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月圍城中你最欣賞和最感人的是哪段地方
我最喜歡甄子丹跑酷那一段~ 他為了自己愛的女人和女兒也參與到保護孫中山的隊伍中,最後一死太過悲壯了~ 震撼!
Ⅱ 十月圍城和孫中山這兩部電影哪個故事場景最深深打動人,並且寫幾句下來
誅殺孫賊
Ⅲ 《十月圍城》和《孫中山》哪個故事或場景深深打動了你,把它寫下來.
三個人東方紅呢如何不二色入
Ⅳ 你認為電影「十月圍城」的情節是否與電視劇「八大豪傑」有些相似
不是,十月大部分都是小商小犯之類的,而且他們也沒有想的那麼偉大的目標什麼的,他們沒有打擊惡勢力,只是保護孫中山而已
Ⅳ 十月圍城中孫文念的那封信的內容
十月圍城中孫文念的那封信的內容:
我年輕時學醫,後棄醫從政,立誓顛覆滿清,造福國人。
離開香港時,母親大人眼見我常年奔波,心痛規勸:革命的目的在於救人,行醫的目的亦是救人,同是救人,何必東奔西跑?
我說母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行醫只能救助很少的人,而革命卻能夠救中國的億萬大眾,兩百六十年亡國之痛,兩千餘年專制之禍,中國睡夢之深,滿清政府腐敗不堪,恰如江河日下,如此黑暗的政府,只能帶給人民災難和罪惡連綿不絕。
今日革命風潮已經興盛,人民思想逐步開通,我們當鼓起勇氣,乘此良機,推翻滿清政府,建立真正的人民之國。
革命者,革之以命,以吾人數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國家億萬年人民之幸福,其價值之重可知屢敗屢起,百折不餒,豈畏其難其痛,為了千千萬萬的百姓不再水深火熱,為了千千萬萬個家庭不再背井離鄉。
孫文謂各省代表曰:
十年以前,衢雲兄跟我在此討論何為革命,當時我說,革命就是為了四萬萬同胞人人有恆業,不啼飢,不號寒,十年過去了,與我志同者相繼犧牲,我從他鄉漂泊重臨,革命兩字與我而言,不可同日而語,今天再道何為革命,我會說,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這痛苦就叫做革命。
孫文拜謝。
電影《十月圍城》由陳德森導演,陳可辛監制,甄子丹、謝霆鋒、王學圻、梁家輝、李宇春、范冰冰、黎明等主演 。
該片講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拚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 。影片於2009年12月18日上映。
Ⅵ 《十月圍城》電影中最後孫中山說的話有出處的嗎誠心求指教!
暈啊,這個是導演和編劇搞的台詞,和歷史沒有太大關系de .
Ⅶ 《十月圍城》中的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哪裡
《十月圍城》中的故事發生地點是香港。
電影《十月圍城》由陳德森導演,陳可辛監制,甄子丹、謝霆鋒、王學圻、梁家輝、李宇春、范冰冰、黎明等主演。該片講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拚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影片於2009年12月18日上映。
3、寧財神評論,香港人也許無法理解形而上的革命信仰,在他們的概念中,亂世中的小人物,販夫走卒,用生命去保護一個陌生的革命者,光喊兩句革命口號肯定不夠,所以在創作時,他們為每個人物找到了來自世俗的合理動機。與某些主旋律影片比起來,他們的動機更可信,也更接地氣,犧牲時也更讓人動容。
Ⅷ 《十月圍城》所講述的故事和裡面的人物是真實的么
是虛構出來的。
《十月圍城》是由博納影業出品的年代傳奇電視劇,鞠覺亮、鄒集城執導,鍾漢良、張曉龍、劉小小、吳剛、吳孟達等人主演。該劇改編自同名電影《十月圍城》。
主要講述清末民初的省港地區,草根人物車夫阿四誤打誤撞做起革命青年李重光替身,從而串起整個家族以及周邊人投身革命的故事。
宣統二年,同盟會代表抵達香港,商議舉行大規模反清起義活動。廣東將軍鐵山奉詔刺殺孫中山。大商人李玉堂母親病重,要李玉堂帶孫兒李重光回家。為了確保孫中山順利召開會議並且安全離開香港,李重光甘願作為孫中山的替身便於引開鐵山等人的注意力,要求黃包車夫阿四故意拉著重光在眾目睽睽之下逃亡,於是遭到了鐵山的殺手層層圍追堵截。而阿四為了攢錢幫阿純治眼病的一百塊港幣,拉著車上的李重光一路狂奔沖過層層包圍,但是最終李重光還是死在阿四的洋車上。
該劇翻拍自電影《十月圍城》,劇本由編劇林黎勝及合作夥伴歷時三年打造,邀請多位歷史顧問、文學顧問、民俗顧問 。
自開拍至殺青歷時四個多月,輾轉橫店、上海、廣州等地取景。由博納影業聯合北京如意吉祥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製作,單集超300萬的投資。
該劇編劇卞智弘表示,《十月圍城》開播首日,四家衛視按自己的意圖各剪出一個版本,有的是整場整場刪戲,有的是每場戲都刪一些鏡頭和台詞。另外,毛阿敏演唱的片頭曲和鍾漢良的片尾曲也被砍到各剩一句,這些主創們的心血被砍後均換成了電視台插播的廣告。卞智弘認為電視台的這種做法侵犯了主創的著作權,呼籲「打擊電視台亂剪劇這雙黑手」。
Ⅸ 關於《十月圍城》的故事情節
影片講述1906年10月15日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戲班主在香港中環浴血拚搏,粉碎了一場暗殺行動,保護孫中山的故事。負責接待他的義士商人知道有一批滿清政府派來 王學圻飾演的李玉堂的刺客暗殺,所以請了一批身懷絕技的保鏢護送,最後順利將孫中山安全送去日本。
1906年。清末。正是清廷瘋狂暗殺「革命黨」的黑暗年代。
10月15日。革命領袖孫中山決定冒險赴港,名為探望母親,實則與十三省革命代表見面會談。這是清廷「刺殺孫賊」的大好時機,將軍閻孝國(胡軍飾)買通香港警察,在全港織起了一張「刺孫」的天羅地網。而中國日報社長陳少白(梁家輝飾)作為革命黨人,必須在1小時內完成保衛孫中山的任務。
大商人李玉堂(王學圻飾)是陳少白老友,多年來一直在暗中出資支持陳的革命工作。10月15日前夕,李玉堂正在為17歲的獨子李重光(王柏傑飾)考上耶魯大學大宴賓客,陳少白尋上門來,希望其能出資支援此次孫中山來港——當李玉堂隨後發現兒子重光竟然也受革命思想影響時,不僅不願再度投資,更欲與陳決裂。
然而,就在此時,清廷將軍閻孝國及手下將戲班班主(任達華飾)及戲班眾人全部殺害,並將陳少白囚禁,面對陳少白的失蹤,以及《中國日報》報社等香港各革命據點的連續遭襲,令李玉堂無法袖手旁觀,他決定完成陳少白失蹤前的囑托,擔負起「保孫」的指揮工作,並在民間找尋各種能人義士,來保護即將來港的孫中山。
香港,卧虎藏龍之地。曾是貴公子,如今淪為「乞丐」的劉郁白(黎明飾);對李家父子忠心耿耿的「車夫」阿四(謝霆鋒飾);因父親被殺而欲替父報仇的戲班「打女」方紅(李宇春飾);被南少林逐出山門,如今靠賣炸臭豆腐為生的「小販」王復明(巴特爾飾);他們身懷絕技,雖然並不明白「革命」真正的意義和慘烈,卻因自身的各種原因,先後加入到保衛孫中山的隊伍中。
而原本一事無成的「賭徒」沈重陽(甄子丹飾)因為與李玉堂「妾侍」月茹(范冰冰飾)的復雜恩怨,最終擔負起了重要的護衛工作。
甚至是老奸巨猾的華人警察司長史密夫(曾志偉飾)都因深受感染而對保衛工作暗施援手。15日前日,陳少白冒險逃脫囚禁成功,回歸保衛革命的隊伍中。李玉堂不知,他最心愛的兒子李重光已成為這次反刺殺行動中,被抽簽選中為孫中山的替身。
15日。孫中山抵港。閻孝國組織的殺手隊伍一撥又一撥地逼近了保鏢隊伍。雙方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全城追殺」。
最終,孫中山安全離境,身後的香港已染滿保鏢和殺手們的鮮血。一年內,全國革命相繼爆發。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
Ⅹ 電影《十月圍城》里演的保護孫中山的人物和情節是真的嗎
影片背景 清廷刺殺
純屬虛構 李宇春飾演戲班女方紅
近代史專家稱孫中山在香港遇襲無史料可尋
《十月圍城》雖有著刺殺孫中山這樣顯赫的歷史背景,但從本質上來講它依然是部「本故事純屬虛構」的香港製作。孫中山是否在香港遭到刺殺是無史料可查的,但電影中涉及到不少人物卻有著原型,更重要的是影片所透出的情懷和當年是比較相符合的。記者為此采訪近代史專家張鳴,查閱資料,以期給讀者介紹下1905年前後的那段歷史。
孫中山曾遇「倫敦蒙難記」
1906年10月15日孫中山駕臨香港,清廷派出幾百名殺手伏擊,香港幾十個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前來保護。這樣的故事聽著就相當有戲劇性,有電影需要的矛盾沖突,顯然歷史沒有電影來得這么誇張。導演陳德森稱,歷史上清廷對孫中山的刺殺有過幾次,野史上也記載過孫中山是1895年10月15日至香港與楊衢雲合作成立興中會。
中國近代史研究專家張鳴稱,歷史上末年的清廷是比較弱勢和膽小的政府,沒有系統地組織過對孫中山的刺殺活動,唯一有些關聯的就是「倫敦蒙難記」。1896年秋天,孫中山轉往英國倫敦,在當地被清廷特務緝捕入中國駐英國公使館,後來在英國外交部的干預以及輿論報道之下,公使館只能放人。事件後來被稱為「倫敦蒙難記」(Kidnapped in London),孫並被邀出書描述其遭遇,在電影中,陳少白贈給少爺李重光的也正是此書。
張鳴認為,《十月圍城》電影也好,香港影人多次拍的江湖義士保護孫中山也好,應該是從該事件得到的一些啟發。即使是「倫敦蒙難記」目前史學界也有許多的爭論,認為事實有問題。張鳴認為,經過「倫敦蒙難記」後,清政府更加不敢對孫中山進行刺殺,而且在香港這塊英國人管轄的土地上,不可能光天化日之下追殺孫中山幾條街。
楊衢雲被槍殺有真實記載
《十月圍城》的開場張學友扮演的楊衢雲被胡軍扮演的閻孝國槍殺,這在歷史上有真實記載。楊衢雲(1861年-1901年1月10日),出生於廣東東莞,1890年於香港創立最早的革命組織輔仁文社,並為香港興中會首任會長。1900年原興中會會長楊衢雲從日本到香港,發動惠州起義。失敗後他於年底返回香港,上環結志街五十二號設私塾教授英文以養妻兒。1901年1月10日,楊衢雲於其私塾內被清廷派出之刺客陳林開槍刺殺(在片中楊衢雲是死在室外)。孫中山即在橫濱舉辦追悼會,籌了一千二百元給其妻和三女一子。但陳林也不得好死,在楊死後一個月即在其任「千總」之炮台門外,被槍殺以滅口。
原型人物
李玉堂、陳少白確有其人
張鳴稱,孫中山在香港長年求學,加上這里是屬英國管轄,清廷勢力無法直接干預,因此和上海、漢口租界一樣,香港是革命黨活動比較多的地方。在香港孫中山和盟友的活動當然會受到港英政府的限制,但只要不過於公開,港英警察是不會去管的。
張鳴認為孫中山當時的號召力僅限於一部分知識分子,留洋學生和新軍士兵。因此片中三教九流不認識孫中山是相當正常的。三教九流之所以主動保護孫中山,電影中表現的是李玉堂和陳少白的號召力。事實上,張鳴稱當年孫中山和哥老會、洪門這樣的「第三社會」組織一直有來往,因此各種人才會來幫助孫中山。
梁家輝扮演的陳少白歷史上也有真人,也辦過《中國日報》。陳少白21歲入香港西醫書院,與孫中山不僅是校友,而且和尢列、楊鶴齡支持孫中山的思想,被清政府稱為「四大寇」。1895年陳少白加入興中會,1897年赴台灣設立興中會台北分會。1900年奉孫中山命回香港辦《中國日報》,宣傳革命思想。
王學圻扮演的商人李玉堂和兒子李重光也有原型。李玉堂原型為李煜堂(1851年-1936年),原籍廣東省台山市,是廣東實業家、香港富商、廣東實業集團董事。在1902年,先後創立多間保險公司:聯益、康年,聯泰、羊城、聯保等,分店遍布中國口岸及南洋諸島。民國前六年,李煜堂曾經集資及贊助《中國日報》渡過難關。
李重光的原型為李自重,原名李炳星的他生於1882年,是李煜堂的長子。少年讀於私塾,1900年赴日本留學。1903年在孫中山所創辦的革命軍事學校學習。1904年加入同盟會,旋與馮自由等奉命返香港設立同盟會分會。
所處背景
革命大於立憲
《十月圍城》的故事設定在1906年10月15日這天。歷史上這一年的8月,在日本人內田良平的牽線下,結合孫中山的興中會、黃興與宋教仁等人的華興會、蔡元培與吳敬恆等人的愛國學社、張繼的青年會等組織,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被推為同盟會總理,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政綱。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日本的勝利,讓很多中國人認識到立憲政體的重要性。梁啟超在海外發起「君主立憲」的號召,但孫中山領導下的革命黨等激進人士則認為,中國有必要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國,以開創新時代。慈禧太後對革命的痛恨超出了她對君主立憲的厭惡,於是她開始支持立憲運動。不過立憲運動很快就被證明是清廷掩蓋其獨裁的拖延戰術,也激化了地方政府與清廷的矛盾,讓辛亥革命的成功有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