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音樂與電影電視
進入21世紀以來,音樂學科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新修定的「中學音樂教學大綱」明確要求在音樂教育中應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音樂實踐,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和見解,並勇於表述自己的體驗。而研究性學習以其自身的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和過程性正適應了這種要求。通過音樂研究性學習,學生的綜合知識、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缺陷。
一、音樂教育中研究性學習現實意義
(一)通過研究來了解相關的音樂文化知識
學生在一起研究課題的過程中,不僅他們欣賞音樂的態度、習慣、審美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還能不自覺的獲取許多相關的音樂文化知識。如在了解通俗音樂發展史的同時,了解到早期的通俗音樂大致起源公元前古羅馬,古埃及的行吟歌手們在興起的城市集鎮間流動,遍及劇場和街市的「擊」歌現象,在學生學習知識同時,及時聯想到在文學中所說的我國古時候吟詩也如同唱歌,甚至有同學提出中國的最早的通俗音樂是否就是宋朝柳永的一些詞——「凡有井水處,皆有柳郎詞」。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對本國和世界各國一些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了了解,對各類藝術形式的共性和個性有所認識。
(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及潛能的開發
研究性課程給學生提供丁一個無拘無束自由發展的時空,使學生的潛能得以開發,個性得以張揚,創新精神得到提升,創造能力得到培養。在研究性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通過研究全過程的實踐與經歷,學生獲得了各種豐富的體驗,獲得了大量不可言傳只能意會的內隱知識,這種體驗的積累會逐步形成喜愛質疑、樂於探究、積極求知的心理。
(三)研究性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中,創新意識始終貫穿於學生的學習中,音樂本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音樂的學習本不是單純為解決音樂知識和技能而存在的,它是構建在音樂藝術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首位,注重學生在音樂的感受和體驗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人格。學生們在研究過程中,懂得了如何去學習,如何去解決問題。通過自主性的學習,無疑也給學生大大增強了自信心,促使他們減少對教師的信賴。作為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更要側重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注意對每個學生的鼓勵,激勵他們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創新,培養他們,終身喜好音樂。
二、音樂教育中研究性學習的方法
(一)文獻法
文獻法是指用文字、圖形、符號、聲音、視頻等手段記錄知識的一種載體。並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料;要學會判斷信息資料的真偽、優劣;學會有條理、有邏輯地歸納、整理信息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採用文獻檢查手段,讓學生到圖書館、展覽館、新華書店等地方,對有關書籍、報刊、文獻及網際網路中收集有關資料等。例如在《了解爵士樂》的課題研究中教師讓學生自主收集整理有關爵士音樂文化的資料(文字、音響),進行展示與交流,透過一本本學習資料,學生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對那種新的學習方式的強烈感受。大開眼界之餘,蘊藏在學生心中的音樂學習潛能也會得到挖掘和開發。
(二)專家訪談法
所謂的「專家訪談法」是指向各種專家咨詢問題,同專家討論,不僅能獲得該課題的背景知識、發展過程、最新進展、有待研究的問題以及一些可能的解決途徑,還可以解答疑難問題,便於同學們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順利完成專題研究。而且學生在采訪的過程還鍛煉了怎樣設計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學生的學習完全處於主動狀態,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對過去課堂上「你教我學」、「你導我演」的教學方式的改變同時充分展示出「以學生為本」的音樂教學觀。
(三)問卷法
在研究性學習中,問卷法是將所要了解的問題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讓被調查者逐一填寫回答,然後經過統計分析、了解問題的一般趨向。問卷的形式主要有自由敘述式和選擇式兩種。自由敘述式是編制若干開放性題目,讓被調查者自由表達。這種形式給被調查者較大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可以將問題了解得較深入。選擇式問卷是對所要了解的問題編製成若干選擇題讓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情況加以選擇。問卷的可信度有時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可採用無記名方式,否則被調查者可能產生顧慮。問題設計應盡量簡短、明白。
(四)調查研究法
在音樂研究性學習中,所謂的「調查研究法」是指學生應根據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取調查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如實記載調查中所獲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記錄實踐過程的文字、音像等多種形式的「作品」,同時要學會從各種調研結果、實驗、信息資料中歸納出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路或觀點,並反思是否獲得足以支持研究結論的證據,是否還存在其他解釋的可能。通過初步的交流,學生資料收集、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同學之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
三、音樂教育中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
(一)激發學生產生研究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激發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給學生創造一種最佳的心理狀態,激勵其學習的積極性、持續性、深入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環境中產生的對某一方面的興趣愛好與課題研究結合起來,從「要我研究」變為「我要研究」,變任務為興趣,從而提高研究的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性。因為興趣,學生在某些方面知識的積累,對有關信息進行關注,從而推動研究的深入進行。具體到音樂課研究性學習而言,注重選題的趣味性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設計研究性學習課題時應該首先考慮並了解學生對音樂的哪個方面感性趣,然後在學生感性趣的方面來設計具體的課題。在我實施研究性課題「流行音樂的發展特點」的選題中我就充分利用學生愛好流行音樂的這一特點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二)如何確定研究性學習的主題
在我國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學生自己提出課題,教師提供參考意見;另一種是教師提出課題,學生自己選擇參加,兩種都實現了師生互動。在進行課題實施中我將兩種選題方法分別對學生進行嘗試。首先讓學生自己提出課題的嘗試,因為在學習前期,我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刺激了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他們的心理、行為、情感發生影響,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中,從你一言我一語中得到啟發,並且不斷思考產生的新問題,所以學生才能最終確定研究主題和方向,形成主動參與的行為。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和體驗,能夠饒有興趣地提出自己想研究的課題,通過師生的共同商討,最終由學生確定了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研究性學習實驗我覺得採取學生自己提出課題的形式效果不夠理想。對於一些學生來說研究性學習是一個新的領域,對於學習的方法、方式、過程不是很熟悉,並且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有限也是一個不利因素。因此對於未接觸過的學生,最初課題的提出最好由教師設定,希望通過教師第一次問題的提出,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學生在這種活動中學會主動參與,獨立思考,積極探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就會逐步培養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學習發法,這也正是提倡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所在。
(三)組織研究與實踐體驗階段
在課題研究正式開始前,教師應指導學生自由組織課題組成員,課題組人數一般以3~6人為宜,自由組合時教師應當考慮到學生間彼此特長和愛好的互補性,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展。如學生有善於寫作的,有善於實驗的,有知識較廣博的,有對事物特別好奇的等等,應將多種愛好和特長的同學組織在一起。小組中選定組織能力相對較強的一名同學為組長,負責課題工作的分工和協調,寫作能力較強的一名同學做課題的記錄和各類報告。在課題確定後,教師要鼓勵學生踴躍參與,然後分組活動,分工到人,同時經常進行群體學習,共同探討一個問題,讓學生最終在群策群力研究中得出結果。例如在《走進京劇》的研究性學習中,小組學生分工明確他們共分為三大組:一組同學到圖書館在一些雜志、報紙上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二組同學到相關的網站去查找資料,學生在互聯網豐富的信息資源庫中選擇信息、利用信息、獲取知識。第三組同學到社會中去了解相關資料。最後三組學生分別將自己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相互交流歸納總結形成了一份完整、充實的總結學習報告。報告包括了京劇的起源、京劇的服裝、京劇的臉譜、京劇的行當與功夫和現代京劇五個部分的詳盡內容。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學會從各種渠道收集信息,圍繞課題進行分類,鍛煉了信息加工能力。學生在采訪的過程中,還鍛煉了怎樣設計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其中更重要的是學生知道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也共同分享了團結合作的樂趣,研究性學習使學生在經驗積累、知識獲取、技能形成、人格養成、懂得團結合作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得以提高。
(四)研究性學習的交流評價與成果展示階段
研究性學習不僅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且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間的交流、感受和體驗。通過學生在研究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教師來考察學生在研究活動中從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所顯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過活動前後的比較和幾次活動的比較來評價其發展狀態。教師需要靈活掌握對學生的評價。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可以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等做法。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就這樣,學生們在研究中學習,在交流中進步,閃爍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探究興趣越來越濃,超越了書本認知的層次。最後,在課題研究完成後,課題組應當寫出課題研究報告作為成果的主要形式,學生通過撰寫研究報告可以培養自己歸納、總結、概括、推理和論述能力,學會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總結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研究性學習是素質教育下的一個嶄新的課題,在音樂教育中實施的研究性學習這種新的教育教學方式對推動素質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這幾年在音樂教學中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深切體會到在中學實施研究性學習,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因此,希望廣大的中學音樂教師們一起努力。
【參考文獻】
[1]馮建強,康定.關於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01,(2).
[2]鍾啟泉,崔允郭.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
Ⅱ 電視圖像設置電影模式好還是揉和模式好
都行,個人建議柔和模式
Ⅲ tcl8800s電視機的聲音模式中音樂廳 電影院 新聞 標准4種模式有什麼區別
你說這情況,不是電視機的問題,就是信號的問題檢查有線電視·線路和所有接頭、插頭。再不行,就要找轄區有線電視管理部門查信號強度,並給解決。
Ⅳ 影視音樂在電影中的功能和作用
圖片只能給我們以視覺上的直觀,然音樂的出現便讓我們的感官全面活動起來,在觀看時得到充分的享受,賞心悅目——我們所需要的,也是商業者們目標不可或缺的。
Ⅳ 哪個模式的音響效果最好
2.0立體聲音響 適合一般家庭使用。
5.1或7.1 環繞聲音響 適合有專門聽音室的人使用,環繞聲要求聽音環境很嚴格,如果室內有傢具,就沒有真正的環繞聲出現,就是雜亂無序的聲音。(可能一般人聽了也不知道不好聽,只有耳朵好的發燒友知道聲音位置是錯誤的,所以發燒友一般選擇2.0欣賞音樂、看電影)
3D模式需要7.1.4功放,就是11聲道功放,地面7個音箱,上面4個音箱,分布在前後左右,也需要專門的聽音室才可能實現3D全景聲音效果。
3D模式只是看電影全景效果好,欣賞音樂,音質沒有2.0甲類功放好。
一般環繞聲功放,音質也沒有HiFi功放好;因為環繞聲 聲道多,成本高,就節省了一些電路,所以音質就差一點。
不同的欣賞要求,有不同的選擇。
Ⅵ 液晶電視機中的電影模式什麼意思
電影模式:也稱為「3:2/2:2 Pull down支持」、「3:2/2:2 Pull down 模式檢測」,意思是「2幀2場」和「2幀3場」模式檢測。所有的DVD影碟記錄的都是隔行信號,DVD機播放影碟時,如果進行隔行/逐行變換就必須按照「3:2 Pull down」規則進行才能改善圖像質量,否則圖像就會出現「鋸齒」瑕疵,如果再進行「抗鋸齒柔化處理」,圖像就會變得比隔行掃描方式更模糊。支持「電影模式」的DVD機會自動檢測「2:2/3:2 Pull down」模式灌錄的影碟,以正確的方式進行隔行/逐行變換。也就是說,「電影模式」只對那些以電影膠片為片源、採用「2:2/3:2 Pull down」模式錄制的NTSC制式的影碟有效。在可預見的未來,電影還不會被電視取代,二者也很難合而為一,電影要到電視上播放,也就會有電影轉為電視視頻的過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大部分美洲國家採用的都是NTSC制式,因此「電影模式」在放電影影碟時還是很有用的。
Ⅶ 液晶電視用哪種顯示模式好
1. 平板電視看有線電視的最大一個問題是圖像變形。所有的有線電視節目,包括正在大力推廣的數字電視,圖像比例都是4:3的,而26英寸以上的平板電視,全部是16:9的,這樣用平板電視看有線節目,圖像一定會變形。
2. 在有線電視中,目前有很多節目看上去也是16:9的,在普通電視上播放時,上下有黑邊。但是這種信號並不是16:9的,也是4:3的,在液晶電視看,畫面仍然要變形失真。
3. 只有4:3模式不變形 但存在燒屏危險
4. 由於有線節目是4:3的,平板電視屏幕是16:9的,只要是全屏顯示,無論圖像如何裁切和拉伸,一定會變形。假如把畫面上下裁切得不變形,實際畫面將損失四分之一,很多圖像信息不能傳達給觀眾,因此也沒有採用這種模式的。
5. 如果想不變形觀看有線節目,只有使用4:3模式。但是這種模式面臨一個更嚴重的隱患,就是燒屏,特別是等離子電視。長時間觀看後,在兩側的黑色圖像和電視畫面交界的地方,將出現不可消除的痕跡,就是燒屏。當然,這種問題不僅可以發生在等離子電視上,長時間使用4:3模式,液晶電視也可能發生燒屏。
6. 觀看16:9的DVD和高清節目,直接選16:9和全屏模式就可以。如果看4:3的節目,根據節目內容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模式。
7. 有一種常見的模式是邊緣擴張,圖像的四周失真嚴重,而中間失真小,但是這種方式看電視的時候,如果有移動畫面,能感覺出明顯的畫面失真。
8. 為了減小失真,很多模式對圖像的上下部分進行了不同比例的切割。
9. 有的體育比賽在圖像上部顯示比分,有的新聞節目在底部有游飛字幕,如果簡單地選擇擴張模式,字幕和比分就看不到。
10. 不同品牌的平板電視,圖像模式有所不同,但是大同小異,可以通過查看使用說明書,選擇最滿意的模式。
Ⅷ 杜比邏輯解碼音樂模式和電影模式有什麼不同
筆記本鍵盤出現了按鍵失靈情況,這種情況多是由於軟體原因或鍵盤串鍵、短路或其他硬體故障等原因造成的,導致其他按鍵失靈,建議您可以做如下檢查確認故障進行嘗試:
1.開機出現SAMSUNG 圖標時按F2鍵進入BIOS設置,按F9鍵將BIOS恢復為出廠模式,按F10保存並重啟。
2.用U盤或光碟啟動進入PE或Dos模式中確認是否可用。
3.開機出現系統圖標前快速按F8鍵進入安全模式後進行嘗試,確認是否為系統或軟體故障引起。
4.查看按鍵下是否有異物,如有異物建議您將機器倒置或搖晃,也可請使用毛刷,、鑷子、氣吹等工具進行簡單的清除(注意不要損壞按鍵下支架,不建議非專業人員嘗試,以避免更嚴重的損壞)。若情況嚴重建議您送至售後服務中心由專業工程師進行清潔維修。
5.確認鍵盤是否曾有浸液史、確認失靈按鍵按下後是否可正常彈起,若發生過浸液或不能正常彈起則需要到售後服務中心,由工程師幫助您進一步檢查與維修。
6.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嘗試(提示您先備份重要數據與資料)。
7.若您需臨時使用,也可連接USB鍵盤使用。
Ⅸ 現在電視機上的聲音模式分為:標准、電影、音樂、運動、用戶,正常收看時應該選擇哪一項
果斷選第一個標准啊,其他是根據不同的節目,給你不同的音效,不過看你喜歡哪個效果,都試試,喜歡哪個音效就設置哪個就好
Ⅹ 液晶電視用什麼模式看好
可以選擇很多種模式,但是一般選擇將屏幕拉長的,這種模式初看人會比較扁,但是據我使用來看,習慣了就感覺不到了。看CCTV6是可以把屏幕上下去掉,這樣子欣賞電影比較合適(也就是把黑條去掉了),如果實在受不了扁扁的人,就可以保持4:3的比例,這樣子左右就有黑條了,這種方式會大大浪費屏幕空間,不是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