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上鋼琴師>那段旋轉舞曲是什麼地方的曲子
是塔拉台拉舞曲,或塔蘭泰拉舞曲(Tarantella),電影上也這么說的。
試聽地址:http://www.songtaste.com/song/300500/
下載地址:http://224.cachefile13.rayfile.com/0bac/zh-cn/preview//preview.mp3
本人對音樂不是很懂,僅僅喜歡這部電影。
塔蘭泰拉舞曲是義大利的一種速度極快的三拍子民間舞曲,在十九世紀的歐洲相當流行。著名的作曲家蕭邦、李斯特、門德爾松、羅西尼、維尼奧夫斯基等都曾寫過這種無窮動式的樂曲。
塔蘭泰拉舞曲起源於義大利的塔蘭多海港。這個海港位於義大利東南海岸的阿普利亞地區。
那個下載地址不是很好,很容易斷鏈,什麼時候我找到好的鏈接再給你。
以上資料均來自互聯網。
⑵ 求海上鋼琴師中的塔蘭泰拉舞曲
http://post..com/f?kz=105687856
⑶ 關於李斯特的塔蘭泰拉舞曲!
這首曲子我也正在練,曲子是李斯特在旅途中所寫下的,表達的意向大概是突出當地的民俗風情,這首曲子難度較大,要求練習者技術要好。
⑷ 我想查找關於皮埃松卡的《塔蘭泰拉舞曲》...
我已經找到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OK3RvaLV8
這里有。
你其實可以直接登陸http://www.youtube.com/這個網站,然後輸入塔蘭泰拉的英文名Tarantella,就可以搜索到相關的視頻了!
如果增加精確度,在曲名的後面加上作者皮埃卡松的英文名 pieczonka,這樣查找更加精確
⑸ 請問有人知道塔蘭泰拉舞曲的簡介嗎謝謝
塔蘭泰拉
tarantella
義大利南部民間舞。以對舞為基礎的集體舞。音樂一般為6/8或3/8拍。舞蹈特點是節奏急促、強烈、腿部動作豐富多變。舞者手持鈴鼓,邊舞邊擊,十分熱烈。舞蹈來源有一有趣傳說:14世紀中葉,義大利南部城市塔蘭托城一帶出現一種奇怪的傳染病,是由名為塔蘭圖拉的毒蜘蛛咬傷所致。受傷者只有瘋狂地跳舞,直至全身大汗淋漓,才能排出體內毒素。塔蘭泰拉之名由此而得。由於該舞的獨特風格,音樂家、舞蹈家們都以它為素材創作了許多作品,如芭蕾名作《天鵝湖》第三幕中的那不勒斯舞和G.巴蘭欽編導的獨舞《塔蘭泰拉》等。
⑹ 跪求塔蘭泰拉舞曲 皮爾松卡曲 鋼琴曲(7級曲目)
看看下面的這兩個連接
http://box.zhangmen..com/m?gate=1&ct=134217728&tn=mt,塔蘭泰拉舞曲&word=mp3,http://www.pladaily.com.cn/item/xinli/xinling/mp3-1/paSUl6BnZzg$.mp3,,[%CB%FE%C0%BC%CC%A9%C0%AD%CE%E8%C7%FA]&si=;;;;0;;0&lm=16777216
http://you.video.sina.com.cn/b/315929-1217425851.html
這個視頻你往後看,第三首
⑺ 海上鋼琴師男主角1900在三等倉里為窮人們彈奏的塔蘭泰拉舞曲
去下載一個酷狗吧?是一種在線聽歌的軟體,你聽過的歌都會自動下再到你的電腦里。(很多歌都是最新最流行的)
超強搜索
搜索內容是以前的10倍以上,真正的想的到,下的到.
歌詞同步
歌詞的同步功能,在播放的同時,網友可以觀看正在播放歌曲的歌詞.
超強播放 www.kugoo.com
做到完全的Live試聽,全新P2P Live模式.
這就是酷狗的功能
⑻ 求 肖邦《降A大調塔蘭泰拉舞曲》各種相關資料 !!!!
自己看吧,我就不復制了
http://ke..com/view/6427.html?wtp=tt#5
⑼ 鋼琴曲(塔蘭泰拉舞曲),(初雪),(北風吹)分別是幾級的
塔蘭泰拉舞曲是鋼琴考級七級樂曲,初雪是鋼琴考級五級樂曲,北風吹是鋼琴考級五級樂曲。
默茨的塔蘭泰拉舞曲(Op.13 n.6)共有64個小節,八六拍,整個曲子的調性時a和聲小調,屬於統一調性。曲子的結構是帶變化再現的三段體和結尾構成的。譜子標注的是Presto,即急板,大約每分鍾奏184拍,速度是比較快的,這樣才有塔蘭泰拉舞曲奔放的情緒。
第一段A(第1-16小節):本段由兩個4小節的樂句和4個樂節(每個樂節是兩小節)構成,旋律一直都在高聲部。
第一個樂句(第1-4小節):在進入樂曲的第一個主和弦上就有一個f記號,就是強的意思,顯示了作者對力度的重視,並且在高聲部出現了三連音的節奏;第2小節的第一拍仍然是重音,標記有重音記號,第2小節的和弦落在屬的第一轉位和主和弦上,同樣是高聲部的三連音節奏;第3小節落在主和弦上,也是三連音,前3小節的低聲部都是低音6,屬於持續低音,只在第3小節的最後一拍出現了低音7;第4小節的三連音出現在低聲部,並且最後落在屬和弦上。
第二個樂句(第5-8小節):與第一樂句一樣旋律依然在高聲部奏響。第5小節與第1小節完全相同;但在第6小節在三連音的第一個音上又加了前復倚音(2),就使重音改變了位置,從而使本小節的第4拍變為了重音,預示了後面的重音位置也會隨之而改變位置;第7小節是兩個三連音的節奏,且是音階的上行和下行,分別落在下屬和弦和主和弦上,由於音階的上下行,使音樂有一種動盪的感覺;第8小節是一個三連音加一個長音,分別落在了屬和弦和主和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