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被稱為「七丘之城」,有什麼獨特的風光
里斯本整體給我種文藝復古的感覺,低調卻散發著無限的魅力。走在路上能夠看到一輛輛復古電車,不時地響起叮鈴鈴的聲音,細膩的歌聲不停地在耳旁響起,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妙,讓人放鬆,充滿了浪漫的氣息。以下幾個景點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
3.貝倫塔
貝倫塔是葡萄牙的古建築,坐落於七個山丘上,有著「七丘之城」的稱號。剛建的時候是作為防禦工事,至今上面還有16個可以安裝大炮的炮位。我是個軍事迷,剛看到的時候感到十分震驚,腦海里就浮想起那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情景。而且瀕臨海洋,站在上面看著那波瀾壯闊的場景,吹著微涼的海風,令人痴迷。
2. 貝倫塔的簡介
貝倫塔(英語:BelemTower,葡萄牙語:Torre de Belém)是一座五層防禦工事,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的貝倫區。它建於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時期的1514年到1520年間,用來防禦位於貝倫區的港口,以及附近的聖哲羅姆派修道院。
貝倫塔,矗立於特茹河北岸,是貝倫岸邊兩座名塔之一。此塔不僅是見證葡萄牙曾經輝煌的歷史遺跡,也是里斯本最上遊客鏡頭的一個風景點。這是一座有著近500年歷史的古城堡,是葡萄牙有名的地標,也是里斯本的象徵,它見證了里斯本昔日曾有過的輝煌。如今它已被辟為博物館,首層還陳設有當年的大炮和炮台。 貝倫塔看盡了世間的凄涼。貝倫塔建於1500年,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雖名為塔,但是它更像一座小型的碉堡,鎮守在河岸邊。整個塔身全部用大理石打造,底部原為儲藏室,後用來關押囚犯。每當漲潮時分,頂部的塔樓如浮在河面上,漂浮不定,美若仙境。貝倫塔位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聳立在特茹河畔,建於16世紀初,是當年扼守里斯本門戶的軍事要塞。貝倫塔是海盜式冒險航海的見證,是葡萄牙地理大發現的起點,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其外形像一座碉堡,全都用大理石建造,是里斯本無數紀念碑中最華麗、最優雅的建築。
3. 里斯本貝倫塔什麼時候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折疊氣候 里斯本北面為辛特拉山。
葡萄牙最大的河流特茹河流經城市南部注入大西洋。受大西洋暖流影響,里斯本氣候良好,冬不結冰,夏不炎熱。一二月份平均氣溫為8℃,七八月份平均氣溫為26℃。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和日麗,溫暖如春,舒適宜人。 里斯本。
4. 貝倫塔是為紀念達·伽馬而建的嗎
是的
在里斯本眾多的古堡中,貝倫塔(又譯貝萊姆塔)就像一艘巨大的戰艦,航行在藍天碧海之間。這座白色的建築物本是1515年~1521年由弗朗西斯科·德·阿魯達建造的一座大碉堡,聳立在特茹河人海口,曾經是控制河面船隻往來的重要堡壘。貝倫塔是頌揚海上探險精神的一座燈塔,人們以茲紀念開辟好望角航線的瓦斯科·達·伽馬。燈塔高35米,直聳雲霄,用石灰岩石塊砌成。其外表裝飾高雅而富於航海意味,以繩索、網、船等圖案為主。中庭豎立著「成功聖母像」。塔身胸牆上有伊斯蘭風格的窗花格,印度之風則給貝倫塔安上了一個螺旋形的小尖塔。內部則是庄嚴的曼努埃爾式建築。主建築像一座拔地而起的方形高樓,頂上四角各有一座小碉樓,圍繞主樓的城牆設有炮台和小碉樓,氣勢雄偉。建成後的貝倫塔一直像哨兵一樣守衛在特茹河口,無數船隊也正是從這里啟航,駛往印度、美洲、非洲、中國和日本。
5. 里斯本有哪些著名的旅遊景點
里斯本有許多紀念塔和紀念碑。
位於大西洋岸邊的貝倫塔,建於16世紀初期,漲潮時,似浮在水面上,景色動人。塔前的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是流行於16世紀初期的曼努埃爾式建築的典型,氣魄宏偉,雕刻華麗。
附近的航海紀念碑,造型優美,宏偉壯觀,遠看好像航行在碧波萬頃中的巨型帆船。碑上的浮雕,再現了當年葡萄牙航海家周遊世界、搏擊風浪的英雄壯舉。廣場的水泥地上,能工巧匠們製作的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圖,清晰地標出了葡萄牙航海家遠航世界各地的年代、地點和航線,使遊人對葡萄牙航海史一目瞭然。
亨利紀念碑是一艘石刻的大帆船(亨利在15世紀對葡萄牙航海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亨利像屹立在船頭,四周站立著協助亨利的船長、地理學家、數學家、木工等人物雕像。
龐包爾廣場是為紀念龐包爾侯爵重建里斯本作出的巨大貢獻而建立的,廣場的中央豎立著龐包爾侯爵的雕像。
6. 里斯本著名建築
是貝倫塔!還有塔前的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是流行於16世紀初期的曼努埃爾式建築的典型,氣魄宏偉,雕刻華麗。
推薦一部電影,溫德斯的里斯本物語
7. 《在葡萄牙收集陽光》的摘抄
葡萄牙是一個陽光充沛的國家,很多遊客到那裡去,就是為了享受它的陽光。
布斯克是北歐人,一路上,他都緊握一個透明的玻璃瓶。飛機降落時,他打開瓶蓋,在艙門前等候。他要在艙門打開的第一時間,收集一瓶溫暖的陽光。他說,這是葡萄牙的朋友教會他的。
原來,葡萄牙人熱愛陽光已經熱愛到骨子裡了。他們在陽光充沛時,會用瓶子把陽光灌滿,回到家後,就把這些瓶子擺在架子上,成為自己的收藏品。
不同地方的陽光,有不一樣的味道。在拉各斯那小如花園的市中心,陽光清冽溫柔,摻有海鳥拍翅膀的陰影,布滿了咖啡、肉桂粉、煎蛋和狗的味道。在薩格雷斯,有歐洲最西南的海角陽光,濃烈醇甜,摻雜著海風遠遠推送而來的腥味。馬德拉最好的陽光在島南的豐沙爾,即便在冬天,陽光也熾烈如夏,濃得可以托在掌心,其中有花香,有百香果的味道。而波爾圖最好的陽光,勻整地鋪在杜羅河的兩岸,陽光里摻雜著沙粒,有河水的幽藍之色,以及兩岸酒窖里的香味。
不同時間的陽光,也有不同的情愫。坐旅遊巴士,去拉各斯、薩格雷斯和維森特角的路上,到處都是小販的叫賣聲:「昨天正午的海角陽光,新鮮熱辣!」「三年前歷史最高溫那天午後兩點的陽光,熱情飽滿。」里斯本最好的陽光在貝倫塔旁的水畔,尤其黃昏時貝倫區的陽光更是溫柔動人。白色的聖哲多姆派修道院與貝倫塔藍色里摻雜橘色的天空,在黃昏時的陽光里,會顯得無比透明。黃昏的貝倫塔畔就像個過濾器,將南方半島陽光里的火焰躍騰之氣濾盡了。你完全可以盛滿一瓶陽光,然後去聖哲多姆派修道院旁邊,那個1837年開始經營的蛋撻店,吃一個甜脆韌濃還撒了肉桂粉的蛋撻,看看黃昏降臨,你沒盛到的陽光從海面遠遠流走。
等冬天寒風蕭瑟時,葡萄牙人就會邀請朋友來家裡,一瓶瓶打開,以慢慢享受清冽溫柔的、濃烈醇甜的、透明的、花香四溢的、酒與沙粒並存的陽光。還有些人會與朋友相互贈送他們收集的陽光——林間的、山上的、雪原的,各種各樣的陽光。調皮一點的,還會把不同地方、不同時間的陽光兌一兌,一不小心,一瓶陽光會倒出來。
我曾問過一個葡萄牙朋友,是如何愛上收集陽光的。他思索片刻,說:「熱愛生活,就應該從熱愛陽光開始。」聽完他的話,我慢慢感覺到,收集陽光的習慣就和陽光本身一樣溫暖。回國時,我也特意帶上一瓶里斯本貝倫塔畔黃昏時分的陽光。
8. 葡萄牙的里斯本有什麼有玩的呢
這就就不得不說貝倫塔啦!貝倫塔(英語:Belém Tower,葡萄牙語:Torre de Belém)是一座五層防禦工事,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的貝倫區。它建於曼努埃爾一世時期的1514年到1520年間,用來防禦位於貝倫區的港口,以及附近的哲羅姆派修道院。 塔內貢奉的是里斯本守護神-聖·維森特。後來逐漸轉型為海關、電報收發塔和燈塔,也曾經是大航海家門的起始點。值得一提的是在西班牙統治時期,這里曾經用來關押重要的政治犯。塔內可以看到陰森的由倉庫改造成的地牢,目前塔內存有16世紀火炮等文物。1983年被國際教科文組織正式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被評為葡萄牙七大奇跡之一。以上由百百購為您整理,想找誠信海淘?來百百購海淘網吧!
9. 貝倫塔的歷史由來
貝倫塔是為了守衛古司和入口、阻止敵人入侵建造的,是那個時代的象徵。隨著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葡萄牙里斯本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海港。當時有必要建造一些防禦工事來防衛里斯本和它的港口。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Joo II )最早提出一個防禦計劃。貝倫塔就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貝倫塔的建造也為了紀念里斯本的主保聖徒,聖文森特(St. Vincent)。弗朗西斯科·德·阿魯達(Francisco de Arruda)被任命為貝倫防禦工事總建築師。他以前在北非建造過許多防禦工事,頗有名氣。貝倫塔的建造始於1514年,由皇家工程大臣迪奧戈·德·波伊塔卡(Diogo de Boitaca)主管,當時他也負責附近的聖哲羅姆派修道院的建造。貝倫塔在1520年完工,一年以後加斯帕·德·派瓦(Gaspar de Paiva)被任命該塔的第一任長官。 隨著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早在15世紀末,里斯本已成為歐洲海洋探險中心。人們建造了貝倫塔,它是在原來的「格蘭德諾」遺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原來的「格蘭德諾」遺址曾經遭受過火災,因而,這次用
石頭代替了木製結構。
10. 貝倫塔的貝倫塔
貝倫塔就像聳立在美國紐約入港處的自由女神像一樣,聳立在里斯本港口的它成為了葡萄牙的象徵。在1983年,貝倫塔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站在高高的貝倫塔上,似乎看到了諸多航海家前仆後繼的大膽探險——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達·伽馬打開歐洲與印度的通商之門,麥哲倫則以實踐證實了「地球是圓的」真理。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航海的先驅者以生命和頑強的意志來探索人類之秘。倫塔就像聳立在美國紐約入港處的自由女神像一樣,成為葡萄牙的象徵。
離發現者紀念碑不遠處,我們看到了里斯本的地標,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貝倫塔(Torre de Belem) 。這座建在岸邊水上的塔除了是昔日葡萄牙作為防守敵人的地方,也是當年航海家們揚帆出海之處。越過鐵橋,走進了白色古堡型的貝倫塔,看見塔內有著多台大炮對著窗外,底層還有個上了鎖的地下室。塔內部的窗戶,圓梯,柱子及外部的設計都具有獨特的風格。站在貝倫塔頂上,眼前原本該是景色宜人的太加斯河(Rio Tejo)。可惜的是,到訪的這一天卻遇見了大霧,沒能目睹到漂亮的景色,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