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拍電影和高教育哪個好

拍電影和高教育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1-07-04 05:09:30

⑴ 拍攝電影有 哪些大學

排名NO.1 北京電影學院
筆者的母校,位於北京三環邊上一個不起眼的夾縫中,門是歪的,道是斜的,學生人數少的可憐,曾自嘲戲稱「歪門邪道二百五」(二百五指學生人數,當然現在多些了),但就是這么一個小院子,卻可以和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並列全世界電影專業大學前三甲!讓無數熱愛電影的人魂牽夢繞。
北京電影學院在影視業內的影響非常大,在人材培養方面一直是國內的領先者,和影視圈的聯系分場緊密,學生得到的實踐機會很多,一般在校期間就能有不錯的技術能力,畢業生業界認可度非常高,不管是直接投身影視工作,還是申請出國深造,都有相當的競爭力。
除了大家熟悉的演員、導演外,其他專業的畢業生也遍布影視屆各個行當,在高端技術方面(錄音、攝影、動畫等),電影學院的畢業生可以說獨占鰲頭。在一個劇組里,你可能遇不到中戲的畢業生,但很難遇不到北電的畢業生,經常能受到師兄師姐照顧。
特別說明一下:北京電影學院簡稱北電,不是北影,北影一般指北京電影製片廠,雖然一牆之隔,但完全是兩個單位體系。

排名NO.2 中央戲劇學院:
中戲也是筆者很喜歡的學校,當初在兩個學校間抉擇了很久。相對北京電影學院,這個學校更加具有象牙塔的特質,文化味道濃重,每每踏進校園,一種歷史的厚重迎面而來。
中戲是唯一在影視界影響力能與北京電影學院媲美的學院,畢業生成績斐然,但相比電影學院,中戲更加陽春白雪,和社會聯系少了點,但有弊也有利,少了社會上五花八門的誘惑,中戲的學生顯然少了跳脫躁動,更加踏實穩重。
中戲教師的教學水平還是很高的,但有很多傳統的教學方式,沿習了數十年,顯得有點落伍,好在電視電影系等新興專業在教學方面的探索創新,給中戲注入了不少新鮮血液。
中戲學校地處北京東城區棉花胡同,周圍保留了不少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風貌,在這里能更好的感受京城的文化韻味。周圍匯集北京眾多話劇院,藝術氛圍濃重,相對電影學院,中戲更適合潛心戲劇藝術的學生。
中戲表演系應該是國內最好的,中戲表演系畢業基本可以作為於演技出眾的代名詞。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系雖然出的明星更多,但若看扎實演技,中戲表演系首當其沖!

排名NO.3 中國傳媒大學:
還是叫北京廣播學院順嘴,其實中傳不屬於藝術院校,曾經是語言類大學,現在算是綜合類大學吧,中傳的新聞、管理之類專業不需要提前參加專業考試,高考成績好,直接報志願就行。
中傳的大部分畢業生都會去電視台工作,對國內的電視傳媒的貢獻最大,從CCTV到省市地方台,中堅力量都是中傳的畢業生。尤其是播音主持和編導,中傳出來的都是業內拔尖人才。
但在電影人才方面,中傳就相對薄弱些了,雖然近幾年有所進步,出了點成績,可想趕上電影學院和中戲,恐怕還得繼續努力——可能電影人需要一些輕狂和不羈,而中傳的學生過於乖乖仔了,畢竟,當初都是高考成績出眾的好學生嘛。
中傳的影視類考試專業考試比較簡單,通過也相對容易些(只是相對北電中戲,其實還是挺難的),但文化課相對要求高,適合文化課好(一本線左右),專業課准備不充分的考生,以往參加影路站台的學生,很多都是因為文化課原因不敢報考中傳,如果去考,對文化成績的重視也體現了中傳自己的招生理念,不追求學生個性的張揚,更重視學生未來工作中的合作能力。
在去年的排名中,中傳位居第4,在上戲之後,現在前進一名。

排名NO.4 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戲劇學院也是我國比較老牌的藝術院校,但因為學校在上海,而影視產業中心在北京,所以上戲在業內影響不算大,甚至有點默默無聞。
上戲最主要的成績是培養了一些不錯的演員,說來也奇怪,上戲導演系的學生都很會表演,看來學校的小品課開展的不錯。此外,上戲的播音主持專業也很有一套,不亞於中傳,央視主持人董卿就是這里畢業的。
其實,上戲的歷史還是很悠久的,繼承了很多舊上海電影的輝煌,老師水平也不錯,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的系主任都是上戲的畢業生,如果校址在北京,師生有更多參與業內實踐的機會,成績肯定不止如此。
上戲應該也意識到自己地域的限制,每年對北京考點的學生都非常重視,唯恐錯過人材,影路站台以往的學生中甚至有不少在上海本校考點考試沒有通過,反倒在北京考點通過的例子。上戲北京考點一般都設在東城區文化館,和中戲很近,有點和中戲搶奪優秀學生的感覺。建議考生可以在北京考點把兩個戲劇學院一起考了。
上戲在這次排名中下降一位,名列第四,其實並不證明中國傳媒大學進步神速,而是因為上戲的固步自封,慢慢被拉在後面。

排名NO.5 南京藝術學院:
南京藝術學院是個綜合類藝術大學,美術音樂院系都有一定影響。影視學院的專業也比較全,學校的級別也很高,有傳言要改稱「中國藝術大學」
影視教育方面,南藝還沒出什麼值得說的成績,但近幾年學校非常重視的,每年都會在北電、中戲的考試落榜學生尋找有才華和潛力的人才,長期下來,南藝一定可以成為影視業中一支強大的力量。
南藝在全國很多大城市都設有考點,專業考試競爭也不大,對於考北電、中戲不太順利的學生也許是個機會,而且南藝在專業設置比較全,中戲北電有的,南藝也有,一般影路站台的學生會把南藝作為自己的保底學校。
這次排名中,南藝上升一位,超過中國戲曲學院,位列第五,畢竟南藝地處六朝古都,秦淮河畔,自古都不缺少才子佳人!

排名NO.6 中國戲曲學院:
差不多是北京最低調的藝術院校了,校址也偏僻(當年我高考時都不知道這個學校的存在,沒辦法,小城市來的啊)。國戲歷史還是很長的,算是戲曲界的最高學府吧。
很多考生和家長對「戲曲」有點抵觸,其實國戲也有影視類的課程,不過因為影視類專業開設比較晚,目前還看不出前景怎麼樣。國戲很多影視方面的老師是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課程方面和中戲有些接近,但在戲曲研究方面的課程真的沒什麼用處,畢竟戲曲這個行業,雖為國粹,但也舉步維艱。
學校不出名也有好處,考試競爭小,不過最近這兩年知道國戲的人越來越多了,競爭變大了,不過和電影學院、中戲比起來,還是好考不少。
與去年的排名相比,國戲下降一名,主要是考慮南藝在綜合實力上的優勢,而且在影視專業老師對優秀人才非常重視。
國戲要努力,不要拖北京藝術院校的後腿啊!

排名NO.7 北京師范大學:
北師大的影視專業開設時間不長,但因為地域優勢,經常和中戲北電進行一些學術合作,進步還是很快的,近水樓台先得月嘛!
不過這邊學影視本科學生好像都在珠海分校,考個北師大,在珠海上學,有點不地道,以往影路站台有不少學生就是因為不希望離開北京,寧可復讀也不去珠海,雖然珠海的氣候環境要比北京好不少。
北師大是歷史悠久的名校,背後各方面資源都很豐富,將來的發展潛力很大。據筆者所知,在珠海分校那邊也在不斷吸收有時間經驗的北電、中戲畢業生任教,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坐擁北師大,珠海分校也不會差。
相比去年排名,北京師范大學進步最大,從第九上升到第七!推薦學生去考個試試,北師大珠海分校的招生量還是很大的。

排名NO.8 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
這是一家綜合大學的二級學院,有一點民辦性質,這個學校我覺得還是不錯的,辦了幾年了,教學經驗有些積累,教師一般都是中戲北電的畢業生,熟悉這個行業。也重視學生素質,招生時不會為了賺錢而盲目擴招,每年招生都不多,教學質量還是有保證的。
相比去年排名,重慶美視下降一名,畢竟深處西南,遠離文化中心,人才流失很嚴重,很多優秀老師已經不在那裡上課了。但綜合大學的二級學院里,我目前還是最推薦這一個,從目前重慶美視的畢業生情況看,還是有一定水準的。同樣,像南藝一樣,重慶美視也會作為影路站台的學生的保底學校,尤其是喜歡電影的學生,在重慶,還是可以得到原汁原味的電影學院式教育。

排名NO.9 浙江傳媒學院:
前幾年從專科升到了本科,和中國傳媒大學的教學設置差不多,相當於低一檔的中國傳媒大學,在南方的電視台里還有點影響。
在播音主持方面還是不錯的,比中傳好考不少,尤其是文化課沒有中傳要求那麼變態的高。
近些年,大量高校盲目開設播音主持專業,但我還是只推薦影路站台的學生去考中傳、浙傳、上戲這三個學校,畢業之後前景明朗,心裡有底啊!
與07年排名相比,浙傳下降一名,主要是因為北師大在進步,浙傳反而沒什麼大動作,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

排名NO.10 上海大學:
去年的排行榜中,把第十名空缺,虛位以待,因為真的沒有什麼自己有把握推薦的影視藝術院校。
今年,筆者決定把上海大學放進來。主要是最近本人和上海文廣有不少合作,接觸了一些上海大學影視方面的教師,感覺這個學校做事情還是比較實乾的,教學方法也有點獨創性。而且上海大學和上海文廣集團的合作比較密切,學生們也能得到一些鍛煉的機會。
當然,和前幾名的高校相比,上海大學的影視專業還是稚嫩了些。

⑵ 為什麼拍攝電影的成本比電視劇高高在哪些方面

有多方面的因素,
但主要是貴在電影膠片上,電視都是在電視機播放,高清的尺寸也就是1280*720,所以拍攝一般用硬碟 磁帶等,這些可以反復使用;但電影要在大熒幕上播放,為了不讓影片畫面放大而導致圖像質量變差,所以電影拍攝時使用膠片拍攝,而膠片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復使用,所以很大一部分是電影膠片的成本。
當然還有其他如 如,剪輯,特效的花費 演員身價等等的因素。

⑶ 網劇也有影帝教學班,會影響網劇拍攝質量比電影還好嗎

近日,一部名叫《隱秘的角落》的網劇強勢走進大家的視線。新開播的犯罪題材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表現極其亮眼,甚至朋友圈也開始刷屏推薦。《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由韓三平監制,辛爽執導,秦昊、王景春領銜主演,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特別主演,張頌文、劉琳、蘆芳生、李夢、黃米依主演的國內首部家庭懸疑劇集 。該劇於2020年6月16日在愛奇藝播出 。該劇主要講述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次謀殺由此展開冒險的故事 。

有人評論《隱秘的角落》這部劇是“美劇的氣質,電影的質感,文藝片男神,影帝級演員”,而今年即將過半,但有人已經迫不及待認證它是“國劇Top1”(國劇第一)了。這就是這部劇獲得高分的原因之一就是給了觀眾遠超預期的質感和驚喜;演員演技在線,只能說如果網劇質量高、拍攝好,那網劇很有可能比電影質量好。

⑷ 上綜藝和拍電影,哪個更容易賺錢

就我個人而言,其實兩者都是非常賺錢的,具體還要分明星的咖位,如果咖位越高,流量越大,這賺錢的力度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咖位不夠,流量也不到位,這賺錢的力度當然是跟流量明星不能相提並論的,其實綜藝跟電影都是非常賺錢的渠道,綜藝的周期會比電影要快一些,而且也比電影的流程要簡便一些,如果接的綜藝非常多的話,那麼是非常賺錢的,些許你一個月會上很多檔綜藝,這來來去去所帶來的回報是非常大的。

所欲,上綜藝和拍電影,其實兩者都是非常賺錢的,要說容易其實也不容易,綜藝有綜藝的規矩,電影有電影的門檻,真正有資源的明星其實不限定這兩者領域,沒有資源的明星這兩者其實都很難去觸碰到的,歸根結底,綜藝和電影都是非常賺錢的,容不容易就要看你的個人能力夠不夠了。

⑸ 拍電影的費用為什麼比電視劇高很多。

首先,提問者你有一個誤區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電影製作成本都比電視劇高很多,也有很多低中成本的電影,甚至比很多電視劇成本反而還低
之所以你會認為電影的製作成本高,是因為那些低成本的電影不被你關注。而那些被你注意到的,都是被傳媒大加宣傳的所謂的大片,都是電影製作里的顛峰之作,成本也是高的出頭。
由於媒體不會去關注小成本電影,所以就給觀眾一個誤會,以為所有的電影製作成本都那麼高,其實不是那樣的。其實每年,單單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就會產生數以千記的電影,而每年被關注的所謂的新片大片不過2-3部,大部分(應該說,絕大部分的電影)製作成本都是很低,甚至低於優秀的電視劇的,只是這些小片沒有被觀眾注意到而已。
另外,為什麼一個只有2個小時的電影製作成本卻能夠和長達幾時小時的電視劇相比,甚至長長可以高過後者呢?
你要理解的一個問題就是影象製作的費用問題。場景費是個大費用,可是你仔細觀察就會明白。
由於電影要在2個小時內完成一段故事情節,其場景要豐富變化,往往2個小時的時間里,主角已經周遊了大半個地球了。而電視劇雖然看似時間長,其實場景變化很小,因為電視劇的情節往往跳動很小,有時只是在幾個房間里就可以完成:比如《紅樓夢》,而即使情節變化稍微大點,就像上海灘這樣的電視劇,你從頭仔細看到尾,不過那麼幾條街,幾個房間而已。
一言一概之,就是雖然電影時間短,但是裡面的場景反而比電視劇多很多,電視劇時間長,但是同一場景出現率高。
第三,還有一個原因,製作成本。電視劇只要用錄象機拍攝,然後通過檢驗等手續之後就可以通過電視放映。
而電影不同,必須洗成膠片,而且要大量製作,製作成CD後由全世界各大影院放映。這也是一筆昂貴的費用,而這筆費用,電視劇是不需要的。
第四
就是特技的使用量。電影中會經常使用特技,而這個在電視劇中很少,因為電視劇往往是圍繞生活,或者是一些比較平凡的話題,一般不會出現很驚險或者難以實現的鏡頭,特技在電視劇中很少出現。但是電影中則不同,大量的特技的使用也是造成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於大腕不大腕這不是關鍵問題,電視劇也有很多大腕的。

⑹ 影視後期有前途嗎,影視製作培訓學校哪個好

一不了解就沒有評說的權利


不好意思哈,我沒有在那裡學過,所以好不好不敢評說,不了解就沒有評判的權利,不太喜歡網上的一些人什麼都沒了解,就胡亂的給人家下結論,這是對別人的不負責任。


二、如何從小菜鳥變成影視後期高手


成為後期高手,是我們每一個從事影視後期行業的人的夢想,但是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卻苦於自己是個菜鳥,什麼都不會,或者一知半解,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再這個行業撐起來,更多的時候沉浸與自卑當中,背負著菜鳥的負重,其實菜鳥怎麼了,誰還不是從菜鳥走過來的,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個過程的,所以做事要有耐心,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所以踏踏實實的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其它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如果你想從菜鳥變高手,那麼就要跟高手學習,這樣你才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進步,如果你想學的話,可以來我們這個群,第一組數字是521,,第二組數字是496,第三組數字是564,按照順序把這三組數字連接起來,你就可以找到我們,我們這里只要有夢想上進心的人,否則的話,不要來,我們不歡迎的。

三、影視後期製作經驗技巧

1、閃白:

合成節目時,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幀疊化,而是在原素材上調高gamma和亮度做一個簡單的動畫,然後再疊化,這樣畫面的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後整個畫面才顯白。感覺就像光學變化,不單調,而且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時候也隱約有東西可見,也就是說不採用純白的單色。

2、切:

合成的時候以1-2幀的疊化來代替用純粹的切,過渡將會平滑一些。

3、畫面色彩:

畫面中盡量避免純黑,純白色,即使是黑色,採用壓到非常暗的紅色,藍色等來代替,將會使整體的色彩更協調,由整體色調來決定具體的色調。

如果感覺片子不夠亮或不夠暗,盡量盡量避免整體加亮或減暗的絕對方法處理,代之以增大亮部面積和比例之類的相對方法解決。使用曲線工具更易控制畫面局部的調整。

對於金屬光澤的質感,主要原則是「金不怕黑」,也就是說金屬質感的產生必須要有暗部,盡量使用移動的燈光營造流動的高光效果來代替反射貼圖,可以使用負值的燈光來製造暗部。

4、構圖:

除了嚴肅、權威、力量等表現場合以外,盡量採用不對稱構圖,盡量從剪輯,銜接的角度考慮構圖,不要太執著於單畫面構圖,以電視的長寬比,單個鏡頭的構圖非常困難,構圖的時候我們通常考慮的不僅僅是電視上展現出來的那一部分,應該全面考慮動態的、時間與空間都有變化的立體構圖。

5、聲音與畫面:

對於是環境聲,不必和畫面剪輯嚴格對應,一般來說環境聲先入後出。

根據波形圖和畫面的剪切點錯開1-2幀感覺比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覺,不要太執著與波型圖和剪切點的一致。有的時候要考慮聲音傳到您的機器裡面所對應的環境聲比「環境場景」(錄制到機器內的)可能要稍有延遲,對於一些大的場景的現場收音與後期製作,我們要注意這點,畢竟光速與聲音的傳遞速度相差很多。

6、正常的畫面色彩:

電視上正常的畫面色彩在電腦上的表現往往是過於飽和的,電視的特性之一就是,亮度會增加,飽和度會下降,但是過於飽和的色彩容易看膩,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注意顏色層次過渡,不要僅僅把注意力放在色塊上。

7、顏色的調整:

首先去掉顏色,只看灰度圖,調整出正確的過渡和明暗層次,避免過度調整。然後先調好色塊部分顏色,也就是最有色彩對比傾向的部分。比如說遠處是冷色調,近處是暖色調,也就是顏色的設計過程。

控制顏色過渡,使得過渡不單調,顏色曲線工具與線性過渡相比具有更多的調節控制。

畫質第一,顏色的調整不應明顯導致畫質下降,否則寧可不調,或微調。

8、光效:

通常,過度模糊的、僵硬的光效不是很好,硬的、快速變化或者說始終保持變化的光效更出色。盡量自己製作最合理的光效,比如說使用PS畫個幾層,然後再在合成中去調整,直接使用軟體插件的光效雖然簡單實用,但是很多時候不適合具體的問題。

不要濫用光效,避免長時間使用光效。控制光效的層次,即使是最簡單的glow發光特效,建立2-3層亮度和顏色都有偏差的層上去分別調整,效果會更出色。

9、動畫:

避免過度的規律和協調,安排好動畫節奏關系,適當打破節奏,四平八穩的畫面將缺少沖擊力。

10、學會做假來破壞點規律性:

對於變化不大的鏡頭,可以用圈mask來控制調整范圍,這點上類似在畫面上畫畫。有時候可能會有些小破綻,但是運動起來,或者在整片中卻感覺很好,這點上需要取捨,不必只著眼於一個鏡頭。

11、結合前後鏡頭來預覽:

這點在flint或者cyborg之類的軟體里沒問題,在有些軟體里還真是挺麻煩的。總之不能單獨只通過一個鏡頭來調節,要把握整體的感覺。

12、多學習多借鑒:

多學習多借鑒優秀的表現形式、動畫和配色方案。

加入自己的理解,不要僅是抄襲,應該在學習和借鑒中提升和升華。

13、考慮合成的真實性:

真實分成三種方式:物理真實、視覺真實和心理真實。

心理真實通常指在合成一些我們沒有視覺經驗的鏡頭時候,比如說太空中的爆炸,真實的太空爆炸很可能不同於我們在電影上看見的那些,對於這種我們沒有真實經驗的場景,強調先要心理真實。

找到合適的借鑒視覺經驗,在畫面上往往70%的畫面真實就足以讓觀眾滿意,另外30%可以作為視覺效果的考慮而不去管真實與否。

具體而言,在要求真實的合成中,我們通常考慮的是:飽和度接近、暗部色類似、光源位置一致。同畫面中飽和度通常都比較一致、灰濛蒙的環境中不會有特別艷麗的景物,但是要注意,飽和度往往不是完全一致的,有時候也用飽和度的不一致來拉開距離感,暗部色是沒有直接光照的環境光影響的,同一環境中不管什麼質感,只要距離在一定范圍之內肯定接近。光源位置這個道理大家肯定都懂。

當然透視也要看上去准確,一般來說做到70%就夠了,如果做到100%那麼那就是電影大片了而不是創作或者廣告了,另外30%可以留給畫面效果表達上。

14、重視文字、圖片、音樂等素料以及優秀作品的收集:

多訪問國內外較新較好的合成學習素材。多學習多充電。

15、強烈節奏的剪切:

碎切,在2段或者快速白閃的素材之間放入2-3段局部畫面或強烈偏色的畫面,長度一般每段不超過2幀,可以是有關系的,也可以毫無關系的,將形成強烈的節奏和沖擊。

16、因果剪輯法:

在一些時間緊湊但是無法省略的廣告片中,有時候不考慮動作是否連續,採用因果剪輯法。可能一個鏡頭才有起步的趨勢,下一鏡頭已經出了門口。

17、手動調節:

要獲得更多的控制和更好的效果,通過簡單點擊滑鼠,指望自動生成恐怕是無法實現的,依靠優秀的技術和豐富的思維,才能實現更好的與眾不同的效果。

18、摳像:

摳像最重要的就是根據原素材,結合多種調節方式,把差異最大化。

19、水墨效果:

水墨暈開的部分並不僅僅是一個blur的部分,往往加上一點gamma來破壞下線性過渡會有更好的效果。枯筆或者寫實的部分,呈下降拋物線變換,寫意的一般呈上升拋物線變換。

20、調色:

不要相信任何顯示器和監視器,不管他們有多貴。最好是在您的系統上創建一張標准pal色卡,對比著調。

21、顏色的選擇:

當在選擇不好某個顏色時,可以通過遮罩,渲染一段動畫,然後選出顏色最好看的那張。

22、電視的顯示範圍和安全框:

每台電視機的顯示範圍都不同,因此在攝像和後期的影視製作中,安全框只能作為參考。

左右安全框比上下安全框更不保險,一些16:9的電視完全可以看見左右安全框外的東西,titilesafe在純平電視機出來後就基本只剩下構圖上的意義了。

23、謹慎使用黃色:

在片頭色彩上,謹慎使用黃色,如果不準的話很容易顯得既土且臟,可惜每台電視機都多少有點差異。因此在暖色調中應給黃色加入一點紅,使用橙色代替。

24、色彩和景深:

色彩和景深,非常容易調得過度,導致片子強烈偏向某一色調或景深層次太過分明,粗看一眼覺得好看,多看幾遍就不耐看了。

視覺很容易疲勞,因此建議片子至少要隔天再檢查下,往往在你覺得OK的時候,參數再回來點,才是好的。

25、調整心態,積極積累:

成熟的片子應該沒有明顯的缺點。在後期合成的學習階段,往往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所以應該多吸取經驗,多積累。

26、尊重客戶:

客戶才最了解產品,也最清楚他們的產品怎麼賣才好,因為他們或多或少地做過基礎調查工作,不是我們作為製作人員一拍腦袋就會比他們強的。

因此對於產品宣傳點和打動目標群體產生購買力方面,應尊重客戶的意見,但是在畫面和藝術性上,可以堅持自己的觀點,他們要是這方面比你強又何必找你做片。

27、激發創作靈感:

好的創意和藝術的表現,能增強觀賞性,吸引受眾的視覺感官。

28、善於交流:

交流可以使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可以從別人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對快速提高製作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也許一個自己冥思苦想多日不能解決的問題,經別人一句話的點撥便豁然開朗。

29、重視收集和記錄:

平時有好的創意和想法要有做記錄的好習慣,重視素材的收集,為創作提供良好的借鑒。

⑺ 拍電影大前景和小前景是什麼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514b1bb6d35d4740.html 顯示, 目前,我國電影院線行業已經形成較高的市場集中度,以萬達院線為首的十大城市院線已經成為全國院線發行市場的主導力量。2013 年,全國前十大院線票房收入合計 148.68 億元,佔全國電影票房收入總額的 68.30%,與 2012 年佔比 70.56%相比,下降 2.26 個百分點,行業集中度較 2012 年有所下降,但仍然呈現較高集中化水平。
截至 2013 年 12月31日,我國城市院線共 45條。在票房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電影院線行業市場競爭呈現出大型院線集中化與區域化特點。2013 年,我國前十大院線票房收入 148.68 億元,佔全國票房收入的 68.30%,市場集中化水平較高。
上海聯和在上海擁有32家票房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影院、含 193 塊銀幕,本檔票房收入占上海市場的44.81%。
總上所述,中國產業信息網研究員認為:2015年,以萬達院線為代表的全國性院線公司依託自身資金實力,會不斷向全國各省市拓展。同時,以簽約加盟方式聯結的院線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也意識到擁有自有影院的優勢,並越來越重視自有品牌影院的投資建設和跨區域拓展。可以預見,品牌知名度強、標准化程度高、經營模式可復制性好的院線公司在全國跨區域拓展中擁有較強優勢,在行業競爭中也將逐漸占據主動地位。

⑻ 拍攝商業電影。和拍攝藝術電影。哪個難度更高

自然是商業電影,ls那些說是藝術電影的,我敢肯定是沒有拍攝過電影的普通人想當然說的。

理由很簡單:藝術電影創作者無需遵守條條框框,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拍攝,無論你是專業還是不專業都可以拍攝,所以這也是大多數藝術電影是獨立製片的原因之一。(因為沒有投資人會投資給你想拍什麽就拍什麽,除非你是成功的電影人)

商業電影拍攝要符合大眾口味,這要下相當大的功夫來研究受眾心理學。剪輯和劇情都要配合觀眾的喜好,其次,製片方基本上會全盤操控製作,導演沒有太多的自由,只是個行使的工具。再次大場面需要花更等多的金錢時間人力,總體來說,商業電影拍攝的難度是藝術電影不可比擬的。

但論其價值,商業電影是電影產業的主力軍,因為大多藝術電影面對小眾,無法賺錢,更像是一個藝術品,只吸引一部分人來觀影。

⑼ 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哪一個好啊

中央戲劇學院是以話劇表演(也就是你說的舞台劇)為主的,北京電影學院是以培養影視表演為主的,所以當然是北京電影學院更適合你了。
表演專業的招生對身高的要求一般是女生1米6,男生1米7。
學歷就是正常高中畢業或者中專都可以。
視力沒有要求,藝考當天可以帶隱形眼鏡。
對台詞是有要求的(也就是你說的聲帶),這個要通過後天學習,考朗誦。
膽量,當然要求不能怯場了,要有自信,舞台上放得開。
家庭背景,黑幕自然會有,任何藝術類考試都有黑幕,但你的實力水平更關鍵。

想學表演,可以報考的學校很多,這個你到時候在考慮就來得及,你現在需要做的是得到家長的支持,去上話劇院或者什麼地方開辦的培訓班,學習表演、台詞(朗誦)、聲樂、形體(舞蹈),考試都要考。一定會有人說到高三再學就可以,但是那樣臨時抱佛腳的學習是很難考上中央戲劇學院這種頂級學府的。

以上是針對表演專業來說的,不知道你的「想拍電視劇和電影」是想做演員還是導演,如果是想做影視類的導演,一定要上北京電影學院,因為在表演上,影視和戲劇是想通的,導演差別就大一些了。做導演不需要練習聲樂和形體,對身高視力等沒有要求,現在開始多看各類文學書籍,表演和台詞需要學習

⑽ 張藝謀說把拍電影當成養孩子,你是否認同他的教育方式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所熱愛的東西,可以是一份職業、一本書籍、一段人生經歷……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所愛付出很多,要懂得去經營自己所熱愛的張藝謀導演在一個紀錄片中曾經說到,他要把拍電影當成養孩子,我是非常認同他的教育方式的,畢竟他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父親,自己的子女在小小的年紀就能夠取得很大的成就,這與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教育孩子不僅是這樣對於我們熱愛的東西,我們也要去把它當成我們的孩子一樣,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把我們所熱愛的東西當成我們的孩子一樣呢?

三、享受自己所熱愛的東西,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最後就是享受自己所熱愛的東西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其實我們去熱愛一個東西,主要就是因為我們非常的喜歡它,一接觸到它就能夠讓我們的心情變好,這也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如果不喜歡沒有快樂,又怎麼會有熱愛、最愛的東西呢?

閱讀全文

與拍電影和高教育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好看的日漫電影推薦 瀏覽:394
優酷上的電影如何下載到電腦上播放器播放 瀏覽:864
手機如何截取電影中的一段 瀏覽:65
我最喜歡的電影明星是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478
日本動畫電影朝花夕誓講的是什麼 瀏覽:945
電影特效中碎片怎麼製作 瀏覽:224
英國最好看的動漫電影排行榜 瀏覽:265
好看的國產校園欺凌電影 瀏覽:823
看小電影是什麼心理 瀏覽:118
2000年以後好看電影 瀏覽:615
看過露天電影的人有多少 瀏覽:46
哪些電影反映社會現實 瀏覽:489
朝鮮大尺度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683
貝爾演的賽車電影有哪些 瀏覽:636
好看又免費的騰訊電影 瀏覽:677
天下無拐電影免費 瀏覽:484
電影代理怎麼引流 瀏覽:462
哪些科幻人工智慧電影 瀏覽:681
好看的有正太的電影 瀏覽:36
一妻兩夫的電影有多少 瀏覽: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