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4億人口怎麼來的50億票房
14億人口怎麼來的50億票房:因為一張影票。這票價是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有幾千萬人看這部電影,票房可能就已經突破50億了,所以這是很正常的現象.50億票房是指電影總票房成績累計達到50億元。就是參與演出的電影總票房成績累積50億元。國內「50億帝」是黃渤,憑借《心花路放》、《泰囧》、《西遊降魔篇》等片,總票房成績跨越50億元幣。可以說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影帝了。
票房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在現今的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
票房在英文里的意思為「盒子辦公室」。這個詞來自於早期的戲院,要進入便宜的座位區需花費一個銅板,這個入場費是要放在位於入口閘門上一個鎖住的小箱子。當箱子裝滿的時候,會有工作人員將箱子拿進一個小房間進行清點並收藏。因此這個財務部門相關的小房間就被稱為「盒子辦公室」(BoxOffice)。
電影行業,票房達到50億是一個很不容易的里程碑,達到這個標椎的,一般都是大咖,要求的不只是演技,更是對電影的直著以及努力,國內票房達到50億的演員有吳京、黃渤、沈騰等演員。
中國票房分賬在中國票房分賬的基本原則是:首先,需要在總票房中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剩下的錢當中,作為放映場所的影院拿走57%,製作方和發行方拿走43%。然後,製片方會根據事先的約定支付發行方一筆費用。剩下的錢扣除成本了之後,製作方和投資方再按約定分成。
在好萊塢,有三種分賬模式可以選擇。第一種是和中國一樣的固定比例分賬。第二種是影院會支付一筆費用給製片方買斷影片,然後這部影片的全部票房都歸影院所有。
第三種,是好萊塢最流行的分賬模式,也就是階梯式分賬:在好萊塢製片商的一些大片上映的第一周,製片商可以拿走80%的票房而影院只能拿走20%,這樣製片方就能盡快趁著影片的熱度收回成本。
但隨著影片上映時間變長,製片商分到的票房會越來越少,第二周、第三周在60%左右,到了第四周可能就只有20%。
Ⅱ 一部電影的票房假如是10億,那麼這10億元究竟會誰分了呢導演還是影院的老闆
票房怎麼分法規和行業協會都是規定好的,不是哪個導演或老闆隨便拍拍腦袋決定的
對於國產電影,票房按如下分成:
電影發展專項基金5%,交給國家電影管理部門
消費稅3.3%,交給國稅部門
剩下的部分42-48%給製片方和發行方
52-58%給院線和放映方
進口片又分兩種
一種是批片,就是有進口權的國內發行方(國內就中影和華夏兩家有進口的權)一次性付給國外製片方一定的費用(一般最多不超過100萬美元),票房全部歸發行方、院線和放映方所有,絕大多數非好萊塢電影都屬於批片,部分好萊塢B級製作的電影(投資額在8000萬美元以下)也屬於批片;一種是分賬大片,按國外製片方35%,國內發行方17%,放映方48%分配票房,基本都是好萊塢電影。
如果還不明白請網路「易網路:電影的票房如何分配?」有更詳細的解釋
導演拿多少和票房沒有必然聯系,有的是拿死工資的,票房再高也分不到他頭上,也有的確實是按票房分成的,但這種情況比較少,有的是票房高於多少會得到額外獎勵,具體要看拍這片時導演怎麼和製片公司簽合同,沒有統一的規定。
現在影院都是計算機售票的,都是和行業主管部門聯網的,是做不了假的,就像賣彩票的網點也對銷售額做不了假一樣的道理。
Ⅲ 中國只有10多億人,電影戰狼2,30多億的票房,請問這票房怎麼來的
1、一張票30-40元,30億的票房是一億人看電影!
2、電影票並非都是30-40元的,我們這里也有60元每張的,所以總人數肯定低於1億人!
在可能有一個人看了好幾次電影,這也是可能的!
3、現在全國都聯網,票房一般都通過團購等軟體購買,有無多少票房,一目瞭然!
Ⅳ 中國只有10多億人,電影戰狼2,30多億的票房,請問這票房怎麼來的
一張電影票的價格大約在30至40元之間,據此計算,30億的票房意味著大約一億人購買了電影票。然而,電影票價並非固定在30至40元,一些高端影院或特殊影片的票價可能會達到60元一張。因此,實際觀影人數肯定少於一億。考慮到有些人可能多次觀影,這也是一種可能的情景。
現在,中國的電影票銷售普遍通過網路平台進行,無論是在線購票還是線下購票,所有交易都會被記錄在案,通過團購軟體等工具,可以輕松查詢到確切的票房收入。這種透明化的票房統計方式,使得我們可以准確了解觀影人數。
此外,由於中國的電影市場正在快速發展,觀影人群基數龐大,電影類型的多樣化也吸引了不同年齡層次和興趣愛好的觀眾。因此,即便觀影人數看似龐大,也符合當前電影市場的實際情況。同時,隨著技術的發展,線上觀影、點播等新型觀影方式也在逐漸興起,為電影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電影票房不僅僅反映了觀影人數,還包含了票價、放映場次、電影質量等多個因素的影響。高票房並不一定意味著觀影人數特別多,而是綜合了上述多個因素的結果。
綜上所述,雖然30億的票房看似驚人,但通過詳細的票房統計和觀影習慣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實際觀影人數遠低於預期。這反映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多樣性和觀影習慣的多元化。
Ⅳ 中國才十四億人,為什麼有的電影票房動不動就是十幾億
中國電影總票房才600多億,這個什麼概念,中國餐飲總規模4.7萬億,汽車1.4萬億,連洗浴行業都有5000多億。如果整個中國電影是一個公司,基本等於中國500強第276位淮北礦業的營業額。
票房計算是根據票價計算的。因為網上購票一般在30-40元之間,取均價35元計算,《戰狼2》觀影人次在1.6億,1.6億*35=56億,《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影人次在1.39億,1.39*35=48.65億,《美人魚》觀影人次在9200萬,9200*35=32.2億左右。
中國14億人口。只需要14個人中有一個人觀看就有1億。1億*35=35億的票房。中國電影市場的狀況符合「二八定律「,即20%的影片瓜分了80%的票房,80%的影片只能靠剩下的20%勉強生存。
Ⅵ 電影都是從哪方面收益的呢
近年來,內地電影市場火爆,動不動就十億以上票房,那電影僅僅就是票房收入嗎?其實不然,還有廣告、版權、以及相關衍生和周邊這一系列的收益。
首先是票房,這是電影的主要收益途徑。現在城市的大型綜合體裡面都會有電影院,很多人都會選擇在空閑時間去看一部大片,度過精彩的兩個小時,釋放工作的壓力。年輕的男女談戀愛時多數也會選擇去看電影,增加平時的話題,同時增進了解。生活水平提高了,幾十塊錢的票價並不難出,所以看的人多票房收入就高了,動不動就上億,這裡面的盈利空間還是很大。
綜上,拍電影如果紅了,真的可以賺得盆滿體缽。很多電影的拍攝成本幾千萬,就如同《戰狼2》系列,投資是一兩個億,票房最後是50多億,雖然按照三三分賬的演算法,很多錢要花在宣傳和影院方面,最後留給投資方和主創手裡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