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四大電影節的上海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唯一一個世界十三大電影節之一,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和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共同承辦。電影節成功創辦後的第二年即獲得了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認證,被歸類於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共分為4個主要部分,包括競賽部分金爵獎、國際電影展覽放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及金爵國際電影論壇暨亞洲新人獎評選。
歷經11屆發展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依託中國電影產業快速發展和電影全球化大趨勢,已經初步形成了完整而清晰的活動架構。評獎單元、電影市場、電影論壇和國際影片展映四大主體活動圍繞電影本體及產業現狀,呈現並鼓勵電影多元藝術特色的同時培育電影新人,體現一流電影節應有的國際視野;同時搭建產業平台提供專業化服務,中國電影項目創投及合拍片項目洽談大力推動電影項目與資本對接,為電影中外合作搭建橋梁;開閉幕式紅地毯上星光璀璨,匯聚國內外頂級明星嘉賓及電影人共襄盛舉。
『貳』 中國四大電影節的北京
北京國際電影節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是具有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開放性和高端化、市場化的大型電影主題活動,旨在融匯國內國際電影資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將成為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的重點文化活動,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核心活動。
電影季囊括了影片展映、專業論壇、項目洽商、文化演出等多種形態,吸引了700多家中外電影機構、2000多位中外嘉賓和首都各界人士約十萬人次的廣泛參與。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季是國內外電影界的盛會,是展示北京乃至中國風採的重要舞台,是促進中外電影文化交流交易的重要平台,也是首都群眾體驗電影文化魅力的重要活動,對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促進北京經濟社會發展、豐富首都文化內涵,提升城市影響力、打造東方影視之都,與世界電影界深化合作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獲得了豐碩成果,受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得到中外來賓、各界人士和中外媒體的高度評價。
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喜過百億元,北京這一歷史名城,作為中國首都,作為占據全國票房份額最大的城市,作為擁有全國80%的製片機構和電影人才,集中全國大部分電影教育機構、科研機構的文化中心,理應搭建一個可供世界影壇交流合作的平台,理應擔當一個連接中外電影人切磋學習的角色。
『叄』 中國最大的電影節是哪個
百花
『肆』 中國分量最重的電影節是哪個
百花獎、金雞獎和金馬獎
『伍』 中國最權威電影節有哪些
金雞百花電影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由中 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 主辦的中國電影界的盛大節日。每年一屆, 為期5天,在全國各地著名大、中城市輪流 舉行。舉辦地人民政府也是電影節的主辦單 位之一。自創辦以來,金雞百花電影節影響 力不斷擴大。目前,它與長春國際電影 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珠海電影節並稱「中 國四大電影節」。
長春國際電影節
中國長春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 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電影節每兩 年舉辦一次,口號是「電影搭台,經貿唱 戲」,內容上集電影、文化、經濟、貿易、 科技、旅遊於一體,藝術上強調「弘揚時代 主旋律」,追求「電影文化大普及,經貿活動 大豐收」和「質量高、效益好、影響大」。自創 辦以來,長春國際電影節影響力不斷擴大。 目前,它與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 節、珠海電影節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93年 ,是中國國內 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中國有很高的重要 性。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經國務院批准、國際 製片人協會同意的中國第一個的國際A類電 影節,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政 府主辦,上海電影節組織委員會承辦。上海 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 電影節宗旨是:增進各國、各地區電影界人 士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電影藝 術的繁榮。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 舉辦一屆。經世界國際製片人協會的嚴密考 查和論證,已被列入世界九大國際電影節之 列。
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每兩年一 屆,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 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 第二屆起改為「中國珠海電影節」。1998年因 中宣部整頓電影節市場而決定停辦。電影節 設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 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 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攝影獎等獎 項,分別頒發獎杯和獎金。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陸』 中國有哪些電影獎
1、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
首屆金雞獎評獎活動於1981年(農歷雞年)5月舉行,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故名金雞獎。從第一屆開始金雞就有產「雙黃蛋」的傳統,最佳故事片有8屆是「雙黃蛋」甚至「三黃蛋」,可以說舉世罕見。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
金雞獎設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戲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編劇、導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特技、服裝、化裝、道具等20個左右獎項(時有增減),必要時增設特別獎或者榮譽獎。獎品為金雞雕像。
2、大眾電影百花獎
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 大眾電影 》雜志編輯部主辦,由群眾投票評選。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有11.7萬人參加評選;第二屆(1963)增至18萬多人。
1980 年舉辦了第三屆,有70多萬人參加評選。此後每年舉行一次。百花獎主要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百花獎的選票隨《大眾電影》發送,評選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3、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電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其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年評選一次。始評於1957年。
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舉辦,2005年後正式改為兩年一屆,與中國長春電影節隔年舉辦,1994年開始啟用現名。
4、金鷹獎
從1983年我國設立金鷹獎以來,到今年已走過17年的輝煌歷程,金鷹獎從一個單純獎項評選,發展到目前這樣一個規模不斷壯大的金鷹藝術節,我們看到金鷹獎的評選,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在中國的上空展翅飛翔。
5、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金像獎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
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與台灣電影金馬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並稱為華語電影最高成就的三大獎,一般於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21個獎項。
『柒』 國內外大型的電影節都有哪些
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獎為金爵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中國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 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本屆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電影節組委會將聘請電影界各方面專家組成評委會。本屆電影節設下列獎項: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語故事片獎;3、優秀華語故事片獎;4、優秀外語故事片獎;5、最佳編劇獎;6、最佳導演獎;7、最佳男主角獎;8、最佳女主角獎;9、最佳男配角獎;10、最佳女配角獎;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杯、銀鹿杯,證書和獎金。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現名,電影節本著加強內地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將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發展。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是經中宣部、國家教育部和廣電總局批准,由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報社、北京電視台影視部、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中國台北電影節:
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台灣藝術大學執辦。始於1998年,每年一屆。 是台灣地區重要的電影盛會,從第四屆開始把主題定位於「城市、市民、學生」,並由以國際城市為主題的「城市影展」、以「台北電影獎」「台北主題獎」為況賽單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國內外學生作品為主的「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三部分級成。
大眾電影百花獎:
該獎始創於1962年,1964年停辦。1980年恢復舉辦。它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所屬《大眾電影》雜志社主辦的,經由廣大觀眾投票產生的群眾性電影獎。它以百花盛開象徵影壇繁榮,鼓舞電影工作者為廣大群眾創作出更好的影片。該獎每年評選一次。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除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評獎外,仍為一年一屆,1994年開始啟用現名。
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亦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貿素,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1982年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第一屆的頒獎禮,當時只有十大華語及外語片獎及五個獎項。其後與星島報業合辦第二屆與第三屆,以後就由《電影雙周刊》獨力舉辦。
中國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Golden Bauhina Awards)由香港影評人協會(HKFCA)主辦,始於1996年,每年舉辦一次,本協會共有會員四十多人,其中包括電影教育、電影研究、電影工作者等方面的專業人士及學者。目的是推動香港電影文化的發展,鼓勵創作更多優秀電影,總結一年香港影壇的成績。
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
"金馬獎"是台灣為促進華語片製作事業,對優良華語片以及優秀電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該獎創辦於1962年,由台灣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贊助,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8、1974年停辦),主要評選對象為台灣電影,後擴展了香港電影,九十年代後將大陸電影也納入評選范圍。現在是一個世界華語電影年度評選的獎項,至1999年一共舉辦了36屆,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也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了整體電影事業的發展,對華人電影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和鼓勵。
中國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國內惟一將內地和港台電影作品同時納入視野的電影評選活動,由南方都市報發起,創辦於2001年,旨在通過兩岸三地電影人的交流,電影的多方面對比,創造一個更開放、活潑、新銳的電影評論環境,全面推動中國電影的創造。
中國電影金雞獎:
該獎始創於1981年中國農歷雞年。它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參與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獎杯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同時亦包含著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舞、奮發前進的意義。該獎每年評選一次。
『捌』 中國都有哪些電影節……
中國四大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 長春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