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同焦距的影視畫面分別適用於哪種場合
如果是不同的焦距影視畫分別適用於的場合,我覺得那就是看一個具體的情況怎麼去運用了。
② 拍微電影最好用什麼鏡頭
拍什麼內容就用適合什麼內容的鏡頭,這是玩可換鏡頭相機不變的原則,所以樓主不用想用什麼鏡頭了,玩過可換鏡頭相機,你自己就應該知道用什麼鏡頭。
按照一般玩微電影的習慣來說,更多的人願意盡可能地上大光圈鏡頭,便於控制現場環境的光線,同時還可以更明顯地獲得景深變化,看起來更有臨場感和層次感。但是如果對於鏡頭的使用還不夠熟悉,不要盲目追求大光圈,控制不好的話反而弄巧成拙。
單個人像,50焦段適用性很強,當然刻畫面部也可能用到85.135甚至200.
室內帶環境,35焦段最實用,也可能會用到24來強化環境影響,或者50來弱化環境影響。
上面這兩個只是告訴樓主,如果想熟悉微電影的鏡頭應用,要先學會攝影,熟悉各個焦段的實際用途。然後結合在視頻拍攝中動態的鏡頭語言運用,才能知道用什麼鏡頭最好。當然,最後你要考慮好你的腰包,才能知道什麼最合適~
③ 拍電影常用什麼焦段的鏡頭v電影
什麼焦段都用,電影是成千上萬的照片,就好比用單反各種鏡頭拍照,最後和在一起
④ 拍電影所用鏡頭和普通單反鏡頭相比有什麼區別
電影鏡頭和單反鏡頭可以算是2個類別了。差別主要有
1,卡口。現在網路電影為了省錢用的是EF卡口的鏡頭一些大的電影廠商為了適應市場也開始出售EF卡口的鏡頭了但畫質光圈沒得選只有一種。但是在正真的數字電影機中式沒有EF卡口的都是PL卡口電影鏡頭製造商在這種卡口上提供多種畫質的選擇比如蔡司的CP系列UP系列MP系列一般小成本的數字電影也是要UP起步的。
1,畫質。電影鏡頭和單反頭在解像力上不是一個級別的,電影頭中最差的也要比單反鏡頭要強太多了。電影鏡頭能夠很好的還原事物細節,色彩通透,顏色過渡均勻自然。事物輪廓出對比明顯。
2,操控性上。單反接頭主要是要攜帶方便,所以製作的都比較緊湊所以在跟焦是會容易跑焦行程很小,電影鏡頭的跟焦行程是很足的能夠很好的保證你的跟焦。
3,片組。單反鏡頭在選擇上一般都會選擇變焦頭而廠家也多生產變焦頭但為了壓縮成本在鏡頭片組的選擇中只會從中選擇在不同的焦段你會損失畫質色彩,就是定焦頭由於為了方便片組透鏡也會小片組較少材質的通透性差,電影頭多為定焦頭片組專為這個焦段製作主要考慮的是效果而非成本,所以片組多透鏡大通透性也要好上很多,電影的變焦頭為了滿足在個焦段的畫質要求就會在鏡頭中加入多個片組是其在畫質上不受損失所以電影鏡頭的變焦頭都是巨無霸必須上支架才可以不然是沒法上到機器上的。同樣電影變焦頭的價格是十分昂貴的便宜的幾十萬貴的幾百萬。
4,收購單位的要求。照片收購時對你所用的鏡頭是變焦還是定焦是沒有要求的,但是在電影拍攝中在技審時對畫面的要求是十分高的明確要求定焦頭拍攝的比例。
綜上電影鏡頭和單反鏡頭的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畫質那不是一個級別的。操控性上電影頭要好很多,在攜帶方便上單反鏡頭要方便的多,電影都必須要一個大的航空箱才能裝下一組鏡頭。
⑤ 給我推薦個鏡頭吧(預算10w左右):電動對焦 全畫幅變焦 電影鏡頭(焦段最好約在20-110)感謝
一開始我剛開始拍電影的時候,我是恨不得瞞著全世界的人的,我那時候很窮又沒有任何裝備——因大部分電影人的裝備及軟體都是很昂貴的,而我只有對著電影製作的熱情,在這種情況下我還是拍了一部片子,下面我就和大家來分享我當時是如何做的。(為此鼓勵所有有志向的年輕人)
首先 我自己有幾個原則,其中一個就是不要為了買裝備而陷入負債中,我只買我買得起的裝備(看似簡單的理論,很多人都是在負債買裝備),當我剛剛踏入攝影圈的時候其實特別想做一個短片,然而沒錢計劃隨之流產。後來隨著時間,我學會了如何用有限的裝備去完成任務,創造力和好點子更重要,而不是裝備。當然了,我也很願意用又貴又好的機器,也充分理解為什麼它們那麼貴,但過去是完全不敢想像的。之後幾年我買的第一部攝影機為我開展了我的職業生涯,一部佳能7D,我就是用它拍攝我的最初的影片,但正所謂無論什麼裝備,創作者都想讓自己的影片看起來好。
我當然知道這部相機除了不錯的視頻質量和動態范圍也有他的有限之處,我知道要拍出一個技術上好的視頻需要的工具,但在那時,我只有一個人並且也不夠有耐心和世界分享,最終我決定我要製作一個自己做主角的短片,還有什麼比做一頓飯更貼近生活呢?
我當時的道具只有一個能看的過去的刀,做飯需要的食材,一個打光燈,一個桌面燈,一個攝影腳架,Adobe PS CS6,加上我的佳能7D,最重要的是,我超贊的廚藝,構成了我所需的一切
1,為什麼選這些器材
在我開始買器材之前,我想先確認我現有的設備可以做什麼,然後再買器材,如果可以的話我更願意先試用一下,然後注意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問題,我是那種會有些吹毛求疵的人,並不是器材名氣大我就喜歡,當你對一台不是那麼完美的器材有一手的經驗時,反而更能告訴自己你到底需要的是什麼,那麼在下一次購買時你就更了解了。
之前的我對於拍攝可沒有任何經驗,但我知道實際操作背後的所有理論,現在不同了,我已經在電影製作領域浸淫了很多年,是時候為我最初有的卓越想法付諸實踐了。
2,鏡頭動作
只有我一個人製作視頻意味著只要我還站在鏡頭前做飯就無法移動攝像頭,除非我有一個可操控的滑桿或者類似的工具,我其實在開始和結尾都有嘗試,用當時的那個支架我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努力了。
鏡頭有呼吸效應,但結果很出意料居然效果很好,因為看起來即像在聚焦,同時又在放大,你可以在視頻的最後看到(1;58)
⑥ 電影攝影中一般使用多大的光圈,以及不同的焦距和光圈
這個要分環境和情節等需要,功夫片多用中長焦鏡頭,古代戰爭的,為了展示恢弘的效果,就用廣角或標准焦距的鏡頭在遠處拍,若是上場的人少,就用標准焦距的比如50mm或85mm的鏡頭或者廣角鏡頭,或者是中長焦的鏡頭拍。室內景則多用標准焦距的比如85mm的鏡頭,光圈都比較大,如2.8或4,有些室外景,為了讓背景虛化,多用大光圈,比如2.8、2.0或4.0的85mm或135mm或者50-150mm的變焦頭。具體的鏡頭使用,還是以劇情、拍攝環境來定。
⑦ 拍人文紀實類的照片用什麼焦段的鏡頭比較好
最好使用廣角鏡頭,11-20、12-24、18-35都是可以的。
⑧ 拍微電影用什麼鏡頭
拍什麼內容就用適合什麼內容的鏡頭,換鏡頭相機不變。
一般拍微電影的習慣來說,更多的人願意盡可能地上大光圈鏡頭,便於控制現場環境的光線,同時還可以更明顯地獲襲得景深變化,看起來更有臨場感和層次感。但是如果對於鏡頭的使用還不夠熟悉,不要盲目追求大光圈,控制不好的話反而弄巧成拙。
單個人像,百50焦段適用性很強,當然刻畫面部也可能用到85.135甚至200.室內帶環境,35焦段最實用,也可能會用到24來強化環境影響,或者50來弱化環境影響。
電影鏡頭即需要拍攝大視角的廣角鏡頭,也需要長焦拍攝淺景深的特寫鏡頭。所以說想做好微電影,鏡頭的選擇很重要,如果需要精雕細刻的畫質那麼一套焦距齊全的定焦鏡百頭是少不了的,專業的可以選擇蔡司的CP2系列,或廉價的三陽電影鏡頭系列。如果是用單反也可用相機的度鏡頭。
如果為了方便也可考慮變焦鏡頭,畫質不妥協最起碼也得一套大三元,如果計較成本,普通變焦鏡頭也能應付。
(8)電影鏡頭哪個焦段好用擴展閱讀:
1、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大致分為兩類: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在24mm~45mm之間;超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小於24mm,其中有一種特殊的鏡頭叫魚眼鏡頭,焦距甚至只有幾毫米。
在拍攝廣闊的大場面時,攝影者一般都依靠廣角鏡頭焦距短,表現的景物景深長的特點,將從近到遠的整個景物都納入清晰表現的范圍。此外,用廣角鏡頭拍攝時,如果同時採用較小的光圈,則景物的景深就會變得更長。
2、中焦鏡頭
中焦鏡頭的焦距在50mm~135mm之間,該焦距中包括許多大家常用的焦段:50mm標准鏡頭,85mm人像鏡頭,100mm微距鏡頭,135mm人像鏡頭等。
通常情況下,人眼的視角是50°左右,於是人們將傳統35mm相機鏡頭中近似與人像視角范圍內的鏡頭稱為標准鏡頭,它的焦距為50mm,拓展到變焦鏡頭,只要焦段覆蓋了50mm的變焦鏡頭,一般都稱為標准變焦鏡頭。
標准鏡頭與人眼看到的效果非常接近,拍出的畫面能給人更加真實的感覺,它幾乎可以用於任何場景和題材的拍攝。
⑨ 60毫米的電影鏡頭相當135相機多少的毫米焦段
60mm是焦距,首先焦距是一個鏡頭固有的物理量,是不會隨著感光元件而變化的。所以60mm鏡頭在任何地方都是60mm。但是如果感光元件尺寸大小不同,那成的像尺寸也不同。電影鏡頭分豪華版的70mm寬度(膠片寬度)的高清電影頭、35mm寬度的普通電影頭、16mm的家用攝影機電影頭以及8mm的玩具電影機鏡頭。首先你要確定這個電影頭是哪種格式的。如果是普通版35mm電影頭,那麼等效135相機是1:1的,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