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豆瓣和imdb的評分哪個專業點
簡單的說imdb更具有客觀性,豆瓣更適合國人的口味,時光網評分普遍偏高不具有參考價值。我覺得這么問,目的在於這個評分是否對於我們有參考價值,是否能影響我們買票走進電影院,所以我覺得需要從幾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votes。imdb分數並不能完全反映電影的水平,同時需要考慮vote數,比如>1000 votes或者>2000
votes。有些片分高,但是votes數很少,這樣就沒有參考價值,一般超過1w的votes就能正確反映片子的水平了。這個到豆瓣上同樣適用,基數越
大,分數越具有參考價值。另外亞洲的片子在imdb上普遍votes太少,基本上不具有參考價值,亞洲的電影還是參考國內的評分比較好。
其次,地域文化差異的問題。眾所周知,由於天朝的GFW,國內用戶是沒辦法直接訪問imdb的,需要翻牆或者把域名改成ip地址。因此imdb的評
分大部分只代表了歐美用戶的口味,並不一定適合於國人的口味。有很多片子在國外評價很差票房很爛,國內引進卻能獲得不錯的票房和口碑。上段說到亞洲電影普
通votes太少,也是歐美大眾很少有機會接觸到亞洲的電影,華語電影就更難了,很多日韓港片幾乎沒有imdb鏈接,因此這些imdb的評分完全不具有參
考價值。
再次,評分機制。imdb的評分是可以選1--10分的,而豆瓣只能選1到5星,這種差異也會造成不同分數的差異,比如我在imdb上很少給片子
10分的,因為我認為很少有一部電影能夠達到10分,往往很不錯的我就給9分了,而在豆瓣上5星表示力薦,9分的電影我覺得已經足夠力薦所以我當然會給5
星。這也是分數有差別的一個原因。普遍來說,一部公認的好片在豆瓣上分還是會高一點的。
次次,在imdb上,會有刷分的問題。就是說top50,top10的電影是相對固定的,每年頂多1到2部電影能進入到top50裡面,而
top10的電影也是有一批固定的粉絲的,他們對於自己喜歡的電影是無法忍受被其他新進來的電影刷下去的。比如當初TDK被粉絲們刷到TOP1的時候,肖
申克救贖的影迷和教父的影迷就無法忍受了,於是刷分就開始,把後兩部評分往上刷把TDK往下刷,最終TDK的評分在8.9,No.8。所以一般一部電影上
映之後1年分數和排名才會較為穩定。
最後,說到底電影的評價完全在個人。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這和你自己的口味以及人生閱歷是有關系的,分數只是一個簡單的參考,只是影響你
買票走進電影院的一個因素而已。很多動作片分不高6分,但是也可以一看;有些文藝片7分,也不一定看的很舒服;有些片快8分了你也不一定能看懂。也有很多
人看片只要是大片就看,也有人只要有自己喜歡的明星就行,也有人只喜歡看某種類型的片。當然,如果你只是一位為了沒事放鬆自己進電影院看一部電影的話,我
覺得你可以綜合imdb和豆瓣的評分來決定是否要買票進入電影院。
⑵ 豆瓣電影評分為何比較有權威性,它的評分到底真不真實
現在電影評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准,就大眾評分而言,豆瓣評分還算是比較能代表電影真實水準的,所以豆瓣評分成為了許多觀眾,參考影片質量的標准之一。
有網友說,如果不看豆瓣評分,我們還能看什麼呢?因為你根本找不到一個更有說服力的評分網站。在貓眼評分上,《空天獵》這部影片也就是個不及格的水準,而居然有8.7的高分。《追龍》,《羞羞的鐵拳》更是達到九分,《縫紉機樂隊》居然也有9.3分。 而在豆瓣評分上《羞羞的鐵拳》只有7.5分,《追龍》7.6分,《空天獵》更是只有7.8分。
其實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豆瓣還是imbd或者爛番茄,任何一個評分平台都不可能完全定義一部電影的好壞。只不過豆瓣代表了大眾偏專業的看法,而且很多人都知道豆瓣,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一個大家都公認的評分平台。而且在自媒體時代到來的時候,許多大v就用豆瓣的評分來做標准,來評定一部電影的好壞。不管你是不是專業影評人還是街邊賣豆瓣的大叔都可以評分,而且兩個人的評分最後都會消化近全部人的評分中,處於平均人頭數最後的一個平均分,這種評分機制是越多人評分越公正。
豆瓣評分者真實,平台扎實,不受外界影響。 豆瓣在電影剛剛上映時,就有可能會出現水軍刷分的現象,但隨著評分人數上升,口碑也會有一個相對公允的體現。最好地方就在於電影評分有一個持續運動和發酵的過程。
近年的評分遭到大量的水軍充斥在其中,刷分拉仇恨很多,漸漸被人感覺評分是一種笑話,但例如以前的老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等等,這些電影在豆瓣的評分是值得相信的,因為這種電影沒有利潤可賺,沒有必要去購買大量的水軍去拉低分數。
豆瓣不參與電影發行,而豆瓣影業參與製作的電影又少,豆瓣的售票業務市場佔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豆瓣和電影片方基本沒有任何利益瓜葛,而豆瓣為了維護自己評分的客觀公正,與水軍處於對立面,堅決打擊水軍刷分的行為。畢竟沒有一個平台是權威和標准評判,一部電影還需要綜合衡量比較好,畢竟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⑶ 豆瓣和豆瓣電影app有什麼區別
豆瓣電影app 是 豆瓣的 一個產品
豆瓣包含很多內容
豆瓣電影只是關於電影方面的
⑷ 豆瓣電影已經變味了,除了豆瓣評分,還有哪些評分值得信賴
豆瓣評分中的“豆瓣”是指“豆瓣電影”這個網站,評分是指這個電影對於各個網站的評分。豆瓣電影這個網站提供最新的電影介紹及評論,包括上映的電影影票查詢及購買的服務。你可以進入想看,再看,看過的觀影記錄。順便作出對觀影的記錄和評價。
⑸ 知乎和豆瓣都能對影視作品進行評分,你覺得哪一個平台更公正
現代社會中有很多平台都可以對一些影視作品中出評分。但是在眾多影視作品中,大家似乎都比較相信師乎和豆瓣這兩個平台對影視作品做出來的評分。但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豆瓣平台對影視作品所做出來的評分更具有公正性。因為豆瓣平台對影視作品上面的評分,無論導演盡管使勁任何手段也依然沒有辦法,改變它的評分。正因為如此豆瓣平台一直以來都是大眾十分信賴的一個評分平台。
雖然知乎和豆瓣都能對影視作品進行評分,但我認為豆瓣更公正。
⑹ 現在給電影打分,豆瓣和貓眼哪個更真實
毫無疑問是豆瓣,怎麼說豆瓣電影發展的時間也比貓眼多了好幾年,靠這些時間的積累豆瓣也保留了大量觀影素質高且穩定的用戶,擁有較為客觀的評分。貓眼和豆瓣兩大平台對於電影作品的評分也挺極端的,今年的究極無敵爛片《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在豆瓣評分2.1被稱為爛片中的奇葩,貓眼上卻評分6.8!。類似的影片在兩家平台上的評分都比較極端
⑺ 豆瓣和時光哪個比較好
我也覺得推薦回答很對,估計三個點倒勾的是豆瓣粉。他說「豆瓣是一幫想拍電影的」,一又一個「想」字突顯了豆瓣評論家的挑剔高品卻僅限空談,僅限,空談。沒說哪個不好,畢竟觀影是個人的行為,防止爛片騙錢是友愛行為,但過於抨擊帶來負面影響就過火了。「單向」方面的尖鑽挑剔是沒有「一點」意義的。
說了這么多,總結一點,看之前可以看豆瓣篩選,看完以後最好遠離,因為總有自己喜歡的電影,會被人從各種小處抨擊找刺。
⑻ 你認可豆瓣電影的評分嗎為什麼
豆瓣的評分,絕大多數還是可靠的,但不是100%。
我長期看豆瓣評分,我發現以下幾點特點:
1、許多老電影,幾乎和IMDB的評分一樣。所以,我猜測這些現在國內看的人不多的電影的評分是直接抄IMDB。這個評分是比較准確的。因為IMDB的評分比較准確。
2、新上市的國產電影,評分往往不靠譜。因為新上市的電影,往往發行方會雇很多水軍來炒作票房的,豆瓣無疑是國內最大的目標之一。所以,我看很多國產片剛上市的時候,豆瓣的評分很高,然後很快就開始下降,經常會在一周內,從8分降到4分。這應該是水軍刷出來的。但電影上映一段時間後,這個分數就比較靠譜了。
3、印度片的分數十分不靠譜。連IMDB的印度片多數十分不靠譜(個別的除外,比如三個白痴、我叫可汗之類的,都實至名歸)。這是因為阿三十分了解如何吹牛和QJ,把他們的技能用在電影評分上,真是一點也不差。連豆瓣的評分也跨洋過海的跑來QJ分數。厲害!
不過,評分能做假,影評難做假。豆瓣的影評十分精彩。我愛看電影,這個網站我是離不開的。
⑼ 豆瓣和時光網的電影評分哪個更精準為什麼
看情況大熱的劇大家都跟風,就算是豆瓣評分一樣能炒上去這點韓國電影比較明顯歐美愛情電影也很明顯.但是總的來說豆瓣更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