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知道這是哪個電影片段
真愛至上(Love Actually)
英文名: Love Actually
其他譯名:
類型: 愛情 / 喜劇
導演: 理查德·柯蒂斯(Richard Curtis)
編劇:
主要演員: 休·格蘭特(Hugh Grant)
瑪蒂·麥克卡森(Martine McCutcheon)
埃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
羅恩·阿特金森(Rowan Atkinson)
艾倫·里克曼(Alan Rickman)
連恩·尼森(Liam Neeson )
科林·菲爾什(Colin Firth)
凱拉·奈特麗(Keira Knightley)
勞拉·林妮(Laura Linney)
上映日期: 2003-11-7
國家地區: 美國
[劇情簡介]
這實際上是一個短篇故事集,影片為我們講述十個各自獨立發展但是又相互牽連的愛情故事,不同的愛情以不同的方式降臨在不同的人頭上,相同的是,它們都發生在距離聖誕節到來前的五個星期:
故事的主線人物是一位新晉的英國首相(休·格蘭特),年輕有為的他在剛剛入主倫敦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官邸)的第一天,就發現自己愛上了漂亮的單身母親娜塔麗(瑪蒂·麥克卡森),而娜塔麗的工作就是每天負責為首相端茶倒水,首相礙於自己的身份不好表白,但是真情又難違,於是他陷入一場天人交戰……最終這兩個身份懸殊的人,如何成就一段浪漫而引人矚目的愛情?
此外,還有另外九個有關真愛的故事在這個城市分別上演——一個被致愛女友拋棄的作家跑到法國南部去尋求治療自己受傷心靈的方法,卻愛上了一個法國女人;一個過氣的搖滾歌星千方百計想重返舞台找回曾經的榮耀與喝彩;一個步入婚姻盛殿的新娘子卻和伴郎磨擦出了火花,可憐的伴郎必須要馬上在愛情和友情中做出選擇;一對面臨著同樣感情問題的父子,他們都因為愛上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女人而陷入矛盾掙扎……
[幕後]
本片的導演兼編劇理查德·柯蒂斯曾經撰寫過最受歡迎的四部英國影視劇的劇本——《四次婚禮一次葬禮》、《諾丁山》、《憨豆先生》系列及《BJ單身日記》,僅僅是這幾部片子在全球的票房就已經接近10億美元,而且不光是叫座,在評論家中的口碑也相當好,這足以說明柯蒂斯出色卻又不媚俗的編劇水準。
雖然這是柯蒂斯第一次擔任導演把劇本轉化為鏡頭語言,但是環球電影公司顯然非常看好《真愛至上》,否則也不會把影片的檔期安排在11月7日,這個日子正好迎頭碰上本年度最受關注的巨片《黑客帝國3》,其他片子都退讓三舍避之不及,《真愛至上》又憑什麼和黑客們抗衡?看看影片的演員陣容吧?百愛百勝的英倫浪漫騎士休·格蘭特、蜚聲影壇的才女艾瑪·湯普森、英國老牌演技派"戲精」阿蘭·瑞克曼、以《我愛貝克漢姆》和《加勒比海盜》迅速竄紅的"新鮮美女」凱拉·奈特莉,要看諧,有人見人笑的"憨豆先生」羅文·阿特金森,要看正,有演技無可挑剔的"辛德勒」連恩·尼森。這樣龐大恢弘又豐富多彩的的演員陣容,想必能俘獲十之八九的影迷群來影院甘心捧場了。
除了讓人如雷貫耳的演員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讓這部浪漫愛情喜劇敢於在黑客的風暴之下逆風起飛,那就是以柔克剛。如果說充滿武器、爆炸和格鬥的《黑客帝國》是百煉鋼的話,那麼所有劇情都圍繞愛情展開的《真愛至上》就堪稱是繞指柔了,就像本片主演休·格蘭特所說:"浪漫是隨時隨地都受人們歡迎的。」或者換句話說就是——真愛無敵。雖然說單就票房而言,本片終究難以敵過來勢洶洶的黑客,但是畢竟一部好的電影給予觀眾的除了想像力和視覺沖擊之外,留下一份心靈上的溫暖也是彌足珍貴的。
"很多人認為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充滿慾望和仇恨的世界,我不這樣想,我覺得世界是充滿愛的。」導演理查德·柯蒂斯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你知道嗎?當我看到那兩價飛機撞到世貿的雙塔時,我們後來得知,那些飛機和樓里迎接死亡的人們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只言片語,不是憎恨,不是復仇,而是愛,他們告訴自己摯愛的親友們,他們是多麼愛這個世界,這些都是愛的訊息,他們打動了我,就像'Love is All Around』那首歌里說的,愛無處不在。」
[花絮]
*影片絕大部分在英國倫敦拍攝,一小部分在法國取景,而在影片開始有一張掛在牆上的照片,別小看它,那可是劇組的一位製片人和一位攝影師專程前往非洲拍攝的。
*德國名模克勞迪亞·希弗在片中客串了一小角,據說她亮相時間不到1分鍾,收入卻十分驚人——整整200萬英鎊!這個小角色最初是給妮可·基德曼設計的。
*除了希弗之外,比利·鮑伯·松頓也在片中客串出演美國總統一角。
*有幸提前欣賞過影片的觀眾都承認,那就是休·格蘭特飾演的英國首相和現任首相托尼·布萊爾在某些體態動作上確實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環球電影公司已經向英國首相布萊爾正式發出邀請,請他光臨影片在英國的首映禮,而據說布萊爾也已經答應,如無意外他會非常榮幸前往觀看本片的首映。
*本片的片名據說是"Love Actually is All Around」的簡稱,而這個名稱和《四個婚禮一個葬禮》的主題曲"Love is All Around」大有淵源,這首旋律優美浪漫的主題歌正是本片導演理查德·柯蒂斯譜寫的。
*影片的女主角瑪蒂·麥克卡森很可能要成為被全世界眾多休·格蘭特影迷眼紅嫉妒的對象了,因為在片中她和格蘭特有好幾次纏綿熱吻,麥克卡森說:"有些場景我們確實要來真的,你知道,當導演需要伸舌頭,我就得把舌頭伸出去。」
『貳』 求一部老歐美的恐怖片,最後好象在地底下把那鬼殺了,上面一個老頭殺死很多貓,結果被老鼠吃了
鬼玩人1,老電影了。
英文名: The Evil Dead
中文名: 屍變 | 鬼玩人 | 人玩鬼
導 演: ( 山姆·雷米 Sam Raimi )
主 演: (布魯斯·坎貝爾 Bruce Campbell) ( Ellen Sandweiss) ( Hal Delrich) ( Betsy Baker) ( Theresa Tilly) ( Philip A. Gillis)
上 映: 1981年10月15日
電影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五個年輕人,其中有兩對情侶,一個單身女孩,駕車外出度假,來到一個偏僻的地方,那裡有一個他們早就預定好的破舊小木屋。
當晚他們在屋裡發現了一本看起來很恐怖的書,和一個老式的錄音機,出於好奇他們聽了留在錄音機上的內容,這是這個屋子以前的主人留下的,他在裡面說,他在研究一卷關於原古閃族人的葬禮慣例和葬禮的咒語,它的名字翻譯過來應該是「死亡之書」,書中的內容說的是人可以持久的躺著呈睡眠狀態,永遠不會真正的死去,他們可以通過這書上的咒語重新活過來,當然這會他們就變成了魔鬼。
很不幸,他們播放了這段咒語,當時除了有些恐懼外好像並沒有任何人在意,但隨後一系列恐怖的事情發生了,先是那個單身女孩遭到了魔鬼的攻擊,它在屋子的外面受到了森林的襲擊(就是樹枝和藤條之類的東西彷彿都有了生命),回到屋裡後已是遍體鱗傷,她大喊著讓大家離開這里,確沒有得到應有的信任,最後她和一個男主角試圖駕車離開這里,但是森林確不讓他們離開,等他們回到這個小房子後,真正噩夢的才剛剛拉開它的序幕,惡魔附體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按照平常的電影附體後,除了神智之外,其它沒有什麼變化,但是這里不僅精神被惡魔所佔據,就連肉體也發生了變化,說明:是很惡心那種,然後就開始了人和魔鬼之間的搏鬥,用一個詞能很恰當的形容他們戰斗時的場景,就是「血肉橫飛」,影片中了除一個男主角外,其它的人都變成了僵屍狀的魔鬼,他自然也就成了生還者,主角經過一番搏鬥後,隨著他將死亡之書拋入火爐,僵屍全部融化,本片進入了尾聲,這時候黎明也隨之到來,能見到黎明的陽光真是再幸福不過,但是魔鬼並沒有死,在主角還沒有來得及享受的時候,他的生命也被奪去了,這時候影片真正的畫上了句號。
『叄』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什麼
◎譯 名 血的期中考試/考死/高死:血的期中考試/考試
◎片 名 Death Bell
◎年 代 2008
◎國 家 韓國
◎類 別 恐怖/驚悚
◎語 言 韓語
◎字 幕 中文
◎IMDB評分 N/A
◎IMDB鏈接 N/A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視頻尺寸 640 X 352
◎文件大小 1CD
◎片 長 85 Min
◎導 演 尹鴻承 Hong-seung Yun
◎主 演 李范秀 Beom-su Lee
南圭麗 Kyun-ri Nam
金範 Bum Kim
尹晶喜 Jeong-hee Yun
孫雲恩 Yeo-eun Sohn
◎簡 介
距離D-day(高考)有170多天的某個周六,為全校成績前20名學生舉行的特別課在進行著。
當中有情理派的女生李娜(南圭麗飾),吸引著女生目光的樣貌和成績出色得不相伯仲的江賢,總是嫉妒李娜的好朋友銘孝,患有精神分裂症經常被幻覺和妄想折磨得痛苦不堪的趙范,全校一等生慧明,受失眠症困擾成績僅次於慧明的東賢,有小心眼毛病的三等生載宇以及有點神經質的四等生秀珍等盡管血業拔尖但有著各種心裡問題的學生。加上在學生中很受歡迎的昌宇老師(李范秀飾),新來的作風強硬的英文老師小英(尹晶喜飾)和教導主任一行人留在了學校里。有一天,在上課的時候,學校的廣播揚聲器和教室里的電視同時出現了一等生慧明一點一點淹沒在水槽里直至死亡的恐怖聲音和畫面,而且還出現了一個神秘的聲音預警慧明的死將會作為考試的題目出現。學校里只有師生24人,問題肯定出現在其中的人里。到底是誰呢?一場似乎是魔鬼為他們特別准備的可怕的血之期中考試的期限馬上就要來到了。
「請在考試規定的時間里寫出正確答案。不然,答題者的好朋友就會死亡。為了能夠生存下來,請交出正確的答卷!」隨著一個個錯誤答案的出現,做題學生們的朋友開始一個個的死亡,朋友的生命,還是自己的生命重要?所有的人都在自我找尋著答案。
被限定了的時間!
被限定了的地方!
距離考試結束的時間快到了,生命進入倒計時!懸在空中的朋友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孰重孰輕的價值觀較量開始了…… 剩下的人能否平安地等到考試結束鍾聲響起的那一刻?
『肆』 找一部電影,好像是美國的片子開頭是一對母子在家裡,然後一個喪屍自己進了屋,之後整部電影都是喪屍鏡頭
好像是--群屍玩過界
小學的時候看過。挺惡心的。~
『伍』 異形之母在第幾部電影裡面出現,就是由工程師寄生出來的,,,
應該是第四部
『陸』 誰能告訴我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中文名稱:小鬼當家2
英文名稱:Home Alone 2 Lost in New York
別名:小鬼當家續集玩轉紐約
劇情
這次小鬼沒有忘記在家裡,卻在紐約走失了!耶誕節凱文准備跟著家人一起出門渡假,熟料他卻陰差陽差地搭上飛紐約的班機,一個人來到這個完全陌生的大都市,竟又碰到了曾被他修理過的兩個大笨賊,一連串令人抓狂的故事再度上演……
『柒』 找一部電影,好像是美國的片子開頭是一對母子在家裡,然後一個喪屍自己進了屋,其他的忘了
兄弟, 不是吧, 這種情況也太多了吧,
我只喜歡喪屍電,下面都是我看過的,
如果是10年前的片子,應該能找到,
介紹些給你看,都是有字幕的,
沒字幕的我也看不懂,
我喜歡喪屍片,想和喜歡喪屍的朋友們做朋友!
毀滅戰士(已看) 死了又死(已看)
死亡日記(已看) 死亡電影(已看)
僵屍城鎮(已看) 我是結局(已看)
末日侵襲(已看) 魔誡墳場(已看)
僵屍戰爭(已看) 僵屍之夜(已看)
血肉狂魔(已看) 桑樹街(已看)
男孩啃女孩(已看) 黑暗歲月(已看)
死亡之舞(已看) 死亡片場(已看)
亡命搶劫(已看) 死亡錄象12部(已看)
喪屍之地(已看) 最後一個人(已看)
血腥比爾(已看) 驚變28周(已看)
恐怖星球(已看) 生化危機12345部(已看)
致命彎道(已看) 活死人之夜(已看)
活死人黎明(已看) 活死人之日(已看)
活死人之地(已看) 殺出個黎明123部(已看)
驚變28天(已看) 群屍玩過界(已看)
新喪屍出籠(已看) 喪屍出籠12部(已看)
死亡之屋12部(已看) 屍地禁區(已看)
死亡之雪(已看) 喪屍黎明(已看)
活死人歸來12345部(已看) 生人迴避(已看)
僵屍肖恩(已看) 死亡航班(已看)
厄夜30(已看) 喪屍圍城(已看)
索女喪屍機關槍(已看)喪屍日記(已看)
喪屍飛車(已看) 我是傳奇(已看)
殺出喪屍城(已看) 狂怒(已看)
毒變未亡(已看) 最後一個人(已看)
血腥比爾(已看) 殺出狂人鎮(已看)
毀滅僵屍(已看) 惡之入骨(已看)
死人島(已看) 秋劫(已看)
喪屍脫衣舞娘(已看) 活跳屍12(已看)
群屍入侵(已看) 屍骨無存(已看)
致命肉食(已看) 死亡幫派(已看)
止水之下(已看) 再生實驗(已看)
『捌』 這部恐怖影片叫什麼名字
日本版咒怨2
某天午夜,首都的高速公路上一輛汽車飛馳而過。突然,一聲「咚」的悶響,疾馳的汽車嘎然而止。原來是一隻從路邊竄出來的野貓被車輪碾過。車上乘客是以拍恐怖電影而號稱「恐怖女王」的女演員原瀨京子(酒井法子飾),駕車人是她的未婚夫石倉將志。這天晚上原瀨京子剛在報道被詛咒之家的電視節目擔任完特約嘉賓,將志沒有理會貓的屍體,繼續趕路。但就在下一個瞬間,他感覺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異物進入了車內。車子失去控制,猛烈地撞向牆頭,車體完全損毀。這次事故讓將志失去意識,而京子也身受重傷不幸流產。而就在數日之後她卻被婦產科醫生告知,體內嬰兒的生長狀況一切正常……
嗵……嗵嗵,咚!咚!咚!……在電視台擔任報道員的三浦朋香(新山千春飾),為了自己的公寓每晚同一時間都傳出這奇怪的聲音而苦惱。她把男友山下典孝(堀江慶飾)叫來探明究竟。那是從最外層的房間,不可能住人的牆壁背後傳來的令人寒毛倒豎的聲音。每到晚上12點27分這個聲音準時響起。幾天後,令人無法相信的詭異場景凸現在朋香眼前……
電視台負責人大國圭介(葛山信吾),為了拍攝被詛咒之家特別節目的外景,與原瀨京子和三浦朋香等去訪問位於練馬區住宅地的一戶住居。在那裡曾經發生過丈夫佐伯剛雄殘忍地殺害妻子伽椰子的血腥事件。事後佐伯剛雄的屍體在附近的路上被發現,他六歲的兒子俊雄則下落不明。從那以後與這家有過來往的人,都莫名其妙的死亡或失蹤了。除了錄下了一些奇怪的噪音,整個拍攝過程平安無事。但自此開始,隨著化妝師大林惠(山本美惠)帶著悲鳴奇異消失開始,參與節目製作的人員陸續失蹤。不得已,電視台只好中止了節目錄制。但是悲劇並沒就此結束,進行後期剪輯的圭介在屏幕上看到的畫面叫人瞠目結舌……
女高中生千春(市川由衣飾)是原瀨京子主演的恐怖電影的一名群眾演員。幾天前,千春曾做了一個自己被封閉在某陌生人家的噩夢。而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她目睹了出現在京子身後的白色少年幽靈而驚叫失聲,暈厥不起。不久,千春的噩夢變為更加驚悚的現實……
『玖』 找電影 這個片段的母體是什麼
應該是 帝國的毀滅,
網路名片
中文名: 帝國的毀滅
外文名: Der Untergang
其它譯名: 帝國陷落
出品公司: Degeto Film等
製片地區: 德國/ 義大利/ 奧地利
導演: 奧利弗·西斯貝格
編劇: Joachim Fest,Traudl Junge等
製片人: Wolf-Dietrich Brücker等
主演: 布魯諾·甘茨,茱莉安·柯勒,馬賽斯·哈貝奇
類型: 劇情/戰爭/歷史/傳記
片長: 156分鍾
上映時間: 2004年9月8日
主要獎項: 第7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對白: 德語 俄語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作為第一部「正面」描繪希特勒的紀實性歷史反思影片,以及德國影史上第一部由演員扮演希特勒的影片(其扮演者正是《柏林蒼穹下》的悲憫天使布魯諾·岡茨),《帝國陷落》引發的巨大爭議要遠遠超過《華氏911》掀起的政治攻殲浪潮——希特勒是魔?是神?還是人? 影片從希特勒身邊最後一任速記員的視角出發,以平實、客觀的立場展現了這位戰爭狂人在掩體中度過的生命最後12天。 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等歷史事件。 德國電影《帝國的毀滅》將鏡頭對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後12天 在獲得本屆奧斯卡獎提名的外語片中,沒有一部如《帝國的毀滅》一般在全球引起那麼大的爭議。在這部德國影片中,以往只是作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當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鏡頭對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等歷史事件。執導該片的是德國著名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過獲獎影片《柏林蒼穹下》的德國傑出演員布魯諾·岡茨。該片在德國取得了3000萬歐元的驕人票房,同時也引發了評論家的眾多非議。觀眾普遍認為,《帝國的毀滅》對希特勒的描寫過於人性化,有美化納粹之嫌,不過也有為數不少的電影專家對這部冷靜客觀、以人文主義表現手法拍攝的電影盛贊有加。 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說:「我的電影非常有爭議。作為電影人,我們向當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個魔鬼,而是一個人。我很為這部電影自豪。」該片贏得了德國頂級電影榮譽獎之一的巴伐利亞電影觀眾獎。 幾天前,由奧利弗西斯貝格導演的德國影片《毀滅》(Der Untergang)開始在法國公映。電影院場場爆滿,巴黎媒體更是持續高燒,每天都有人議論這部富有爭議的影片。趁熱看完之後,筆者相信這是迄今為止反思納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該片將希特勒還原成一個普通人,而不再讓所謂的「魔鬼」充當人類良心的替罪羊。 該片去年9月份在德國甫一公映便引發爭論,因為它打破了一個禁區,「打開了重評納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貝格將希特勒從魔鬼還原成了人,還原成一個「可能引起人們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體熱炒的影響之下,短短一個月內有300萬人被勸進了電影院。當月,《漢堡周刊》為這部影片做了17頁的專題報道;德國歷史學家第45屆大會上甚至同意專為該片舉行一天辯論;德國前總理科爾也斬釘截鐵地說,這部電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毀滅》的創作來自歷史學家約阿希姆費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後的女秘書特勞德爾瓊格的回憶錄《直到最後時刻》(2002)。瓊格生於1920年的慕尼黑,22歲時被希特勒選作私人秘書。她一直供職到希特勒自殺並記錄了希特勒的遺囑,最後和一支小分隊一起逃出地堡。令許多人不安的是,在這個打字員的記憶里,希特勒是個有教養、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領袖。當她打錯了字或做錯了其它什麼事,希特勒總能寬大為懷。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殺,瓊格對他始終心存敬意。該書還透露,希特勒是一個素食主義者,是一個對狗有著深情厚誼的人。與情人愛娃布勞恩結婚前,他還當眾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讓別人在他的辦公室里放花,因為花會凋謝,他不喜歡看到死去的東西。影片從瓊格的書里提取大量素材,賦予了希特勒極其人性化的一面。
編輯本段影片評論
相較於其他歷史人物,希特勒在電影中的亮相率應該算很高了,在大多數涉及歐戰和納粹的電影中都有那日耳曼的小個子的身影。印象中最深刻的情節應該是《莫斯科保衛戰》中的那段「士兵們……」極具張力的演講。最滑稽的要數《大獨裁者》中卓別林歷史符號般的卓越表演。但所有的這些角色所表現的無非是人物本身以及人物所代表的勢力的邪惡。 德意志是一個很有故事的民族,無論是東西德的分合,還是那段黑暗的歷史,都需要太多的凝視。前者我們已經有了黑色而悲痛的《再見列寧》。而現在,《帝國的陷落》打開了那段塵封的記憶,帶我們重去摸索柏林被坦克與重炮碾碎前的最後歲月。從「元首」的女秘書容格女士的視角望去,這段熟悉的歷史卻有了太多陌生的注腳與細節。這個世界不一樣了,那個撒旦不一樣了。《帝》就猶如一聲不和諧的高音,註定要在樂譜上寫下波瀾。 影片中希特勒的亮相絕對是電影史上最顛覆的一個瞬間:從「狼巢」的掩體里走出的那個男人既不是在其他電影中聲嘶力竭口沫橫飛的宣洩仇恨與邪惡的撒旦,也不是紀錄片里的那個表情做作高高在上的第三帝國的元首。一個優雅的紳士,一個平易近人的長者,用他獨特的微笑將傳統的鐵幕徹底的撕碎。 對於那段似乎已經被蓋棺定論的歷史的重新關注,導演的目的絕對不是淺嘗輒止的老歌新唱。鏡頭猶如一雙審視歷史的雙瞳,將「元首」,形色各異的「元首」信徒以及柏林煉獄中的芸芸眾生收進視野,記錄下三者在末日來臨時的殘酷寫真。一個作為人而不是作為撒旦而存在的希特勒;一群人性化而非妖魔化的納粹;一段五味俱全而不光充斥著瘋狂與丑惡的歷史。放下有色的眼鏡,我們看到的是第三帝國的最後一場跌宕起伏的詠嘆調。 鋪天蓋地的蘇聯炮火揭開了1945年4月20日的柏林蒼穹,「元首」的最後一個生日。 撒旦面具下的男人…… 我無法決定到底應該用哪個詞語來形容我所看到的一切。如果從一個歷史旁觀者來說,那是領導著一個民族的瘋子。「我最引以為榮的就是一生都在與猶太毒瘤作斗爭。」他絕不肯向「斯拉夫蠻子」投降,他指揮著早已不存在的部隊來改寫歷史,卻還要讓一個國家來為他陪葬。對於叛徒,他鏟除起來決不手軟。我們所熟悉的那個撒旦在繼續他的邪惡。但這卻是個會焦慮與恐懼的撒旦,他的背更馱了,手臂也情不自禁的顫抖,為了敵人的每一步前進而坐立不安。撒旦也有愛情,美麗的愛娃一如既往的依賴他,從沒有抱怨過什麼。她甚至還在盡最大的可能幫助著自己的愛人。他早就知道結局,「我所需要的不過是一顆子彈來穿過腦袋!」可是他還必須相信,他還是這個民族的精神圖騰。「他是元首,他知道該做什麼。」還有無數的人需要他提供的精神嗎啡來逃避現實。所有的希望破滅了,他也會憤怒,在密室里像個倔強的孩子在發著脾氣。可他還不會忘記把柔弱的女士們送離墳墓,給還在抵抗的年輕人們授勛。給愛娃一個婚禮,她是那麼的渴望別人用「希特勒太太」來稱呼她。 「明天將有幾百萬人詛咒我,可這又有什麼呢?」地下室里最後的一扇鐵門終於鎖死了這男人的一生。我必須承認在目睹了關於那個撒旦的眾多陌生之後,鏡頭下的悲歡離合早已將我感染。如果拋卻歷史與政治,純粹從電影觀眾的角度來感受。在那一刻我這個旁觀者是有著深深的同情的。 撒旦的門徒…… 影片對於撒旦的那些瘋狂的信徒的刻畫也同樣的細膩,我們看到了一個個瘋狂又可憐的歷史人物的別樣歷史。他們是撒旦的彼得,忠心耿耿的瘸子戈培爾還在為「元首」瘋狂的想法編造著種種解釋,同樣忠心的那位戈培爾夫人更是毫不猶豫的在末日前殺死了自己可愛的孩子。可怕的瘋狂,可對他們來說這卻是虔誠的信仰。這種恐怖的「元首」情結瘟疫般的傳染著整個國家。天真的小姑娘在操縱著大炮,瘦弱的小男孩在用血肉之軀對抗蘇聯人的坦克。「元首」死了,他的部下們卻還在遵照他的命令不肯投降。自戕的槍聲此起彼伏,毫不猶豫的選擇死亡的信徒們去地獄繼續追隨他們的信仰。撒旦也有猶大,可是那被處決的叛徒臨死時還在高呼「嗨!希特勒!」。他們也是人,也會在絕望時哭泣,也會在戰火的間隙去體味難得的寧靜,也會用狂歡來麻痹早已崩潰的神經,也會違抗「元首」瘋狂的命令來保護支離破碎的祖國。 「在一個沒有國家社會主義的國度里,生存又有什麼意義呢?」戈培爾夫人的這句肺腑之言將這種狂熱發揮到了極致,也讓目瞪口呆的我們百感交集。愚昧?邪惡?虔誠?生長在一個缺乏信仰的時代的我,只能在這段歷史面前茫然。但他們對信念的堅定執著卻讓我深深的敬佩。一個民族一旦有了同一個信仰,那他們一定是可畏的。 歷史是不可以用美化或醜化來篡改的,歷史需要的是正視。我很佩服德國人對待歷史的態度,在這點上我們的近鄰可就遠遠不如。導演並不是在為自己民族的歷史辯護,而只是用一種平和正常的態度去面對,影片和奧立佛•斯通的《亞歷山大大帝》的立意類似,都是從一個我們陌生的角度切入歷史表現一群人物早已被定性定義的人物。在《亞》中,那個一直作為男人的偶像而存在於世界上的神,被斯通一棒子打成了一個迷茫的大齡青年,結果惹來口水無數。而《帝》中偏執的中年男子徹底推翻了前人的歷史符號,他是否也折磨了你腦中的歷史?也許很多人接受不了這樣的電影,但我覺得這種創作態度是值得欣賞的。電影中的歷史永遠是充斥著太多的後人視角,我們也看慣了太多的人雲亦雲。其實神也好,撒旦也罷。他們首先都是作為人而存在的,都食五穀雜糧,都有喜怒哀樂。 本片也只是一部充斥著想像與虛構的電影,只不過講故事的方式讓我們有些陌生。同樣的題材你讓波蘭斯基和老斯來拍恐怕又要別有洞天。我們也不必過分苛求正確與否,什麼是真實?什麼是歷史?沒有親眼目睹的我們根本沒有發言權。總之,正視生活,正視歷史。 電影不能告訴我們答案,但電影可以讓我們思考。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對歷史的反思自然是重中之重。導演並沒有將所有的罪過歸結到少數的幾個魔王身上,反而通過瘋狂的柏林地獄的畫卷揭示著關於一個民族的瘋狂邪教,一個民族的誤入歧途。歷史永遠是在靠大眾的力量推動著,光有一個撒旦是建不成地獄的,影片所展現的狂熱的德意志大眾正是他的幫凶,這些是不能夠隨著撒旦的毀滅而逃避的,不能靠著紐倫堡的懲罰就去寬恕的。否則那將是對歷史的不公,對歷史的褻瀆。他們也有人性的一面,甚至能讓觀眾隨他們一同的喜怒哀樂,但他們卻有著一個錯誤的信仰。 影片的結尾寓意深遠,「我們投降吧,都結束了。」本打算玉石俱焚的軍人們無奈的放下了武器,「啪,啪」兩聲槍響,槍斃了最後的瘋狂;九死一生的容格夫人和同樣九死一生的小男孩自在的騎行在公路上,一段噩夢終於結束了,這個瘋狂過,悲痛過的民族又將會走向何方呢?
編輯本段相關評論
April 1945, a nation awaits its... 幽閉,緊張,迷人,《帝國的毀滅》把我們帶進了希特勒的末日地堡。 ——BBC電影評論 布魯諾·甘茨是看《帝國的毀滅》的最好理由。 ——視覺周刊 《帝國的毀滅》敏銳地捕捉到了第三帝國道德的崩潰。 ——DVD評論 《帝國的毀滅》很有可能成為有關二戰的電影中的經典。 ——歐洲電影
『拾』 在漫威電影中死亡女神在哪個電影中出現
MARVEL漫畫的大反派,中文譯名滅霸,實力強勁。是出生在土星衛星泰坦上的永恆一族,是MARVEL漫畫世界中全宇宙的大反派之一。真名是Thanos(撒諾斯,源於希臘神話中一位死神的名字)。Thanos知曉永恆之族的所有超人的哲理,這給與了他無法超越的力量,持久力,恢復能力和敏捷度。他的皮膚近乎無法摧毀,尤其是在對抗冷/熱/電/輻射/毒/衰老和疾病的時候。早在他被他所暗戀的死亡女神詛咒成為永生之前他就可以不吃任何東西以及飲水而生存。Thanos的精神也是近乎無敵的,這使得他對於絕大多數精神攻擊都能產生免疫能力,與此同時他可以聚湧出法力能量波或是通過雙眼雙手釋放出等離子能或者宇宙能滅霸出生在土星的衛星泰坦上,是宇宙中一個古老種族「永恆」的族民。他的相貌十分奇特而醜陋,經常遭到族人排斥,這讓他的童年充滿了自卑和哀傷。逐漸膨脹的控制欲更是占據了他的全部慾望,隨著他越長越大,他的力量逐漸被內心陰暗所支配,很快他便遭到了「永恆」一族的流放,傳言說是因為他造出了永恆族中第一件武器,還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孤身一人的滅霸開始了自己的宇宙之旅,旅途之中他見到了實體的「死亡女神」,並瘋狂地愛上了她,這讓他不惜大開殺戒只為博紅顏一笑。滅霸率領一支軍隊統治了家鄉,並在得到宇宙立方(《美國隊長》和《雷神托爾》中雙雙出現的神器)後大舉進攻地球。憑借著宇宙立方的神力,滅霸相當輕松地打敗了眾復仇者和其他英雄,萬夫莫敵。最終美國隊長計上心頭,設法使滅霸相信他已經強大到榨幹了宇宙立方的所有能量,他手裡拿的只不過是塊毫無價值的石頭而已。對力量擁有無限貪欲的滅霸隨即丟掉宇宙立方,眾英雄則在得到了宇宙立方後很快扭轉了戰勢,他們用立方吸走了滅霸所有的能量,並將宇宙設定回初始狀態。「無限手套」是滅霸的另一件神器,在進攻地球失敗後的他開始了無限手套的鍛造,前後又數次興風作浪(這件神器同樣出現在了《雷神托爾》的地下宮殿彩蛋中)。同樣出現的還有跟滅霸關系密切的「魔士亞當姆」的「巫師之眼」(此人正是正在拍攝中的「《銀河護衛隊》」中一員大將)。在經歷了征服、慘敗與背叛之後的滅霸,終於厭倦了無盡的殺戮,逐漸變得平和安分,他甚至作為英雄和復仇者一起解除了許多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