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D電影是用特殊的方式拍攝的還是用軟體製作的 如果是用特殊的方式拍攝那為何有2D轉為3D的電視
都有。
近兩年新出的3D電影都是用3D攝像機(就是雙鏡頭攝像機)拍的。效果較佳。
普通電影也可以2D轉3D的(又稱偽3D),但效果較差。大部份轉換方式轉換後,只有凹進去的景深感,但沒有凸出來的感覺。也有一些轉換方式能轉出較佳效果,但需要人工操作而且轉換成功率並不高。
理論上所有電影都能轉。
2. 2D電影轉3D重新上映,不談別的,3D效果如何,與3D拍攝的相比呢
目前市面上主流3D影片製作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實機拍攝,使用兩台3D相機拍攝出左、右眼影像,這種方式一般被稱為「真3D」;另一種是通過數字技術對2D影像進行後期處理,製作出左眼及右眼用影像,這種就被稱為2D轉3D,也就是不少人所說的「偽3D」。
轉3D也叫2D深度技術,從製作流程上來講通常有3個主要流程:
一、摳像,簡單說就是根據結構將畫面分解為各個部分,也叫藍綠屏摳像合成技術。
二、深度,也叫景深,即將分解後的畫面配上深度信息,主要分深度信息提取、深度圖生成。這是將平面轉換為立體最重要的一部分。
三、匹配,最後將做成的深度圖匹配給原畫面進行合成,3D效果便初具模型。
轉制3D和真3D電影區別很大:很多地方甚至根本沒有3D效果,而且畫面很暗。
如果影院的3D設備落後,亮度不足等問題,視覺效果差異並不太大,有時候跟你在哪看的都有關系。你還得會挑影院,會挑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