連長王有才率領的第三連。他們除攜帶的武器外,每人扛一塊木板,邊鋪橋,邊沖鋒。
當突擊隊剛沖到對面橋頭,西城門突然燒起沖天大火。敵人企圖用火把我們擋在橋上,用火力消滅我們。火光照紅了半邊天,橋頭被熊熊大火包圍住了。
這正是千鈞一發的時刻。二十二位英雄看到城門口漫天大火,似乎愣了一下,站在我和團長身邊的人一齊大聲喊道:「同志們!這是勝利的關鍵!沖進去呀!不怕火呀!遲疑不得!沖啊!敵人垮了。」這喊聲給了英雄們勇氣、決心和力量,在宏亮的沖鋒號聲中,他們神速地向著火里沖去了。沖在前面的廖大珠的帽子著了火,他扔掉了帽子,光著頭繼續往前沖,其餘的突擊隊員們也緊跟著廖連長穿過火焰一直沖進街去。巷戰在街口展開了。敵人集中全力反撲過來,二十二位英雄的子彈、手榴彈都打光了,形勢萬分緊急,眼看支持不住了。正在這個嚴重關頭,王有才連長帶著三連沖進去了,接著團長和我率領著後續部隊也迅速過橋進了城。經過兩小時的激戰,兩個團的敵人被消滅大半,剩下的狼狽逃竄。黃昏,我全部佔領滬定城,牢靠地控制了瀘定橋。
當前的首要任務是防止敵人的反撲,確保瀘定橋的安全。我們立即派出配屬我團指揮的軍團教導營向打箭爐方向警戒,因為那裡尚有敵人的幾個團。為了對付向瀘定橋增援的兩旅敵人,我們派出一個營沿河向南發展。
晚上十時,尖兵排打響了,當時,我們估計是敵人的援兵趕到,准備再作一場苦戰。該營一部分部隊佔領了陣地,組織了一個沖鋒,遇到了一個傷兵,一問卻是我紅一師三團的同志,這才知道一師已經趕到。准備同敵人作殊死戰的緊張心情,頓時輕松下來。原來敵人的兩個旅被我紅一師追上,在城南六十里竹林坪地區打了一仗,後來敵人怕我們兩面夾攻,慌張地向化林坪方向跑了。我們立即派人迎接隨紅一師前進的劉伯承總參謀長和聶榮臻政委進入滬定城,大家見了面,十分歡喜。
已經是下半夜兩點鍾了,劉伯承總參謀長仍興致勃勃地要我帶他和聶政委去看瀘定橋。我提著馬燈,陪著他們從橋東走向橋西。劉伯承總參謀長對每根鐵索甚至鐵環都看的十分仔細,好象要把整座瀘定橋印在自己的腦海里。從橋西折回橋中央的時候,他停住腳步,扶住橋欄,俯視大渡河的急流,著力地在橋板上連蹬三腳,感慨地說:「瀘定橋!瀘定橋! 我們為你花了多少精力,費了多少心血現在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
從繳獲到的敵人文件中,蹈出了一份劉文輝拍發的緊急通報。這份通報說,我軍己面臨石達開第二的危境;說前有大渡河,後有金沙江,消滅共軍,在此一舉。敵人的這種幻想,很快就徹底破滅了。我們走的雖然是石達開走過的舊路,但我們不會陷入歷史的覆轍。因為我們是中國共產黨、毛主席領導的人民武裝。
第三天,軍團的主力來到了。接著,偉大領袖毛主席和周恩來副主席、朱德總司令帶著中央機關上來了。千軍萬馬從這英雄的瀘定橋渡過了天險大渡河。(載1975年11月1日《解放軍報》)作者:楊成武
② 飛奪瀘定橋是紅軍長征的哪部電影
影片名:《大渡河》
外文名:Cross The DADU River
出品公司:中國長春電影製品廠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導 演:林農,王亞彪
類 型:戰爭
主 演:傅學誠,韓適,劉懷正,趙申秋,陳寶國,趙恆多
上映時間:1980年
劇情簡介: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隊伍來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間的天險縱橫的重疊山川中。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和軍閥武裝圍追、堵截,蔣介石的座機也飛臨川軍首腦駐地,兩種決定中國命運的力量對峙著。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紅軍進入冕寧縣城後,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釋放了被反動政權拘押的群眾,使這片彝族聚居地區,成為紅軍走向勝利的通衢。先遣團迅速奪取了安順場渡口,17位勇士孤舟奮勇,直撲對岸守敵。
老謀深算的蔣介石也迅速調整了部署,調集部隊左右夾擊安順場,妄圖半渡而擊,將渡河的紅軍分割圍殲,揚言要紅軍重蹈石達開的覆轍。毛主席等首長及時變通部署,將計就計,一面繼續造成在安順場涉渡的假象,一面另闢瀘定橋為強渡點。
之後,又以劉伯承佯攻雅安,作直取成都狀,迷亂了川軍,調開了固守瀘定的川軍二0八旅。蔣介石察覺了真相後,惱羞成怒,走馬換將,命令新任川軍司令何湘輝火速調二0八旅回援瀘定...
(2)大渡河電影哪個團長叫什l1么名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劉伯承 演員傅學誠
劉伯承,原名劉明昭,曾用名劉伯堅,重慶市開州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者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辛亥革命時期從軍,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他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使全軍順利通過彝族聚居區。繼而指揮所部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打開紅軍北上的通路。
2、黃開湘 演員李東學
紅四團團長,是整個團隊的核心力量,是大家心中沉穩內斂的主心骨。他率領隊友們穿越槍林彈雨的圍剿,於驚濤駭浪之中突破天險飛奪瀘定橋,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不朽的一頁篇章。
3、廖大強 演員於小偉
紅四團戰士,是一名武將,有著硬漢魅力和英勇善戰的殺氣,還有著過人的膽識且性格粗狂,作戰生猛、殺敵無數,身手敏捷而矯健,懷有勇士精神,鐵索橋上迎著槍林彈雨奮而前進。
③ 從秦始皇開始以後各個朝代的皇上都叫什麼名年號是什麼
http://www.3lian.com/zl/114/5000/5000.htm
中國歷代皇帝中國的歷史,特別是舊王朝從夏到滿清,總共有多少朝代,大家都知道的比較清楚。本人查閱了一些歷史書籍,整理出歷代皇帝的姓氏、年號、在位年、建都等資料,供大家學習參考。其中從夏到西漢以及十六國、十國的年號從略,在位年數不滿一年的也作一年。
因水平有限,錯誤之處,請大家指正,謝謝大家。
夏:(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妣姓,共傳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發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l、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l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l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
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鉈 15年 4、厘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
春秩,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
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並,到戰國初年,
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敬請原諒。
秦:(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
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後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驁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l、王莽,始建國,l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l9年。
8、沖帝炳 永加 l年。
9、質帝鑽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
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l、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l年。
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l、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l7年。
晉:
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
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l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
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
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
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壽 5年 7、李 勢 5年。
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l、劉 淵 6年 2、劉 和 l年 3、劉 聰 8年 4、劉l 傑 l年 5、劉 曜 l3年
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閔 3年。
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堅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榮 l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l、張 茂 5年 2、張 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l年 5、張 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l2年。
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l、姚 萇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雲 3年。
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l、馮 跋 22年 2、馮 弘 6年。
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 光 13年 2、呂 紹 l年 3、呂 篡 1年 4、呂 隆 1年。
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發烏狐 3年 2、禿發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
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 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l、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l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ll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l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l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l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東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i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贇 l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l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l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l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 渥 3年。
三、楊隆演 lO年。
四、楊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長沙
一、馬 殷 35年。
二、馬希聲 2年。
三、馬希范 l5年。
四、馬希廣 3年。
五、馬希萼 2年。
六、馬希崇 l年。
閩: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義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荊南:9O7--96建都:荊州
一、高季興 22年。
二、高從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繼沖 l年。
南漢:9O5--97l 建都:廣州
一、劉 隱 12年。
二、劉 ? 32年。
三、劉 玢 1年。
四、劉 晟 l6年。
五、劉 鋹 l3年。
吳越:893--978 建都:錢塘
一、錢 鏐 41年。
二、錢元瓘 lO年。
三、錢 佐 6年。
四、錢 倧 l年。
五、錢 俶 40年。
北漢:951--979 建都:太原
一、劉 崇 4年。
二、劉 鈞 l4年。
三、劉繼恩 l年。
四、劉繼元 1l年。
後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與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趙姓,歷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義,太平興國,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禎,天聖,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頊,熙寧,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國,在位25年。
九、欽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歷九帝,趙姓。建都:臨安(杭州)。
一、高宗構,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興,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紹熙,在位 5年。
四、寧宗擴,慶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寶慶,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顯,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興,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歷十一帝.奇渥溫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鐵木耳,元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愛育萬拔力八達,皇慶,在位 9年。
五、英宗碩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孫鐵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順帝阿速吉八,大順,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歷,在位 2年。
九、文宗圖鐵木耳,至順,在位 5年。
十、寧宗懿璘質班,至順,在位 l年。
十一、順帝托權鐵木耳,元統,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記載十位,天順未列入。
據明初官修《元史》記載,自成吉思汗建國迄元順帝出亡(l206--l368),通稱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歷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樂,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熾,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鎮,正統,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鈺,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鎮,天順,在位 8年。(復辟)
八、憲宗見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載垕,隆慶,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鈞,萬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啟,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檢,崇禎,在位17年。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歷十帝(入關前兩個皇帝:清太祖,年號天命和清太宗,
年號天聰不計在內)。滿族,愛新覺羅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臨,為順治,在位l8年。
二、聖祖玄燁,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歷,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顒琰,為嘉慶,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寧,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為咸豐,在位1l年。
八、穆宗載淳,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載湉,為光緒,在位34年。
十、溥 儀,為宣統,在位 3年
④ 電影《萬水千山》詳細內容1000字
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突破了敵人防守來到大渡河渡口。但大渡河自然條件險惡,數萬大軍難以通過。後有敵兵追擊,前有天險擋路,我軍決定要排除萬難奪取大渡河上游的瀘定橋渡口,以保大軍渡河。紅軍前衛營不畏艱險、頑強戰斗奪下瀘定橋,並鋪設橋板,使紅軍大部隊安然渡河,繼續向大雪山進發。在雪山行進的過程中,天氣極為惡劣,許多戰士都犧牲在這里,但大雪山還是被我軍征服。1935年8月,紅一和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大軍繼續行進。在大渡河戰斗中受傷的指導員李有國舊傷復發,情勢危機,房東老大爺將自己僅有的一匹馬送給了紅軍。草地行軍艱苦異常,首長殺掉了馬分給戰士們吃,李有國用樂觀向上的態度鼓勵著大家,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紅軍終於走出草地,戰士們一鼓作氣打垮了前來襲擊的國民黨馬步芳軍隊,隨後,又迅速突破敵軍重兵防守的天險臘子口。1936年12月,歷經千難萬險的紅軍終於與紅十五軍團在陝北勝利會師,完成了可歌可泣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我時常在想,老電影為什麼會是佳作呢?看了這部《萬水千山》後,想法又明確了些。
道具上當然沒的說,和現在沒什麼差別,在軍服上要好些,紅軍的制服顏色不一,補補丁丁,不像現在的電影里的那些,新得像是剛拆包裝似的,一看就很不舒服。
但最大的差距還是在人的塑造上,別的不說,這部電影是描寫紅軍先鋒一個團的,出現的最高領導就是團長,而與之類似的當今電影《我的長征》,明明只是描寫一名士兵,主席和總理卻出現了好幾次,出現也就出現吧,還把一些教科書上要交代的東西脫口而出,你當我們是不看書的呀??
更大的差距體現在士兵群眾演員的塑造上,過去的電影里的士兵們看上去是活的,現在的卻是「死」的,一看就是在背台詞,面部表情不生動。《萬》中,紅軍戰士們幾次說道:「走走走,我們到底要去哪。」副營長說:「你倒是來教訓教訓我這落後份子。」紅軍小戰士他爹說道:「長征何時是個頭,說是要亢抗日連個鬼子的影子也看不見。」這些情節在現在的紅軍題材電影中根本不可能出現,紅軍戰士也是人,不可能表現得很高覺悟,戰場上士兵發發牢騷很正常,偏偏現在的電影里這點就表現得很假。其實吧,現在拍電影肯定比五、六十年代禁忌要少許多,但結果拍出來的東西反而更假了,這是什麼原因?歸根到底是導演的問題
電影里也出現了女角色,副營長的妹妹,形象生動鮮明,不像現在某些電影里的女戰士是個只知道談戀愛的花痴,我就搞不懂你整那麼多火線戀愛的情節幹嘛呢,自娛自樂?《萬》里的營長同志似乎也許對妹子有那麼一點意思,但在戰場的他會一有機會就整這一門心思么?頂多也就偶爾關照一下。
吐槽無力,應該算是不可復制的時代作品了~~~
⑤ 有什麼關於革命的電影嗎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張黎和成龍執導,趙文瑄、李冰冰、陳沖、孫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戰爭片。該片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的故事。該片於2011年9月23日在中國內地公映。
2、《建黨偉業》
《建黨偉業》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該片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最終票房約為4.12億元人民幣。
3、《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是由貴州省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出品的革命題材電影。由劉星執導,佟瑞欣、郭偉華、趙濱主演。該片於2016年10月1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了1935年1月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遵義會議,確立實際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的歷史史實。
4、《大轉折》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於上世紀末的《大轉折》《大決戰》《大進軍》系列革命歷史題材電影,是中國電影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戰爭題材電影,可以與蘇聯的《解放》、《莫斯科保衛戰》,美國的《最長的一日》等同類型電影媲美。
影片全景式地展現了解放戰爭中後期,中原野戰軍挺進大別山至全國大部分解放的那一段歷史。其中,《大轉折》講述的就是劉鄧大軍建立大別山根據地的艱苦歷程。
5、《大決戰之遼沈戰役》
《大決戰之遼沈戰役》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李俊、楊光遠等聯合執導,古月、趙恆多、蘇林、劉懷正、馬紹信、魯繼先、張衛國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解放戰爭時期,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統帥部領導、林彪指揮的解放軍為打敗以蔣介石為首統帥的國民黨軍隊而進行遼沈戰役,攻克錦州,全殲廖耀湘兵團,最後攻克沈陽,解放了全東北的故事。
⑥ 瀘定橋下面的河叫什麼河
大渡河
大渡河,古稱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濛水、瀘水、瀘河、陽、陽山江、 羊山江、中鎮河、魚通河、金川、銅河。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中西部,歷史上被作為中國長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但從河源學上應為岷江正源。
大渡河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阿尼瑪卿山脈的果洛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其上源為麻爾柯河、阿柯河,在久治縣)經阿壩縣於馬爾康縣境接納梭磨河、綽斯甲河(杜柯河、多柯河)後稱大金川,向南流經金川縣、丹巴縣。
於丹巴縣城東接納小金川後始稱大渡河,再經瀘定縣、石棉縣轉向東流,經漢源縣、峨邊縣,於樂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長1062公里(一說1050公里 ),流域面積7.77萬平方公里,大渡河支流較多,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28條,10000平方公里的2條,河網密度0.39。
(6)大渡河電影哪個團長叫什l1么名擴展閱讀
強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從雲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後,沿會理至西昌大道繼續北上,准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北。
蔣介石急令第2路軍前線總指揮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進擊;令川軍第24軍主力在瀘定至富林(今漢源)沿大渡河左岸築堡阻擊;以第20軍主力及第21軍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區推進,加強大渡河以北的防禦力量。企圖憑借大渡河天險南攻北堵,圍殲中央紅軍於大渡河以南地區。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寬300米,水深流急,兩岸是險峻的群山,地勢險要,大部隊通過極其困難。5月24日晚,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第1師第1團,經80多公里的急行軍趕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順場。此地由川軍2個連駐守,渡口有川軍第24軍第5旅第7團1個營築堡防守。
當晚,紅1團由團政治委員黎林率第2營到渡口下游佯攻,團長楊得志率第1營冒雨分三路隱蔽接近安順場,突然發起攻擊,經20多分鍾戰斗,擊潰川軍2個連,佔領了安順場,並在渡口附近找到1隻木船。
25日晨,劉伯承、聶榮臻親臨前沿陣地指揮。紅1團第1營營長孫繼先從第2連挑選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連長熊尚林任隊長,由帥士高等4名當地船工擺渡。7時強渡開始,岸上輕重武器同時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炮手趙章成兩發迫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
突擊隊冒著川軍的密集槍彈和炮火,在激流中前進。快接近對岸時,川軍向渡口反沖擊,楊得志命令再打兩炮,正中川軍。突擊隊迅速登岸,並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奮勇沖殺,擊退川軍的反撲,控制了渡口,後續部隊及時渡河增援,一舉擊潰川軍1個營,鞏固了渡河點。隨後,紅1軍團第1師和幹部團由此渡過了被國民黨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⑦ 大渡河 安順場具體在什麼地方呢
大渡河,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中西部,歷史上被作為中國長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大渡河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阿尼瑪卿山脈的果洛山南麓。
安順場位於四川省西南部的大渡河中游南岸,距石棉縣城11公里。是太平天國著名的軍事將領翼王石達開率領部隊全軍覆沒的地方,也是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戰役獲得勝利的革命紀念地。
大渡河流域為中國地質災害高易發區,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2212處,以滑坡和泥石流為主。大渡河水力理論蘊藏量豐富,可開發裝機2336.8萬千瓦。
大渡河水文特徵:
流域上游上段為冬冷夏涼,全年少雨的高原山地氣候,年降水量500-750毫米,以降雪為主,積雪期可達5個月。其餘地區屬季風氣候,一般具冬暖、夏熱、濕潤多雨的特徵。
社會經濟:
流域水產資源豐富,魚類有16科105種,以鯉科最占優勢。有特色的魚種有大渡裸裂尻魚、長須裂腹魚、齊口裂腹魚、青石爬鮡等。大渡河口原有銅魚天然產卵場。
⑧ 電影《大渡河》觀後感
在學校的安排下,我門觀看了電影《大渡河》。電影的開篇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氣勢恢宏的戰爭場面。看著電影中一個個廝殺的鏡頭,我的心情不由得漸漸沉重起來,戰爭的殘酷已經融入到我的心中,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對革命的敬畏、緬懷之情,當一名女同志去向年邁的船夫借船是,身中兩槍時、當一名同志在去瀘定橋的途中的戰斗中身中數槍,跌入懸崖下湍急的大渡河之中時,我心中不免有些悲涼,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不正是用先烈的血肉建造的嗎?然而電影又不免讓我有些自豪,因為中國人在戰爭中就是那樣的不屈不撓,無堅不摧!
劇情中講述的是:1935年5月,紅一方面軍渡過金沙江,進入冕寧縣城後,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釋放了被反動政權拘押的群眾,順利地通過了涼山彝族地區,向大渡河急進。大渡河是四川境內一條峽谷河流,水深流急,兩岸崇山峻嶺,地勢險要。蔣介石一面派兵北追,一面調集軍隊增強大渡河防禦,企圖憑借天險消滅紅軍。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和軍閥武裝圍追堵截,蔣介石的座機也飛臨川軍首腦駐地,兩種決定中國命運的力量對峙著……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老謀深算的蔣介石也迅速調整了部署,調集部隊左右夾擊安順場,妄圖半渡而擊,將渡河的紅軍分割圍殲,揚言要紅軍重蹈石達開的覆轍。毛主席等首長及時變通部署,將計就計,一面繼續造成在安順場涉渡的假象,一面讓劉伯承作佯攻雅安,直取成都狀,迷亂了川軍,調開了固守瀘定的川軍二0八旅,再令先遣團溯流而上,強渡瀘定橋。
5月24日紅一師先遣隊突然襲占安順場渡口,在一位老船夫哪兒獲得了一條小船。次日,由十七名勇士組成突擊隊,進行強渡,佔領了北岸渡口,打垮了敵人的反撲,殲敵一個營,並陸續渡過第一師。為了讓紅軍主力迅速渡河,第二師從雅安到瀘定一晝夜急行軍一百二十公里,趕到瀘定橋西頭。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並排9根,鋪上木 板,就是橋面。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就像盪鞦韆似的。而當先遣團到達並迅速奪取了瀘定橋的橋頭時,橋上的木板早被蔣介石新任的川軍司令何湘輝拆掉了,只剩下13根大鐵鏈。由於時間緊,來不及找木板來搭橋,先遣團的團長毅然決定攀著鐵鏈強渡大渡河,命令一下,22位勇士在火力掩護下,冒著密集的槍彈,攀著橋欄,踏著鐵索向對岸沖擊。當接近橋頭時,國民黨守軍放火阻擋,勇士們沖過火海,進入城街,展開巷戰,後續部隊迅速跟進,經2小時激戰,紅4團佔領了瀘定縣城,控制了瀘定橋。保證紅軍主力迅速渡過了大渡河。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才剛剛開始,革命先烈用他們的血肉和氣魄豎起了一座萬事矚目的豐碑,而他們的精神也將靠我們這些後世子孫去幾成和發揚肩負起中華名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現在我們不用去強渡大渡河,也不用去飛奪瀘定橋,但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我們更應該以長征精神鼓勵自己,發揚革命的優良傳統。
⑨ 跑跑卡丁車新出的L1地圖叫什麼名字
2張4星級純競速圖 墓地幽暗峽谷 森林崎嶇下山道 還有一張是3星級的 城鎮噴泉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