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怎麼拍電影畫質

怎麼拍電影畫質

發布時間:2025-05-02 20:24:33

如何用單反拍微電影

問題一:如何用單反拍微電影 具體來說太復雜了。基本的要素就是鏡頭對角手動,快門控制在30-50之間。
可以上網看一下《電影自習室》。

問題二:為什麼用單反拍微電影 電影通常是用攝影機+膠卷拍攝或者用數碼攝影機拍攝的。
為了實現比較好的效果,通常感光器件畫幅比較大,例如現在很多電影都用35mm甚至70mm膠卷。一方面可以得到細節豐富、清晰的畫面,而且也容易實現淺景深效果,突出畫面重點。
但這些設備都非常的昂貴,現在最接近電影攝影機效果的就是單反了。
單反的感光元件大小比常用的攝像機和DC都要大。
APS-C畫幅的單反例如尼康D3200,感光元件尺寸為23.2×15.4 mm,寬屏的Super 35mm電影機膠片感光尺寸為23.6*13.3。
全畫幅單反的感光元件面積甚至比35mm電影攝影機的還要大,不過還是比70mm的膠片小。
關鍵是單反的價格又相對比較便宜。所以目前單反拍攝微電影就很常見了。
不僅僅是微電影,電影也有用單反拍攝的了,比如經典的《勇者行動》就是用佳能5D2拍攝的,這片子普遍認為可以作為美國徵兵宣傳片了,呵呵。

問題三:怎樣用單反拍攝微電影 隨著相機的發展,視頻功能已經是標配,所以大家用相機拍攝微電影時,型號也是五花八門,比較常見的有一下一些:
佳能 60D、70D、80D、6D、5D2、5D3
尼康D7100、D5100、D750
索尼A7S、A7S2、A6300
松下GH4
並不全但都很有代表性

問題四:用單反拍微電影的教程 50分 切換到視頻模式,拍就行了

問題五:用單反拍微電影 求有經驗的人 用單反絕對不要去使用自動對焦,速度根本追不上不說,機器是無法理解你要表達的主體到底在哪裡的。我見過所有的使用5DII拍視頻的人,都是使用手動對焦。使用搖臂或者穩定架,拍出來的效果不亞於電影機的。當然你鏡頭必須要好,什麼18-55之類的就不要拿出來嚇人了。拍視頻一般是使用35 L、50L、85L居多,也有使用CARL ZEISS的,當然全套ZEISS要貴個萬把塊。
拍攝的視頻幀率越高,抖動就越小,就是那種一格一格卡頓的感覺就小,用50幀肯定沒錯的,1280*720已經是標清了,放到投影儀或者電視上毫無問題。

問題六:拍微電影用什麼單反 全畫幅最好 用得比較多的是5D2 現在的5D3也很不錯 還有6D也非常不錯 建議多幾台 一台肯定是不夠用的 分鏡頭沒法做 一遍一遍的重演一來細節不一樣 二來太耽誤時間了
鏡頭最好是定焦 因為畫質好 光圈大 可控性強
其它的要有采音的mic 三腳架 手持穩定器 各種補光燈
這是基本配置

問題七:用單反拍微電影怎麼樣 除了操作沒攝影機方便外其它都還好!清淅度高!

問題八:我想用單反相機拍微電影 如果你拍微電影沒有這個問題。
原因很簡單,微電影屬於分鏡頭拍攝。
正常情況下,一次連續拍攝不會超過2分鍾。
所以不會產生發生等現象。
關於電視攝像方面的資料,你可以參考我的網路空間。

問題九:一個人一台單反,怎麼拍攝微電影 現在的單反相機一般都有視頻拍攝檔位,拍攝微電影就是拍攝視頻,打到視頻檔位拍攝就可以了。

問題十:如何用單反拍出類似好萊塢般的微電影 第一步,打開電腦
第二步,打開好萊塢電影
第三步,拿單反錄像
問題解決
哈哈,開玩笑。
你是想有好萊塢電影的那種畫面感吧
後期調色嘍,本來好萊塢的電影也是後期調過顏色的
還有幾點你如果做到,效果會很突出
1鏡頭要穩,別太晃
2鏡頭要短,組接要有節奏不要像家庭錄像似的
3音質很重要,要清晰,別太雜亂
4.如果演員不是漢族人,逼格立馬爆棚
5.室內換上大功率燈泡
6,匹配的背景音樂
絕對能達到類似的效果

⑵ 如何用單反相機視頻拍出電影膠片的感覺

方法:
1、是素材的採集,這是最重要的一步,神級調色師也沒辦法拿一個滿是噪點的360p視頻調出電影質感來。這里要說的是,單反拍視頻真的不是強項,但是勝在其超高的性價比,所以拍攝時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
a、全手動。M檔,ISO手動、白平衡手動、對焦手動,覺得無法熟悉的請平時自己多練,單反用自動拍是沒前途的。
b、N制的話快門速度1/60s,P制的話1/50s(簡單地說就是幀速率的兩倍),這是為了讓單幀產生運動模糊而保證基本的畫面流暢。ISO和光圈自由組合,一般以ISO盡量小為原則,這樣大光圈也可以保證較淺的景深,前提是對焦要對准。
c、注意修改照片風格,風格自己到網上去搜cinestyle,這個的主要原理是把相機的機內優化全關(對比度和銳度),以達到在mov格式下保留盡量多的畫面信息,方便後期調色。
d、開拍前找好角度對個白平衡(拿個白板不用我教了吧),啪啪啪,調到對應色溫取好景調好曝光量,再啪啪啪,覺得合適了就可以開始拍了,一般個人習慣是寧願暗1/3檔也不願過曝,沒raw就是拉不回來。
e、佳能黨要拍風景時可以考慮刷Magic Lantern固件然後開raw視頻,這簡直是神器啊!但是對機器對卡對工作台負擔都會加重,慎用。
2、後期處理
a、軟體。長片PR調色是主流,製作微電影可以考慮AE,處理起來會稍微多耗一點時間和機器。小型工作室也就AE+PR,有錢一點的FCPX+達芬奇,能實現的效果已經很豐富了。個人覺得軟體都只是工具,沒有必要追求最新最強的,自己用得順手機器跑得舒服才是王道。
b、插件。Magic Bullet Suite是王道,加上軟體內置的Color Correction特效和蒙版已經可以完成幾乎所有的調色效果了,區別只在於調色的精細程度而已。
c、個人流程一般是RGB曲線先調到比較均衡的程度,然後開始用MBL或者Colorista調,一般是暗調R<G<B,中調R<G<B,亮調R>G>B,具體情況要看影片本身的調子來定,剩下的就是審美的問題了。
d、涉及人像的話,建議先把人像摳出來當蒙版,不是很乾凈的情況下做個快速模糊,然後給人像之外的地方加Grain,最後給畫面上下加上黑條營造寬屏感。
e、AE和PR是很好的工作流,項目文件就可以互相導來導去沒必要導出視頻,盡量一次成品減少中間流程的畫質損耗。
技巧:
1、構圖完整且有故事性
拍電影猶如說故事,說故事的能力是人類獨有的,所以大多數這類作品都會牽涉到人,無論是人的本身、人的歷史或是人的痕跡。
2、畫面大多數包含人元素
照片里包含了人的元素,往往能夠帶出更強的說故事性,那種身同感受的投入感是拍花拍草不能比擬的。
3、刻意的「留白」處理
中國的山水畫里有所謂留白,留白的重點在於保留一切的可能性,可能性愈多,故事反而愈復雜。太過單純的拍攝作品,就好像剝奪了其他人欣賞作品的權利,這不是分享,是灌輸。
4、畫面故意留謎團增加神秘感
除了故事性豐富,保留大環境的信息也很重要。人總愛猜猜謎,硬要把自己塞進柯南道爾的推理浪漫里。
5、畫面氛圍必須和主題吻合
作品構圖的氛圍同樣重要,始終硬照跟電影不同,電影還包含了聲音的資訊(不包括無聲的),無論是主角的對白、閑雜的收音、背景的音樂等,都提供著大量的資訊讓觀察思考、探討、反思,影響觀眾的思考方向,引領觀眾到達導演所預設的目的地。在硬照中製造所謂氛圍,靠的不外乎主角的表情、背景里的陳設、色調及光暗等,讓看者能夠代入到當時的環境,讓看者自身演釋出另一段獨特的故事。
6、相機焦距設置
除了完整的構圖以及氛圍。拍攝電影畫面型攝影作品。還需要對相機進行一些設置。可能你會發現它們一般都是偏暗、白平衡不準確、飽和度偏低等等。這些都可以按照各位 攝影師的個人愛好去設置。
7、在照片上下加兩條黑邊
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細節。當然,加兩條黑邊再變16:9的比例,不一定會讓一張照片變得很有味道,變得很有電影感。但至少。加上以後。就開始向電影膠片方向發展了。

⑶ 怎樣用手機拍電影

1、首先要有良好的電影寓意,有創意,有獨特視角,能引起觀眾共鳴等。

⑷ 微電影中小清新畫質是怎麼拍出來的,就是畫面很美,要怎麼後期編輯處理,還是就用機子拍出來的

由於你的機子抵不上專業的攝像機,所以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要想有好的畫質,首先要拍攝技巧好。這里首先講拍攝的。
1.燈光:要使你的DV作品具有電影效果燈光是最重要的一環,很多作者不重視燈光就以現場的光效為主或是完全應用現場場景光效。這樣做雖然省事但不會得到好的效果。拍攝前,應該有足夠的燈光設計,在現場需要製造更分明的光效層次。但我想你也沒有條件。
2,你機子的設置:因為24格拍攝和快門速度的問題,電影看起來相對比較「模糊」,要仿效膠片的效果就將你機器快門速度調整為1/30秒。這樣也帶來顯而易見的缺點,你的畫面運動可能會產生明顯的拖邊。
3『你的構圖:可以網路一下。
4,拍攝技巧:
常見的攝像技巧有推、拉、搖、移、跟、轉、虛、晃和甩。

推 推鏡頭是畫面的構圖由大范圍景別向小范圍景別連續過渡的拍攝方法。推鏡頭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它引導觀眾去看什麼,以引下文。推鏡頭的結束的畫面應該是觀眾感興趣的景物。

拉 拉鏡頭與推鏡頭相反,是畫面的構圖由小范圍景別向大范圍景別連續過渡的拍攝方法。拉的技巧可用於從局部引出全局,由個別到整體,有總結收場,概括歸納的表達功能,並有一種穩定的趨向性。

搖 搖鏡頭是保持攝像機位固定不變,攝像機景別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攝像機拍攝的軸線方向的一種拍攝技巧。分上下搖、左右搖,以及上下左右相結合的復合搖攝。搖攝方向要依畫面內容、物體運動和相關鏡頭剪輯規律確定。運動速度要考慮觀眾是否可以看清畫面內容和內容節奏確定。

移 移就是邊移動邊拍攝的技巧。它又分橫移、縱移、垂直移和同步移。比較推、拉、搖鏡頭,移更能有效地表現空間和靈活地進行場面調度。

跟 跟是以攝像機鏡頭緊隨運動著的人或物進行拍攝,移動方向、幅度與被攝體始終保持一致,景別和角度都不作大的變化。

轉 轉的技巧形式有兩種,一種是拍攝時攝像機以鏡頭光軸為中心傾斜,得到畫面中地平線傾斜以至轉動的效果。另一種是利用廣角鏡頭誇張透視感的特性,搖攝時產生的「轉」動感。

虛 虛就是利用鏡頭焦距的變化,使畫面中原來清楚的物體變虛,原來虛的物體變實。

晃 晃通常是為了適應特定環境,而故意晃動攝像機攝取畫面的一種技巧(顛簸的汽車上,追捕逃犯等)。

甩 甩是用攝像機拍攝一段飛速掠過的幻影,什麼也看不清。它實際上是用於處理具有內在關聯或因果關系的鏡頭組接技巧

當然,這些都是前期拍攝的。如果拍的不好就會差一點。但你也可以對它進行調色。
你可以用會聲會影調。很簡單的。
裡面有色彩平衡和各種色彩調節。
以下調色技巧工參考:
你也可以去仿效電影的色彩效果,應用其它的顏色來調整白平衡。這些常識大家也基本都知道,用藍色來調整白平衡畫面會產生橙或紅色的色調,用粉色調整,畫面會產生藍色的色調。多試,找到你最需要的。

用白平衡調整色調的方法並不是絕對的,你可以創造一個暖調的金色畫面去接近吳宇森的電影效果,也可以創造一個冷調類似冷漠世界的畫面找到蓋.里奇的感覺。加藍使畫面更冷調,加紅會得到暖調效果。

色彩飽和度也是重要的一項,你可以不斷調整飽和度去試出一個最好的結果。
應該就這些了。
希望能幫到你,高興的話,給我多追加點,畢竟我碼字很累啊,來點辛苦錢嘛!

⑸ 一部好的電影的攝影標准

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的任務是:組織和團結劇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那麼,一部好的電影攝影標準是什麼?下面就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技術上的硬層次

現代電影攝影機的寬容度已經可以達到14檔寬容度,在同一畫面內能夠記錄亮度范圍達到2^14的人、物。如何處理好這十四檔亮度,如何將人、物有機的放進這十四檔寬容度中,攝影師的最最基本的能力。

專業術語叫做,曝光控制。時代和科技的發展使得電影後期技術得到了質的飛躍,前期的很多問題都能同構後期進行調整,攝影師的壓力其實比以前更小了。暗部可以提亮,亮部可以壓暗,但是如果已經黑死了,或者高光部分已經都沒有細節了,那神仙也救不了你了。

還有就是焦點,焦點實不實,也是最最基本的能力,時代和科技的發展使得電影後期技術得到了質的飛躍,前期的很多問題都能同構後期進行調整,攝影師的壓力其實比以前更小了。但是,如果焦點不實,神仙也救不了你。在稍微正規一點的電影拍攝中,焦點由專人控制,職位叫做跟焦員。

敘事

不要小看這個層次,攝影的最基本任務就是把故事講清楚!!!

沒有錢,租不起攝影設備,體現出的是畫質的問題;燈光租不起,體現出的是環境營造,情感營造問題。演員很2逼不懂表演,或者是大腕兒老愛自以為是,體現出的就是動作語言上的做作或者不到位。但是如果一個完整的故事都不能講清楚,這片子根本就沒法兒看了。

敘事的因素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有些人將機器架在那裡不動,通過任務調度,也能講清楚故事。等多的攝影師還是傾向採用更加主動的創作方式。通過改變攝影機位置,運動速度,景別來講述一個故事。力求宏觀,中觀,微觀鏡頭【注意不是遠全中近特】三者結合,將應該給觀眾看到的環境,人物動作、表情,造型細節,道具細節,線索等表現出來。

敘事不是事無巨細的全部照收,也不是囫圇吞棗的草草了事。講求准確達意,省略合適,節奏控制等等。

用光

稍微有點追求的微電影和絕大多數電影都是要打燈,對剛開始接觸電影的人來說,六十多萬的電影機,動輒十幾萬一顆的鏡頭,上百萬的重型軌道車,各種大型伸縮炮,搖臂等等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但是,隨著工作的深入,如何將一個環境【或人】用燈光照亮,照的有氛圍,有情緒,有情感,有意境。才是攝影師真正需要注重的。

在用光的階段,就已經開始考慮電影感這個問題了,除了攝影極力模仿的膠片變成像感,這種典型的.電影用光,是電影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調度

有種觀點認為調度應該是規劃在敘事下面的,但是我不這樣認為。

我覺得好的調度是故事性,觀賞性並存的,這就涉及到敘事,光線控制,空間營造等方面的問題了,這樣來看,調度其實是一個較高層次的問題。

說一個例子,《人類之子》。這部片子的攝影就是紅的發紫的大片兒《地心引力》的攝影。

該片攝影指導Emmanuel Lubezki的風格就是長鏡頭,定義就是如果在一個鏡頭內出現多個人物的多動作調度,那麼這個鏡頭就被稱為長鏡頭。

攝影風格

你學到了,那也是別人的風格,不是你自己的,你自己的風格還是得你自己去創造。得把前四層都通透了,然後慢慢悟,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而且攝影風格這種東西也是見仁見智的,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⑹ 在黑暗條件下,單反如何設置才能拍清晰、拍明亮

在黑暗的埸景下自動對焦拍攝,相機在沒對上焦的情況下你按下快門鈕,機相是沒反應的,按不下的,切換成手動對焦就隨便你了。

在影院對著觀眾拍攝,並不會很黑暗,屏幕反射的光足夠你對焦的了,特別是對靠前排的人。

在農村空曠場地放電影拍觀眾,屏幕的反光可能弱些,可以利用抽煙人的煙頭火,玩手機的亮屏或電影放映機鏡頭光束對焦。

如何在黑暗的環境下拍出明亮清晰的照片?



如果拍靜物靜景的話你就可以小光圈低ISO慢門上架慢慢拍。

在弱光中拍攝放映場里的觀眾,因為觀眾是會晃動的,那麼你最好上架,需要把相機快門設置為60/1秒以上,光圈要開大,ISO也要提高。



近景小埸景可以打閃光燈,大埸景打閃效果不好。

以上只是個人拍攝的一些操作交流,謝謝悟空邀請!

在黑暗條件下,單反如何設置才能拍清晰、拍明亮?

相信不少人都碰到過你這樣由於光線過暗而出現的對焦難題「拉風箱」,即鏡頭來回伸縮,一直對不上焦,無法全按快門拍照。不僅容易錯失拍攝時機,也很大程度上消磨了拍攝中的創作情緒。

先來說 對焦難題 ,我們知道目前主流的相機自動對焦計算方式還是「反差對焦」,而弱光環境下畫面整體的反差不足,可以採用 手動對焦、尋找亮處對焦、輔助照亮、先對焦後構圖、手動對焦 + 實時取景(Live View)、增加景深 等方法。可參見前文暗光環境中,如何實現准確對焦?7個技巧讓對焦「一擊即中」

那麼,在黑暗條件下, 單反如何設置才能拍明亮?也就是不欠曝。

1、 提高ISO感光度

提高感光度,但是越高的感光度,會增加照片的噪點,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2、使用大光圈鏡頭

在晚上、室內等弱光條件下,大光圈鏡頭可以讓拍攝變得事半功倍,能增加相機的進光量,提高手持拍攝的快門速度,保證手持拍攝不虛。

3、 減慢快門速度

減慢快門速度,讓更多的光進入到相機里,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快門的使用。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有的人1/10秒內能拍清晰,有的人1/100秒也是模糊的。必要情況下,可以使用三腳架、藍牙遙控、定時拍攝等手法,可以有效減少抖動,讓畫面更加清晰。

4、充分利用光源

可以選擇使用閃光燈等補光設備,對畫面進行補光,從而得到比較自然的補光效果。此外,要充分利用這環境光源,使畫面看起來清爽而干凈、 畫質更好。

所謂「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開動腦筋,總會有應對之法這些技巧看似簡單,卻很有效果。不知道你有什麼好的應對之法呢?



第二個就是開大光圈,大光圈的優勢就是可以增加快門速度,所以,就不用設置太高感光也可以留住畫面!要是拍人像什麼的用大光圈在夜晚還可以照出光暈的感覺,大光圈也是非常不錯的。



再有一個辦法就是,手持住相機不動,當然手不是鐵做的,所以很不適用,所以可以找個軟衣服或者地面把相機放在上面,控制好角度在進行拍攝,這個就不是動相機的設置了,但是一定要保護好你的相機噢!



所以在黑的時候用這幾種方法,很實用,很簡單,一次快門,只為了留住那幾秒鍾精彩的回憶!

如果有更好的建議,請下方留言。

就拿這個要求在放映電影的時候拍照的任務來說吧,如果是為了社團搞一個活動的展板,需要這次電影的圖片素材,表現出來組織了一次有意義的觀看電影的活動,那你就可以在放映電影前在影院還亮燈的情況下,拍一下影院的全景,然後電影開始後拍一張電影名字的放映圖片,期間可以等到電影有比較強亮度的鏡頭時,找幾個人拍一下人物面部特寫,等到電影放映完畢後燈亮了,再拍幾張人物特寫,主要抓住剛看完電影時候還沒有從電影故事中出來的那種人物表情,找准女生下手即可。

在拍攝時最好使用外置閃光燈,燈頭朝向上45度角不要直射,加柔光板。相機設置上在影院燈亮的時候你可以ISO設置在800-1600,快門125分之一,在放映期間因為光線非常弱,你就盡可能把ISO調整到最高,快門速度保持60分之一以上,拍攝格式統一使用RAW格式。

最後提一下一場電影下來最多不超過10張即可,與會議拍攝一樣,你不要一個勁的拍起來沒完,因為最後的照片使用也頂多就用3張,你拍那麼多也沒用。放映電影之前你要提前來現場根據現場環境設置相機參數,做到心裡有數。

在弱光環境下拍攝,要用手動檔M檔,光圈調大,ISO調高,快門視情況可以適當調慢一些,但也不要太慢了造成模糊。用閃光燈或新聞燈打燈,視情況打反光板。

但是,電影院里電影放映時的光線,那都不是一般的弱光,實在是非常弱的光了。所以,如果你是想拍宣傳照的話,建議你在電影臨開場前或電影快結束出字幕時,讓影院把燈開著你拍幾張宣傳照,這個時候拍觀眾是坐滿了的,而且也不會影響觀眾的觀看情緒。這樣就不會出現你說的對焦對不上的情況了,照片拍出來效果還是可以的。很多電影的宣傳照片都是這樣擺拍的。

如果你就是想觀影中間拍,那是很難拍出效果好的照片的。光線實在太暗了,打閃光燈的話只能照亮局部,難以照亮全局,效果不好,而且會引起觀眾的反感。

還有一個方案,就是用紅外照相機。這個可以把觀眾的表情、觀影的反映拍得比較清楚,而且不會影響觀眾的情緒。但紅外相機拍出來是黑白的,用做記錄合適,用作宣傳照的話不見得合適。

這種情況下簡單說就是三點:1,對焦可以用手動模式,黑暗環境你自動對焦相機會發光照到拍攝物體輔助對焦!這樣不太好 2,用M檔拍攝,忽明忽暗光比較大的環境下,用M檔曝光比較穩妥,當然也不是一個M檔從頭拍到尾 3,拍攝用jpg raw格式,後期可以彌補一些前期拍攝的缺憾,如果是全畫幅單反,iOS開到1000 2000左右後期降噪都不是問題

拍攝夜景 有以下幾個重點

1.正確的曝光 避免過曝或欠曝

2. 提升你的感光度。夜間感光度真的很重要。其次利用拍攝現場的光源 作為輔助光

3.穩定 這點意味著 夜間拍攝 多數情況下 你需要准備一隻三腳架 以確保畫面的穩定

把握以下原則:高感光度,大光圈,手動對焦,M檔。以星空拍攝為例,應當設置iso3200及以上感光度,f值2.8(最小不能小於4),手動對焦到 再稍微回擰1-2mm,快門設置為25一30秒(超過30秒星星會拖尾)。注意光圈值和快門速度保持不動,只調整iso值,多拍幾張就可以獲得正確的參數了。其它暗光環境也按這種方法拍,如果距離比較近,可以嘗試自動對焦或估焦。

1.按快門卻不照,是沒有對上焦。在放電影時拍照,如果是拍屏幕,可以在屏幕亮的時候對屏幕對焦,然後改為手動對焦模式,固定焦點。

2.如果拍攝主題不會快速移動或者變化,可以用三腳架固定相機,延長快門時間,可以變亮。

3.如果拍攝主題不是屏幕,距離不固定,還移動,那沒什麼好辦法,改為快門優先,即使對不上焦,也可以拍。拍出來什麼算什麼吧。

既然題主問的是放映電影途中拍照,那閃光燈就可以pass掉了。

先來說說如何拍清晰,弱光環境下拍攝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精準對焦。

- 首先拍照的時候,建議題主用單反的取景器而不是液晶顯示屏,這樣能更清楚的觀察被拍的人/物體。

- 在對焦的時候,盡量找高對比度的邊緣來對焦

- 暗光下攝影為了保證照片不欠曝往往會用比較慢的快門速度,手持難免會抖動,這樣照片就會模糊,建議准備一個三腳架。

黑咕隆咚的地方拍照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不欠曝,也就是題主問的怎麼拍明亮。

- 提高ISO感光度 (但是越高的感光度,會增加照片的噪點,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不過像題主這樣的特殊拍照環境,可以忽略這個,可以拍完後期ps減少噪點)

- 如果有大光圈鏡頭(比如性價比很高的50mm F1·8)最好(但是也要考慮景深問題,畢竟光圈越大,景深小,具體因為不知道題主拍攝目標是什麼,所以抱歉沒法給出准確建議)

- 減慢快門速度,讓更多的光進入到相機里(但是一定要用三腳,實在沒有可以找個穩定的能放相機的地方,但是盡量不要手持)

綜上,電影院拍照可以嘗試:

大光圈(視拍攝對象而定)+ 高感光度 + 慢速快門 + 三腳架(保持相機穩定)

希望能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怎麼拍電影畫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下集的武俠電影有哪些 瀏覽:640
3d電影如何消退成2d 瀏覽:822
電視機怎麼免費觀看vip電影 瀏覽:66
傳說中創造人類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419
幫我推薦一部好看的電影吧 瀏覽:242
殺手歌曲是什麼電影 瀏覽:447
電影宣發費用大概是多少 瀏覽:567
網易的電影怎麼下載 瀏覽:873
熊出沒2019年電影叫什麼 瀏覽:203
佗理電影日本免費播放 瀏覽:811
百度看到的電影片段怎麼找 瀏覽:773
誰去電影院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38
廁所隔間免費觀看電影 瀏覽:711
電影資源怎麼找剪輯 瀏覽:85
黃勃用手拉住車是什麼電影 瀏覽:823
陸垚知馬俐電影免費看完整版 瀏覽:730
怎麼在微光看自己想看的電影 瀏覽:654
青春社會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25
韓國最新好看的懸疑電影 瀏覽:255
北京電影學院考多少分可以進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