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靈璧縣電影院
靈璧是宿州市轄內的一個縣,那麼我知道的宿州大概是有5個影院
泗縣東方影視
希望這個答案能幫助到你
⑵ 靈璧電影宣教中心的機構活動
愛教片放映
2012年以來,根據教育部等五部委《關於進一步開展中小學生影視教育的通知》(教基[2008]15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9號)及《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意見》(皖政辦[2012]39號)等有關文件精神,按照靈宣秘[2012]1號、靈文廣新[2012]05號文件要求,縣電影宣教中心建立了覆蓋全縣6鄉13鎮近8支放映隊伍,專門從事中小學愛教影片進校園放映工作。到目前為止,縣電影宣教中心共完成全縣中小學愛教影片放映3000餘場,觀影學生近60萬人次,學生覆蓋率100%。
電影宣教中心以服務為根本,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不間斷調研學生和老師的觀影需求,及時更新片源。建立的24小時服務體系將設備維修維護作為根本任務,保證基層放映隊能按照課表准時放映。並且為更好傳達中央及省、市、縣關於影視教育的有關精神,實時報道靈璧縣影視教育相關動態,更好的推廣影視教育,電影宣教中心出版內刊《靈璧影視教育資訊》。
影評徵文活動
為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的教育作用,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由靈璧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縣文廣新局聯合主辦縣電影文化宣教中心協辦開展全縣中小學生「心繫祖國,健康成長」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徵文大賽活動。
2012年9月8日,由中共靈璧縣委宣傳部、靈璧縣教育局、靈璧縣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主辦,縣電影宣教中心承辦的靈璧縣首屆中小學生「心繫祖國,健康成長」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徵文大賽活動取得圓滿成功。總計收到各校推薦的徵文作品822篇,其中小學525篇,中學297篇。經評委會2周時間的認真評審,共評選出中學組、小學組一等獎各5名,二等獎各10名,三等獎各15名,優秀獎各20名,優秀指導教師獎60名,優秀組織獎19名。
2013年9月,靈璧縣第二屆中小學生「心繫祖國,健康成長」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徵文大賽活動再次取得圓滿成功。本次影評活動共收到各校推薦的徵文作品1132篇,其中小學723篇,中學409篇。組委會辦公室邀請相關專家組成評委會,經過2周時間的認真評審,共評選出中學組、小學組一等獎各10名,二等獎各15名,三等獎各20名,優秀獎各20名,優秀指導教師獎90名,優秀組織獎24名。
夏令營活動
為了認真落實靈璧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下發的《關於舉辦全縣中小學生「心繫祖國,健康成長」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徵文大賽的通知》精神。
2012年9月13日,靈璧縣電影宣教中心成功舉辦了靈璧縣首屆「愛國主義電影進校園活動夏令營」,獲得本次影評徵文比賽一等獎的學生及指導老師赴南京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了參觀學習夏令營活動。本次夏令營活動主要參觀了中山陵園、雨花台烈士陵園、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學生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國美好今天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應該倍加珍惜。要以他們為榜樣,以天下為己任,愛國愛民,好好學習,為國爭光。同時,也加深了同學們對愛國主義影片進校園活動的認識,增進了對電影的喜愛與感悟。
2013年8月20日,靈璧縣第二屆「愛國主義電影進校園活動夏令營」再次起航,縣委宣傳部、教體局、文廣新局組織上年度影評徵文大賽榮獲一等獎的師生40人前往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鳳陽縣小崗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參觀學習夏令營活動。師生們來到了沈浩同志生前事跡陳列館,參觀了沈浩生前工作和生活的照片及實物,深刻體會到沈浩同志帶領小崗人民脫貧致富的艱辛和不易。在大包干紀念館,師生們認真聽取了工作人員的講解。深切的感受了小崗村的發展變化,對小崗人敢為人先的改革探索精神表示贊嘆。通過參觀學習,大家在思想上受到了震動,心靈上得到了洗禮,對沈浩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小崗村精神有了新的體會,紛紛承諾要學習沈浩同志對黨和國家無限忠誠的堅定信念,在自己的人生中,踏踏實實的學習與工作。 新春書畫筆會
為進一步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提高愛國主義影視教育工作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典型示範作用,營造影視教育活動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2014年1月19日上午,靈璧縣舉辦「迎新春·愛國主義影視教育」書畫筆會,特邀原市書協主席趙琦、鍾馗畫傳承人孫淮濱等書畫名家20餘人及縣政府、政協有關領導和各學校校長60餘人出席。此次筆會由靈璧縣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辦,縣文廣新局、縣教體局、縣直機關工委和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協辦,縣文化館和縣電影文化宣教中心承辦。
與會人員現場就愛國主義影視教育進校園活動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方面的意義進行探討交流,並圍繞文化靈璧和文明靈璧建設進行書畫作品展示、品鑒及現場創作活動,活動期間累計創作書法繪畫作品近200幅。
各中小學及教學點拓展活動
隨著影視教育活動的全面開展,全縣中小學及教學點積極開設了影視教育校本課程,成立影視教育活動領導小組,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以校為單位組織影評徵文比賽、演講比賽等已經成為常態化。
自2012年靈璧縣開展中小學愛國主義電影進校園活動以來,開辟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第二課堂」,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提升學生的心理品質,凈化學生的心靈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弘揚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培養了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活躍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充分發揮優秀影視作品的教育功能。 靈璧縣電影宣教中心承擔高樓鎮、下樓鎮、楊疃鎮、虞姬鄉、靈璧經濟開發區等5個鄉鎮(區)的「農村公益電影工程」工作。放映人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帶著黨和政府親切的關懷,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不顧村落偏遠、道路崎嶇,送電影到村莊、到社會,為農民群眾送去了科學知識,豐富了農村的文化生活。
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把黨的惠民、利民、親民的政策送到了廣大農村千家萬戶,使人民群眾真實地體會到黨的溫暖和關懷,電影成為了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 2013年,為豐富靈城廣大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不斷提升城市品位和廣大市民的幸福感,從6月14日至9月28日,靈璧縣文廣新局聯合縣電影宣教中心,在龍山廣場和鍾靈文化廣場開展「歡樂靈璧·納涼電影進廣場」公益放映活動,讓廣大市民在消暑納涼的同時,感受到文化惠民政策的實惠。活動期間累計放映電影160餘部,受惠群眾達100萬人次,在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共鳴,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特別是對暑期中的廣大青少年兒童產生了正面的教育意義。
2014年,「歡樂靈璧·納涼電影進廣場」公益放映活動再次啟動,時間為6月中旬至9月下旬,地點為龍山廣場和鍾靈文化廣場。
「歡樂靈璧·納涼電影進廣場」公益電影放映活動活動是靈璧縣文化惠民工程之一,靈璧縣電影宣教中心精選了一批時尚大片、紅色經典及一些國內外優秀影片,通過影片來弘揚主旋律,傳播好聲音,激發正能量,共築文明城。 2011年6月16日,在靈璧縣依法治縣辦、縣委宣傳部、人大內司工委統一組織領導下,靈璧電影宣教中心開展首屆「江淮普法行」千場法制電影進鄉村、社區展映活動。
2011、2012、2013、2014年,靈璧縣電影宣教中心連續四年承擔起「江淮普法行」千場法制電影進鄉村、社區展映工作,製作宣傳片和標語等,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果。下一步,我們將積極總結經驗,建立長效電影放映工作機制,力爭把「江淮普法行」千場法制電影工作打造成一個日常性的普法工作,從而進一步促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法治靈璧」的宣傳工作。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62周年華誕,進一步豐富老人的業余文化生活,2011年10月1日、重陽節期間,由靈璧縣民政局主辦,縣電影宣教中心承辦的「百場優秀國產影片」進敬老院巡演活動,旨在把紅色經典電影送進敬老院,讓五保老人生活得更充實、更快樂,真正體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9月27日晚,巡演活動的首場演出在向陽鄉王集敬老院舉行。「百場優秀國產影片」紅色電影巡演活動歷時近百天,將在全縣20多所敬老院巡迴演出。全縣的五保老人們將在慶祝「國慶」「重陽」雙節的喜慶日子裡,盡情享受紅色電影和傳統戲曲等一道道文化大餐,在歡聲笑語中歡度晚年。
⑶ 靈璧縣電影院今日晚上有什麼電影
智取威虎山,博物館奇妙夜3,微愛之漸入佳境,十萬個冷笑話,一步之遙,怨靈人偶,重返20歲,斑馬總動員
⑷ 18年靈璧縣有拍電影招演員的嗎
應該是有的,
好像是截止到六月份,
現在估計是晚了,你可以網路搜一下有這個相關的新聞的,我回答過一次類似問題。
⑸ 靈璧的奇石分為哪幾種
靈璧石歷史悠久,名冠古今中外,早在北宋時就被列為貢品,它英石、太湖石、昆石同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石」,並居首位。其可貴這處在於瘦、皺、透、漏、奇、清、堅、響諸美俱備,璀璨瑰瑋,奇絕天下,堪稱華夏瑰寶。
靈璧石就產在安徽省靈璧縣。據說古人以「靈璧」二字名縣,是取其「山川靈秀,石皆如璧」之義,使得物與地同名,石與璧並駕,可以想見人們對靈璧石何等珍愛了。靈璧縣東北部綿延十幾座山脈中都產有靈璧石,其中又以磬雲山之靈璧石最為著名,遠在三千年前的殷代就被人們發掘並用於製作當時重要的樂器——特磬,因此又被稱為「磬石」和「八音石」。此石黑亮如漆,石質細膩潤滑,且叩之有聲,音韻悅耳動聽,為靈璧石中華之珍品。靈璧石不但聲美(玉振金聲,清越悠揚)、色美(五彩紛呈,光亮潤澤),其形更美,天上飛禽,地下走獸,人類精靈世上萬物,無不包羅。均是不假雕琢,渾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而且石質堅貞,硬度在6-7度之間,是「石之堪作玩者」(明 王守謙《靈璧石考》)。宋代詩人方岩還專門寫了首長詩《靈璧磬石歌》,贊曰:「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如玉》…………」
靈璧石不僅開發早,而且盛名久享,在奇石家族中歷來占據著顯赫的地位。宋代杜綰所著的《雲林石譜》匯載石品116種,靈璧石被放在首位介紹,且評述文字最多;明人文震亨撰寫的《長物志 水石章》中稱:「石以靈璧為上,英石次之」;清代趙希鵠在其所著《洞天清祿集 怪石辨》中也把靈璧石排在第一位,並說辯靈璧石的特點和真偽:「色如漆,間有白紋如玉,叩之聲清越如金玉,以利刀刮之略不動。」「偽者多以太湖石染色為之,蓋太湖石亦微有聲,亦有白脈,然以利刀刮之則成屑。」另外,明代林有麟的《素園石譜》、張應文的《論異石》、清代謝的《金玉瑣碎》等專著中都對靈璧石進行了詳細的記載,並將其放在重要的地位。明代的王守謙還著有《靈璧石考》,專門研究和探考靈璧石。
歷代的一些文人雅士也與靈璧石結下了不解這緣。據《蘇子瞻集》載:宋元豐八年,東坡離黃州去金陵、揚州等地,道經靈璧,訪張氏蘭皋園,見一塊「作麋鹿宛頸狀」的靈璧石,甚愛,意欲得之,乃作《丑石風竹圖》於張氏臨華閣璧上,主人喜,以此石相贈。嗣後,東坡先生還專門作《靈璧張氏園亭記》一文以表紀念。「石痴」米芾更與靈璧石結下奇緣,以至每見靈璧石必拜,並口稱「石兄」。據《靈璧志略》載:「米上司楊傑曾攫得他一塊心愛的靈璧石,」米以楊奪其所最,罔然自失者累月,屢以書請之,競不復得。「留下了一段兩賢相爭的佳話。乾隆皇帝受靈璧石之美所染,御賜其「天下第一石」的美號。薄松齡也是靈璧石的藏家,至今在其紀念館仍陳列著他當年收藏的數件靈璧石珍品。
靈璧古石,尤其是其中的名石,稱利舉步之寶,然滄海桑田,歷遭百劫,現存世者寥寥。今靈璧縣城西關電影院西側,為北宋蘭皋遺址,有靈璧石一座,瑰偉異常,是故園遺址,北京的一些公園亦多處存有靈璧古石,如社稷壇西門外小土山之南的一座靈璧石,上面刻有乾隆御書「青蓮朵」三字,原是南宋杭州德壽宮的陳列物,乾隆南巡時運往北京的,瓊花鳥上普安殿、正覺殿、見春亭、巒影亭一帶的假山,其中有不少靈璧石,嵯峨峭峙。故宮御花園欽安殿左右的假山,亦有很多靈璧石散疊其中。另外,蘇州網獅園「看松讀畫軒」和「冷泉亭」內各有靈璧石一座,特別是冷泉亭中的一座,狀如蒼鷹殿翅,玲瓏剔透,色極清潤,摩挲聲響,是靈璧石中難得的珍品。廣洲南方戲院內有一座靈璧石,高丈余,立於葯洲水上,黛色熒熒。氣貌岸然,當時命名「九曜石」,上有熙寧諸公題銘,其中以北宋書法大家米芾所書「葯洲」題刻最為著稱。河南開封相國寺內尚存靈璧石一座,座下鐫刻「艮岳遺石」四字,據考為北宋遺石,彌足珍貴。
靈璧石歷史上曾有三次較大規模的開掘。一次是北宋中後期,先是當地人士採石築園,或為清供,經蘇軾、米芾等稱揚,名聲愈噪,直到徽宗修築艮岳石,達到高潮。此後即少有人問津,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明萬曆年間。王守謙稱:「國朝垂二百六十餘年,寥寥無聞,即問之士著者,亦竟不知靈璧石為何物。」萬曆己酉年(1609),有一個叫張鴻的御史決心來靈璧覓石,乘雨後在山澗溝壑中採得幾方,以此為端,又一輪發坑取石的勢潮開始了,販石者接踵而至,王守謙甚至擔心在過量的採掘中,當地的靈璧石將成「廣陵散」。第三次採掘熱近幾提的事,隨首奇石勢興起,海內外來靈璧求石者日人,於是當地農民視採石為致富途徑,日夕奔走於山間覓石。一些當地人驚呼:靈璧石資源已瀕臨枯竭!並建議政府部採取積極有效措施,禁止濫采亂挖和盲目流失,盡快建立一座「靈璧石藏館」,收集與保護靈璧石精品,以饗後人。
⑹ 18年靈璧有拍電影招演員的嗎
一部關於《父愛如山》為主題的微電影。
以小夫妻的啃老生活為主線,內容積極健康,充滿正能量。現劇本角色需要,需以下角色。
待遇:盒飯管飽反正,該給的,不會少你的。劇組不一定能給你多少財富但一定能實現你的演員夢!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18年6月10日,應該已經結束了。
⑺ 靈璧縣醫院拍片夜裡上班嗎
一般都有
⑻ 靈璧的電影院在哪裡
放啊!肯定放,電影的上映時間是全國統一滴~~我今天都看過了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⑼ 靈璧縣北關有哪些規劃
靈璧縣北關是靈璧新城開發區。
不僅僅是學校、醫院,部分政府機構也要北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