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傲慢與偏見哪個國家電影

傲慢與偏見哪個國家電影

發布時間:2021-07-04 16:16:41

『壹』 05年版的電影<傲慢與偏見>請問是英國口音還是美國的

絕對是英國口音,因為拍攝地點是英國,導演是英國人,女演員凱拉·奈特利是英國美女,人稱「英倫玫瑰」,男主角馬修是英國著名的古典氣質男,,人物對白是英國口音。
英國口音比較優雅,比較咬文嚼字,美國口音比較口語化,發音張嘴較大,比較現代化。

『貳』 如何評價電影《傲慢與偏見》

有了1995年BBC電視劇版作品的忠實於原著在先,2005年的英國電影版力圖跳出思維定勢,在改編上偏向年輕觀眾口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且不說電影上映後在全球拿下超過1億美元票房,它對我個人就產生了重要影響:家裡有一本原著的中譯本,曾拿起來翻了幾頁,當時不能理解其中的趣味,便即放下;直到看了這部電影版,深深喜歡上電影,也喜歡上了這個故事,由此將譯本重新拿起讀完;後來,又看了英文版,甚至將其留在了iBooks里,知道以後一定會重新欣賞;果然,最近兩周抵擋不住它的魅力,不僅重看,而且精讀,還找來影視作品觀賞。做了很多工作,也收獲很多樂趣。
所以,對於沒有讀過原著的人,推薦觀看本片,肯定是一種享受,也許還會感興趣到去讀原著。有時候,發現一件美好事物,確實需要一個契機。

那麼對於讀過原著的人,甚至非常喜歡原著的人,是否本片因為其改編就不值一看呢?也不是,一來本片的改編大多基於合理想像,二來本片確實具有很高的觀賞樂趣。先說改編,影片借用了很多原著中的原話,也作了一些糅合和原創;有些書中的人物在片中完全沒有出現,或在一些場景中刪去了一些次要角色;這些都是為了使得劇情更加緊湊,從而能在兩個小時時間內容納下整個故事,特別是四段婚姻。另外添加了一些場景,使得那個時代的生活呈現更加立體,更加活潑;這種活潑,既符合女主角伊麗莎白的性格,也更貼近當代人的理解。最重要的是,這些改編都沒有突破故事原有的框架,不像40版好萊塢電影,連人物設定都變了。這些改編,也不應該拿來與95版電視劇比較,電影畢竟沒有那麼多時間來展開劇情,修剪細枝末節反而會讓大樹更挺拔。

再說觀賞樂趣。本片呈現了英國豐富多樣的地貌風景,且拍攝角度和效果堪比旅遊風光片;對舞會這種大場面表現更加歡快;對人物服飾和室內裝飾的設計非常用心,服裝上並沒有採用19世紀初的高腰裙,它確實不符合當代審美觀,因而採用了更能凸顯人物身材的腰線,裝飾上符合各階層的經濟實力和生活品味;本片對光影和色彩的把握非常到位,能夠反映當時人物的心理,又把自然風光表現地美麗動人;本片的配樂既有古典的沉靜,又有民俗的歡快,想必會有值得收藏的原聲帶;片中角色的表情和動作的刻畫細致入微,避免了可能的一本正經所帶來的呆板之感,具有更高的可信度;片中調用大量群眾演員,但每個人的服裝、表情、台詞、動作都非常到位,哪怕他們並不在攝影機的焦點和中心,細心程度可見一斑;片中的幾個經典鏡頭,令人過目不忘,回味無窮。

最後說說爭議最大的選角。伊麗莎白由美麗的凱拉·奈特莉扮演,性格上與原著相比更加活潑,笑聲往往是爆發出來,雖然被一些觀眾詬病為傻笑,但要知道,原著中伊麗莎白比較姐姐和自己,就說,she smiles, I laugh. 服裝上,色調偏深褐色,而且不拘小節,唯有參加Netherfield舞會那一次,一襲白色長裙,驚艷全場。凱拉的美麗與扮演姐姐的女演員的美麗不同,前者是躍動的美,後者是古典的美,也符合原著設定。總體而言,凱拉演出了一個活潑版的伊麗莎白,未嘗不是一個好的嘗試。達西在本片中也走了與95版不同的風格,95版的達西已經成為很多觀眾心目中的標准,在傲慢上做到了極致,幾乎從來沒有笑過;本版的達西少了一些高傲和冷峻,多了一些憂愁和柔和,對於看過95版的觀眾來說,有些從天上回到人間的感覺。我不能說這是一個非常得體的改變,但可以肯定的是,重現一個95版的達西毫無意義。彬利先生為了貼近年輕觀眾,被改編得有些傻里傻氣,連話都說不好,當然,原著也確實曾在一個場景中說過他silly,不過這個改動確實偏大。班內特太太的表演很適中,95版的她總有在搶戲的感覺。班內特先生是我認為應該最無爭議的公認的好角色,演出了原著中父親的神韻,對妻子和三個小女兒的打趣,與伊麗莎白的精神交流和對她的偏愛,都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出來。

縱觀全片,舒緩的節奏彌漫著濃厚的文藝氣息,體現了典型的英國文藝電影的特色。就如同法國電影的歡快調皮的小清新,德國電影的歷史和思考的沉重,自然、庄園、古典服飾和英國口音所構成的文藝成為了英國電影的標志。好的文學和好的電影都能夠打動人心,甚至讓人情不自禁想回到作品中的那個時代,成為作品中的某個人物,這,就是它們共同的魅力。

2005年英國電影《傲慢與偏見》賞析

兩個製作公司的Logo放映完畢之後,正片迅速開始,不讓觀眾久等。
黑幕中,首先響起嘰嘰喳喳的鳥叫聲。畫面亮起,是一片草地及其邊緣上的小樹林。沒有太陽,有些晦暗。攝影機機位不動,慢慢地,陽光從小樹林上方透露過來。鋼琴的音符開始流動。
當陽光漸漸鋪滿整個畫面時,鏡頭一轉,我們美麗的女主角伊麗莎白出場。有些紛亂的劉海特別自然,也是她一貫的標志。她在晨光中邊走邊看書,用自己的印花手帕作書簽。看到會心之處,不自覺地將左手拇指放入唇邊輕咬,同時輕輕一笑,幾不可聞。已經看到書的最後THE END,一定是起很早去自然中讀書,看到快結束就邊往回走邊繼續看完。看完後,輕輕撫摸封底,戀戀不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閱讀,何其幸福!一個小插曲是,本書正是《傲慢與偏見》的初稿,《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s,電影是在向簡·奧斯汀致敬。當陽光漸漸鋪滿整個畫面時,鏡頭一轉,我們美麗的女主角伊麗莎白出場。有些紛亂的劉海特別自然,也是她一貫的標志。她在晨光中邊走邊看書,用自己的印花手帕作書簽。看到會心之處,不自覺地將左手拇指放入唇邊輕咬,同時輕輕一笑,幾不可聞。已經看到書的最後THE END,一定是起很早去自然中讀書,看到快結束就邊往回走邊繼續看完。看完後,輕輕撫摸封底,戀戀不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閱讀,何其幸福!一個小插曲是,本書正是《傲慢與偏見》的初稿,《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s,電影是在向簡·奧斯汀致敬。

下一個鏡頭,有了更多生機。池塘里的鴨子嘎嘎,岸上的牛群哞哞。身穿樸素深褐色連衣長裙、長發挽在腦後的伊麗莎白,從畫面左側,走向右側晾曬著衣物的庭院。上岸時的輕輕一躍,顯示了她的體態輕盈。下一個鏡頭,有了更多生機。池塘里的鴨子嘎嘎,岸上的牛群哞哞。身穿樸素深褐色連衣長裙、長發挽在腦後的伊麗莎白,從畫面左側,走向右側晾曬著衣物的庭院。上岸時的輕輕一躍,顯示了她的體態輕盈。

第四個鏡頭,是一個持續1分27秒的經典長鏡頭。觀眾跟隨伊麗莎白,參觀了她的家,見到了她的家人。首先,僕人已經早起在給家禽餵食。接著,攝影機並沒有死板地緊跟著伊麗莎白,而是從門那裡宕開一筆,進入了屋舍。瑪麗在彈鋼琴(原來鋼琴曲由她而來,彈得真好!),牆上掛著應該是各代主人的畫像,簡穿過房間,溫柔呵斥嬉笑著跑下樓梯的莉迪亞和凱蒂;狗狗汪汪叫;傢具簡單,桌上放著女紅。攝影機從另一個門出來,接上伊麗莎白,以她的視角看到聽到爸媽在談話,兩個妹妹在偷聽。這個長鏡頭,顯示了第一次執導電影的喬·懷特的功力和想法,為他兩年後在《贖罪》中拍攝出那個進入教科書的經典長鏡頭奠定了基礎。

電影開篇就以舒緩的鏡頭和音樂為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美麗祥和的英國鄉間的清晨。
書中開場的對話隨後出現。本片跳出了以往電視劇作品的窠臼,不直接描寫班內特夫婦的對話,而是通過女兒們的偷聽來呈現。一來符合清晨的時間設定,這時候家裡人還沒有坐到一起,二來表現了各人的性格,莉迪亞和凱蒂的隨心所欲,簡和伊麗莎白的良好教養以及對妹妹們的管教,瑪麗的漠不關心,三來也很有活潑的家庭生活趣味,因為一家人在一起說話,不可能總是端著禮貌一本正經,而且本片沒有忽略一個禮貌上的細節,班內特先生出房間時,女兒們向他行屈膝禮。班內特先生手上的盆栽,班內特太太手上的蘋果,都很有生活氣息。班內特先生打趣班內特太太的時候,女兒們的反應都很自然很明顯,與以往作品的端莊很不同。角色的站位也顯然經過精心設計,達到了一種「景深」的效果。
接下來的場景就到了舞會,這歷來是影視作品重點表現的場面。本片的舞會特別歡快,交談也很熱烈。伊麗莎白特別愛笑,不是淑女的笑,而是可以用burst into laughter來形容。從對話可以看出,本片絕無意做原著的1:1呈現——事實上,作為一部兩個小時左右的電影,也不允許它這么做——而是將原著散落在各章的對白有機結合到一個場景中。同時,還有一些原創的符合人物性格的對白。接下來的場景就到了舞會,這歷來是影視作品重點表現的場面。本片的舞會特別歡快,交談也很熱烈。伊麗莎白特別愛笑,不是淑女的笑,而是可以用burst into laughter來形容。從對話可以看出,本片絕無意做原著的1:1呈現——事實上,作為一部兩個小時左右的電影,也不允許它這么做——而是將原著散落在各章的對白有機結合到一個場景中。同時,還有一些原創的符合人物性格的對白。

本片對細節的把控實在到位,彬利與簡跳舞的時候,目不轉睛地盯著這位班內特家族第一美女,差點連舞步都忘了。本片對細節的把控實在到位,彬利與簡跳舞的時候,目不轉睛地盯著這位班內特家族第一美女,差點連舞步都忘了。

達西與彬利交談時,伊麗莎白聽到他們提到自己,很有些期待和好奇,接著聽到達西那傲慢的話,也是很有些受打擊的,非常符合一個聰慧的有自尊心的女孩子的心理。凱拉·奈特莉將伊麗莎白的情緒變化完美地表現了出來。達西與彬利交談時,伊麗莎白聽到他們提到自己,很有些期待和好奇,接著聽到達西那傲慢的話,也是很有些受打擊的,非常符合一個聰慧的有自尊心的女孩子的心理。凱拉·奈特莉將伊麗莎白的情緒變化完美地表現了出來。

舞會結束,簡和伊麗莎白在被窩里點燈夜談。這是影片主創人員的合理想像,也是一個創新。舞會結束,簡和伊麗莎白在被窩里點燈夜談。這是影片主創人員的合理想像,也是一個創新。

伊麗莎白步行去看姐姐,這里的景色超美。伊麗莎白步行去看姐姐,這里的景色超美。

有一幅更清晰的官方海報表現這個場景。這種美,只能用英語的breathtaking來形容。有一幅更清晰的官方海報表現這個場景。這種美,只能用英語的breathtaking來形容。

到達之後,達西的反應很特別,這里達西已經對她有好感了。伊麗莎白長發散開,是另一種天然的健康的美。到達之後,達西的反應很特別,這里達西已經對她有好感了。伊麗莎白長發散開,是另一種天然的健康的美。

彬利在簡面前語無倫次,難怪本片會獲得大批年輕觀眾的喜愛。彬利在簡面前語無倫次,難怪本片會獲得大批年輕觀眾的喜愛。

『叄』 《傲慢與偏見》哪個電影版本好

1995年BBC的電視劇版本被公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好的版本

第一版: 1940年米高梅電影公司
第二版:1980年BBC 真實場景再現
第三版:1995年BBC 偏重內涵和演技
第四版:2005年美國 成為最有喜劇氣質的版本 偏重於外貌

第五版: 印度的2003年將傲慢與偏見改編成歌舞片了 呵呵,啼笑皆非版

『肆』 傲慢與偏見的電影有哪幾個版本~

一、1938版 主演Curigwen Lewi和Andrew Osborn,這是第一部奧斯汀影視作品,是BBC製作的,全劇長一個小時,已經沒有任何資料遺存。
二、1940版 主演:葛麗亞.嘉遜和勞倫斯.奧利弗,這是第一部奧斯汀小說的電影版。
葛麗亞.嘉遜,第一印象,人高馬大,但仔細看下來,我認為她表現出了麗茲可愛機敏,言語俏皮,落落大方的一面。只是有時候顯得十分無禮,對達西有些高傲地過了頭。比如剛剛拒絕達西的跳舞邀請轉身就答應了威漢姆,留下可憐的達西在那干生氣。
勞倫斯.奧利弗,從第一印象來看,我感覺是所有版本中最接近原著的一個,因為能夠不笑都顯得那麼英俊的,似乎只有他一個。據說如果把那3個版(當時05版還沒有問世)的劇照放在一起,由一個只看過原著而沒有看過任何改編作品的人來挑選達西,中選的總是我們的奧利弗爵士。那一身掩蓋不住的貴族紳士氣派,也是其它幾個所不及。不過,形象歸形象,與原著一對比,就屬於最不像的一個了。其中最致命的一點就是,傲慢不足,殷勤有餘。看標題下那張貼圖也可知,老爵士對「這一個」也是很不滿意的。此外,費雯麗與本片的失之交臂,更讓我遺憾。

三、1949版 主演:Madge Evans和John Baragrey。
這是一個三幕舞台版電視劇,全劇也是一個小時。故事以簡奧斯汀的旁白展開劇情。電視一開始,簡坐在一張書桌後面執筆沉思,畫外音問她在構思什麼故事呢?簡的開場白就是小說開篇的第一句------「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 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然後進行人物介紹,將觀眾帶到了舞會,人物依次登場。主要內容和對白都與小說類似,不同點是, 達西的第一次求婚是在彭伯利,伊麗莎白隨舅母出遊是意外來到此處的。故事的結尾是達西第二次求婚成功後,對麗茲說:「我就是愛你的『偏見』」,麗茲回應說:「我就是愛你的『驕傲』」。
由於時間非常有限,該版刪去了大量人物,班家五個女兒只保留了三個,沒有瑪麗和吉蒂。此外,也沒有凱瑟琳夫人,沒有達西小姐,連考林斯先生也沒有出現,只是用「麗茲拒絕了他的求婚」而一語帶過。

四、1952版 主演Daphne Slater和Peter Cushing。
這是BBC拍的第二部,劇長3個小時,共六集。劇照見標題圖片。目前沒有該版的相關資料。不過,男主演曾出演過福爾摩斯,後又主演了大量恐怖片(我們應該眼熟得很),被稱為恐怖片大王。所以,這個版本的達西,很有可能是個「恐怖」版。:)
五、1958版 主演Jane Downs和Alan Badel。
它幾乎也沒有留下什麼資料,當年的一些劇評批評這個版太過鬧劇。

六、1967版 主演:Celia Bannerman和Lewis Fiander。
BBC的第四個改編版,是為紀念奧斯汀去世150周年而作,是第一部《傲》劇彩色版,也是第一部有外景鏡頭的電視版。全劇同樣是六集共3個小時,有些人物改動,只有四姐妹,沒有了瑪麗。添了一個夏洛特弟弟的角色,讓他總是跟班納特太太鬥嘴。加重了盧卡斯太太的戲份,成天與班太太較勁,看誰早一天把女兒嫁出去。達西的求婚被安排在羅新斯的舞會之後。影片的結尾是達西夫婦完婚後前往彭伯利,到達後,達西說:「到家了,達西夫人!」光看照片的話,我覺得這個麗茲有點兒像原著的感覺。
七、1980版 主演:Elizabeth Garvie和David Rintou。
迄今被公認最忠實原著的版本,在1995版問世之前,它一直被看作是最經典的《傲》劇。
Elizabeth Garvie的麗茲,嬌小玲瓏,隨和近人,舉止永遠都是那麼莊重文雅,出門走路必隨身帶傘。總是面帶微笑,講話俏皮,有時也自我嘲弄一下。每天不是與家人玩牌下棋,就是一起做針線,一個人的話就寫信看書。我很喜歡她在盧卡斯家及羅新斯花園唱的兩首歌,並非什麼名曲,但卻是那麼優雅動聽。如果非要雞蛋里挑骨頭,就是我小時候總覺得她沒有原著插圖里的麗茲那麼美,而且要承認,她的眼睛也的確沒有後來的詹尼弗那麼漂亮。
David Rintoul,腰板永遠綳直著,紳士味道十足。初看時,達西顯得有些木吶,他看麗茲的眼神,也確如書中所說,「好像發呆,心不在焉,連費茨威廉也笑他幹嘛總呆頭呆腦」。可是,當他在結尾處笑起來的時候,卻是那麼英俊,當年完完全全地迷倒了我。這些天,再度重溫了一遍,十幾年過去,感覺依舊。他一直被認為是永遠的「達西先生」,一直到15年後科林的出現。
我這里借用一張咖啡貓的魚的貼圖,讓我傾倒的正是這個笑容。

八、1995版 主演:Jennifer Ehle(發音Aly)和Colin Firth。
這是由BBC和A&E聯合製作的,因而北美人都習慣稱它為A&E版,就像咱們國內很多人喜歡叫它BBC版一樣。這也是一部迄今最長的版本,全劇300分鍾,比80版多出一個鍾頭。

九、2005版 主演:Keira Knightley和Matthew Macfadyen。
一個時隔65年以後才出現的電影版,一個不再單純講究劇情,更注重藝術氛圍,並且增添了一種更濃味道的新版。看來鑒於95版是拿達西開刀,那麼05版便從麗茲下手了。既然允許有那麼一位"迷人的"達西先生,那麼來一個有些"野性"的麗茲也未嘗不可。
這個版的麗茲,被認為是目前所有版本中最漂亮的一個。渾身散發的青春氣息,不需要跑跑跳跳,你就能感覺得到。她身上,也實在有不少95版的影子,更多了幾分「tom-boyish」,更少了幾分淑女味----鋼琴彈得最差的麗茲。

『伍』 電影 傲慢與偏見 介紹

去查網路

每個版本都有的啊.....
http://ke..com/view/40337.htm

『陸』 電影《傲慢與偏見》2005版取景地在哪

2005年,英國重拍《傲慢與偏見》,拍攝的主要地點就在Groombridge Place Garden。Groombrige Village是英國東南部Kent郡的一個安靜的小山村羅新斯的外景地,就是在England的Burleigh Building,Stamford,Lincolnshire.(譯為伯利大廈或別墅 斯坦福德 林肯郡)

05傲慢與偏見的所有外景地
1. Basildon Park, Lower Basildon, Berkshire, England, UK
2. Burghley House, Stamford, Lincolnshire, England, UK
3. Chatsworth House, Edensor, Derbyshire, England, UK
4. Groombridge Place, Groombridge, Kent, England, UK
5. Haddon Hall, Bakewell, Derbyshire, England, UK
6. Rutland, England, UK
7. St George's Square, Stamford, Lincolnshire, England, UK
8. Stamford, Lincolnshire, England, UK
9. Stourhead Garden, Warminster, Wiltshire, England, UK
10. Weekley, Northamptonshire, England, UK
11. Wilton House, Wilton, Salisbury, Wiltshire, England, UK
12. Wiltshire, England, UK

『柒』 《傲慢與偏見》是哪國人寫的的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人寫的。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小說講述了鄉紳之女伊麗莎白·班內特的愛情故事。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並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
《傲慢與偏見》或許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之一,它「告訴你女性有權過得更好,而不應認為女性理所當然就該怎樣」。「反對日常性別歧視」組織的創始人勞拉·貝茨說,是「第一次有人說女性的思想值得傾聽」。《傲慢與偏見》於1813年問世。這本書在評論界得到歡迎,沃爾特·斯科特爵士贊揚奧斯汀「筆法巧妙」,「把平凡普通的事務和角色變得有趣」。
《傲慢與偏見》描寫中產階級男女的愛情與婚姻。在奧斯丁之前,18世紀後期的英國小說中有一股女性感情潮流,充滿傷心流淚的感傷情調和為憂郁而憂郁的嗜好。《傲慢與偏見》克服了這種傾向而接近於現代生活。她在小說中運用喜劇的手法表達對生活的嚴肅批評,探索女主人公從戀愛到結婚中自我發現的心理過程。女主人公和達西的婚姻是作者頌揚的「為天下有情人樹立一個榜樣」的幸福婚姻。

『捌』 傲慢與偏見電影共有幾個版本分別是在什麼時候上映的

一、1938版 主演Curigwen Lewi和Andrew Osborn,這是第一部奧斯汀影視作品,是BBC製作的,全劇長一個小時,已經沒有任何資料遺存。 二、1940版 主演:葛麗亞.嘉遜和勞倫斯.奧利弗,這是第一部奧斯汀小說的電影版。 葛麗亞.嘉遜,第一印象,人高馬大,但仔細看下來,我認為她表現出了麗茲可愛機敏,言語俏皮,落落大方的一面。只是有時候顯得十分無禮,對達西有些高傲地過了頭。比如剛剛拒絕達西的跳舞邀請轉身就答應了威漢姆,留下可憐的達西在那干生氣。 勞倫斯.奧利弗,從第一印象來看,我感覺是所有版本中最接近原著的一個,因為能夠不笑都顯得那麼英俊的,似乎只有他一個。據說如果把那3個版(當時05版還沒有問世)的劇照放在一起,由一個只看過原著而沒有看過任何改編作品的人來挑選達西,中選的總是我們的奧利弗爵士。那一身掩蓋不住的貴族紳士氣派,也是其它幾個所不及。不過,形象歸形象,與原著一對比,就屬於最不像的一個了。其中最致命的一點就是,傲慢不足,殷勤有餘。看標題下那張貼圖也可知,老爵士對「這一個」也是很不滿意的。此外,費雯麗與本片的失之交臂,更讓我遺憾。 三、1949版 主演:Madge Evans和John Baragrey。 這是一個三幕舞台版電視劇,全劇也是一個小時。故事以簡奧斯汀的旁白展開劇情。電視一開始,簡坐在一張書桌後面執筆沉思,畫外音問她在構思什麼故事呢?簡的開場白就是小說開篇的第一句------「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 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然後進行人物介紹,將觀眾帶到了舞會,人物依次登場。主要內容和對白都與小說類似,不同點是, 達西的第一次求婚是在彭伯利,伊麗莎白隨舅母出遊是意外來到此處的。故事的結尾是達西第二次求婚成功後,對麗茲說:「我就是愛你的『偏見』」,麗茲回應說:「我就是愛你的『驕傲』」。 由於時間非常有限,該版刪去了大量人物,班家五個女兒只保留了三個,沒有瑪麗和吉蒂。此外,也沒有凱瑟琳夫人,沒有達西小姐,連考林斯先生也沒有出現,只是用「麗茲拒絕了他的求婚」而一語帶過。 四、1952版 主演Daphne Slater和Peter Cushing。 這是BBC拍的第二部,劇長3個小時,共六集。劇照見標題圖片。目前沒有該版的相關資料。不過,男主演曾出演過福爾摩斯,後又主演了大量恐怖片(我們應該眼熟得很),被稱為恐怖片大王。所以,這個版本的達西,很有可能是個「恐怖」版。:) 五、1958版 主演Jane Downs和Alan Badel。 它幾乎也沒有留下什麼資料,當年的一些劇評批評這個版太過鬧劇。 六、1967版 主演:Celia Bannerman和Lewis Fiander。 BBC的第四個改編版,是為紀念奧斯汀去世150周年而作,是第一部《傲》劇彩色版,也是第一部有外景鏡頭的電視版。全劇同樣是六集共3個小時,有些人物改動,只有四姐妹,沒有了瑪麗。添了一個夏洛特弟弟的角色,讓他總是跟班納特太太鬥嘴。加重了盧卡斯太太的戲份,成天與班太太較勁,看誰早一天把女兒嫁出去。達西的求婚被安排在羅新斯的舞會之後。影片的結尾是達西夫婦完婚後前往彭伯利,到達後,達西說:「到家了,達西夫人!」光看照片的話,我覺得這個麗茲有點兒像原著的感覺。 七、1980版 主演:Elizabeth Garvie和David Rintou。 迄今被公認最忠實原著的版本,在1995版問世之前,它一直被看作是最經典的《傲》劇。 Elizabeth Garvie的麗茲,嬌小玲瓏,隨和近人,舉止永遠都是那麼莊重文雅,出門走路必隨身帶傘。總是面帶微笑,講話俏皮,有時也自我嘲弄一下。每天不是與家人玩牌下棋,就是一起做針線,一個人的話就寫信看書。我很喜歡她在盧卡斯家及羅新斯花園唱的兩首歌,並非什麼名曲,但卻是那麼優雅動聽。如果非要雞蛋里挑骨頭,就是我小時候總覺得她沒有原著插圖里的麗茲那麼美,而且要承認,她的眼睛也的確沒有後來的詹尼弗那麼漂亮。 David Rintoul,腰板永遠綳直著,紳士味道十足。初看時,達西顯得有些木吶,他看麗茲的眼神,也確如書中所說,「好像發呆,心不在焉,連費茨威廉也笑他幹嘛總呆頭呆腦」。可是,當他在結尾處笑起來的時候,卻是那麼英俊,當年完完全全地迷倒了我。這些天,再度重溫了一遍,十幾年過去,感覺依舊。他一直被認為是永遠的「達西先生」,一直到15年後科林的出現。 我這里借用一張咖啡貓的魚的貼圖,讓我傾倒的正是這個笑容。 八、1995版 主演:Jennifer Ehle(發音Aly)和Colin Firth。 這是由BBC和A&E聯合製作的,因而北美人都習慣稱它為A&E版,就像咱們國內很多人喜歡叫它BBC版一樣。這也是一部迄今最長的版本,全劇300分鍾,比80版多出一個鍾頭。 九、2005版 主演:Keira Knightley和Matthew Macfadyen。 一個時隔65年以後才出現的電影版,一個不再單純講究劇情,更注重藝術氛圍,並且增添了一種更濃味道的新版。看來鑒於95版是拿達西開刀,那麼05版便從麗茲下手了。既然允許有那麼一位"迷人的"達西先生,那麼來一個有些"野性"的麗茲也未嘗不可。 這個版的麗茲,被認為是目前所有版本中最漂亮的一個。渾身散發的青春氣息,不需要跑跑跳跳,你就能感覺得到。她身上,也實在有不少95版的影子,更多了幾分「tom-boyish」,更少了幾分淑女味----鋼琴彈得最差的麗茲。

『玖』 傲慢與偏見的電影版在哪有那九個版本啊!

一、1938版 主演Curigwen Lewi和Andrew Osborn,這是第一部奧斯汀影視作品,是BBC製作的,全劇長一個小時,已經沒有任何資料遺存。
二、1940版 主演:葛麗亞.嘉遜和勞倫斯.奧利弗,這是第一部奧斯汀小說的電影版。
葛麗亞.嘉遜,第一印象,人高馬大,但仔細看下來,我認為她表現出了麗茲可愛機敏,言語俏皮,落落大方的一面。只是有時候顯得十分無禮,對達西有些高傲地過了頭。比如剛剛拒絕達西的跳舞邀請轉身就答應了威漢姆,留下可憐的達西在那干生氣。
勞倫斯.奧利弗,從第一印象來看,我感覺是所有版本中最接近原著的一個,因為能夠不笑都顯得那麼英俊的,似乎只有他一個。據說如果把那3個版(當時05版還沒有問世)的劇照放在一起,由一個只看過原著而沒有看過任何改編作品的人來挑選達西,中選的總是我們的奧利弗爵士。那一身掩蓋不住的貴族紳士氣派,也是其它幾個所不及。不過,形象歸形象,與原著一對比,就屬於最不像的一個了。其中最致命的一點就是,傲慢不足,殷勤有餘。看標題下那張貼圖也可知,老爵士對「這一個」也是很不滿意的。此外,費雯麗與本片的失之交臂,更讓我遺憾。

三、1949版 主演:Madge Evans和John Baragrey。
這是一個三幕舞台版電視劇,全劇也是一個小時。故事以簡奧斯汀的旁白展開劇情。電視一開始,簡坐在一張書桌後面執筆沉思,畫外音問她在構思什麼故事呢?簡的開場白就是小說開篇的第一句------「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 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然後進行人物介紹,將觀眾帶到了舞會,人物依次登場。主要內容和對白都與小說類似,不同點是, 達西的第一次求婚是在彭伯利,伊麗莎白隨舅母出遊是意外來到此處的。故事的結尾是達西第二次求婚成功後,對麗茲說:「我就是愛你的『偏見』」,麗茲回應說:「我就是愛你的『驕傲』」。
由於時間非常有限,該版刪去了大量人物,班家五個女兒只保留了三個,沒有瑪麗和吉蒂。此外,也沒有凱瑟琳夫人,沒有達西小姐,連考林斯先生也沒有出現,只是用「麗茲拒絕了他的求婚」而一語帶過。

四、1952版 主演Daphne Slater和Peter Cushing。
這是BBC拍的第二部,劇長3個小時,共六集。劇照見標題圖片。目前沒有該版的相關資料。不過,男主演曾出演過福爾摩斯,後又主演了大量恐怖片(我們應該眼熟得很),被稱為恐怖片大王。所以,這個版本的達西,很有可能是個「恐怖」版。:)
五、1958版 主演Jane Downs和Alan Badel。
它幾乎也沒有留下什麼資料,當年的一些劇評批評這個版太過鬧劇。

六、1967版 主演:Celia Bannerman和Lewis Fiander。
BBC的第四個改編版,是為紀念奧斯汀去世150周年而作,是第一部《傲》劇彩色版,也是第一部有外景鏡頭的電視版。全劇同樣是六集共3個小時,有些人物改動,只有四姐妹,沒有了瑪麗。添了一個夏洛特弟弟的角色,讓他總是跟班納特太太鬥嘴。加重了盧卡斯太太的戲份,成天與班太太較勁,看誰早一天把女兒嫁出去。達西的求婚被安排在羅新斯的舞會之後。影片的結尾是達西夫婦完婚後前往彭伯利,到達後,達西說:「到家了,達西夫人!」光看照片的話,我覺得這個麗茲有點兒像原著的感覺。
七、1980版 主演:Elizabeth Garvie和David Rintou。
迄今被公認最忠實原著的版本,在1995版問世之前,它一直被看作是最經典的《傲》劇。
Elizabeth Garvie的麗茲,嬌小玲瓏,隨和近人,舉止永遠都是那麼莊重文雅,出門走路必隨身帶傘。總是面帶微笑,講話俏皮,有時也自我嘲弄一下。每天不是與家人玩牌下棋,就是一起做針線,一個人的話就寫信看書。我很喜歡她在盧卡斯家及羅新斯花園唱的兩首歌,並非什麼名曲,但卻是那麼優雅動聽。如果非要雞蛋里挑骨頭,就是我小時候總覺得她沒有原著插圖里的麗茲那麼美,而且要承認,她的眼睛也的確沒有後來的詹尼弗那麼漂亮。
David Rintoul,腰板永遠綳直著,紳士味道十足。初看時,達西顯得有些木吶,他看麗茲的眼神,也確如書中所說,「好像發呆,心不在焉,連費茨威廉也笑他幹嘛總呆頭呆腦」。可是,當他在結尾處笑起來的時候,卻是那麼英俊,當年完完全全地迷倒了我。這些天,再度重溫了一遍,十幾年過去,感覺依舊。他一直被認為是永遠的「達西先生」,一直到15年後科林的出現。
我這里借用一張咖啡貓的魚的貼圖,讓我傾倒的正是這個笑容。

八、1995版 主演:Jennifer Ehle(發音Aly)和Colin Firth。
這是由BBC和A&E聯合製作的,因而北美人都習慣稱它為A&E版,就像咱們國內很多人喜歡叫它BBC版一樣。這也是一部迄今最長的版本,全劇300分鍾,比80版多出一個鍾頭。

九、2005版 主演:Keira Knightley和Matthew Macfadyen。
一個時隔65年以後才出現的電影版,一個不再單純講究劇情,更注重藝術氛圍,並且增添了一種更濃味道的新版。看來鑒於95版是拿達西開刀,那麼05版便從麗茲下手了。既然允許有那麼一位"迷人的"達西先生,那麼來一個有些"野性"的麗茲也未嘗不可。
這個版的麗茲,被認為是目前所有版本中最漂亮的一個。渾身散發的青春氣息,不需要跑跑跳跳,你就能感覺得到。她身上,也實在有不少95版的影子,更多了幾分「tom-boyish」,更少了幾分淑女味----鋼琴彈得最差的麗茲。

『拾』 傲慢與偏見電影

這是05年版本的,當時賓格萊和達西到了貝內特家,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又匆匆告辭出來,在河邊與達西練習,然後再次進入貝內特家,向簡表白;而同時,達西站在河邊想著伊麗莎白,卻不能像賓格萊那樣做,只能久久地徘徊.
至於版本,個人喜歡95年BBC的和05年的這一版.
希望對你有用.

閱讀全文

與傲慢與偏見哪個國家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口碑電影女主很好看 瀏覽:224
關於家庭婚姻電影有哪些 瀏覽:803
如何邀請男孩子去看電影 瀏覽:430
ipad如何放電影進去 瀏覽:297
有哪些適合大學女生翻拍的電影片段 瀏覽:803
一個女巫把小孩變成老鼠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704
好看的蟲類電影 瀏覽:687
電影警察英文怎麼說 瀏覽:331
微信上買電影票後給如何查看 瀏覽:343
再造戰士1電影免費 瀏覽:673
電視上如何播放電腦上電影下載 瀏覽:323
印度電影慾望與智慧免費 瀏覽:505
最好看的經典日本電影 瀏覽:475
泰迦奧特曼全集普通話版電影免費 瀏覽:446
如何走出朋友區電影 瀏覽:616
類似深喉的電影還有哪些 瀏覽:154
殺手的電影有哪些好看國產 瀏覽:113
電影焦點員如何目測 瀏覽:538
戰狼2中國電影票房多少 瀏覽:465
時王大結局免費電影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