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火燒摩天樓的影片概述
在《海神號遇險記》大獲成功之後,華納兄弟公司出資39萬美元買下了小說《The Tower》的改編拍攝權,八周後,製作人伊爾溫·艾倫又發現了另一本小說《The Glass Inferno》,而20世紀福克斯公司已經出價40萬美元捷足先登。最終,兩家公司決定聯手拍攝本片,製作預算為1400萬(相當於通脹後的5800萬),均攤拍攝經費的20世紀福克斯和華納兄弟將分別得到美國國內和海外的票房進賬。
曾憑《炎熱的夏夜》榮獲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斯特林·西利芬特任本片編劇,他從每部小說中選出七個人物,並將故事情節融為一體。在影片籌備之初,消防隊長的戲份較輕,設計師才是真正的主角。歐內斯特·博格寧曾是扮演消防隊長的原定人選,後來本打算扮演設計師的史蒂夫·麥奎因要求扮演消防隊長,所以該角色的戲份得到了相應的修改和擴充,保羅·紐曼隨即得到了設計師的角色。
麥奎因、紐曼和威廉·霍爾登都希望成為影片演員表中的頭牌主演,霍爾登的要求被回絕,地位同等重要的麥奎因和紐曼採用了對角設計,前者位於左下,後者位於右上,而且二者的片尾排序恰好與片頭相反,可謂毫無主次之分。然而即便如此,麥奎因仍對紐曼比他多出20句台詞頗為不滿,編劇很快做出了相應調整。
20世紀福克斯公司為本片搭建了57處布景,當拍攝結束時,只有8處布景得以倖存。片中「玻璃塔」摩天大樓其實是由70英尺高的微縮模型拍攝而成,為了將其與舊金山的空中輪廓融為一體,傳奇大師道格拉斯·特魯姆布使用了藍屏技術。在拍攝樓外火景時,特效部門結合使用了丙烷、乙炔和氧氣噴槍。
本片於1974年9月11日殺青,巧合的是,號稱1996年之前世界最高建築的芝加哥希爾斯大廈也於同年落成,而世貿中心雙子樓剛剛在1973年9月11日完工,孕育出本片劇本的《The Tower》和《The Glass Inferno》兩部小說正是基於世貿中心突發火災的假設構思而成。
『貳』 007大破天幕殺機在中國的哪裡取景啊
只有上海的摩天大樓取的景。一些類似中國的場景都是在英國的錄音棚搭建拍攝。
摩天大樓(skyscraper)又稱為超高層大樓,非常高的多層建築物。起初為一、二十層的建築,但是現在通常指超過四十層或五十層的高樓大廈。隨著高層建築在各地不同的發展,人們所認知的摩天大樓定義高度也略為不同。
在中國大陸,建築規范規定100米以上高度的屬於超高層建築;日本、法國定義超過60米就屬於超高層建築;在美國,則普遍認為152米(500英尺)以上的建築為摩天大樓。然而根據目前世界超高層建築學會的新標准規定,300米以上才能列為超高層建築。
有許多場面並不在上海取景,如屋頂的游泳池是金絲雀碼頭的維珍活力游泳池,邦德進入的大廈是倫敦第四高樓布羅德蓋特塔,外部燈光將其打扮成一座寫字樓。為了拍攝航拍鏡頭,劇組罕見地得到中國政府批准並借出直升機進行航空拍攝。
邦德碰到反派席爾瓦的澳門金龍賭場內景在松林製片廠搭建,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則在雅士谷賽馬場搭景。在2012年2月1日公布的首張電影劇照中,克雷格正在松林製片廠搭建的一座「位於上海」的摩天營救中娛樂。
(2)電影摩天大樓怎麼拍的擴展閱讀:
影片攝制——
影片拍攝時間原定為133天,實際上用了128天,2011年7月於倫敦正式開拍,由羅傑·迪金斯使用阿萊Alexa攝影系統進行拍攝,主要在倫敦地鐵站西史密斯菲爾德大街地下停車場、薩瑟克區國家美術館、白廳、國會廣場、查靈十字地鐵站、格林威治舊皇家海軍學院、卡多根廣場和塔山等地取景。
軍情六處地下總部則是聖巴塞洛繆醫院,其訓練場為滑鐵盧車站下的舊維克隧道。Q與邦德的碰頭是在美術館晚間閉館時拍攝的。片末邦德俯瞰倫敦市容的屋頂是白廳55號的能源與氣候變遷部辦公樓。為了拍攝軍情六處總部爆炸場景,沃克斯豪爾橋和米爾班克區交界處進行了交通管制。
與通過大型建築復製品製作爆炸鏡頭的黑日危機所不同的是,片中的爆炸是後期加上去的。片尾原定於登儲城堡拍攝但在開拍後不久計劃就被取消,由蘇格蘭格倫科高地代替。據稱邦德在蘇格蘭的祖屋天幕庄園是用膠合板和石膏構築的立體建築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