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電影院環境圖怎麼拍

電影院環境圖怎麼拍

發布時間:2024-05-03 12:29:28

㈠ 5大電影拍攝技巧

5大電影拍攝技巧為大量留白、高空視角、幀中幀、靜態運動、變焦運動。

1、大量留白

使用更寬的角度拍攝——角色一般只佔據鏡頭底部的三分之一,無論是處於左下角、中間位置、或右下角。這種具有創造性的角度讓故事的講述方式變得有趣起來,尤其是想要塑造人物的孤獨感時,封閉的空飢正間和大量的留白給觀眾一種主角「孤立無援」的感覺,用空曠的環境展示人物孤獨、不知所措的內心世界。

電影拍攝的注意事項:

1、利用明暗對比

將明亮的主體疊在暗背景上,暗主體疊在明亮的背景上,這是電影攝影最重要的突出主體的手段,而且較多的處理方法是為畫面設置不同亮度的區域。明亮的人物疊在暗背景上,或暗處的人物疊在明亮的背景上,都能夠起到突出人物的消橘作用。

2、合理的運用景深

淺景深有助於突出主體。有些影片中,導演非常忌諱在鏡頭中改變焦點,因為改變焦點過於明顯時,會讓觀眾分心。這部電視劇中包含了很多心理分析成分,允許影像帶有主觀鏡頭的特點。同時,焦點總是以演員轉頭或對方有互動時作為改變的契機,也掩蓋了人為的痕跡。

㈡ 電影院照相,照相機像素最少要多少

對像素沒有什麼要求,離得遠的話,要用長焦鏡頭,但是電影院基本照不了相,因為光線太暗,畫面在動,每秒鍾24格膠片,每個膠片停留的時間極短,你的快門速度快了不做不到,慢了就會有拖影,閃光燈也無效,由於光線暗,你要必須用很高的iso值,噪點相當多,很難有不錯的效果。
錄像不同,錄像是連續的。所以所有的畫面都可以被捕捉到。
上面說的是拍攝銀幕,如果你在電影院裡面拍別人,基本上就不可能,因為光線太暗了,如果散場時的話,打開閃光燈試試可以。

㈢ 攝影拍攝手法與技巧

攝影拍攝手法與技巧

攝影拍攝手法與技巧, 隨著科技發展,攝影創作的效果和種類也越來越多,無論是拍攝人像還是拍攝風景,構圖的好壞都直接影響到畫面的美感,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攝影拍攝手法與技巧。

攝影拍攝手法與技巧1

1、壓低角度上別空。

上圖,壓低角度,這個機位很好,角度不同,照片也容易奪目,但是壓低角度後,也要注意還沒上方,不能太空。因為前景低,觀者勢必要看向遠處,結果看到遠處,啥也沒有,就會失落。像下圖這樣,壓低角度,照片上方空間,有小房子,有樹,照片就顯得充實。

或者像下圖這樣,壓低角度後,照片上方,遠處,有山,有天,視野開闊,照片內容也豐富。

2、剪影有亮片更中。

拍攝剪影,最不應該犯的錯,就是不能像上圖這樣,光亮太少,陰影過多,甚至有的地方死黑一片。並且,前方的欄桿引導,光亮卻不在路的終點。而應該像下圖這樣,剪影照片有亮,亮處,在照片主體附近。

或者光亮和照片主體重合,這樣觀者的視線才不分散,主體更集中,照片就不會顯得亂。

3、後期調色不過重。

拍風景,有的時候,因為天氣原因,風光照片的色彩可能不理想,但後期調色不要犯上圖的錯誤。上圖錯在後期痕跡太重,瀑布邊緣顏色失真。

即使天氣有霧,照片朦朧,也不錯,像下圖這樣,真實自然,看著更舒服。

4、明暗對比才不同。

當你整體拍攝環境較暗時,不要像上圖這樣,急於拍攝,畫面讓人感覺壓抑。而應該像下圖這樣,照一束光,或者等來一束光,照片上有明暗對比了,即使是很一般的場景,這個明暗對比,也會為照片加分很多。

5、沒有重點太匆匆。

上面這張風景照片,整體色彩、構圖都可以,但總給人拍攝潦草,著急的感覺。因為照片中,沒有一個能夠引起你興趣的點,沒有重點,就好像是匆匆忙忙拍攝的。而對比看下圖,左側的人,右側的光,是照片的點睛之筆,讓畫面有了活力。

你拍攝的時候,沒有人配合你也不要緊,可以以一些造型突出的景物為主體,比如下圖的石頭,前景的石頭,和遠處的山,形成很好的呼應,讓照片顯得不那麼隨便,能看出用心,更有看頭。

6、角落引導見真功。

利用道路,作為引導來構圖的時候,要注意,道路的起始點,從照片的左下角、右下角開始會更好,照片的起點,與照片中內容起點完美結合。上圖做的路,應該舍棄,以右側路為主,要不然中間的草,會讓照片顯得亂。對比看下圖,道路的草,都在路的左側,整體效果就更好一些。

7、構圖取捨把影弄。

拍風光照片,還要做好取捨,比如下圖,拍攝技法、構圖、色彩都很好,錯就錯在,中間黑影太多,這種情況,想要照片寫實一點,就只保留上方,想讓照片更寫意一點,就只保留下方,全都保留,照片就容易廢。對比看下圖,為什麼大圓下面路面可以保留那麼多?因為路面沒有全黑,還能看到細節。

或者像下圖,黑影多得比較適當,因為左下角的黑影,正好是個倒的三角形,上方人比較稀疏,與下方小部分全黑形成對比,更美。

8、過曝不美眼睛痛。

拍風景,不要像上圖這樣,拍出過曝。如果你沒有時間等太太陽柔和一點,那你可以像下圖這樣,把相機向左轉一點,避開些過曝的部分。

或者像下圖這樣,找一些建築、景物,來擋住太陽,擋住強光,就沒有過曝了。

9、主體太小片空洞。

如果你的照片中,有主體,或者有吸引人的的點,那不要向下圖這樣,讓這個點太小。

遠方如果沒船,也可以,但如果有船,這個船太小,觀者就會認為這張照片表達得不夠具體,不夠明確。

當然,如果你左等右等船都不來,那隻能靠長焦鏡頭,把遠處的船拍大了。

攝影拍攝手法與技巧2

8種最基礎的構圖方法

1、水平線構圖

水平線構圖比較常用於表現廣闊的景物,比如海面、湖面、草原這類題材。

拍照時可以根據水平線的位置進行構圖,來表現主體。比如說,我們拍攝的主體是湖面,那麼就可以將水平線放在畫面的1/4或者1/5的位置,重點突出水平線以下的湖面。

那如果你的主體是天空,那麼水平線就可以安排在畫面靠下 1/4或1/5的位置。

2、垂直線構圖

垂直線構圖比較常用於表現樹木或建築,會給人一種向上、堅定、挺拔的感覺。

如果要表現向上生長的樹木或者是其他豎向式的景物,照片的頂上最好不要留白,這樣才能給觀眾留下這個主體是無限延伸的。

3、S形曲線構圖

如果畫面中存在S形曲線,那就可以考慮使用這種構圖,一般來表現女性的身材,或者是在拍攝河流、道路時也會經常用到。

4、斜線構圖

斜線構圖,即畫面中的主體形象呈現為傾斜的線條,視覺上運動感會更強。一般情況下,拍攝激烈的賽車或其他速度型比賽時常用此類構圖。

5、三角形構圖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個大家都知道,拍照時運用這種構圖方法也是同樣的效果。用於表現人物的穩定感、 自然界的雄偉。

6、引導線構圖

這種構圖手法比較常用於拍攝橋梁或者是筆直的道路,使畫面具有很強的縱深感,同時增強畫面盡頭的神秘、未知感。

比如說下面這張照片,前景的石頭堆就是一個引導線,將大家的視線引到最遠處的小船。

7、散點式構圖

散點式構圖就是以分散的點的形狀構成畫面,其主要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比較常用於拍攝地面的牛、羊群或馬群,或者草地上星羅棋布的花朵。使畫面有較強的.韻律感。

8、三分法構圖

將整個畫面分割成9個相同的區域,拍攝時將主體安排在分割線的4 個交叉點上或者是任意一條分割線上。

三分法構圖可以避免畫面呆板、無趣。

如果你還是一個攝影新手,這8種構圖方法不妨可以記下來好好學習一下,雖然看似簡單,但是運用好了,同樣可以拍出好片。

攝影拍攝手法與技巧3

6種經典拍攝手法

移軸效果和偽移軸效果:拍出玩具模型感

移軸鏡頭一顆要價不菲,然而其特殊的光學設計,卻能拍出不同於一般鏡頭的效果,由於成像圈較大,且鏡身能偏移(Shift)或傾角(Tilt),它不僅能將一些俯瞰的風景拍得像玩具模型,也能在拍攝建築、商品時避免廣角鏡頭難以克服的變形及延伸景深的效果。移軸手法,現在也越來越多被用在影劇或電影拍攝上,尤其是在國外的一些影集中,常常這樣微縮的城市之景用做過場片段或是片頭片尾影片,像日劇「家族游戲」、英劇「新世紀福爾摩斯」等。

對於一般攝影玩家來說,移軸鏡的價格真是讓人難以入手,正因為如此,網上也有國內不少朋友以舊鏡頭自行改造成移軸鏡頭,另外趣味鏡頭廠商Lensbaby也有推出較親民的版本。另外,去租借來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國內借一天大概在700~900元不等。詳細拍攝教學,可參考站內的「移軸鏡頭拍攝技巧全攻略」。

不過老實說,現在不少微單眼、小DC中也都內建有移軸鏡頭效果,而且就算相機內沒有趣味濾鏡功能,透過電腦編修軟體也是能獲得類似的樣子。一般建議在後制使用該效果時,拍攝內容還是以晴天俯瞰城市的角度去拍比較討喜,效果也會比較明顯。

▲移軸鏡頭拍出來的效果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玩具模型風的城市鳥瞰景

借位創意效果:搞笑KUSO是亮點

在網上搜索「借位」,一定能看到很多誇張又KUSO的照片,有些是巧合,而有些卻是設計過的,無論如何,都是因為被攝者或物間因為距離的差異和拍攝角度的關系,而產生一些超現實的有趣畫面。這樣的手法,用在旅遊紀念照拍攝時,能為照片加不少分,沒有太多的技術或器材要求,就怕想不到而已。

雖說沒有太多的技術要求,但還是有一些小訣竅,由於被攝者或物體之間存在差距,所以建議在光圈先決模式中拍攝,設定較小的光圈數值,以確保拍攝主體們都在景深內,都是清晰的。如果是要捕捉動態瞬間,例如跳躍起來的畫面時,則也要同時兼顧快門速度,有必要的話可提升感光度以確保足夠的快門速度。

▲借位的手法總是能呈現一些超現實或搞笑的畫面

長曝水流風景:如絲綢般的`流動感

在風景攝影中,長曝是一種經典手法,除了在夜晚捕捉夜景或拍攝光軌時常用外,白天拍攝野外風光時,也常用來拍攝溪流、湖或海。透過長時間的曝光,能徹底且柔順地模糊移動中的物體,把波瀾起伏的水面拍得像絲綢一般順滑,就算場景中原來有很多人來來去去,也會因模糊效果而使他們在畫面中「消失身影」,得到寧靜前空曠的純粹景色。

日間長曝,需要使用減光鏡(ND鏡),以在固定光圈值下換取更長時間的快門,達到模糊移動物體的效果。除了減光鏡外,常用的基本配備還有腳架、無線遙控快門或快門線,減少相機長曝時可能造成的晃動,干擾拍攝結果。想知道更多拍攝時要注意事項和技巧,可參考「簡單7步教你拍出完美長曝相片」。

▲長曝拍攝湖或海景,可拍出一種寧靜的氛圍

數位紅外線效果:超現實CG感場景

也許不少朋友早在網上看過很多色彩效果比較奇異的攝影作品,看起來不那麼真實,反而比較像電腦繪制出來的CG圖,就像一些電玩的場景一樣。其實這還是真的場景,只是用紅外線攝影的手法,透過特殊的紅外線濾鏡,濾掉可見光,僅讓紅外線打在感光元件上,拍出這樣夢幻的景色。想要嘗試紅外線攝影,需要改造相機或是套用濾鏡,改造相機的效果似乎會比套用濾鏡來得好,但由於成本較高,因此一些前輩多建議大家,可先從外接紅外線濾鏡開始試試看,試過之後覺得真的喜歡,再找相機去改裝也不遲。想知道更具體的紅外線攝影教學,可以參考「鬼魅的紅外攝影技巧」。

由於現在數位後制技術進步,就算步濾鏡也不改機,也是能用後制軟體「偽造」紅外線攝影的視覺效果,選一張自己拍的作品試試看吧!

▲紅外線攝影能將景色拍出不同尋常的夢幻感

多重曝光人像創作:融入拍攝者內心世界

將兩張照片結合進行重曝已經不是什麼新的技法,早在十九世紀就有攝影師嘗試過這種拍攝效果。重曝也有多種不一樣的效果選擇,而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將人像與自然紋路結合的類型,且在紋路的選擇上,越明顯曝出來的效果越好,像白色天空背景下的葉子、樹枝或龜裂的土地等。

其實現在不少相機內都有內建多重曝光功能,不只微單眼及消費性小相機,連專業單眼相機如Canon 5D3、Nikon D800等,就算不依靠後制合成,在相機里就能完成重曝,且也具備多種不同的合成效果可供選擇。

進行人像類的重曝創作,首先當然是要拍攝需要用來合成的兩張照片,人像照的部分,最好以白色等純色的背景,且采逆光拍攝,才能得到輪廓足夠清晰的人像。陰天的天空也是個不錯的背景選擇;而自然紋路的拍攝基本上也差不多。建議可在LiveView模式下進行拍攝,當在完成第一張的拍攝,開始拍攝第二張時,螢幕畫面上會半透明顯示第一張畫面,方便你第二張取景構圖。

也許你的相機內還是沒有具備這個功能,但你手上的智慧型手機一定能下載安裝到可玩重曝攝影的APP,不然也是能靠Photoshop或Lightroom等後制軟體來製作效果。

▲人像與重曝的結合,不僅能增添藝術感,也能更多地詮釋角色的內在心理

360度全景攝影:打造個人小星球

現在不少相機和手機中也都配備全景攝影的功能,方便大家在拍攝一些寬闊的場景時,不需要分段拍攝再進電腦後制拼接。不過如果想要再全景攝影上再做一些不一樣的效果,將寬闊的場景「星球化」的話,雖然說手機有專門的APP可快速進行後制,但用相機拍攝的話還是需要扎扎實實地分段拍攝,然後依靠後制的力量了。

拍攝360度全景作品,需要注意的事項和全景攝影大致相同,需要上腳架、手動模式拍攝,方便掌握調整每張照片的曝光量,且建議採用小光圈拍攝,保證景深深度,白平衡最好也選擇手動調整,並注意每張之間最好保留1/3的交疊邊。更詳細的全景攝影技法,可參考站內相關文章(點選前文連結)。另外,如果想讓星球的接合看起來更自然,注意要拍攝張數要足夠,拼接變形起來比較不容易顯得突兀。

完成拍攝後,到電腦中利用後制軟體先將照片拼接成一般的全景圖,再開始進行翻轉和扭曲濾鏡,向星球形狀轉型。

㈣ 明星電影院路演,會比較暗,相機拍攝參數怎麼調,而且明星會一直動想快門快一點

第一、調節你的亮度。
第二、用專業的相機進行拍攝。
第三、可以換個亮的環境進行拍攝。

㈤ 電影的畫面是怎麼拍出來的

一部電影鏡頭的運用有多重要,如何跳出定勢思維?

朝日傳媒給出了更多關於電影鏡頭的思考。

《天使愛美麗》(2001) 劇照

朝日傳媒

期待與您再次相遇

宣傳片 宣傳片製作 宣傳片拍攝

閱讀全文

與電影院環境圖怎麼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器人男友電影免費 瀏覽:426
關於男懷孕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65
國外和美國式禁忌差不多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52
電影篇都有什麼 瀏覽:198
風月電影院怎麼看不了 瀏覽:521
比較長而且好看的電影 瀏覽:517
又是多久沒做飯了電影台詞 瀏覽:451
黃黃的電影有什麼原因 瀏覽:844
女的吸男的弟弟電影有哪些 瀏覽:759
萬達電影票價多少錢 瀏覽:383
主演拍一部電影多少錢 瀏覽:27
哪些成語適合拍微電影 瀏覽:73
迅雷哥免費手機電影網 瀏覽:381
貓眼電影發展如何 瀏覽:168
美國好看的科幻片動畫電影 瀏覽:287
現在電影放映機有哪些系統 瀏覽:965
高清免費素材電影 瀏覽:846
免費流星蝴蝶劍完整版電影 瀏覽:985
免費看未刪減電影的網站 瀏覽:440
妻子被小混混欺負流產是什麼電影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