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知道關於李小龍或演他的所以電影
1940年電影《金門女》
1948年電影《富貴浮雲》
1949年電影《夢里西施》
1950年電影《細路祥》
1950年電影《凌霄孤雁》
1951年電影《人之初》
1953年電影《苦海明燈》
1953年電影《母淚》
1953年電影《父之過》
1953年電影《千萬人家》
1953年電影《危樓春曉》
1955年電影《愛》(上下集)
1955年電影《孤星血淚》
1955年電影《守得雲開見月明》
1955年電影《孤兒行苦命女》
1955年電影《兒女債》
1955年電影《許癲納福》
1956年電影《早知當初我唔嫁》
1957年電影《雷雨》
1957年電影《甜姐兒》
1959年電影《人海孤鴻》
1966年電視《青蜂俠The green hornet》
1967年電視《蝙蝠俠Batman》——客串
1967年電視《無敵鐵探長Ironside》——客串
1968年電視《破壞部隊The wrecking crew》——武術指導
1968年電視《丑聞喋血Marlowe》
代表作《精武門》 1968年電視《可愛的女人Blondie》——客串
1968年電視《新娘駕到Here come the brides》——客串
1969年電視《春雨中的漫步A walk in the spring rain》——武術指導
1971年電視《盲人追凶Longstreet》——武師
1971年電影《唐山大兄》
1972年電影《精武門》
1972年電影《猛龍過江》
1973年電影《龍爭虎鬥》
1973年電影《死亡游戲(原<死亡的游戲>)》未完成,只有李小龍的片段剪輯,其他的是唐龍(金泰中)替身演出
2000年電影記錄劇《勇士的旅程》收錄李小龍真正的遺作
Ⅱ 誰能提供電影劇本的全部專業術語及解釋和相關的範文呢
要十幾頁,貼不下,只能選一部分了。
影視劇本大約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文學劇本,也就是編劇提供的最初的劇本。
第二種是分鏡頭劇本,細化了的分鏡頭劇本可以成為拍攝的依據,是導演的工作台本。
第三種是實拍鏡頭記錄本,是對實地拍攝的記錄,是由場記負責完成的記錄整個拍攝過程的劇本形式,是場記的工作台本,主要為後期編輯時提供依據,其形式與分鏡頭劇本近似,內容包括鏡頭 順序、景別、攝法、畫面內容、台詞、每個鏡頭的拍攝次數、每次拍攝的時間長度及效果等等。在拍攝中,導演常常臨時改變分鏡頭劇本,所以,實拍鏡頭記錄本才同拍成的影片鏡頭相一致。
簡單地說,文學劇本是編劇構想的影視;分鏡頭劇本是用來拍攝的依據;實拍鏡頭記錄本是真實拍攝的記錄。
但是,有些劇本,處於文學劇本與分鏡頭劇本之間。
一般說來,要寫清楚場、景、時、人等要素;用「內」表示室內景,用「外」表示戶外景,用「日」表示白天,用「夜」表示晚上等。有些劇本要求在動作前加「△」,以區別於對話,哪是動作,哪是台詞,使人一目瞭然。分鏡頭劇本要將每個鏡頭編號。
如,下面就是劇本格式的樣本:
(第七集)
【 1 】時:日
景:衙門天井
人:芊、師爺、官媒婆、衙役眾
△芊的屍首用白布蓋著,停放於天井。
△官媒婆領著師爺前來驗屍。
△官媒婆遠遠地就停下來,顯然對剛才之事仍心有餘
悸。
婆:(指著屍體)師爺,這就是童芊的屍體。
△師爺露出厭惡的表情,只匆匆揭起白布看了一眼,
見芊滿臉血污,狀甚恐怖,馬上又把白布放下。
師爺:(揮揮手)來人!
△兩名衙役上前。
師爺:把她抬到亂葬崗埋了。
衙差:(領命)是!
【 2 】時:日
景:亂葬崗
人:芊、衙差數
△亂石磷殉。
△蓋著破席子的屍體停放地上。
△衙役門拿著鐵鏟,正起勁地挖掘著....
△亂風揭開了席子一角,露出芊那長長的秀發....芊
似是真正的消失在這個塵世里....
【 3 】時:日
景:衙府外
人:虎、環境人物
△市集,熙攘的人群。
△虎拿著畫像,仍在向路人問訊。
△路人好象想起想么,向虎說了幾句話,向前一指指
點點。
△但見虎臉色大變,突然甚麼也不顧人,向前發狂直
沖....畫像也丟在地下....
【 4 】時:日
景:衙門外
人:虎
△狂力的擂鼓聲。
△虎雙手猛力擊鼓,大聲喊冤。
虎:大人,冤枉啊——冤枉啊——
下面是舉例:
舉例之一
文學劇本
電影文學劇本(略)
舉例之二
文學劇本
電視劇《大旗英雄傳》
第十二集
場:1
景:黃蜂銷金窩大廳
時:夜
人:陰儀,水靈光,易冰梅,易冰菊,易冰蘭、艾天蝠、寶兒及鬼谷徒眾
△ 黃蜂銷金窩大廳正中已經擺上了三桌豐盛的酒席,陰儀與三魔女、艾天蝠、寶兒等人坐於正中大桌,其餘徒眾分坐於兩邊兩桌。
△ 幾個下人正穿梭於酒席之間,端上各種山珍海味及美酒。
△ 易冰梅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又拿起酒壺為陰儀及眾人斟酒。
易冰梅:想不到這窩蜂子的老巢里美酒好菜還真不少啊。這陳年的花雕入口溫潤香甜,想必又是江南哪位富家子弟孝敬這群蜂女的了。
△ 寶兒滿嘴水晶餚肉,一雙筷子仍雨點般不停下在各色菜餚上。
寶 兒:(咽下嘴裡的菜)師姐師姐,要不你也找個江南富豪家嫁過門去,我們這些娘家人也就天天都有這好酒喝了,哈哈(大笑)。
易冰菊:去!你這小東西沒大沒小的,仗著師父疼你,嘴裡就老是不三不四的。
易冰蘭:(邊笑邊罵)就是,大人的事情,你小孩子懂個什麼。
△ 陰儀坐在正中看著他們拌嘴慈祥地微笑著。
寶 兒:我怎麼不懂,我知道你們兩個這么凶,一定一輩子都嫁不出去!
易冰梅:好啊,小東西!再亂說話,看師姐們不教訓你!
易冰菊:來!罰你連喝三杯!
△ 艾天蝠坐在一邊微微哂笑。
艾天蝠:(對寶兒)這次就是連師父也幫不到你了。
△ 寶兒端起酒杯,為難的看著陰儀。
寶 兒:師父……
陰 儀:看你年紀小,師父就幫你喝一杯吧。
△ 陰儀端起一杯酒要喝。
易冰梅:師父果然偏心!你要代他喝也行,也得一口氣喝三杯!
陰 儀:師父年紀大了,哪象你們年輕人酒量這么好。
△ 寶兒嘻嘻哈哈地又倒了三杯酒。放到陰儀面前。
寶 兒:師父武功高強內力深厚,喝點酒算什麼,你就幫我喝了吧師父!
△ 陰儀看看這幾個徒弟,又看看面前這三杯酒。
陰 儀:你們這幾個鬼東西,原來是串通好了沖著我來的啊。
△ 易冰蘭端起一杯酒湊到陰儀面前勸酒,陰儀推不過,只好喝了一杯。
△ 易冰菊又如法炮製,勸著陰儀喝了第二杯。
△ 門口水靈光低著頭憂心沖沖地走過,似乎完全沒有聽到廳內眾人的嬉笑。
△ 陰儀正被眾人勸得無可奈何,見到水靈光走過,忙向她招手。
陰 儀:靈兒,快進來幫幫我。
△ 水靈光遲疑了一下,緩緩走至席間。
△ 眾人見來了新目標,都拿著酒杯來到水靈光面前勸酒。
易冰梅:妹妹你來得正好,那你就替師父她老人家喝了這杯酒吧。
△ 水靈光仍是低著頭。
水靈光:我不會喝酒。
寶 兒:(有點喝多了)不會喝?我看那鐵中棠也象是個愛喝酒的人,你跟她一起這么久,怎麼會不會喝酒?別找借口啦!
△ 水靈光心頭一緊,轉身快步走了出去。
△ 大廳里眾人頓時變得鴉雀無聲,原本熱鬧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沉重了起來。
△ 寶兒自知語失,坐了下來,低下頭不敢再說話。
易冰梅:都怪你這小鬼,口無遮攔的!
△ 陰儀看著水靈光的背影,嘆了一口氣。
陰 儀:問世間情為何物,竟將好好的一個姑娘變成這般模樣。
易冰梅:師父,我去勸勸她。
△ 陰儀點頭,易冰梅追著水靈光走出門去。
△ 艾天蝠端起面前酒杯一飲而盡。
△ 寶兒看了眼眾人,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場:2
景:黃蜂銷金窩廂房
時:夜
人:水靈光,易冰梅
△ 水靈光坐在床邊看著自己手中的草娃娃發呆。
水靈光:(自言自語)你現在會在什麼地方呢?
△ 門外傳來敲門聲,隨後易冰梅推門進來。
△ 水靈光忙把草娃娃藏到懷里。
易冰梅:妹妹,是我,我進來陪你坐坐。
△ 易冰梅來到水靈光身邊坐下。
△ 水靈光仍是一語不發,只是低著頭沉思。
易冰梅:妹妹妹,師父看到你這個樣子很是放心不下,特地叫我來看看你。
△ 水靈光抬起頭來,但不久又低下頭去。
水靈光:你們都對我很好,我知道……
△ 易冰梅抓住水靈光的手。
易冰梅:妹妹,你為什麼要這么折磨自己呢?你這又是何苦呢?
水靈光:(無可奈何)我……我……
易冰梅:唉,姐姐也知道你心裡放不下他,但是你也不要啊,這樣只會使自己更加痛苦。不如你先隨我們回去,師父一定會象對待親生女兒一樣對待你。到時候你更有我們這些兄弟姐妹們陪著你,不比他一個人強嗎?
△ 水靈光抬起頭來看著易兵梅的雙眼,心中充滿感激之情,但卻又實在放不下對鐵中棠的深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易冰梅:好了,姐姐先不打擾你了,你自己好好想想。
△ 易冰梅推門出去了。
△ 水靈光又拿出懷里的草娃娃來看著沉思。
舉例之三
文學劇本(略
舉例之四
文學劇本(略
舉例之五
分鏡頭劇本
電影《夢想與少年》
分鏡頭劇本《夢想與少年》
一. 夜 內. 學生宿舍
1.[近景,俯拍]米粒寫完最後一個字,把筆放下.
2.[近景,側拍]米粒嘴裡咬著手電筒,小心翼翼地整理稿子.
3.[全景,正拍]興奮地爬下床,伸了一個懶腰.拿著厚厚的稿子,悄悄走到對面秧子的床邊,蹲下來.
4.[中景,側拍]米粒掀開秧子的被子捅他的胳肢窩,"秧子,秧子."秧子迷迷糊糊的轉過身來,米粒用手電筒照秧子的眼睛.
5.[中景,側拍]秧子擋住照在眼睛上的手電筒光,不耐煩地嘟囔:"你做啥子嘛!"(注:四川話)
6.[中景,側拍]"完了!"米粒的聲音因為激動而顯得有些顫抖.
"什麼完了?"
"我的小說,<<夢想與少年>>."
7.[中景,側拍]"噢,你寫完了,我明天再看吧."話沒有落句,秧子便轉過身去,用被子蒙住腦袋呼呼地睡了.
8.[全景,正拍,]米粒有點失望,站起來掂了掂稿子,爬回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索性爬又下來,走了出去.
二. 夜 外. 宿舍區
9.[全景,正拍]米粒從宿舍大門出來.四周靜悄悄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水般的月光撒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
三. 夜 外. 操場
10.[全景,移拍]米粒爬上乒乓球台,揚起頭,舒展雙臂,大聲喊道:"月亮,我要擁抱你!"
"哪個?在嚎啥子?"後面一道耀眼的白光刺過來.(注:四川話)
米粒嚇的趕緊跳下來,拔腿就跑.
"站住!幾班的?"值勤老師追趕米粒.(注:四川話)
畫面淡出...... 片名淡入......
四. 日 外 .學校
11.[大全]學生陸陸續續走進學校和教學樓.
五. 日 內. 樓道
12.[全景]上課鈴響,三三兩兩的學生急匆匆走進教室.
六. 日 內. 辦公室
13.[中景,側拍]米粒耷拉著頭坐著,老師甲在批改作業,抬頭鄙夷地看米粒一眼.
14.[近景,正拍]米粒抬起頭看老師甲.
15.[近景,正拍]老師甲撇一下嘴,低下頭繼續批改作業.
16.[近景,正拍]米粒回過頭來.
(米粒的畫外音)"我被通知到教導處等待挨訓是我們班正在上英語課的時候.我英語學的不怎麼好,也可以說非常不好."
七. 日 內. 教室
17.[全景]英語老師領著大家念英語單詞.
18.[中景,正拍]米粒生硬地念著單詞,單詞從他嘴裡出來,變的很別扭.遇到不會念的便跳過去.
劉小琴:"你用諧音先把單詞標記下來,就容易讀了."
米粒:"諧音?"
19.[近景,側拍]劉小琴在紙上寫了一個單詞:China.然後在下面註上:茄樂.
20.[中景,正拍]米粒:"啊,這個辦法好,我怎麼沒想到."
英語老師:"米粒."
(米粒的畫外音)"下雨偏逢屋漏,老師居然讓我來讀這個剛學的單詞."
21.[中景,正拍]米粒不知所措地慢慢站起來.
22.[近景,正拍]英語老師:"這個單詞我剛剛領你們讀了."
23.[中景,正拍]米粒的胳膊被劉小琴輕輕拽了一下,米粒低頭看她
24.[特寫]劉小琴在本子上寫了"十劉頓次"四個字.
25.[近景,正拍]米粒抬頭,大聲回答:"十劉頓次".
26.[近景,正拍]英語老師:"坐下吧."
(米粒的畫外音)"我們的英語老師叫張芳國,也是我們的班主任.她肯叫我,是因為她是新來的,不知道我的底細."
27.[近景,俯,側拍]米粒寫日記.
28.[全景]校園里從人群中穿過的女人.
(米粒的畫外音)"沒見到她之前,我曾在日記本里寫下對她的幻想,比如她可能長的很高,亭亭玉立的那一種,臉紅彤彤的,抿嘴一笑,就像是一支冰清玉潔的荷花."
29.[中景]張老師從門外走上講台.
(米粒的畫外音)"然而她給我的第一印象,不是荷花,而是一隻白皮的倭瓜."
30.[全景]劉小琴帶頭鼓掌,大家也跟著鼓起掌來.
31.[中景,正拍]張老師微笑著點點頭:"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張,叫張芳國,是你們的新班主任.我還有一個英文名字."張芳過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母,Rose."以後同學們可以叫我Rose."
32.[全景,正拍]吳遼撓著頭站起來道:"張老師,我們以後可以叫你\'肉絲\'嗎?"
33.[近景,正拍]"可以."張老師微笑著點點頭.
34.[全景,正拍]秧子:"你這個肉絲,跟我們吃的那個肉絲,意思一樣嗎?"
秧子這句話把全班同學都逗樂了.
35.[近景,正拍]張老師氣的臉色鐵青.
36.[近景,正拍]米粒樂的趴在桌子上:"肉絲?嘻嘻...玫瑰肉絲?哈哈..."
八. 日 內. 辦公室
37.[近景,正拍]"還笑呢!"老師甲白了米粒一眼,把鋼筆往墨水瓶里使勁捅了捅,在作業本上嘩嘩地打著差號.
38.[近景,側拍]米粒直了直身子.
曹老師從窗外走過.
米粒看著窗外.
(米粒的畫外音)"不知道今天誰來教育我,張老師在上英語課,她可能開不了.啊,曹老師,是她!"
九 .傍 晚. 操場
39.[全景,側拍]米粒坐在草坪上.
"米粒,米粒"曹老師向他走來.
40.[中景,正拍]曹老師走到米粒身邊坐了下來,拿出一本作文本,問米粒:"這是你的作文本?"
"是的."
"寫的很好,回去上晚自習吧."
舉例之六
分鏡頭劇本《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鏡號1,鏡號2
鏡號 景別 攝法 內容 音樂 音響
1
2 特
全
中 下搖
拉
切 �6�1 內景 張大民的家
張大媽在外屋擦冰箱,擦鍾表,撩亡夫的相框。從這里也可以看到在廚房炒菜的張大雨和切菜的張大雪,還可以看到在屋裡埋頭溫習功課的張大國。屋子狹窄,陳設簡陋,卻非常整潔。炒菜的聲音很響。
張大雨(大聲):媽!幾點了?
母親:還差半個鍾頭……來得及。
張大雨(沖張大雪):你愣著干嗎?還不快宰了它! 音樂起 炒菜聲
你對影視劇本感興趣,周三下午時間很緊,沒有來得及給你回答。以上這些內容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所舉例子都是別人寫的,只是拿來看一看格式。了解一些劇本的常識還是很有趣的,是吧!
祝你開心
2008年11月6日
附:
電視語言的詞彙
影視劇的語言功能是通過鏡頭來實現的,鏡頭是最基本的語言單位,相當於語言中的詞彙。鏡頭的概念是從電影中來的,但電影鏡頭和電視鏡頭實際上是有所區別 的。按照電影學的解釋,鏡頭是指電影攝影機在一次開機到停機之間所拍攝的、連續的、留有影像畫面的膠片片斷,或者說是從一次開機到停機所拍攝下來的連續的 畫面。但是由於電視使用的是攝像機而不是攝影機,所用的材料是錄影磁帶而不是膠片,電影膠片必須經過沖洗才能看到影像,而電視在拍攝的同時就能播出影像, 而且磁帶的成本比膠片要低無數倍,所以在拍攝電視的時候,可以採用多機位現場切換的方式,每一架攝像機都是從頭至尾地拍攝,那麼這種情況下,如果運用電影 的鏡頭概念,就只有一個或幾個鏡頭了。此外,拍攝時一個鏡頭與觀眾在屏幕上看到的鏡頭也不一樣,譬如在拍攝兩個人對話時,很多導演都習慣於先用全景把整個 對話過程拍攝下來,然後分別用近景或特寫穿插其中,這樣實際上一次拍攝下來的鏡頭被分割成幾個鏡頭來使用了。所以我們認為,在電視里,鏡頭應該以播出時每 一次切換來劃分,而不是指一次拍攝的畫面。
畫面和聲音是鏡頭中兩個最基本的元素。
鏡頭畫面的品質和效果決定於幾個因素:①畫幅一個鏡頭往往包含一個或數個不同的畫面,每個畫面又由許多相同或不同的畫格組成。鏡頭的畫幅為橫式長方形。 早期電影最通行的縱橫比為寬4高3,後來被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採納為學院標准縱橫比。這種1:1.33的學院標准至今仍是8毫米和35毫米膠片的縱橫 比,以後也成為電視屏幕的標准縱橫比,後來又出現高清晰度電視的縱橫比為16:9。個別鏡頭採用遮擋等特殊方法拍攝,可以獲得圓、三角、豎式及多畫面等特 殊畫幅。畫幅是鏡頭畫面構圖的前提,電視中一切內容都在它裡面表現出來。②景別是指攝像機在距被對象的不同距離或用不變焦鏡頭攝成的不同范圍的畫面。可以 分為
遠景——表現遠距離的人物及廣闊范圍的空間環境
近景——表現人物胸部以上的部分
全景——表現人物全身及周圍環境
中景——表現人物膝蓋以上的部分
特寫——表現人物、物體或環境的細部
電視攝影中還沿用其他一些景別的名稱,如「大遠景」、「大全」、「小全」、「人全」、「中全」、「半身」、「中近」、「近特」、「大特寫」等等,是以上五類的細分。
鏡頭分為不同的景別,是為了按照電視藝術的特殊表現方式,根據表現對象的大小遠近、內容的主次輕重而給予恰當的表現,以達到正確地敘述和藝術地表現之作用。各類景別相互依賴,不可分割。同時又自身具有不同的功能。
③角度鏡頭的角度是指拍攝時攝影機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角度。一般可以分為平、仰、俯以及正、側、反幾種。角度是鏡頭畫面構圖的重要因素,有著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④運動攝像機運動的方式有:
搖——中心位置不變,向縱橫各方向搖攝;
推、拉——利用移動車或者攝像師走動向攝影對象推進或拉遠地拍攝;
伸、縮——利用變焦距鏡頭的調整、攝取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的畫面。拍攝的結果在透視方面與推、拉鏡頭不同;
移——不固定跟隨某一對象,縱橫移動拍攝;
跟——跟隨一個或數個運動對象拍攝;
升、降——在升學降機上,在升高或降低的運動中拍攝。
⑤鏡頭的長度在電視中,鏡頭的長度是以每個鏡頭畫面延續的時間來計算的。45分鍾的影視劇鏡頭數在200到400之間。(一般一個半小時的有聲電影,有400——800個鏡頭,無聲電影和紀錄片會多一些。
聲音是電視鏡頭的有機組成部分,與畫面上的運動的造型組成音畫結合的視聽形象。影視劇中的聲音主要指劇中人物語言和音樂音響。
劇中人物語言主要分為對話、內心獨白和旁白。
在影視劇中,對話是塑造人物、推動情節發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劇本里,對話佔有99%以上的分量,所以對人物語言的把握程度往往是衡量劇作家藝術功力的重要標准。
內心獨白和旁白都是通過「畫外音」的方式出現的。獨白往往以第一流人稱方式出現,是劇中人在劇中情景下的內心活動,抒發個人情感、表達內心世界;旁白是從旁觀者的角度對劇情和人物作評價。
音樂和音響在編劇時容易忽略,但從其對於影視劇的作用來講,應該加以注意。
字幕功能;A、說明故事發生的時間B、說明時空的變換C、顯示看不到的內容如讀信。
在視聽語言中,聲音和文字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而畫面則是最基本的元素。
聲音與畫面的關系主要有三種:
1、聲畫同步:聲音與畫面的協調一致。這是最原始最常見的一種。
2、聲畫對位:聲音和畫面形象各自獨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結構方式,聲音和畫面形象分別表達不同的內容,各自獨立發展,但又產生對比、比喻、象徵等等審美效果。
3、聲畫分立:畫面中聲音和形象不相吻合、不同步、互相離異的蒙太奇技巧。聲畫分立意味著聲音和畫面擺脫了相互間的制約,而具備了相對的獨立性。可以有 效地發揮聲音的主觀化作用,還能藉此銜接畫面、轉換時空。它可以用一種持續進行的聲音為紐帶,把一系列表現不同場景、不同內容的畫面組接起來,構成自成首 尾的蒙太奇段落。聲畫分立的同時加強了聲畫的內在聯系,使之更有感染力。
視聽語言的語法
如同在電影中一樣,電視中也有個很重要的概念——蒙太奇。就是剪輯和組合,就是鏡頭的組接。就像電影大師愛森斯坦所認為的那樣:A鏡頭加B鏡頭,不是A 和B兩個鏡頭的簡單綜合,而會成為C鏡頭的嶄新內容和概念。巴拉茲在《電影美學》中也說:「上下鏡頭一經連接,原來潛在於各個鏡頭里的異常豐富的含義便像 電火花似的發射出來。」(房子內兩個人)蒙太奇是編劇和導演個人意念的傳達媒介。
A、鏡頭的組接其功能主要有
1、選擇與取捨。通過景別、角度及組接,可以選擇、突出表現對象中主要、本質的部分,捨去多餘、繁瑣的內容。
2、集中與概括。賦予各鏡頭單獨存在時不具有的含意。
3、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讓他們按照組接的順序與邏輯逐鏡頭逐畫面地了解內容。
4、創造影視劇的時間和空間。
5、形成不同的藝術節奏。如短鏡頭的組合,能造成緊張迫切的節奏,長鏡頭的銜接,給人平穩、緩和的感覺。
鏡頭的組接一方面是劇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導演對劇情及影視劇風格的理解和把握。編劇雖然不一定要對鏡頭有太多的了解,但必須有一種鏡頭感。
B、場景轉換場景主要由時間和地點的統一性來決定。在影視劇中,場景是人物活動的空間,隨著故事的發展,場景也不斷地發生變換。一般的說,一集影視劇包 含15——30次場景轉換(在一總電影中有八九十個場景)。場景轉換的多少和快慢,直接影響影視劇的節奏。與鏡頭的組接一樣,場景轉換的快慢取決於劇情的 需要,及導演對劇情及影視劇風格的理解和把握。
視聽語言的特性
視聽語言其實是由運動著的畫面構成的,表現運動正是畫面語言最主要的特色,也使它具有在現實時空中表現現實的可能性。劇作家在寫作時要有明確的時空概念,在組織戲劇沖突時,也要考慮場景方面的因素。
就畫面含意來講,畫面本身有一種模稜兩可性,可以有不同種釋義,釋義要以蒙太奇為基礎。如一盆湯面的畫面、一具女屍的畫面和一個微笑的畫面通過蒙太奇同演員尤茲今冷漠的面部鏡頭相接後,似乎就表現為貪婪、痛苦與溫柔,這就是著名的「庫里肖夫效果」。
影視劇時空假定性。畫面永遠在真實的時空之中流動。在一個主要場景中穿插另外一個場景可以給人時間仍在流逝的感覺,跨度比較大的時候,可以通過畫面的更替、主人公面貌的變化來實現。
視聽語言的功能
1、紀實功能「完整的寫實主義的神話,這是再現世界原貌的神話。」——巴贊《「完整電影」的神話
2、表意功能其表意功能是通過聲音和畫面來實現的。
3、審美功能好的編劇不僅要會編故事,同時也要對鏡頭語言有深刻的理解。
Ⅲ 電影推薦語怎麼寫
電影推薦語,就是要介紹一部影片
你希望這部影片得到更多的人關注,首先就要告訴大家,這部影片的名字
另外要說明這部影片的看點,你認為的亮點有哪些,
並說明這部片子屬於什麼類型的片子
也可以通過電影裡面的明星作為引入(因為很多人看電影也是因為明星效應才看的)
最後,你可以寫一下你對這部片子的評價
Ⅳ 如何寫紀錄片分鏡頭腳本三篇
如何寫紀錄片分鏡頭腳本三篇
下面是整理的關於如何寫紀錄片分鏡頭腳本,歡迎閱讀與借鑒。
有的地區統考會考到,有的地區不一定不考,校考有些院校會涉及,到了大學,實踐拍攝,也離不開劇本寫作。下面內容分三部分,前言、寫作注意事項、舉例。例子以廣告分鏡頭腳本為主,小巧簡潔,也是之前經常遇到的。
電影《茉莉花開》最後一個鏡頭,章子怡表演教學時間。女主花兒經歷諸多苦難,看到幻境中過往的親人。情感流動,感懷唏噓,過往雲煙、風淡雲輕。一滴眼淚滑落,盡在不言中……
前言--了解劇本
劇本的重要性無需贅言,一般有文學劇本和分鏡頭劇本兩種形式。文學劇本將場景人物時間地點事件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重在講清楚故事情節、人物對話,如小說,適合演員和大眾閱讀,沉浸其中,獲得情感體驗。
分鏡頭劇本即分鏡頭腳本,又稱攝制工作台本,導演劇本等,是導演案頭工作的集中體現,是創作影片、電視劇、廣告等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備。分鏡頭腳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築大廈的藍圖,是攝影師進行拍攝,剪輯師進行後期製作的依據和藍圖,也是演員和所有創作人員領會導演意圖,理解劇本內容,進行再創作的依據。
分鏡頭腳本在文學劇本的基礎睜昌上運用蒙太奇思維和蒙太奇技巧進行腳本的再創作,參照拍攝現場實際情況,分隔場次或段落,在文字腳本基礎上進行影視語言的再創造,細化鏡頭、景別、拍攝手法、角度、音樂等。
雖然分鏡頭腳本也是用文字書寫的,但導演等創作人員已在腦海中建立起流動的影像,獲得某種程度上可見的效果,是拍攝准備工作的最後一步。
寫作注意事項
關於分鏡頭腳本的寫作,針對編導專業學生,就簡單說幾點注意事項。
不管什麼劇本,內容都是核心,創意想法是偷不走的,形式雖是次要,但基本的一些要求原則還是需要注意一下的。
首先是鏡頭感。
剛開始接觸分鏡頭的同學悉乎扒往往沒有鏡頭感,單個鏡頭內容過於飽滿,沒有適時切換鏡頭的理念。這需要對視聽語言有較好的理解,景別、鏡頭運動、角度等能規范的運用,清晰的知道每個鏡頭的表達,簡潔細膩,忌繁冗無趣。其實電影看多了,多拉拉片,這就不是問題了。
其實是畫面感。
劇本的文字語言一定要有畫面感,看到你的描述,腦海中能清晰的出現畫面。這不是賣弄文採的時候,用形象具體的語言替代含蓄抽象的表達,言之有物。比如你說桌上放了一瓶飲料,就不如說桌上放著一瓶嶗山白花蛇草水。
第三,鏡頭之間要有“變化”,景別使用要有節奏感。
安排景別的時候,一方面要根據敘事內容和表達需要,一方面要考慮景別變化的節奏感,遠-全-中-近-特,注意順暢過度,靈活安排,不要讓觀眾察覺到鏡頭的切換感,而是隨著景別變化融入故事中,體驗影片風格,景別相近時,注意調整角度等。
第四,注意轉場切換技巧。
其實這個階段,主要還是考察內容想法,有了鏡頭感和畫面感,其它內容大學實踐學習中都會慢慢豐富,像剪輯的一些規則,比如“動接動、靜接靜”之類,如果有興趣,可以自行網路了解。
現頃旅階段的分鏡頭寫作中,適當時候可以注意轉場技巧的加入,比如疊化、黑場等。
並且,一些特別的轉場還是可以加分的,可以再看看上次提到的《瘋狂的石頭》。
第五,其它。
至於其它方面,像音樂、音響、字幕等選項,根據需要添加到分鏡頭劇本中,根據自己設計想法表達,靈巧安排,篇幅問題,不再絮叨。
文學語言:老人心中充滿困惑,他彷彿獨自一人游盪在精神的荒野,孤獨的探求著真相。
評:這句話基本沒法拍。文學語言太感性,很難操作。
視聽語言:燈火闌珊的城市背景中,過街天橋。老人緩緩走向畫面中心停住,轉頭望向涌動的車流,背對著鏡頭留下孤寂剪影。
評:容易拍是不是,不用擔心觀眾看不懂背後的情緒,只要剪輯得當,他們會聯系前後獲得感受。紀錄片是視聽創作,它的語言使用畫面和聲音去表達,旁白只是個補充手段而不是必須的,否則就跟長篇大論的電視專題片一樣無聊。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紀錄片要寫腳本呢,真實記錄不就行了嗎?其實不是的,拍攝紀錄片與故事片在流程上沒有根本的差異,一個好的腳本,是一部優秀紀錄片的基礎。也許有的導演工作習慣不同,拍攝足夠素材後才寫腳本,但相信我,他在心中一定早早的擬出了好看的故事,並嘗試向它接近。
有一種事情幾乎每個新人都接觸過:拍了一大堆東西,拍到一半感到無所適從,最後剪輯噩夢。這就是失控。作為一個新人,最好把案頭功夫做好,才不會失控被帶跑了,無數精力換來一堆廢素材,悶。所以別愉懶,寫吧!寫完了再拍,會輕松很多。(每天拍回來的東西都仔細看看,想想能用在故事裡的什麼地方,完全沒用的下次別拍。)
當然腳本也不是鐵板--塊,有時候你會發現,正在跟蹤的故事有了意想不到的進展,甚至走向負面,這時就及時修改腳本或者提綱,最終目的仍然是一一個好故事。好故事不意味著好結局,壞結局也有力量。還有開放式結局(故事還沒完,留個念想)。
紀錄片需不需要分鏡頭腳本呢?有時的確會用到,新手可以嘗試把某個段落寫成分鏡頭腳本,有助於拍攝意識的成長---能不能實現,看情況不必強求,否則把拍攝對象搞成演員或者道具,可能失去記錄的意義,權當是個提醒吧。
唐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高端影視動畫製作公司。公司秉承誠信、專業、高效的原則,堅持品質為先、合作共贏的理念,以技術佔領市場,以創意博得信譽,以服務贏得信賴,為眾多企事業單位提供了完整而優質的服務,逐漸成為本地區影視製作行業的佼佼者。服務客戶涉及政府機關、地產、金融、旅遊、教育、醫療、製造等行業。
分鏡頭腳本編寫是廣電專碩實務類試題中比較常見的一類,也是很多院校實務類試題中分值比較高的一項。分鏡頭腳本的考察主要目的是考察學生幾個方面的能力。首先是創意,好的故事和好創意是分鏡頭腳本的基礎;其次是規范的格式和規范化的語言;最後一點則是鏡頭之間的組接以及專場和聲畫關系的配合。
出題方向
分鏡頭出題的方式一般有幾類。第一種常規考法會直接給出固定題目或者固定主題,要求寫出故事梗概和一份分鏡頭腳本,例如:以“手機沒電了”為題創作一個分鏡頭劇本,要求有500字左右的概要。
第二類是要求創作一份微電影拍攝腳本,此處的微電影拍攝腳本主要也是指微電影的分鏡頭腳本,例如:以“11月11日”為題目,創作一個微電影拍攝腳本;第三種類型則是策劃一部宣傳視頻或者廣告,這種題目建議也以分鏡頭腳本的形式答題會顯得更和周全一些。
故事創意方面
分鏡頭腳本的創作首先要基於一個好的故事創意。考場上考察的故事一般要求3-5分鍾居多,在這樣一個體量的故事創作中,我們創作要求不可能像創作90分鍾的電影那樣,有三個以上的情節點。但是,故事的基本要素依舊要完整。就故事外部結構來說,即故事的起因、經過、高潮、結局一定要完整,缺一不可。故事的起因即主角的核心需求或者是最終目的。
有了目的之後,主角在達成目標或者滿足需求的過程中,要解決的障礙就是故事的情節,而情節中與人物完成目標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故事的高潮點,也是整個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故事的結尾則是主人公完成目的的最終結果,這是一個過程,而並非一個瞬間。所以,在故事的編寫過程中要重視結尾的呈現。那麼如何才能創作出一個吸引人的故事或者什麼樣的故事才算是一個好的創意呢?主要靠巧妙的情節設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技巧,比如,懸念、沖突、誤會,巧合的編寫,來強化故事的內部矛盾。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考試中創作的故事,一般推薦大家最好只寫一件事,即圍繞一件核心事件,解決一個核心矛盾。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圍繞這一件事情進行,最好能將故事的起因、經過、高潮、結局的篇幅控制在1:2:4:3這樣的比例進行,避免講事件的敘述變成流水賬的記錄。故事區別於其他的文學形式在於,一定要有要明確的結局,這一點,尤為重要。
分鏡頭腳本的規范方面
分鏡頭腳本的規范化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就是格式的規范。
分鏡頭腳本一般有導演製作,目的主要是為未來的拍攝和剪輯做一個鏡頭推演,所以要將所有跟未來成片有關的視聽信息都要呈現在表格中。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場次分鏡頭腳本的編寫邏輯與分場景劇本一致,外部邏輯按照場景的不同來劃分,序號隨場景的變化而遞增。
2、鏡號鏡號是指鏡頭拍攝的序號,也是未來成片的鏡頭切換順序,鏡號的編寫隨鏡頭數量的增加依次遞增,並不隨場次的遞增或者場景的變化重新計數,主要是為了方便統計整個影片的鏡頭總數。
3、場景這里的場景要簡略的描述場景的特徵。一般來說,場景的環境特徵只要發生改變,或者是隔了一道門,就要另換場景,例如:醫院/醫院的手術室;卧室/廚房/客廳等。
4、時間時間一欄主要是描寫大的時間環境特徵,一般來說,只寫作:日、夜、晨、昏、午,沒有其他的寫法。
5、景別景別一欄,主要有遠、全、中、近、特,5種景別,如果有細微的差別,可以考慮增加中近景、小全景等中間過渡性景別,此外要注意的一點是,遠景與全景的區別並非是距離的遠近,而是畫面中是否存在以人物主體的構圖形式。
6、攝法攝法即拍攝方法,或者可以寫作運動。這一欄主要是寫作鏡頭的運動方式,主要是以推、拉、搖、移、跟、升降、為主的鏡頭運動形式。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固定也算作一種鏡頭形式,如採用固定鏡頭也要在這一欄中寫出,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推、拉或者移動鏡頭這樣的運動形式,如果會產生景別變化的,要在景別一欄標注變化的起幅跟落幅,如:全景-中景。
7、技巧技巧一欄主要是用於標注鏡頭拍攝的技巧以及鏡頭切換的技巧。拍攝的角度,如仰拍和俯拍就可在這一欄中寫出,在鏡頭的切換技巧方面,如無特殊標注,則默認為硬切,可不用專門寫出,如需要利用黑場轉換或者疊化等過度,也要在這一欄寫出。
8、畫面內容這一欄主要用於簡要的概括單個鏡頭內主要拍攝內容,這一欄的要求是一定要使用描述性語言來表達畫面,而並非是只用概念性語言概括。簡單來說就是,同樣我們要描述一個老師正在上課的畫面,不可以簡單的寫成“一名老師正在上課”,因為這樣的畫面是無法被攝影師所理解,究竟要拍什麼,所以我們可以寫成“老師面對著黑板,一手拿著書,一遍看書,一遍在黑板上進行板書”通過這樣動作的描述,我們就可以表達人物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一定要把所有的人物內心活動和心理狀態通過語言或者動作來進行外化,千萬不可寫出“某某心裡想”或者“某某表現出很緊張的樣子”類似的表達。在畫面的描述上既要具體又要概括,盡可能的把畫面內容控制在30字左右。
9、對白對白一欄用於寫人物間的對話,格式為,【小明:今天天氣真不錯。】人物的語言盡可能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人物的角色特徵。
10、音樂/音效這一欄用於寫作特殊的音樂和動作效果音的要求。
時長:這一欄為鏡頭的時間長度,以秒為單位,注意一般大的景別時間盡量長,小景別的時間上相對較短。
最後要注意的是,分鏡頭的意義在於對於關鍵動作的分解與組合,通過分鏡頭來控制某個場景動作的詳略程度以及時間的壓縮或者延長。在鏡頭組合方面,可以適當的通過對於細節的強調和對於聲畫之間的配合來創造出不同的蒙太奇效果,豐富自己的分鏡頭腳本。
Ⅳ 現代電影出現的標志
以香港電影標志,舉例子如下。
1982年電影進入現代化,標志就是「香港新浪潮電影」的誕生。我對香港電影最早的感知也差不多是這個時段的電影,但「新浪潮」完全不在我的視野中。最早進入我視野中的香港電影是成龍的功夫喜劇,《A計劃》、《警察故事》、《飛鷹行動》等等。之後陸續還有《英雄本色》、《龍虎風雲》、《喋血雙雄》、《天若有情》等一系列英雄片/梟雄片。
這些電影幾乎就是我最早對於電影的認識,算得上是啟蒙意義,而即便今時今日這些電影仍舊能夠吸引到我。
我的結論是,原因有兩個:
一、香港電影絕少取材文學作品(反倒有不少改編自漫畫),電影劇本都是原創;二、劇本很多時候都是現拍現寫(即是香港人稱的「飛紙仔」),有時甚至無劇本拍攝(不僅僅王家衛如此)。
Ⅵ 什麼叫電影的次情節,什麼才叫做 次情節次情節有什麼作用要專業詳細解釋啊!
主情節是電影拍攝的意義所在。我覺得可以從這部電影拍攝的目的來進行識別。主情節是故事的精華部分,是導演(編劇)的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比如電影《泰坦尼克號》,雖然有關於沉船災難的次情節,但是目的是為了烘托主人公愛情的偉大,而不是單單為了表現這艘船是如何沉沒的,而是要通過這個來表現愛情的偉大之處。又比如電影《洛奇》,故事主要是講述一個平凡的人通過艱苦的努力,最終戰勝強大的世界級拳王的故事。在這個電影里,洛奇和阿德里安的愛情故事,是作為次情節來出現的。因為很顯然的原因,故事的重心不在兩人的愛情故事上。
一般,主情節都會延續到故事的結尾,是影片的高潮所在,而次情節會停留在某個節點。比如電影《諜影重重1》這部諜戰片。關於主人公的愛情是該片的次情節。這個次情節停留在最後的高潮到來前。當主人公找到幕後黑手的時候,鏡頭里不在出現影片的女主角。當高潮結束,一切塵埃落定後,女主角才又出現在影片的結尾。
還有一類次情節是這樣的,一部電影並不是講述一個故事,而是由多個小故事共同構成。這類電影里,每個小故事都是一個次情節。每個次情節的目的都是為了服務於構成該電影的主題。比如電影《低俗小說》《罪惡都市》。
Ⅶ 舉例說明電影中形式與內容的關系
首先,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我一定認真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無論是文學還是電影,抑或是其他藝術手法形式都是為內容服務的,打個比方來說:形式像是僕人,內容像是主人.一切形式都是緊跟內容的.
在電影里的例子比如<放牛班的春天>,其內容是講音樂能夠拯救靈魂,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傳達了仁愛,寬容,友善的主題.
而該片的形式則是採取倒敘的手法,旨在讓人們記住那些生命當中不能忘記的人和事,以及那些感動的瞬間.同時,影片還採取第一人稱敘述的手法,讓觀影者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部影片由於形式和內容的完美契合使人們在觀看之後心靈被深深地震撼,我本人看完該片淚流不止.
當然,我只是舉這一個例子,許多好的影片都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