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張學友《吻別》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新烏龍院里放過《吻別》,是插曲 .
② 這是出自哪部電影的啊
故事中的故事》(The Tale of Tales)義大利導演馬提歐·加洛尼新作,影片改編自17世紀出版的那不勒斯語童話故事集《五日談》(Pentamerone),由吉姆巴地斯達·巴西耳創作。《五日談》的出現比夏爾·佩羅《鵝媽媽的故事》早了近半個世紀,比格林兄弟的童話集早近兩世紀,是歐洲第一部由童話構成的文學集。《五日談》圍繞一個奇幻的框架故事展開,五天之中五十個故事都相互關聯。故事大致講述的是,有一位名叫佐扎(Zoza)的公主終日鬱郁寡歡、面無笑容。他的父親無論怎樣逗她開心都無濟於事。最後,父親訂制了一個噴油的噴泉放在宮殿門外,希望人們滑倒在地的場景能引她發笑。一位老婦人想試著把油收集起來,但一個路過的侍童打破了她的罐子,老婦人氣得破口大罵,卻逗得佐扎大笑起來。氣急敗壞的老婦人詛咒佐扎只能嫁給坎波·羅唐多(Camporotondo)的王子,而這是一位被詛咒的沉睡著的王子,只有通過在三天內用淚水填滿王子墓前的罐子才能將他喚醒。在仙女的幫助下,佐扎找到了王子和罐子,正當快要填滿罐子的時候卻昏睡了過去。一個摩爾奴隸偷走罐子,並將它最終填滿,騙走了王子。這個框架故事自身是一則童話,兼有一些其他故事中出現過的母題:不見笑顏的公主、只能嫁給某個難以尋覓的人的詛咒、女主角因為拯救男主角而昏睡並因為他人詭計失去男主角等。懷了身孕的奴隸王後要求國王給她講故事,不然就殺死孩子。國王僱傭了十位女性來為皇後講故事,其中就有化了裝的佐扎。每人講五個故事。通過這些故事,奴隸王後的騙局最終得以拆穿,懷孕著的她自己也被活埋。佐扎和王子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這些故事中的許多是這些故事現今所知的最古老版本。
③ 那部電影的插曲是吻別
笑林小子2新烏龍院
④ 《吻別》的原唱到底是誰
張學友。
張學友(Jacky Cheung),1961年7月10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畢業於香港崇文英文書院。
1984年因獲得首屆香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冠軍而出道。1985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Smile》。1993年發行的專輯《吻別》打破華語唱片在台灣的銷量紀錄 。
1995年起連續兩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全球銷量最高華人歌手獎。1997年參與策劃的音樂劇《雪狼湖》在香港連續演出42場。1998年獲得第9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4)吻別出自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1989年,發行粵語專輯《給我親愛的》;12月,發行粵語專輯《只願一生愛一人》,並憑借該專輯在香港樂壇獲得關注。
1992年,發行的粵語專輯《真情流露》在香港地區銷量45萬張;該專輯有9首歌曲登上香港音樂流行榜;《分手總要在雨天》獲得十大勁歌金曲金獎。
1994年,發行粵語EP《餓狼傳說》、粵語專輯《這個冬天不太冷》以及國語專輯《偷心》;其中的歌曲《這個冬天不太冷》由張學友作曲,並獲得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
2000年,進入環球唱片美國總公司選出的1990年代歌星名人堂;同年,在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獲得「金針獎」;之後淡出香港的音樂頒獎典禮,但未有刻意宣布不再領獎。
⑤ 吻別到底那一個是原版
張學友的才是原版的,邁克學搖滾翻唱了張學友的吻別,使吻別達到了新的高峰! 那是是2004年吧, 蟄伏了四年的邁克學搖滾於7月8日正式在中國內地推出他們的全新專輯《讓我靠近你的心/Take Me To Your Heart》,其實這期間也沒閑著,從2000年最後一場巡迴演唱後,邁克學搖滾休息了一陣子,Mikkel笑稱:「幾個大男人在一起15年了總是需要休息一下。」,休息的期間Kare在念法律、Soren有了自己的個人專輯、Jascha在為丹麥的一些電視/電影做配樂、Mikkel玩票性質的和朋友玩BAND; 邁克學搖滾和亞洲的感情很深,不但新專輯名稱《讓我靠近你的心/Take Me To Your Heart》只在東南亞用(歐洲版的叫《Michael Learns To Rock同名專輯》) ,專輯中的另一首新歌-同名單曲「Take Me To Your Heart"更是張學友「吻別"的英文版!話說邁克學搖滾在籌備新專輯時,因緣際會下聽到了丹麥EMI拿來張學友唱的「吻別",雖然語言不通,但是,聽不懂的語言對老外來說格外散發著神秘感,再加上「歌神」張學友的歌喉讓這首歌曲格外具有東方美,於是,邁克學搖滾便決定「回饋"一直特別照顧他們的亞洲歌迷,要把亞洲最棒的情歌推薦給全世界!將這首當年「國民情歌"吻別全新譜寫成英文版的「讓我靠近你的心/Take Me To Your Hear",並表示有機會的話,願意和「歌神」做一次跨國合作。
⑥ 求一部電影。。電影里有張學友的《吻別》,演繹的是兄弟情分 9幾年的片子!
《旋風小子》我剛剛才看完, 很懷舊。
⑦ 張學友吻別里的背景是什麼電影作品
mv而已
⑧ 出自哪部電影
艾瑪·沃森 Emma Watson 電影《珠光寶氣》
備受孤立的轉校生馬克(伊瑟爾·布羅薩德 Israel Broussard 飾)在新學校里遇到瑞貝卡(凱蒂·張 Katie Chang 飾),兩人很快成為好友。想去紐約成為服裝設計師的瑞貝卡對各種大牌服飾一直擁有超乎尋常的熱情,但虛榮心讓瑞貝卡開始進行小偷小摸。馬克雖然曾 經試圖阻止,但很快也成為了同夥。漸漸地,瑞貝卡將手伸向好萊塢明星的豪宅。她和馬克研究了明星的動向後,選擇他們不在家的時候破門而入進行偷竊。薇琪(艾瑪·沃森 Emma Watson 飾)、科洛伊(克萊爾·茱莉安 Claire Julien 飾)等人隨後也加入了這個行竊團伙。這個由三男三女組成的少年團伙行竊了包括帕利斯·希爾頓、奧蘭多·布魯姆、林賽·羅瀚等明星的居所,盜竊價值高達三百萬美金。幾個少男少女在紙醉金迷的虛榮和歡愉中不能自拔,但等待他們的終將是法律的制裁。
本片根據真人真事與《名利場》的報道改編。
⑨ 為什麼很多美國電影里都有吻別
上世紀初期,美國沒有這種死板古怪的設定,包括像《北非諜影》《出水芙蓉》在內的一系列片子,都不是將此作為主體內容的一部分,劇情都沒有刻意設計最後的吻別。
至於說這個吻別的由來,應該與1945年的那張《勝利之吻》(又稱世紀之吻)有關。每一部片尾的吻都是代表了所謂的美國精神,即「愛與浪漫、和平與未來」等一系列字眼。
而且,你能發現,每每當反法西斯戰爭到了多少周年,被世人所宣傳時,同一時期或上映或製作的美國電影幾乎都會有吻別。近期七十周年紀念時,2010年上映的《博物館奇妙夜》和次年開始上映的《美國隊長》中,都忠實再現了《勝利之吻》的內容。
所以,這僅僅是一個紀念、一個傳統,而並非是一種習俗或禮儀。這個吻在美式電影中的意義如同於我們小時作文中寫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樣,屬於另類的喊號子。至於在日常生活中,請務必不要學習。要知道,10年時,就曾有一個中國留學生因為模仿這種情節導致美國機場癱瘓了半小時,最終被拘留訴訟。
===================
另外,2010年時,照片中的女主角去世,這也是熒幕上重現《勝利之吻》的一個主要原因。
⑩ 吻別是什麼電影的主題歌
《吻別》是我1988年作的曲子,是因為一部叫做《末代皇帝》的電影給我的影響。1988年這部由義大利導演拍攝的作品,獲得六十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始音樂九項大獎,而獲得最佳音樂殊榮的是為此片配樂的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坂本龍一是我非常敬仰的音樂大師,他的作品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在電影中故事情節穿插著配樂可以在影片起到點睛的作用,這也是音樂的另一種體現形式。身為音樂人的我覺得這種音樂表現形式很不錯,就想用自己的方式作有中國特色的電影配樂,然後按自己的音樂理念融入了大量中國傳統器樂作了一首分為四個章節的曲子,也就是《吻別》曲子的前身。
當時我正在寶麗金任職,為學友擔任製作,一直想作一首很適合學友的音樂,在學友要發行專輯的時,我就把這個當初為電影而作的配樂重新編寫成為《吻別》的曲子給學友,我個人覺得這首曲子是非常適合學友本人的。說真話在當時這首曲子並不是很符合那個年代的流行趨勢,自己也沒期望會成為大紅的歌曲。這首歌推出後,意外地受到很多人的喜歡,並且流行起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摘自吻別的曲作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7bf970100b2by.html?tj=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