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韓國有幾個朝代
高麗、新羅、百濟、萁子朝鮮、衛氏朝鮮
太祖 李成桂 1335年—1408年,在位期間1392年-1398年
定宗 李芳果 1357年—1419年,在位期間1398年-1400年 太祖嫡次子
太宗 李芳遠 1367年—1422年,在位期間1400年-1418年 太祖嫡五子
世宗 李 祹 1397年—1450年,在位期間1418年-1450年 太宗嫡四子
文宗 李 珦 1414年—1452年,在位期間1450年-1452年 世宗嫡長子
端宗 李弘暐 1441年—1457年,在位期間1452年-1455年 文宗嫡子
世祖 李 瑈 1417年—1468年,在位期間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睿宗 李 晄 1450年—1469年,在位期間1468年-1469年 世祖嫡次子
成宗 李 娎 1457年—1494年,在位期間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長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燕山君 李 隆 1476年—1506年,在位期間1494年-1506年 成宗長子
中宗 李 懌 1488年—1544年,在位期間1506年-1544年 成宗嫡長子,燕山君之弟
仁宗 李 岹 1515年—1545年,在位期間1544年-1545年 中宗嫡長子
明宗 李 峘 1534年—1567年,在位期間1545年-1567年 中宗嫡次子
宣祖 李 昖 1552年—1608年,在位期間1567年-1608年 中宗庶七子德興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光海君 李 琿 1575年—1641年,在位期間1608年-1623年 宣祖庶次子
仁祖 李 倧 1595年—1649年,在位期間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長子,光海君庶侄
孝宗 李 淏 1619年—1659年,在位期間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
顯宗 李 棩 1641年—1674年,在位期間1659年-1674年 孝宗嫡子
肅宗 李 焞 1661年—1720年,在位期間1674年-1720年 顯宗嫡子
景宗 李 昀 1688年—1724年,在位期間1720年-1724年 肅宗庶長子
英祖(英宗) 李 昑 1694年—1776年,在位期間1724年-1776年 肅宗庶四子
正祖(正宗) 李 祘 1752年—1800年,在位期間1776年-1800年 英祖次子庄獻世子李愃之次子
純祖(純宗) 李 玜 1790年—1834年,在位期間1800年-1834年 正祖庶長子
憲宗 李 奐 1827年—1849年,在位期間1834年-1849年 純祖嫡長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
哲宗 李 升 1831年—1863年,在位期間1849年-1863年 庄獻世子第三子恩彥君李裀之孫,父為恩彥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壙
高宗 李 熙 1852年—1919年,在位期間1863年-1907年 庄獻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孫,祖父南延君李球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孫,父為南延君第四子興宣大院君李昰應 純宗 李 坧 1874年—1926年,在位期間1907年-1910年 高宗嫡長子
② 與中國各個朝代相對應的韓國各朝代都是什麼
1、中國的秦漢時期---朝鮮半島屬於「三韓」時期(馬韓、辰韓和弁韓)
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有三個小部族,它們是馬韓、辰韓、弁韓,合稱三韓。當時朝鮮半島北部為漢四郡(衛滿朝鮮被漢朝所滅,設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史稱漢四郡)。
2、中國的魏晉秦漢南北朝時期至唐朝前期---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高句麗、新羅、百濟)
朝鮮三國時代(삼국시대)是指在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間占據遼東和朝鮮半島的三個國家高句麗(註:不同於高麗)、百濟、新羅。7世紀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開啟了統一新羅時代。
朝鮮半島三國時代與中國三國時代的不同,它不是由一個國家分裂而形成而是三國不同發展而形成的,最後也未統一到同一個國家。「三國時代」一詞存在爭議,高句麗歷史應該歸屬中國。
3、唐朝前期至五代十國中期---朝鮮半島屬於新羅時期
新羅(韓語:신라,英語:Silla,公元前57年~935年),朝鮮半島歷史上的國家之一,其母體為三韓之中的辰韓,首都位於金城(今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
4、五代十國後期至明朝前期---朝鮮半島屬於高麗時期
高麗(918年-1392年),又稱高麗王朝、王氏高麗,是朝鮮半島古代國家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擁立王建為王,935年合並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實現了「三韓一統」。高麗都城為開京(今朝鮮開城)。
國土大體上相當於今天朝鮮半島中南部,11世紀中葉後以千里長城與遼、金為界。西北在12世紀的高麗睿宗時期達到鴨綠江沿岸,東北在高麗末年的恭愍王時期擴張到甲州(今朝鮮甲山郡)、吉州(今朝鮮吉州郡)一線。
5、從明朝中後期到清朝末期---朝鮮半島屬於李氏朝鮮
朝鮮王朝(朝鮮語:조선왕조,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簡稱李朝,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 。
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而建國。朝鮮王朝的首都初在高麗王朝的故都開京(今開城;又稱松都),1395年定都於漢城(今首爾)。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亂後再度遷都開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亂後最終定都漢城。經過對北方的開拓,到15世紀中葉,朝鮮王朝的國土基本定型,大致相當於當今朝鮮和韓國的總和,北方以鴨綠江和圖們江同中國為界。
③ 韓國電視劇《宮》演的是什麼朝代
《宮》根據同名熱門漫畫《宮》改編。故事發生在21世紀的君主立憲制的大韓民國。是虛構的。
④ 韓國在哪個朝代屬於中國
中國的秦漢時期---朝鮮半島屬於「三韓」時期(馬韓、辰韓和弁韓。)
中國的魏晉秦漢南北朝時期至唐朝前期---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
(高句麗、新羅、百濟)
唐朝前期至五代十國中期---朝鮮半島屬於新羅時期
五代十國中期至明朝前期---朝鮮半島屬於高麗時期
從明朝前期到清朝末期---朝鮮半島屬於李氏朝鮮
⑤ 明堂 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明堂,亦稱天宮,是隋唐洛陽城中軸建築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築」中最高大的兩個建築之一,是武則天時期洛陽太初宮的外朝正衙主殿。明堂原為隋煬帝時所建的乾陽殿,後經四次被毀,四次修建,先後九次改名。唐睿宗垂拱三年( 687 年)二月,武則天下詔拆除了正殿乾元殿,於其地造明堂,初號「萬象神宮」。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 696 年)三月,明堂被毀之後的第二年,重新建造的明堂重新落成,重建後曰「通天宮」。
據《資治通鑒》「唐紀」中記載,明堂共三層,底層為四方形,四面各施一色,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層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個時辰。頂層為圓形,四周環繞九龍雕塑。中間有周長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貫,故此又名為萬象神宮。明堂是史上體量最大之木構建築,基底正方90米X90米,高88.88米,唐代建築技術之巔峰巨作。其建築技術和施工技術驚世駭俗。
明堂遺址位於隋唐洛陽城宮城核心區內,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保護的大遺址之一。武則天時期修建的明堂和天堂,是隋唐城大遺址宮城核心區保護展示工程中的重要建築,保護展示工程於2012年4月初步落成。
明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禮制建築,為儒家的禮制建築典範,是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場所,凡祭祀、朝會、慶賞、選士等大禮典均在此舉行。開創了明堂建築由方到圓的先河,其形制及理念為北京天壇「祈年殿」所延用。
中文名稱
明堂
外文名稱
Mingtang site
地理位置
洛陽市老城區定鼎路與中州路交叉口
開放時間
8:30-16:30
景點級別
AAAA
門票價格
120元,兒童半價60元
著名景點
天堂,名堂
遊玩時間
建議1-2小時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河南省洛陽市
別名
天宮
⑥ 韓國的古代朝代及皇帝
1、古朝鮮(고조선)( 公元前2333年~公元前108年)
據傳,神話人物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在韓半島上建立起了第一個王國- 古朝鮮。此後,幾個部族由滿州南部地區遷移到韓半島。
2、三國時代(삼국시대)( 公元前57年~公元676年)
高句麗(고구려)、百濟(백제)、新羅(신라)於一世紀時建國。這期間古代國家的政治體系,宗教(佛教和儒教)和文化得到了發展。國家領袖主要有朱蒙、大武神王、好太王、高藏、尉仇台、文周王、義慈王、法興王。
3、統一新羅時代(통일신라시대)( 公元676年~公元935年)
新羅的統一促進了文化的發展,佛教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最大范圍的普及。統一的新羅因貴族爭權奪勢的內部斗爭而衰退,935年歸屬高麗。
4、高麗王朝(고려왕조)(公元918年~1392)
高麗建於918年。佛教在這一時期被定為國教,給政治和文化帶來巨大的影響。著名文物有高麗青瓷(청자)和《高麗大藏經》(고려대장경)。高麗時代發明了直指(직지)。 直指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金屬活字本,比古騰堡發明的金屬活字本早了78年。14世紀中期後,高麗走向衰退。
高麗王朝領袖主要有:王建、王昭、王治、王㬚、王燾。
5、朝鮮王朝(조선왕조)(1392~1910)
朝鮮王朝建於14世紀末,尊奉儒教為國教,儒教文化對全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443年發明了韓文字母。由於日本的侵略(1592年,任辰倭亂)和外國勢力的侵略使朝鮮開始走向衰退。國家領袖主要有李成桂、李芳遠、李裪、李瑈、李熙等。
6、日本統治時期(일제시대)(1910~1945)
1876年朝鮮王朝被日本強迫打開了門戶。1910年日本佔領韓國,開始了殖民統治,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被聯軍打敗投降,朝鮮才擺脫了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
7、大韓民國(대한민국)(1945~至今)
1945年日本向聯軍投降後撤離韓國。其後韓半島以北緯38度為界,分為大韓民國與北韓兩個國家。韓國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爆發,1953年6月27日簽訂停戰協定。2000年歷史性的南北韓首腦會談在北韓的首都平壤召開。
(6)韓國電影明堂是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朝鮮」一詞本為東方古國的國名,高麗王朝開始將本國與「朝鮮」掛鉤,並成為其別稱。
如高麗後期李承休所作《帝王韻紀》中如此介紹本國:「遼東別有一乾坤,斗與中朝區以分。洪濤萬頃圍三面,於北有陵連如線。中方千里是朝鮮,江山形勝名敷天。耕田鑿井禮義家,華人題作小中華。」明太祖朱元璋賜高麗的詔書中寫道:「咨爾高麗國王王顓,世守朝鮮……」。
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自立為王,將所擬國號方案「朝鮮」(箕子所建古國名)、「和寧」(李成桂誕生之地)上奏明太祖朱元璋裁定,朱元璋選取新國號為「朝鮮」,理由是:「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
李成桂遂於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十五日欽奉明朝聖旨,定國號為朝鮮。在莊重場合下,朝鮮會冠以上國名號作為全稱,如「有明朝鮮國」,《江華條約》以後開始使用「大朝鮮國」作為對歐美日本的正式國號。
⑦ 電影《七劍》描述的是哪個朝代!
滿清入關 劇情介紹: 1600年間,滿清雖已入關,但中原武林仍隱藏不少反抗力量,滿清親王哆格多派前朝降清高手風火連城剿殺各地違令武林人士,其中的重要目標便是位於西北邊陲的反清組織天地會分舵武庄。武庄是人馬。路見不平的俠醫傅青主認為要解武庄之危,只有帶了兩位武庄青年武元英和韓志邦上天山求助。 天山萬里冰封,住了一位擅於鑄劍的世外高人晦明大師。晦明有四大弟子,其中包括大弟子楚昭南,倚仗師傅所傳的絕世寶劍,希望將來可在江湖上快意恩仇;二弟子楊雲驄,雖武功高強卻無意再涉足凡塵。晦明大師盡遣四大弟子隨傅青主、武元英和韓志邦下山,並把畢生修為煉成的七把寶劍分贈七人,展開「七劍下天山」的武林傳奇。
⑧ 尋找幾部電影,是韓國古裝電影,歷史背景是,韓國與中國打仗的電影,。。韓國與中國幾個朝代打戰的電影,
我推薦《無影劍》和《最終兵器:弓》
⑨ 韓劇《步步驚心麗》是哪個朝代背景
《步步驚心:麗》講述了在日全食現象中靈魂穿越到高麗的21世紀女人解樹和四王子王昭之間的浪漫愛情故事,以及高麗宮廷火熱的王權競爭 。
高麗太祖王建的四王子王昭被人稱作「狼狗」,他一直把自己封閉在冷酷的面具之下。解樹是一個性格倔強堅韌的女漢子,原本生活在21世紀,卻突然穿越到了高麗時代,陷入歷史事件的中心。
王昭遇到解樹後,漸漸敞開心扉,並在解樹的鼓勵下摘下面具,開始新的人生。解樹也開拓著自己全新的命運,與王昭以及一眾王子發展出友情和愛情,並從中逐漸成長。
(9)韓國電影明堂是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步步驚心:麗》是韓國SBS電視台於2016年8月29日首播的浪漫奇幻古裝劇,由金奎泰執導,趙允英編劇,李准基、李知恩、姜河那主演。
角色信息:
(1)王昭,四王子,王後劉氏為獨占丈夫的愛,將幼子王昭作為人質威脅丈夫,意外在昭臉上留下傷疤,事後將他送給慶州姜氏做養子。在「看臉」的高麗時代,王昭被迫戴著面具,成為面目可怖的「狼狗」。除夕儺禮儀式,昭再次見到母親,面對他的仍是偏見和冷遇,但看著對他說「不要因為傷疤,毀了整個人生」的解樹,王昭開始了不同的人生。
(2)解樹/高夏珍,王旭妻子明伊的堂妹,為陪伴姐姐來到松岳,偷窺王子們沐浴時溺水昏迷。21世紀職員高夏珍遭遇戀人背叛後溺水,靈魂在解樹體內醒來卻苦尋不出回到現代的方法,她決定以解樹的身份活下去。她與傳統的高麗女子不同的語言行為,現代的思考方式,和特有的活潑氣質,吸引了王子們的關注,也和王子們的命運、感情產生緊密的聯系。
(3)王旭,八王子,文武雙全,天生的領導者和政治家,善於收服人心為己用。與四王子王昭同年出生,但兩人的命運、性格全然不同。被外婆皇甫家族全力推為王儲,從未享受過屬於自己的生活。突然出現的鬼丫頭解樹,給過著沉穩生活的旭帶來歡笑和淚水。與政治聯姻的夫人明伊相敬如賓,為了得到解樹,必須在激烈的王位之爭中取勝。
⑩ 《刺情》電影是哪個朝代
《刺情》電影的朝代是明朝。
曹公公安排義子秦默潛伏靖王府,秦默在與王爺相處中結下友情,也被王爺的正義抱負影響,又與幼時玩伴蘇可嵐重逢,秦默面對愛情、兄弟情、父子情的糾葛,面對正義與邪惡的選擇,最終選擇為正義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