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狗十三怎麼樣值得一看么
《狗十三》很好看,值得看,在豆瓣平台超過8.0分
電影《狗十三》講述一個被成長的故事,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太多的時刻不是自願的,只是大人世界裡的配合,被告知你長大就會懂了。
作為一個13歲的花季少女,出入歌舞廳,把自己的煩惱都喝酒解愁。處理的方式太過「大人」,怕給現在的小孩子們帶壞了。
在電影裡面張雪迎的演技得到了肯定,一個無助,渴望自己長大的初中生。狗狗「愛因斯坦」走丟之後,李玩(張雪迎飾演)不斷在街上喊著,尋找著。後來也同樣尋找著什麼,整部影片就是在不斷尋找,尋找著,尋找著,尋找著自己想要的青春。
Ⅱ 如何評價電影《狗十三》
前兩天去電影院看了狗十三,看完之後發現這部電影當中有很多小伏筆,再結合豆瓣上的影評跟大家說一下我對於這部電影的想法。
1. "狗十三 = 狗13 = 狗B"。網友們解讀的角度讓我很驚異,我真的沒想到竟然可以這樣理解這個題目。但確實也有道理,因為導演就是表達出他對社會中男尊女卑現象的態度。如果的確是這樣的話,那我還是很佩服這個人的,膽子太大了。
2. 在李玩狗丟了之後瘋狂尋找,後來家人為了彌補過錯而重新買了一條狗想要矇混過關。但李玩執意尋找,導致爺爺前來勸阻結果被推倒受傷,而奶奶為了尋找不見的李玩差點走丟。因為這兩件事是惹怒了爸爸結果遭致暴打,最終李玩也妥協了。
這件事給我的思考是應該把孩子當做一個」幼稚的」成年人來看待,幼稚的話是因為社會經歷比較少,心智上很不成熟。而成年人則是指對方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對事物正確與否的判斷,如果的確是我們做錯了,那麼承認錯誤賠禮道歉即好。
3. 在李玩成績考了高分,父親帶她外出慶祝的時候讓李玩去喝酒敬客人。
父母對於孩子的要求一貫不要喝酒,因為生怕喝多了會出現什麼難以彌補的錯誤,但是卻出現了這樣一種心態,有自己在身邊的話就算喝點也不會有關系。那麼其實這兩種想法就會給孩子的判斷造成困擾,不知道哪一種價值觀才是正確的,所以在教育後代的時候應該用一致性的原則。
4. 父親在打完李玩之後向其道歉,並且承諾不久後帶他去看天文展覽。但是因為生意上的事情,導致自己沒能走開,錯過了這次展覽,也是違背了對李玩的約定。
當我們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完成。像吳軍老師說的一樣,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覺得自己可能異於常人有同時處理幾種事情的能力,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在下一秒會有什麼意外發生,所以拿出一整塊兒的時間去做好你需要做的事情,這其實就是人的加分項之一所在。
4. 父親為了哄李玩的弟弟騙他吃完飯後,帶他去公園玩,李玩當時指出不要用一個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以及在弟弟失手打傷奶奶之後,李玩要求父親讓弟弟向奶奶道歉,但是遭到父親的拒絕,原因是孩子小不懂事。
我把這兩件事兒放在一起講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性,不要把年齡小做為借口去欺騙或者是孩子惡劣的行為。我時常最喜歡說的一句話,人在這個社會中每一個都是獨立的個體,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作為孩子當他們犯了錯誤之後,我們可以輕微的懲罰,但是堅決不能不懲罰。因為這樣做的話,會給他們傳遞一個價值觀 : 做錯了事情就要承擔後果。
包括在影片最後弟弟滑冰的片段正好是與前文相呼應的,因為家庭一昧的寵慣,導致孩子不能獨立的面對困難,總是希望逃避或者希求他人的幫助。換言之也是警惕我們當今的父母,一眛寵愛的最終結果是一無是處。
5. 神經病人
李玩在屋裡學習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鳥叫,以為是樓上鄰居養的鳥。但在後來無意中發現聲音的來源是一位精神病人,更可笑的地方在於他穿著校服,肩膀上有著大隊長的徽章,這已經算是最輝煌的榮譽了。
導演故意把這一段加上,何嘗又不是在諷刺當今的教育,強大的教育應試體制和學習壓力,把孩子們最終都逼瘋了。
6. 在外出聚餐的時候,父親的朋友夾了一塊狗肉給李玩,但最終李玩吃了。
當時看到這一幕我很心疼,因為不難發現她是一個非常喜歡狗的人,最後因為社會的種種影響變得妥協,抹去了年輕人該有的銳氣和鋒芒,成為了家人眼中的乖孩子。豆瓣上有句影評很有共鳴 : 你看那個孩子真懂事,可你怎麼知道她不是在害怕呢?
看完電影之後,我在思考如果電影當中傳遞的價值觀是正確的,那麼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自己。因為很多場景在我看來都習以為常,但靜下心細細斟酌的時候,就會發現問題。
我覺得這也是好電影的魅力所在,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並且引導大家反思,所以我認為這部電影值得九分。
說了那麼多,最後總結一下自己的想法。教育是一個大問題,而父母的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Ⅲ 怎麼評價狗十三
《狗十三》是一部以成長為引的電影,但電影里的青春卻並非灑滿朝陽,導演曹保平以一位在重組家庭里成長的女孩視角為展開,既將父權至上的中國傳統家庭對女性的壓迫以揭露,也用孩子在種種境遇中的反抗與妥協誘人共鳴,當成長與虛偽畫上了等號,這場對青春的聚焦之作反倒顯得如此獨特而又真實。
長大了的我們會敬佩後者的忠貞,但更多的可能我們會選擇前者,這無關文化或是制度,而是歷經青春成長的過程中,面對成人世界裡所必然會遇到的無奈,我們都會懂事的帶上一副偽善的面具。
個人評分:8文/夢里詩書
Ⅳ 被禁五年的電影一上映卻口碑炸裂,《狗十三》到底講述了什麼
《狗十三》(原名狗13)這部曹保平導演的作品,沉寂五年終於上映。
電影講述了少女李玩在成長過程中被父親、家庭和社會的聯手「暴政」下修剪,從黑白分明的天真少女,經過一次次的沖突和打壓,從橫沖直撞到麻木淡漠,最後適應了灰色的成人社會,同時也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堅持和倔強。
就如同海報所描繪的一樣↓
這些大人出於一種難以言說的惡意和揶揄,玩味的看著少女會不會吃下去。
她面無表情的吃了。
第三次沒有沖突。
很多人認為李玩的妥協是一種服從,我想不是。
最後她認出了丟的小狗,卻沒有主動上前,她意識到了自己現在的處境連一個寵物都無法保護,而父母用「為你好」的名義就能抹殺自己所有的粗暴行徑。
在多年以後,李玩會長大離家,她會給自己撐起一片成長的空間,在過年回家的飯桌上,面帶職業性的笑容,心裡冷笑著。
Ⅳ 關於狗狗的電影
1、狗狗與我的十個約定
導演:本木克英
編劇:澤本嘉光/川口晴
主演:田中麗奈/加瀨亮/福田麻由子/豐川悅司/高島禮子
類型:劇情/喜劇/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語言:日語
上映日期:2008-02-08(日本)
片長:117 分鍾
又名:我和狗狗的10個約定 / 我和尋回犬的十個約定 / 與狗狗的10個約定 / 十個約定 / 10 Promises to my 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