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渤主演的《鬥牛》,你看後有什麼感想
看了黃渤主演的鬥牛之後特別的深有感觸。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人可以為了一頭牛豁出自己的命,同樣,動物也會為了主人豁出自己的命。在劇中,黃渤的演技可以說是到達了一個巔峰。不愧為影帝。
② 鬥牛影評 1000字左右
鬥牛影評1000字左右示例:
由管虎編劇導演的新作《鬥牛》火爆一時,黃渤閆妮的出色表演過的了觀眾的好評。影片中最搶鏡頭的還是那頭國際友人捐贈給八路的奶牛,這頭充滿人性情感的奶牛深深的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兩人一牛的特色組合最終為影片贏得了3天1000萬的票房佳績。
影片名為《鬥牛》卻非西方的鬥牛,可以說是一位農民老鄉為保護八路牛而於想傷害她的人作斗爭,我們可以理解為他因為一紙契約和對心上人的承諾保護著他心中最後一絲對活著的渴望和希望,或是保護的是那個太還來不及保護就死了的心上人九兒。
影片最具特色的是把牛給擬人化了。這頭被牛二拚命保護的八路牛被賦予了豐富的表情,彷彿真的能夠和牛二進行對話。影片中還有幾個鏡頭是從牛的眼裡看世界,給牛幾個主觀鏡頭,一是剛開始時村裡的人爭先恐後的去看這頭怪物,第二次就是用這種主觀鏡頭表現倒在地上受傷的牛二。
在被圍著觀看時牛表現出的是一種無辜的表情,當牛二對他拳打腳踢時她回頭看了一眼好像在很疑惑,還有點挑戰的意味。當牛二喝她「看什麼!」他竟然很有情味的把頭回過去了,一種「我惹不起你」意思。看到被的小黃牛剩下骨頭架子他停下來叫了一聲,似乎在悲傷。
牛二看她的牛奶子摸他的牛奶子時他也會害羞。牛二說他的脾氣跟九兒一模一樣,牛二也似乎真的把她當成了九兒經常的抱著她哭,說心裡話。當然,這頭調皮的八路牛也給牛二帶來了不少麻煩,讓他挨過日本鬼子的刺刀,牛兒卻始終沒有對下他不管,這也是他對活著的不放棄。
雖然影片爭議不少,但本人還是看好本片的。為演好此片黃渤受盡了苦頭,穿壞了10雙鞋,頭發也被牛咬掉不少,但看演員的賣力表演相信此片也不會錯的。
③ 《鬥牛》好看嗎
在以抗戰為時代背景的電影中,《鬥牛》巧妙的構制了一種相對於權力敘事的話語張力:對普通農民的生活來說,日寇、流民、土匪、八路、國軍,乃至日後的解放軍,都成了過眼雲煙,在最樸素的生存理念的支配下,農民卑微而又堅韌的活著,城頭變幻的大王旗永遠無法遮蔽農民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最後,他們還用最質朴的契約理念無情嘲笑了所謂的宏大價值——在市民社會呼之總不出的時候,《鬥牛》用小農意識曲徑通幽的玩了一把市民理念的宣洩。最後當牛二(黃渤飾)拉著他的牛坐在土坡上感嘆年華的流逝時,我立馬想起了余華在《活著》里描寫的那個老農和他的那頭牛(可惜電影《活著》沒有體現出來)。作為農耕文明的象徵,牛與農民的緊密關系不言而喻,雖然《鬥牛》里把中國牛替換成了一頭荷蘭奶牛,但從根本上看,還是這頭牛在給農民提供糧食——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裡,不含三聚氫胺的正宗荷蘭牛奶成了農民難得的營養保證。豐滿的奶牛乳房很容易讓男性農民有性的聯想,於是,偷摸奶牛的奶子成了牛二的罪狀,他甚至因此被戴著高帽遊街。不過在管虎的處理下,遊街也被戲謔化了,全然不見《芙蓉鎮》式的廟堂威嚴。當然,這里也存在者另一種微妙的解構關系:荷蘭奶牛是以「八路牛」的身份被神聖化的,即使全村人慘遭日寇屠戮,這頭「八路牛」卻安之若素,甚至成了牛二的精神寄託和唯一伴侶。而牛二在抓鬮被分配到飼養「八路牛」後,老大的不情願,九兒(閆妮飾)在一旁高喊「要他革命」的情節顯然應合了對宣傳機器的教條敘述厭煩透頂的當代觀眾心理。九兒這個角色很有意思,她處處頂撞權威,用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在貧瘠的山村裡播撒著生命的意義,然而又是一個偽反抗者——雖然她嚷過「婦女解放」之類的話,但山村封建秩序顯然又庇護了她——她與牛二的婚配完全是宗族勢力的利益安排,但九兒與牛二的愛情便是這樣怪異而又自然的滋長起來。
④ 如何評價電影「鬥牛」
戰爭從來都沒有公平,也沒有勝利者,影片中日本學生兵問「人類為什麼要自相殘殺」,一場戰爭的發起,雙方的百姓都是受害者,一將功成萬骨枯,屍山血海堆起來的明天,歷史當銘記。
⑤ 電影鬥牛諷刺了什麼,有什麼深刻含義
已經久未拍電影的管虎表示之所以想拍《鬥牛》因為自己畢竟是學電影出身,有點小夢想沒實現在有點憋得慌,不是不想拍電影只是一直在等待機會,很多機會都錯過要不因為不喜歡或是平台不好。在碰到山東農村這個口傳心授的故事,管虎覺得很適合電影,於是就創作了《鬥牛》這個劇本。《鬥牛》中的非常吸引管虎,他覺得古人的堅韌品質、血性、對友誼的執著,現代人已經非常缺失了,於是應該贊美現在依然擁有「動物性」的人。
黃渤身上的確有一種導演說的「動物性」在裡面。他演過的角色往往都是混混型小人物,你以為他應該最重視自己的生存和利益,但他又出乎你的意料,這是黃渤的魅力。《鬥牛》中的角色也是如此,他的貪生怕死是明顯的,一開始都不肯接受藏牛的任務,硬將閆妮嫁給他才好說歹說接了。全村人被殺以後,他也想離開,但是沒有離開。這個無法離開,就是《鬥牛》的核心所在。「奶牛」是他與過去與世界惟一的聯系,他可以去山上離群索居,但是好歹也得有頭牛在,才是過日子。現在的這個核心,不能說表現得非常透徹,但是黃渤這個人物的行為,基本上你看完這個電影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會感到微微有些傷感,人所依憑的情感是如此微薄又如此雄厚,幾乎沒有辦法被打到。人可以做的事情是如此卑微,和一頭牛相守一生,人所做的事情又如此偉大,他有自己所堅持的價值觀,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