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談談中國電影的發展趨勢,。論文的形式
這個不是一時半會能說完的中國電影也是受了西方電影的影響,英國在香港殖民把他們的影畫戲帶了過來,後來香港最早的電影是從唱戲班演變來的,慢慢的在服裝和台詞上漸漸發生變化,所以說中國電影最早的根基是從中國戲劇演化來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你看以前港台的古裝片的服裝就能看出來。而內地最早的電影也是引入的,當時引入的時候香港已經有自己的電影,但是大陸不能引進,大陸最早的電影是我們的老大哥蘇聯和阿爾巴尼亞那邊過來革命電影。但是近幾年,或者說是近10多年來,中國對外開放的力度加大,很多東西都受到西方的影響,電影也不例外,但是最根本的緣由要抓的話一時半會是說不清的,這要說到新中國成立之前,和文**革對國民內心的影響,所以就不提了,總之,問題出在創新,很多導演和編劇都是拿來主義,吸取西方的電影的手法和思路,但是卻不結合自身的條件,以至於不是不倫不類,就是完全西化,沒有了自己的特色。
你要論文我可以寫給你,幾千字上萬字都行,但是時間不允許,希望這些能幫你理出思路,祝你旗開得勝。
㈡ 求一篇關於中國的發展的作文1000字左右
致詞後,人們心中無比喜悅,他們情不自禁的歡呼起來久久不能平靜。他們滿懷激動看完了整個流程。然而儀式過後回想過去,祖國經歷了難以想像的困難,才創造出今日的輝煌。那些光輝事跡:兩彈爆炸、基因羊研製成功、計算機「巨威」問世……一項項科學成就表明中國人民不再受他人欺壓,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自己當家作主,開啟嶄新的未來。被他人虐稱為「東亞病夫」的稱號也一概抹去,迎來的而是一個人口聚集的富國,一個擁有高端武器的強國。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一百多年過去了,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依然振聾發聵,催人警醒。這足以說明少年今天是祖國的花朵,明天是祖國的棟梁。
光陰如箭,歲月如梭。祖國以昔日的小國,演變成了今日的富國、強國、大國!
想起近年中國的光輝事跡就如夏夜的繁星一般多。如:中國第三座南極科考站落成、中國成功舉辦了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雄偉的建築鳥巢、世博會、中國接連發射的神五、神六、神七載人航空飛船和奧運健兒在運動場上的颯爽英姿。更加令我自豪,更加讓我感到我是炎黃子孫的一份子。
中國用它的乳汁哺育著我們這片黃種人,用它豐富的礦產資源使我們獲得財富。所以,我們應該感謝祖國,感謝它的無私奉獻,感謝它的不圖回報。對此,我表示深深的敬意。
㈢ 以電影為話題800字文章
「回家、離家」走向「探索與發現」 在沈義貞眼裡,百年中國電影可分為4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回家與離家(1905年—1931年),大時代與小人物(1931年—1949年),英雄與集體(1949年—1966年),探索與發現(1976年—現在)。「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1905年誕生後,中國電影的百年旅程為我們留下了一幅幅精彩紛呈的電影畫卷。」沈義貞說,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階段,和世界電影發展過程一樣,是無聲片時代。在這個階段,中國以「回家與離家」為主題,拍攝了大量優秀的無聲片。如改編自上個世紀20年代上海灘一個真實案件的《閻瑞生》,從家庭角度介入社會,講述一個離家到上海謀生的洋行買辦閻瑞生,夥同朋友劫殺一個妓女的故事。已經具備了現代娛樂電影的所有元素:色情、兇殺、追捕、懸疑、武打等。第二階段以「大時代與小人物」為主題,拍攝了《春蠶》、《漁光曲》、《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優秀影片,通過農民、漁民、手工業者等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反映一個動盪的大時代。第三階段以「英雄和集體」為主題,用《林則徐》、《英雄兒女》、《早春二月》等影片,反映新中國成立前後的社會生活和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的斗爭。第四階段以「探索與發現」為主題,拍攝出《芙蓉鎮》、《人生》、《紅高粱》、《霸王別姬》等電影,探索中國電影新的發展道路。 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兩大法寶 「中國電影的百年發展歷程,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電影財富,其中就包括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兩大法寶。」沈義貞說,第一大法寶是武俠。在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階段,張石川導演拍攝了改編自《江湖奇俠傳》的中國第一部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連拍18集,在全國各大城市放映後引起轟動。因為武俠劇營造的江湖世界,那時就是成年人暫時逃離現實生活焦慮和壓力的童話。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武俠劇不但是中國人消解焦慮和壓力的首選,也是外國人的選擇之一。中國特有的武俠因此成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一大法寶,《卧虎藏龍》等武俠劇的大受歡迎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第二大法寶是來自中國電影發展第三階段的英雄群像。沈義貞說,從1949年到1966年,中國電影的最大成就是,為我們貢獻了一大批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或為了保衛新中國而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群像:林則徐、鄧世昌、洪常青、江姐、楊子榮、董存瑞、劉胡蘭、小兵張嘎、王成……他們既是中國人的重要精神遺產和精神資源,也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與外國電影相抗衡的文化資本。因為,無論對哪一個國家而言,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而獻身的人都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關注現實的電影才會好看 「為什麼中國現在的電影不好看?因為現在的電影人不關注現實,無法走進觀眾的心裡。」沈義貞說,關注現實既是中國電影的一個優秀傳統,也是很多影片廣受觀眾喜歡的原因。中國電影要走向世界,除了重視上述提到的兩大法寶外,還必須堅持現實主義精神,多拍一些觀眾愛看的電影。他舉例說,代表中國無聲片最高成就的《漁光曲》,既描寫了貧苦漁民小貓、小猴走投無路、求告無門的悲苦人生,也反映了知識分子何子英實業救國夢的破滅。因此,這部極具現實意義的影片,不但在酷暑下的上海連放84天,場場爆滿,還最終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獲獎的影片。再如《一江春水向東流》,則以史詩般的筆觸,全景式、全方位地反映了動盪時代給中國普通百姓家庭造成的災難,成為代表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最高成就的經典作品。還有,《芙蓉鎮》、《老井》、《人到中年》、《人生》、《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影片的成功,無不體現了這一點。南京日報記者宋廣玉實習生 謝玢 1 世界電影的產生和發展 (一)十九世紀30年代,電影開始了它的誕生前的技術准備期,也叫做發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時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多發現:當一個物體在人的眼前消失後,該物體的形象還會在人的視網膜上滯留一段時間,這一發現,被稱之為「視象暫留原理」。普拉多根據此原理於1832年發明了「詭盤」。「詭盤」能使被描畫在鋸齒形的硬紙盤上的畫片因運動而活動起來,而且能使視覺上產生的活動畫面分解為各種不同的形象。「詭盤」的出現,標志著電影的發明進入到了科學實驗階段。1834年,美國人霍爾納的「活動視盤」試驗成功;1853年,奧地利的馮烏卻梯奧斯將軍在上述的發明基礎上,運用幻燈,放映了原始的動畫片。 攝影技術的改進,是電影得以誕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認為攝影技術的發展為電影的發明提供了必備條件。早在1826年,法國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時間8小時。而在初期的銀板照相出現以後,一張照片縮短至30分鍾左右,由於感光材料的不斷更新使用,攝影的時間也在不斷縮短。1840年拍攝一張照片僅需20分鍾,1851年,濕性珂珞酊底版製成後,攝影速度就縮短到了1秒,這時候 「運動照片」的拍攝已經在克勞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實驗拍攝中獲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國舊金山的攝影師愛德華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機拍攝飛騰的奔馬的分解動作組照,經過長達六年多的無數次拍攝實驗終於成功,接著他又在幻燈上放映成功。即在銀幕上看到了駿馬的奔跑,受此啟發,1882年,法國生理學家馬萊改進了連續攝影方法,試製成功了「攝影槍」,並在另一位發明家強森製造的 「轉動攝影器」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活動底片連續攝影機」,1888年9月,他把利用軟盤膠片拍下的活動照片獻給了法國科學院。 在1888-1895年期間,法、美、英、德、比利時、瑞典等國都有拍攝影像和放映的試驗。1888年,法國人雷諾試制了 「光學影戲機」,用此機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在發明了電影留影機後,又經過5年的實驗後,發明了電影視鏡。他將攝制的膠片影像在紐約公映,轟動了美國。但他的電影視鏡每次僅能供一人觀賞,一次放幾十英尺的膠片,內容是跑馬、舞蹈表演等。他的電影視鏡是利用膠片的連續轉動,造成活動的幻覺,可以說最原始的電影發明應該是屬愛迪生的。他的電影視鏡傳到我國後被稱之為 「西洋鏡」。 1895年,法國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愛迪生的 「電影視鏡」和他們自己研製的 「連續攝影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活動電影機」。「活動電影機」有攝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種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畫格的速度拍攝和放映影片,圖像清晰穩定。1895年3月22日,他們在巴黎法國科技大會上首放影片《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獲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們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里,正式向社會公映了他們自己攝制的一批紀實短片,有《火車到站》、《水澆園丁》、《嬰兒的午餐》、《工廠的大門》等12部影片。盧米埃爾兄弟是第一個利用銀幕進行投射式放映電影的人。史學家們認為,盧米埃爾兄弟所拍攝和放映已經脫離了實驗階段,因此,他們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電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為電影誕生之時,盧米埃爾兄弟自然當之無愧地成為 「電影之父」。
㈣ 誰能提供一篇關於進幾年中國電影發展的討論比較深入的文章
清華新聞學院副院長尹鴻直指中國電影產業三大問題
中國網 | 時間: 2007-02-27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在今天舉行的"2007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形勢"發布會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尹鴻教授指出了中國電影業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第一點,體制不順導致整合艱難
尹鴻說,「未來的媒介產業已經越來越是一個平台產業,不再是一個豎井式產業——電影產品進電影院得到收入;電視產品進電視台播出得到收入」。
「一個電影產品可能要進入完全不同的終端、不同的渠道和消費者見面,產生所謂的傳媒效應。全世界的電影都是這樣的,電影是娛樂產業的核心,但是它的收入絕對不能夠僅僅依賴於電影院,主要途徑還在於大量的非影院的消費渠道。但是要完成這個情況就必須進行產業整合,國外的所有大的傳媒集團都是綜合性傳媒集團,都是擁有多種消費終端的」。
「電影產業釋放發展到今天會面臨綜合性沒有辦法完成,因為我們的傳媒業在同樣一個行業的垂直線條當中我們的體制不一樣,事業企業國有民營中外合資,他們的政策框架是不一樣的」。
「而橫向的整合更困難,電影和電視如何整合?沒法整合。甚至企業都沒法整合,因為企業是不同的主體,他不進市場進行交換,和資源整合。中國的傳媒產業發展到今天,將來會遇到一個很大的危機,無法做大做強,不能說把十個電影製片廠合到一起作大,因為那是合並同類項,這是不起作用的,因為並沒有把產業鏈條縱橫打空,中國文化產業改革未來會面臨深刻的危機,這是第一條」。他強調。
第二點,增長粗放的大片危機
「我們之所以每年國產電影佔50%以上的票房,很大程度依賴於兩部以上的超級大片」。
「主要是因為它是全民電影,就是說這個超級大片的結果是把很多不看電影的人,一年就看這一部電影,所以叫超級大片。所以國產片的市場獲得成功都是靠這種超級大片維持下來。但是超級大片應該說06年面臨兩大危機:一大危機除了國內的滿意度繼續嚴重下降以外,最重要的是海外市場嚴重受阻」。
因為這種大片非常強烈、大程度依賴海外市場,去年《夜宴》、《黃金甲》都受阻,這種受阻導致中國的超級大片面臨深刻危機。所以2007年,只能有超級大片的可能性,其他都沒有。中國電影不能夠培育起常規性看電影的習慣,今年是一個重大的調整年」。
第三點,中國電影市場規模過小和消費環境不好
尹鴻說,現在中國電影的增長幅度雖然為30%到40%,但是整個規模,26個億的電影票房規模太小,中國平均票價接近於美國票價,票價過高限制了低收入青年觀眾進電影院。
「還有一個就是消費環境,這個消費環境包括我們的電影相關負數環境,比如評獎,兩年才能評一次獎,雖然客觀上遏制了亂評獎、濫發獎的情況,但也產生了另一個影響,就是他的獎對產業沒有作用,弄的幾大電影節明星都不願意去,因為擱在一起對產業本身沒有任何推動作用」。
「現在製片方嚴重控制輿論環境,過去只控制平面媒體,找一群記者幫說好話,現在是控制網路環境,在網路上開專題,在網路上開BBS,在網路上採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法封鎖所有的負面消息,通過這種途徑來導致對關注消費者的錯誤引導,而使得消費者沒有辦法獲得一個正常的途徑去正常消費電影,這種情況下非常影響消費者對媒介信息引導看電影的信任感」。
更多內容可見:http://blog.sina.com.cn/m/image
㈤ 簡述中國電影發展史作文1000字
對中國近代歷史的感悟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類似的話,只能靠記憶拼湊起來,大躍進運動的發生與其說與趕超思想有關,還不如說與反「反冒進」思想有關。這句話引起了我的不解。
1957年4月,毛澤東在聽取葉飛的工作匯報時說反冒進的人強調穩妥。我們這樣大的國家,老是穩慢就會出大禍。對反冒進的人,辦法就是到了一定的時候,提出新的口號,使他們無法穩。「冒進」是他們反對「躍進」的口號,我們要用「躍進」「代替」「冒進」,使他們不好反對。這就很可以說明,大躍進名詞的由來也直接與反「反冒進」有關。
其實,早在1955年下半年毛澤東就有了大躍進思想的萌芽。在這一年7月和10月舉行的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和中共七屆六中會議上,毛澤東對鄧子恢在農業合作化問題上的所謂「右傾機會主義錯誤」進行了嚴厲批判,人為地掀起了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在社會主義改造即將完成的情況下,毛澤東又進一步認為,中國工業化的規模和速度,科學、文化、教育、衛生等項事業的發展規模和速度,都應當適當地擴大和加快,在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也應當批判和克服「右傾保守思想」。在有關八大的准備工作中,毛澤東提出,八大的「中心思想是要講反對右傾思想,反對保守主義」。指出現在的問題是右傾保守思想在許多方面作怪,使許多方面的工作不能適應客觀情況的發展。因此農業和農業以外的各項工作都必須迅速發展,以適應社會主義革命高潮的新形勢。從1955年第四季度開始,我國經濟建設,出現了一股層層抬高數量指標和忽視綜合平衡的冒進勢頭。1956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額完成五年計劃而奮斗》,明確提出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要求。在批判「右傾保守」,「提前實現工業化」的口號激勵下,國務院各部紛紛修改長期計劃指標,把15年遠景設想和《農業四十條》中規定12年或8年的任務,提前在5年甚至3年內完成。基本建設項目也隨之紛紛上馬,「各方面千軍萬馬,奔騰而來」,出現了急躁冒進錯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次冒進是「大躍進」運動的前奏。
這樣急躁的心態不就是需要時間降降溫?需要時間平淡一下?
此外,除了對中國近代史重大事件的感想外,也讓我初步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產生的必然性。
以下我將就中國共產黨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談談我的認識。
首先,歷史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是歷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中國要獨立和自強就必須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人民的選擇和歷史的必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選擇的符合國情的唯一正確道路,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確道路。
鴉片戰爭,打破了長期封閉的中國社會,使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一代民族精英覺醒: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龔自珍「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書,則能以良史之憂憂天下」。林則徐、魏源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洪秀全領導的反清農民起義;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圖強」;孫中山的國民革命。正是他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為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同仇敵愾,英勇奮斗,前赴後繼,拼搏不息,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壯篇章。這讓我們看到了民族的內部團結和力量凝聚是抵抗外辱和實現復興的基本前提。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應運而生的。
共產黨最初登上歷史舞台時就是無產階級(即工人階級)利益的代表。鴉片戰爭,打破了長期封閉的中國社會,但是,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和國內封建勢力的壓迫,中國沒有走上獨立發展的資本主義道路,而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這就決定了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因而,要完成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反動統治的任務,就不能不經過一個長期的艱苦奮斗過程。
從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中國人民進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其中包括太平天國革命、洋務運動、義和團運動、戊戌維新等,這些斗爭不同程度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統治,但最終都失敗了。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幾千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但辛亥革命沒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進行到底,最終以同舊勢力妥協而告終。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給人們以重要的啟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都不能領導革命取得最終勝利,要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反動統治,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任務,必須有新的階級領導和新的思想指導。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迅速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從激進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開始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武器來考察中國社會的歷史和現狀。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的傳播和工人運動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兩者走向結合的初步實踐,表明建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和思想基礎已經具備,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他與以往任何政黨不同,一開始便旗幟鮮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國工人階級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國廣大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代表。他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長期斗爭的實踐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勝利的道路,並且把被外國列強視為「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團結在一起,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
㈥ 寫一篇關於中國影視文化的作文
從小就喜歡看電視,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常常使我開懷大笑,廢寢忘食。看了電視大開眼界,了解到許多書本上沒學到的,現實生活中沒看到的大事、小事、奇事、趣事,真是豐富了頭腦,增長了知識。比如暑假期間看了我國第一次舉辦奧運會、殘奧會的電視節目,那麼精彩,那麼動人。讓我們身為首都的小學生也能為祖國驕傲,為運動員喝彩。再看「神7」上天,宇航員漫步太空的實況,更讓我振奮與自豪,中國太了不起了!科學技術的發達挑戰了極限。這些知識的獲得可全是電視的功勞哇!要不然我怎麼會知道?每想到此,我都會情不自禁地稱贊;電視電視真是寶,天下大事全知道。
就在我自以為普通電視足令人欣賞中,沒想到老師又告訴我們:「有線數字電視在我國問世了。而且在首都北京十一個城區中,已有150多萬居民開始使用有線數字電視。」數字電視?真新鮮,在我的腦子中,有數碼機拍片,數碼相機,現在居然又有了數字電視?它像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對這個新產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決心弄明白這個數字電視的「身份」。於是我開始忙乎起來,找資料、問老師、上網查。
原來數字電視是一種新的收看電視的方式,只要入有線電視網,在家中的電視機旁裝一個名為「機頂盒」的機器,就可以看到數字電視。這就使普通的電視成為集「信息、服務、文化娛樂、交流互動」於一體的數字多媒體信息終端,它能把現在的電視節目壓成數字信號,騰出一大片空間再輸入儲存幾百套節目,讓你盡情選擇。這樣不但能讓我們收看到更多更好的節目,享受到及時准確的政務信息,節目指南和生活資訊的豐富內容,而且清晰度之高畫質穩定,同時還可以欣賞到與DVD相媲美的視頻音頻效果,它簡直是電視、電腦、DVD所有功能的組合。哇!太神奇了。
數字電視這么高級,這么實用,這么富有吸引力,我真巴不得立刻擁有,坐在電視機前操縱。收看對我學習,成長有用的內容。哎,什麼時間我家能有?我盼望著那個具有魔力般的機頂盒一旦光顧到我家的電視機旁,那麼我的美夢就成真的嘍
㈦ 國產影視作文800字
舞蹈,功夫
——評析《精舞門》的主題思想
這是一群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這是古老東方升華西方街舞的傳奇,這是一部舞蹈,功夫大片,強大的舞蹈陣容,超級明星演繹——《精舞門》,給我們帶來了視覺和精神上的沖擊。
街舞是本片的線索,將原本不相識的人聯系在一起。楚東出生在武術世家,但他從小喜愛跳舞。由於跳舞,他使得妹妹從高處摔下,造成失明。也是因為跳舞,他交到了共度難關的兄弟和知心的朋友。
楚東少年時期由於跳舞,疏忽了旁邊的妹妹,導致妹妹失明。多少年來,楚東心中一直存有對妹妹的歉意和把妹妹眼睛治好的希望,正是這一點,讓楚東帶著他的兄弟們沾上了街舞大賽的舞台上。
影片最精彩的一部分是楚東帶領功夫小子參加比賽。從完全照搬別人的舞姿,到自己開始編舞,從完全西化的街舞到融有中國功夫的街舞,我們看到了中國功夫正在一步一步地融入街舞中,讓西方的現代街舞擁有了神秘的東方色彩。在決賽前夕,功夫小子與對手都在緊張的訓練,導演用了蒙太奇的手法給我們展示這一幕幕,一邊是西方化的街舞,一邊是融入武術的街舞,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給人一種視覺的沖擊。
如果說導演前一個蒙太奇手法的運用讓我們看到東西方文化平分秋色,那麼後一個蒙太奇手法的運用就可以看到中國功夫以強大的的實力而勝利。場內是楚東帶領的功夫小子跳著帶有鮮明功夫色彩的街舞,場外是二叔在運用中國功夫與別人打架。二叔提前結束戰斗並取得勝利也預示著功夫小子的勝利也在不久之後。最後一個動作,對手鍾少雄完成了一個漂亮的倒立,對楚東說:「這才是街舞。」楚東則運用爺爺教的功夫完成了一個更加完美的倒立,對對手說:「這不是街舞,是中國功夫!」與其說楚東用舞姿打動了觀眾,不如說使用功夫打動了觀眾。
影片除了跳街舞這一條主線,還有一條副線,就是楚東與TlNa的愛情。TlNa是一名金牌DJ,當她看到楚東跳舞後,發覺自己已經麻木的雙手又蘇醒過來,這里邊不僅僅有愛情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中國功夫的力量。
影片還有一條線索,是功夫小子歷盡辛苦終於站在了冠軍的領獎台上。從某個角度上看,這可以看成一部勵志的電影,但是卻有一種後勁不足的感覺。在強大的中國功夫的力量下,它弱化的不僅僅是西方化,還有勵志的成分,這一點破壞了這一部電影的完整性。
影片的結局似乎是喜劇,形式是熟悉的大團圓式,其中夾雜著西方的文化,這與影片略帶悲劇色彩、純中國化的開場形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預示著主人公楚東的生活越來越好,也代表著一種希望,一種導演對於中國功夫,乃至中國文化的希望。
800字影評作文二:影評《天使愛美麗》(847字)
法國女孩愛美麗布蘭從來就沒有享受過家庭的溫暖,她的童年是在孤單與寂寞中度過的。八歲時,母親因意外事故去世,傷心過度的父親也患上了自閉症,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他是一名醫生,因此他除了給愛美麗做醫療檢查之外,很少和女兒接觸。可笑的是,他僅僅根據愛美麗在檢查時心跳較快就斷定她有心臟病,並決定將她留在家裡休養。阿梅麗又被剝奪了與同齡夥伴一起玩耍的樂趣,孤獨的她只能任由想像力無拘無束地馳騁來打發日子,自己去發掘生活的趣味,比如到河邊打水漂,把草莓套在十個指頭上慢慢地嘬等等。
終於等到她長大成人可以自己去闖世界了。愛美麗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里做女侍應,光顧這家咖啡館的似乎總是一些孤獨而古怪的人,他們的行為往往乖張怪癖。不過總的說來,她的生活還過得不錯。但愛美麗並不滿足,她的滿腔熱情還不知向那裡發泄呢。
1997年夏天,黛安娜王妃在一場車禍中不幸身亡。愛美麗突然意識到生命是如此脆弱而短暫,她決定去影響身邊的人,給他們帶來歡樂。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愛美麗在浴室的牆壁里發現了一隻錫盒,裡面放著好多男孩子們珍視的寶貝。看來這應該是一個小男孩藏在這里的。那個男孩現在或許已經長大了,早已忘記了童年時代埋藏的"珍寶"。於是,愛美麗決心尋找"珍寶"的主人,以悄悄地將這份珍藏的記憶歸還給他。而她那暗中幫助周圍的人,改變他們的人生,修復他們的生活的偉大理想也開始實施了。
愛美麗積極行動起來,冷酷的雜貨店老闆,備受欺侮的伙計,憂郁陰沉的門衛還有對生活失去信心的鄰居都被她列入了幫助對象。雖然遇到了不少困難,有時甚至也得耍耍手段,用用惡作劇,但經過努力,她還是獲得了不小的成功。
在她鬥志昂揚的朝著理想邁進時,她遇上了一個"強硬分子",她的那一套"法術"似乎對這個奇怪的男孩——成人錄象帶商店店員尼諾沒多大作用。她漸漸發現這個喜歡把時間消耗在性用品商店,有著收集廢棄投幣照相機底架等古怪癖好的羞怯男孩竟然就是她心中的白馬王子……
㈧ 電影的發展史 高中作文800
2月2日,我和媽媽去了中國電影博物館。進入廣場,我就被樓上嵌有的紅星所吸引了,我就讓媽媽給我照一張我和紅星的「合影」,以此留念。
我們首先看到了「中國電影一百年」的紀念牆,據說,中國電影博物館就是為了紀念中國電影而落成的。一進一廳門口,就可以看到電影的發展史。從最初的皮影戲,再到19世紀的幻盤,最後是1895年的黑白無聲電影《工廠大門》,都一一呈現了出來。我想:經過人類的努力,就能發展出更多的電影種類。
飽餐過後,我們又來到了兒童動畫片的展廳,在整個廳里,有許許多多的老動畫片,都有各式各樣的介紹。比如:《大鬧畫室》是中國最早的動畫片,它是由萬氏兄弟完成的。接下來就是兒童電影廳,裡面有很多兒童電影明星在哪裡一一介紹,其中有一個民國時期的兒童演員拍電影,因為津貼極少,最後餓死在街頭上,年僅十幾歲。我想:他為了拍電影,不顧自己接下來的命運,他為中國電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四層,還有一個叫作電影特技的展廳。講述了一些電影的後期製作。電影中的火車其實就是一個模型,古代的大街的場景也是一堆模型等等。下面還有一個電影里的物品的材料展廳。比如,電影里的陶瓷花瓶是使用紙製成的等等。在這個廳的出口處,有一幅由攝影師和畫家化成的一張《模擬街道圖》,用照相機照下來,就像真的一樣。
裡面還有許多的展廳,我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看。我希望下次還能去中國電影博物館參觀。
㈨ 看晚清至新中國電影寫讀後感(800字)
愛國電影《鐵血》觀後感
偉大的中華大地,養育了億萬兒女,圓明園的火光,列強的入侵,喚起一代青年致力共和.蘆溝橋的槍聲,日本浪人的狂笑,激發又一代青年拍案而起,捨生忘死,挽救民族危難.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冊,每一頁都閃耀著愛國主義的燦爛光輝.
觀看愛國電影《鐵血》後,我的感觸很深.
影片講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影片中的中華兒女,不畏強權壓迫,不畏虎豹豺狼,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民族的自由,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昌盛,譜寫了一曲曲響徹雲霄的愛國主義壯歌.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而推出的戰爭巨片《鐵血》,9月1日起開始國內公映.這部影片真實再現了國民黨正面戰場昆侖關戰役的悲壯場面.
8月31日,在北京新世紀影院舉行的《鐵血》首映式上,劇組主創人員出席了與北京各媒體的見面會.民革中央、黃埔軍校同學會、抗戰將士的後代等近300人觀看了這部電影.影片放映結束後,觀眾席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鐵血》反映的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正面戰場的著名戰役昆侖關戰役.1939年冬,侵華日軍派出號稱「鋼軍」的精銳部隊第五師團與第十八師團,在華南北部灣沿海欽州一帶突襲登陸,攻佔南寧,妄圖切斷當時中國大後方唯一暢通的國際交通線.中國軍事史上第一支機械化部隊陸軍第五軍,在杜聿明的指揮下與日軍王牌機械化部隊激戰近月,終於奪回地處西南國際交通線咽喉地帶的昆侖關.
在這場激烈的攻堅戰中,中國軍隊全殲了日軍精銳的21旅團,擊斃日少將中村正雄並基本消滅了該旅團的全部指揮官;中國軍隊亦付出了1萬人以上的傷亡.
電影《鐵血》在描摹這段壯懷激烈的歷史時,既著力刻畫了杜聿明、戴安瀾、鄭洞國等國民黨將領的內心波瀾,也真實再現了下層官兵和普通百姓的喜怒哀樂,從而將戰爭宏觀與戰壕微觀緊密結合起來,全景式地展現了中國軍民同仇敵愾的愛國精神.
據影片製片人兼出品人陳敦德介紹,昆侖關戰役是8年抗戰中,中國從防禦階段轉為相持階段的轉折點.這場戰役之後修建了昆侖關戰役抗戰烈士陵園,戰役中陣亡官兵的姓名都刻在大理石墓碑上,蔚為壯觀.雖經60年風雨,陵園至今仍舊保存完好,悼念群眾絡繹不絕.
我記得片中的日本將士說了一句話:「打敗一個陣地並不難,但要打垮人民愛國反抗的精神是非常之難!」當中華人民開始反抗時,日本帝國傻了.他們萬萬沒想到中華人民為了國家赴湯蹈火,出生入死,能為國捐軀.
《鐵血》這部片子里正包含著偉大的愛國之心.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五連長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把阻止部隊前進的碉堡炸掉.五連長說:「如果我不把這顆該死的虎牙拔掉,你就拿我人頭!」他指揮部隊拚命地往前沖,手裡拿著一個粗棒子,上面捆著五顆手榴彈或是幾個炸葯包.革命戰士個個往前沖,為了祖國,為了鄉親父老,為了死去的同胞們報仇!但他們畢竟是血肉之軀,沖到近處,就快成功時,被敵人的機槍掃中,倒在了死去戰友的身旁.接著,又是一批士兵沖上去,又是一批士兵倒在血泊中.連長看著平時的戰友一個個離開了人世,對世界撒手而去,心如刀割.看到只剩下最後幾個人了,一把奪去戰友手中的一挺自動步槍,對著僅剩的戰友喉到:「為了中華民族,沖啊!」一個戰友攔住他說:「連長!這又是何苦呢?」連長還沒聽完,已沖了上去.結果還沒跑到一半,他抽出手榴彈,拉了弦.就在這時,他深中數彈,艱難地拋出手榴彈後倒在地上,成為了一名烈士.
此時的我已是熱淚盈眶,這種感受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是啊,愛國主義的力量不可戰勝,歷史已經證明了這條真理.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的祖國開始了新的歷程.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當年趕走侵略者、消滅反動派的血火戰斗,我們應用我們青春的熱血、青春的信念、青春的力量建設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祖國.
沒有烈士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他們的壯舉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發奮學習.我們中華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斷滌盪自身,戰勝艱難險阻,積累著日月精華,奔向那更加光輝燦爛的前程.這正是我們每個今天的中國人所驕傲的.當然,作為炎黃了孫,我們在繼承發揚民族優秀傳統的時候,要大膽吸收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不斷熔鑄和培植更加符合時代潮流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1911年清政府出賣鐵路修築權,激起全國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發保路運動.10月10日,武漢地區的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發動武昌起義.接著各省紛紛響應.因為1911年為舊歷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廣大工農群眾參加的一次「比較明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動政府,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為中國先進分子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打開了新的視野.
辛亥革命作為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失敗了,但它是中國近代社會演變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在中國歷史上豎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從政治制度發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統治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從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不僅是一次革命運動,而且是一場深刻的思想啟蒙運動,它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提高了人們的政治熱情,促進了民族覺醒,這是更具歷史價值的功績.
從革命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首次把反帝反封建兩個方面結合起來,使舊民主主義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從經濟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動搖了封建的經濟基礎,有力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總而言之,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達到了舊民主革命的最高水平,並為後來的革命開辟了道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中國的歷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向各國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會議結束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員集體出發,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前往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
此時,參加開國大典的北京30萬軍民齊聚天安門廣場,翹首期待著偉大歷史時刻的到來.
下午3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林伯渠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開始.在群眾的歡呼聲中,毛澤東主席用他那帶著湖南口音的洪亮聲音,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頓時,廣場上歡聲雷動,群情激昂.在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旋律中,毛澤東按動電鈕,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場肅立,向國旗行注目禮.廣場上,54門禮炮齊鳴28響,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28年的光輝歷程.
隨即,毛主席向全世界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第1號公告.接著舉行盛大閱兵式.朱德總司令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車檢閱部隊.檢閱畢,朱德總司令回到主席台上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指出:「堅決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和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
隨後,在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受閱部隊列成方陣,邁著威武雄壯的步伐,由東向西分列式通過天安門廣場.與此同時,剛剛組建的人民解放軍空軍14架戰斗機、轟炸機,凌空掠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閱兵式持續近3個小時,此時天色已晚,長安街華燈齊放,群眾遊行開始了.一隊隊遊行群眾高舉紅旗和紅燈,縱情歡呼,「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毛主席萬歲!」的口號聲響徹雲霄.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探身欄桿外,不停地向廣場上的群眾揮手致意,情不自禁地在擴音機前大聲高呼:「同志們萬歲!」「人民萬歲!」廣場上,人們熱情洋溢,載歌載舞,萬眾歡騰,盡情地歡度新中國的第一個夜晚,節日的首都沉浸在幸福、喜悅和歡欣鼓舞中.這一天,在全國已經解放的各大城市,都舉行了隆重熱烈的慶祝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它結束了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和帝國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的主人,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有了如今的黃河猛,長江壯,泰山雄,昆侖莽,萬河山河浩浩盪盪以天安門前走過,走過一隊隊徐洪剛,走過一隊隊雷鋒,走過一隊隊李向群,走出中國人民最風流最風光最風情的步伐,走出中華民族最壯觀,最壯美的方陣.仰望藍天,神州飛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峽工程曠世神奇.
1997.年1999年,香港澳門相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嫦娥奔月使我們祖先幾千年偉大的夢想,奧運會成功舉辦,圓夢百年,這一系列成功,證明了今天我們的強大實力,改革開放特大成就.
中華民族像一個巨人,屹立在世界東方.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學號將設祖國的本領.在明天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聰明才智.
親愛的同學們,當你喝完一杯豆漿、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往口裡塞蘋果的時候,當你和同學們一起散步的時候,……同學們,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許很驚訝地說:「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歷經磨難的人們會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請你意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麼幸福!
親愛的同學們!我想向你提一個問題:新世紀的青少年應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呢?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需要成千上萬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人才報效祖國.
那麼,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該如何愛國呢?
愛國,這個詞聽起來離我們很遙遠,什麼是愛國?怎樣做才算是愛國呢?這一個個問題閃爍在我們的心中.愛國,顧名思義,就是熱愛祖國的意思.怎樣做才是愛國呢?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愛國.比如:一個老師,管好自己班上的每一名同學就是愛國;一個工人,加工好自己的每一個零件就是愛國…… 而作為初中生的我,自己該做的是什麼呢?愛同學、愛家人、愛班級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愛同學,就是和同學分享.用片中的話說,就是:「你有快樂的心情,與同學分享,就等於快樂加倍;你有優秀的成績,與同學分享你的智慧,就又造就了一個好學生!」學會與同學分享,就要從平常的小事做起,在同學打飯排不上隊時,遞給他一個麵包;在同學不會做某事時,上前為他指點迷津…… 這都是愛同學的表現.
愛家人,就是替家人承擔.在家裡,不能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要替家人承擔,幫助家長做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盡量讓家長少操心,別讓他們在外工作很長時間之後,回到家裡還要忙很多家務,不得休息.
愛班級,就是為班級爭榮耀,為班級服務.該自己值日的時候,要認真、不偷懶;當班級需要自己的時候,要挺身而出,不推脫,並且努力把班級委託的事情做到最好;在平時,遵守課堂秩序,上課認真聽講,自習課不說話,不亂動,不做有損班級形象的事情.
同學們,我們都是中學生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理性一些.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看到了這樣一幕幕我們本不想看到的情景: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卻不懂得與同學和睦相處;一味的模仿歌星的發型,服飾,卻不明白人的美不光在外表,更重要的在心靈;下了晚自習半天不進寢室,搞什麼男女生約會,以為這就是愛情,卻不知道真正的愛情是高尚的,馬克思和珍妮的愛情是純潔、偉大的;口出臟言,口出狂言,以為別人畏懼就以為自己是老大,就了不起,殊不知香港是個文明的地方,拍的電影只是為了好看,現實卻並非如此.我們中的有些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其實,周傑倫,人們最佩服的是他的才華,他的外表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並不好看.據我所知,社會上的壞人最終都沒有什麼好結果,不要看他現在挺風光的,到時候總是要吃花生米的.我們往往看到,販毒的是從來不吸毒的,叫人打架的從來都不會親自動手的.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比那些半罐子小青年要狡猾得多,他們知道害人是犯法,他們就慫恿那些所謂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青年幫他做替死鬼!所以我奉勸我們中的一些同學,不要以為你們很了不起,說白了,你們如果替人做壞事,其實不過就是別人手中的一個玩偶罷了!我也奉勸一些女同學,一點讀書的樣子都沒有,整天只知道打扮,你的目的是什麼呢?就像萬綠叢中一點紅,引人注目,可是越這樣做,越使自己受外界的干擾越大.有時,我看到有些不自愛的女生,我就覺得她們是那麼的無知啊!等到自己吃虧了後悔也就遲了.
親愛的同學們!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用現在的話講,這句話是說:「今天的責任,不在於他人,全在我們年輕人的肩上,年輕人聰明智慧,國家就聰明智慧;年輕人富有,國家就富有;年輕人強盛,國家就強盛;年輕人獨立,國家就獨立;年輕人自由,國家就自由;年輕人進步,國家就進步;年輕人勝過歐洲人,國家就勝過歐洲;年輕人在世界上稱雄,國家就在世界上稱雄.美好啊,我們年輕的中國,跟青天一樣不會衰老!壯麗啊,我們年輕的中國,同國土一樣萬壽無疆!」.
因此,我們必須先立足當前,展望未來,把強烈的愛國熱情化為實際行動,扎扎實實地上好每一堂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讓我們進一步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崇高的愛國主義傳統吧!用我們的雙肩擔當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重任吧!我堅信,在我們不懈的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繼往開來的中華民族會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