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客觀評價,四大名著哪個拍成影視作品拍的最好
我國四大名著包括《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是中國古代經典章回體小說,四部小說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藝術水平,已經深深的印在了每個中國人的腦海里,深深的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
再看《紅樓夢》,自打曹雪芹的《紅樓夢》一出就引起當時社會的關注,上至皇室權貴下至普通文人,最終確被人誣陷為反書,遭到查禁,但是屢禁不止,直到現在研究《紅樓夢》的人們趨之若鶩,甚至形成專門的紅學,《紅樓夢》里每一個人物的每一句話都隱隱含有他意,讓人推敲研究。這樣一部作品,要拍成電視劇,一是觀眾反應不一定好,二是一點瑕疵或者穿幫自然引起廣大紅學研究者的口誅筆伐。
最後《西遊記》,這不名著的難度在於,他是神話故事,每個中國人從小就耳熟能詳的故事,書里有許多涉及妖魔鬼怪的情節,在現在的社會大環境下,一不小心就敏感了,更別說這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片子,不能走絲毫宣傳鬼怪的方向,所以如何把握這個度才是最難的。
B. 四大名著最早拍成電視劇的哪部
《西遊記》
拍攝時間:1982年至1988年
《三國演義》
拍攝年份:1990年~1994年
《紅樓夢》
1987央視版電視連續劇
《水滸》山東版
拍於1982年共四十集
《水滸傳》央視版
拍於1996年共四十三集
C. 四大名著被拍成電視劇和電影,誰是最成功的
要說四大名著被拍成影視劇,誰是最成功的?那肯定是《西遊記》了。因為《西遊記》是我們幾代人的回憶,幾乎沒有人是沒有看過西遊記的。我們每個人對《西遊記》的劇情都是瞭然於心的,每個故事情節都是可以倒背如流的。
一、小時候寒暑假的時候都會看《西遊記》。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小的時候,每逢寒暑假的時候,除了《還珠格格》這個電視劇之外,《西遊記》就是那個我們必看的電視劇。盡管我每次看的都是一個片段,但是長期累月的積累,你會發現你把整部《西遊記》看完了,這就是這部劇的魔力所在。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四大名著中被拍成影視劇中影視劇的《西遊記》是拍攝最成功的一個作品。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D. 中國四大名著哪一部最先拍成電影。分別什麼年代拍攝的
電影:《紅樓夢》 1962年《水滸傳》 1972年《西遊記》 現在還只有電視劇,不過相關的電影不少,比如《大話西遊》《三國演義》現在也只有電視劇,不過相關的電影不少,比如《見龍卸甲》以及馬上可能會看見的《關雲長》 所以最早拍成電影的是《紅樓夢》
E. 四大名著拍攝順序
86版《紅樓夢》 拍攝時間:1983年-1986年 演員:陳曉旭 歐陽奮強等
94版《三國演義》 拍攝時間:1990年-1994 主演:鮑國安 唐國強等
98版《水滸傳》 拍攝時間:1996年-1997年 主演:李雪健 丁海峰等
86版《西遊記》 拍攝時間:1982年—1999年 主演:六小齡童 汪粵 徐少華 遲重瑞等 拍攝順序是: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
F. 四大名著中,最早拍成電視劇的是哪部著作
四大名著中,最早拍成電視劇的是:《紅樓夢》
《紅樓夢》是1983拍攝,1987年播出。
1987年首播的央視版《紅樓夢》是中央電視台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攝制的一部古裝連續劇。由王扶林先生導演,周汝昌、王蒙、周嶺、曹禺、沈從文等多位紅學家參與製作。
該劇前29集基本忠實於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後7集夏金桂撩漢、司棋之死、海棠花開、賈寶玉丟玉、林黛玉焚稿、薛寶釵出閨、惜春出家、獲罪抄家、雪地里披著大紅猩猩氈斗篷出家等主體劇情仍採用程高本後四十回,另外拋棄了寶玉中舉、蘭桂齊芳、家復中興的小團圓結局,並根據脂批和紅學探佚學研究成果對香菱之死、探春遠嫁、賈母之死、巧姐獲救等情節進行了修改,又重新創作出獄神廟探監、鳳姐死於獄中、湘雲流落風塵、賈府家亡人散等劇情。
該劇播出後,得到了大眾的一致好評,重播千餘次,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
G. 四大名著哪一部最先搬上熒屏的
《水滸傳》山東版\好象是1985年
《紅樓夢》1986年
《西遊記》1987年
《三國演義》1994年
《水滸傳》 1998年
H. 古代四大名著哪一部上演(電影)最早
是{{紅樓夢}},雖然{{西遊記}}拍片最早,但是遲上演。{{紅樓夢}}拍片遲,但上演早。
I. 四大名著的先後順序
按照時間順序為:《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
按故事時代順序為:《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
1、《水滸傳》(1296-1370),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
2、《三國演義》(1330?~1440?),元末明初洪武年間,作者羅貫中。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
3、《西遊記》(約1500-1582),明代,作者吳承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4、《紅樓夢》(約1715~1763),清代,作者曹雪芹。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9)4大名著哪個先拍電影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1、《水滸傳》:
南宋時,梁山英雄故事流傳甚廣。當時的畫家、文學家龔開的《宋江36人贊並序》稱: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畫家也執筆為他們圖形繪影。
《水滸傳》最早的藍本是宋人的《宣和遺事》,它著力描寫了楊志賣刀、晁蓋等結伙劫生辰綱和宋江殺閻婆惜等事,對林沖、李逵、武松、魯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寫。宋元之際,還有不少取材於水滸故事的話本。在元雜劇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發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關水滸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創作《水滸傳》過程中,忠實地接受了人民的觀點,這是《水滸傳》之所以取得偉大成就的思想基礎。
2、《三國演義》:
(1)時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間人民流離失所,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並希望結束動盪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
(2)題材來源
西晉陳壽所著《三國志》是三國故事的最早源頭,但這是紀傳體的史書,記事簡略,粗陳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增加了許多奇聞軼事,傳奇色彩與可讀性都大大增強。
中唐史學家劉知襲在《史通》中說,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於行路,傳之於眾口」,可見這個時期三國故事已廣泛流傳於民間。
晚唐李商隱的《驕兒濤》中有「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的詩句,說明至遲在晚唐時三國故事已婦孺皆知,宋代通過藝人的表演說唱,三國故事更為流行,並且已經表現出「尊劉貶曹」的鮮明傾向。金元時代三國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雜劇中有許多三國故事劇。
據《錄鬼簿》和《太和正音譜》記載,僅元雜劇中就有近三十種演述三國故事的作品。《輟耕錄》中記載的金院本有《襄陽會》《大劉備》《罵呂布》和《赤壁鏖兵》等。
元英宗至治年間(1321—1323)出現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平話。該書是民間傳說中
三國故事的寫定本,約八萬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兩欄,上欄圖相,下欄正文。全書以司馬仲相斷獄故事為人話,正話從劉關張桃園結義開始,結束於諸葛亮病死。
從平話的內容和結構看,已粗具《三國演義》的規模,但整體描寫粗枝大葉,文詞鄙陋不通,故事情節離奇,多不符合正史記載,人名地名也多謬誤,似乎還是未經文人潤色的民間藝人作品。
從上述的記載和殘留的作品看,從晚唐到元末,在民間流行的三國故事愈來愈豐富,這為《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3、《西遊記》: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
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西遊記》的作者明代人吳承恩(有爭議)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歷經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曆五個時期。
明朝中後期的社會情況和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正不斷激化,並且日趨尖銳 ;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漲,市民文學日益蓬勃發展,小說和戲曲創作進入到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4、《紅樓夢》:
《紅樓夢》誕生於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當時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舉國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這時期從表面看來,好像太平無事,但骨子裡各種社會矛盾正在加劇發展,整個王朝已到了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在康熙、雍正兩朝,曹家祖孫三代四個人總共做了58年的江寧織造。曹家極盛時,曾辦過四次接駕的闊差。曹雪芹生長在南京,少年時代經歷了一段富貴繁華的貴族生活。
但後來家漸衰敗,雍正六年(1728年)因虧空得罪被抄沒,曹雪芹一家遷回北京。回京後,他曾在一所皇族學堂「右翼宗學」里當過掌管文墨的雜差,境遇潦倒,生活艱難。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酒常賒」。
《紅樓夢》一書是曹雪芹破產傾家之後,在貧困之中創作的。創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二、作者簡介:
1、《水滸傳》作者:
施耐庵(1296年—1370年),《水滸傳》的作者究竟是誰具有爭議,目前最廣泛認可的說法認為作者是施耐庵。歷史上還有其它幾種觀點,包括了羅貫中說,施惠說,郭勛託名說,宋人說等。
2、《三國演義》作者:
羅貫中( 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戲曲家。羅貫中生於元末社會動亂之時,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於流俗,曾參與反元的起義斗爭。明朝建立之後,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
著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三國演義》,施耐庵合著《水滸傳》,另著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3、《西遊記》作者:
吳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他生於一個由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文下筆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後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由於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西遊記》作者也存在一定爭議,但目前普遍認為作者為吳承恩。
4、《紅樓夢》作者:
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小說家、詩人、畫家。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
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J. 中國四大名著哪一部先拍
86版《紅樓夢》
拍攝時間:1983年-1986年
拍攝進度:最初是一個月拍一集,後面是一個月拍一集半,快結束的時候差不多一個月兩集。
投資:18.6萬元一集,大約比當時電視劇一般的投資要高三到五倍。
演員:林黛玉—陳曉旭 賈寶玉—歐陽奮強
94版《三國演義》
拍攝時間:1990年-1994年
拍攝進度:16天半拍一集
投資:85萬一集
主演:曹操—鮑國安 諸葛亮—唐國強
98版《水滸傳》
拍攝時間:1996年-1997年
拍攝進度:11天拍一集
主演:宋江—李雪健 武松—丁海峰
86版《西遊記》
拍攝時間:1982年—1999年
拍攝進度: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於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1998年7月開始拍攝補拍的16集,1999年拍完,2000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後長達17年,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拍攝時間最長的一部。
投資:當時六小齡童和馬德華片酬在劇組中最高,最多時一集八十元,一般是五十元。
主演:孫悟空—六小齡童 唐僧—汪粵、徐少華、遲重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