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狸貓換太子的原型是哪個皇帝
狸貓換太子這個故事是有原型的,說的是北宋仁宗年間的事情,而這仁宗就是此次事件的主角,與電視劇故事情節的背景相似,不同的是並沒有這么荒誕,也沒有什麼狸貓,更沒有包拯參與到這起案件里,不過這件事還是成為了仁宗皇帝一生的陰影。
多番求證得到真相的宋仁宗悲痛萬分,甚至不能上朝,隨後追封自己的生母為皇太後,結束了這出狸貓換太子的戲碼。不過說實在的這件事確實對仁宗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曾經一度推翻了他對於人性的認知,深深地傷害了他,在此事件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他都生活在這個陰影當中。
『貳』 狸貓換太子當時那個皇帝是哪個
宋仁宗趙禎清代小說《七俠五義》中有一個「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描寫陰險狠毒的劉德妃,用剝了皮的狸貓替換了李宸妃剛生的太子,導致李妃被貶入冷宮,太子和親生母親分離。最終太子長大成人,當上皇帝後,在包公的策劃下與親生母親李妃相認,劉妃則驚懼而亡。
故事中所描寫的被換的太子正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趙禎。他在位四十二年,是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宋史》稱贊他是一位「恭儉仁恕」的好皇帝。
『叄』 口頭語中「狸貓換太子」中的太子成為了哪個皇帝
大家是從包公的影視劇當中知道《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但是並不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是從《三俠五義》這本書中的故事中改編而成的。最後被改編成影視劇而被大家所熟知。講述的是宋朝劉貴妃與太監郭槐狼狽為奸,將狸貓跟李妃所生的孩子做了調換。最後這件事情被包拯查明真相,李妃平冤得雪。而原型故事的背景是明憲宗時期,太子明孝宗朱佑樘的故事。
狸貓變太子是根據清朝時期的《三俠五義》中的故事所改編的,開始是戲曲劇種,後來改編成為了影視劇。而這個故事是按照明朝時期的明孝宗的身世作為原型所改編。它講述的是古代君王制度下的後宮們為了權力的爭斗、人心的險惡、以及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定律,這就是古代後宮女子的生存之道,也體現了封建社會當中統治者們的高處不寒的悲慘無奈的境地。
『肆』 哪個影片中的狸貓換太子
少年包青天
『伍』 《狸貓換太子》中的那個皇帝是歷史上的宋朝的哪個皇帝
發生在北宋宋真宗時期,那個孩子是宋仁宗。狸貓換太子只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說法,而真實的歷史記載不是這樣。
『陸』 狸貓換太子里是哪位皇帝
宋真宗(968年~1022年)名趙恆,原名趙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個兒子,登基前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和壽王,997年以太子繼位。宋真宗統治時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統治日益堅固,國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較強盛。
『柒』 狸貓換太子是哪個皇帝
被換掉的是宋仁宗,當時皇帝是宋真宗,故事取自《三俠五義》。
那是宋真宗第一個皇後死後的事情。當時,劉妃和李妃都懷了孕,很顯然,誰生了兒子,誰就有可能立為正宮。劉妃久懷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兒子被立為皇後,於是與宮中總管都堂郭槐定計,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時由於血暈而人事不知之機,將一狸貓剝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換走了剛出世的太子。劉妃命宮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於心不忍,暗中將太子交付宦官陳琳,陳琳將太子裝在提盒中送至八賢王處撫養。再說真宗看到被剝了皮的狸貓,以為李妃產下了一個妖物,乃將其貶入冷宮。不久,劉妃臨產,生了個兒子,被立為太子,劉妃也被冊立為皇後。誰知六年後,劉後之子病夭。真宗再無子嗣,就將其皇兄八賢王之子(實為當年被換走的皇子)收為義子,並立為太子。一日,太子在冷宮與生母李妃見了面,母子天性,兩人都面帶淚痕。劉後得知後,拷問寇珠,寇珠觸階而死。因此,劉後在真宗面前進讒言,真宗下旨將李妃賜死。小太監余忠情願替李妃殉難,放出李妃。另一太監秦鳳將李妃接出,送往陳州,秦鳳也自焚而死。李妃在陳州無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窯、靠乞食為生。幸虧包拯在陳州放糧,得知真情,與李妃假認作母子,將李妃帶回開封。此時,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兒子已經做了皇帝,史稱宋仁宗。包拯又趁進宮向仁宗狄皇後賀壽之機,將李妃帶進宮中,李妃才得以與自己的親生兒子仁宗見面,並道出了真相。後來,包公又設計讓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後的劉氏知道陰謀敗露,自盡而死。由於包拯在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為首相。
『捌』 狸貓換太子事件出自哪個皇帝
宋真宗(968年~1022年)名趙恆,原名趙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個兒子,登基前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和壽王,997年以太子繼位。宋真宗統治時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統治日益堅固,國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較強盛。 1004年,遼國入侵宋,宋朝大多數大臣建議不抵抗,以宰相寇準為首的少數人極力主張抵抗,最後他們說服宋真宗御駕親征,雙方在澶淵相交,宋勝。真宗決定就此罷兵,以每年向遼納白銀十萬良、絹二十萬匹來收買與遼的和平,定澶淵之盟。這是宋朝向番方納貢換取和平的開始。 宋真宗統治後期以王欽若和丁謂為宰相,信奉道教和佛教,稱受天書,封泰山、祀汾陽,修建了許多寺廟。 宋真宗也是詩人,他比較著名的詩有《勵學篇》等。 宋真宗死後葬於永定陵。
『玖』 「狸貓換太子」說的是宋朝的哪個皇帝
「狸貓換太子」中的「太子」是趙禎,宋朝第四位皇帝。
關於趙禎的身世,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里有一種「狸貓換太子」的說法,認為劉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時懷孕,為了爭當正宮娘娘,工於心計的劉氏將李氏所生之子換成了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污衊李氏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將李氏打入冷宮,而將劉氏立為皇後。
後來,天怒人怨,劉氏所生之子夭折,而李氏所生男嬰在經過波折後被立為太子,並登上皇位,這就是宋仁宗趙禎。在包拯的幫助下,趙禎得知真相,並與已雙目失明的李氏相認,而已升為皇太後的劉氏則畏罪自縊而死。
自宋朝以來,由於小說、戲劇等各種藝術形式的演繹,趙禎生母之謎日益鮮活生動,備受世人關注。關於「趙禎究竟是真宗後劉氏之子、還是妃子李氏親生」這一問題,無論是小說,還是戲曲,幾乎眾口一辭,認定趙禎是李氏所生。
事實也大體如此:李氏本是劉氏做妃子時的侍女,後來被真宗看中,成為嬪妃,並產下一個男嬰。連喪數子的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趙禎在出生後,便在真宗的默許下,由未能生育劉氏和楊淑妃一起撫養。李氏懾於劉後的權勢,也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滿。
乾興元年(1022年),十三歲的趙禎即位,劉氏以皇太後身份垂簾聽政,權傾朝野。趙禎在養母的權力陰影下一天天長大。劉太後在世時,他一直不知先皇嬪妃中的順容李氏就是自己的生母。劉太後病逝後,燕王趙元儼告知趙禎實情。趙禎號慟頓毀,連日不視朝,下哀痛之詔自責。
尊宸妃為皇太後,謚號「庄懿」。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後,趙禎倍感震驚。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一面親自乘坐牛車趕赴安放李妃靈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圍了劉後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實真相後作出處理。此時的趙禎不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且聽說自己的生母竟死於非命,他一定要打開棺木查驗真相。
當棺木打開,只見以水銀浸泡、屍身不壞的李妃安詳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飾華麗,趙禎這才嘆道:「人言豈能信?」隨即下令遣散了包圍劉宅的兵士,並在劉太後遺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劉太後是清白無辜的,她並沒有謀害自己的母親。
李氏是在臨死時才被封為宸妃的,劉太後在李宸妃死後,最初是想秘而不宣,准備以一般宮人禮儀舉辦喪事。但宰相呂夷簡力勸大權在握的劉太後,要想保全劉氏一門,就必須厚葬李妃,劉後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以高規格為李宸妃發喪。
生母雖然厚葬,但卻未能沖淡趙禎對李氏的無限愧疚,他一定要讓自己的母親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經過朝廷上下一番激烈爭論,最終,將真宗的第一位皇後郭氏列於太廟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廟分別供奉劉氏、李氏的牌位。
劉氏被追謚為庄獻明肅皇太後,李氏被追謚為庄懿皇太後。奉慈廟的建立,最終確立了趙禎生母的地位,同時也意味著年輕的趙禎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漸擺脫了劉太後的陰影。
(9)狸貓換太子是哪個皇帝電影擴展閱讀:
趙禎(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趙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趙恆第六子,母為李宸妃。
早年歷封慶國公、壽春郡王、升王,官中書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
乾興元年(1022年),趙禎即位,時年十三歲。他在位初期,由章獻明肅皇後劉氏垂簾聽政,至明道二年(1033年)始親政。在位中期爆發第一次「宋夏戰爭」,經三年交戰後,雙方簽訂「慶歷和議」。
期間,遼朝趁機重兵壓境,迫宋增輸歲幣,史稱「重熙增幣」。針對北宋日益嚴重的統治危機,趙禎於慶歷三年(1043年)任用范仲淹等開展「慶歷新政」,但因反對勢力龐大,改革旋即中止。
嘉祐八年(1063年),趙禎崩逝,享年五十四歲。在位四十二年,為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謚號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廟號仁宗,葬於永昭陵。
趙禎在位期間,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宋史》贊曰:「《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史家將其在位及親政治理國家的時期概括為「仁宗盛治」。他善書法,尤擅飛白書。有《御制集》一百卷。《全宋詩》錄有其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