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教一個美國黑人電影名星的名字
不知道你說的是威爾·史密斯還是馬丁·勞倫斯
我肯定是其中一個
Ⅱ 電影《教父1》里的一名殺手
電影中的角色叫Willie Cicci,即威利·奇契。真人叫Joe Spinell,即喬·斯皮內爾,生於1936年10月28日,出演過的電影有:
The Godfather (1972) - Willie Cicci (Niet op aftiteling)
Cops and Robbers (1973) - Marty
The Seven-Ups (1973) - Toredano, de garage-man
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 - Willie Cicci
Rancho Deluxe (1975) - Mr. Colson
Strike Force (Televisiefilm, 1975) - Sol Terranova
Farewell, My Lovely (1975) - Nick, Brunettes schurk
92 in the Shade (1975) - Ollie Slatt
Next Stop, Greenwich Village (1976) - Politieagent
Taxi Driver (1976) - Personeelschef
Stay Hungry (1976) - Jabo
Rocky (1976) - Gazzo
Sorcerer (1977) - Spider
The Godfather Saga (Mini-serie, 1977) - Willie Cicci
Nunzio (1978) - Angelo
Big Wednesday (1978) - Psycholoog
Paradise Alley (1978) - Burp
The One Man Jury (1978) - Mike
Starcrash (1979) - Graaf Zarth Arn
Last Embrace (1979) - Man in Cantina (Niet op aftiteling)
Winter Kills (1979) - Arthur Fletcher
Rocky II (1979) - Gazzo
Vampire (Televisiefilm, 1979) - Kapitein Desher
Cruising (1980) - Patrolman DiSimone
Forbidden Zone (1980) - Squeezits vader
Maniac (1980) - Frank Zito
Nightside (Televisiefilm, 1980) - Michael Vincent
Brubaker (1980) - Floyd Birdwell
The Little Dragons (1980) - Yancey
The Ninth Configuration (1980) - Lt. Spinell
Melvin and Howard (1980) - Tweede Go-Go Club-eigenaar (Niet op aftiteling)
The First Deadly Sin (1980) - Charles Lipsky
Nighthawks (1981) - Lt. Munafo
National Lampoon Goes to the Movies (1982) - Agent/M.C. (Success Wanters)
A Question of Honor (Televisiefilm, 1982) - Gemaskerde getuige (Niet op aftiteling)
Night Shift (1982) - Manetti
The Last Horror Film (1982) - Vinny Durand
Monsignor (1982) - Vader van de bruid
One Down, Two to Go (1982) - Joe Spangler
Walking the Edge (1983) - Brusstar
Vigilante (1983) - Eisenberg
Losin' It (1983) - Border Patrolman
The Last Fight (1983) - The Boss
Trackdown: Finding the Goodbar Killer (Televisiefilm, 1983) - Escobar - Portier
The Big Score (1983) - Mayfield
Eureka (1984) - Pete
Out of the Darkness (Televisiefilm, 1985) - Jim Halsey
Hollywood Harry (1986) - Max Caldwell
The Equalizer Televisieserie - Rol onbekend (Afl., Wash-Up, 1986)
The Children of Times Square (Televisiefilm, 1986) - Straatverkoper
The Whoopee Boys (1986) - Guido Antonucci
Night Heat Televisieserie - Joseph Latimer (Afl., Brotherhood, 1986)
Il cugino americano (1986) - Joey, New York schurk #1
The Messenger (1986) - Rico
The Pick-up Artist (1987) - Eddie
Night Heat Televisieserie - Carlucci (Afl., Comeback, 1987)
Diamonds Televisieserie - Rol onbekend (Afl., Poison Pill, 1987)
Night Heat Televisieserie - Tommy Angel (Afl., Tonight's News, 1987)
Deadly Illusion (1987) - Crazy Man in gun Bureau
Operation Warzone (1988) - Brig. Gen. George Delevane
Married to the Mob (1988) - Leonard 'Tiptoes' Mazzilli
The Undertaker (1988) - Roscoe
Maniac 2: Mr. Robbie (1989) - Mr. Robbie
Rapid Fire (1989) - Hansen
The Godfather Trilogy: 1901-1980 (Video, 1992) - Willie Cicci
Ⅲ 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的英文名是這樣寫的,片中男主角基度。和他的妻子以及兒子的英文名是怎樣寫的
La Vita e bella 義大利文 英文的也叫 life is beautiful
男主角(導演) 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
片中名字 GuidoOrefice
女主角 尼可萊塔·布拉斯基(Nicoletta Braschi)
片中名字 Dora
Giosué Orefice 兒子
現實中他們也是夫妻
Ⅳ 電影簡介 英語
No Country for Old Men老無所依
When a Vietnam veteran discovers two million dollars while wandering through the aftermath of a Texas drug deal gone horribly awry, his decision to abscond with the cash sets off a violent chain reaction in a stripped-down crime drama from Joel and Ethan Coen. Llewelyn Moss (Josh Brolin) has just stumbled into the find of a lifetime. Upon discovering a bullet-strewn pickup truck surrounded by the corpses of dead bodyguards, Moss uncovers two million dollars in cash and a substantial load of heroin stashed in the back of the vehicle. Later, as an enigmatic killer who determines the fate of his victims with the flip of a coin sets out in pursuit of Moss, the disillusioned Sheriff Bell (Tommy Lee Jones) struggles to contain the rapidly escalating violence that seems to be consuming his once-peaceful Lone Star State town. Woody Harrelson, Javier Bardem, and Kelly MacDonald co-star in a distinctly American crime story that explores timeless biblical themes in a contemporary Southwestern setting.
Ⅳ 請教一部電影的名字
怒虎狂龍Tango & Cash(1989)
劇情:
警探探戈及加什,行動勇猛,辦案搏命,在某項行動中,破獲龐大白粉走私案,黑幫損失極大,於是設下圈套,令二探員成為殺人兇手,被判入獄。黑幫又買通獄長,要玩殘兩人,兩人只有逃獄。往找黑幫晦氣,及找出證據證實二人無辜!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Andrei Konchalovsky
Albert Magnoli .....9 (replaced Andrei Konchalovsky)
編劇 Writer:
Randy Feldman .....(written by)
演員 Actor: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Sylvester Stallone .....Raymond 'Ray' Tango
庫爾特·拉塞爾 Kurt Russell .....Gabriel 'Gabe' Cash
泰瑞·海切爾 Teri Hatcher .....Katherine 'Kiki' Tango
Jack Palance .....Yves Perret
布里翁·詹姆斯 Brion James .....Courier/Requin
詹姆斯·洪 James Hong .....Quan
Marc Alaimo .....Lopez
Philip Tan .....Gunman/Chinese Guy
Michael J. Pollard .....Owen
Robert Z'Dar .....Face (AKA 'Conan')
Lewis Arquette .....Wyler
愛德華·邦克 Edward Bunker .....Capt. Holmes
Leslie Morris .....Hendricks
Roy Brocksmith .....Fed. Agent Davis
Susan Krebs .....Prosecutor
David Byrd .....Judge
Richard Fancy .....Nolan
Jerry Martinez .....Santos
邁克爾·傑特 Michael Jeter .....Skinner
Bing Russell .....Van Driver
Alphonse Walter .....Station Cop (as Alphonse V. Walter)
Peter Stensland .....Kagan
Phil Rubenstein .....Assistant Warden Matt Sokowski
Elizabeth Sung .....Interpreter
Clint Howard .....Slinky
Ed DeFusco .....Federal Agent
Jack Goode Jr. .....Federal Agent
Geoff Vanderstock .....Federal Agent
Larry Humberger .....Federal Agent
Mark Wood .....Desk Cop
Andre Rosey Brown .....Cash's Cellmate
Saveli Kramarov .....Car Owner (as Savely Kramarov)
Michael Francis Clarke .....Reporter
Ann Marie Gillis .....Reporter (as Anne Marie Gillis)
Tammy Richardson .....Reporter
Patti Davis .....Reporter (as Patricia Davis)
Richard L. Duran .....Prisoner
Doug Ford .....Prisoner
Kenneth Pruitt .....Prisoner
Ronald Moss .....Prisoner
Ricky Domínguez .....Prisoner
克里斯汀·達爾頓 Kristen Dalton .....Lynn (as Kristen Hocking)
Tamara Landry .....Girl in Bar
Anna Joyner .....Girl in Bar
Melissa Bremner .....Dance Double
Christie Mucciante .....Dressing Room Girl
Lucia Neal .....Dressing Room Girl
Roxanne Kernohan .....Dressing Room Girl (as Roxanne Kernahan)
Dori Courtney .....Dressing Room Girl
Dale Swann .....Captain
John Walter Davis .....Slobber
Adolfo Quinones .....Dancer (as Shabba-Doo)
David Lea .....Sonny
Glenn Morshower .....Co-Worker
Salvador Espinoza .....Weasel
Christopher Wolf .....State Trooper
Larry White .....Cop
Richard J. Larson .....Detective
Fred Trombley .....Detective
Matt Tufo .....Detective
David Phillips .....Inmate
Lewis Guido .....Inmate
James Reilley .....Inmate
Gilbert Esparza .....Inmate
Martin Valinsky .....Bailiff
Donald Zinn .....Guard
Duane Allen .....Guard
Robert David Armstrong .....Club Doorman
Philip Weyland .....Customer
Paul Lewis .....Customer
Ron Cummins .....Customer
Billy Blanks .....Prison Thug (uncredited)
Richard Hale .....Detective (uncredited)
Michael Lent .....Dead Lopez (uncredited)
Geoffrey Lewis .....Captain Schroeder (uncredited)
Ari Ross .....Boyfriend (uncredited)
製作人 Proced by:
Larry J. Franco .....co-procer
Peter Guber .....procer
Barbara Kalish .....associate procer
Peter MacDonald .....executive procer
Tony Munafo .....associate procer
Jon Peters .....procer
迅雷下載地址:
http://58.251.57.67/down?cid=452151780&t=14&fmt=flv
電驢下載地址:
http://www.verycd.com/topics/56435/
P8下載地址:
http://movie.coolyee.com/html/movie4795.php
Ⅵ 誰能告訴我這部電影的名字!!!
我已經回答了一個
這部電影是《偷天換日》,很經典。
Ⅶ 關於《教父》中的一個人物。
電影中的角色叫Willie Cicci,即威利·奇契。真人叫Joe Spinell,即喬·斯皮內爾,生於1936年10月28日,出演過的電影有:
The Godfather (1972) - Willie Cicci (Niet op aftiteling)
Cops and Robbers (1973) - Marty
The Seven-Ups (1973) - Toredano, de garage-man
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 - Willie Cicci
Rancho Deluxe (1975) - Mr. Colson
Strike Force (Televisiefilm, 1975) - Sol Terranova
Farewell, My Lovely (1975) - Nick, Brunettes schurk
92 in the Shade (1975) - Ollie Slatt
Next Stop, Greenwich Village (1976) - Politieagent
Taxi Driver (1976) - Personeelschef
Stay Hungry (1976) - Jabo
Rocky (1976) - Gazzo
Sorcerer (1977) - Spider
The Godfather Saga (Mini-serie, 1977) - Willie Cicci
Nunzio (1978) - Angelo
Big Wednesday (1978) - Psycholoog
Paradise Alley (1978) - Burp
The One Man Jury (1978) - Mike
Starcrash (1979) - Graaf Zarth Arn
Last Embrace (1979) - Man in Cantina (Niet op aftiteling)
Winter Kills (1979) - Arthur Fletcher
Rocky II (1979) - Gazzo
Vampire (Televisiefilm, 1979) - Kapitein Desher
Cruising (1980) - Patrolman DiSimone
Forbidden Zone (1980) - Squeezits vader
Maniac (1980) - Frank Zito
Nightside (Televisiefilm, 1980) - Michael Vincent
Brubaker (1980) - Floyd Birdwell
The Little Dragons (1980) - Yancey
The Ninth Configuration (1980) - Lt. Spinell
Melvin and Howard (1980) - Tweede Go-Go Club-eigenaar (Niet op aftiteling)
The First Deadly Sin (1980) - Charles Lipsky
Nighthawks (1981) - Lt. Munafo
National Lampoon Goes to the Movies (1982) - Agent/M.C. (Success Wanters)
A Question of Honor (Televisiefilm, 1982) - Gema skerde getuige (Niet op aftiteling)
Night Shift (1982) - Manetti
The Last Horror Film (1982) - Vinny Durand
Monsignor (1982) - Vader van de bruid
One Down, Two to Go (1982) - Joe Spangler
Walking the Edge (1983) - Brusstar
Vigilante (1983) - Eisenberg
Losin' It (1983) - Border Patrolman
The Last Fight (1983) - The Boss
Trackdown: Finding the Goodbar Killer (Televisiefilm, 1983) - Escobar - Portier
The Big Score (1983) - Mayfield
Eureka (1984) - Pete
Out of the Darkness (Televisiefilm, 1985) - Jim Halsey
Hollywood Harry (1986) - Max Caldwell
The Equalizer Televisieserie - Rol onbekend (Afl., Wash-Up, 1986)
The Children of Times Square (Televisiefilm, 1986) - Straatverkoper
The Whoopee Boys (1986) - Guido Antonucci
Night Heat Televisieserie - Joseph Latimer (Afl., Brotherhood, 1986)
Il cugino americano (1986) - Joey, New York schurk #1
The Messenger (1986) - Rico
The Pick-up Artist (1987) - Eddie
Night Heat Televisieserie - Carlucci (Afl., Comeback, 1987)
Diamonds Televisieserie - Rol onbekend (Afl., Poison Pill, 1987)
Night Heat Televisieserie - Tommy Angel (Afl., Tonight's News, 1987)
Deadly Illusion (1987) - Crazy Man in gun Bureau
Operation Warzone (1988) - Brig. Gen. George Delevane
Married to the Mob (1988) - Leonard 'Tiptoes' Mazzilli
The Undertaker (1988) - Roscoe
Maniac 2: Mr. Robbie (1989) - Mr. Robbie
Rapid Fire (1989) - Hansen
The Godfather Trilogy: 1901-1980 (Video, 1992)
目測沒有出現。
Ⅷ 一部電影.講的是二戰時候德國一個猶太男青年追一個德國女孩。
不是德國哦,是義大利
電影的名字叫《美麗人生》
詳細信息如下(參見網路):
電影(義大利)
更多中文片名
一個快樂的傳說
更多外文片名
Vita è bella, La
Life Is Beautiful
導演
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
編劇
文森佐•克拉米Vincenzo Cerami .....and
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
演員
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 .....Guido Orefice
尼可萊塔•布拉斯基Nicoletta Braschi .....Dora
喬治•坎塔里尼 Giorgio Cantarini .....Giosué Orefice
瑪麗莎•佩雷德斯 Marisa Paredes .....Madre di Dora
攝影
托尼諾•德利•科利
音樂
尼科拉•皮奧瓦尼
影片類型
愛情 / 劇情 / 戰爭 / 喜劇
片長
116 min / USA:118 min (English bbed version)
國家/地區
義大利
對白語言
英語 德語 義大利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評級
Rated PG-13 for holocaust-related thematic elements.
級別
Singapore:PG Portugal:M/12 Argentina:13 Australia:M Chile:TE USA:PG-13 Finland:K-12 Sweden:11 UK:PG France:U Peru:14 Norway:7 Spain:T Italy:T Brazil:12 Germany:6 Netherlands:AL Hong Kong:IIA New Zealand:M Switzerland:12 Belgium:KT
版權所有
Melampo Cinematografica S.r.l. - Rome, 1997 (on print)
義大利梅蘭坡電影公司 出品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發行
上海電影譯制廠 譯制
票房成績
全美首映票房:$3,244,284.00 (單位:美元)
全美累計票房:$57,598,247.00 (單位:美元)
海外累計票房:$171,600,000.00 (單位:美元)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細節)
義大利Italy 1997年12月20日
法國France 1998年5月 ..... (Cannes Film Festival)
加拿大Canada 1998年9月3日 ..... (Montré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Canada 1998年9月12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比利時Belgium 1998年10月14日
瑞士Switzerland 1998年10月16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法國France 1998年10月21日
美國USA 1998年10月22日 ..... (AFI Film Festival)
美國USA 1998年10月23日
加拿大Canada 1998年11月6日
德國Germany 1998年11月12日
奧地利Austria 1998年11月13日
荷蘭Netherlands 1998年12月3日
芬蘭Finland 1998年12月18日
挪威Norway 1998年12月24日
澳大利亞Australia 1998年12月26日
斯洛維尼亞Slovenia 1999年1月14日
葡萄牙Portugal 1999年1月22日
瑞典Sweden 1999年1月22日
冰島Iceland 1999年1月23日 ..... (Reykjavik Film Festival)
冰島Iceland 1999年3月12日
巴西Brazil 1999年2月5日
英國UK 1999年2月12日
阿根廷Argentina 1999年2月18日
丹麥Denmark 1999年2月19日
西班牙Spain 1999年2月26日
土耳其Turkey 1999年2月26日
香港Hong Kong 1999年3月4日
哥倫比亞Colombia 1999年3月5日
紐西蘭New Zealand 1999年3月5日
韓國South Korea 1999年3月6日
泰國Thailand 1999年3月12日
捷克Czech Republic 1999年4月1日
馬來西亞Malaysia 1999年4月1日
斯洛伐克Slovakia 1999年4月1日
匈牙利Hungary 1999年4月8日
日本Japan 1999年4月17日
愛沙尼亞Estonia 1999年6月18日
俄羅斯Russia 1999年7月16日
美國USA 1999年8月6日 ..... (limited) (bbed version)
經典台詞
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但不易說
早上好,美麗的公主
這是我的經歷
這是我父親所作的犧牲
這是父親賜我的恩典
劇情介紹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雲籠罩著整個義大利。
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他和好友菲魯喬駕著一輛破車從鄉間來到阿雷佐小鎮,他的願望是在小鎮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過上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途經一座谷倉塔樓時,年輕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從塔樓上跌落到他的懷中,原來塔樓上有個黃蜂窩,黃蜂經常騷擾當地居民。多拉想為民除害,燒掉黃蜂窩,反被黃蜂蜇傷。圭多立刻對她產生了好感,熱情地為她處理傷口,為表示謝意,多拉送了一些雞蛋給圭多,意味深長地目送他遠去。
陰雲密布的義大利,納粹的反動勢力日益強大,墨索里尼推行強硬的種族歧視政策,圭多因有猶太血統,他開書店的申請屢遭阻撓,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魯喬的工作也久無著落。由於生活所迫,圭多隻好在一家飯店當服務員,他以真誠、純朴、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贏得了顧客們的喜愛。
一次圭多騎車上班無意中撞倒了多拉,兩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愛情的火焰。他不失時機地向多拉表白愛慕之情。
多拉是某學校的教師,有一天從羅馬來的督學要到學校視察,圭多得知後,竟冒充督學來到多拉所在學校視察。校長熱情地接待他,為取悅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講台施展起喜劇演員的才華,惹得學生開懷大笑,令校長和教師瞠目結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魯道夫要去劇院看歌劇,他也買票前往,坐在樓下的圭多始終目轉睛地盯著樓上包廂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對圭多的苦苦追求並不在意,但是由於多拉討厭魯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協和多拉的訂婚晚會。晚會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飯店。圭多巧妙地使多拉解脫了魯道夫的糾纏,因此贏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鬧翻,離家出走,嫁給了圭多。
婚後,好事接踵而來,圭多夢寐以求的書店開業了,他們有了個乖巧可愛的兒子喬舒亞。圭多閑來無事時常和兒子玩游戲,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滿。可好日子沒過上幾年,在喬舒亞五歲生日這天,納粹分子抓走了圭多和喬舒亞父子,強行把他們送往猶太人集中營。當多拉和喬舒亞的外祖母興沖沖地回到家裡,只見人去樓空,家裡被翻得亂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她雖沒有猶太血統,但她堅持要求和圭多、兒子一同前往集中營,多拉被關在女牢里,圭多不願意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計找機會和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向多拉報平安,一面要保護和照顧幼小的喬舒亞,他哄騙兒子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喬舒亞強忍了飢餓、恐懼、寂寞和一切惡劣的環境。圭多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當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准備逃走,圭多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櫃里,千叮囑萬叮嚀讓喬舒亞不要出來,他打算趁亂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圭多經過喬舒亞的鐵櫃時,他還樂觀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兒子不要出來,但不久,就聽見一聲槍響, 歷經磨難的圭多慘死在德國納粹的槍口下。
天亮了,喬舒亞從鐵櫃里爬出來,站在院子里,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隆隆地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士兵,將他抱上坦克。
幕後製作
在本片身兼編導演三職的羅貝托•貝尼尼是義大利影壇著名的喜劇演員,他在本片發揮了高度創意,用妙想天開的方式將一種幾乎已經拍爛的題材——納粹迫害猶太人點石成金,頗有點卓別林喜劇的效果。這種處理彰顯了義大利人開朗的民族性,並且用逗笑效果甚高的奇想將一個看似不可能發生的故事娓娓道來,使人在觀賞時感到內心愉悅,看後亦深覺酸澀。其中,情節編排巧妙和主角個性鮮明居功至偉,貝尼尼和小童星的精彩演出亦處處見火花。貝尼尼因此片榮登奧斯卡影帝,它在世界各地也有極高的賣座。
花絮
•在片中扮演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妻子的尼可萊塔•布拉斯基(Nicoletta Braschi),在生活中也是他的妻子。
•貝尼尼在獄中穿的衣服的號碼跟卓別林在《大獨裁者》中的一樣。
•貝尼尼說片名來自利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所說的話。托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時期,得知他要被斯大林暗殺時,他看著花園中的妻子寫出了這樣的話,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
•貝尼尼憑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這是奧斯卡歷史上第二次由自導自演的人榮獲表演獎,第一次是勞倫斯•奧立弗1948的電影《哈姆雷特》。
•睡覺前Guido和Ferruccio開了段關於叔本華的玩笑。叔本華是希特勒最喜歡的哲學家之一。
穿幫鏡頭
•Guido在集中營跟兒子說話的戲,小演員說台詞時,貝尼尼也同時做口型。
•軍營中,Dora從床上站起來,去窗邊聽她丈夫放的音樂時,在屏幕左邊可以看見電纜和工作人員的影子。
•Guido的兒子從藏身之處走出時,他徑直朝一個道具走去(並且盯著它)。那顯然是給小演員表演設置的「記號」。
•Guido通過喇叭放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故事》(Tales of Hoffman)中的《威尼斯船歌》(The Barcarole)。而事實上因為奧芬巴赫是猶太人,所以在納粹集中營很難找到他的音樂。
評論
一部超越常規的黑色喜劇片
一服醫治戰爭創傷的最佳良葯
擁有溫暖的質感,清新、達觀,而又生機盎然
在第7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義大利影片《美麗人生》出人意料地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三項大獎,一舉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的黑馬。像這種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集中營中悲慘生活的電影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辛德勒名單》。然而天性樂觀幽默的義大利電影藝術家出人意料地從陳舊的創作素材中挖掘出了新鮮的東西,最近在本市放映的《美麗人生》,即在充滿鮮血和死亡的集中營里找到了一種美麗。
這絕對不是一場悲劇,從一開始圭多搞笑的出場就可以看出導演想營造一種喜劇的氛圍;而圭多在追求多拉時候種種離譜的舉動,特別是冒充從羅馬來的督學在課桌上跳起脫衣舞的情節將喜劇的因素加強到了鬧劇的程度,有趣的場面甚至不斷貫穿在集中營里,就是圭多最後被押走處死時,出現在躲在鐵箱里的約書亞面前的也是一個扮著小丑誇張模樣的爸爸。編導以喜劇的手法表現一個如此感人的故事目的何在?難道是為了媚俗大眾不惜而故意削弱電影的思想性。其實恰恰相反,悲劇才是媚俗。貝尼尼這么處理就是為了不媚俗,為了表現更深層的思想,不讓觀眾再沉溺在淺層的感動上。試想,圭多在獄中僅僅是為了約書亞心靈不受到傷害才故意「欺騙」他的嗎?難道圭多自己不是這么認為的嗎:所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一場瘋狂游戲,最後的勝利還是屬於他們:熱愛生活的人們。就算在集中營里,圭多臉上始終帶著笑容,只是在給兒子演戲,沒有發自內心對生活熱愛的人,是不會有這種燦爛的、讓人喜悅而充滿力量的笑容!圭多知道噩夢是暫時的,相信美麗的人生才是永遠的,所以才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兒子純潔幼小的心靈。
《美麗人生》這部影片是由義大利著名喜劇演員兼導演羅伯特.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黑色喜劇片,除了奧斯卡金像獎以外,該片還曾獲得過總共二十八項國際大獎,在全球佳評如潮。《美麗人生》在美國的票房已經超過《郵差》,成為美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外語片。迄今為止收入已近2300萬美元,在全球更是突破1億美元大關,而更令人稱道的是,該片的製作成本僅僅為650萬美元。 貝尼尼也由此成為奧斯卡影史上第一位以外語片拿到奧斯卡影帝的外國演員, 取得了無數電影人畢生夢寐以求的成功。 貝貝尼1952年出生在義大利的阿里佐,主要代表作有《一個快樂的傳說》、《不法之徒》等電影,他的電影真實、簡練,而且總是熱情洋溢、充滿笑容 。《美麗人生》是他所執導的第六部影片,片中他用全新的視角來反映戰爭的殘酷,而觀眾則在笑聲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生活是美好的,哪怕一時被黑暗所籠罩,我們依然能夠找到美之所在。
在本片身兼編、導、演三職的羅伯托•貝尼尼是義大利影壇著名的喜劇演員,他在本片發揮了高度創意,用妙想天開的方式將一種幾乎已經拍爛的題材——納粹迫害猶太人點石成金,效果令人絕倒。
此片以德國法西斯捕殺猶太人為背景,講述一個猶太人與一位美麗的義大利姑娘傳奇般地相識並很快結婚生下一名男孩。父親慘淡經營一家書店,母親有一份教師的工作,生活平靜而美好。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久法西斯佔領了他們所在的城市,將所有居民抓進集中營做苦役。年幼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中,慈愛的父親為了不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存有戰爭的陰影,便謊稱他們是在做一個能贏取積分獲得真正坦克作為獎勵的游戲。最終他為了保護孩子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場面不算壯烈,也沒有太多血腥,只用幾聲槍響「草草」帶過,然而濃濃的父愛含蓋其中。盟軍的到來使居民們重獲自由,孩子乘坐在盟軍的坦克上尋找人群中的母親,重新投入母親懷抱的孩子只當是做了一場規則嚴厲游戲。很多年後他才會明白原來當時是父親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他的美麗人生。
獲獎情況
電影節 年份 獎項 獲獎情況 獲獎人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電影 / Best Picture 提名 s@bk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男演員 /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獲獎 羅伯托·貝尼尼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導演 / Best Director 提名 羅伯托·貝尼尼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剪輯 / Best Film Editing 提名 Simona Paggi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編劇 /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提名 文森佐·克拉米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編劇 /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提名 羅伯托·貝尼尼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音樂/歌曲 / Best Music, Song 獲獎 尼歌娜 拜雲妮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1999 最佳外語片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獲獎 s@bk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99 最佳男演員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獲獎 羅伯托·貝尼尼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99 最佳編劇 / Best Screenplay 提名 文森佐·克拉米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99 最佳編劇 / Best Screenplay 提名 羅伯托·貝尼尼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99 最佳外語片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提名 艾爾達 費里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99 最佳外語片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提名 吉安里吉 布拉斯奇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1999 最佳外語片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提名 羅伯托·貝尼尼
法國愷撒獎/César Awards, France 1999 最佳外語片 / Best Foreign Film 獲獎 羅伯托·貝尼尼
戛納電影節/Cannes Film Festival 1998 金棕櫚 / Golden Palm 提名 羅伯托·貝尼尼
戛納電影節/Cannes Film Festival 1998 評審團大獎 / Grand Prize of the Jury 獲獎 羅伯托·貝尼尼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1998 最佳電影 / Best Film 獲獎 s@bk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1998 最佳男演員 / Best Actor 獲獎 羅伯托·貝尼尼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98 民選獎 / People's Choice Award 獲獎 羅伯托·貝尼尼
國家評論協會獎(美)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USA 1998 電影製作特別成就獎 / Special Achievement in Filmmaking 獲獎 羅伯托·貝尼尼
Ⅸ 誰能給我說下這個是哪一部電影
美麗人生,著名義大利電影,曾獲多項奧斯卡提名。還有南斯拉夫電影,中、美、日、韓電視劇,多部音樂專輯,相聲等文藝作品與之同名
導演
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
編劇
文森佐·克拉米Vincenzo Cerami .....and
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
演員
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 .....Guido Orefice
尼可萊塔·布拉斯基Nicoletta Braschi .....Dora
喬治·坎塔里尼 Giorgio Cantarini .....Giosué Orefice
瑪麗莎·佩雷德斯 Marisa Paredes .....Madre di Dora
攝影
托尼諾·德利·科利
音樂
尼科拉·皮奧瓦尼
影片類型
愛情 / 劇情 / 戰爭 / 喜劇
片長
116 min / USA:118 min (English bbed version)
國家/地區
義大利
對白語言
英語 德語 義大利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評級
Rated PG-13 for holocaust-related thematic elements.
級別
Singapore:PG Portugal:M/12 Argentina:13 Australia:M Chile:TE USA:PG-13 Finland:K-12 Sweden:11 UK:PG France:U Peru:14 Norway:7 Spain:T Italy:T Brazil:12 Germany:6 Netherlands:AL Hong Kong:IIA New Zealand:M Switzerland:12 Belgium:KT
版權所有
Melampo Cinematografica S.r.l. - Rome, 1997 (on print)
義大利梅蘭坡電影公司 出品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發行
上海電影譯制廠 譯制
票房成績
全美首映票房:$3,244,284.00 (單位:美元)
全美累計票房:$57,598,247.00 (單位:美元)
海外累計票房:$171,600,000.00 (單位:美元)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細節)
義大利Italy 1997年12月20日
法國France 1998年5月 ..... (Cannes Film Festival)
加拿大Canada 1998年9月3日 ..... (Montré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Canada 1998年9月12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比利時Belgium 1998年10月14日
瑞士Switzerland 1998年10月16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法國France 1998年10月21日
美國USA 1998年10月22日 ..... (AFI Film Festival)
美國USA 1998年10月23日
加拿大Canada 1998年11月6日
德國Germany 1998年11月12日
奧地利Austria 1998年11月13日
荷蘭Netherlands 1998年12月3日
芬蘭Finland 1998年12月18日
挪威Norway 1998年12月24日
澳大利亞Australia 1998年12月26日
斯洛維尼亞Slovenia 1999年1月14日
葡萄牙Portugal 1999年1月22日
瑞典Sweden 1999年1月22日
冰島Iceland 1999年1月23日 ..... (Reykjavik Film Festival)
冰島Iceland 1999年3月12日
巴西Brazil 1999年2月5日
英國UK 1999年2月12日
阿根廷Argentina 1999年2月18日
丹麥Denmark 1999年2月19日
西班牙Spain 1999年2月26日
土耳其Turkey 1999年2月26日
香港Hong Kong 1999年3月4日
哥倫比亞Colombia 1999年3月5日
紐西蘭New Zealand 1999年3月5日
韓國South Korea 1999年3月6日
泰國Thailand 1999年3月12日
捷克Czech Republic 1999年4月1日
馬來西亞Malaysia 1999年4月1日
斯洛伐克Slovakia 1999年4月1日
匈牙利Hungary 1999年4月8日
日本Japan 1999年4月17日
愛沙尼亞Estonia 1999年6月18日
俄羅斯Russia 1999年7月16日
美國USA 1999年8月6日 ..... (limited) (bbed version)
劇情介紹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雲籠罩著整個義大利。
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他和好友菲魯喬駕著一輛破車從鄉間來到阿雷佐小鎮,他的願望是在小鎮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過上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途經一座谷倉塔樓時,年輕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從塔樓上跌落到他的懷中,原來塔樓上有個黃蜂窩,黃蜂經常騷擾當地居民。多拉想為民除害,燒掉黃蜂窩,反被黃蜂蜇傷。圭多立刻對她產生了好感,熱情地為她處理傷口,為表示謝意,多拉送了一些雞蛋給圭多,意味深長地目送他遠去。
陰雲密布的義大利,納粹的反動勢力日益強大,墨索里尼推行強硬的種族歧視政策,圭多因有猶太血統,他開書店的申請屢遭阻撓,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魯喬的工作也久無著落。由於生活所迫,圭多隻好在一家飯店當服務員,他以真誠、純朴、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贏得了顧客們的喜愛,其中就有一個喜歡猜謎語的李醫生,對圭多聰明的頭腦和真誠的態度而敬重。
一次圭多騎車上班無意中撞倒了多拉,兩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愛情的火焰。他不失時機地向多拉表白愛慕之情。
多拉是某學校的教師,有一天從羅馬來的督學要到學校視察,圭多得知後,竟冒充督學來到多拉所在學校視察。校長熱情地接待他,為取悅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講台施展起喜劇演員的才華,惹得學生開懷大笑,令校長和教師瞠目結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魯道夫要去劇院看歌劇,他也買票前往,坐在樓下的圭多始終目轉睛地盯著樓上包廂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對圭多的苦苦追求並不在意,但是由於多拉討厭魯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協和多拉的訂婚晚會。晚會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飯店。圭多巧妙地使多拉解脫了魯道夫的糾纏,因此贏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鬧翻,離家出走,嫁給了圭多。
婚後,好事接踵而來,圭多夢寐以求的書店開業了,他們有了個乖巧可愛的兒子喬舒亞。圭多閑來無事時常和兒子玩游戲,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滿。可好日子沒過上幾年,在喬舒亞五歲生日這天,納粹分子抓走了圭多的叔叔、圭多和兒子喬舒亞,強行把他們送往猶太人集中營。當多拉和喬舒亞的外祖母興沖沖地回到家裡,只見人去樓空,家裡被翻得亂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她雖沒有猶太血統,但她堅持要求和圭多、兒子一同前往集中營,多拉被關在女牢里,圭多不願意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計找機會和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向多拉報平安,一面要保護和照顧幼小的喬舒亞,他哄騙兒子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計分1000就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喬舒亞強忍了飢餓、恐懼、寂寞和一切惡劣的環境。圭多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圭多一邊樂觀地干著臟苦的工作,一邊編造游戲的謊言。他還因為李醫生的幫助而倖存下來。
本來所有的小孩要在洗澡時被殺死,而喬舒亞不知情地逃掉洗澡(前面會提到他很不喜歡洗澡),而後,父親圭多讓他混在德國孩子之中,告誡他不要說話(其實是為了避免身份泄露),說這是拿分的關鍵。
當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准備逃走,圭多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櫃里,千叮囑萬叮嚀讓喬舒亞不要出來,否則得不到坦克。他打算趁亂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圭多經過喬舒亞的鐵櫃時,他還樂觀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兒子不要出來,但不久,就聽見一聲槍響, 歷經磨難的圭多慘死在德國納粹的槍口下。
天亮了,喬舒亞從鐵櫃里爬出來,站在院子里,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隆隆地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士兵,將他抱上坦克。最後,喬舒亞與多拉母子團聚。
幕後製作
在本片身兼編導演三職的羅貝托·貝尼尼是義大利影壇著名的喜劇演員,他在本片發揮了高度創意,用妙想天開的方式將一種幾乎已經拍爛的題材——納粹迫害猶太人點石成金,頗有點卓別林喜劇的效果。這種處理彰顯了義大利人開朗的民族性,並且用逗笑效果甚高的奇想將一個看似不可能發生的故事娓娓道來,使人在觀賞時感到內心愉悅,看後亦深覺酸澀。其中,情節編排巧妙和主角個性鮮明居功至偉,貝尼尼和小童星的精彩演出亦處處見火花。貝尼尼因此片榮登奧斯卡影帝,它在世界各地也有極高的賣座。
花絮
·在片中扮演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妻子的尼可萊塔·布拉斯基(Nicoletta Braschi),在生活中也是他的妻子。
·貝尼尼在獄中穿的衣服的號碼跟卓別林在《大獨裁者》中的一樣。
·貝尼尼說片名來自利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所說的話。托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時期,得知他要被斯大林暗殺時,他看著花園中的妻子寫出了這樣的話,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
·貝尼尼憑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這是奧斯卡歷史上第二次由自導自演的人榮獲表演獎,第一次是勞倫斯·奧立弗1948的電影《哈姆雷特》。
·睡覺前Guido和Ferruccio開了段關於叔本華的玩笑。叔本華是希特勒最喜歡的哲學家之一。
穿幫鏡頭
·Guido在集中營跟兒子說話的戲,小演員說台詞時,貝尼尼也同時做口型。
·軍營中,Dora從床上站起來,去窗邊聽她丈夫放的音樂時,在屏幕左邊可以看見電纜和工作人員的影子。
·Guido的兒子從藏身之處走出時,他徑直朝一個道具走去(並且盯著它)。那顯然是給小演員表演設置的「記號」。
·Guido通過喇叭放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故事》(Tales of Hoffman)中的《威尼斯船歌》(The Barcarole)。而事實上因為奧芬巴赫是猶太人,所以在納粹集中營很難找到他的音樂。
經典台詞
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但不易說
早上好,美麗的公主
這是我的經歷
這是我父親所作的犧牲
這是父親賜我的恩典
影片賞析
一部超越常規的黑色喜劇片
一服醫治戰爭創傷的最佳良葯
擁有溫暖的質感,清新、達觀,而又生機盎然
在第7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義大利影片《美麗人生》出人意料地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三項大獎,一舉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的黑馬。像這種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集中營中悲慘生活的電影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辛德勒名單》。然而天性樂觀幽默的義大利電影藝術家出人意料地從陳舊的創作素材中挖掘出了新鮮的東西,最近在本市放映的《美麗人生》,即在充滿鮮血和死亡的集中營里找到了一種美麗。
這絕對不是一場悲劇,從一開始圭多搞笑的出場就可以看出導演想營造一種喜劇的氛圍;而圭多在追求多拉時候種種離譜的舉動,特別是冒充從羅馬來的督學在課桌上跳起脫衣舞的情節將喜劇的因素加強到了鬧劇的程度,有趣的場面甚至不斷貫穿在集中營里,就是圭多最後被押走處死時,出現在躲在鐵箱里的約書亞面前的也是一個扮著小丑誇張模樣的爸爸。編導以喜劇的手法表現一個如此感人的故事目的何在?難道是為了媚俗大眾不惜而故意削弱電影的思想性。其實恰恰相反,悲劇才是媚俗。貝尼尼這么處理就是為了不媚俗,為了表現更深層的思想,不讓觀眾再沉溺在淺層的感動上。試想,圭多在獄中僅僅是為了約書亞心靈不受到傷害才故意「欺騙」他的嗎?難道圭多自己不是這么認為的嗎:所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一場瘋狂游戲,最後的勝利還是屬於他們:熱愛生活的人們。就算在集中營里,圭多臉上始終帶著笑容,只是在給兒子演戲,沒有發自內心對生活熱愛的人,是不會有這種燦爛的、讓人喜悅而充滿力量的笑容!圭多知道噩夢是暫時的,相信美麗的人生才是永遠的,所以才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兒子純潔幼小的心靈。
《美麗人生》這部影片是由義大利著名喜劇演員兼導演羅伯特.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黑色喜劇片,除了奧斯卡金像獎以外,該片還曾獲得過總共二十八項國際大獎,在全球佳評如潮。《美麗人生》在美國的票房已經超過《郵差》,成為美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外語片。迄今為止收入已近2300萬美元,在全球更是突破1億美元大關,而更令人稱道的是,該片的製作成本僅僅為650萬美元。 貝尼尼也由此成為奧斯卡影史上第一位以外語片拿到奧斯卡影帝的外國演員, 取得了無數電影人畢生夢寐以求的成功。 貝貝尼1952年出生在義大利的阿里佐,主要代表作有《一個快樂的傳說》、《不法之徒》等電影,他的電影真實、簡練,而且總是熱情洋溢、充滿笑容 。《美麗人生》是他所執導的第六部影片,片中他用全新的視角來反映戰爭的殘酷,而觀眾則在笑聲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生活是美好的,哪怕一時被黑暗所籠罩,我們依然能夠找到美之所在。
在本片身兼編、導、演三職的羅伯托·貝尼尼是義大利影壇著名的喜劇演員,他在本片發揮了高度創意,用妙想天開的方式將一種幾乎已經拍爛的題材——納粹迫害猶太人點石成金,效果令人絕倒。
此片以德國法西斯捕殺猶太人為背景,講述一個猶太人與一位美麗的義大利姑娘傳奇般地相識並很快結婚生下一名男孩。父親慘淡經營一家書店,母親有一份教師的工作,生活平靜而美好。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久法西斯佔領了他們所在的城市,將所有居民抓進集中營做苦役。年幼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中,慈愛的父親為了不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存有戰爭的陰影,便謊稱他們是在做一個能贏取積分獲得真正坦克作為獎勵的游戲。最終他為了保護孩子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場面不算壯烈,也沒有太多血腥,只用幾聲槍響「草草」帶過,然而濃濃的父愛含蓋其中。盟軍的到來使居民們重獲自由,孩子乘坐在盟軍的坦克上尋找人群中的母親,重新投入母親懷抱的孩子只當是做了一場規則嚴厲游戲。很多年後他才會明白原來當時是父親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他的美麗人生。
不知道你想要知道關於這部影片的什麼信息,就把我覺得重要的弄過來了!
Ⅹ 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了,有知道的嗎
偷天換日
2003年《偷天換日》
《偷天換日》海報
原片名稱:The Italian Job 更多外文片名: Braquage à l'italienne.....France The italian Job - Jagd auf Millionen.....Austria / Germany Ограбление по-итальянски.....Russia Az olasz meló.....Hungary Dobar posao u Italiji.....Croatia Italijanski posao.....Serbia Italyan Isi.....Turkey (Turkish title) La estafa maestra.....Argentina Listeia ala italika.....Greece Mini mini daisakusen.....Japan Uma Saída de Mestre.....Brazil Un boulot à l'italienne.....Canada (French title) 劇中的美女是一大看點
[1] 其他中文名:義大利任務 / 天羅盜網 製作人 Tim Bevan .....executive procer Guido Cerasuolo .....line procer: Italy Donald De Line .....procer Jim Dyer .....executive procer 編劇 Troy Kennedy-Martin .....(1969 screenplay) Donna Powers .....(screenplay) & Wayne Powers .....(screenplay) 導演:F·加里·格瑞 (F. Gary Gray) 主演: 馬克·沃爾伯格 (Mark Wahlberg) .....Charlie Croker 迷你車與直升機的對決
[2] 查理茲·塞隆 (Charlize Theron) .....Stella Bridger 愛德華·諾頓 (Edward Norton) .....Steve 傑森·斯坦森 (Jason Statham) .....Handsome Rob 唐納德·薩瑟蘭 (Donald Sutherland) .....John Bridger 塞思·格林 (Seth Green).....Lyle 茅斯·達夫 (Mos Def) .....Left Ear 凱莉·布魯克 (Kelly Brook) .....Lyle's Girlfriend Fausto Callegarini .....Italian Guard 類型:冒險/動作/犯罪 分級:USA:PG-13 片長:110 min 國家:美國 製作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美國] (Paramount Pictures, USA) 首映日期:2003年5月30日 美國 劇情簡介 為了搶回屬於自己的那份,剩下的人只好重新出發,與新加入的漂亮女賊斯黛拉(查理茲·塞隆飾)一起來到洛杉磯。為了搶在史蒂夫把金條脫手之前找到他,一夥人成功的控制了洛杉磯市的交通系統,造成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城市交通阻塞。而他們駕駛著迷你型寶馬車,在裝甲車與直升機的追逐下,在大街小巷甚至是地鐵隧道里,完成了一場驚天大逃亡。 查理·克洛克(馬克·沃爾伯格飾)和他的搭擋史蒂夫(愛德華·諾頓飾)都是厲害的盜竊高手,身手不凡,技藝高超,一起效命於義大利黑手黨。一次,他們聯手搶劫了一批來自中國的價值400多萬美元的黃金,在警察追捕中,史蒂夫出賣了查理,把他送進了監獄,自己獨吞了那筆巨額黃金。 被朋友出賣的查理終於熬過了幾年的牢獄生涯,走出監獄的大門,他決心奪回那筆黃金。為此目的,他四處網羅幫手,首先找到的是一位擅長在最短時間內撬開保險櫃密碼鎖的美女絲特莎(理茲·西倫飾)。此外,查理還找到了一個身手不錯的打手羅布(傑森·斯坦森飾)。 查理獲知史蒂夫在洛杉機逍遙,迅速策劃了一個詳細周全的盜竊和逃跑計劃,以躲避警察和史蒂夫的雙重追捕。因為有絲特莎這個密碼高手,撬開保險櫃應該不成問題,關鍵就在逃跑上。查理決定製造一場洛杉機大塞車,控制市內各個路口的紅綠燈,從而為他們的勝利出逃開辟出一條綠色通道。 為了完成這個天衣無縫的計劃,三人進行了詳細的分工,由一人負責侵入交通部門的電腦,控制洛杉機個街道的紅綠燈,並負責通報最快捷最安全的逃跑線路。另外兩人,則分別駕駛藍色和紅色兩輛寶馬大越野車,載著奪來的黃金,在洛杉機的大小街道上飛馳。 嚴重的交通堵塞也引起了警察的注意,而史蒂夫也不是省油的燈,決不會輕易放棄那筆黃金,同時他也察覺到了查理的陰謀,所以並沒有駕車追擊,而是開著一架小型直升飛機跟在了查理的頭頂上。駕著寶馬車的查理逃脫了警察的追捕,卻無法逃出開著直升機的史蒂夫,最後,這兩位曾經的盜賊搭擋,將面臨一次一對一的決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