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和本山傳媒作為野生突起的演藝公司,十分引人注目,而且會常常被拿來比較。一個是以郭德綱為代表的德雲社,是說相聲為生的,一個是以趙本山為代表的與小品和演戲為主要演出方式的。那麼兩個公司的收入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來看一看。
1、德雲社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呢?
德雲社在沒有演出與經紀服務商之前,沒人知道德雲社的收入的,因為他們是傳統管理,外人很難窺得全貌。2017年德雲社和一個演出經紀公司合作,才讓外界首次知道了德雲社的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在2015年,德雲社整年的收入為1200萬。2016年德雲社的整年的收入是1800萬元。如果在跟經紀商分成的話,可能到手的大概就不到1000萬元。
這些徒弟在外面除了演出小品還會出演電影和綜藝。就拿小沈陽的一部電影來說,僅僅《猛龍過江》就狂攬2億元。宋小寶每年單單錄制綜藝的收入就上億了。這些徒弟的收入都是會分成給公司的,所以公司的收入是非常高的。
3、收入的高低並不代表成就
綜合來講,德雲社的收入是沒有辦法和本山傳媒比。但是我覺得收入的高低並不代表他們成就了多少,從不同的領域來講,兩個公司都是出類拔萃的,本山傳媒讓小品走入了大眾的視線,讓小品生生不息。而德雲社讓相聲走進了大眾的視線。也給很多人提供了很多快樂開心的瞬間。
我覺得這些,並不是收入的高低能夠來衡量的。雖然這只是他們的工作,但是他給我們觀眾帶來了特別多的快樂,希望小品和相聲可以好好的,越來越好的做下去。
2. 馮鞏導演的喜劇電影,小品與影視的結合,為什麼很多人說很失望
大家都知道喜劇之王周星馳,然而,讓老百姓樂開花的小品大腕馮鞏,也不遜色,2018年他導演的喜劇電影《幸福馬上來》在大陸上映,裡面的美女帥哥也是一堆堆,馮鞏可能無法跟馮小剛相比,但是,他以自己的風格拍攝的一部喜劇片,雖然沒有火起來,但是也沒虧本吧!今天得心帶大家走進這部特殊風格的大陸喜劇電影!
5.很多人也都在質問:演小品的為什麼也來湊熱鬧?男主馬尚來這么樂於助人的動機是什麼?賈玲夫妻每次吵架只要男主出現挨打就行?全片幾個糾紛調解也看不出來男主有什麼用,問題莫名的開始,莫名的解決,還出現莫名其妙的功夫,整部片子都在尷尬的搞笑,而且一群北方爺們講四川話,聽著別扭死了。最後,劉昊然的角色存在是幹嘛的?存在的漏洞太多了,有人能告訴我嗎?
6.今年看過的最無聊最尷尬的電影沒有之一:在電影里穿插小品段子如果還不算可怕的話,那小品段子里一句重慶話一句普通話一定可以讓你絕望。馮鞏老師領銜的諸位喜劇演員沒毛病,能看出來大家都拿出了上春晚的態度在表演,一把年紀拍動作戲也真的很敬業了,缺點太多就不評了,最後想說的是,劉昊然真的只是客串,全部鏡頭加起來不超5分鍾,但是宣發把他p在海報那麼重要的位置,不難推測是什麼居心,18歲的小劉還是很美好,馬曉的完成度可以了。
3. 演小品和演電影的不同
樓主,我是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畢業。
你這個問題怎麼說呢?
小品?我們姑且就叫舞台劇吧?因為是在舞台上演出。這點您同意吧?
舞台劇的表現形式比較特殊。和觀眾能產生共鳴。
觀眾能切實的感受到舞台上鮮活的人物形象。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舞台劇的劇情是連貫的,不要cut,也聽不見導演喊:「預備,開始!」只要大幕一拉,劇情已經開始了。這對我們演員來講,是個挑戰,因為要考驗演員的基本功,就是「聲樂,台詞,形體,表演」簡稱:聲台形表。最關鍵的是,演員演這樣的戲很過癮,能直接感受觀眾的反映。當演員在舞台上的一個「包袱」(就是噱頭)抖的很成功的話。你會傾聽到觀眾的掌聲。當然,這是我處於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和您說。如果哪個演員真是這樣的感覺,那麼他一定「跳戲」了。就是不投入了。真正好的演員在演舞台劇的時候,是完全投入的,是完全進入劇作家所提供的人物的規定情景當中的。只有在謝幕的時候,看著全體觀眾起立為你喝彩,那個時候,我們會體會到:「演員是幸福的。」還有就是,舞台劇的表演環境和觀眾席都在一起。因為觀眾席和舞台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演員的形體方面應該相對的誇張。這樣觀眾才能看清楚。還有燈光,「燈光是舞台的靈魂」。燈光可以營造出很多很唯美的場景。就像著名話劇導演焦菊隱先生在人民藝術劇院拍《茶館》時,他用了三個「耳燈」來營造那個動盪的時代,灰灰的,朦朦的,效果很好。樓主如果喜歡舞台劇,那麼焦菊隱先生導演的《茶館》你是一定要看得。這個是焦菊隱先生的顛峰之作。這裡面的演員最精彩的就是於是之先生了。哎呀,我說得挺亂的。樓主見諒。本來想睡覺了,看到這個問題就沒睡。您將就吧。舞台劇就說這么多了。
電視劇和電影……這個,有篇很有名的論文叫做《鏡頭前的微相表演》,說的就是舞台劇和電視電影之間的差別。我簡單說說吧。我們經常會在看一篇影評的時候,看到這樣的字眼:大全,小全,中景,近景,特寫……這些都是只有影視劇才有的專有名次。沒聽說拍話劇還有切景別的。(當然把話劇成影像資料有時會用多機拍攝,期間不免得會給某個演員特寫,但是那個也是通過不同位置的攝像機單獨拍攝,然後再插到整個影片裡面,而並非是有導演在下面喊著:「停!給他來個特寫……」這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還有就是影視劇是由很多的部門共同完成的。經常提到的有「攝錄美服化道」。演員在表演時就要考慮到「景別」了,特寫就是特寫,不能有太大的動作幅度,否則就出畫了(出鏡頭了),大全就是大全,要求表演時的形體稍有誇張(否則全景看,只有一個小黑點了)。還有,影視劇現在還有後期配音一說的。(雖然國家倡導同期聲電視劇,但是有些演員的「台詞」不行,攝制組的資金也不夠,只能後期配音……)這個先說這么多,明天我再來補上。很多的差別……睡覺去了啊,實在是有點睜不開眼睛了。見諒。
4. 喜劇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我特別看喜劇電影,看這種類型的電影可以讓人放輕松,可以減輕人的壓力。一部好的喜劇電影也並不是無厘頭的用心來引觀眾笑,關鍵是內容要走心。從電影興起來開始,喜劇就一直比悲劇更讓人喜歡,如果上映的話,相對而言喜劇的票房也會高一些。近幾年口碑比較好的喜劇電影還真不少,每一部都非常經典。
1,《夏洛特煩惱》此外還有很多好評的喜劇電影,比如:《一出好戲》《羞羞的鐵拳》《囧媽》《唐人街探案》等等。優秀的喜劇電影圍繞在我們的身邊,通過看這些電影讓我們得到了心靈的預約和放鬆。
5. 德雲社、本山傳媒、開心麻花這三大喜劇團體,哪個最有前途
雖然都是喜劇團隊,但是性質還是有區別的,下面咱們就來具體來分析一下這三個喜劇團隊。
現如今,好多90後甚至00後,都開始聽相聲和京劇了,這在之前是很多人想像不到的事情,且不說他們是否專業,但就他們讓京劇,讓一些傳統文化又重新振興了起來,這就夠了。
6. 電視劇和電影利潤哪個高
電影、電視劇賺取利潤稍微有不同。電影的著作權人是製片人,也就是說如何處理電影他說了算。電影賺取利潤靠的是票房,就是電影到全國各大小影院放映,賺取的是觀眾的電影票錢。當然他們最怕的就是觀眾錄下來或從其他渠道獲得電影傳到網上,也就是搶先版。電視劇也是由製片人把導演、編劇、演員合作創作的電視劇賣到各大電視台,收取的是電視台的錢。或者是一次性買斷、或者是一集多少錢。電視劇也分首輪播出、次輪播出,價格都不同,這也就是一部電視劇很多電視台播放的原因。電視台靠的是播出電視劇賺取期間插播廣告,賺取廣告主的錢。
7. 投資拍電影的利潤高嗎
拍一部電影成本可大可小,小是幾千萬,多則上億,所以一般都會找有實力的人或公司來投資,拍電影的利潤也不一定,要看你投資的是一部什麼題材的影片,一般拍商業片最沒有錢賺,如果拍一部好的片子,利潤確實很可觀!
8. 哪個題材的電影容易成為票房熱點 一部電影的凈利潤大概在多少 票房越高繳稅比例越高嗎
隨著文娛行業的發展,電影行業也在逐漸走向成熟!也讓各類題材走進大眾的視線,從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可以看到,第一部是我們的主旋律電影《戰狼2》,第二部國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第三部科幻片《流浪地球》,那麼目前的熱門題材到底有哪些?
其稅收比例是不變的,但是票房越高,片方的分賬比例就越高!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留言區一個機遇!!
9. 同為喜劇人,為何賈玲的電影票房大賣,郭德綱的電影票房卻很慘淡
郭德綱雖然是相聲演員,也帶著演的字。但是相聲和電影相差的距離比較大,但是對於賈麗來說喜劇和電影的相差並不是很大。喜劇本身就是在劇場裡面展現的,一般喜劇來說都是有完整的架構的,直接喜劇的直播錄屏,以及翻拍出來作為是很容易的,甚至有的簡單紀錄片的話,部喜劇的劇場演出版就可以稱之為電影了,但是相聲演員肯定是不可以的,沒有人把一場相聲的拍攝叫做電影,所以郭德綱轉型的電影票房難以和觀眾引起共鳴,是很正常的。相聲比較注重的是口頭的功夫,但是喜劇主要還是屬於戲劇的范疇,這也是說明喜劇在整體的架構上會比較接近於電影。這樣賈玲對於電影的把控程度就比較的敏感,她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是包袱地點是最好的。
郭德綱的電影比較的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可能是因為他本身的原因更多一點。他對於電影的架構以及觀眾的喜好程度,太過於局限在相聲演員的時候了,沒有真正把自己放在電影上來理解觀眾,這樣子做出來的電影自然是差強人意的。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事情,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無論是賈玲還是沈騰,他們在電影行業有著如此大的成就,都是因為他們很多年的沉澱,而不是突然的開竅。
10. 電影哪個好最好是喜劇的
要說喜劇的話,國內的經典應該都看過了。國外的那個
粉紅豹(有兩部)
的士速遞(好像有四部,我就看了第四部,人都快笑死了)就不錯,對了
宿醉也很搞笑,不知道第二部出來了沒。其實要看喜劇的話也不一定非要是電影啊,很多連續劇也很搞笑的。最簡單的老友記也行啊,那麼多集你不會全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