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禁放電影去哪兒能看
一般的租碟小店裡都有
而且便宜
一張上面就有很多部
拷到電腦上慢慢看
B. 高分求一部外星人電影
火星人攻擊地球 【電影名稱】 火星人攻擊地球 (Mars Attacks)
【主要演員】 傑克·尼科爾森 皮爾斯·布魯斯南 安妮特·貝南 丹尼·德·維托
【導 演】 蒂姆伯頓
【類 別】 動作/喜劇/科幻
【片 長】 106 Min
【導演簡介】
蒂姆·伯頓出生於1958年8月25日,從小由於受到良好的「照顧」而擁有封閉和孤獨的童年生活。於是,小伯頓一直沉迷於個人世界,喜歡用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生活。後來,他在在加州藝術學院學習藝術,在得到迪斯尼公司贊助給年輕動畫人的一筆獎學金後,他從此開始正式學習和從事動畫工作。他最初為迪斯尼公司的《狐狸與獵犬》之類的主流電視動畫片工作,但這些並不能發揮他特異的個人靈感的優勢,於是迪斯尼給他一定的自由,讓他從事自己的項目。
八十年代早期,伯頓先後搞出兩部短片,《文森特》和《弗蘭肯維尼》,一部是對恐怖片演員文森特的致敬,一部是《弗蘭肯斯坦》的兒童改編本。從題材上就可以看出伯頓動畫實驗短片的傾向,但這些早期作品太過顯露伯頓的個人趣味和品質,最初被認定不適合兒童觀看,並被永遠禁放。但保羅·魯本斯(又名:Pee Wee Herman)慧眼獨具,看出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具有良好的潛質,就請他製作了一部成本稍高的《大冒險》。這不僅是一部精彩的影片,而且在票房上也獲得很大的成功。於是,伯頓開始成為好萊塢引人注目的新派導演。緊接著,他執導了一部超自然喜劇片《甲蟲汁》,這部怪異而前衛的影片再次使得觀眾和影評家對這位年輕的導演另眼相看,也使他在動漫畫一類影片製作者行列中脫穎而出。
1989年,而立之年的蒂姆伯頓獲得一個開拓事業的大好機會,得以執導大製作影片《蝙蝠俠》。這是一部根據同名暢銷漫畫改編的超現實風格的娛樂片,漫畫風格和超現實的影片世界為伯頓提供了馳騁想像力的最好空間。但好萊塢多年不變的原則是,預算越大,影片受到的牽制越多。這部影片中伯頓的個人風格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突出,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是一部打上伯頓標簽的詭異陰暗的電影,在一向明朗的好萊塢賣座片中具有一種非同一般的風格和影調。這部影片在票房上也獲得極大的成功。 1990年,借著上部影片的成功的東風,伯頓又拍攝了詭異與浪漫相融合的影片《剪刀手愛德華》。影片講述的是長著剪刀手、披著凌亂的長發的「科學怪男孩」與有愛心的普通小姑娘的一段浪漫感人的童話故事。這是他最好看、最著名、也最明朗的早期作品,雖然主角愛德華造型怪異甚至有點可怕,但影片散發出的歡快與浪漫也是突出的。在這部影片的拍攝中,他也和影片男主演約翰尼·戴普建立和發展了一種富於成效的工作關系。
1992年,他又完成了「蝙蝠俠」第二集《蝙蝠俠歸來》。由於第一集的成功,伯頓有了更多的自由處理自己的影片。於是,這部影片的調子比第一集更加陰暗低沉,以至招來華納公司的不滿,但好在影片賣座還算不錯。
1993年,一部與眾不同的的動畫長片《怪誕城之夜》問世。這又是伯頓延續自己動畫事業的成功「戰役」。雖然他只是作為故事和製片出現在演職員表裡,但影片被冠名為「蒂姆·伯頓的怪誕城之夜」,顯然是打上伯頓烙印,甚至是把伯頓風格貫徹到底的一部影片。
1994年,蒂姆·伯頓帶著緬懷與敬意,完成了以一個好萊塢傳奇默片導演生平為題材的傳記影片《艾德·伍德》。這是一位臭名昭著的恐怖默片導演,他的生活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聲名狼藉,但在影片中伯頓強調的是他獨特的個人想法和對電影的執著追求。從影片結尾處一段艾德·伍德生活紀錄片的播放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得到了伯頓的同情與理解,甚至某種程度的贊賞。富於煽動力的影片也使觀眾對伍德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影片在美國的票房和評論並不好,但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很具個人色彩和感情的影片,並入圍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1995年,伯頓監制了影片「蝙蝠俠」系列的第三集《永遠的蝙蝠俠》,伯頓和華納公司的不愉快使他沒有繼續完成自己的系列。蒂姆伯頓在1996年執導了一部外星題材的科幻片《火星人攻擊地球》,這部超現實的影片使他可以再次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怪異的外星形象、近乎鬧劇的情節構思令這部影片與同類題材的其他影片顯現出不同的質感。
在沉寂了幾年之後,1999年,伯頓執導了一部古裝影片《無頭騎士》,這又是一部充滿陰暗想像力的超現實影片。片中伯頓彷彿故意在和觀眾開著實在有傷大雅的玩笑,人頭像瓜果一樣被砍下,婦女、小孩無一倖免。而伯頓也不去玩弄緊張恐怖,只是悠閑自得地向觀眾的忍受能力挑逗著。除了主人公以外,所有人的被殺似乎都是無所謂的,理所當然的,既不用你緊張也不用你興奮。這就是伯頓式的「黑色」玩笑。而在這部發生在十八、十九世紀之交的影片結尾,伯頓一掃影片中的惡作劇式的玩笑,而是充滿溫情和希望的向正在二十一世紀門檻上的觀眾致意。
2000年,伯頓將有一部《電眼人》(X: The Man with the X-Ray Eyes)獻給觀眾,相信我們屆時又將再次被伯頓世界的「黑色」想像力所征服。
蒂姆·伯頓 Tim Burton
演員 cast
1 The 78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6) ..... Himself - Nominee: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
2 3rd Irish Film and Television Awards (2005) ..... Himself
3 Venecia 2005: Crónica de Carlos Boyero (2005) ..... Himself
4 The Many Faces of Catwoman (2005)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5 Shadows of the Bat: The Cinematic Saga of the Dark Knight - The Gathering Storm (2005) ..... Himself
6 Shadows of the Bat: The Cinematic Saga of the Dark Knight - The Legend Reborn (2005) ..... Himself
7 Shadows of the Bat: The Cinematic Saga of the Dark Knight - The Road to Gotham City (2005) ..... Himself
8 Ray Harryhausen: The Early Years Collection (2005) .....
9 The Wonderful World of Roald Dahl (2005) ..... Himself
10 Shadows of the Bat: The Cinematic Saga of the Dark Knight - Dark Side of the Knight (2005) ..... Himself
11 Super Secret Movie Rules: Disaster Movies (2004) ..... Himself (Director)
12 Pie Plates Over Hollywood (2004)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13 Mario Bava: Operazione paura (2004) ..... Himself
14 Super Secret Movie Rules: Superheroes (2003) ..... Himself
15 De Superman à Spider-Man: L'aventure des super-héros (2002) ..... Himself
16 The Making of 'Planet of the Apes' (2001) ..... Himself
17 Mario Bava: Maestro of the Macabre (2000) ..... Himself
18 Sleepy Hollow: Behind the Legend (2000) ..... Himself
19 "A-Z of Horror" (1997) ..... Himself
20 Masters of Illusion: The Wizards of Special Effects (1994) ..... Himself
21 A Century of Cinema (1994) ..... Himself
22 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 Special Edition (1994) ..... Interview
23 The Bat, the Cat, and the Penguin (1992) ..... Himself
24 單身一族 Singles (1992) ..... Brian
25 Luau (1982) ..... The Supreme Being/Mortie
導演 director
1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2005) .....
2 僵屍新娘 Corpse Bride (2005) .....
3 大魚老爸 Big Fish (2003) .....
4 決戰猩球 Planet of the Apes (2001) .....
5 The World of Stainboy (2000) .....
6 斷頭谷 Sleepy Hollow (1999) .....
7 火星人玩轉地球 Mars Attacks! (1996) .....
8 艾德·伍德 Ed Wood (1994) .....
9 蝙蝠俠歸來 Batman Returns (1992) .....
10 剪刀手愛德華 Edward Scissorhands (1990) .....
11 蝙蝠俠 Batman (1989) .....
12 陰間大法師 Beetle Juice (1988) .....
13 荒唐小混蛋奇遇記 Pee-wee's Big Adventure (1985) .....
14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1985) .....
15 Frankenweenie (1984) .....
16 "Faerie Tale Theatre" (1982) .....
17 Vincent (1982) .....
18 Luau (1982) .....
19 Hansel and Gretel (1982) .....
20 Stalk of the Celery (1979) .....
21 The Island of Doctor Agor (1971) .....
編劇 writer
1 The World of Stainboy (2000) .....
2 Lost in Oz (2000) ..... story (pilot)
3 聖誕夜驚魂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1993) ..... (story and characters)
4 剪刀手愛德華 Edward Scissorhands (1990) ..... (story) &
5 "Beetlejuice" (1989) ..... creator
6 陰間大法師 Beetle Juice (1988) ..... story (uncredited)
7 Frankenweenie (1984) ..... idea
8 Vincent (1982) .....
9 Luau (1982) .....
10 Hansel and Gretel (1982) ..... idea
11 Stalk of the Celery (1979) .....
12 The Island of Doctor Agor (1971) .....
製片 procer1 9 (2007) ..... procer
2 僵屍新娘 Corpse Bride (2005) ..... procer
3 The World of Stainboy (2000) ..... procer
4 Lost in Oz (2000) ..... executive procer
5 飛天巨桃歷險記 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1996) ..... procer
6 火星人玩轉地球 Mars Attacks! (1996) ..... procer
7 永遠的蝙蝠俠 Batman Forever (1995) ..... procer
8 Cabin Boy (1994) ..... procer
9 艾德·伍德 Ed Wood (1994) ..... procer
10 聖誕夜驚魂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1993) ..... procer
11 蝙蝠俠歸來 Batman Returns (1992) ..... procer
12 "Family Dog" (1992) ..... executive procer
13 剪刀手愛德華 Edward Scissorhands (1990) ..... procer
14 "Beetlejuice" (1989) ..... executive procer
15 Luau (1982) ..... procer
16 Stalk of the Celery (1979) ..... procer
造型設計 proction designer1 Vincent (1982) .....
藝術指導 art department1 黑神魔 The Black Cauldron (1985) ..... conceptual artist (uncredited)
2 Frankenweenie (1984) ..... storyboard artist
全體團隊 crewmembers1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2005) ..... extra special thanks
2 Shadows of the Bat: The Cinematic Saga of the Dark Knight - Dark Side of the Knight (2005) ..... archive source
3 "Family Dog" (1992) ..... design consultant
4 "Family Dog" (1992) ..... character designer (uncredited)
5 "Beetlejuice" (1989) ..... developed by
6 "Amazing Stories" (1985) ..... character designer (episode "Family Dog")
7 儀器 Tron (1982) ..... animator
8 狐狸與獵狗 The Fox and the Hound (1981) ..... animator
9 Stalk of the Celery (1979) ..... animator
【劇情簡介】
一次,「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有許多飛碟正向美國駛來, 它們被估計是來自火星的。 科學家、軍事家們因此而聚集在白宮,最終總統決定把這一消息公布於眾。果然,看了總統的電視講話後,公眾嘩然。 根據有關資料,太空學教授分析得出火星人的來訪是和平友好的。同樣,針對生活環境的日益惡化,公眾中也有人認為火星人是來拯救地球的。據儀器推測,火星人將在內華達州的巴林降落,於是總統命令大批軍隊到巴林列隊歡迎火星人。
果然,一個飛碟戴著火星人來到了地球,他們身材矮小,腦袋碩大,模樣醜陋且只會發出令人費解的「嘎嘎」聲。通過機器的現場翻譯,人們了解到火星人確是和平而來。興奮的人群中有人還當場放飛了一隻白鴿,不料火星人突然間舉槍殺死了鴿子並出乎意料地槍殺了美國將軍。原來是機器翻譯錯誤,火星人講的竟是一種反話,他們的「和平」意即「戰爭」。這些「和平使者」大開殺戒後,揚長而去。
看到電視鏡頭里的殘況,人們震驚了。解剖了一個火星人後,教授建議與火星人進行聯絡並認為它們會向地球道歉。不久,火星大使來到了國會,突然間卻又拿起武器殺死了所有議員並劫走了教授。世人終於清醒了,認識了火星人侵略真相的總統再次發表了電視講話。 狡猾的火星人又打扮成靚女,好色的總統新聞秘書果然中計,帶「她」進入了白宮。不久,那個火星人試圖謀殺總統夫婦,幸好總統的侍衛及時趕到,才保全了總統的性命。
惱怒的火星人原形顯露,竟出動大批人馬瘋狂進攻地球。 他們亂闖白宮, 摧毀城市,槍殺無辜。無奈,總統只能命令動用核子力量,但巨大的能量反被外星人吸收。 眼睜睜地看著火星人橫行霸道, 世人陷入了無奈……
====================================
★新聞:火星人攻擊地球
【《火星人攻擊地球》:1938年引起恐慌的廣播劇】
這一事件成了新聞史上有名的惡作劇,但也進一步點燃了人類對「外星人」五味雜陳的「興趣」。
1938年10月30日,萬聖節的前一天,亨利·布羅文斯基正在去華盛頓與女友會面的路上。他的女友住在華盛頓的亞當斯·摩根公寓。
在路上,當他打開收音機的時候,這位當時25歲的法學院學生聽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一個巨大的隕星落到了新澤西的一個農場里,紐約正面臨火星人的進攻!
「我知道這只是一個惡作劇。」現年92歲高齡的布羅文斯基回憶道。
但是其他的人並沒有這樣想。當他來到公寓里的時候,他的女友「嚇壞了,相信廣播里說的一定是真的。」成千上萬的人相信,他們正在面臨來自火星人的攻擊,人們驚恐萬狀,向報社、廣播電台和警察局詢問該如何逃生,該怎樣預防來自外星人的襲擊,電話都打暴了。
「我的天,有個東西正在爬出太空船!」
其實,當晚人們聽到的這個消息是假的,它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根據英國科幻小說家威爾斯的科幻小說《星際戰爭》改編的廣播劇《火星人入侵地球》。只不過,廣播劇運用了逼真的音響效果,被一個名為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1915-1985)的演員和他所在的水銀劇團(MercuryTheater group)演播得繪聲繪色。
通常,廣播劇播出10分鍾之後會播放一段音樂休息一下,但是,當天的音樂被「突發新聞」取代了:一個天文學家(由奧森·威爾斯扮演)證實,可以觀測到火星上有幾個很顯眼的爆炸產生的「白色熾熱氣團」。
緊接著,新聞稱:一個「巨大的燃燒的物體」已經降臨到了新澤西附近的一個農場,播音員還以記者的口吻描述說,他看見了火星人正從一個太空船里爬出來。
「我的天,有個東西正在爬出太空船!」播音員在做「現場報道」:「他身上閃著光澤,就像濕漉漉的皮毛發出的光澤。啊,他的臉,……簡、簡直是難以形容!」
1938年,全世界籠罩在第二次世界的陰影里,而《火星人入侵地球》所用的手法———急促的、喘著氣的報道,同一個月前報道「慕尼黑危機」時的方式一模一樣。
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的傳播學教授麥克爾·赫密斯說道,「在戰爭一觸即發的年代,人們會想,『戰爭的威脅可以來自各個大洲,當然也可能來自太空。』」
【惡作劇成了頭版要聞】
第二天,這個節目成了報上的頭版新聞,把希特勒也擠走了。請看如下標題:電台製造戰爭,驚動全國;電台宣布「火星人進攻地球」;全國大恐慌,有如狂潮突起。
而《紐約時報》在頭版的報道中描述了頭一天聽眾的恐慌:「極度恐慌的聽眾塞滿了道路,有的藏在地窖里,我在槍中裝滿子彈。
在紐約的一個街區,20多個家庭中的人們都沖出房門,他們用濕毛巾捂住臉,以防止吸入火星人的『毒氣』。」
據普林斯頓大學事後調查,整個國家約有170萬人相信這個節目是新聞廣播,約有120萬人產生了嚴重恐慌,要馬上逃難。實際上,廣播劇播出時,開始和結尾都聲明說這只是一個改編自小說的科幻故事,在演播過程中,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還曾4次插入聲明。然而,誰也沒有料到,該節目會對聽眾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這個鬧劇的始作俑者、時年23歲的奧森·威爾斯自然備受譴責。後來,他通過新聞媒體向全國公眾道了歉。
「我們再也不會這樣做了」,他說,「我們原想,聽到這么一個不可思議的消息後,人們一定只會感到無聊。」這一事件成了新聞史上一個有名的惡作劇,但也進一步點燃了人類對「外星人」五味雜陳的「興趣」。
C. 世界十大禁放電影哪裡能看
電驢可以搜到
D. 國內禁放的電影有什麼
國內禁放的電影包括但不限於《苦戀》、《活著》、《藍風箏》、《盲井》等。
這些電影被禁的原因各不相同。例如,《苦戀》因為影射個人崇拜和涉及特殊時期而被禁;《活著》和《藍風箏》則因為涉及新中國成立後的多次政治運動而被禁;而《盲井》則因為揭露了社會陰暗面,對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產生負面影響而被禁。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被禁的電影,如《鬼子來了》、《東宮西宮》、《小武》等,它們被禁的原因包括醜化中國人形象、詆毀社會主義形象、涉及同性戀題材等。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被禁的電影可能仍然可以在一些非正規渠道找到,但觀看這些電影可能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
總的來說,國內禁放的電影大多涉及敏感的政治話題、社會批判或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內容。這些電影的禁放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和保持文化的純潔性。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觀念的開放,一些被禁的電影也逐漸得到了解禁和重新審視的機會。
E. 求比較經典的歐美電影100部……
排名 片名 出品年代 得分
1、 《教父》The Godfather 1972年 8.9
科波拉黑幫經典《教父》的首部,派拉蒙公司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坐穩IMDB頭把交椅應屬眾望所歸。雖然評論界一致對《教父》系列的第2集推崇有佳,但大多數影迷似乎還是對《教父》情有獨鍾,這可能與馬龍.白蘭度極具個人魅力的表演有關,直到今天他那種含糊沙啞的聲音與神秘莫測的表情都依然叫人著迷。
2、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年 8.9
這部被稱為《刺激1995》的影片在中國影迷間也有極好的口碑,可見電影超越國界的神奇之處。
3、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年 8.8
斯皮爾伯格在《大白鯊》、《奪寶奇兵》、《外星人》、《紫色》四次與奧斯卡失之交臂後,終於在辛德勒和無數猶太難民的幫助下捧得金像。
4、 《公民凱恩》Citizen Kane 1941年 8.8
無需多言的電影里程碑,神童奧遜.威爾斯可一不可再的驚世之作。
5、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 1942年 8.7
永遠的《北非諜影》,永遠的英格麗.褒曼。
6、 《教父續集》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年 8.7
《教父續集》中科里昂尼家族興起的歷史與麥克血腥的奮斗形成了完美的對仗,這種平行蒙太奇的運用深得評論界的賞識,此片的成功也鞏固了艾爾.帕西諾和羅伯特.德尼羅兩位意裔影帝的地位。
7、 《七武士》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年 8.7
這可能不是大師黑澤明最出色的作品,但確實是他最好看的作品,它對世界電影的影響早已不是一個簡單的東方武俠故事。
8、 《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年 8.7
對每個出生於50到70年代的美國人而言,他們幾乎都喜歡被人被稱作「Star Wars Generation」(《星球大戰》的一代),星戰系列應該是擁有影迷人數最多的系列電影了,還記得99年推出《星戰前傳》時掀起的狂潮么?
9、 《美國美人》American Beauty
1999年 8.6
這部電影能入選到TOP10有點叫人驚訝,美國特有的中產階級影片。
10、 《飛躍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年 8.6
米洛斯.福爾曼和傑克.尼克爾森兩人共同的顛峰,一堂影視表演的必修課。
11、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1964年 8.6
庫布里克諷刺冷戰的黑色幽默經典,「未來三部曲」的首部,對一個沒有那段歷史經歷的中國觀眾而言,此片未必會得到這樣的高分。
12、 《卧虎藏龍》Wo hu zang long
2000年 8.6
李安真的拍了部了不起的電影。
13、 《後窗》Rear Window
1954年 8.6
希區柯克的經典,詹姆斯.斯圖爾特和格蕾絲.凱莉的搭配就如同現今布拉德.彼特和朱麗婭.羅伯茨合作一樣搶眼。
14、 《奪寶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年 8.6
在英國《完全電影》(Total Film)雜志評選的最偉大的50個銀幕英雄(又是個TOP一族)中,哈里森.福特飾演的印第安納.瓊斯雄居榜首,斯皮爾伯格還是拍這樣的東西比較劃算。
15、 《非常嫌疑犯》The Usual Suspects 1995年 8.5
到最後才叫觀眾恍然大悟的影片總是那麼迷人,更有意思的是它還隱藏著兩位日後的奧斯卡影帝凱文.斯派西與貝尼裘.狄托洛。
16、 《精神病患者》Psycho
1960年 8.5
觀眾至今還為兇手的屠刀而恐懼,這可能就是希區柯克最大的魅力。
17、 《星球大戰之帝國反擊戰》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年 8.5
Star Wars fans的第二《聖經》。
18、 《低級小說》Pulp Fiction 1994年 8.5
可能是我自己看次數最多的影片,兩年裡看了12遍,塔倫蒂諾的鬼才短暫卻叫人刻骨銘心。
19、 《記憶碎片》Memento
2000年 8.5
今年熱門的懸念片,現在還在排行榜上停留。
20、 《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
1959年 8.5
又一部希區柯克影片,加里.格蘭特被小飛機追殺逃入玉米地的的鏡頭堪稱電影史上的經典,在南斯拉夫浪子庫斯圖里卡、搞笑白頭翁拉塞爾.尼爾森等人的不同影片中都得到了致敬性的再現。
21、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年 8.5
當「野牛比爾」從黑暗中走來,你聽到的是羔羊的哭泣,還是自己的心跳?
22、 《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年 8.4
弗蘭克.卡普拉導演,詹姆斯.史都華主演,曾獲該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5項提名,但在另一部出色影片《黃金時代》面前敗下陣來。入選美國電影協會評出的世紀百部佳片。
23、 《好傢伙》Goodfellas
1990年 8.4
馬丁.斯科西斯的義大利黑幫紀實文學,片中最搶眼的演員是小個子喬.佩西,本片絕對可與科波拉《教父》系列相媲美。
24、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年 8.4
斯皮爾伯格動用巨資拍攝的二戰影片,在奧斯卡角逐中竟輸給了名不見經傳的《莎瓮情史》。
25、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1962年 8.4
那是一個阿拉伯的故事,那是一個大衛.里恩的時代……
26、 《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1957年 8.4
由亨利.方達領銜主演,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整個故事發生在一間屋子之中,12個性格各異的人演出了一場智慧、理智與偏見之間的斗爭。其中不乏精彩的台詞和精妙的構思。
27、 《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 1957年 8.4
庫布里克早期經典,柯克.道格拉斯主演。
28、 《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2年 8.3
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經典影片,他扮演一名南方小鎮律師,為黑人強 J犯辯護,精彩的演技為他贏得當年奧斯卡影帝頭銜。
29、 《可詛咒的人》M 1931年 8.3
德國電影大師弗立茨.朗格三十年代的經典,有聲電影的第一個美學參照,西方電影俱樂部的保留片目,電影史學研究的必修課。
30、 《眩暈》Vertigo
1958年 8.3
如果失去希區柯克,電影將會怎樣……
31、 《出租汽車司機》Taxi Driver
1976年 8.3
斯科西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德尼羅刻畫的司機特拉維斯成為電影史上的一個典型人物,童星朱迪.福斯特在片中嶄露頭角。
32、 《第三個人》The Third Man 1949年 8.3
著名的英國黑色電影,對斯科西斯等新好萊塢導演有較大影響。
33、 《洛城機密》L.A. Confidential 1997年 8.3
出色的好萊塢影片,黑色的風格把觀眾來到五十年代的洛杉磯,一把出色的男影星加上金發花瓶貝辛格。
34、 《美麗人生》La Vita è bella
1997年 8.3
義大利人羅伯特.貝尼尼揚名天下的灰色喜劇,使湯姆.漢克斯三奪金像影帝的夢想再次受挫。
35、 《日落大道》Sunset Blvd. 1950年 8.3
導演比利.懷爾德是五十年代好萊塢最重要的人物,他的作品二十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並六次獲獎。這位來自歐洲的猶太人曾任美國陸軍心理戰爭的電影部部長,他始終認為電影就是娛樂,並持此信念從事電影工作長達歷數十年。
36、 《玩具總動員2》Toy Story 2
1999年 8.3
榜單中出現的第一部卡通片,可能是先入為主的緣由,我倒覺得《玩具總動員1》更精彩些。
37、 《馬爾他之鷹》The Maltese Falcon 1941年 8.3
早期黑色影片的基石。
38、 《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1999年 8.3
本片至少改變了三個人的命運:第一個是年輕的印度裔導演奈特.莎馬蘭,第二個是正愁轉型不利的動作明星布魯斯.威利斯,第三個就是現在大紅大紫的童星奧斯蒙特。
39、 《搏擊會》Fight Club
1999年 8.3
將無go-vern-ment主義、暴力傾向融和進一部布滿懸念、條理分明的情節劇,大衛.芬奇再次以事實證明了自己是九十年代最出色的好萊塢導演之一,愛德華.諾頓的上乘表現絕對壓倒了帥哥布拉德.彼特。
40、 《駭客帝國》The Matrix
1999年 8.3
沃卓斯基兄弟的奇思妙想加上袁和平的武術執導讓全球影迷在99年得到了最強的視覺沖擊,基努.里維斯躲避子彈的鏡頭已成經典。
41、 《潛艇風暴》Das Boot 1981年 8.3
著名的德國戰爭影片,導演沃爾夫岡.彼德森雖與德國新電影同代,卻始終專注於商業影片,後去好萊塢發展,執導的作品有《空軍一號》、《完美風暴》等。
42、 《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1950年 8.3
美國舞台劇風格的影片,以叫「嘵舌」式的對話著稱,由好萊塢著名演技女星蓓蒂.戴維斯領銜主演,導演曼基維茨最著名的作品應該是《埃及艷後》。
43、 《憤怒的公牛》Ragging Bull
1980年 8.3
第三部位列榜單50大的斯科西斯影片,足以看出這位電影社會學家在影迷中的叫好程度。扮演拳王拉莫塔的德尼羅不但為學拳擊而傷痕累累,還為貼近形象迅速增肥五十多磅,他的敬業精神至今成為眾多演員的楷模。
44、 《善、惡、丑》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1966年 8.3
一生只有不到10部作品的義大利導演塞爾喬.萊翁內卻是義大利西部片的開山鼻祖,他以黑澤明武士影片、美國西部片為基礎開創出獨特的義大利西部片風格。這位低產導演對義大利電影以及美國獨立電影都產生過不小影響,中國影迷所熟悉的《美國往事》便是他的收山之作。
45、 《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 1952年 8.3
可能是很多影迷對「歌舞片」的第一印象,金.凱利在雨中漫舞的鏡頭不知會喚起多少人浪漫的回憶,但這段經典的歌舞移植到庫布里克的《發條橘子》中卻變成了KB與戲謔。
46、 《唐人街》Chinatown 1974年 8.3
傳奇導演波蘭斯基最著名的影片之一,傑克.尼科爾森主演。
47、 《超級無敵掌門狗之剃刀邊緣》Wallace & Gromit: The Wrong Trousers 1993年 8.2
《小雞快跑》導演早期作品,也是黏土動畫。
48、 《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 1939年 8.2
好象只看過動畫片,此片去年出過DVD,可對這類的好萊塢老電影實在沒有耐心去看。
49、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年 8.2
這部為科波拉贏得贊譽和金棕櫚的影片也因惡劣的票房讓他被上了十年才清償的高額債務,裡面戲份極少的白蘭度依然人們關注的焦點。
50、 《熱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 1959年 8.2
比利.懷爾德導演、瑪麗蓮.夢露、托尼.柯蒂斯和傑克.萊蒙三人聯袂主演的喜劇,當選美國電影協會評出的世紀最佳喜劇第一名。
51、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年 8.2
大衛.里恩拍攝的戰俘題材影片,影片的背景與大島渚的《戰場上的聖誕快樂》有相似之處。
52、 《viper網路》Traffic
2000年 8.2
剛剛問鼎奧斯卡最佳導演斯蒂文.索德伯格的第十部作品,看來這個十年前以《性,謊言,錄象帶》揚名戛納的獨立製片旗手已經完全過度為好萊塢的主流。
53、 《格林奇偷走聖誕節》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電視版) 1966年 8.2
動畫片,這就是金.凱瑞新片《格林奇》的原作。54、《羅生門》Rashomon 1950年 8.2
遙想半個世紀前身材高大的「黑澤天皇」在洛杉磯音樂中心舉起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情景,大有「亞洲電影站起來了!」的意味。遺憾的是,黑澤明未能親眼目睹亞洲電影「零的突破」——當年的威尼斯電影節,《羅生門》獲金獅獎的消息他是從報紙上知道的,獎杯也是從義大利郵寄到日本的。
55、 《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 1944年 8.2
又一部比利.懷爾德的影片,看來美國有一大批懷舊的觀眾。
56、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年 8.2
庫布里克「未來三部曲」的第二部,這部科幻影片經典,今天依然魅力無窮。
57、 《邪惡的接觸》Touch Of Evil 1958年 8.2
奧遜.威爾斯晚年作品。
58、 《將軍號》The General 1927年 8.2
好象只看過動畫片,此片去年出過DVD,可對這類的好萊塢老電影實在沒有耐心去看。
59、 《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
2000年 8.2
導演卡梅倫.克勞根據自己經歷改編的影片,喚起人們有關七十年代搖滾與青春的回憶,當然對中國龐大的打口一族來說,看這部影片也很有滋味。
60、 《美國X歷史》American History X
1998年 8.2
影片最大的亮點當然是愛德華.諾頓,那些打算終身移民的同胞應該看看美國種族歧視的側面。
61、 《滿州候選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1962年 8.2
比較有名的政治驚悚片,講的是朝鮮戰爭中被洗腦的美軍士兵回國後按蘇聯指使准備暗殺要員的故事。
62、 《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1948年 8.2
導演兼編劇約翰.赫斯頓製作了多部此類型的影片,不過這部描寫發生在墨西哥內貪婪、恐懼和謀殺的電影,無疑是當中最成功的,男主角亨佛萊.鮑嘉的精湛演出也是重要因素。
63、 《亂》Ran 1985年 8.1
黑澤明晚年力作,改編自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影片過於追求宏大場面和畫面精美,為了拍得真實可信,黑澤明下令燒毀了高額搭建的三座實景城堡。
64、 《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1971年 8.1
庫布里克「未來三部曲」的壓軸戲,對人暴力天性的揭露淋漓盡致。因暴力、色情場面過多以及發生類似案件,《發條橘子》在公映後不久即被禁放,直到庫布里克去世後不久影片才重見天日,在劇場中與歐洲觀眾見面。
65、 《巨蟒與聖杯》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1975年 8.1
《12隻猴子》導演泰瑞.吉連姆早期推出的喜劇片,講述亞瑟王和手下的圓桌武士們在尋找聖杯途中遇到的種種趣事。
66、 《傀儡人生》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年 8.1
近年比較有意思的一部美國影片。
67、 《城市之光》City Light 1931年 8.1
卓別林代表作之一。
68、 《疾走羅拉》Lola rennt
1998年 8.1
紅發,尖叫,奔跑,可能這就是大家都在談論的後現代主義。
69、 《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1939年 8.1
好萊塢早期政治影片。
70、 《異形》Alien
1979年 8.1
一段噩夢的開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末路狂花》、《角鬥士》)成名作品。
71、 《落水狗》Reservoir Dogs 1992年 8.1
塔倫蒂諾的處女作,黑色、暴力、血腥,一個男性關系寓言,一部出類拔萃的獨立影片,彷彿塔倫蒂諾的才華都已在最初的兩部作品中用盡。
72、 《勇敢的心》Braveheart 1995年 8.1
隨著梅爾.吉布森大呼一聲「Freedom」,他不但征服了奧斯卡的評委,也征服了十之八九的影迷。
73、 《冰血暴》Fargo 1996年 8.1
科恩兄弟代表作,導演喬爾的老婆麥克多蒙德在片中有上佳表現,土得掉渣的方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74、 《夢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
2000年 8.1
好萊塢新銳達倫.阿羅諾夫斯基2000年力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π》。
75、 《摩登時代》Modern Times 1936年 8.1
這可是部上過初中政治課本的影片!
76、 《西部往事》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9年 8.1
塞爾喬.萊翁內六十年代作品。
77、 《綠色奇跡》The Green Mile
1999年 8.1
《肖申克的救贖》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99年推出的新作,由湯姆.漢克斯主演,但顯然未能超越前作。
78、 《莫扎特傳》Amadeus 1984年 8.1
米洛斯.福爾曼可能是美國最成功的移民導演,他的作品有一種明顯的向社會挑戰的意識,但也只能在好萊塢容許的范圍之內。
79、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年 8.1
雷德利.斯科特作品,特有的人文主義精神和出色的美工特技使《銀翼殺手》成為一部不易被人忘記的科幻影片。
80、 《偷自行車的人》Ladri di biciclette 1948年 8.1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代名詞。
81、 《騙中騙》The Sting 1973年 8.1
保羅.紐曼與羅伯特.雷德福主演的一部騙術影片,幾年前在國內的電視台放映。
82、 《大白鯊》Jaws
1975年 8.1
大衛.芬奇這樣形容這部電影:自從我看完《大白鯊》,就再也不敢到海里游泳了,盡管我知道那隻是一部電影。
83、 《鴨湯》Duck Soup 1933年 8.1
由著名的喜劇之家馬克斯兄弟聯袂主演。
84、 《岸上風雲》On The Waterfront 1954年 8.1
馬龍.白蘭度塑造的又一段經典。
85、 《殺手萊昂》Léon 1994年 8.1
呂克.貝松奠定國際聲譽之作。這好象是名單中第一位法國導演的作品,片子還是在美國拍的,看來美國觀眾確實只關心國產影片。
86、 《七宗罪》Se7en 1995年 8.1
大衛.芬奇初露崢嶸,幾乎是部人見人愛的電影。
87、 《那一個晚上》Festen
1998年 8.0
原名《慶典》,Dogme95一號作品,極至的影象方式給人震撼,敘事的緊湊拉住了那些對手持鏡頭不適應的觀眾,Dogme95正式作品中影響最廣的一部。
88、 《木蘭》Magnolia
1999年 8.0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繼《不羈夜》之後再次嘗試的多瓣式結構的佳作,2000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89、 《安妮.霍爾》Annie Hall
1977年 8.0
伍迪.艾倫半自傳色彩的代表作,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影片中那些喋喋不休的對話,如果GRE考聽力的話,肯定是這個樣子。
90、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1995年 8.0
英國BBC電視台拍攝的熱門電視短劇,英國演員科林.費爾斯因扮演男主人公達西而擁有大批的影迷。
91、 《斯特萊特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 1999年 8.0
美國前衛導演大衛.林奇回歸樸素的作品。
92、 《內幕新聞》The Insider
1999年 8.0
拉塞爾.克勞在此片的表現明顯優於他獲獎的《角鬥士》。
93、 《用心棒》Yojimbo 又名保鏢 1961年 8.0
黑澤明作品。
94、 《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 1963年 8.0
戰俘逃亡影片中的代表,斯蒂夫.麥克奎因代表作之一。
95、 《角鬥士》Gladiator
2000年 8.0
盡管叫座又得獎,雷德利.斯科特原有的才情還是被好萊塢所吞噬。
96、 《異形II》Aliens
1986年 8.0
詹姆斯.卡梅倫續拍的KB科幻片,使女演員西爾古內.薇弗成為動作片中的孤膽女英雄。
97、 《非洲皇後》The Africa Queen 1951年 8.0
亨弗萊.鮑嘉與凱瑟琳.赫本大斗演技的精彩之作。
98、 《幽靈公主》Mononoke Hime
1997年 8.0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作品,這部關注人與自然的影片充滿一種溫厚的人文關懷。
99、 《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年 8.0
希區柯克。
100、 《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 1957年 8.0
終於看見了一部歐洲大師的經典。
挑你喜歡的類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