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惑仔》的電影和漫畫有何不同之處你覺得哪個更好
古惑仔系列是很多80.90年代難忘的回憶,三兄弟的情誼也是影響著一代人的成長。可是當這代人長大後,翻開漫畫,卻發現和電影是截然不同的。那硬要說電影和漫畫,哪個更好,仔細一想出於情感選擇電影,出於現實選擇漫畫。
綜上所述,論寫實還是要選漫畫,論情懷還是選電影吧。畢竟大多數人都是看著電影長大,再去翻漫畫,發現角色的性格定位都是截然不同的,自然會覺得很別扭。因此,要去看漫畫的小夥伴可以把漫畫和電影,當成平行次元的故事來看,這樣會開心很多。
2. 日漫VS美漫 哪個影響力更大
在東北亞,日漫。
主流世界整體來看,美漫。
不過美漫近些年一直因為產業轉型的主動原因,還有漫畫本身的局限性的客觀原因,一直在走下坡路。近些年,北美的漫畫銷售額一直是在走下坡路,以至於漫威在前幾年差點破產,不得不靠甩賣電影版權維生,最後被電影公司並購成立漫威影業後才走出泥潭。而也正是這次漫威的危機成就了今天漫威的風光,憑借電影,漫威的收入漲了N倍(註:好萊塢的商業大片,其票房收入最多隻佔到其收入的25%,真正賺錢的是周邊產品的授權費。幾個經典的例子:黑寡婦的」手辦「的銷售額比婦聯的票房還高!星戰在上映前,其周邊產品的授權費就超過35E刀!皮克斯的經典中的經典,機器人瓦力,其評價是最高的,但是收入不及它評價最低的汽車總動員的1/10)。
3. 在中國大陸日本動漫與美國動漫文化影響哪個更大
先不管題主的措辭問題,我覺得很多答主都偏題了,影響力大不僅僅是知名度,更不是單一商業經濟,而是其文化內核是否對我國的文化內核產生沖擊和影響,進而二次創作和傳播,以及被群眾接受。
確實迪士尼為首的美國動畫公司有著龐大的全球市場,但是對於國內的文化影響大么?確實有影響,但是不大,像陣龍卷風,強勢到讓人無法招架,但是消散離開的也快,好的壞的都不會留下太多,更不要談文化影響力和二次創作了,舉個直白的栗子,某爽文網上直接neta別的二次元作品的數量,neta日本作品的數量是neta美國作品的數量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就是很直觀的差距。
美日對於二次元文化還有一個非常巨大的差異,美國會出於商業考量不斷重啟和強行擴充故事線,甚至於完全否定前面的所有劇情和設定,這種多支線模式確實能長期獲取收益,但是也容易讓讀者感受疲憊和厭煩,再加上市場長期被某幾家公司進行團隊式壟斷,市場已經處於飽和和不思進取的狀態。
而日本確實近年來優秀作品的比例越來越小,也存在部分出版社要求作者強行擴充故事,但是其世界觀幾乎都維持在一個很均衡的水平,並不至於出現美漫那種動輒便強行改故事的情況。而且市場競爭力一直很強,這導致各家出版社和作者不得不提升自己的水平來獲取穩定的市場需求,自《涼宮春日的憂郁》以來,輕小說改編的案例以及越來越多甚至逼近漫畫改編動畫,這是市場整體的轉型和競爭力變化,自2016四月番以來,單純的萌腐肉動畫比例已經越來越小,對於日本次文化市場來說,這是一個福音。
與此同時,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具備了「文化特徵相似」、「地緣位置」、「對於青少年的早期三觀影響」,這三點幾乎是決定了日式二次元文化對於中國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85-95這一批已經開始成為市場文化創作主力的人,以及對95後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大,實際上近年來國內漫畫創作數激增,但是風格、題材甚至製作人員很多也都是來自日本的,從早期就被引入國內電視台的《阿拉蕾》、《七龍珠》、《幽游白書》、《犬夜叉》、《EVA》、《高達》系列、《游戲王》等片,直到現在進入互聯網時代網上大肆盛行的手游、萌腐肉作品、高燃高虐類作品,日本二次元文化非常細致的滲入了不同的年齡階層和社會群眾,甚至可以說是與現在年齡在20~30的年輕人一起長大的,這份潛移默化的意識影響是無法被輕易磨滅的。
而美國二次元文化在地緣位置和文化思想上和中國抵觸太大,而迪士尼為主的動畫公司有個喜歡「合家歡」的壞毛病,導致美國整體市場沒有像日本那樣細分到不同群眾里,而像蝙蝠俠和罪惡之城那樣的青年成年向作品為了市場需求和法律因素,要麼選擇適當削減其精神內涵要麼選擇縮小市場,完全針對某些人群。即便網易騰訊等公司已經開始牽手美國漫畫或動畫公司,也無非是在中國市場分割出一小塊而已。
美國想通過二次元對中國進行文化輸出是一件非常漫長而且代價巨大的工作,而日本早已做到通過二次元令其文化內核影響一個時代的人,兩者甚至根本稱不上一個量級的對手。
4. 動漫能不能和電影相提並論
我覺得動漫他和電影可以相提並論,因為我覺得動漫的製作過程不會比電影太差
5. 動漫與電影相比較
這是個人見解,請參考:
相同之處:全部都有完整的情節及內容,無論是科幻,喜劇,悲劇等等,並且都是源於生活.
不同之處:
動漫作為一種更為抽象的思維衍生品,有時可以描述電影所無法表現的情節,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知名大片需要電腦動畫特技.
而電影則可以由真人來扮演,來表現一些更貼近生活的東西.
6. 電影和動漫哪個好看
因為我喜歡動畫,所以我就說說動畫的優點了,
首先,動畫人設的美型度是不受真人形象影響的,也就是說你想把角色設定什麼樣就可以什麼樣(怎麼漂亮,怎麼帥都可以)
其次,動畫可以很直接的用說的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讓我們更深入的認識人物性格
再者,好多動畫里很誇張的動作和表情,現實中表演出來還是很有難度的,這樣就少了很多笑點和亮點了
其他理由還有很多,但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這些了
7. 國漫電影和日漫電影差距在哪
我覺得最近幾次動畫電影的宣傳和排片都不盡如人意,有幾部片子的確也是不如宣傳的那麼好,但日本同樣每年上映的柯南劇場版爛片好幾部,但照樣票房出色,這就是一個經過長年累月培養的成熟市場和穩定的粉絲群,我們在這方面可以說是零,從魁拔系列大魚海棠都折戟可以看出我們先不要談什麼市場,因為根本沒有。
這幾年的確涌現出很多優秀動漫作品,不管是漫畫還是動畫,但現在就像幼苗,離參天大樹還很遠,但我們肯定能做到和他們一樣出色。以上觀點僅是個人觀點。
8. 動畫和電影的區別是什麼
1、電影的動作是按照機器每秒鍾運行24格的速度准確記錄動作發生的全部,而動畫的運動永遠是對現象的提煉和再創造。
2、動畫的產生是一個重構素材與異質化物質的過程,重構是說動畫表現的內容首先要經過藝術思維的過濾,即,圖式化過程,異質化是說將圖形材料化和影像化。
和動畫的產生方式相比較,電影的產生雖然有時也復制某些環境與道具,但是動畫的圖式分解、半成品的加工及逐格拍攝技術是完全不一樣的流程,是一個重構事物的過程。
3、動畫是發生在非現實世界的「可能與不可能」、只能發生在屏幕上的事件,觀眾經常用有趣、有意思、神奇及不可思議等詞語來回應對動畫的感覺。
而觀賞電影期待的是另一種經驗,看一部動畫片也許不像看電影那樣過癮,但是絕對有趣。按照黑格爾在美學中關於藝術影響力的幾種傾向的理論來看,動畫更可以「強化人的心靈,把人引到最高尚的方向。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動畫是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解後畫成許多動作瞬間的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暫留原理。醫學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後,在0.34秒內不會消失。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畫,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流暢的視覺變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