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朝花夕拾中造成魯迅棄文從醫的直接原因的兩件事
魯迅棄醫從文的兩個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電影。
這兩件事對探索救國救民之道的魯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魯迅深感弱國弱民倍受歧視的悲哀,激發了他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為拯救民族、富國強民的斗爭精神。
「看電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魯迅。他極為沉痛而憤慨地寫道:「中國是弱國……也無怪他們疑惑。」用這樣的反語來表達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傷,思想上所受到的極大的震撼,以及改變志向,棄醫學文的決心。
(1)朝花夕拾中看電影事件是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朝花夕拾》是魯迅在受到政府的壓迫、「學者」們的排擠,又歷經戰亂後寫下的回憶。對往事的回憶,只是現實生活的一點安慰,而每一個美好的回憶又都有一個悲慘的結局:百草園和綉像摹本賣掉了,長媽媽也匆匆告別了人世。
本應是激發人們的愛心的《二十四孝圖》背後,卻隱藏了謀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惡禍心。去留學,並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師長,卻因為感受到醫治人的精神比醫治身體病症更重要而離別了,在學校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愛農,終究擺脫不了貧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運。
在對這一連串苦樂參半的事件的記敘中,作者還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貓,小小的,帶給作者遐想的隱鼠的失蹤,只是個象徵的意念。
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這才是作者仇貓的動機:它在奪人所愛。從魯迅先生一生的經歷看:嫉惡如仇,不過是對缺乏愛、失落愛、痛惜愛的一個自然反應罷了。
『貳』 藤野先生——魯迅 看電影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這個事件常被人們稱為「幻燈片事件」,當時正是日俄戰爭(這場戰爭是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日本國內氣焰囂張,軍國主義意識已四處彌漫。在仙台醫學院課余之時,常放映一些關於日俄戰爭的時事幻燈片,有一次魯迅卻在其中一張幻燈片上看到了自己的同胞,據說是給俄國人做間諜,被日本人捉住了,要砍頭,周圍卻有許多中國人在圍觀,臉上盡是麻木的表情。這一張幻燈片給魯迅很大的刺激,使他明確地意識到中國人最大的問題不在於身體的不健康,更大的問題在於精神上的「疾病」,即麻木、愚昧、不覺醒,所以魯迅認為首要的任務在於改變國人的精神,而改變國人精神的一個途徑就是文學,因此,魯迅結束了在仙台的學醫之路,而返回東京開始進行文學事業。可以說,這是魯迅成為作家的一個重要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