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8,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描寫的是什麼時期
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描寫的是蘇聯衛國戰爭時期。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鮑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這部小說通過一個凄美的故事,向人們展示戰爭對人,尤其是對婦女的摧殘,對美好生活和人類文明造成的災難,表達了強烈的反法西斯和反侵略的主題思想和深刻的人性關懷主題。
1969年,《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在前蘇聯《青春》雜志上發表,此後又數次被搬上銀幕,引起世界范圍關注和好評。1975年,小說作者曾因此獲得全蘇兒童文學一等獎和蘇聯國家獎金。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鮑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故事發生於1942年5月,准尉華斯科夫「無奈」接受了上級指派來兩個班的「兵力」,雖然是一些「不喝酒的」,卻是穿短裙的年輕女兵。他要指揮她們守衛171會讓站設施,一時間女兵們駐紮下來。女兵們的日子過得十分平靜,她們似乎並不在意戰爭,她們把軍服修改得十分熨帖,把伙食烹調得有滋有味。漂亮的女兵們為小小的會讓站增添了不少情趣,但也帶來了一些麻煩,因為每一個女兵的背後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個黎明,嘉莉婭在從城裡趕回駐地走過一片松林時,發現了兩名全副武裝的德國兵。她迅速報告了准尉瓦斯科夫。兵站拉響了戰斗警報。准尉帶領五名女戰士:麗達、熱妮亞、索妮亞、麗莎和嘉莉婭五位女兵前去狙擊。他們6人艱難地跋涉,一路急行軍,終於趕在德軍之前趕到沃皮潮畔的西牛欣嶺,扼住了敵人通往鐵路的必經之道。然而,情況發生了驟變:德軍不是兩個人,而是整整16個人,瓦斯科夫必須立即派人間去報信,增加援兵。麗莎接受報信的任務,但不幸陷入泥沼。索尼婭用胸口擋住了德國人的匕首。嘉莉婭被索尼婭的死嚇壞了,不久三人先後死去。在激烈的戰斗中麗達受了重傷,熱尼亞把受傷的麗達留給准尉,跳出去用沖鋒槍向敵人掃射,把敵人從麗達和淮尉藏身的地方引開,自己卻壯烈犧牲。准尉要去找剩下的五、六個德寇算賬,他把手槍留給了麗達。而麗達請求准尉照看自己的兒子,准尉點頭答應並吻了麗達。沒走多遠他聽見背後一聲沉悶的槍響,麗達不願拖累大家,用准尉留結她防身的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最後,精疲力竭的瓦斯科夫俘虜了全部德國人回到兵站。
戰爭結束的許多年後,白發蒼蒼、裝著假手的瓦斯科夫和麗達的兒子、一個已經成為大尉的阿爾貝特來墓地看望5個女兵,為她們立了一塊大理石墓碑。令人感傷的黎明依舊靜悄悄,可曾經有那麼—個靜悄悄的黎明,戰爭奪走了5個年輕而美麗的靈魂。生命如此寶貴,和平來之不易,希望這個世界少一些仇恨和殺戮,多一些理解與和平。
⑵ 2015版俄羅斯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國說8月上映,可是所有電影院都沒有。是不是內地不上映了
影片於2015年4月24日在俄羅斯上映,中國內地已確認引進,並於8月25日在各大院線上映。
觀影人少,導致上映影院和場次少,票房不好就會提前下線,畢竟影院是以盈利為目的的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根據前蘇聯著名作家鮑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改編,講述了衛國戰爭時期,在廣袤森林中進行的一場激烈殘酷的阻擊戰的故事。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准尉向上級申請一群「不喝酒的士兵」,卻派來了兩個班的女高射炮手。班長麗達在樹林里發現了空降的德軍,為了阻擊德軍的深入,瓦斯柯夫帶領娘子軍五人小分隊去搜查敵軍,但敵人的力量與自然環境的惡劣遠比她們想得要殘酷。
⑶ 前蘇聯電影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誰有這部電影的英文簡介啊...急用!!!
這是一段比較概括的英文介紹,你看看行不行?
Based on the eponymous book by Boris Vasilyev, the film is set in Karelia
(North-West of Russia, near Finland) in 1941 ring WWII. In a beautiful and
quiet wilderness far from the front-line there is an anti-aircraft artillery
point, where corporal Vaskov is stationed with a group of five young women in
training. Suddenly they are surrounded by 16 Nazi paratroopers, who have
penetrated deep beyond the front-line. The five women have to stop the enemy in
an unequal fight. Written by Steve Shelokhonov e37
還有一部《兵臨城下》很經典的二戰蘇德,講得是莫斯科保衛戰
During the WWII battle of Stalingrad, two snipers, a Russian, and a German, are
locked in a battle of wills and marksmanship, while the Russian is boosted to
the status of hero by a political official. Written by IMDb Eds
中文:在二次大戰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蘇兩軍對峙,成千上萬的士兵互相廝殺、屍橫遍野,傳奇性的俄國狙擊手瓦西里扎伊采夫憑著他神準的槍法,殲滅無數敵軍,他的名號甚至傳到敵軍陣營,於是德軍派出最頂尖的神槍手科尼格少校和他一決高下,他們就在槍林彈雨中,展開一場個人的生死之戰。
⑷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這本電影故事是發生在42年五月,但是有人知道具體位置在哪裡嗎,他們所說的基洛夫鐵路
電影背景是1942年初夏,在俄羅斯白海運河地區, 幾個蘇聯女兵在二戰中抗擊德國侵略者的故事。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有具體的生活原型,不過實際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犧牲的五個戰士是男兵,而小說作者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稱女兵,便尖銳地提出了「戰爭和女人」的沖突。
⑸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哪個國家的電影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執導的戰爭片,伊琳娜·多爾加諾娃、葉蓮娜·德羅佩科、安德烈·馬爾蒂諾夫參加演出。作為中國人最熟悉的俄羅斯電影,1972版《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感動了一代中國觀眾。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根據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說改編,內容取自一個真實事件,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廣袤森林中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激烈殘酷的阻擊戰的故事。1972年,導演斯·羅斯托茨基把《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搬上了銀幕,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等,成為一代經典。
中文名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外文名
А зори здесь тихие
其它譯名
The Dawns Here Are Quiet
出品時間
1972年
製片地區
前蘇聯
導 演
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編 劇
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類 型
歷史,戰爭,愛情
主 演
Yelena Drapeko,Yekaterina Markova,Olga Ostroumova
片 長
188 分鍾 / 158 分鍾(DVD)
上映時間
1972-12-6(蘇)/1973-5-4(東德)
分 級
Finland:K-12
對白語言
俄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068161
主要獎項
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1973年全蘇電影節大獎
1975年列寧獎金
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在線播放平台
土豆
劇情簡介
編輯
影片以現代人的眼光來審視過去的戰爭,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劇照(25張)
從而對今天的現實進行思考。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一個小村莊里,由於男人們都上前線打戰去了,只剩下婦女和兒童。准尉瓦斯柯夫不滿他的戰士們軍紀很差,還常常到老鄉家裡買私酒喝,要求少校撤換,並希望能給他派些不喝酒的士兵來。結果出人意料,來的是一群女兵,這令他很不習慣,不知道該如何與這些女戰士相處。有一次女班長麗達偶爾發現了兩個德國鬼子,她立即向准尉報告。於是瓦斯柯夫決定帶領著5個女兵去搜捕德寇,卻發現敵人共有16個,他們與這些德國鬼子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最後5名女兵在戰斗中壯烈犧牲。影片中還穿插著夢幻般的鏡頭,展現了這5個姑娘戰前甜蜜美好的愛情生活。[1]
演職員表
編輯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I. Dolganova 伊琳娜·多爾加諾娃
Ye. Markova 葉蓮娜·德羅佩科
Andrei Martynov 安德烈·馬爾蒂諾夫
Irina Dolganova Irina Dolganova
職員表
原著 鮑里斯·瓦西里耶夫Boris Vasilyev
導演 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Stanislav Rostotsky
編劇 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Stanislav Rostotsky、鮑里斯·瓦西里耶夫Boris Vasilyev
攝影 Vyacheslav Shumsky
配樂 Kirill Molchanov
剪輯 Valentina Mironova
藝術指導 Sergei Serebrennikov
展開
獲獎記錄
編輯
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1973年全蘇電影節大獎
1975年列寧獎金
1973年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1]
幕後製作
編輯
斯·羅斯托茨基:參加過戰爭的電影導演
斯·羅斯托茨基生於
經典小說
1921年,於2001年去世,享年80歲。羅斯托茨基走過了不平凡的人生歷程,他在衛國戰爭中負過重傷,但他以驚人的毅力讀完蘇聯國立電影學院。1956年他推出了描寫農村生活的處女作《土地和人》。此後,他又創作了多部戰爭題材的影片,如《七級風》、《五月星》等。影片《這里黎明靜悄悄》充分展示了羅斯托茨基的藝術才華,由著名作家親自參與改編。
影片採用了鮮明對比的表現手法。導演用一組虛幻的彩色畫面來表現女機槍手們曾經有過或可能會有的愛情和幸福,又用另一組嚴峻的黑白畫面來表現女戰士們現實的戰斗生活。兩組畫面交替出現,使觀眾認識到:如果沒有法西斯的侵略戰爭,這些姑娘們的生活該是多麼美好,殘酷的德寇使她們的生活完全變了樣子。影片譴責戰爭與人類文明、個人幸福絕不相容。影片中,回憶與現實這兩組畫面的匯合,既表現了女主人公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又歌頌了她們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
製作發行
編輯
蘇聯
1972年12月6日
東德
1973年5月4日
芬蘭
1973年12月6日
匈牙利
1973年11月5日[1]
影片評價
編輯
影片以回憶對比的手法描述了戰爭帶給一代人的災難故事。
1942年,瓦斯柯夫上尉帶領一部分女高射擊槍手守衛一個偏僻的火車站。戰爭爆發後,為了掩護大部隊而迷惑、牽扯德軍主力,瓦斯柯夫上尉與五個女戰士把德軍吸引過來,迂迴在荒原 、沼澤地、野草叢中,在生死線上頑強搏鬥……突然一個女兵被沼澤吞沒……突然又一個女兵被冷槍擊中,突然……她們憧憬著自己的幸福,想念著自己的戀人,回憶著自己的甜蜜往事,但她們都先後倒在戰爭中的血泊里……
在前蘇聯由小說改編的戰爭題材電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響的,除了《恰巴耶夫》之外,當推1972年羅斯托茨基導演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世界性轟動,這部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未必會如此引人注目。但是,如果沒有原著小說的思想藝術成就,也就不會有電影的成功。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中俄羅斯人民蒙受的犧牲是極為慘重的,他們一共損失了二千多萬人的生命。《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就要像我們展示這二千多萬人中的五個活生生的人,從而也表現了俄羅斯戰爭文學中一個重要特徵:對於個體生命的關懷。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有具體的生活原型,不過實際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犧牲的五個戰士是男兵,而小說作者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稱女兵,便尖銳地提出了「戰爭和女人」的沖突。
影片的感人力量主要來自它的真實性。小說作者鮑·瓦西里耶夫、導演斯·羅斯托茨基、攝影師維·舒姆斯基都參加過衛國戰爭,他們對戰爭有真切的感受。1992年春羅斯托茨基到北京電影學院講課時,曾說:像他這樣1922年出生的人,經歷過這次戰爭的,只有百分之三的倖存者,他是這百分之三中的幸運兒,但他失去了一條腿,後來按上了假肢,是二等殘廢軍人。戰後他才從事電影,他拍攝的影片有《土地與人們》《臨風而立》《等到星期一》等。他曾任第2屆(1995)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又作為嘉賓參加了第3屆(1997)上海國際電影節。
通過本片,導演羅斯托茨基發掘了一批新演員,這批扮演女戰士的青年女演員雖然沒有參加過衛國戰爭,但在親自參加過戰爭的原作者兼編劇、導演和攝影師的啟發幫助下,她們感受到了衛國戰爭的氣氛,從而真實地再現了她們上輩人的形象。如今,扮演麗達的依·舍夫丘克和扮演冉妮婭的奧·奧斯特洛烏莫娃已是著名演員。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一部不朽之作
對我們中國讀者和觀眾來說,瓦西里耶夫其人遠遠不如他的作品《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那樣有名。1969年,《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在蘇聯《青春》雜志上發表,在蘇聯讀者中產生極大的轟動。1972年,這部「遭遇街談巷議」的中篇小說被導演斯·羅斯托茨基搬上銀幕,並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影片獲得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奧斯卡提名和全蘇電影節大獎。瓦西里耶夫的名氣隨著這部小說的成功而大增,小說原作更加受到追捧,被視為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瓦西里耶夫本人在1975年也因這部作品榮獲蘇聯國家獎金。
這部小說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手法,講述了幾個蘇聯女兵在二戰中抗擊德國侵略者的故事。1942年初夏,在俄羅斯白海運河地區,一組企圖破壞蘇軍鐵路線的德國傘兵與守衛在那裡的女兵班相遇。女兵麗達、冉妮婭、麗扎、索妮婭和嘉麗婭相繼犧牲,而德軍也無法擺脫被殲滅的命運。女兵們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運輸線的安全和俄羅斯村落里靜悄悄的黎明……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俄羅斯,中篇小說《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知名度都遠不如其同名電影。翻譯家高莽先生在其《作家的幸福》一文里講過這樣一件事情:1987年夏,瓦西里耶夫在訪華期間親身感受到了中國觀眾對《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喜愛之情。在游覽長城的路上,瓦西里耶夫遇到的每一個遊人都知道這部電影。在飯店吃飯時,瓦西里耶夫詢問一位女服務員是否看過《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女服務員激情滿懷地說:「我看過兩遍!我感動得哭了!」隨後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談起自己對影片的感受。瓦西里耶夫被女服務員生動的表情和聲音所吸引,不禁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他對高莽先生說:「你不用翻譯了,我都明白了!」面對如此動人的場景,在場的蘇聯詩人庫古里丁諾夫感慨萬分:「世上有一些作家,頗有名氣,人們知其人,卻很少讀其作品,這樣的作家是可憐的!世上有一些作品相當有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作者是誰,這樣的作家是幸福的!你,瓦西里耶夫,就是這樣的作家!你值得驕傲!」
可以斷定,我國不少讀者和觀眾至今不記得《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作者叫瓦西里耶夫,但是,很少有人沒看過同名電影和電視連續劇等影視作品。2005年,中俄兩國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合作拍攝的同名電視連續劇在兩國觀眾中大受歡迎。
1979年記者第一次觀賞這部蘇聯影片時,中蘇關系尚未解凍。但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的老師們已經敢於在課堂上贊頌這部尚未解禁的「內部電影」。據說,影片在政治上已獲得了通行證,但一些男女親熱的畫面還難以讓中國觀眾適應,因此只能內部放映。
一位文學課教授觀後在課堂上大發議論:片子里不就是有一些「愛情基本動作」嗎,完全應該公開上映。事實上,《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陪著很多中國人長大的、最重要的「百部電影」中的一部,是不少中國人心目中的情感經歷和人生場景。人們正是從這部作品中認知和感受到了俄羅斯式的浪漫主義情懷和英雄主義精神。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一部反戰題材的影片,但又並不局限於此。它沒有特技,不製造視覺沖擊,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卻能給人以強烈的震撼,讓人「靈魂深處爆發革命」。不錯,影片深刻地渲染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但與此同時又寫出了人的不屈和英勇,頌揚了公民的義務與責任。它寫出了人性中最深刻和本質的東西——美好的、嬌嫩的、本該享受生活的年輕女性在國家危難之際表現出來的理想主義和抗爭激情。影片譴責了戰爭,展示了戰爭給人類文明和個人幸福所造成的不幸。然而,影片又恰恰通過戰爭的苦難和悲慘,表達了主人公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愛國精神。戰爭不僅僅摧毀了美麗,它也使美麗更加動人。
有人說,瓦西里耶夫在《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用「詩情的悲壯之美」呼喚現代人高尚的情懷和超越自我的沖動。也許這樣的評論恰好說表達了人性中的善良和詩情。不管怎麼說,瓦西里耶夫是值得一讀的,不僅僅是他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或《不要射擊白天鵝》。瓦西里耶夫的《未列入名冊》和《後來發生了戰爭……》等作品也都不乏思想上的深刻和人性中的溫情。
電影評價
豆瓣評分 8.5
⑹ 電視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出自於中國嗎
監制.出品人和導演都是中國人投資也是中國投資的。不過嘛,演員都是俄羅斯人,是為了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拍的,影片是根據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這里黎明靜悄悄》改編,之前蘇聯也有拍過,我也不確定你看的是哪個版本的!不過說到電視劇,應該就是中國版的了,以下附上中國版的主創人員!
⑺ 中國版《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在哪裡拍攝的
進口俄木材平地建村莊
在離俄布市只有700米距離的黑龍江江邊,《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在這里完成大部分拍攝。張光北告訴記者:「拍攝時,劇組原本計劃選擇在俄羅斯為取景地,但那裡已經找不到一個與小說中相像的老村莊。相反,黑河這塊地方的地貌與原小說中描寫的場景非常相像,有山有水,還有白樺樹林,所以劇組將場景定在黑河。」為了突出「像」,劇組從俄進口了原木,用了40多天在黑河搭建了一個俄式村莊。
⑻ 哪個國家拍攝的電視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電視劇版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由中國大陸拍攝的。演員是前蘇聯的。
⑼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主演是誰,哪國出品
中文名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英文名稱:A zori zdes tikhiye
別名:The Dawns Here Are Quiet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1972年
電影導演:斯塔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電影演員:
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飾瓦斯柯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飾麗達)
奧爾迦·奧斯特洛烏別柯(飾麗薩)
葉卡捷莉娜·瑪爾柯娃(飾迦爾卡)
地區:俄羅斯
語言:俄語
簡介:
【片 名】: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影片類型】:戰爭
【國 家】:前蘇聯
【導 演】:斯塔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主要演員】: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飾瓦斯柯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飾麗達)
奧爾迦·奧斯特洛烏別柯(飾麗薩)
葉卡捷莉娜·瑪爾柯娃(飾迦爾卡)
【出品公司】:莫斯科電影製片廠
【獲獎情況】: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全蘇電影節大獎1975年列寧獎金.
【字 幕】:簡繁英法西日荷德意阿希葡俄
【原 作】:瓦西里耶夫--《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影片介紹:
你明明知道這是戲,
可就是沒法把戲僅僅當成戲來看,
你明明知道這是假的,
可它就是比許多真實的東西還能淬歷你的心,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
這樣一群年輕美麗的女兵好象真的在世間存在過,
她們永遠年輕,而你老了。
在前蘇聯由小說改編的戰爭題材電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響的,當推1972年羅斯托茨基導演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世界性轟動,這部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未必會如此引人注目。但是,如果沒有原著小說的思想藝術成就,也就不會有電影的成功。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中俄羅斯人民蒙受的犧牲是最為慘重的,他們一共損失了二千多萬人的生命。《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就要像我們展示這二千多萬人中的五個活生生的人,從而也表現了俄羅斯戰爭文學中一個重要特徵:對於個體生命的關懷。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有具體的生活原型,不過實際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犧牲的五個戰士是男兵,而導演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稱女兵,便尖銳地提出了「戰爭和女人」的沖突。
電影里有一段「澡堂」的場景,其中有全裸的少女的鏡頭,我們在公映時把這整場戲都給刪掉了。一位著名的老實人驚訝地說:這簡直是藝術奇跡,全裸的女人鏡頭全然不使人產生「黃」的感覺。
這個藝術奇跡是怎樣產生的呢?是因為作家是在一個聖潔的思想指導下寫下這個場景的。請看小說中的描寫:
那天正好是沐浴的日子……姑娘們在更衣室里打量著這個新來的女兵,像瞧什麼稀罕物件似的——
「冉卡,你真是個美人魚!」
「冉卡,你的皮膚像透明的!」
「冉卡,你真可以作模特兒!」
「冉卡,你根本不用戴胸罩!」
……
「不走運的女人!」基梁諾娃長嘆一聲,「這么好的身材,偏偏裹上一身軍裝——這比死還難受。」
少女的魅力白白地被不能顯現女性身材的軍裝給埋沒了!而當五個女兵一個一個地在與德國法西斯的搏鬥中犧牲的時候,對於五個女兵的安全負有責任的瓦斯科夫准尉發出了感人心腑的悲鳴:「在戰爭時期,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以後,到了和平時期呢?到那時也能理解為什麼你們非死不可嗎?……如果將來有人質問我:這些男子漢是怎麼搞的,為什麼沒有把我們的媽媽保護好,而使她們飲彈而亡呢?」
小說把像契訶夫這樣的俄羅斯作家曾經表現過的「美的毀滅」的經典主題在新的歷史背景下作了新的發揮,也因此凸現了俄羅斯戰爭文學的潛在的反戰主題。但這並不妨礙小說的愛國主義激情的張揚。垂死的麗達就是在聽了瓦斯科夫這一番撕心裂肺似的自白後,輕輕地說:「不必這樣,我們在保衛祖國,首先是祖國……」
而小說對於瓦斯科夫所表現出的英雄主義的描述, 讀了也令人盪氣回腸—— 「在這次戰斗中,瓦斯科夫記住一條:決不後退,決不能讓德廛上岸一步……這時,他胸中滿懷激情,彷彿整個俄羅斯都在他背後, 彷彿他, 瓦斯科夫,此刻是她最後一個兒子和保衛者,整個世界空無一人——只有他、敵人和俄羅斯。原作《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在我國有幾個中譯本,最早的一本是由王金陵同志翻譯的,於1980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的譯文流暢自然,值得一讀。
此段摘自童道明先生的《恰巴耶夫》和《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一文
⑽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哪個國家的電影
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俄羅斯拍攝的。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2015)
導演: 列納特·達夫列吉亞羅夫
編劇: 列納特·達夫列吉亞羅夫 / 尤里·庫洛托科夫
主演: 彼得·費奧多羅夫 / 阿納斯塔西婭·米庫爾欽娜 / 葉夫根尼婭·馬拉霍娃 / 雅戈尼婭·庫茲涅佐娃
類型: 劇情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語言: 俄語 / 德語
上映日期: 2015-08-25(中國大陸) / 2015-04-30(俄羅斯)
片長: 115分鍾(中國大陸) / 120分鍾(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