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不錯的賀歲電影
從1997年《甲方乙方》開始,中國電影多了賀歲片這種類型。時至2018年春節,賀歲片已經陪我們度過了將近20幾個新年。下面就簡單推薦幾部我覺得不錯的:
1、《太平輪》(上)
㈡ 10年後梁朝偉終於說出實情:電影是假戲真做,湯唯回應更是一絕,啥情況
在電影《色戒》中梁朝偉與湯唯均「獻身」藝術,出演銀幕處女作,林志玲在電影《赤壁》中奉獻了多個「第一次」,其中自然包括與梁朝偉的吻戲和激情戲。在電影《重慶森林》中,梁朝偉與空姐女友(周嘉玲飾)上演大段對手戲。
而湯唯的回答也是讓人更加確認了,湯唯稱「電影里我們只是在做生孩子該做的事而已」,沒想到看似文藝女神的湯唯,回如此大膽的回應,可以說真是一針見血啊!不知大家對湯唯的這一段戲作何評價。但是湯唯已經徹底轉型,而網友卻表示想回去再看看這部電影!
㈢ 為什麼最近兩年高票房的國內電影這么多
與2014年全年突破296億元的票房成績相比,2015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一直是在創造奇跡和突破自我中前行。《捉妖記》、《速度與激情7》等多部電影的接連高票房表現,讓中國電影市場邁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昨晚通報,2015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40.69億元,比2014年增長48.7%,創下「十二五」以來最高年度增幅。 綜合新華社電、《法制晚報》
2015年四次單月票房超美國
早在2010年,就曾有不少海外媒體對中國電影票房提出了將趕日超美的預測,並認為中國電影市場將在2015年達到北美市場一半的量級,在2018年實現對北美市場的超越。時至今日,這個預言早已成真。
從目前的走勢來看,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的保底總票房將在550億元上下,按照2015年的增長率,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有望直接沖到640億,單年百億美元票房的目標有望在2016年提前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的1月和2月,中國電影市場首次實現了對美國電影市場的單月超越,而且在8月份和10月份將這一情況再度重演。全年有四個月份票房超越美國電影市場,是中國電影市場歷史上的第一次。不少北美媒體也表示,在中國電影市場頻繁實現對北美市場的超車之後,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極有希望形成與北美市場分庭抗禮的局面。
在國產片與進口片的總票房對比上,國產片以年度票房超100億元的絕對優勢戰勝進口片,成為贏家。這,也是歷史上國產片票房增速最猛的一年。
㈣ 葛優和梁朝偉所獲得的影帝之位,是憑他們各自哪部影片獲得的
是的,是同一種級別、同一種性質、同一種獎,不同的是葛優是全球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演員,梁朝偉是繼葛優之後第二位獲得者,兩者並無級別差異,只是獲獎時間先後不同而已。
1994年,葛優憑借電影《活著》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演員。
金棕櫚獎:金棕櫚獎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從1957年開始頒發,前身為「金鴨獎」,即「電影節大獎」,從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
㈤ 為什麼2020年的每部電影都如此糟糕
阿曼多·安努奇(Armando Iannucci)的《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的個人經歷》令人欣喜。它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合奏為特色,更新了狄更斯的現代風格,同時迫使您在整個運行過程中都戴著微笑。
斯派克·李(Spike Lee)的《Da 5 Bloods》是一部瘋狂而感人的故事,充滿了導演的簽名,引起了人們的憤怒。這可能是一年中最相關的電影,這是貫穿美國文化的黑色憤怒的縮影。雖然很亂,但這卻使它變得異常有趣且功能強大。
從來沒有,很少,有時,總是有一個偉大的想法和領先的表現,但忽略了一點細微差別。艾瑪(Emma)的所有風格都未能傳達其原始資料固有的情感。
㈥ 國內電影為什麼一年出成百上千部,優質電影卻寥寥無幾
國產優質電影「寥寥無幾」的時代越來越遠了。
但是這個問題還是非常直白的,比如去年大科幻《上海堡壘》,動作穿越劇《冰封俠》,這兩部劇可以說有投入,也有優秀的演員,天時地利人和卻沒打出個漂亮仗,為啥?
看過的朋友可能有體會,劇情不緊湊,說白了沒有讓人緊張刺激的點,更談不上心靈的共鳴,只有個別片段博人眼球。影片不具備實質性內涵,大眾看的不舒服,所以評分就低了。
然而,為什麼說寥寥無幾的時代越來越遠了,因為看完讓人拍手叫好意猶未盡的電影變多了,舉個例子《無名之輩》這部又笑又愛又難過的電影,深得不少人的喜愛;《我不是葯神》真是題材下的創作, 社會 隱喻性讓很多人感動流淚;《唐人街探案》系列,直到第三部,期待熱度有增無減。還有像動漫《白蛇》、《哪吒》以及近期的《姜子牙》等等,由於篇幅限制就不寫太多了。
影視圈正在變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於那些商業價值高於一切,片酬問題等等,已經在改變了,就像《流浪地球》、《戰狼》系列,用行動證明了自己。
最後,未來的變化是明朗的,優秀的導演及演員能夠糾正方向,產出更多好片,對於熒幕前的我們是幸福的,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國外同樣有大量的垃圾電影,只是沒出口而已。
在這個問題上沒必要妄自菲薄。
應該在意的是,國內的優質電影,距離國外的優質電影,到底有多遠。
國內優質電影鳳毛麟角的狀態,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曾幾何時,我們的電影在世界舞台上也曾華麗綻放,數次獲得國際重要電影節大獎,而如今卻很難看到。盡管電影產量與日俱增,可是能稱得上優質的確實寥寥無幾。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去年的電影行業拿出了很好的成績,只是其中能拿的出手的、具有情懷的國產電影,也就是《少年的你》、《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幾部而已。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
近些年,我們的電影市場雖然愈漸紅火,可是跟美國、法國、日本、韓國等電影行業相對成熟的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盡管如此,電影製作這個看似光鮮的行業,還是吸引了大批的民間資本湧入,但這些資本的擁有者,並不是多年沉浸在電影行業中的人。
他們對這個行業的認識也相對膚淺,在選擇劇本和籌拍的過程中,很多對電影本身並不重要的東西,成為了權衡的籌碼,也就吸引了更多的資金。而這就造成了非常多的潛質劇本擱淺,甚至永無出頭之日。
拿不到投資,得不到宣傳支持,創作人的積極性被大大打擊,由此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是的,沒有看錯,現在我們的電影明星實在太少,能夠稱得上具有號召力的屈指可數,而偶像明星和流量明星卻層出不窮。
我們常常把偶像明星和電影明星搞混,偶像明星當然也可以演電影,不過真正的專業演員需要更多的曝光和空間。
拿好萊塢來說,雖然頻頻冒出明星大腕,但是這些大腕最開始都是從小角色一點一滴做起來的。也很少看到他們會花時間去跨界,他們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電影表演上。
比如日本偶像「大神」木村拓哉,出道於偶像組合,走紅於電視劇集,也拍過很多部電影,可是木村至今依然稱自己是電影屆的新人。
反觀我們的偶像鮮肉們,攢足了流量就開始主演電影,結果是占據了資源卻沒能夠拿的出像樣的作品。
吳京在一次采訪中,講到了他參觀曾創造《魔獸》、《阿凡達》等大片視覺特效的紐西蘭維塔工作室的經歷,那裡的工作人員,就是出於喜愛特技人偶,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上面,從一而終,越做越好。
他被那些專注於做一件事情的電影人深深感動,認為國內電影從業人員的匠人精神很是匱乏。
浮躁的行業現狀和讓人艷羨的成功例子,總是讓人迷失而選擇新的工作種類。
這也造成了幕後專業人員的嚴重流失,專業人員的數量跟不上產能,比如本來年產500部電影,我們有500個美術執導,而突然間產量達到了1000部,只好臨時用非專業人員來充當,影片質量自然不會得到保證。
電影行業要走的還有很長,現在遠不是成熟的時候,作為觀眾來說,培養良好的觀影習慣也會間接的幫助從業者提高作品質量,同時監管機構也應該進行主動的、有效的運轉,而能總是等到出現了問題才出面解決,整個行業才會向著良性的方向繼續發展。
優質電影卻寥寥無幾?
這個"優質電影" 要看你怎麼定義了,你沒有發現電影大國美國一年也出很多電影,但「爛片」一樣很多。
可能國內造成"優質電影"寥寥無幾的原因有這些吧
國內電影題材太缺乏,而且還要過廣電那一關。
演員,現在的演員有幾個真正演員出身的,會唱個歌直接去演電影,那演技可想而知。試問這些演員,你們知道星爺華仔跑過多少龍套嗎?
宣傳,一部電影還沒上演已經能吹上天,各種高分評價滿天飛,這些評價有多少自己真實的感想,有多少是槍手寫出來的。
圈錢,看看冰冰的事件,就知道了電影背後有著多少,老百姓根本不知道的內幕。
首先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我說一下自己的一些觀點。
說到優質電影,我們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美國的科幻電影,它裡面的內容、情節以及裝備都是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的。或許在未來的時間里,我們真的可以實現和科幻電影裡面一樣的場景的,行走在宇宙之間。
而縱觀國內的電影市場,在這方面可以說是非常缺乏的,甚至像樣的科幻電影一部都沒有的,應該說是非常悲哀的,至今都拍不出好萊塢那樣的科幻電影。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個是和我們國內的科幻市場有關的。
一、雄厚的資金作支持
說到這個相信有很多朋友就要吐槽了,國內明星動不動就幾億的演出費,錢應該是最不缺的了吧。但其實一部電影的拍攝到上映盈利就像是在買彩票一樣,比如你好不容易拿到一億的經費,首先得請幾個明星吧,現在這個時代你不請明星誰會看你,其次你得打通各層關系吧,再就是劇組其餘人員的工作,後期處理日常開支等等都是需要錢的,而且就算你拍出來了廣電審核還不一樣能過。所以要想拍好一部電影資金也很重要。
二、思想和觀念
科幻電影顧名思義是科學的幻想,人類 社會 是一個龐雜的集合體,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果沒有高度的思想自由性,沒有寬泛的創作空間,又如何科學的設想未來 社會 的種種?而目前嚴格的審核機制更是進一步擠壓那麼丁點的創作空間。此處省略很多字……種種原因,事實是我們的科幻電影受到思想觀念上的嚴重束縛!
三、導演沒經驗
科幻大片不是誰都可以拍的,你可以弄個喜劇電影練練手,成本低,誰敢拿著科幻練手?也沒人給你這機會,所以也就是國際知名的大導演有這機會,但人家不一定願意,失敗了就是砸招牌,就像李安的《綠巨人》、張藝謀的《長城》都是如此!
好了,這些就是我的一點愚見。
在這個毫無演技的鮮肉和各種流量明星橫行時代,真正有演技的老戲骨卻只能淪為他們的配角,能出來優質作品都怪了。
一部電影的總投資看似很多,但演員的片酬上千萬乃至上億為單位,最後能用來製作電影的資金能有多少?
好萊塢能出大片為什麼?就是因為人家的資金大部分都用在電影製作上了。
很好的舉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大家都看過,為什麼人家能打出國門,還不是因為人家的金錢精力都用在了電影製作上。
相比之下鮮肉主演的上海堡壘呢?除了主演的腦殘粉們會說幾句好話,其餘的評價都是爛的一塌糊塗。
都在說五毛特效,投資五毛用在特效製作上,可不就是五毛特效唄,不可能五毛錢做出5元錢的特效。
我理解你所說的優質電影,應該不單單是有深度的電影吧,能夠被人們所記住,並且通過口碑傳播出去的電影,才應該是真正的優質電影。
我看到很多人說電影過於商業化,所以好的電影、好的導演都沒有機會。
其實我覺得這是個偽命題,我們做什麼都不是做公益,如果一部電影拍得很好,編劇、拍攝手法都很好,但它不賣座,也不能完全稱之為一部好的作品。我們先要讓自己活下去,才能把好的東西傳達出去。
我記得《夏洛特煩惱》上映的時候,大家只是知道是開心麻花團隊,但對於從未接觸大電影的喜劇團隊,人們並沒有太多的期待。反倒是去電影院刷到這部電影的,覺得確實是一部很好的片子,才以口碑營銷傳播出去。
我們再說說《戰狼》《紅海行動》說實話,如果不是那個時代背景,這些電影應該不會有現在的成績,所以為什麼現在幾乎看不到類似影片,正是因為各種因素混合在一起,才有了這樣的結果。但尤其是《戰狼》商業化和個人英雄主義的成分還是很重的,但這依然不會影響他成為一部被人們所記住的好影片。
所以,我個人認為一部真正好的電影,一定是能把導演想表達的內容表達出來,同時還很賣座,而且還要貼近人們的生活。縱觀各類影片,這類優質電影寥寥無幾。
有的人拍得很商業,但電影沒有思想,就像沒有靈魂的身體,單是外表光鮮,引入明星,極其奢華,都不會被人所記住。
同樣的,一部電影如果只有靈魂,其實是件虛無縹緲的事情,感覺總是離我們很遠很遠,無法與觀眾達到共鳴。
我也只是動動嘴皮子,說出我自己的觀點,讓我去操刀,一定更差勁。
不過我也認為,每一部電影都有他想表達的東西在裡面,我們不妨自己去找一找,發現一些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豈不是更好。
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除去那些大IP製作,投入了大量的成本。還有很多小資電影,不說他是濫竽充數,但很多也抱著賭博的心態,萬一播出火了呢。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卻是佔大多數。
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成本7000萬左右,對於大IP製作不算花費多的,但是一經播出,迅速火遍全國。看過的都說好,卻是做得非常好。《哪吒》的製作周期將近3年,有1400多個特效鏡頭,超過一百家公司和1600人參與了項目的製作。肯定是用心了的。
在對比《雲南蟲谷》,宣傳說錢用來做特效,不請大牌明星,就要用新人。結果大家也看到了,也就是個一般般的網劇。特效咋樣我也不多說,劇情也不咋的,我覺得毀我原著。
就和《尋龍訣》一比,高下立見吧!
大製作還是太少,最求快速低成本太多。為了票房,導演就要把本來非常優秀的作品改來改去,想用奇特的怪異的驚悚的畫面吸引觀眾,這樣就把很好的劇本改成一個四不像。再有就是主要演員的高片酬。錢都給了這些演員了,那技術製作背景道具等等就必須偷工減料,結果就是影片粗製濫造漏洞百出。還有就是投資者的任性,想讓誰當女一或者男一,不管會不會演,導演硬著頭皮也要讓這些後門演員上,這也是現在電影市場不景氣的原因之一。中國電影的錢太好賺了。好賺到隨便拍個垃圾電影,虧本的可能性都不大,賺多賺少的事,只要有流量明星撐著,別管演技怎麼樣,總不會虧錢。這種情況,與中國電影剛起步的時候大相徑庭,所以,電影的質量顯得越來越低。王晶導演說過,他一年最多拍25部電影,你想想一部電影才花多少時間。
以前科班出來的導演,慢慢的是演得好也可以做導演,現在是演的好不好有錢也能做導演。導演們急功近利,靠流量明星撐撐場面,別管電影好不好,先混出個名頭,這是普遍導演和演員的情況。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因為中國會拍,會看電影的人寥寥無幾,你要指責哪部國產電影哪裡哪裡不行,立馬有人質問你會什麼不噴國外電影?!貌似只要外國片有缺陷國產電影也有,那就不能噴國產電影,否則就是不愛鍋~於是,在眾多「粉」和「水軍」如此「保護」甚至「慫恿」的狀態下,哪怕是爛片也能從容賺的盆滿缽滿,眾多電影人一看~喲呵,這種片子也能弄到錢?忒容易啊,於是乎一擁而上,爛片如雲也就不足為奇了。至於影片質量口碑乃至中國電影的未來關他鳥事,撈/蒙/騙到錢才是王道!
話不好聽吧?但事實,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