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能詳細說說影片《末日浩劫(後天)》中所引用的理論依據
《後天》一幕,真會到來嗎?
——訪美國馬里蘭大學氣象系教授李占清
溫室效應引發北極融化,地球隨之進入冰河期,象徵高度現代文明的美國紐約瞬間變成了冰封的城市,人們紛紛被凍死在雪地里……出現在近期熱播的美國影片《後天》中的這一幕,是如今溫室效應的未來結局嗎?近日,記者就溫室效應影響下的全球氣候變化,以及廣東的氣候環境等問題,采訪了專程來參加廣東省氣象局「氣象與可持續發展論壇」的美國馬里蘭大學氣象系教授李占清博士。在當前全球氣溫上升的情況下,電影表現的災難會變成現實嗎?
「Nobody knows!」(沒有人知道)李占清表示,沒有人能夠肯定會發生什麼樣的災難性氣候,用絕對化思維對待溫室效應引發災難性氣候的斷言是不恰當的。李占清主要研究全球變化及環境遙感,並受到美國宇航局資助專門從事中國地區環境與氣候變化方面的研究。
他說:「在可依據的氣象資料非常少的前提下,現在的氣象預報模式,遠遠沒有達到可以預報未來幾百年,幾十年,甚至幾個月的天氣情況階段。《後天》只能說是一些科學家,甚至不是科學家,是幻想家在有限的現代科學知識的基礎上的一種藝術化的描述。「
但是,李占清也表示,影片的情節並非完全沒有依據。當前的一些觀測數據,確實可以證明人為因素對於氣候的影響顯著。他說,高緯度地區、極地地區的氣候變暖要比低緯度地區明顯得多。高緯度的氣溫變化其中一個明顯表現就是海冰變薄。美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在北極用破冰船實際觀測冰的厚度,發現與以往的資料記錄相比冰層確實變薄。
北極冰化成水使得海水稀釋,就會影響到高緯度地區與低緯度地區的熱量循環。其後果便是,高緯度地區越來越冷,低緯度地區越來越熱。地球將不得不依靠大氣波動來平衡。這將意味著災害性天氣之一的風暴,會發生得比較頻繁。
國際主流科學家都認為高緯度的氣溫變化會導致北極冰川的融化。
溫度持續上升,冰雪融化的後果是嚴重的。李占清說,冰雪覆蓋范圍減少,則可反射的陽光就少,地面吸收太陽能增多,致使溫度升高。溫度升高便融化更多的雪,依此循環,氣候加速惡化。
李占清說,當前全球氣候正處於被破壞的過程之中,未來不容樂觀,「這種災難性氣候的發生是有可能的,最起碼我不能說不可能」。
但是,他也表示,氣候變化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多種因素都會起作用,溫室效應會否最終導致《後天》的氣候災難,目前仍未可知。
近一百年來廣東氣候變化顯著,溫室效應也越來越明顯,這是否與廣東工業化進程有關呢?李占清建議,國家氣象局和廣東氣象局可以進行科學實驗,並通過各類實際觀測數據分析,來驗證工業化對氣候的影響。「廣東擁有較長的氣象實際觀察記錄,氣象事業發展早,發展快,可以作為全國其他省區的一面鏡子,也可以與廣西等氣候條件相似的地方進行對比分析,通過一系列的科研,得出中國工業化地區能量交換進行模式的初步結論。」
Ⅱ 電影《後天》觀後感
電影《後天》觀後感範文(精選9篇)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後天》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看完了電影《後天》,心裡不覺感觸良多。影片講述的主要是:由於人們無修止地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遭到了大自然的報復,造成環境惡化,氣候極端變化,全球忽冷忽熱,一些地方下冰雹,一些地方下暴雪,形成了又粗又長的冰柱;一些地方天氣極其炎熱,一些地方極其乾旱,缺水問題極度嚴重;許多地方還發生龍卷風。通過影片,告誡人們不要破壞地球、破壞環境,要珍惜我們的地球,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後天》中的主人公——古氣候學家傑克·霍爾為了去營救被困於紐約的兒子,不惜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在冰天雪地里前往紐約。這里體現的父子之情,是多麼純正——不論他們平時的相處時間是多麼的少,無論傑克為了研究多麼忽略他的家人,但在關鍵時刻,他做了保證,他前往,前往他兒子的身邊。他的兒子森同樣的愛他的父親,當被問之最快樂的假期時,他的回答竟是和父親一起遇難十多天。遇難可不是什麼好事,可是能和爸爸在一起,那就是最美好的。當颶風眼襲擊過後,通往「希望」的門被打開時,傑克和森面對面的那一刻,那種激動時不能言語的,不用說「我愛你」,只有一句「you make it」就能表達出全部的情感——欣慰,激動,無限的親情,溫暖的愛。
《後天》之中友情、社會責任也隨處可見,傑克研究所的朋友們,陪伴著他踏上了凶險而未知的旅途;森的朋友們,陪著他去尋找救命的葯物;傑克的妻子——一名醫生,在最後一刻都陪在她的病人身邊;大量的研究人員在不懈的努力改善環境問題。
這一點一滴,都會讓我體會到這部「災難片」的深意,就像那個博士說的話一樣:「重要的不是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而是他會長大」,是的,重要的不是明天會怎樣,而是會有明天——有一個明天讓我們創造。
總而言之,保護環境不是一個人的責任,也不是一個國家的職責,而是全世界人共有的責任,如果我們還繼續破壞和污染生活環境的話,那麼人類的後果就像在本片上演在屏幕上的一樣,相信每個人都不希望電影中的災難再在現實地球上上演一遍。
今天,我在家裡看了《後天》這部影片,它讓我觸動很大,讓我懂得了要愛護地球,不應該隨意的去破壞我們的地球。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終於知道了人類有多渺小,而大自然的反撲力量有多大!
《後天》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全片匯集了大量頂尖特效,由於影片中氣候異變是先由海水因氣溫急速下降而驟然冰凍,因此包括艾菲爾鐵塔、倫敦大笨鍾都將被凍成冰柱,場面極為壯觀。陰雲密布的深藍色天空下,一片白茫茫無邊無際的雪地。
天與地之間,冰雕般林立的高樓晶瑩澄澈,不多的人點綴其中。忽然,大自然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人類破壞的環境平衡恢復到另一個平衡點。在七到十天的時間內,通過颶風、海嘯、冰雹等等極端而恐懼的辦法,將整個北半球的溫度降到南極的水平。我們可以看到,正在飄揚的美國國旗,一瞬間被凍結,在空中飛翔的直升機,因為輸油管突然凍住而突然墜落,走出屋外,剎那間就會成為冰人……
所以,我們一定要阻止這樣可怕的事情發生,那麼我們要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如:
1、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2、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3、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4、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5、盡量以步代車或騎自行車。
我們現在一定要愛護環境,愛護我們的地球。否則,就會出現《後天》中的景象!
最近,我看了一部美國科幻災難片《後天》。在《後天》這部電影中,主人公賀爾教授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風暴將到達美國,於是他馬上報告副總統,要求把人們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否則將會死傷無數,但是副總統並不相信這些。這時,賀爾的兒子森姆正乘飛機飛往紐約,在途中他乘坐的飛機遇到一股強大的氣流,森姆特別害怕,不過最終他們還是到達了紐約。
就在他們到達紐約的晚上,在北極的研究人員給賀爾發了一個電報,上面說,海洋的溫度直接下降了十三度,風暴來臨了,人們四處逃竄。這時 *** 才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災難。他們找賀爾教授做分析,分析出來的結果令人難以想像,這個巨大的風暴將把整個歐洲的北部全部封凍。這時,賀爾教授想起正處在風暴風眼中的兒子森姆,於是他馬上動身,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兒子與他的夥伴救了出來。
從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父愛的偉大與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片中賀爾教授為救兒子不惜一死,而且在途中一名同伴死去了,但他並沒有害怕,冒著危險仍然堅持去紐約。人們常說母親的偉大,而在這部片子中體現了父親同樣是偉大的。森姆能有這樣的父親真是幸福啊!
巨大的風暴是因為人們隨意破壞環境而造成的,這叫自食其果。今日種下惡因,明日自食惡果。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但又太容易受到傷害。人們只有保護好環境,人類才能在地球上繼續生存。
請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
暑假中,姐姐從美國回來,我們一起從網路上觀看了電影《後天》。這是一部美國好萊塢拍攝製作的災難片,氣勢恢弘,場面巨大。
影片的場景顯示在地球上的美國,某日,氣溫驟降,氣象學家傑克?霍爾在觀察氣象後指出,地球將會面臨冰河時代,並報告國會通報全球,讓人類全部遷移至赤道方向。這時,地球的災難從紐約開始爆發:巨大的海嘯沖向城市,沖入了道路、地鐵、隧道,將車輛、生物、樓房,一切地面上的、地下的全部被淹沒。曼哈頓大廈也遭到強烈旋風的襲擊,大部分被毀壞。大水淹沒了紐約,淹沒了美國,吞沒了美洲、歐洲。從此,地球上到處是冰天雪地的景象,冰河時代再次出現在地球上。影片最後把鏡頭重新拉回美國。那些艱難生存下來的人們,美國人、英國人以及全世界人民正艱難地向依然安全的墨西哥遷移,請求加入到墨西哥難民營。
影片雖然是科幻的,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但是近些年來,地球上各種災難頻發,我們無法預知什麼時候會有毀滅性的災難爆發。那麼,這些災難發生的原因是天災還是人禍呢?答案是人為造成的。人類為了短時的眼前的利益,對資源、對自然進行無度的開發,造成植被破壞,大氣層破壞,水污染等等。這樣下去,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將失去自我修復的能力,也許「後天」,冰河時代會真得來臨。
今天聽老師講了可持續發展,看了美國大片《後天》感觸特別深。
影片描述的是人類末日,由環境污染使人類進入第二次冰河紀,在這種情況下表現出來的世人百態。主角氣候學家傑克營救兒子的那段情節讓我很感動,可能是看影片太少了,但的確值得人深思。
我覺得自己很自私,而且不夠堅強,是很不堅強。看問題也很片面。
首先,如果我遇到了影片中的情況,第一種可能的結局就是——我被嚇死了,可能性50%,遇到突如其來的災難,我會很害怕,而且總往壞處想,很悲觀,反正怎麼做都是死,乾脆等死好了,而不是冷靜的分析主要矛盾,看清形勢,盡力求生;第二種可能的結局是——我隨波逐流,跟著大多數人走,我愛隨大流,很多時候沒有自己的思想,總是覺得大家都這樣,那我也這樣好了,也許有時候這是對的,但沒有自己想本身就是很危險的。第三種可能的結局是——我生存下來了,可能性為0。至少目前我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所以我需要正視這個問題。
其次,對於影片中的危難時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很感動。羅拉是個品學兼優的女孩,她為了自己的未來拚命的學習,參加競賽,競爭各種各樣的榮譽,但是被圍困在圖書館後,她發現自己沒有未來了......;森愛上了羅拉,所以他參加了競賽,在與羅拉一起被困後,表現出了巨大的勇氣,過人的智慧和冷靜。森說「我爸爸一定會來救我的,我相信!」正是這個堅定的信念使他頑強的度過難關,最後見到了來營救的父親;傑克答應了兒子去救他,於是歷經千辛萬苦,盡管種種跡象表明兒子生還的機率為0,他仍然信守諾言,找到了最後一刻,終於相逢了!傑克的'妻子在危難的時刻堅持留下來照看生病的小孩,不僅僅是母愛使她這么做,而是她原本就有一顆無私的心.....弗蘭克為了不拖累隊友自己割斷繩索,那位老年科學家平靜的面對死亡......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動,讓我反思,如果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我會怎麼樣?我會不會為了男友冒死去找葯品,我會的,因為我愛他;我會不會在朋友危急的時候挺身而出,我也會的!我會不會在危急的時候留下來照顧一個陌生的患絕症的孩子?我不知道,所以我的愛是狹隘的,至少在現在,我覺得自己是很自私的那種,是一直以來的生活環境或者是別的一些原因造成了現在思想上的諸多毛病,也不是一時能改掉的,我討厭自己的這種小氣和自私!
如果不從思想上改造自己,讓積極向上,熱情無私的堅定信念充斥身心;如果不用知識武裝自己,讓自己至少具有生存的常識和本領,至少要有一顆有思想的腦袋!
今天就先寫到這里,我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因虛榮而說的不切實際的話,因狹隘的私心而做的不對的事情,真實地面對自己的生活,面對困難,想想...,沒有什麼是不能克服的。
今天,上課時老師讓我們看了一個名叫《後天》的電影。
講的是因為人類對地球污染太大,最終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一些地方下起了很大的冰雹砸死了很多人,一些地方颳起了龍卷風,還有一些地方發生了海嘯。
當我看到的這種情景的時候不禁嚇一跳,災難好可怕啊,當時連動物也焦燥不安的,不停的叫著,因為動物有預感,它們知道災難將要發生,而知有人類不知道的,該干什麼還干什麼,完全不知災難要發生。
當時他們還興致勃勃地開著舞會,完全沉於幸福之中,哪知外面已烏雲滾滾,閃電一個接著一個,好像要把天劈開,陰森的恐怖至極,就像可怕的森林。
當人看到時,只見遠處的不知什麼咆哮起來一下子飛出幾丈高,咆哮著發起進攻,啊龍卷風來了,一下就毀了幾十座房子,它像發瘋似的兇殘地向人們卷來,人們頓時驚慌失措,看到幾萬丈高的龍卷風,嚇傻了只知道逃命,遠處的兩個龍卷風漸漸地合二為一,更兇猛了,把汔車一下吹到幾丈遠,它咆哮著,來找人類報仇了。
人們都看著兇猛的龍卷風,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看著被吹塌的房屋一時之間都嚇傻了。
大自然不給人類一點喘息的機會,海嘯發生了,大海變的波濤洶涌,當時還下著雨,人們都躲進了圖書館避雨,而這時的大海一浪比一浪高,最終瘋狂地朝人類住的城市發起進攻,它是那麼的凶,飛快地向人類逼近,人類嚇得什麼也顧不得,只是逃命,但還是不少人結束了生命,大海頓時吞食了整個世界……
看完這個電影後,我知道災難多麼可怕,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地球,不讓它受傷害,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吧。
我是他父親,我絕不能食言。
當暴雨來襲,海水洶涌,風暴肆虐,氣溫以每秒十度的急速下降,這種危機情況下,還看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你的面前被凍死,在這個時候,你會如何抉擇?是選擇等死,還是積極地反抗,用盡全身力氣去與大自然抗爭,相信自己可以活下去。
勇氣
不管你怎樣抉擇,但我看到電視里《後天》的主人公桑姆並沒有放棄,全球變暖導致氣溫驟降,第二次冰川時代即將到來,但很多人都被蒙在鼓裡,桑姆跟隨隊友去往紐約參加知識競賽,全然不知即將發生的災難,而桑姆的爸爸是一位氣候學家,他深知災難即將來臨,卻未料災難來得飛快,轉眼海嘯在紐約肆虐,暴風已經形成,他為了他兒子而感到憂心忡忡,焦急萬分。
當我看到一股股龍卷風合為一體,汽車,房屋,人羣被大自然肆情摧毀,只留下一片廢墟,不禁為桑姆由衷地擔心,這種災難恐怕是常人無法承受,而桑姆出乎了我的意料,當海水呼嘯涌進城市,看到十幾米的浪朝他撲來,他並沒有就這么逃走,還是奮力跑向自己的隊友,將她拉著一起逃進了圖書館,如果不是他,隊友可能已經命喪黃泉,現在想起來,當時是勇氣與情誼讓他這么做,當看到災難來臨,誰還會想去救自己的隊友呢?恐怕早已四處逃命,而桑姆的理智與勇氣讓他成功了,我還看到,當隊友因傷口發炎而得病,他又勇敢地站了出來,跑到寒冷的外面去尋找葯物,還奮力與狼進行搏鬥,在溫度急降之用,他沒有放棄與自然搏鬥,燒書取暖,這是何等的勇氣,他是多麼勇敢這一點,不正是我們這些青少年應該學習的嗎?在災難來臨之時,理智思考,表現出無盡的勇氣,我們這些人,能做到的又有幾人?我們,難道不應該進行反思嗎?
承諾
電影最令人揪心的,莫過於桑姆與爸爸的承諾,電話里,桑姆爸爸聽到兒子的現狀,立即做出了帶上自己在北極時的行裝,從華盛頓去遙遠的紐約營救自己兒子的決定,並向兒子承諾一定會救他兒子。而桑姆也保證在圖書館中等待他的父親,父子兩人的承諾交替,讓我覺得溫暖。原來這便是愛,父子之間濃濃的愛。我看到桑姆父親不顧家人與同事的勸阻,以及官員友好的警告,跋山涉水,踏過冰原,走過雪影,他的朋友因跟隨他而喪生,喪友之痛之餘,又踏上征途,我不禁為這個平凡而又偉大的父親感動著,父親為了救桑姆,差點喪了命,這是對兒子多麼濃烈的愛!這才發現,其實為人父母者都是一樣,願意為了孩子舍棄了一切,記得桑姆父親在雪原帳篷里的一句話:「我是他父親,我不能食言。」就為了對兒子的一個承諾,費盡心思,不顧生命危險,去救不知是否在世的兒子,這才發現,父母,是如此的偉大,對孩子的承諾,願用生命去達成,當桑姆與他父親緊緊擁抱在一塊兒的時,我被這幕幸福場面感動了,或許,當災難來臨之時,會不顧一切救我們的恐怕也只有我們的父母,即使之前一直不合,即使從未長時間獨處。
災難,是難免的,勇敢地面對災難才是戰勝災難的唯一法寶,即使明天世界將毀滅,後天我們便不在人世,但努力過好每一天,做好自己的承諾,去愛自己的父母。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是的,我們都相信春天就要到來了。
看電影,有人喜歡看喜歡,有人喜歡看劇情,而我,則喜歡看災難片。在2012年前,因為瑪雅預言的傳聞,有很多的災難片橫空出世。比如集合了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綜合體的《2012》,比如氣候變化的《後天》《絕對零度》,比如專門描述地震的《10.5級大地震》。
昨天,重新刷了《後天》,這是描述因天氣變化而導致的冰川時代再次來到的電影。印象深刻的是男主和兒子之間的感情變化,在計程車上,說起自己F的成績時,兩個人的對白。
每次刷這部刷,我都深刻的體會到:知識的力量。當很多人在風雪停下後,從圖書館走出去時,他在努力的阻止大家,讓大家留下來才有活的機會,而更多的人則只是相信自己的想法;在通訊中斷無法和外界取得聯系時,他的同學自己製作無線收音機,收聽各地的消息。知識的力量。
在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無力的。這樣的災難片,讓人獲得希望。有時,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環境,最終我們學會的是適應並生存。
疫情的數據每天都在向著好的方向變化。最終的結果卻不只是消滅病毒一種可能。曾經出現過的瘋狂病毒,最終的結局是我們有了治癒的方法而變得普通,病毒與我們共同存在於生活中。這次的病毒,可能依舊是如此。
有時在想什麼是生活?小的時候,生活是希望,是未來可以工作、賺錢、戀愛、結婚,是和美好的事物共存;慢慢的,你會發現,生活中並存的,除了美好,還有悲傷和遺憾,有失意和痛苦,慢慢的,你的生活中並存的內容更多。
面對生活,我們努力去改變,讓它變的更美好;同時,我們也在慢慢的學會適應環境和調整自己,這世界,並非只有我們。
吃一塹,長一智。困苦與挫折,讓我們成長。
我在前幾個月前,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做《後天》,我原以為不好看,便拒絕了父母,但我父母說:「看看吧!看完你再做決定。」我心想:「好吧!看這部電影,也沒么損失阿!」現在,讓我告訴你故事的情節吧!
這部電影是在描述全球溫室效應造成各地天災頻傳,暴風雨、龍卷風、地震、海嘯、山洪爆發等等,一名氣候學家試圖找出拯救地球方法,但之前他必須搶救危在旦夕的兒子,他的兒子被困在冰河包圍的紐約城的圖書館中,氣候學家決定自己去拯救兒子,並在和兒子通話中告訴他:「在室內燒點東西保溫,不要出去,一出去,馬上會被凍傷,嚴重可能會死的。」過了不久,大家發現雪停了,他們想說趕快逃命吧,他的兒子試圖告訴大家他爸爸說的話,但大家都不相信他,只剩下他的好友。流浪漢和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大家一直燒書,並相信他的爸爸一定會來,途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最後,他的爸爸終於來了,他很慶幸自己的兒子能聽他的話,並存活下來。
我看完了這部電影,我很感動,也很害怕,問爸爸說:「我們會不會遇到冰河時期?」爸爸微笑著說:「有可能吧!也有可能在你的四。五代會遇到。」我很想問爸爸:「你怎麼都不害怕呢?」但我沒做到。
我覺得大家都看過這部電影,有可能害怕,有可能不會,但是大家一定要維護這個世界,才能盡量不碰到這可怕的冰河時期,你覺得呢?
標簽: 觀後感 電影
Ⅲ 如何評價《後天》這部電影
《後天》:災難片的里程碑與警示
2004年上映的《後天》在電影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成為了災難片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豆瓣評分高達8.2分,超過93%的同類作品,位列災難片第10名。影片以其獨特的視角與預測,吸引了廣泛關注。
《後天》中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反向預言,包括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變冷,以及美國居民向墨西哥的反向移民,這些預言現在看來部分已成現實,向我們敲響了警鍾。
在豆瓣災難片評分榜上,除了《泰坦尼克號》的霸主地位,前10名中竟有四個位置被《泰坦尼克號》系列占據。如果除去《泰坦尼克號》系列電影,且排除評價人數不足一萬的電影,剩下的10部災難片中,除了《泰坦尼克號》、《釜山行》、《勇往直前》、《卡桑德拉大橋》之外,還有《後天》位列其中。
羅蘭·艾默里奇作為世界知名的導演,以其擅長的科幻災難片聞名,從1996年到2009年,他導演了多部知名的災難大片。然而,在《2012》之後,他的電影口碑有所下滑,直到《決戰中途島》的上映,才重新獲得了較高評分。
《後天》描繪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異常,最終地球進入新冰期的可怕場景,這一描述並非虛構,與地球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件相呼應。新仙女木事件,即第四紀冰期結束後的突然降溫事件,給地球帶來了長達數千年的低溫,對自然環境產生了深遠影響。
影片中展現的災難,包括巨型冰雹、巨型龍卷風、海嘯和極端低溫,以及美國居民向墨西哥的反向移民,揭示了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潛在威脅。這些場景令人震撼,提醒我們重視溫室效應的影響,以及全球環境變化對人類生存的挑戰。
盡管我們無法確定未來是否會發生類似的災難,但《後天》呈現的警示提醒我們,災難離我們並不遙遠,全人類正遭受新冠病毒的威脅,人類活動加速了全球環境變化。我們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防止《後天》中的災難變為現實,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Ⅳ 濂借幈鍧炲ぇ鐗囬噷鐢峰コ涓諱漢鍏鑲夋悘鎴樻椂浼氬亣鎴忕湡鍋氫箞錛
濂借幈鍧炵數褰變腑鐨勮倝鎼忔垬錛岀湡鐨勪細鍙戠敓鈥滃亣鎴忕湡鍋氣濆悧錛鍦ㄥソ鑾卞潪鐨勭數褰卞伐涓氫腑錛岃嚜鍏鍗佸勾浠e悗鏈熻搗錛屾紨鍛樼殑鑱屼笟閬撳痙鍜屾紨鍛樺伐浼氱殑瑙勮寖鏃ョ泭鍔犲己錛岃繖浣垮緱鍏充簬婕斿憳鍦ㄦ媿鎽勮倝鎼忔垬鍦烘櫙鏃舵槸鍚︿細鈥滃亣鎴忕湡鍋氣濈殑璇濋樺彉寰楃浉瀵圭綍瑙併傚ぇ閮ㄥ垎鐜頒唬濂借幈鍧炵數褰辯殑騫曞悗錛屾垜浠鏇撮毦瀵昏呭埌榪欑被浼犻椈錛屽敖綆″伓灝斾細鏈夋ф牸婕斿憳鐨勬晠浜嬪紩璧峰獎榪風殑濂藉囷紝浣嗚繖浜涚湡瀹炴у線寰闅句互鑰冭瘉錛屽洜涓烘紨鍛樼殑闅愮佸彈鍒頒笓涓氭満鏋勭殑淇濇姢銆
涓嶈繃錛屽傛灉浣犲瑰ソ鑾卞潪涔嬪栫殑鐢靛獎鍦堝瓙鎰熷叴瓚o紝濡傛ф床鐢靛獎鍦堝拰B綰х墖錛岄偅涔堚滅湡鏋瀹炲脊鈥濈殑鍙鑳芥у氨澶т笉鐩稿悓浜嗐傝櫧鐒朵笉鑳界『淇濇瘡涓鍒欎紶闂葷殑鐪熷疄鎬э紝浣嗕互涓嬪嚑浣嶆紨鍛樼殑鍚嶅瓧鎴栬歌兘寮曡搗浣犵殑鍏磋叮錛屽幓鎺㈢儲浠栦滑鐢靛獎涓鐨勭樺瘑錛
褰撶劧錛屽叧浜庣敺婕斿憳鍦ㄦ縺鎯呮垙涓鐨勮掕壊錛屾垜浠涓嶈兘蹇借嗕粬浠鎵鎵垮彈鐨勫帇鍔涖傚敖綆′粬浠鍙鑳介渶瑕佸湪鎷嶆憚鏃朵嬌鐢ㄨ倝鑹叉搗緇墊潵淇濇姢濂蟲紨鍛橈紝浠ュ厤鍑虹幇鎰忓栵紝浣嗚繖鏃犵枒澧炲姞浜嗕粬浠鍦ㄩ暅澶村墠鐨勬寫鎴樸傚湪榪芥眰鐢靛獎鑹烘湳鐨勫悓鏃訛紝浠栦滑涓嶅緱涓嶉潰瀵歸暱鏃墮棿鐨勨滅敓鐞嗛厤鍚堚濓紝浠ユ弧瓚沖氭満浣嶆媿鎽勫拰澶氭NG鐨勯渶奼傘傝繖鏄劇劧涓嶆槸涓鍦鴻交鏉劇殑琛ㄦ紨錛屽洜姝わ紝鐢鋒紨鍛樺湪榪欎竴鏂歸潰紜瀹為潰涓寸潃鐙鐗圭殑鍥板冦
鎬葷殑鏉ヨ達紝濂借幈鍧炲ぇ鐗囦腑鐨勮倝鎼忔垬鍦烘櫙錛岃櫧鐒跺伓灝斾細鍑虹幇鎰忓栫殑鐪熷疄鍏冪礌錛屼絾澶у氭暟鎯呭喌涓嬶紝婕斿憳浠榪樻槸渚濊禆浜庝笓涓氳緇冨拰涓ユ牸鐨勮勫畾鏉ョ『淇濇媿鎽勭殑欏哄埄榪涜屻傝繖鑳屽悗鐨勬晠浜嬶紝鏃浣撶幇浜嗙數褰卞埗浣滅殑綺劇粏錛屼篃鎻紺轟簡婕斿憳浠鐨勬暚涓氱簿紲炪
Ⅳ 電影中有男女發生性關系的情節是真的在拍攝時有還是假的
雖然做,但是很少來真的。不然這些演員拍了電影不虧了么
Ⅵ 電影《後天》真的會發生嗎
電影《》: 本片描繪溫室效應造氣候異變球陷入第二冰河世紀故事丹尼斯·奎德扮演研究氣候變化科家霍爾教授根據觀察研究史前氣候規律提嚴重溫室效應造氣溫劇降球再進入冰河候假設結預言變現實龍卷風、海嘯暴風雪接踵至類陷入場空前末浩劫哈爾教授告訴美總統向全球宣布北緯三0度南居民赤道附近撤離北居民要做保暖與同哈爾知山姆顧危險居前往災侵襲紐約營救友奮顧身前往冰雪覆蓋北區進行救援救援與救程電影細膩交織父間情災難所表達真摯
Ⅶ 影片《後天》中的場景會成真嗎在多久後會發生
呵呵有幾種假設
1\根據南極考察冰層分析有一結論,全球氣候每各200到250年左右急劇變化一次降溫.可以重科普知識查到.(是關於大西洋暖流被截斷的後果)
2\太陽學說,太陽要經過15億年以後,會迅速冷卻,導致周圍行星冰冷.
(但是,現在學術界更多考慮的是地球變熱問題)
氣候變熱已經是可以看見的事實,大西洋和太平洋每年溫度上升0.8度,這使得全球冬季氣候反常.洪水加劇.全是世界使用石油的排放二氧化碳的結果.不然也不用推動清潔能源了(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潮汐能)
你還是不用考慮會被凍死,還是先考慮不會被煮死吧,因為全球變暖已經是不掙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