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電影行業現狀分析,是什麼影響了行業
電影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國產電影軟實力亟待提升
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實、流程完善、製作精良、均衡發展,「硬工業」中的「軟實力」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從「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術層面脫貧,電影製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彌補短板、實現飛躍。
暑期過半,今年的電影暑期檔表現可圈可點,除了社會民生題材影片大熱外,某些奇幻工業化大製作題材影片尤其值得探討,其中顯露出有關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中的進步與不足也引人思考。
上半年國產電影票房統計分析
截至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
2018年上半年全國市場共產出綜合票房320億,較去年同期大漲17.8%。6月全國票房最終以35.71億的成績收官,表現比去年同期倒退9%,成為繼4月後今年第二個票房同比衰退的月份。6月票房相比5月43.17億元來說,環比增長下降17.28%;單月觀影人次為10415萬人,環比下降13.79%;6月電影上映場次897.810萬場,比5月上映場次增加了14.89萬場。
今年僅暑期檔票房已突破百億元大關,全年總票房有望再創新高。但是,相較於電影工業發達的國家,我國電影工業化仍處於成長上升階段,並一度陷入追求電影「重工業化」的誤區,有「大作」無「大獎」、有「大導」無「大師」。
國內外電影質量對比分析
大製作、大場面、大明星」的大片曾一度成為票房保證和電影工業化標桿。然而,縱觀近年電影市場的變化,我們不難發現,奇幻、動作大片票房遇冷、難以追回成本等現象屢見不鮮。今年暑期檔某些國產大片甚至遭遇換檔、撤檔危機。比如,某部影片聲稱邀請了數十個國家上百位頂級電影工作者,重金投入、耗時多年打造,上映3日票房不足5000萬元,口碑、商譽雙失。
反觀國外,日韓電影近年來佳作涌現,離不開電影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更依託於對本國文化氣質的細膩呈現;印度「寶萊塢」的電影工業始終立足本土特色,逐漸實現由「量大」到「質優」的提升。國外的經驗再次表明,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實、流程完善、製作精良、均衡發展,「硬工業」中的「軟實力」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國家的電影發展乃至文化進步,不能機械照搬「技術性指標」、迷信「商業化標准」,要結合本國國情和文化特色走出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好的電影工業體系,依賴於導演、編劇、製片、攝影、美術、特效等各個環節同步成長,還需具備從「造產品」向「創文化」的轉型姿態。所以說,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從「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術層面脫貧,電影製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彌補短板、實現飛躍。要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電影工業化道路,讓中國電影享譽世界,必須常懷技術與藝術並重的精品意識,銘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使命擔當。
Ⅱ 經濟對影視行業的影響
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人們會更傾向於選擇家庭娛樂活動,包括看電視,看電影,所以經濟不景氣反而會刺激這類消費增加。
所有經濟對影視行業的影響很大
Ⅲ 與電影有關的行業有哪些
導演,演員,替身,龍套,攝影,燈光,化妝,道具,武術指導,藝術總監,製片,錄音,後期處理,電腦動畫,
售票員、投資商、記者、觀眾、
Ⅳ 疫情對電影行業的影響有多大開放後是否有所改善
疫情對於整個電影產業真的是一大災難,有的電影院直接都倒閉了,根本無法生存了。而且這個疫情正好把春節檔和暑假檔都給混過去了,電影院人最多,最賺錢的時候就是春節檔和暑假檔,但是這兩個時間的電影院都沒有開門。所以說今年的電影行業真的是非常難做,很多的電影都直接不要收費免費的播放給我們看了。而現在開業了雖然電影行業的壓力有所緩解,但還是很難。
今年的電影行業真的是非常的困難,不少的三線城市的電影院都支撐不下去了,紛紛倒閉。而且即便是現在電影院能夠去看電影了,但其實也沒什麼好看的電影,而且總是感覺現在看電影缺少了一些之前的氛圍,感覺怪怪的。很多之前期待的電影本以為可以搬上熒幕,現在發現都沒有。所以今年的電影產業即便是在現在恢復正常的情況下,整體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希望那些電影從業者能挺過今年吧。
Ⅳ 電影行業有哪些優勢
電影娛樂已經成為全民消費的新模式,中國觀影人次和觀眾數量增長率在顯著提升,就連五線小縣城的影院在春節期間也是場場爆滿。觀眾選擇觀影的影院數增多,消費主導權也隨之提升。另外,電影導演、新製作公司紛紛加強與主流互聯網平台的合作,推動電影新勢力的崛起。加之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導向,也讓電影投資成為未來5-10年最火熱的投資方式!它到底有哪些優勢呢?
優勢一:國家政策上的扶持
2016年頒布的政策,出台「一帶一路」文化發展產業規劃;2017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振興法」;以及在2018年又成立了「國家電影局」,其目的就是扶植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部等支持鼓勵個人,企業參與電影,促進電影產業健康繁榮發展,更使得整個電影行業勃發新的光彩。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投資順利!!
Ⅵ 歷史上有哪些影響電影行業發展的重要事件
主要是攝像機跟膠片的產生這兩個東西是攝影的基本條件,電影也是如此,沒有他們不可能在節目中展現人物的多彩多樣,同時還有鹼性葯水的出現,否則你們看到的視頻影像永遠都是只有黑白色的。
Ⅶ 請問從事電影放映行業有什麼發展
那就做影視後期唄
Ⅷ 新媒體環境下對於電影產業的影響有哪些
這倆沒什麼關系,電影是電影新媒體是新媒體,我平時會刷小視頻之類的,但是我也會和朋友出去看電影,所以沒什麼影響。
Ⅸ 電影產業帶動了那些相關產業和行業
旅遊業,游戲業,廣告業,還有明星效應
Ⅹ 當今社會電影產業的影響
電影一直反映社會生活與文化,又影響和作用於它。
提起電影文化產業,大家耳熟能詳的都是美國、好萊塢之類的概念,美國擁有全球最強的電影製片公司和發行院線,好萊塢匯集了全球實力最強的電影公司和電影人。電影早已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向全球推廣。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在中國不斷推進,中國也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電影公司,中國導演也不斷的推出令人滿意的影視作品。中國作為世界歷史文明大國,擁有十分濃厚的文化底蘊。現代中國也在努力開拓進取,逐步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一員。一方面,電影作為現代最流行的視聽娛樂方式,其傳播速度和影響力愈來愈大。另一方面,電影也已成為展示地域人文形象和傳播區域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中國的發展壯大除了依靠物質文明的建設和輸出外,離不開精神文明建設既文化的支撐,中國文化必將和世界文化交融在一起,互相認識、交流和學習。電影文化產業是中國文化產業的重要部分,是整合、包裝和推廣中國文化的優良平台,是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中國,讓中國文化、中國形象「走出去」的便捷窗口。
國家提出要將文化產業做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做為文化產業的重要部分,電影文化產業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發展規模和速度不斷提升。隨著影院建設的日新月異,電影票房的突飛猛進,國產影片的被世界認可,中國電影文化產業正在不知不覺中強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