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電影鏡頭怎麼數

電影鏡頭怎麼數

發布時間:2021-06-11 23:28:51

1. 從鏡頭數及長度來解釋為什麼年代久遠的電影現

先貼一個比較實在的資料!!關於鏡頭數及鏡頭長度!!(附電影劇本,分鏡頭,膠片數量預算等)

《香魂女》的開頭和結尾。

開頭:
1、香魂淀 黎明前 外
鏡頭在夜光下的水面上緩緩飄過。(疊化)劃過的蘆葦,水中的倒影。畫外一個鄉土味極濃的女聲民謠歌聲由遠漸近。片名漸顯: 香 魂 女 (疊化) 淀水盡頭,一個沉睡的村鎮漸近。岸邊一所房屋泄出的黃色燈光映在水面上 跳動。 (疊化) 45 (尺)
2、香油坊 黎明前 內
香二嫂察看火候。 膀大腰園的墩子和精乾的金海各在一口大炒鍋揮鍬炒著,赫裸的上身汗水淋 淋。 香二嫂端著一筐炒好的芝麻走到石磨添加。 電動機帶動的石磨旋轉著,深褐色的油漿緩緩地流下。 疊映職員表。 40 (尺)
3、前院 晨 內
天蒙蒙亮了。香二嫂人油坊回到前院。 疊映職員表。 15 (尺)
4、灶間 晨 內
女兒芝兒邊吃邊幫著做飯。香二嫂進來接過手,讓芝兒背上書包出門去上 學。她利落地把飯菜擺到桌上,進自己睡房。 疊映職員表。 25 (尺)
5、二嫂睡房 晨 內
香二嫂推醒丈夫,打開窗戶,又提著夜壺出門去。 病二叔打了個呵欠,坐起身來。 疊映職員表。 30 (尺)
6、前院 晨 內
香二嫂選完手,端一盤饅頭,邊吃邊送到前面香油坊去。 疊映幕 30 (尺)
(處理:開頭與結尾均採取一組夜色的水鄉畫面疊化,配以特色的音樂與音響,帶出本片抒情與鄉土的藝術風格。隨著人物的調度,展現香二嫂家的環境關系。視覺造型突出一個「真實「,即生活氣息;一個「特色「,即北方水鄉(不拘一地,河北、河南、山東的均可採用)。攝影機一起在不停地運動,像流水一流暢、平穩、自如、構圖、光影將究形式美,為全片定下視基調。片頭長170尺,2分鍾。)

155、香魂淀 夜
外葦灘倒影,波光流泄。音樂。疊印演職員表。疊印「劇終」。 140(尺)
(處理:「悔悟」是影片的尾聲。著力運用畫面、組接、光色、音樂來宣染人物的情緒。要想出新鮮、有表現力的手法來,不落俗套,又恰當。本片應嘗度漂亮的運動鏡頭的運用,外景的水面,內景的多層次景,提供了條件。移動車、升降機等輔助設備要具備。第七章長1235尺,14分鍾。全片總長8635尺,96分鍾。以15尺一個鏡頭計算,約計576個鏡頭。)



2. 在影視中鏡頭跟鏡頭是怎麼組合的有什麼規律

確切的說應該叫剪輯

剪輯手段
剪輯的各種處理方法及其規律。電影的剪輯手段,主要是為了保證人物刻畫的鮮明性、故事情節的連貫性、時間空間關系的合理性、節奏處理的准確性。

常見的剪輯手段有以下幾種:1.為了調整時間空間關系,或延伸時間擴大空間,加重戲劇渲染和調整節奏,採用分剪多用、反復插接和移植借用的手法;2.畫面中間挖格省略法和畫面拼接延長法;3.聲帶的刪挖、串改移位法;4.利用動作銜接鏡頭和利用動作錯覺轉換鏡頭法;5.為了取得情緒外延的回味或突兀的震驚效果,採用鏡頭長度的特殊處理;6.利用短鏡頭的反復跳切增強劇情節奏感,和利用靜態的短鏡頭跳切造成動勢感;7.利用特殊的「剪輯留格」(指動作和鏡頭運動後的停頓格數所造成的穩定瞬間)起到電影語法上的標點符號的作用;8.運用隱、顯、化、劃、疊印等附加的光學技巧或專用的特殊技巧作為場面、段落間的過渡;9.戲劇段落的移位調整和增刪10.對音樂、語言(對白、旁白、獨白、內心獨白、解說)的剪輯和自然音響的配置。對不同題材和不同風格、樣式的影片,可使用不同的剪輯手段。

剪輯
一種特殊的蒙太奇手法,是由特寫鏡頭直接跳切到全景鏡頭或由全景鏡頭直接跳切到特寫鏡頭的組接形式。兩極鏡頭的組接能使劇情的發展在動中轉靜或在靜中變動,產生特殊藝術效果。影片運用這種組接形式給予觀眾的直感極其強烈。節奏上形成突如其來的變化,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

階梯式鏡頭剪輯
一種特殊的蒙太奇手法。在同一方位上,對同一人物從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逐步跳切的畫面組接,或反過來從特寫依次跳切到全景的畫面組接。這種手法只有在特定場景中,為了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強調造型的對比,渲染氣氛,加.強節奏,才能運用。

變格剪輯
剪輯技法之一。剪輯者為達到劇情的特殊需要,在組接畫面素材的過程中對動作和時間空間所作的超乎常規的變格處理,造成對戲劇動作的強調、誇張和時間空間的放大或縮小。是渲染情緒和氣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直接影響影片的節奏。變格方法有:1.攝影機以常規速度拍攝,但是導演和剪輯師為了突出渲染某一場戲的特殊氣氛和戲劇效果,而用剪輯手段拉長或縮短某一事件或某一懸念的發生、發展直至結局的時間過程和空間距離,用以加強觀眾對所發生的事件的印象;2.為了突出某一人物的情緒和動作的強度而在剪輯過程中剪掉某些動作過程。

分剪
剪輯技法之一。將一個鏡頭剪成幾段,分別在幾個地方使用。有時是因為所需要的畫面素材不夠,但已無法補拍,不得不把一個鏡頭分作幾次使用;有時是有意重復使用某一鏡頭,以表現。某一人物的情思和追憶;有時是為了強調某一畫面所特有的象徵性含義以發人深思;有時是為了造成首尾呼應,從而在藝術結構上給人以嚴謹而完整的感覺。如果分別在幾處使用的同樣畫面的鏡頭是按劇作結構和導演構思事先拍攝好的,則不屬於分剪技法之列。

挖剪
剪輯技法之一。解決某個鏡頭內,在拍攝過程中由於某種原因造成的遺憾和不足而採取類似醫學上外科手術切除的辦法,來摳掉諸如某一多餘的表演過程、某一過長的停頓,以及由於攝影機運動過程中某一推拉搖移動作與演員表演配合不準等必須剔除的畫面段落的技術措施。

拼剪
剪輯技法之一。用拼接來補救畫面長度的不足。有些畫面素材由於拍攝過程中的種種原因和困難,效果不理想。如拍攝野生動物活動的鏡頭,動物不聽指揮,更不能滿足拍攝人員的一些特殊要求,只能聽其自然。因而有時雖然拍攝多次,拍攝的尺數也很長,但可用的尺數卻很短,達不到所需的長度和節奏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同樣或相似畫而內容的備用鏡頭,就把它們當中可用的部分剪下來,然後拼接在一起,以達到畫面的必要長度。

分剪插接
剪輯技法之一。為加強戲劇效果或彌補拍攝過程中的缺憾和不足,而把表現一定動作內容的兩個鏡頭,分別按比例分割成兩段、三段以至更多小段,然後按故事發展順序交替組接起來的重要剪輯手段。使用分剪插接的方法,可以解決以下兩種類型的問題:1.在剪輯過程中有時發現某兩個鏡頭或某一組鏡頭(如兩個人物談話、爭吵、追逐或互相射擊),如果按照原來分鏡頭劇本所規定的排列順序原封不動地組接在一起,就顯得鏡頭過長,節奏太慢,人物間的情緒交流和心理反應不能及時而迅速地表現出來,既減弱了戲劇沖突的強度又沖淡了應有的藝術感染力。為此就需要運用分剪插接的手段,對原有素材作重新分切組合的處理,以改變原來的緩慢節奏,使之緊湊、流暢、明快;2.有時規定情境本身要求清晰地表現出某個人物對其一事件、某一句話的反應,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強烈變化的內心活動和兩種互相矛盾著的思想互相撞擊時進發出的火花,但在剪輯過程中發現恰在此時此處拍攝的素材缺少表現上述內容的一些鏡頭。布這種情況下,就可以把原有素材中已經用過然而又符合規定情境要求的某些鏡頭的剪余部分拿來,根據需要把它分割成兩段以至數段,和與之有關的其他蒙太奇因素穿插在一起,反復交替使用,僧以渲染某種情緒和氣氛,揭示某種涵義或藉以加強某一戲劇高潮。

插入鏡頭
亦稱「夾接」。在一個鏡頭中間切斷,插入另一個表現不同主體的銳人。插入鏡頭有兩種:一種是作者和導演為了揭示某一人物生活經歷中的一個側而或者隱私,而花一場戲的進行過程中(比如一個人正在馬路上走者或坐在汽車里向外看)突然插入一個代表人物主觀視線;表示他意外地看到了什麼人和事以後的直觀感受或引起了聯想的鏡頭。另一種與挖剪有密切關系。有時為了挖剪後的鏡頭不露痕跡,不產生跳動感,而不得不用插入鏡頭作間隔。

夾接
(1)動接動
兩個在視覺上都有明顯動態的相連鏡頭的切換方法。動接動應與動作剪接點嚴格區分。動作剪接點是同一主體的鏡頭切換方法,而動接動則是不同主體鏡頭的切換方法。例如:上一鏡頭是行進中的火車,下一鏡頭如果接沿路景物,那麼,一定要接和火車車速相一致的運動景物的鏡頭,這樣才能符合觀眾的視覺心理要求。動接動也包括各種運動鏡頭的組接。在剪輯處理中,要緊緊抓住各種動的因素,如人物的運動、景物的運動、鏡頭的運動等,藉助這類因素來銜接鏡頭,節奏上可以流暢而自然。
(2)靜接靜
在視覺上沒有明顯動感的鏡頭切換方法。在電影表現方法中,沒有絕對的靜態鏡頭,特別是故事片,每一個鏡頭的存在,對情節的展開、人物的塑造,都有積極推動作用,因此,靜接靜是相對而言的,多數是指鏡頭切換前後的部分畫面所處狀態。例如:甲聽到乙在背後叫他,甲轉身觀望,下一鏡頭如果乙原地站著不動,鏡頭就應在甲看的姿態穩定以後轉換,這樣才不會破壞這場戲的外部節奏。因此,靜接靜也同樣是保證鏡頭轉換流暢的一種組接方法。有時靜接靜用於以心理動作為依據的情緒貫串,舍掉外部動感明顯的鏡頭轉換,採用寓情於靜的鏡頭組接,渲染深沉凝重的情緒。靜接靜還包括在場景段落轉換處和各種運動鏡頭之間在頭尾靜處的組接;它更多注重鏡頭的連貫性,不強調運動的連續性。
(3)靜接動
動感不明顯的鏡頭與動感十分明顯的鏡頭的銜接方法。靜接動是鏡頭組接的特殊規律。由上一個鏡頭的靜止畫面突然轉換成下一個鏡頭動作強烈的畫面,其節奏上的突變對劇情是一種推動。值得注意的是,前面鏡頭的靜止畫面中往往蘊藏著強烈的內在情緒
(4)動接靜
在鏡頭動感明顯時緊接靜感明顯的鏡頭的銜接方法。是鏡頭組接的特殊規律。相連的兩個鏡頭,如果前一個鏡頭動感十分明顯,接上一個靜止的鏡頭,會在視覺上和節奏上造成突兀停頓的感覺。但是,這種動靜明顯對比,是對情緒和節奏的變格處理,在以運動見長的影片構成中,動接靜的特殊作用甚至超過靜接動的某些效果,在特殊節奏變化的轉場處理中,可以造成前後兩場戲在情緒和氣氛上的強烈對比。

動作轉場剪輯
剪輯技法之一。藉助人物、動物、交通工具或戰爭工具等動作和動勢的可銜接性以及動作的相似性,作為場景或時空轉換的手段。例如,用人物定向鏡頭堵滿畫面以結束一場戲,接著再用人物離開鏡頭走向某處以展開另一場戲。用汽車、坦克、飛機的動勢,馳過或堵住鏡頭,然後再接其他交通工具或人物離開鏡頭;再如某場戲末尾女主人公動手打男主人公一個耳光,下一場戲開頭接男主人公痛苦地撲倒在自己的床上。通常用汽車、火車的輪子飛轉與飛機的螺旋槳相接這類手法轉換場景,也屬於動作轉場的剪輯。

特寫轉場剪輯
剪輯技法之一。用特寫畫面來結束一場戲或從特寫畫面展開另一場戲的剪輯手法。前者指一場戲的最後一個鏡頭結束在某一人物的某一局部(如頭部或眼睛)或某個物件的特寫畫面上;後者指從特寫畫面開始,逐漸擴大視野;以展現另一場戲的環境、人物和故事情節的處理手法。用特寫畫面來結束一場戲,或用特寫畫面展開一場戲,都是為了強調人物的內心活動或情緒,有時是為了表示某一物件、道具(如鍾表、閃動著的紅燈、十字架等)所含有的時空概念和象徵性含義,以造成完整的段落感。特寫轉場的一個主要目的是在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人物的表情或某一物件的時候,在不知不覺中就轉換了場景和敘述內容,而不使人產生陡然跳動的不適之感。

語言轉場剪輯
剪輯技法之一。利用後一場戲對白首句與前一場戲對出末句的銜接或重復的行機聯系來達到場景轉換的自然過渡。

音樂轉場剪輯
剪輯技法之一。用音樂手段達到場景自然過渡的技巧。打破音樂與所配畫面的起止處完全同步的傳統格局,把音樂向前一場戲畫面末尾或向後一場戲畫面開始處延伸一定的長度。這一技巧如果運用得好,可遠遠超出轉場功能的范圍,音樂與畫而配合後使某一特定場景產生特殊的感染力。有時它能使人沉浸在對美好事物的回味少,有時則能給人造成對即將降臨的災難和不幸的預感。

音響轉場剪輯
剪輯技法之一。利用音響元素,藉助兩場戲首尾相交之處音響效果的相同、相似或串位(導前或延續),以達到場景的自然轉換。還用這種轉場的音響效果作為喚起人物和觀眾回憶與聯想的藝術手段。

景物轉場剪輯
剪輯技法之一。藉助景物鏡頭和兩場戲之間作為間隔的手段來表示場景的轉換。景物鏡頭包括兩個方面,一種是以景為主、物為陪襯的鏡頭,用這類鏡頭作轉場剪輯,既展示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景物風貌,也表現時間和手段的變化,又是以景抒情的表現手段。另一種是以物為主、景為陪襯的鏡頭,如田野上的拖拉機駛過鏡頭,海上的X只、城市街道上的汽車和馬車馳過鏡頭等等。很多影片都利用各種交通工具駛過鏡頭或用靜物(如建築物前的圓柱、雕像、室內的陳設)擋住鏡頭作為轉場手段。

情緒轉場剪輯
剪輯技法之一。利用情緒渲染的延續性作轉場處現。當人物的情緒渲染達到飽和點,觀眾沉浸在激情的感染中時,藉助情緒的貫穿性來轉換場面,緊湊而不露痕跡,起到承上啟下,一氣呵成的作用。

光學技巧轉場剪輯
剪輯技法之一。用光學印片方法印出的附加技巧表示時空和段落的轉換。是傳統的電影手法。這些手法並有省略時間和空間過程的作用。在傳統的電影形式中,為了表示時間和空間變化,往往在場面、段落之間,特別是在大的情節段落起伏之間運用諸如「疊印」、「化出」、「化入」、「漸隱」、「漸顯」和「劃」之類的技巧。在一般情況下,用「疊印」表現回憶,用「漸隱」、「漸顯」、「化出」、「化入」表示時間過程和空間的轉換,用「劃」表示一些內容單一、篇幅簡短、快節奏的純屬交代性質的過場戲的時空交替。但因每部影片風格不同,在用法上也不盡相同。

3. 怎樣數一段電影視頻中鏡頭的個數

我的理解是不經過剪接、沒有間斷的就算一個鏡頭,跟時間長度無關

4. 單反鏡頭的幾組和幾片是怎麼劃分的

具體是這樣劃分的:一個完整的功能鏡片叫一組,一般是一片鏡片就是一組 ,但是有一些形狀的鏡片極難加工,所以用多個鏡片來實現,這幾枚實現共同功能的鏡片 也算一組。

5. 普通鏡頭的f值和電影鏡頭的t值怎麼比比如普通1.4和電影頭t1.5那個光圈更大

曝光級數T=F/√透光率。
透光率是根據像平面的照度測得的,它根據鏡頭的結構、鏡片的材料,鏡片的鍍膜等對光率的影響程度對F值進行了修正,比F值更科學、更精確——不同的鏡頭,盡管光圈值F一樣,其透光率未必一樣,有時還會有明顯的差異,這就是一些老鏡頭在數碼機上必須進行曝光補償的緣故之一。由於鏡頭鍍膜技術的發展,目前T值與F值的差異已經很小了,一般攝影F值已經可以滿足需要,只有對曝光要求更嚴格的電影攝影鏡頭才使用T值。
回到你的問題上,T值和F值相同的鏡頭,採用T標示的鏡頭的實際光通量肯定比採用F值的大;但至於F值和T值數字不同但又接近的鏡頭哪個光通量更大,就不得而知了。

6. 有誰知道一般情況下,一部好萊塢電影有多少鏡頭嗎

其實就用《諜影重重》系列來比就好了。第一部道格·李曼導演的《諜影重重》平均鏡頭時間約4秒,片長119分鍾。這是一部比較典型的商業電影規格,換算得知,鏡頭數應該在1800個左右。那麼通常90分鍾的商業片鏡頭數就在1500個左右——2000個鏡頭的電影都不會太多。

而到了綠草執導的第二部,平均鏡頭時間一下變成了驚人的1.9秒!按第二部108分鍾片長計算,其鏡頭數達到了可怕的3410個!等於兩部普通的90分鍾商業片了!正因如此,第三部《諜影重重》居然在奧斯卡上擊敗眾多電影,在沒有提名最佳影片的情況下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剪輯獎——一般認為,最佳剪輯獎是最佳影片的前哨獎項,與其有密切關系,很少有未被提名最佳影片的電影贏得最佳剪輯獎的。最近十年中,只有《諜影重重3》和《龍紋身的女孩》是沒入圍最佳影片提名卻拿到最佳剪輯獎的。

作為對比,我們可以看看好萊塢早先的情況:1959年的經典史詩片《賓虛》的平均鏡頭長度(ASL)是8秒!1933年的《包法利夫人》的平均鏡頭長度竟然有22.8秒!有文章進行了數據統計,得出的結果是30到4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平均鏡頭長度在10秒左右,而這一數值在2000年之後降到了4秒以內!一般來說,8、90年代之前的好萊塢商業電影ASL都在5到8秒之間,換算一下,90分鍾的電影鏡頭數就是在600到1000個之間。難怪現代人再看老電影會有看不下去的感覺呢!!

在一篇名為《更快,更緊湊,更黑暗:好萊塢電影75年間的變遷》的文章(Quicker, Faster, Darker: Changes in Hollywood Film Over 75 Years)中,作者統計了從1935年到2010年的160部英語電影,得出了上面那段的數據——其中提到平均鏡頭長度最長的電影是1955年夢露出演的《七年之癢》,ASL高達26.2秒!最短的是1985年史泰龍的《洛奇4》,ASL僅僅2.2秒。

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童鞋可以好好看看上面那篇文章,其實我也就是大致過了一下,再加了一些其他資料做出此回答。

7. 一部影片鏡頭數量的多少最直接的因素是什麼

既然一部影片的最小單位是鏡頭,那麼,這電影的基本元素——鏡頭,究竟是什麼段落與段落之間的直接切換,干凈利落,結構緊湊。相似性轉場。利用場景與場景

8. 怎麼數電影中的鏡頭

很簡單,你看有沒有硬切就可以了,就是一個鏡頭很連貫,突然變成另一個連貫的鏡頭

9. 數鏡頭數目的方法電影or軟體類

沒太懂你的意思,你是指畫面的幀數嗎?
如果是,可以用錄像大師把需要的這段畫面錄制下來,
然後就可以查看該段錄像有多少幀了,然後再確定由哪些幀構成了那些個鏡頭,例如,其中200幀構成一個鏡頭,不知會否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電影鏡頭怎麼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經典的日本電影 瀏覽:651
王子文蛇是什麼電影 瀏覽:102
電影後邊名單有什麼 瀏覽:461
九月份新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71
百事通vip如何收看電影 瀏覽:72
電影如何發抖音大屏幕 瀏覽:174
男人怎麼老喜歡一個看不良電影 瀏覽:479
電影視頻怎麼導入IPHONE 瀏覽:67
怎麼判斷電影是什麼形式的3D 瀏覽:743
好看的愛情溫馨電影推薦 瀏覽:742
香蕉視頻怎麼下載不了電影 瀏覽:117
蘋果手機版迅雷怎麼下載電影 瀏覽:725
如何用手機看電影錄像 瀏覽:556
電影中寫分鏡時景別如何劃分 瀏覽:938
好萊塢電影是怎麼製作的 瀏覽:469
沈騰那部電影最好看 瀏覽:940
微信賣小電影的抓到要判多久 瀏覽:767
如何實現在電腦屏幕看3D電影 瀏覽:887
西遊電影院小說全文免費下載 瀏覽:917
天空張望電影什麼改變 瀏覽: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