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s如何製作超漂亮的電影膠卷相冊效果
新建個“100*80”px的文件,填充為白色,然後使用矩形工具,拉出個矩形框,填充為黑色。
然後執行“選擇-修改-平滑”,數值設置為5。
然後執行“編輯-定義畫筆預設”,保存下來。
然後在新建個“800*600px”的文件,拉出個矩形框,填充為黑色。
選中畫筆工具,按“F5”鍵找出剛保存的畫筆,然後間距設置為217%。
接著按著“shift”鍵,前景色設置為白色,這樣拖拽著畫出膠片的邊緣,然後調整畫筆大小,畫出中間的矩形框。
然後拖入喜歡的照片到中間的方框中,(可使用蒙版修飾下)這里就不詳細講解了,然後執行“圖像-圖像調整-“順時針90度””。
然後執行“濾鏡-扭曲-切變”,調整自己喜歡的狀態。
之後再執行“圖像-圖像調整-逆時針90度”,這樣就ok了。
2. 如何用PS把照片弄得像電影 就是上下都有黑色條子的
先把白色和黑色照片顏色弄好了以後,分成若乾等分,之後平均分布一下,就可以實現那個效果了。
3. 【如圖】PS電影效果怎麼做
這個專業名詞叫暗角,新建一個圖層,使用黑色到透明拉漸變,然後改變一下圖層模式就可以了
4. 用ps將一張普通照片打造成電影色調照片
由於世界上電影有很多,所謂」電影感」 (cinematic) 色調並沒有絕對答案,不過主流歐美電影里,那種青青藍藍的影像就十分常見,亦成為了不少人心目中」很電影感」的色調_
為什麼會常有這種藍色呢?據 Photoshop Training Channel 的解釋,其中一個原因是,青色和藍色與人們偏向橙黃色的膚色剛好是」互補色」,青藍色的背景,可以讓角色的臉孔更特出;另外,冷色系亦可帶來不同的氣氛與感覺,在科幻電影或特定的情節中會很有用。
但如果要得到這種色調,並不是把白平衡調到偏藍就可以,因為關鍵之一是讓膚色依然保持自然,方法頃如有不少,以下則介紹在 Photoshop 以曲線 (curves) 來處理,好處是彈性不錯,可以根據影像作出最理想的調節。
留意_每一張作品及每一位攝影師的感檔乎族覺都不同,以下只講解原則,處理時應自己再調整。
選擇一張照片,然後步驟如下_
1) 開兩個 adjustment layer,都是 curves。
2) 兩個 curves 使用不同的 blending mode,一個是 Color,一個是 Luminosity,分別控制色彩及光暗,然後自己為它們改名,以茲識別。
3) 在 Color 的曲線,調整紅色通道,在正中間點一下固定,然後把陰影的部份向右拉 (如下圖),這樣陰影的色彩就會減少紅色,即是變得更青色了,而高光位置就保持不變 (因為中間的一點)。
4) 到綠色通道,同樣中間點一下,然後把陰影向上提高。
5) 到藍色通道,同樣中間點一下,陰影提高,至於高光部份亦可稍為拉多一點,見下圖。
6) 然後到 luminosity,使用 S 形的曲線可以增加對比度,讓影像更強烈;另外不少人喜歡把陰影位置調光,讓畫面看起來有種 dynamic range 更闊的感覺,當然,亦可只是加強對比,甚至加強黑色,讓畫面看來更」結實」,視乎你的喜好。
7) 如果覺得臉部有些過紅,可以再開一個 adjustment layer,今次是用通道混合器 (Channel Mixer)。
8) 選擇橙色濾鏡,畫面會變成黑白。
9) 然後把 Opacity 調至 0,即變回彩色,再慢慢加上去,直至你覺得感覺膚色變得更自然。
有些人喜歡把照片裁成 16_9,加入黑邊之類,步驟很簡單所以不贅。另外,如果你還想加入暗角,就可以到 Filter_ Lens Correction
開啟後調節暈映 (Vignette),就可以增加暗角。
最後再於曲線進行小許微調,結果如下_
使用上述方法,用其他照片試試_
下圖是另一張,由於逆光照片本身就較有電影感,所以感覺就像變了另一種氣氛。
話說回來,「電影感」本身是一種_合物,也包括了構圖、散景行弊、故事性等元素,並非僅僅色調就足以決定,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