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柏林電影節哪個單元最好

柏林電影節哪個單元最好

發布時間:2021-06-23 03:35:01

1. 德國柏林國際級電影節的最高獎項是什麼

金熊獎

公認的世界級電影節有5個!!五大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德國的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聖馬克金獅獎)、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大獎)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水晶球獎)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2. 在參加電影節的競賽影片單元中有個叫全景單元,那是什麼

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設立於1986年,分為主競賽單元,全景單元特殊影片和全景紀錄片3部分,旨在展示全球藝術電影的趨勢,並構築藝術電影與貿易利益間的橋梁。全景單元歷來注重反映社會現象,例如同性戀話題,這一題材的優越影片將獲得「泰迪熊獎」。全景單元的另一重要獎項是由2萬多名觀眾投票評選出的「全景觀眾獎」。

我的理解是
全景單元的目標是拿出高質量的獨立電影,讓它們由小眾走入國際市場的聚光燈下。旨在發現名導新作、處女作,此單元的影片使人們了解藝術影院的新口味。

3. 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精彩看點

華語電影再沖金熊獎
很多人都喜歡把威尼斯看成華語電影的福地,卻偏偏忽視了二月的柏林。早在80年代初期,《三個和尚》就曾代表內地征戰柏林電影節且獲得獎項,《紅高粱》勇奪金熊更是將第五代導演的崛起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在今年的柏林電影節,華語電影同樣成為一大熱點:主競賽、短片單元、全景單元、「飲食與環境」展映單元……幾乎個個環節都能看到華語電影的身影。再加上前往柏林參加電影海外推廣的華語公司,對華語電影人來說,柏林電影節也成為華語電影展示自己的最好舞台之一。
除了王全安《白鹿原》入圍主競賽單元爭奪金熊之外,去年12月開始就打得不可開交的兩部華語大片《龍門飛甲》與《金陵十三釵》也雙雙入圍主競賽單元,繼續著兩部影片的恩怨糾葛,不過這兩部電影都是只參展不參賽,如何宣傳推廣、促進海外發行才是兩片的首要任務。隨著兩部影片的柏林之行,屆時張藝謀、徐克、桂綸鎂(微博)以及人氣新人倪妮(微博)等華語明星都有亮相柏林的可能。伊能靜(微博)作為柏林電影節「Shooting Stars」單元的中國推廣大使,也將出現在柏林電影節的紅地毯上。
鈕承澤(微博)新作《LOVE》入圍全景單元,由於影片即將於2月14日內地上映,參加柏林電影節也成為最好的宣傳方法。同樣入圍全景單元的還有華語導演楊凡,他將帶來新作《妖街皇後 Rex》,不知道這部電影和1995年版的《妖街皇後》會有多少不同。台灣的全明星電影《10+10》同樣會亮相柏林全景單元,本片邀請了侯孝賢、王童、陳國富、戴立忍(微博)、張艾嘉等台灣老中青數代導演共同合作拍攝短片合集,對於喜歡台灣電影的觀眾來說,這也是此次柏林電影節的一大看點。徐立功監制、藍正龍(微博)、霍思燕(微博)等人出演的《飲食男女2》則入圍了「飲食與環境」展映單元,女主角霍思燕還將出席開幕紅毯。紀錄片《我們的故事》則入選全景紀錄片單元,或會成為泰迪熊獎(專為同性戀電影設立的獎項)的有力競逐者。
另外還有兩部短片將參與短片單元獎項爭奪,包括女導演周燕的短片《失落之地》以及孫遜導演的木刻版畫動畫片《一場革命中還未來得及定義的行為》。
大牌評委混搭年輕導演
縱覽18部主競賽單元競賽影片,即使資深影迷能認出的導演也未必會超過一半。除了開幕式影片《再見,我的皇後》的導演伯努瓦·雅克之外,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導演僅有義大利導演、已年過八旬的塔維安尼兄弟可被稱為大師。其他皆為剛出道的新人或是正在奮進中的中年導演,從年齡構成上,60後導演已經成為柏林主競賽單元的中堅,而如本尼德克·菲利格夫、NikolajArcel、Edwin等70後導演的成功晉級,更是為柏林帶來了更多的活力與變數。
在缺少大師名導的同時,柏林電影節對待好萊塢電影也表現出獨有的倔強。本屆柏林主競賽單元的參賽影片僅有一部來自美國——比利·鮑伯·松頓執導的新片《曼斯費爾德的汽車》,也僅在這部影片中,你可以看到一堆明星的名字:羅伯特·杜瓦爾、凱文·貝肯、約翰·赫特等。其他競賽影片主要來自歐洲與亞洲,其中德國導演漢斯-克里斯坦·施密特帶來他的新片《Home For The Weekend》,這已經是他第四次入圍柏林主競賽單元。作為柏林電影節體系下培養出的重要導演,他在之前的三次參賽經歷中次次都小有收獲,且兩次獲得費比西影評人獎。同樣四次入圍柏林的還有德國導演克利斯蒂安·佩措爾德,他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德國新導演,他帶來新作《芭芭拉》。而另一位德國導演馬提亞·甘斯勒則獻上新片《Gnade》,他2006年的作品《自由意志》就曾入圍柏林電影節,且由於大膽的風格和富於爭議的情節成為那一屆柏林電影節最大的爭論熱點。
亞洲方面,除了全安將攜新作《白鹿原》再次競逐主競賽之外,另外兩部亞洲入圍作品都來自東南亞。一部是菲律賓導演布里蘭特·曼多薩的新作《獵物》,且邀請法國知名性格女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擔綱,一個關於外國人在菲律賓遭恐怖分子綁架的故事,以曼多薩以往作品的風格,此次仍將充滿暴力與寫實批判,或許會成為獎項的有力爭奪者。78年出生的印尼導演Edwin帶來他的新作《來自動物園的明信片》,從劇情簡介上看,這應該是一個充滿著溫暖與感動的故事。東南亞電影頻頻亮相世界舞台,無疑對未來世界電影格局的發展帶來一些新的啟發。
相比默默無聞的主競賽單元,本屆柏林電影節的評委會成員反而更加引入注目。八位主競賽單元評委不乏大牌導演和知名影星,先是請來英國極有影響力的導演邁克·李擔任評委會主席,再加上法國導演的中堅力量弗朗索瓦·歐容以及上屆金熊得主阿斯哈·法哈蒂(《納德與西敏,一次別離》),而夏洛特·甘斯布與傑克·吉倫哈爾兩位知名演員入主評審團則更讓這屆評委會星光無限。或許這已成為柏林的一種策略,當主競賽變得年輕且無人問津時,則由評委們負責閃耀。
好萊塢大牌閃耀紅毯
今年柏林電影節將終身成就獎授予了62歲的好萊塢女星梅麗爾·斯特里普,用以表彰她這些年在電影表演方面所做的貢獻,與之相對應的還包括數部由她主演的電影隨之參與展映,包括《廊橋遺夢》、《克萊默夫婦》、《蘇菲的選擇》、《走出非洲》以及她的新作《鐵娘子》,這也意味著梅麗爾·斯特里普將亮相柏林,為這略嫌冷清的柏林電影節帶來明星保證。同樣的保證還包括安吉麗娜·朱莉,她的導演處女作《血與蜜之地》獲邀入選展映,就像金球獎提名本片最佳外語片一樣,相比影片質量,安吉麗娜·朱莉所能帶來的明星號召力無疑是柏林更看重的。
羅伯特·帕丁森與烏瑪·瑟曼主演的新作《漂亮朋友》、克里夫·歐文的新片《影舞者》以及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特別響,非常近》都成為主競賽單元的非競賽影片,由之而來的眾多好萊塢明星恰好是缺少明星的主競賽單元的重要補充。另外,史蒂文·索德伯格新的一部全明星大片《制勝一擊》也將亮相特別展映,由之而來的邁克爾·法斯賓德、安東尼奧班格拉斯等全明星陣容也將成為此次柏林紅毯的重要期待。
德國本土大師方面則有沃納·赫爾佐格的新片《死囚》以及沃爾克·施隆多夫76年的經典影片《死刑》作為特別展映參與放映。另外,一部關於知名音樂家鮑勃·馬利的紀錄片《馬利》也將成為特別展映影片,本片計劃數年,導演都換了幾個,如今也終於可以亮相柏林了。另一部特別放映影片《陰陽相成》也非常值得關注,本片由基努·里維斯策劃製作,采訪了大衛·芬奇、馬丁·斯科塞斯、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索德伯格、丹尼·鮑爾、克里斯托弗·諾蘭等多位知名導演,一起探討對數碼以及3D技術的看法,相信對關注此類內容的影迷來說,這將是非常重要的資料。
為了悼念剛剛去世的希臘電影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柏林電影節還會為他的代表作《哭泣的草原》舉行一場特別放映活動。
不斷更新的柏林血液
也許柏林電影節成不了一個備受矚目的秀場,但是對德國本土乃至世界青年電影人的扶持上,柏林電影節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
比如已成功舉辦了九屆的柏林電影節天才訓練營(BerlinaleTalent Campus),這是一個針對全世界青年電影人的培訓項目,每年都會選出35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電影製作者參與電影節附屬的天才訓練營活動,並邀請大量知名導演以及電影工作者為他們提供指導。今年短片單元入圍導演周燕就曾是天才訓練營的成員之一。本屆共收到來自137個國家4000多人的申請,去年11月還在東京舉辦了相關的東京天才訓練營,且邀請賈樟柯(微博)等擔任指導。今年是柏林天才訓練營的第十屆,組織方特意邀請了朱麗葉·比諾什、沃克爾·施隆多夫、努里·比格·錫蘭、布里蘭特·曼多薩、《金陵十三釵》小說作者嚴歌苓等眾多知名電影人前往擔任主講嘉賓,這也將成為年輕人們非常難得的經驗。
而在對本土電影人的發掘扶植上,則有與之相對應的「德國電影單元」(Perspektive Deutsches Kino),今年共有13部影片入圍此單元,其中有很多都是新人導演或處女作導演,他們將共同競逐「對話視角」獎。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獎項,因為該獎項的評委並不是專業電影人或學者,而是普通的年輕影迷。今年請到的是德國年輕的導演以及演員簡·亨瑞克·斯塔伯格擔任評委會主席,他將帶領七位來自德國、法國等地的年輕影迷共同組成評審委員會。評委的年齡在20-26歲之間,且大多都是學生,由年輕人為年輕人拍攝的電影評獎,也成為柏林電影節扶植青年電影人的一大特色。
佳片回顧重溫經典
除了對青年電影人的扶持,經典老片的回顧單元也是柏林電影節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年的主打項目為「紅色夢工廠」回顧單元(The Red Dream Factory. Mezhrabpom-Film and Prometheus 1921 –1936)。
此次的「紅色夢工廠」回顧單元旨在向傳奇電影公司Mezhrabpom-Film致敬,該公司由俄國人Moisei Aleinikov和德國人Willi Münzenberg在1922年建立,期間拍攝大量優秀電影,包括)包括伍瑟沃羅德·普多夫金的《聖彼得堡的末日》等片,為了紀念這個傳奇的電影公司,電影節將組織放映已修復完成的罕見的默片和有聲片40餘部。同時,蘇聯知名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的名作《十月》重新修復版也將亮相柏林,並邀請柏林廣播交響樂團現場演奏Edmund Meisel的原創音樂。
另一大回顧單元則是「巴伯爾斯堡電影公司,生日快樂!」活動(「HAPPY BIRTHDAY, STUDIO BABELSBERG」)。今年正好是德國知名電影公司巴伯爾斯堡成立100周年,為了對這個特殊的年份表示祝賀,柏林電影節將舉辦系列展映活動。大概遵循每個年代一部代表作的原則,選出10部由巴伯爾斯堡電影公司投資或參與製作的經典影片進行系列放映活動。包括:《最卑賤的人》、《藍天使》、《吹牛大王歷險記》、《劊子手就在我們中間》、《Das Kaninchen bin ich》、《Goya》、《Das Haus am Fluss》、《太陽大道》、《鋼琴家》以及《朗讀者》。

4. 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是什麼意思

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5. 單元在戛納電影節獎項設置中是怎樣的地位

金棕櫚獎
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又名康城電影節或坎城電影節,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與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
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電影節始於1946年,於每年春季在法國南方小城戛納舉行。電影節在1948年、1949年
曾停辦兩次,在1968年因為法國的五月風暴又中斷一次。電影節設立多個獎項,其中最高獎項在1957年之前為「金鴨獎」,1957年起開始改為「金棕櫚
獎」,這也是每年國際電影界相當重要的獎項。另外評委會特別獎也是電影節比較重要的獎項

6. 世界三大電影節根據什麼選出主競賽單元的影片

戛納、威尼斯、柏林三大電影節,與奧斯卡不一樣,三大電影節其實是電影公司與世界各國的傳媒集團買賣交易的場所(電影版權),因此他們需要選擇一些比較符合買家需求的電影,以吸引各國買家到來,尤其是近幾年三大電影節的吸引力在減小的情況下。
與奧斯卡一樣,有固定的組委會(本質就是一家企業,有主席)。每年,世界各國的電影公司會將自己的電影的拷貝給組委會報名參賽:競賽類電影與非競賽類電影(如只有電影開幕式)。由組委會確定評委會(戛納電影節成立一個由10位藝術家組成的評委會 ),按照某種規則為影片評獎。

7. 歐洲三大電影節各自特點是什麼 ,他們選片品味有何區別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電影節,每年八月至九月在麗都島舉行。最高榮譽獎是金獅獎,聚焦於各國電影實驗者。威尼斯電影節的宗旨是為嚴肅的藝術服務,由此可見他們的態度有多麼認真了。威尼斯電影節支持創新,對於那些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是大大支持的。從上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之間,威尼斯電影節孕育了很多世界電影大師。

其實這三大電影節的品味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他們的宗旨是不一樣的。他們沒有地域限制,入圍電影、導演、演員都可以來自世界各地。三大電影節雖然初衷不同,但是他們都不看重高關注度、高知名度、高票房,個性和創新是他們的口味。這一點奧斯卡電影節就不同了,它比較看重商業和政治因素。

8. 戛納電影節一共分幾個單元

戛納電影節一共分六個單元,分別是「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

戛納國際電影節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一直到2002年,電影節才把官方名稱定為「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

2019年戛納電影節的評審團,也是很引人矚目的,而這一次評審團的主席則是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這一位來自墨西哥的導演來擔任。

在他十六歲到十八歲的期間,乘坐貨船穿越了整個大西洋,而且還經歷了非洲和歐洲,這些都成為了他寶貴的經歷,而且對他日後的創作也是有很深刻的影響,他很多創造的電影,都是發生在他去過的地方。

9. 歐洲三大電影節,影響力最大和最權威的是哪個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
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威尼斯電影節有自己獨特的傳統:它聚焦於各國的電影實驗者,鼓勵他們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創新,就能夠被電影節所接納。該電影節的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號,而評判標准很純粹:藝術性。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旨在展示和提高那些在電影作為一種藝術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電影作品的質量。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最有聲望的天才電影集合地。強大的媒體宣傳確保入選作品可立即向世界觀眾推介。

柏林電影節:
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 ,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10. 歐洲三大電影節哪個含金量最高

威尼斯電影節:
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威尼斯電影節有自己獨特的傳統:它聚焦於各國的電影實驗者,鼓勵他們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創新,就能夠被電影節所接納。該電影節的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號,而評判標准很純粹:藝術性。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旨在展示和提高那些在電影作為一種藝術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電影作品的質量。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最有聲望的天才電影集合地。強大的媒體宣傳確保入選作品可立即向世界觀眾推介。
柏林電影節:
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 ,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閱讀全文

與柏林電影節哪個單元最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心麻花艾倫參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22
mac如何導入電影 瀏覽:223
nex怎麼兩個屏同時看電影 瀏覽:123
大唐大地影院新出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110
林正英電影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212
支付寶買電影票怎麼改期 瀏覽:11
阿里怎麼買電影票 瀏覽:996
狄人傑探案有多少電影 瀏覽:691
泰國改編電影好看 瀏覽:297
微光怎麼可以看其他電影 瀏覽:170
國外免費的好看電影推薦 瀏覽:55
好看得大尺度電影 瀏覽:515
哪些漏點電影 瀏覽:191
看電影的歌曲有哪些 瀏覽:732
電影稻草狗劇情講的什麼 瀏覽:187
韓國直播的電影是什麼時候 瀏覽:187
有什麼超好看的歐美倫理電影 瀏覽:895
頭條視頻電影怎麼製作的 瀏覽:730
50元電影兌換券怎麼用 瀏覽:117
怪物開後備箱是什麼電影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