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和電影有關的大學專業有哪些
1、影視編導:是一門與影視有關聯的學科。現代各類媒體方面的復合人型、多功能專業人才,重點是將藝術與技術的創新結合,具有較強策劃與製作能力的影視,晚會以及各類綜合活動編導人員,能全方位的將所需要內容通過形象、語言在作品中表現出來並指導團隊(演職員)進行工作的人員和機構。
2、影視剪輯:即將影片製作中所拍攝的大量素材,經過選擇、取捨、分解與組接,最終完成一個連貫流暢、含義明確、主題鮮明並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從美國導演格里菲斯開始,採用了分鏡頭拍攝的方法,然後再把這些鏡頭組接起來,因而產生了剪輯藝術。剪輯既是影片製作工藝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影片藝術創作過程中所進行的最後一次再創作,對影片剪輯可形成平行蒙太奇、敘事蒙太奇、隱喻蒙太奇等特殊效果。
3、非線性編輯與特技合成:藉助計算機來進行數字化製作,幾乎所有的工作都在計算機里完成,不再需要那麼多的外部設備,對素材的調用也是瞬間實現,不用反反復復在磁帶上尋找,突破單一的時間順序編輯限制,可以按各種順序排列,具有快捷簡便、隨機的特性。非線性編輯只要上傳一次就可以多次的編輯,信號質量始終不會變低,所以節省了設備、人力,提高了效率。非線性編輯需要專用的編輯軟體、硬體,在現在絕大多數的電視電影製作機構都採用了非線性編輯系統。在非線性剪輯的過程中,原始的素材在剪接過程中不會丟失或修改。非線性剪輯是電影和電視後期製作中的一種現代剪接方式,它意味著能存取視頻片段中的任意一幀。
4、錄音:將聲音轉為模擬訊號或機械記錄的過程。數字錄音是指將模擬信號經由AD轉換器將類比(analogy)取樣成數字(digital)記錄到數字儲存裝置再由,數字轉換回模擬信號的過程,錄音的質量受取樣頻率和取樣解析度影響。
5、配音:廣義指影片加入聲音的過程,狹義指配音演員替角色配製聲音、為影視作品或電視動畫等加入負責內容說明的旁白。此外,戲劇演員的話音、歌聲轉由別人配製的替代;現場收音出現錯漏,由原演員重新為片段補回對白的過程皆屬於此類,即時外語傳譯則除外。現今除了默劇動畫,所有電視動畫都會有配音。代替原本語言的配音最常出現在電影、動畫或劇集里。
配音是一門語言藝術,是配音演員們用自己的聲音和語言在銀幕後、話筒前進行塑造和完善各種活生生的、性格色彩鮮明的人物形象的一項創造性工作。
6、表演:由演員扮演角色,在攝影機前表演情節的藝術。電影表演與戲劇表演同屬表演藝術范疇,具有共同的基本規律。電影表演繼承了戲劇表演中許多適合於電影表演的原則和方法,然而,又和戲劇表演不同。戲劇演員在舞台上表演並直接與觀眾交流,演員的表演是觀眾接受的最後形象。而電影演員的表演是通過銀幕間接地與觀眾交流,演員在攝影機前的表演並不是觀眾感受到的最後形象。銀幕上的最後形象須經攝影藝術處理和導演運用蒙太奇手段的藝術再創造才能完成。特別是電影藝術的紀實性、綜合性、時空觀、蒙太奇以及電影特有的生產過程,更為電影表演帶來了種種特點,既要求電影表演真切、自然、生活化,同時還要求演員具有鏡頭感以及對於非連續創作的適應等。
7、化妝:指在戲劇、電影等表演藝術或娛樂場合中,塑造劇中人物外部形象的手段,如塗油彩、施脂粉、勾臉譜、變換服裝、戴假面具等等。
8、編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作品叫劇本,是影視劇、話劇中的表演藍本,成就突出的職業編劇本稱為劇作家,最著名及具有代表性的是莎士比亞。編劇的藝術素養要求較高,一般具有較強的文學表達能力,熟悉影視、戲劇、廣告、專題片運作的相關流程、表現手法等。
9、攝影:培養具備廣泛的科學文化和藝術理論知識,具備電影、電視、廣告、圖片攝影攝像能力.能在電影廠、電視製作部門、廣告宣傳部門、音像出版部門從事攝影藝術創作、教學和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10、影視美術:是將電影的故事進行視覺再現,是在電影拍攝環節中一個重要的部分。電影美術分工也很細,有電影美術指導,
副美術,
電影概念設計師,
道具設計師
,陳設師
,制景師,
服裝設計等。
❷ 哪些學校招電影史的研究生
各地的藝術學院,電影學院,戲劇表演學院等等,你可以到你中意的學校主頁上面查一下,在研究生課程,院系設置那邊應該都會有
❸ 想考電影學的研究生,影視批評史、影視類型史、中國電影史,這三個裡面哪個更有發展前途些
中國電影史好,新的東西,可以慢慢給你發展~~
❹ 和電影有關的專業有哪些呢
和電影有關的專業:戲劇與影視學類、表演、戲劇學、電影學、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錄音藝術、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影視攝影與製作
1、戲劇學:戲劇學的畢業生主要到劇院(團)或電視台、電影廠、編輯部以及文化管理機關等部門從事理論研究、編審與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到國家機關、文教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
2、表演: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並具備和掌握表演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能夠在戲劇、戲曲、電影、電視和舞蹈等表演中獨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創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3、錄音藝術:該專業和影視藝術緊密結合,學習過程不像純粹的音樂專業那樣單調,而且文化課成績要求不算高,招收人數不算少,亦不像播音與主持等藝術專業那樣是考生趨之若鶩的大熱門,競爭不太激烈。
4、電影學:電影學是把電影作為社會文化現象、藝術現象以及大眾傳播媒介加以研究的科學。在中國,電影學還是一門新興學科,對它的界定和研究范圍眾說不一。
5、影視剪輯:即將影片製作中所拍攝的大量素材,經過選擇、取捨、分解與組接,最終完成一個連貫流暢、含義明確、主題鮮明並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4)電影史研究是哪個專業擴展閱讀
影視學培養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創作、製作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具備較高的政治水平、理論修養和藝術鑒賞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全國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和文化部門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編導、藝術攝影、音響設計、音響導演、撰稿、編劇、製作、社教及文藝類節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廣播電視藝術學科的高級專門人才。
在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中,比較熱門而且好就業的專業是表演專業。
表演專業就業前景不錯,表演專業畢業生可在全國各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各影視製作公司、劇組、文藝表演團體、教研單位、各單位黨政共團、文化傳播公司等從事表演、管理、策劃、組織等工作。
參考資料網路——影視學專業
❺ 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都有什麼專業啊跨專業可以考嗎需要什麼復習資料
文學系 電影學 電影劇本創作
及理論 黃丹 一級編劇
副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劇本創作
④影片分析 招收應屆、往屆
本科畢業生,
已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的
專升本人員,
獲得畢業證書滿兩年的
專科畢業生
張獻民 教授
曹保平 副教授
薛曉路 副教授
廣播電視藝術學 電視劇
劇本創作及理論 丁 牧 教授
電影學 國際電影文化
傳播 鍾大豐 教授
潘若簡 副教授
梅 峰 副教授
杜慶春 副教授
萊 瑞
(美國客座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
③電影歷史與理論(中外)
④影片分析 只招收應屆、往屆本科
畢業生,以及已獲得
本科畢業證書的
專升本人員
導
演
系 電影學 電影導演創作
及理論 田壯壯 一級導演
王紅衛 副教授
周新霞一級剪輯師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導演創作及理論
④電影劇本命題寫作 招收應屆、往屆
本科畢業生,
已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的
專升本人員,
獲得畢業證書滿兩年的
專科畢業生
紀錄片導演創作及理論 謝曉晶 教授
楊 琳 教授
表
演
學
院 電影學 電影表演創作
及理論 陳 浥 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表演藝術理論
④命題寫作 只招收表演專業或
相關表演專業的
應屆、往屆本科畢業生,
已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的
專升本人員,
獲得畢業證書滿兩年的
專科畢業生
張 華 教授
陳 兵 副教授
張 輝 副教授
扈 強 副教授
攝
影
系 電影學 電影攝影創作
及理論 穆德遠 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電影攝影技術技巧理論
④電影攝影創作理論 招收應屆、往屆
本科畢業生,
已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的
專升本人員,
獲得畢業證書滿兩年的
專科畢業生
蔡全永 副教授
雷載興 副教授
王 競 副教授
美術學 視覺概念
設計 高向明 副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美術造型理論
④繪畫基礎及命題創作
錄
音
系 電影學 電影聲音創作
及理論 黃英俠 教授
於 根 副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影視工藝、創作及聲音
理論
④影片聲音分析 招收應屆、往屆
本科畢業生,
已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的
專升本人員,
獲得畢業證書滿兩年的
專科畢業生
姚國強 教授
吳 昊 副教授
李 偉 副教授
谷 毅 副教授
電影音樂創作
及理論 王黎光 一級作曲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音樂創作理論
④電影音樂創作
王宏民 副教授
楊宣華 副教授
藝術學 新媒體技術 甄 釗 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信號與電子技術
④現代錄音技術 只招收應屆、往屆本科
畢業生,以及已獲得
本科畢業證書的
專升本人員
童 雷 副教授
俞 曉 副教授
美
術
系 藝術學 新媒體藝術 宮 林 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德)
③素描
④命題創作 招收應屆、往屆
本科畢業生,
已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的
專升本人員,
獲得畢業證書滿兩年的
專科畢業生
劉旭光 副教授
電影學 電影美術設計
創作及理論 全榮哲 副教授
毛懷清 副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素描
④命題創作
電影特技創作
及理論 劉 進 教授
聶春輝 副教授
劉曉清 副教授
設計
藝術學 虛擬空間設計 劉言韜 副教授
管理系 藝術學 文化市場研究 趙玉忠 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法律基礎理論
④文化藝術理論 招收應屆、往屆
本科畢業生,
已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的
專升本人員,
獲得畢業證書滿兩年的
專科畢業生
電影學 電影市場營銷 於 麗 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影視製片與市場營銷管理④經濟管理綜合知識
俞劍紅 教授
聶海金 副教授
林曉霞 副教授
唐玲玲 副教授
廣播電視藝術學 媒介經營
與管理 吳曼芳 副教授
電影學 電影製片 鞏繼程 副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影視製片與市場營銷管理
④影片分析
季 偉 副教授
攝影
學院 美術學 圖片攝影
創作
及理論 宿志剛 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文藝理論
④圖片攝影理論與創作 只招收應屆、往屆
本科畢業生,以及已獲得
本科畢業證書的
專升本人員
宋 靖 教授
唐東平 副教授
曹 頲 副教授
動
畫
學
院 電影學 動畫創作
及理論 孫立軍 教授
李曉彬 副教授
徐迎慶 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命題創作
④影片分析 招收應屆、往屆
本科畢業生,已獲得本科
畢業證書的專升本人員,
獲得畢業證書滿兩年的
專科畢業生
陳廖宇 副教授
美術學 動漫策劃 孫立軍 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命題寫作
④影片分析
廣播電視藝術學 電視動畫
製片 盧 斌 副教授
王乃真 副教授
電
影
研
究
所 電影學 電影理論 楊遠嬰 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電影歷史與理論(中外)
④影片分析
只招收應屆、往屆
本科畢業生,
以及已獲得
本科畢業證書的
專升本人員
外國電影史 賀紅英 教授
中國電影史 王海洲 教授
電影文化研究 陳曉雲 教授
李 彬 副教授
兒童電影研究 侯克明 教授
劉 軍 副研究員
廣播電視藝術學 電視劇研究 張東鋼 副教授
基礎部 電影學 電影批評 葉遠厚 教授
數字媒體技術研究所 電影學 數字電影
技術 張會軍 教授
劉戈三 教授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影視製作基礎
④數字媒體技術
註:每位導師可招收1-2名碩士研究生(論壇) 。最終錄取數將根據教育部批准我院的招生規模數、實際報考各導師的考生人數、考生的考試成績等情況進行調整。
❻ 電影專業有哪些課程
表演學院開設的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有:
表演專業課
表演藝術課、表演理論課、電影表演藝術史研究、影視表演藝術創作研究、表演大師研究,表演教學研究
表演專業基礎課
語言技巧課、聲樂課、形體課、電影表演形體語言研究
基礎課:電視劇作基礎、電影導演基礎、視聽語言、電影造型、影片賞析、中外電影史、藝術概論。
基礎課:電影劇作基礎、電影導演基礎、視聽語言、電影造型、類型電影、影片賞析、中、外電影史。
共同課:外語、體育、哲學、毛澤東、鄧小平理論、政治經濟學、藝術概論、大學語文、名著選讀、大學生修養、計算機基礎。
文學系: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電影劇作、電影理論、電影批評)
導演系:導演專業。(故事片、紀錄片、剪接、影視節目之作)
攝影系:攝影專業;(故事片攝影、紀錄片攝影、科教片攝影、影視照明、)
美術系: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廣告學專業。(電影美術設計、特技美術、廣告製作、影視化妝)
錄音系:錄音專業。(錄音技術、錄音藝術、音樂錄音)
管理系: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影視製片、發行放映、文化經濟人)
電影學系:(電影研究所)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電影理論、電影批評、影視創作學)同時,負責學院的學報出版,學院信息中心的工作和學院網路的工作。)學生課程的3大主要類型:
❼ 全中國哪所大學的電影專業最好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藝術學院正在籌建之中)現設3個本科專業、3個碩士專業和1個博士專業,即影視編導本科專業,藝術學專業輔修本科,文化藝術管理專業本科;藝術學專業碩士點、電影學專業碩士點、美術學專業碩士點;藝術學專業博士點。此外,藝術學系還從1998年起,陸續開始文化藝術管理、古代藝術品鑒定、文化經紀人、媒介經營管理、美術管理等方向的研究生課程進修班。藝術學系將依託北京大學雄厚的人文學科優勢,力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理論素質和實踐技能相結合的,寬口徑、復合型的高層次人才。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於1997年4月宣告成立,這標志著北大藝術教育和藝術學研究在北大揭開了一頁新的歷史篇章。
藝術學系設四個教研室: 藝術學教研室、美術學教研室、音樂學教研室、影視學教研室。 設有四個研究所:文化產業研究所、書法研究所、京昆藝術研究所、戲劇研究所、電視研究中心等。
藝術學系還設有數字影像實驗室、蘋果電腦實驗室和圖書音像資料室。目前,藝術學系建設成一座較大規模的圖書音像資料館,國內最大的數字電影研究資料庫。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還負責管理和輔導北京大學學生藝術團的工作。北大學生藝術團包括學生合唱團、學生管弦樂團、學生舞蹈團、學生民樂團等,近年來曾多次應邀出訪美國、西班牙、新加坡等國並在國際比賽中獲獎。藝術學習將努力把北京大學藝術團建設成為具有世界聲譽的大學生藝術團體,推動校園文化建設,並在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和國際文化交流中發揮作用。藝術學系還先後聘請一批海內外著名的學者和藝術家擔任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
北大藝術學系致力於以下互相聯系的四項目標:一, 向全體大學生進行藝術教育,使他們具有較豐富的藝術知識,同時具有較高的趣味、格調和鑒賞力,從而成為有相當藝術修養的人才;
二, 培養一批藝術教育、藝術評論、藝術實踐和藝術研究的專門人才(包括一批藝術研究的高級人才),這些人才應在理論基礎、專業訓練、綜合素質等三個方面都達到較高要求;
三, 積極組織基礎藝術理論、各門類藝術、比較藝術和美育等方面的學術研究,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為創建具有國際水準和中國特色的藝術學作出自己的貢獻;
四, 通過面向社會的藝術教育、藝術評論,以及在藝術產業、藝術科技、廣告產業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社會注意市場經濟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最快將於年內成立,初期計劃包括美術系、音樂系、影視藝術系、文化管理系四個系和戲劇研究所、書法藝術研究所、影視研究所等。
現有專業:本科(影視編導、藝術學、音樂學、文化藝術管理)
碩士(藝術學、電影學、美術學)
藝術碩士(MFA)
博士(藝術學)
可預計即將開設:本科(音樂表演、藝術設計)
碩士(戲劇戲曲學、設計藝術學、廣播電視藝術學)
博士(電影學、 廣播電視藝術學)
目前,藝術學院有電影學博士生導師1名:彭吉象 [教授],碩士生導師5名.影視學教研室 (主任:陳旭光 教授) 陳旭光 [教授] 俞 虹 [教授] 李道新 [副教授] 陳 宇 [副教授] 邱章紅 [講師] 陳宇[講師]
彭吉象 教授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書記 副系主任
博士研究生指導導師
學術職務: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
中國高教美育研究常務副會長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高校分會副會長
中國高教影視學會副會長
開設主要課程:
藝術概論、影視鑒賞、中國藝術精神、
美學原理、影視美學
當前主要工作領域:
1. 主編"影視藝術叢書"(首批共10本),其中包括本人撰寫的《影視美學》(35萬字),以及由國內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撰寫的《影視社會學》,《影視心理學》,《影視文化學》,《影視語言學》,《影視批評學》,《影視藝術傳播學》等,此套叢書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01年末開始陸續出版.
2. 研究課題《藝術學原理》擬在本人原來主編的《中國藝術學》(80萬字)與《藝術學概論》(30萬字)的基礎上,努力用現代觀念來闡述中國藝術傳統理論,運用打通學科、打通中西、打通古今的研究方法來進行。
3. 承擔中央電視台研究課題「電視綜藝節目研究」。
4.本人目前正在同北京大學出版社共同組織一套影視藝術譯叢,其中包括本人帶領2000級影視專業研究生共同翻譯的〈Film Art >(第五版),該書是美國著名大學均採用的電影教材,而且是美國影視專業學生必修課的指定教科書。該書將於2001年12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同時發行的還將有另外兩本著作《電影文化》、《電影簡史》等。
研究課題:
1. 國家"八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中國藝術學》,本人為課題負責人。該項目在"八五"期間全國藝術科研10個重點項目中名列第二位,研究成果為《中國藝術學》,本人主編,5位教授共同撰寫,歷時5年完成,共80萬字。
2 .中央電視台研究課題《電視綜藝節目研究》。
主要學術獲獎情況:
1 .《中國藝術學》(本人主編,高教出版社於97年12月出版,80萬字)1998年獲"中國圖書獎";1999年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1999年獲全國文科最高獎,即第一屆國家社科基金優秀項目成果二等獎。
2 .《影視鑒賞》(本人主編,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萬字)1998年被列為國家級"九五"重點教材。1998年被教育部推薦為全國普通高校美育與藝術教育重點教材(共四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嵐清同志為這套重點教材寫序,倡導高校普及美育與藝術教育。1999年被教育部列為全國普通高校素質教育第一批重點教材(共41本)之一。2001年先後被北京市評為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以及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3.《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北大出版社1991年版)和《藝術學概論》(北大出版社1994年版)分別獲得北京大學第四屆與第六屆科研成果獎。
主要學術著作:
1. 《中國藝術學》,主編,高教出版社97年12月出版,80萬字。
2. 《影視鑒賞》,主編,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萬字。
3. 《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91年版,25萬字。
4. 《藝術學概論》,彭吉象著,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35萬字。
5. 《影視美學》,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35萬字。
主要學術論文:
1. 《散文詩電影的美學特色》,載《電影藝術》,1985年第7期
2. 《驚險片段的美學追求》,載《當代電影》1988年第3期
3. 《走向跨文化研究的比較藝術學》,載《文藝研究》1998年第2期
4. 《中國戲曲與日本能樂美學特性比較略論》,載《文藝研究》2000年第4期
5. 《跨文化交流中的華語電影》,載《電影藝術》2000年第1期,《北京日報》2001年2月18日轉載摘要,《新華文摘》2001年第5期轉載
6.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華民族影視藝術》,載《現代傳播》2001年第2期
7. 《中華民族影視藝術與WTO》,載《電影創作》2001年第3期
李道新 副教授 博士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指導導師
開設主要課程:
中國電影史、中國電影批評
主要研究領域:
中國電影史、中國電影批評、中國電影文化、中國電影傳播
主要學術獲獎情況:
《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64萬字)2004年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主要教學獲獎情況:
2003年獲北京大學十佳教師稱號。
主要學術著作(均為獨立署名):
1. 《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71萬字。
2. 《中國電影的史學建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版,27萬字。
3. 《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版,64萬字。
4. 《影視批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34萬字。
5. 《中國電影史(1937-1945)》,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23萬字。
6. 《波德萊爾是怎樣讀書寫作的》,長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34萬字。
主要學術論文(均為獨立署名):
1. 《消費邏輯的建立與賀歲電影的進路》,《文藝研究》2005年第5期。
2. 《以光影追尋光明——沈浮早期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5年第3期。
3. 《淪陷時期的上海電影與中國電影的歷史敘述》,《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4. 《建構中國電影文化史》《當代電影》2005年第1期。
5. 《意識形態氛圍與中國恐怖電影的不可預期》,《電影新作》2004年第5期。
6. 《電影學術:無人喝彩的尷尬與渴望超越的焦慮》,《中華讀書報》2004年8月11日。
7. 《電影啟蒙與啟蒙電影--鄭正秋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4年第2期。
8. 《作為類型的中國早期喜劇片》(上、下),《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2、3期(連載)。
9. 《新中國喜劇電影的歷史境遇及其觀念轉型》,《電影藝術》2003年第6期。
10. 《女性意識及其艱難浮現--影片<跆拳道>文化闡釋》,《當代電影》2003年第6期。
11. 《市場經濟呼喚重構中國電影類型生態》(記者專訪),《中國文化報》2003年8月26日。
12. 《從中國電影的類型傳統看當前中國電影的發展機緣》,《文藝報》2003年7月17日。
13. 《心靈探詢與價值重建--影片<和你在一起>的文化讀解》,《當代電影》2003年第2期。
14. 《中國早期電影史:類型研究的引入與墾拓》,《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15. 《第四代導演的歷史意識及其在中國電影史上的獨特地位》(上、下),《海南師范學院學報· 社科版》2003年第1期、2002年第6期(連載)。
16. 《為生而死與向死而生--對侯孝賢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種讀解》,《電影新作》2002年第6期。
17. 《中國早期電影里的父親形象及其文化含義》,《電影藝術》2002年第6期。
18. 《物戀悲劇與生存困境--影片<尋槍>的文化讀解》,《電影藝術》2002年第3期。
19. 《歷史·文化與個體·塵世--夏鋼影片<玻璃是透明的>評析》,《當代電影》2002年第1期。
20. 《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獨特處境及歷史命運》,《當代電影》2001年第6期。
21. 《中國電影史研究的發展趨勢及前景》,《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22. 《王家衛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1年第3期。
23. 《選擇與堅持:早期現實主義電影批評》,《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年第1期。
24. 《作為類型的中國早期歌唱片》,《當代電影》2000年第6期。
25. 《電影理論與電影史視野里的中國電影批評》,《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26. 《中國早期電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義》,《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6期。
27. 《當代中國電影:現實主義50年》(上、下),《電影藝術》1999年第5、6期(連載)。
28. 《建構中國電影批評史》,《電影藝術》1998年第4期。
❽ 電影學研究生
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電影學2008年研究生入學專業目錄研究方向: 01. 電影理論與批評
02. 中外電影史
03. 電影製片管理
04. 電影導演研究
初試科目: 1. 101政治
2. 201英語
3. 647電影理論
4. 881中外電影史
5. 影片分析(研究方向01、02、04)(復試科目),影視製片管理(研究方向03)(復試科目)
復試備註: 報考電影(電視)導演研究方向的考生必須具有一定的導演、表演、攝影實踐基礎。專業限制:色盲、色弱。
881中外電影史
《中國電影史》陸弘石 舒曉鳴 文化藝術出版社
《西方電影史概論》邵牧君 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藝術詞典》中國電影出版社
《中國電影發展史》程季華 李少白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世界電影史》[美]克莉絲汀·湯普森 大衛·波德維爾著 陳旭光 何一微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1月
647電影理論
《影視批評:實踐與理論》陳犀禾 吳小麗 上海大學出版社
《百年中國電影理論文選》丁亞平 文化藝術出版社
《電影藝術新論——交叉與分離》潘秀通 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理論史評》尼克·布朗 中國電影出版社(參考)
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電影學
南京大學文學院電影學2008年研究生入學專業目錄研究方向: 01電影理論與批評
02電影史
初試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616戲劇與電影基礎(含戲劇與電影理論、中國戲劇、外國戲劇、中國電影、外國電影)
④978評論寫作
復試:電影學專題
復試備註: 在藝術學一級學科內擇優錄取,招生計劃8人,初試合格參加復試者,按專業及外語總分排序。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電影學2008年研究生入學專業目錄研究方向: 01中國電影史
02電影理論批評
03電影美學
04新聞記錄電影
初試科目: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705文學語言綜合知識
④811電影史與電影理論
❾ 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史研究生的參考書目是什麼
①政治
②外語(英、日、俄)
③電影歷史與理論(中外)
④影片分析
沒有參考書目,就考這些,請看原文「我院的專業考試更注重對考生綜合素質的考核。為防止考生將復習備考的重點僅僅局限在參考書的范圍內,為了避免誤導考生,並且更有利於對藝術人才的選拔,我院不提供任何參考書目,也不劃定考試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