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部電影最容易寫觀後感 要大多數人都知道的電影
有人說《集結號》可以給出這樣一個概括性的公式,類似:《太極旗飄揚》+《拯救大兵》+《兄弟連》+《激情燃燒的歲月》+《藝術人生》。也有人早就宣傳稱這是一部中國的「拯救大兵瑞恩」。無論人家說什麼,自己眼見為實——在戰場戲那部分的確有點「美國味」。
說到戰爭片,讓我惡心的就是中國戰爭片,連長頂著炸葯包對手下喊「兄弟們你們撤!這里有我頂著!」……(吐了)好假!在這部馮氏戰爭片里,雖然許多地方採取西風東借,可還是看得到一些低能的中國風格,如呂寬溝和姜茂財去為連長拿手錶,寬溝找到手錶後竟然高興地跪了起來(上半身垂直於水平面)!這不是自告奮勇地當活靶子嘛!!不過從中也許還能看出一點,那些士兵不是天生的職業軍人,他們都是普通人,都是種田的老實人,所以一高興,忘了自己置身戰場也是人性流露的表現。這時我就覺得這個傻軍人很可愛——可如果我是連長我肯定能被他氣得吐血,這絕對屬於非戰斗性減員。
可見《集結號》並不是傳統的,教條的,宣揚解放戰爭怎麼怎麼的影片。他更多的是在宣揚一種「人性」,哪怕就像寬溝的那樣傻乎乎的行為。人性,是一個人自然流露出的本性,是赤裸裸的,不被政治、階級、宗教所控制、引導的東西。我非常佩服導演敢這么做。老谷,他是一個很有血性,很感情用事的一個軍人。從一開始,為了指導員被炸死而領導大家殺戰俘這一事件開始,我便覺得他是一個意氣用事的人。這樣的人,不記得是《兄弟連》里寫到過還是《戰神》里寫到過,是不適合呆在戰場上的,這樣的人註定了之後為他的手下弟兄們追討「烈士」榮譽。
在烈士陵園,劉澤水的墓前,老谷知道集結號沒有吹響,知道了大部隊早就撤走留下他們牽制敵人,其實這種舍小為大的事情戰場上很平常很正常,可是老谷知道了以後就是發怒了——「你們怕大部隊被咬死,就不怕我們被咬死?我們真的都被咬死了!!」這個時候似乎就能看出他的自私,因為要知道,傳統戰爭片里的中國軍人是不可以「自私」的,傳統戰爭片里的中國軍人是恨不得犧牲一人拯救全軍的。自私的老谷,難道就不是一個可愛的人嗎?自私的老谷才是有人性有血性的人,他把他手下四十幾個弟兄都當成親兄弟對待——記得《父輩的旗幟》里,MIKE說「我要和我的兄弟們在一起。我答應過他們的媽媽把他們平安的帶回去,我已經對他們一半食言了……」——老谷不也是這樣的嗎?他要他的那些兄弟們死也不能落在敵人手裡。誰敢對這樣一個「自私」的軍人做正面宣傳?誰敢?誰敢對一個「畏敵」(老谷讓大夥喘口氣,指導員罵他畏敵)的連長做正面刻畫?誰敢?那些傳統戰爭片的導演都不敢,他們都不敢,唯有馮小剛!「一個烈士等於700斤小米,也只有小剛敢在賀歲大片里那麼拍!」他說:「我不過是把一個人的經歷給拍下來。」哪來什麼教條?哪來什麼英雄主義?有的只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人性的人呀!「炸碎了,就捏不起來了。」
之前給了這部電影四顆星,現在又後悔,給了五顆星星。給四星,是因為坐進電影院里看這部電影,總感覺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有點不值票價和造價。可是,正如人家說的,看電影都帶著自己感情色彩去看的話,那就沒幾部好電影了。而自己寫完這篇東西(算是影評吧)——標題一直沒起——我覺得,應該把最可愛的星星獻給最可愛的谷連長。他是最可愛的解放軍(穀子地,長穀子的地,你們識字都識傻了!——原話記不得了),因為,至少是影片里的老谷、至少是馮導手下的老谷,是個有人性的人,真性情的漢子!有人說《集結號》可以給出這樣一個概括性的公式,類似:《太極旗飄揚》+《拯救大兵》+《兄弟連》+《激情燃燒的歲月》+《藝術人生》。也有人早就宣傳稱這是一部中國的「拯救大兵瑞恩」。無論人家說什麼,自己眼見為實——在戰場戲那部分的確有點「美國味」。
說到戰爭片,讓我惡心的就是中國戰爭片,連長頂著炸葯包對手下喊「兄弟們你們撤!這里有我頂著!」……(吐了)好假!在這部馮氏戰爭片里,雖然許多地方採取西風東借,可還是看得到一些低能的中國風格,如呂寬溝和姜茂財去為連長拿手錶,寬溝找到手錶後竟然高興地跪了起來(上半身垂直於水平面)!這不是自告奮勇地當活靶子嘛!!不過從中也許還能看出一點,那些士兵不是天生的職業軍人,他們都是普通人,都是種田的老實人,所以一高興,忘了自己置身戰場也是人性流露的表現。這時我就覺得這個傻軍人很可愛——可如果我是連長我肯定能被他氣得吐血,這絕對屬於非戰斗性減員。
可見《集結號》並不是傳統的,教條的,宣揚解放戰爭怎麼怎麼的影片。他更多的是在宣揚一種「人性」,哪怕就像寬溝的那樣傻乎乎的行為。人性,是一個人自然流露出的本性,是赤裸裸的,不被政治、階級、宗教所控制、引導的東西。我非常佩服導演敢這么做。老谷,他是一個很有血性,很感情用事的一個軍人。從一開始,為了指導員被炸死而領導大家殺戰俘這一事件開始,我便覺得他是一個意氣用事的人。這樣的人,不記得是《兄弟連》里寫到過還是《戰神》里寫到過,是不適合呆在戰場上的,這樣的人註定了之後為他的手下弟兄們追討「烈士」榮譽。
在烈士陵園,劉澤水的墓前,老谷知道集結號沒有吹響,知道了大部隊早就撤走留下他們牽制敵人,其實這種舍小為大的事情戰場上很平常很正常,可是老谷知道了以後就是發怒了——「你們怕大部隊被咬死,就不怕我們被咬死?我們真的都被咬死了!!」這個時候似乎就能看出他的自私,因為要知道,傳統戰爭片里的中國軍人是不可以「自私」的,傳統戰爭片里的中國軍人是恨不得犧牲一人拯救全軍的。自私的老谷,難道就不是一個可愛的人嗎?自私的老谷才是有人性有血性的人,他把他手下四十幾個弟兄都當成親兄弟對待——記得《父輩的旗幟》里,MIKE說「我要和我的兄弟們在一起。我答應過他們的媽媽把他們平安的帶回去,我已經對他們一半食言了……」——老谷不也是這樣的嗎?他要他的那些兄弟們死也不能落在敵人手裡。誰敢對這樣一個「自私」的軍人做正面宣傳?誰敢?誰敢對一個「畏敵」(老谷讓大夥喘口氣,指導員罵他畏敵)的連長做正面刻畫?誰敢?那些傳統戰爭片的導演都不敢,他們都不敢,唯有馮小剛!「一個烈士等於700斤小米,也只有小剛敢在賀歲大片里那麼拍!」他說:「我不過是把一個人的經歷給拍下來。」哪來什麼教條?哪來什麼英雄主義?有的只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人性的人呀!「炸碎了,就捏不起來了。」
之前給了這部電影四顆星,現在又後悔,給了五顆星星。給四星,是因為坐進電影院里看這部電影,總感覺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有點不值票價和造價。可是,正如人家說的,看電影都帶著自己感情色彩去看的話,那就沒幾部好電影了。而自己寫完這篇東西(算是影評吧)——標題一直沒起——我覺得,應該把最可愛的星星獻給最可愛的谷連長。他是最可愛的解放軍(穀子地,長穀子的地,你們識字都識傻了!——原話記不得了),因為,至少是影片里的老谷、至少是馮導手下的老谷,是個有人性的人,真性情的漢子!
❷ 有哪部電影比較好寫影評
<暖春>
感人啊,太好寫了,寫點人性,親情,責任,社會都是很深刻的主題
<我的兄弟姐妹>
趕人啊too,和上面一樣好寫
<後天>
這不用說了,現代的人類文明和其帶來的復面影響
<勇敢的心>
是勵志電影,拼搏,果敢,責任太多了
<當幸福來敲門>,維爾史密斯主演的
強烈推薦。我有信心你看了後會把我這個答案評為最佳。就怕你已經看過了。
是我看過之後感觸最深的電影
一個人背負著家庭的重擔,對孩子的責任,對生活的無奈,在黑暗中拼搏,樂觀開朗,認真熱情,最後終於看到彩虹,對我們的人生都有重大的意義
❸ 影視評論 寫那部電影較好
十大必看的電影!!!
1 《阿甘正傳》 課程:執著
2 《東方不敗》 課程:才華
3 《美國往事》 課程:人生
4 《羅馬假日》 課程:愛情
5 《勇敢的心》 課程:勇氣
6 《辛德勒的名單》課程:責任
7 《肖申克的救贖》課程:信念
8 《e.t》 課程:童心
9 《現代啟示錄》 課程:痛苦
10《第七封印》 課程:哲思
❹ 電影 好寫影評的
對於子女缺少對年邁父母關懷的社會現實的思考
---------淺析影片《我們倆》
在經濟與物質飛速發展的社會里,許許多多的人為了自己的生計奔波著,但卻忽略了對年邁父母的關懷。由馬儷文導演指導拍攝的故事片《我們倆》,以一個貧困學生租房子為線索,並在女孩兒與老人相處中與不斷的矛盾沖突中,通過逐漸相互退讓,與老人結下一段深深地感情,但也反映出一個社會現實,在這個人人忙碌的社會里,子女對於年邁父母的關懷少之又少,本應該時常陪在老人身邊的子女們,卻因工作等原因走脫不開,留下老人自己生活在一個缺少溫暖的環境里。老人最終卻在敬老院孤獨死去有一種諷刺的味道。
影片中老人的庭院幾乎見不到她的家人,偶爾也只是她的孫子來看望她,通過影片我們得知老人只有一個養女,全片卻只出現過2次,一個工薪階級,在這個社會里,有許許多多的這樣的工薪階級,應對社會的競爭,壓力之下,子女就會漸漸忽視對年邁父母的關懷,這是對一個社會總體問題的思考,在中國,國情決定底層人們競爭是激烈的,這是一種親情淡化的導火線,也是根本原因,只有過節時候去看望一下老人,其實也是取決於生活與工作的矛盾的原因而漸漸忽略老人的感受。這也就導致了社會上的一個問題,有兒有女,卻成了孤寡老人。
在家人漸漸忽視對老人的關懷後,老人總會感到很寂寞,就像影片中老太太很希望有個收破爛的或者走錯門的人來聊天,社會中這樣的現象很多,有的人認為只要老人豐衣足食就不會有什麼煩惱,但社會的現實卻與人們的想法恰恰相反,老人不僅需要物質上的關懷,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關懷,需要親情的關懷,但影片中的子女卻是恰恰缺少這樣的關懷,這就導致了老人心裡的寂寞以及精神上的低沉,這也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對於子女而言,創事業被放在首要位置,他們在年少時依賴於父母,並覺得父母和自己相處的時間還長,長大後在自己的思想領域中依然覺得與父母相處的時間仍然會長,並沒有過多的重視起來,這也是導致了這一社會問題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之一。
影片中老人與女孩兒在相互退讓相處的過程中產生了親情,有一原因是老人長時間孤獨寂寞,遇到了一個可以聊天的人,這樣就有利於兩個人的磨合,但反映的社會問題是,與老人朝夕相處,聊天說話的本應該是自己的子女們。子女忙碌的生活佔用了看望父母的時間,從客觀角度上看是得到的遠遠少於失去的,在物質與親情上的選擇需要理性的思考,出現這樣的社會問題不是偶然的,而是普遍存在的,子女對於父母的感受的思考不夠深刻,忽略了父母對寂寞生活的無助,是心理上的無助,而拿物質上的東西卻遠不能彌補這一些。這也主導了這一現象的發生與延續發展。
影片的最後老人在敬老院逝世,這也飽含著一種批判與諷刺的味道,整部影片的色彩都是看上去令人十分壓抑的,這也是為了對老人寂寞孤獨的心理的影射。在一個經濟與物質精神文化快速發展的社會里,老年人卻漸漸演變成一個特別容易被忽視的角色,在物質追求上與親情之間發生了沖突矛盾,矛盾無法化解,很多情況下都是物質追求勝過親情,而悲劇的最終埋單者卻是這些渴望子女關懷的老人們。對於這一點的忽略,被忽略的老人只能活在自己那個狹小的世界裡,最終也會鬱郁而終。子女缺乏對老人的關懷,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問題,卻也是很難解決的一個社會問題,它需要子女加重親情在心中的位置,依靠外力是無法解決的,也就是要在他們的意識形態領域中將對於老人的關懷重視起來。把物質追求放在親情的後面,老人需求的不僅僅是物質的東西,更多一點的是精神上的關懷。
❺ 什麼電影好寫影評
有內涵的電影。
可以說一堆你主觀猜測的話。
❻ 哪些電影比較好寫影評
個人認為:
一類是大家都看好的,戰爭,愛情之類,你就狂轟一通就行!難度系數:2
第二類,是暴力,血腥變態一類的,發掘以下人性有關的!
難度系數:2
第三類,蒙太奇的,那種大多數人不知所雲的,像公民凱恩之類,那就由你了,絕對不用擔心跑題。
難度系數:1
❼ 介紹一些適合寫影評 較有意義的電影~
《活著》
❽ 推薦值得寫影評的電影
伊朗的電影都很有深度,像是《天堂電影院》,《小鞋子》,都很有寫影評的價值,因為導演都有想探討的話題,想引發觀眾的思考。看後很有感覺。
❾ 推薦一下,哪部電影寫觀後感最好寫呀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在看完電影以後,心情一直是激動的.彷彿,自己也是得到了救贖的一員,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ings,no good thing ever dies.這是安迪給我最深的體會.
希望真的不是一件壞事,有希望才會有努力的必要.安迪就是這么執著的認為的..我起初抱著很好奇的心理,想知道被誣陷以後的安迪究竟會怎樣打發自己的餘生,是放棄吧.在經歷過這樣大的轉變後,應該就會選擇放棄吧..不過另我出乎意料的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
20年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奢侈的,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
當安迪違反條例,播放音樂時,我似乎也有一種被釋放的感覺,那是一種自由的感覺。空靈的聲音開始彌漫在整個監獄里,充滿了每個人的心,在那一刻,我也似乎知道,這個監獄的牢籠是關不住安迪的。瑞德說,是安迪改變了他的一生,其實又何其不是安迪改變了所有人的一生。
選擇自由,或是選擇沉淪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自由,但是,我卻不會為了自由而付出什麼,人都是這種表裡不一的生物,渴求而又不付出。
不過現在的震撼遠大於一切語言,我從未想過,希望也是可以有這么大力量的。得知安迪越獄,我整個人開始輕飄飄起來,想起了老布,想起了瑞德,想起了在入獄第一夜被毆打至死的那個不需要名字的人,還有那個年輕聰明的孩子。
這個孩子會不會是希望的化身呢??安迪其實在很多時候都有幾乎逃走的,可是他似乎放不下自己的朋友,以及自己想要照顧的人。而這個孩子的死亡,將越獄的情緒推到最高,估計那時候的安迪從未這么渴望過自由。
我很感動,即使是在監獄里,安迪也想著要建立圖書館。而六年的努力居然讓他實現了夢想。安迪辛勤的編織著這個夢想,我應該猜到,這個夢想還指了些其他的什麼東西。
我想安迪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謀劃了,為監獄長洗黑錢,然後為自己留後路,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聰明了。
當瑞德去到那棵大樹下,慣性似的的挖開石頭,找到信件時,我似乎比他還要激動,這不僅僅是自由的象徵,這也是希望的象徵。最後二人在海邊相擁,太平洋的確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藍,因為那裡面還有希望的影子。
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ings,no good thing ever dies.果然是這樣吧,希望還是這樣渺茫而堅定的事情。
PS::
大家好啊,我今天第一次發帖子。我是新手(也可以叫菜鳥的說),以前只有看過書,今天終於看了電影,忽然發現其實二者帶給我的震撼都很大,心靈和思想上都似乎得到了進化。
斯蒂芬·金的作品我很喜歡,,尤其是《肖申克的救贖》,看了很多次依然很感動,依然有心靈超然自由的感覺。在現在的都市生活裡面,這樣自由的體會很難以實現了。
我喜歡旅行的自由,可是卻不會去什麼風景名勝,我覺得那些地方應該不會有我想像的陽光,自由這個東西真是好,我想自己和安迪一樣,擁有一顆自由的心。
小女子隨便說說,大家湊合著看看。很多地方都只是個人的見解,大家不必在意。忽然很想出去走走,看看陽光是否依然燦爛,然後想像著安迪擁有自由後的微笑、、
午重溫了這部經典的電影,再加上前段時間看過了原著小說,此時心中也充滿了更多的感慨。
這是一部緊扣希望這個字眼的電影。男主人公安迪被誤判殺害他妻子及其妻情夫,從而被處以終身監禁,關押在肖申克監獄,在這里,安迪結識了一些朋友,也遇到了許多挫折。但安迪卻一直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他努力地做著一些有意義的事,使自己更像個正常人。而最終,安迪窮19年之功,用一把小錘子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鑿洞逃獄成功。
就是這么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
監獄是一個用來改造人的地方。監獄將改變你的生活,充滿了束縛。在這里,讓你吃就吃,讓你拉就拉,正如監獄長諾頓所說:「把你的信仰交給上帝,把你的身體交給我。」當你的生活變得模式化了,你就會漸漸熟悉這里,適應這里。30年,40年,50年,你和外面的世界隔離了,絕緣了。你已經不可能再回到原來的生活中去了,你的生命屬於肖申克了。這也是片中那個叫布魯克斯的老頭在獲得假釋後反而要選擇上吊自殺的原因。
當時間的消逝把你徹底地改造之時,你就不會再對這個社會充滿希望。這個時候,你才是真正地對社會沒有任何危害了。片中另一位男主人公瑞德,在其被關20年和30年之際,受到假釋申請詢問。長官們問瑞德:「你是否被改造好了?」瑞德誠懇地回答:「是的,我已經被改造好了,我絕對不會再做出危害社會的事,絕對不會了。」但長官們還是拒絕了他的申請。因為瑞德德話表明了,他想離開監獄,他想回歸社會,他仍然對這個社會充滿了希望,那就意味著,瑞德還有犯罪的能力!當入獄40年之時,瑞德再次接受假釋問訊。這次,瑞德說:「我已經不知道你所說的改造好了是什麼意思了。曾經,他一直對那個殺人的孩子說,你還有希望,不要放棄。可是這個孩子已經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子。這回,你們填什麼都行,我不在乎。」可這次,瑞德的假釋通過了!那些長官們都知道,瑞德已經對這個社會失去了渴望,他被徹底改造了,他對社會而言已不再危險。把他再留在監獄里簡直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
為什麼監獄會消磨人的希望?因為這里本身就是沒有任何希望的!這里只有高牆,槍支和警衛!每個有罪的人都不再會心懷希望。在影片中,瑞德就曾經提醒過安迪:「在肖申克,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但安迪是無辜的,他有著重得自由的信念,他對外面世界得渴望來得比每一個人都猛烈!心懷希望使安迪想他人之不敢想,做他人之不敢做,最終逃離肖申克!
齊華坦尼荷,這是安迪越獄後的安身之地,墨西哥的一個小島,緊依太平洋。知道人們管太平洋叫什麼嗎?沒有記憶的地方。在這里,忘記肖申克,忘記絕望。
安迪給瑞德的信中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話: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
參考資料:呵呵有分我就努力
❿ 有什麼電影寫影評好寫點人生道理簡單點的最好是文
看過這些電影的都會有深刻的感受,會不自主的有很多想法想寫出來。
十佳劇情片:
1)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勵志影片。
2) 教父(1、2):經典黑幫片,有此作品,其他同類一概低頭。
3)美國往事:整個人生都在裡面。
4)天堂電影院:每個男人的童年回憶,太經典了。
5)無主之城:人家怎麼能拍出這么牛的電影!
6)活著:也許是中國目前最偉大的電影。
7) 阿甘正傳:教導所有的人要去寬容別人,傻就是福氣。
8) 勇敢的心:民族自尊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要愛中國。
9) 楚門的世界:探討人的價值和人性根本的奇思怪作。
10) 音樂之聲:音樂的力量、音樂的快樂!
11)辛德勒的名單:震撼人心的歷史、充滿感染力的攝影和傑出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