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院跟影片是怎麼分成的 比如一張電影票為30元,那麼電影院拿多少 導演能拿多少,製片人和演
按照中國電影的票房分賬慣例,假如是100元的票房,
5元錢是要上繳的電影基金,上稅3.3元,剩下的91.7元,
影院拿走35—40元,院線拿約5元,製片發行商方拿剩下的約50.
導演,編劇、演員沒有分成,只有報酬,但一般都會約定分紅。分紅導演和大牌演員一般沒問題,但編劇就拿得到拿不到就兩回事了。(本人就是編劇)
Ⅱ 電影院怎麼把片子拿到自己電影院的 大概多少錢一部電影
影院的收入主要來源是票房的分賬,並不是拿到電影的時候就要付錢!而是等到電影下線,看上座率最終付給電影發行方錢!所以電影院不會因為電影票房的好壞虧損!只不過會影響收入而已!影院和院線之間在價格上五五分賬。院線在下發一部電影的時候會規定一個影票的最低售價,也就是說電影院在任何的促銷基礎上不得低於這個價格。其次影院的收入是電影的貼片廣告,每部電影前面的廣告有一部分是院線植入的,這個部分也是要給影院一些分賬的,另外的部分是影院自己所拉來的廣告植入。一般電影前面都會有貼片,離正式影片越近的廣告越貴。再有影院的100%完全收入就是賣品部,所以現在影院很多小賣部都是影院收入的大頭,包括一些後產品。這些都是每家影院自主獨立經營的內容。以上基本是影院的三大收入點。當然還有一些場地的出租,和影廳的包場會議、活動等
Ⅲ 電影院抽成比例
電影院在電影票房中的抽成比例通常為50%-60%。以下是對這一抽成比例的詳細解釋:
1. 電影院的基本抽成比例
在中國電影市場中,電影院通常會獲得電影票房收入的50%-60%。這一比例是電影院運營的主要收入來源,用於支付租金、員工工資、設備維護等日常運營成本。
2. 其他參與方的分成比例
除了電影院外,電影票房的分成還涉及院線、發行方和製片方。院線通常佔5%-10%的票房收入,發行方也佔5%-10%的比例。在某些情況下,發行方還會額外收取2%-5%的發行代理費。製片方則通常獲得30%-40%的票房收入,但這一比例可能會因發行代理費等費用的扣除而有所降低。
3. 抽成比例的變化因素
電影院在電影票房中的抽成比例並非一成不變。具體比例會根據影片的市場表現、影院與製片方的協商結果以及市場競爭情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對於熱門影片,電影院可能會獲得更高的抽成比例,因為這類影片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從而增加影院的收入。
4. 總結
綜上所述,電影院在電影票房中的抽成比例是一個相對固定的范圍,但具體比例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了解這些影響因素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電影市場的運作機制,以及電影院、院線、發行方和製片方在電影產業中的利益分配關系。
Ⅳ 票房收入電影院能夠拿到多少電影票房
1. 電影票房中,國家先扣除5%的電影專項基金和3.3%的稅款,這部分合計約8.3%,剩下的票房收入為91.5元。觀眾在購票時已自動為國家繳納了稅款,成為了一名納稅人。
2. 在剩餘的91.5元中,大約一半,即45.75元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其中,院線獲得約5%,即4.575元。例如,萬達、金逸等垂直管理的院線,這兩塊收入通常被視為一個整體。
3. 在院線和影院分得款項後,發行方會收取一定比例的發行代理費,通常為票房可分配收入的5%至15%。票房可分配收入是指總票房扣除3%的電影基金、5.5%的稅款以及院線和影院的分成款(比例約為38%至43%)後的金額。此外,發行總可分配收入還應加上其他渠道的收入,如電視、音像、網路、政府獎金和海外收入。
4. 發行方在發行總可分配收入中扣除發行傭金、導演或主要演員獎勵(如有)、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如拷貝費和宣傳費)以及稅金後,剩餘金額為片方的凈發行收入。通常情況下,每100元票房收入,片方能獲得約30元以上的凈收入。
5. 對於成本為500萬元的影片,如果同樣投入500萬元用於宣傳發行,整體投入將達到1000萬元。如果僅依靠票房回收成本,至少需要3000萬元的票房才能實現盈虧平衡。不過,某些電影如甄子丹的動作片,若在海外有收入,國內票房的盈虧平衡點將不必達到成本的三倍。大致可以這樣估算。
Ⅳ 電影票房怎麼分配
電影票房的分配通常涉及製片方、發行方、院線和影院等多個參與方,分配方式及比例如下:
製片方:
發行方:
院線:
影院:
此外,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綜上所述,電影票房的分配是一個涉及多個參與方和多種分配比例的復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