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演員的片酬怎麼算,如果是三十集,就用每集片酬乘以三
一般上線演員的片酬有兩種計演算法,一種是按集數計算,雙方協商好後根據演員在劇中所飾演角色的集數(每集出場至少五場以上計算為一集、不夠加減進制)每集多少錢。另一種是以打包的形式商榷片酬,就是製片方先讓演員看完劇本,告知在劇中所飾演的角色,然後雙方就這個角色以及保證在多長時間內將他所飾演的角色戲份全部拍攝完成,這一切的參與活動總共付給演員多少片酬就可以了。 當然還有很多原因無法正常計費,如人際關系、政治關系等因素。 影視劇拍攝完成後進入剪輯階段,剪輯師根據原劇本的故事順序及導演的要求進行技術性剪輯,每一分鍾都是由若干個非連續性拍攝鏡頭的組合,所以每個人物在每集中出現的時間長短並不代表他所付出的實際勞動。
Ⅱ 藝人在影視劇里的客串和友情出演,片酬是怎麼計算的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藝人在影視劇中客串或則友情出演的片酬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導演給出的報價,一種是自己給出的報價,至於具體怎麼計算的要看這位藝人在圈中的地位和知名度,如果地位比較高,知名度也比較廣,而且受中率也非常大,以及在片中客串和友情出演的戲份也蠻多,這片酬一定是不會太低的,畢竟有了這位藝人的存在,會這這部電影有了更賣座的口碑和推動力,如果藝人也知道自己的名氣和知名度比較廣,也是有一定價值的,這時候藝人會自己來報價的,導演一般都會滿足,畢竟帶來的回報遠遠會大於片酬。
Ⅲ 拍電影的導演的薪酬是怎麼計算的啊,還有那些跑龍套的演員薪酬怎麼算哈!
導演是按合同或者是票房分賬,或者兩者結合
跑龍套的群眾演員一般就是按天來算,一天幾十塊加管飯
Ⅳ 通常導演的收入在影片的收入中佔多大比例名導與明星的收入是怎樣的比例
所有人員的費用都是在製片階段談好的,電影的收入是收入,成本是成本,就算你問的是成本,導演從不要錢到出錢的都有。
如果你打算只靠票房回成本,那最最安全,就得票房有3000萬,才剛剛打平。
但很多電影,比如甄子丹動作片,海外有一些收入,那國內票房收支平衡點就不用成本乘以3。
大體這么算吧。
Ⅳ 演員的片酬怎麼算
演員的片酬一般指的是總片酬,即整部。
演員「天價片酬」一直是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拍戲只是流量明星工作中的一部分,代言、走紅毯、開演唱會等通常會占據他們更多的時間,但相比起來,拍電視劇反而能給他們帶來更高的回報。
一部五六十集的電視劇,這些演員通常在劇組的時間也不過兩三個月,更沒什麼時間好好研究劇本、揣摩劇中角色。本來最應該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卻出現了「走流程」的現象。
(5)導演拍電影片酬怎麼算擴展閱讀:
演員的片酬虛高的原因:
演員「天價片酬」一方面是因為影視娛樂業目前發展速度較快,大量資本湧入其中,形成了資本供給和人才供給短暫的不平衡。「另一方面,當前影視娛樂業的商業模式主要是粉絲經濟,這就使得投資方不斷尋求更多粉絲流量的明星,從而形成結構性的不平衡」。
在演員片酬的價格體系中,有「超一線」、「一線」的劃分。劃分標准主要是演員拍攝電影帶來的票房數以及拍攝電視劇帶來的流量。
Ⅵ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Ⅶ 紀錄片導演片酬怎麼算,目前國內一線二線的導演及到多少了
我想問問像楊冪這樣的女星拍一集電視劇的片酬是多少? 要看演的是什麼戲了,根據時間算片酬,估計這位仁兄想演戲吧 誰知道呢,看戲份。看大牌
Ⅷ 導演拍一部電影,片酬多少錢
幾百萬到上千萬都有啊
還有一種是分賬,導演不拿錢,可能還倒貼,等電影上映了,按票房提成
Ⅸ 導演的片酬都是多少
中國導演片酬揭秘
作為國內影壇「第一高手」的張藝謀能從執導的一部影片中拿到多少片酬?這一直是許多觀眾關心和好奇的問題。據某些電影界內部人士透露:張藝謀的新片《幸福時光》投資達上千萬元。一部既沒有大場面、又沒有高科技製作的國產影片斥資如此巨大顯然是驚人的。就演員來說,董潔是新人,不會有太高的片酬;趙本山以與張藝謀合作為榮,也不會要高價;其他演員更談不上會有多高的身價了。《幸福時光》總體投資600—700萬元就已足夠了,張藝謀的個人片酬估計佔到了影片總投資的三分之一,大約在300萬元左右。
前年張藝謀導演的《一個都不能少》製作費高達900萬元,對一部農村題材的影片來說,這個數字無疑也同樣讓人感到吃驚。據說,魏敏芝拍完《一個都不能少》只得到6000元片酬,雖然張藝謀為水泉村翻修了馬路,為水泉小學翻蓋了校舍,但這能花得了多少錢?張藝謀從這部為「燭光工程」宣傳的影片中掙的片酬不會比《幸福時光》少多少。曾與張藝謀合作過的一位人士向記者透露,張藝謀賺取收入的方法是只拿一次性的高片酬,而不參與影片票房的分成,不用再擔任何市場風險。另外,影片製作費用都由他親自掌握,對資金使用控製得非常嚴。當然,像張藝謀這樣拿如此高片酬的導演,內地除陳凱歌外絕無僅有,陳凱歌就是憑那部製作成本上千萬美金的《荊軻刺秦王》發了大財。
尾隨在陳凱歌、張藝謀之後拿到高片酬的導演要算是馮小剛和姜文了,馮小剛拍攝的三部賀歲片都是捆綁式發行,片酬直接與票房收入掛鉤,以馮氏賀歲片驕人的票房業績,他獲取的片酬可想而知。據了解,去年他執導的《一聲嘆息》片酬在80至100萬元左右,而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片酬與其不相上下。
陳國星、馮小寧、張建亞等「實力派」導演的片酬一般在影片投資的十分之一左右,如馮小寧拍攝的《黃河絕戀》,影片投資400萬元,他拿到了30萬元的片酬。片酬最低的要算第六代導演了,張揚拍《愛情麻辣燙》才拿了3萬元的片酬;去年的《洗澡》票房喜人,當時他也只拿到10萬元的片酬。
其實正如某位業內人士講的那樣,電影導演的片酬同編劇的片酬一樣是不規范的,與影片投資方、投資方式、市場發行方式緊密相關,他們也不願意過多透露。雖然電影市場長期不景氣,但不可否認的是導演和演員的片酬都在穩步提高,不只是電影明星,電影導演照樣也能成為「富翁」。
Ⅹ 明星拍電影片酬有多少導演、演員、製作商、電影院都是怎麼分是拍之前分好還是上映才分
票房的47%是院線,43%是製作公司,3%是電影基金,剩下的是發行。演員片酬大概有數,一般主角幾百萬,導演的話就不知道,也有簽分成的。基本成片前就會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