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火葬場之歌是哪個電影的插曲

火葬場之歌是哪個電影的插曲

發布時間:2021-07-13 02:54:21

A. 我想知道火葬場放的歌叫什麼名字

念親恩,這歌火葬場必放

B. 殯儀館在人哀悼時放的那首歌名,是什麼

針對不同民族 不同地區 風俗習慣的差別很大 正所謂「十里不同俗」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

殮,就是給屍體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殮前要給死者招魂、沐浴。殮分小殮和大殮兩步。小殮是給屍體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絲綢,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稱「壽材」,男棺刻有「壽」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則刻以「福祿壽」三字的合寫體。小殮時還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則含一銀元,均稱之為「飯含」。大殮時往往隨殮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隨葬物品繁多且貴重。

殯,就是入殮後停柩於殯宮,殯期長短不一,少則3日,多則30天,主要由奔喪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個月而葬,至多達7個月。漢族傳統習俗,父母死亡,兒女必奔喪,否則為不孝。而親朋好友將來哀悼祭奠死者,稱之為「吊喪」或「弔唁」。奔喪者均要喪服。古代漢族喪服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織麻五種,稱為「五服」,用粗、細不同的麻布製成,按親疏關系不同而穿不同的喪服,稱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喪服。現代城市一般興胸佩白花,臂戴黑紗。

葬,就是掩埋死者遺體,即棺木入土。舊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風水、擇墳地,謂「擇吉地」。送葬又叫出殯。送葬時,古代漢族一般是「孝子」在前執紼,挽柩者唱輓歌。輓歌到近、現代演變為哀樂。親朋好友寫輓詞或輓聯送葬,到近、現代又演變成送花圈,花圈上寫輓聯。

古有以人殉葬的習俗(主要是近親、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遺存),後逐漸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則以紙扎人像伴葬。

葬禮以後,有做七、斷七、百日、周年等追悼儀式,並將牌位送歸祠堂,這已從葬禮時對人的儀禮轉為對「鬼靈」、「祖靈」的儀禮。

另外,漢族還有「歸葬」的習俗,就是將死於他鄉的遺體歸葬原籍。
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系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里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系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生前就為自己寫過《輓歌詩》三首。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喪葬儀式規模大小與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喪儀都有嚴格的規定。王公貴族、富豪之家常以規模宏大的喪儀來炫耀自己的權勢。《紅樓夢》里寫寧國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價值數千兩銀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經,出殯時的隊伍「浩浩盪盪,壓地銀山一般」。而窮苦百姓連起碼的溫飽尚且達不到,自然也就談不上「重殮厚葬」了。有時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屍體,草草埋掉。

尊長死後,子孫要在家守二十七個月,其間停止交際和娛樂,做官的也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以表示對尊親的哀悼,稱「守制」

葬禮程序的實例

設某人享年81歲,男性,軍人出身,子孫滿堂。
更衣,著軍裝,穿壽鞋。身蓋黃綢,面蒙白綢巾。
衣服上的紐扣要全部剪掉,用布帶將衣服系好,但不能打「死結」
初步整容:五官復位,口內置金元寶或一枚硬幣。左手握一隻金元寶(均為仿製品),右手握一根打狗棍(方便筷)。
屍體用紅線綁好,主要是手、腳。家若有貓、狗要看管好,不能接近屍體。(以免死者靈魂被附於動物身上)運至殯儀館。
家設簡易靈堂
遺像:已事先准備好放大照片一張,購專用像框一個。置黑綢帶。
供桌供奉:五穀一碗(用五樣谷類),香爐一個,備香若干,時鮮水果、糕點舊式也供奉米飯一滿碗,上插筷子一雙,供大饅頭,等。
明燈:采購喪葬物品:黑紗、白花、白布、紅布、燒紙、瓦盆(底部有孔)、
紙活:公雞、白幡、紙馬(女用紙牛)、別墅、金銀庫逝世當日晚,由家屬在瓦盆內燒紙,親友來訪亦燒。第二天,到派出所辦理注銷戶口手續。第三天,出殯。
家屬著裝
直系晚輩血親系白孝帶,平輩戴黑紗。其他親屬戴黑紗。孫輩在白孝帶上和黑紗上縫一小塊紅布。其他來賓戴白花。
准備的物品:幾日燒的紙灰用紙包七小包或七枚硬幣、一寸照片兩張。
要帶的物品:靈堂內的供奉、派出所的死亡證明、死者的衣物、白酒一瓶。
出殯前,將遺像放在頭車前面,長子率眾晚輩血親跪於車前,將瓦盆舉過頭頂,說:「爸爸,您一路走好」,遂將瓦盆用力摔碎,越碎越好,但不可摔兩次。將紙公雞置於頭車,意為「金雞引路」。長子(或長孫)上頭車,持幡。
車隊的每輛車上都貼有標志。為死者年齡。該死者為81歲,加一天歲,一地歲。則車號為83。逝者為男性則貼在車的左後側,若為女性則貼在車的右後側。
也有的地方有撒紙錢的習俗。一路上不停地撒,意為「買路錢」,也有的地方遇過橋時,將紙錢放在橋上,用石頭壓好。 靈車起頭後一般不停車,在遇紅燈前,司機算好時間,緩緩前行,在遠處等待,當信號變為綠燈時加速通過。
車至殯儀館前,將紙公雞拋出車外。(有的地方用活公雞)
進入殯儀館後:
領取屍體,辦理火化手續。
在辦火化手續之前,選好骨灰盒和一小型靈位牌。靈位牌可請工作人員代寫。注意男、女的寫法:先考、先妣。屍體取出後舉行「開光」儀式。屍體從冷藏櫃內取出時,長子抱頭,其他人抱身,將屍體放到停屍車上。如需要移動時,仍是長子在屍體頭部。開光前將屍體身上的紅線剪開,將燒紙灰放入紙棺,也有的放入死者的衣袋內,再將屍體放入紙棺。意為子女給的上路錢。
殯儀員指導孝子(長子或長孫)開光。孝子持一棉簽,沾白酒或酒精,在死者身上擦一下,名為開光。意為使其身體各功能復活。開光順序是從頭到腳,依次為頭、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腳。殯儀員說一句,孝子復述一句,然後在該部位上擦一下。例:開鼻光,聞花香;……開右手光,寫文章;開左手光,抓錢糧;開腳光,腳踏蓮花登開堂。開光辭男女略有不同。
開光時,家屬不能哭,更不能將眼淚落在屍體身上。開光後,將屍體交給工作人員化妝。
舉行悼念儀式或告別儀式。儀式前要向司儀交待好死者的生平(在家事先擬好),主要來賓的名單,將一張一寸或二寸照版交給工作人員。儀式結束後,屍體火化。同時,在長子的帶領下,舉行祭奠儀式和燒東西。
將遺像和靈位版供奉好,擺上五穀和水果、糕點,共五樣(有的地方是四樣),放鮮花、白酒、香煙等。長子先上香一箸,然後按輩份依次上香。按先長後幼、先近後遠的順序。
燒東西。先燒紙幾張,然後將死者的衣物等燒掉,再將供品都燒掉。如有花圈,要取下七朵花,留待以後「燒七時」再燒。
燒東西時,將帶來的白酒灑在衣物上,以助燃。燒完東西,葬禮結束,將白花,孝帶除去。直系親屬改帶黑紗。
除留下少數幾人外,其他人去吃喪宴。喪宴廳外備幾盆清水,白酒和糖果,凡從殯儀館回來的人在進入宴會廳前要先洗手,用酒涑口或含一塊糖。
喪宴開始前,家屬列隊,殯儀員主持。主持宣布:家屬對各位親朋來參加葬禮表示感謝,給大家鞠躬,然後由家屬代表講話。主要內容是感謝,略備薄酒,請大家享用。
喪宴進行中,主要晚輩血親要到各桌敬酒。
領骨灰。在骨灰盒中,放硬幣七枚,擺成北斗星狀。然後選大塊骨灰放入骨灰盒,最後一快應是頭蓋骨。
在骨灰盒正面放上死者照片一張。
骨灰寄存,結束。

C. 網路傳瘋了的火葬場之歌

http://tieba..com/p/2973478708

D. 誰知道這是那部電影里的插曲歌名是什麼

楊艷清--情路兩心牽
連續劇"天涯同命鳥"插曲

從來不問明天有多遠
只知與你共有今天
只要真情常在兩心之間
萬重難都可改變
從來不知怎麼去埋怨
只是與你盡力去實現
只要真情常在兩心之間
千般恨都會漸遠
切切的盼
夢兒能圓
痴痴的望與你相見
同命鳥比翼緊相連
用今朝淚換明日你的笑顏
不是不知相思路遠
從來不怕漫漫路遠
只要真情常在兩心之間
路多遠就走多遠

E. 就是有首歌的歌詞叫再過50年全都送進火葬場那首歌叫什麼。

歌名:火葬場之歌 歌手:鎢絲,夢魘 歌詞:鎢絲:再過五十年,我們來相會,送到火葬場,全部燒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誰也不認識誰,全部送到農村做化肥。啊親愛的朋友們,到底誰先燒成灰,先燒你,先燒我,反正都是人類的骨頭灰。夢魘:再過五十年,我們來相會,送到火葬場,全部燒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誰也不認識誰,全部送到農村做化肥。啊親愛的朋友們,到底誰先燒成灰,先燒你,先燒我,反正都是人類的骨頭灰

F. 是哪個電影的插曲

你的問題不夠完善,無法給你正確答案,你可以把歌曲的文字發一下,或者歌曲的名字才能回答你的問題。

G. 求下面歌曲是哪部電影中的插曲。

空盪城堡
詞曲:周琦
縮混:王路遙

邊疆遼闊 土地富饒

無聲哀號 獨自瘋掉
一秒 再過一秒 所有燃燒 全都死掉
縹緲 你的縹緲 我抓不到 無聊

我求救的訊號 沒有人聽到
那幸福的監牢 寧願帶罪潛逃
痛到無可救葯 你所謂的好
我不想要祈禱 誰能給我解葯 都忘掉
一秒 再過一秒 所有燃燒 全都死掉
縹緲 你的縹緲 我抓不到 無聊

我求救的訊號 沒有人聽到
那幸福的監牢 寧願帶罪潛逃
痛到無可救葯 你所謂的好
我不想要祈禱 誰能給我解葯 都忘掉
那空盪的城堡 沒有愛的味道
我求救的訊號 沒有人聽到
那幸福的監牢 寧願帶罪潛逃
痛到無可救葯 你所謂的好
我不想要祈禱 誰能給我解葯 都忘掉
都忘掉

H. 有誰知道殯儀館專用的歌曲叫什麼名字

哀樂
專門用於喪葬或追悼儀式的悲哀樂曲。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歷史時期,哀樂的內容及演奏演唱方式是不同的。中國現用的哀樂選自陝北安塞地區的民樂。20世紀40年代初,延安的音樂工作者安波在深入安塞地區采風時搜集到一首商調式哀樂。1942年劉志丹的靈柩移置於保安縣(今志丹縣 ),在陝北人民公祭劉志丹的大會上,首次由安波為此曲填詞 ,演奏了這支歌,名為《公祭志丹同志》。當時由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樂隊承擔了奏樂任務。自此這首商調哀樂逐漸在晉察冀等解放區流傳開來。1949年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第一任指揮羅浪為此曲配置了和聲 ,作為軍樂隊的禮儀曲使用。
1936年,劉志丹同志奉黨中央指示率隊東征,不幸犧牲於山西中陽縣的三交鎮。1942年,黨中央決定將劉志丹的靈柩遷移到他的故鄉----保安縣(今志丹縣)。為使這次移靈儀式搞得隆重些,「魯藝」樂隊承擔了移靈奏樂的任務,並由馬可、安波等五名音樂工作者組成哀樂創作小組。他們根據當時廣泛流傳於晉陝一帶的民間送葬等曲子,改編成了正式的哀樂。這支具有我國民族風格的哀樂一直沿用至今。

I. 殯儀館歌曲是什麼啊

殯儀館里放的是《葬禮進行曲》。
肖邦的《葬禮進行曲》是受骷髏的啟發而成的。
有一次,肖邦來到法國畫家齊姆(1821—1911)的畫室解悶。當時,肖邦正為法國傳說中的凶神惡煞所困擾,夜裡常常做著惡夢,夢見妖魔鬼怪要帶他到地獄里去。這種夢境使齊姆想起了畫室一骷髏被扮成鋼琴演奏者的形象。他把這件事告訴了肖邦,不料這竟啟發了這位音樂家的靈感。晚上,肖邦臉色蒼白,目光凝滯,裹著一條被單,緊靠著骷髏坐下。突然,畫室沉寂的空氣為寬廣、緩慢、嚴肅、深沉的音樂所打破,原來他是在鋼琴上創作一首《葬禮進行曲》。這首葬禮進行曲後來成為《降b小調第二鋼琴奏鳴曲》的第三章。1849年10月30日,在巴黎聖瑪大肋納教堂舉行的肖邦葬禮上,法國作曲家雷貝爾特地把這首葬禮進行曲改編為管弦樂曲,作為葬禮的前奏。肖邦萬萬沒有料到,他創作的《葬禮進行曲》竟真的揭開了自己的葬禮。
肖邦1849年10月17日在巴黎辭世,巴黎所有優秀的藝術家,都參加他的葬禮——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肖邦自己的《葬禮進行曲》送他下葬。根據肖邦生前的意願,他的一顆忠於祖國的心臟被送回華沙,葬在華沙聖十字教堂里。
肖邦的3首奏鳴曲中,在內容的深刻性和藝術的獨創性方面最突出的是《降b小調鋼琴奏鳴曲》(1839),其中的第3樂章《葬禮進行曲》,寄託著對華沙起義中為民族解放而獻出生命的烈士的哀思,是肖邦音樂中最膾炙人口的篇章之一。

閱讀全文

與火葬場之歌是哪個電影的插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r如何做出電影畫面效果 瀏覽:683
御法度電影免費看 瀏覽:536
最好看的好萊塢槍戰電影排行榜 瀏覽:788
野外生存最好看電影 瀏覽:101
電影荒野求生的男主怎麼死的 瀏覽:324
轉發看電影怎麼看 瀏覽:209
好看的十部犯罪電影 瀏覽:512
古裝聊齋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889
約女生吃飯看電影怎麼樣會比較自然 瀏覽:313
求一部好看的中國神話電影 瀏覽:983
電影院看免費 瀏覽:662
告訴你如何找到夢想電影 瀏覽:593
孫悟空之再世妖王免費完整電影 瀏覽:218
李妍杜怎麼就一部電影 瀏覽:773
斗魚怎麼輪播電影 瀏覽:427
微信公眾號的電影是如何設置的 瀏覽:398
車開出來狙擊電影有哪些 瀏覽:927
電影低迷什麼發展 瀏覽:495
十部頂級搞笑戰爭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820
關於女性婚姻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