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寧古塔的電視劇
關於寧古塔電視劇有那些
② 寧古塔屬於現在什麼地方
寧古塔(滿語:ᠨᡳᠩᡤᡠᡨᠠ,轉寫:ningguta)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古城村,是中國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
是清代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是清政府設在盛京(沈陽)以北統轄黑龍江,吉林廣大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為清代吉林三邊之首(寧古塔、三姓、琿春)。
(2)寧古塔電影哪個台演擴展閱讀:
寧古塔有新舊兩城,相距25千米。清太祖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時在此駐扎軍隊。康熙五年(1666)遷建新城於今黑龍江省寧安市城地。其地原為渤海故壤、上京龍泉府故址,距今縣城35千米(今寧安東京城)。
順治十年()設昂邦章京(意為總管)鎮守,長期為清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每年六月,派出官員至黑龍江下游普祿鄉,收受庫頁島(今薩哈林島)居民貢貂。17世紀中葉,俄國哥薩克侵擾黑龍江流域,清朝多次由此地派兵征討。今為黑龍江省寧安市治所在地。
③ cctv9記錄頻道播放的戰爭紀錄片有哪些 二戰的紀錄片,我記得有《偉大的衛國戰爭》
《泊客·中國因你更美麗》、《華工軍團》、《追蹤史前寶藏》、《踏上絲路尋訪中國印記》、《愛新覺羅.溥儀》、《地標物語》、《華爾街》、《現象1980||》、《為中國而設計》、《迷失的蹤跡》、《日本細菌戰》、《地下四千年》、《龍江行》、《先生魯迅》、《中原大發現》、《抗日同盟軍》、《劉海粟》、《青色誘惑》、《太空英雄》、《大唐西遊記》、《李查尼與長城》、《太空英雄》、《愛唱侗歌的凱瑟琳》、《魚祭》、《嶺南王國》、《老舍傳》、《梅蘭芳》、《戰痘記》、《燃燒的黃龍旗》、《台北故宮》、《異鄉·驛客》、《金色道釘》、《圓明園》、《遙遠星球的孩子》、《鄔老闆世界盃》、《重慶大轟炸》、《發現少校》、《蛟龍潛深洋》、《成長的秘密》、《努爾哈赤》、《天上西藏》、《北歸》、《新絲綢之路》、《血戰騰沖》、《綏遠抗戰秘檔》、《上海2010》、《1921點亮中國》、《紅色檔案》、《隱蔽戰線II|》、《我和我的祖國》、《秦始皇陵地下高樓》、《我的母親》、《中國三峽》、《鐵路萌初》、《我的濟南老家》、《湖商》、《再說長江》、《復活的檔案》、《洋海古墓》、《五千年以前的文明》、《十里紅妝》、《三坊七巷》、《一個博物館和一座城市》、《歷史名人與澳門》、《帝國商行》、《土樓幻境》、《地鐵》、《晉商》、《中國遠征軍》、《現象1980》、《中華武功》、《流年碎影》、《漢字五千年》、《崑曲六百年》、《滹沱滄桑》、《地下4000年》、《龍坊》、《西湖》、《葫蘆島大遣返》、《河套長煙》、《大明宮》、《風雪中東路》、《大西遷》、《為世博而設計》、《宇宙大爆炸》、《法門寺》、《流放寧古塔》、《喜洲》、《普洱茶》、《家園》、《路易·艾黎》、《鴨綠江》、《鄭和下西洋》、《最高境界的格鬥術》、《那一場風花雪月的往事》、《司徒雷登與燕京大學》 、《費利斯·比托的1860》 、《梁思成與林徽因》、《時光II》、《哥窯謎案》、《方誌中國》、《巴人之謎》、《淹城探謎》、《戴笠之死》、《蝶谷秘境》、《家園》、《山林里的故事》、《登月迷局》、《揚州鹽商》、《尋蹤東胡林》、《未被發掘的皇陵》、《揭秘獅虎獸》、《深湖魅影》、《絕滅谷地》、《破譯魔鬼城》、《敦煌》、《798》、《天地洛陽》、《中原大發現》、《魔窟》、《生活在2050》、《密碼疑案》、《土墩下的王陵》、《神秘的石磨盤》、《外灘》、《盪滌塵埃》、《亞運在中國》、《悲壯的榮光》、《北洋軍閥》、《王陵遺夢》、《古圖探秘》、《森林之歌》、《怪圖》、《西泠印社》、《發現甲骨文》、《發現聖旨金牌》、《探訪魔溝》、《苦行者的回歸》、《尋找阿房宮》、《孤島葉猴》、《碉樓殘夢》、《屋脊上的王朝》、《金川硝煙》、《少林秘笈》、《寶藏迷蹤》、《飛天神功》、《幼童》、《古城末日》、《迷失的蹤跡》、《越窯秘事》、《地球展望》、《神洞探奇》、《花岡越獄》、《寵宦秘史》、《蜂戰無間道》、《最後的圖瓦》、《廬山》、《王陵疑雲》、《蔡倫的秘密》、《深埋的物證》、《日內瓦1954》、《中國冰雪記憶》、《重返北領地》、《百年機車之謎》、《隱蔽戰線II》、《轉向113度》、《歲月山河》、《中國現代奇跡》、《國貨前世今生》、《北歸》、《追夢九成宮》、《寂靜山谷》、《劫後寶藏》、《探秘蜘蛛人》、《再見蒸汽機車》、《血戰騰沖》、《失落的天書》、《郭氏家族》、《俠之蝙蝠》、《史前寶藏》、《南少林之謎》、《叢棺疑雲》、《鳳棺迷魂》、《拼音的故事》、《晉祠之謎》、《與龍同行》、《滇緬鐵路》、《海上沉浮》、《綏遠抗戰》、《親歷國宴》、《找樂》、《追逐太陽》、《時光》、《在天那邊》、《請上座》、《公元一六四四》、《河姆渡》、《荒城秘史》、《霞客行》、《失落的王城》、《頤和園》、《帝國的興衰》、《王者之器》、《絕活世家》、《稻米的歌聲》、《秘色瓷的真相》、《金編鍾之謎》、《甲子》、《致命的皮球》、《魂斷神禾塬》、《彩俑尋蹤》、《大河源》、《古堡迷蹤》、《天書》、《江湖》、《中國記憶》、《「銀究」傳奇》、《莽權尋蹤》、《察卡洛》、《驚情700年》、《巨龍驚現》、《帝國寶藏》、《末代皇帝與國寶》、《消失的建築》、《越窯秘事》、《絕世寶藏》、《古顱懸疑》、《大足石刻》、《吳韻》、《通天石人》、《木客大冢》、《鐵骨忠魂》、《為中國肖像》、《玉碎奪魂》、《無棺古墓》、《玉石傳奇》、《猜想三星堆》、《太極武當》、《文明的腳步》、《隱蔽戰線》、《美麗中國》、《國家寶藏》、《中國人從哪裡來》、《重返卡拉麥里》、《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賽季》、《悲壯的榮光1932》、《司崗里的傳說 滄源佤族》、《永生羊》、《HongKong Ten years on》、《Den of the "NO.76"》、《Fairyland of earth building 》、《South China Sea-1》
④ cctv9紀錄片播過的所有的節目 的節目表.
《泊客·中國因你更美麗》、《華工軍團》、《追蹤史前寶藏》、《踏上絲路尋訪中國印記》、《愛新覺羅.溥儀》、《地標物語》、《華爾街》、《現象1980||》、《為中國而設計》、《迷失的蹤跡》、《日本細菌戰》、《地下四千年》、《龍江行》、《先生魯迅》、《中原大發現》、《抗日同盟軍》、《劉海粟》、《青色誘惑》、《太空英雄》、《大唐西遊記》、《李查尼與長城》、《太空英雄》、《愛唱侗歌的凱瑟琳》、《魚祭》、《嶺南王國》、《老舍傳》、《梅蘭芳》、《戰痘記》、《燃燒的黃龍旗》、《台北故宮》、《異鄉·驛客》、《金色道釘》、《圓明園》、《遙遠星球的孩子》、《鄔老闆世界盃》、《重慶大轟炸》、《發現少校》、《蛟龍潛深洋》、《成長的秘密》、《努爾哈赤》、《天上西藏》、《北歸》、《新絲綢之路》、《血戰騰沖》、《綏遠抗戰秘檔》、《上海2010》、《1921點亮中國》、《紅色檔案》、《隱蔽戰線II|》、《我和我的祖國》、《秦始皇陵地下高樓》、《我的母親》、《中國三峽》、《鐵路萌初》、《我的濟南老家》、《湖商》、《再說長江》、《復活的檔案》、《洋海古墓》、《五千年以前的文明》、《十里紅妝》、《三坊七巷》、《一個博物館和一座城市》、《歷史名人與澳門》、《帝國商行》、《土樓幻境》、《地鐵》、《晉商》、《中國遠征軍》、《現象1980》、《中華武功》、《流年碎影》、《漢字五千年》、《崑曲六百年》、《滹沱滄桑》、《地下4000年》、《龍坊》、《西湖》、《葫蘆島大遣返》、《河套長煙》、《大明宮》、《風雪中東路》、《大西遷》、《為世博而設計》、《宇宙大爆炸》、《法門寺》、《流放寧古塔》、《喜洲》、《普洱茶》、《家園》、《路易·艾黎》、《鴨綠江》、《鄭和下西洋》、《最高境界的格鬥術》、《那一場風花雪月的往事》、《司徒雷登與燕京大學》 、《費利斯·比托的1860》 、《梁思成與林徽因》、《時光II》、《哥窯謎案》、《方誌中國》、《巴人之謎》、《淹城探謎》、《戴笠之死》、《蝶谷秘境》、《家園》、《山林里的故事》、《登月迷局》、《揚州鹽商》、《尋蹤東胡林》、《未被發掘的皇陵》、《揭秘獅虎獸》、《深湖魅影》、《絕滅谷地》、《破譯魔鬼城》、《敦煌》、《798》、《天地洛陽》、《中原大發現》、《魔窟》、《生活在2050》、《密碼疑案》、《土墩下的王陵》、《神秘的石磨盤》、《外灘》、《盪滌塵埃》、《亞運在中國》、《悲壯的榮光》、《北洋軍閥》、《王陵遺夢》、《古圖探秘》、《森林之歌》、《怪圖》、《西泠印社》、《發現甲骨文》、《發現聖旨金牌》、《探訪魔溝》、《苦行者的回歸》、《尋找阿房宮》、《孤島葉猴》、《碉樓殘夢》、《屋脊上的王朝》、《金川硝煙》、《少林秘笈》、《寶藏迷蹤》、《飛天神功》、《幼童》、《古城末日》、《迷失的蹤跡》、《越窯秘事》、《地球展望》、《神洞探奇》、《花岡越獄》、《寵宦秘史》、《蜂戰無間道》、《最後的圖瓦》、《廬山》、《王陵疑雲》、《蔡倫的秘密》、《深埋的物證》、《日內瓦1954》、《中國冰雪記憶》、《重返北領地》、《百年機車之謎》、《隱蔽戰線II》、《轉向113度》、《歲月山河》、《中國現代奇跡》、《國貨前世今生》、《北歸》、《追夢九成宮》、《寂靜山谷》、《劫後寶藏》、《探秘蜘蛛人》、《再見蒸汽機車》、《血戰騰沖》、《失落的天書》、《郭氏家族》、《俠之蝙蝠》、《史前寶藏》、《南少林之謎》、《叢棺疑雲》、《鳳棺迷魂》、《拼音的故事》、《晉祠之謎》、《與龍同行》、《滇緬鐵路》、《海上沉浮》、《綏遠抗戰》、《親歷國宴》、《找樂》、《追逐太陽》、《時光》、《在天那邊》、《請上座》、《公元一六四四》、《河姆渡》、《荒城秘史》、《霞客行》、《失落的王城》、《頤和園》、《帝國的興衰》、《王者之器》、《絕活世家》、《稻米的歌聲》、《秘色瓷的真相》、《金編鍾之謎》、《甲子》、《致命的皮球》、《魂斷神禾塬》、《彩俑尋蹤》、《大河源》、《古堡迷蹤》、《天書》、《江湖》、《中國記憶》、《「銀究」傳奇》、《莽權尋蹤》、《察卡洛》、《驚情700年》、《巨龍驚現》、《帝國寶藏》、《末代皇帝與國寶》、《消失的建築》、《越窯秘事》、《絕世寶藏》、《古顱懸疑》、《大足石刻》、《吳韻》、《通天石人》、《木客大冢》、《鐵骨忠魂》、《為中國肖像》、《玉碎奪魂》、《無棺古墓》、《玉石傳奇》、《猜想三星堆》、《太極武當》、《文明的腳步》、《隱蔽戰線》、《美麗中國》、《國家寶藏》、《中國人從哪裡來》、《重返卡拉麥里》、《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賽季》、《悲壯的榮光1932》、《司崗里的傳說 滄源佤族》、《永生羊》、《HongKong Ten years on》、《Den of the "NO.76"》、《Fairyland of earth building 》、《South China Sea-1》、《Dowager in fire pit tomb 》、《The missing ancient architectures 》、《Dowager in fire pit tomb 》、《Ancient skull mystery 》、《The valley of extinction》、《The surviving treasures 》、《Unexcavated imperial mausoleums 》、《Forbidden City I|》
國外紀錄片
《生命》、《植物的秘密》、《地球的力量》、《恆河》、《流行世界的美食》、《千聲百音記錄者》、《未來的地球》、《水世界》、《太陽系的奇跡》、《黃石公園》、《南太平洋》、《哥倫布前的美洲》、《災難密碼》 、《隱形世界》、《生命的形狀》、《地球脈動》、《探寶者》、《人類星球》、《大象的秘密生活》、《偉大的衛國戰爭》、《面條之路》、《消失的古文明》、《方舟後裔》、《大遷徙 角馬群里的間諜》、《虎叢林中窺探》、《天啟——第二次世界大戰》 、《自然界大事件》、《恐龍的戰爭》、《地球創世紀》、《達爾文的勇敢新世界》、《黑咖啡》、《了解宇宙如何運行》、《生命的速度》、《子宮日記》、《歷史大揭密》、《馬達加斯加》、《我與黑熊一家》、《拯救熊貓》、《永恆的國家公園》、《上帝的使者》、《野性的巴爾干》、《人體奧秘》、《遷徙的鳥》、《微觀世界》、《1940年6月法國大混亂》、《自然界危險生物》、《北極之旅》、《東非大裂谷》、《亞特蘭蒂斯》、《生命通道》、《星際旅行指南》、《恐龍滅絕》
特別節目
《走進雅克·貝漢》(采訪節目) 註:1.國產紀錄片(上述紀錄片曾在在中文台和英文台播出的,以中文形式顯示;若未在中文台,只在英文台播出的,以英文形式顯示)大都為30分鍾為一集,非國產(版權原因未在央視網公開播放)紀錄片都為《寰宇視野》中播出,1小時為一集。 2.《美麗中國》(即《Wild China》)是BBC和CCTV合拍。原製作版權屬於BBC(非國產),但由於CCTV有在央視網公開播放(可能版權現已雙方共有),所以該片屬於國產。 3.部分國產紀錄片由國內其他台(如上海東方衛視)引入。版權歸其他台所有。 4.非國產紀錄片,大都從BBC引進。 5.從《了解宇宙如何運行》(6月28日首播的《寰宇視野》欄目)起,非國產紀錄片都在篇末製作人員中滾動版權方製作人員。《了解宇宙如何運行》前所有的紀錄片均無在篇末製作人員中滾動版權方製作人員。 6.所有國產紀錄片可以從官網收看,非國產紀錄片可以從其他途徑搜索觀看。 7.欲知更多節目預告,可登錄CCTV9和包裝組的新浪微博。(地址在下) 8.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美國探索頻道、韓國廣播公司、英國廣播公司曾在本台播出紀錄片。 9.此節目表包括已播出的節目和即將播出的節目。當中可能還有從不播出且今後較長時間不播出的節目。 10.《人體奧秘》(《 Inside the human body》)是由BBC出品。原有5集,但是最後一集有不適合內容,曾遭到批評。所以CCTV只播出4集。
⑤ 請問在清朝寧古塔是什麼地方
清朝寧古塔是中國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清代寧古塔將軍治所和的駐地,後來寧古塔將軍移駐吉林烏拉,位於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古城村。
寧古塔是清政府設在盛京以北統轄黑龍江,吉林廣大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長期為清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宣統元年(1909),綏芬廳升為府,遷駐三岔口,1910年此地改置寧安府。1913年改為縣。今為黑龍江省寧安縣治所在地。
「發往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因為寧古塔屬於苦寒之地,不習慣這種氣候的外地人發配到這里簡直是活受罪,一般是九死一生。「流放寧古塔」是清朝時期的一種刑罰,就是把犯人遣送到邊遠地區服勞役。發配到寧古塔的罪人,在寧古塔當奴隸,服勞役,開荒、種田、修橋、修路等。
從順治年間開始,寧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員的接收地,許許多多的朝廷在案以它作為句點,因此「寧古塔」三個再平靜不過的字成了全國官員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
(5)寧古塔電影哪個台演擴展閱讀:
寧古塔名字的由來
寧古塔為古地名,地靠日本海,舊屬吉林管轄。滿語數之六為寧古,個為塔,所以寧古塔的意思是「六個」。
寧古塔最早見於文獻是《清太祖實錄》明代最後一任兵部尚書張縉彥1661年被流放寧古塔,在《寧古塔山水記》的《寧古台》一文中有記載。寧古塔流人吳兆騫之子吳桭臣在《寧古塔紀略》中說:「相傳昔有兄弟六個,各佔一方,滿洲稱六為寧古,個為塔,其言寧古塔,猶華言六個也」
寧古塔源自寧古台,意思是「六個」,後來竟與清太祖的「六祖」聯系起來,相傳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曾祖父福滿所生的六個兒子曾居此地,故稱其地為寧古塔貝勒,簡稱寧古塔。
⑥ 寧古塔在哪
寧古塔古城原在今哈爾濱市附近。
寧古塔轄界在順治年間十分廣大,哈爾濱以南、以東皆歸其統。隨著設廳,疆土逐漸減少。作為國防重鎮的寧古塔,是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邊部隊輸送物資的重要根據地,也是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東北各族向朝廷進貢禮品的轉收點,因此寧古塔與盛京齊名。
寧古塔是中國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清代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後來寧古塔將軍移駐吉林烏拉(今吉林市)。清太祖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時在此駐扎軍隊。地名由來傳說不一,據《寧古塔山水記》是寧古台,據《寧古塔記略》載:相傳兄弟六人,占據此地,滿語稱「六」為「寧古」、稱「個」為「塔」,故名「寧古塔」。
⑦ 古代的寧古塔是什麼地方
寧古塔是一個清朝時期的關外流放罪犯場所。寧古塔屬邊遠地區,那時這里環境惡劣,氣候異常,寸草不生,五穀不長,很適合罪犯改造。
古代的寧古塔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古城村,是中國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是清代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是清政府設在盛京(沈陽)以北統轄黑龍江,吉林廣大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
(7)寧古塔電影哪個台演擴展閱讀:
寧古塔歷史背景:
寧古塔有新舊兩城,相距25千米。舊城位於松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今為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舊古城村。清太祖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時在此駐扎軍隊。康熙五年(1666)遷建新城於今黑龍江省寧安市城地。
其地原為渤海故壤、上京龍泉府故址,距今縣城35千米(今寧安東京城)。順治十年()設昂邦章京(意為總管)鎮守,長期為清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每年六月,派出官員至黑龍江下游普祿鄉,收受庫頁島(今薩哈林島)居民貢貂。
17世紀中葉,俄國哥薩克侵擾黑龍江流域,清朝多次由此地派兵征討。康熙元年,更昂邦章京為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十五年,將軍移駐吉林烏拉(今吉林)城,以副都統鎮守此地。光緒二十九年(1903)設綏芬廳於寧古塔,與副都統同城治理軍政事務。
三十三年裁副都統。宣統元年(1909),綏芬廳升為府,遷駐三岔口,1910年此地改置寧安府。1913年改為縣。今為黑龍江省寧安市治所在地。
參考鏈接:寧古塔(清代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_網路
⑧ 寧古塔真的有塔嗎
寧古塔為古地名,約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帶,范圍大概是圖們江以北,烏蘇里江東西兩岸地區,地靠日本海,舊屬吉林管轄。滿語數之六為寧古(ninggun),個為塔,所以寧古塔的意思是「六個」。在清代,寧古塔是讓人們聽過之後無法入睡的地方。這就像一個咒語,有多少人寧願死也不願寧古塔。
雖然死亡是可怕的,但一把刀下去,你就一了百了,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寧古塔,它是一個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地方。
喜歡看清代電影、電視劇或「清代歷史」的人,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句話,發配寧古塔。在清代,寧高塔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流放犯人主要因政治案件或文字獄。這里,被流放的人們的地獄。
清代,雖然東北是滿族的繁華之地,但除了沈陽等少數城市,其他地方都是荒無人煙的。根據研堂見聞雜記的描述,寧古塔在當時幾乎不是人類世界,這里的條件差,氣候異常,什麼植物都沒有生長,更不能生產糧食,無法接近,但經常能看到老虎、熊和其他珍稀動物的身影。
從北京到寧古塔,你可以從地圖上看一下,就知道到它不遠,東北的天氣,你知道。你是在流放,而不是度假或戶外運動。你的出行工具不再是汽車,而是兩只腳,沿途是很艱辛的。
有些人甚至還沒有到寧谷塔,他們已經受到了老虎和狼的攻擊,或者變成了老虎,豺狼的美味。據說當地人迷了路,變成了食人族。
九死一生到了寧古塔,是否可以念一聲阿彌陀佛了?別急,」流放寧古塔」後面還有呢!
經歷了九死一生終於到達了寧古塔,就能說阿彌陀佛了嗎?先別忙著放心,流放寧古塔」後面有一句:「給披甲人奴。」那些被流放的人是奴隸,他們被立即分裂。主人一一披甲人,也就是兵。女人被槽蹋,男的被殺可做沒有任何自由的苦力,一些人換了馬,一些女人被賣到妓院,這樣的悲劇,每天都在這里重演。
據統計:清朝被流放到寧古塔的,共有150多萬人。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很少有窮人,其中大多數是著名的江南文人名士官員。
想像一下他們當中有多少賈寶玉,唐伯虎式的公子,才子,有多少林黛玉,薛寶釵式的嬌小姐,因言語!、獲罪,或受株連而被判有罪,或者集體懲罰,來到了這種鳥不拉屎的苦寒之地。他們享受慣了舒適的生活,如何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生存,日子過得生不如死,還要飽受屈辱的活下去。
因此,許多人即使他們活著到了寧格塔,他們無法承受這種差異帶來的痛苦。因此,寧古塔沒有塔,這就是為什麼清朝的人不願意去的原因。
⑨ 寧古塔是什麼
寧古塔是清代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是清政府設在盛京(沈陽)以北統轄黑龍江,吉林廣大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清太祖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時在此駐扎軍隊。地名由來傳說不一,據《寧古塔記略》載:相傳兄弟六人,占據此地,滿語稱「六」為「寧古」稱「個」為「塔」,故名「寧古塔」。
寧古塔古城原在今海林縣舊街古城村附近,清太宗皇太極建國號大清後,任命吳巴海為鎮守寧古塔副都統,前後共有73任。由於寧古塔處於邊塞要沖,光緒九年(1883)另設差大臣一員,此員為吳大澄,是清末洋務派著名人物。
寧古塔轄界在順治年間十分廣大,盛京以北、以東皆歸其統。隨著設廳,疆土逐漸減少。作為國防重鎮的寧古塔,是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邊部隊輸送物資的重要根據地,也是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東北各族向朝廷進貢禮品的轉收點,因此寧古塔與盛京齊名。
從順治年間開始,寧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員的接收地,他們當中有抗清名將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文人金聖嘆家屬;著名詩人吳兆騫;思想家呂留良家屬等等。他們的到來,傳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兩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以溝通。流民的湧入改變了當地以漁獵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教他們種植稷、麥、粟、煙葉,採集人參和蜂蜜,使農業耕作得到發展。
時存300年多年的國防重鎮,遺留下許多歷史文物,其中 古城城東4公里的覺羅古城最為著名,傳為清始祖發跡之處,城外有古墳多處,包括薩布素將軍墓;城內廟祠有二三十座,可惜大部已損壞;還有天聰年間修建的大石橋和橋下的潑雪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