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豆瓣電影的評分規則是什麼
豆瓣的注冊用戶看完一部電影,心情好的話會來打個一到五星的分(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來)。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鍾,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但同時,阿北也說到,豆瓣也是有「非正常打分」規避機制的。作為一個擁有一億多用戶的「大眾評審團」,每個用戶都是「一人一票」制,而且隨著打分人數的增加,單人評分對整體評分走向的影響其實是在不斷被稀釋。因此,評分計算方法很簡單,但「刷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那42萬用戶里可能包括資深電影評論家,可能包括你、你的親戚、你的小學同學、早晨賣你油條的那個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個人。但每個人都是一票。這個是「大眾評審團」應該的含義:不是說團里的人全都大眾,而是說和大眾一樣一人一票。
豆瓣評分機制是根據用戶打星來決定的,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電腦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
豆瓣評分通常是電腦自動控制,沒有人為干預。但如果出現惡意刷分現象,也會有工作人員進行人工操作,從而保證豆瓣評分的客觀性。
豆瓣是中國最大的民間電影和電視劇評判網站之一,豆瓣在國內的影響力非常大,很多民眾以豆瓣評分高低來衡量是否願意看這部電影或電視劇,有時甚至可以影響一部電影或電視劇的票房率和播放率。
豆瓣評分匯集了中國和全世界熱愛影評的網友,其中不乏有專業影評人士或影視公司,豆瓣評分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影視作品在大眾心目中的關注度,甚至影響評獎。中國的某些人氣類獎項,例如中國電視金鷹獎,大眾電影百花獎等,有時也會根據豆瓣評分來考慮評獎。(並非唯一標准)
Ⅲ 豆瓣電影的評分標準是什麼有何演算法
豆瓣的注冊用戶看完一部電影,心情好的話會來打個一到五星的分(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來)。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
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鍾,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那42萬用戶里可能包括資深電影評論家,可能包括你、你的親戚、你的小學同學、早晨賣你油條的那個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個人。但每個人都是一票。這個是「大眾評審團」應該的含義:不是說團里的人全都大眾,而是說和大眾一樣一人一票。
豆瓣的工作人員偶然收到「我明明給這個片子打了五星,為什麼評分一點沒變」的投訴的時候,除了心裡嘀咕一下「哎,你拿這些紅人/獨生子女/八零後/九零後/零零後/數學不好的人怎麼辦」以外,會(或者應該)這樣耐心解釋:評分實際是變了,只是在小數點後四位,被四捨五入掉了。
但如果有幾千個人和你一樣都打五星的時候,分數就會變。
「一人一票」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斷是「非正常打分」的帳號。這些打分會被排除在外。具體下面會說到。
豆瓣電影評分的主旨和原則,是「盡力還原普通觀影大眾對一部電影的平均看法」。這個主旨過去十年沒變過,將來也不想變。
它並不是專家、影視從業人員或者資深人士對電影的看法,雖然這些看法會被豆瓣算在「普通觀影大眾」之內。所以有次聽到「豆瓣電影評分不專業」的說法的時候,我的反應這是在說「大眾不專業」,應該怪語文才是。個人認為匯總專家意見會是另一個很有價值的服務,但這個確實不是豆瓣評分的宗旨。
豆瓣簡介
豆瓣(douban)是一家社區網站。網站由楊勃(網名「阿北」)[3]創立於2005年3月6日。該網站以書影音起家,提供關於書籍、電影、音樂等作品的信息,無論描述還是評論都由用戶提供,是中國Web 2.0網站中具有特色的一個網站。
網站還提供書影音推薦、線下同城活動、小組話題交流等多種服務功能,它更像一個集品味系統(讀書、電影、音樂)、表達系統(我讀、我看、我聽)和交流系統(同城、小組、友鄰)於一體的創新網路服務,一直致力於幫助都市人群發現生活中有用的事物。2012年,豆瓣閱讀上線,開始進入網上電子書版權領域。
(3)豆瓣電影評分怎麼計算的呀擴展閱讀:
豆瓣其他產品
1.豆瓣FM
豆瓣FM是你專屬的個性化音樂收聽工具,打開就能收聽,可以用「紅心」、「垃圾桶」或者「跳過」 告訴豆瓣FM你的喜好。豆瓣FM將根據你的操作和反饋,從海量曲庫中自動發現並播出符合你音樂口味的歌曲,提供公共、私人和紅心三種收聽方式。在紅心兆赫離線也能收聽。
2.豆瓣讀書- 豆瓣讀書自2005年上線,已成為國內信息最全、用戶數量最大且最為活躍的讀書網站。我們專注於為用戶提供全面、且精細化的讀書服務,同時不斷探索新的產品模式。到2012年豆瓣讀書每個月有超過800萬的來訪用戶,過億的訪問次數。
3.豆瓣閱讀
豆瓣閱讀是豆瓣讀書2012年推出的數字閱讀服務,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Kindle等桌面和移動設備,自2012年5月7日作品商店上線以來,商店作品達600餘部,用戶評論3000餘篇,有50萬用戶購買過付費或者免費作品。
豆瓣閱讀的現有內容涵蓋了小說、歷史、科技、藝術與設計、生活等多種門類,定位為短篇作品和圖書於一體的綜合平台。
4.豆瓣音樂
豆瓣音樂是中國最大的音樂分享、評論、音樂人推廣社區,擁有最完整的全球音樂信息庫、最權威的用戶音樂評論,和最具創造力的獨立音樂人資源。匯集90多萬音樂條目,包括小凡say、幼稚園殺手、MC光光、呆寶靜等21000多位獨立音樂人入駐,2011年全年平均每5分鍾誕生一首原創音樂,覆蓋粉絲超千萬。
5.豆瓣同城
豆瓣同城是國內最大的線下活動信息發布平台,包括音樂/演出、話劇、展覽、電影、講座/沙龍、戲劇/曲藝、生活/聚會、體育、旅行、公益……專注於一線城市業餘生活方式。
6.豆瓣小組
豆瓣小組於2005年上線,定位於「對同一個話題感興趣的人的聚集地」,至今已有30多萬個小組被用戶創建,月獨立用戶超過5500萬。內容包括娛樂、美容、時尚、旅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戶在這里發布內容,同時也通過互動或瀏覽,發現更多感興趣的內容。
Ⅳ 豆瓣評分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這應該是加權算出來的,是一種很常見的統計方法。
公式:總分=分a*分a佔百分比+分b*分b佔百分比+分c*分c佔百分比+…
如:100個人打了分,35個人(35%)打2分,65個人(65%)打4分,總分=2*35%+4*65%=3.3分,小數點就是這么出來的。
Ⅳ 豆瓣評分是怎麼來的
關於豆瓣網的評分機制,豆瓣網創始人楊勃曾解釋:「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0到10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
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鍾,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由於豆瓣、時光網不同於爛番茄網站上的專業影評人評分,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打分(甚至在影片上映前就可以打分),所以存在著有人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的而惡意刷高或低分的現象。
創始人阿北在每日豆瓣微信公眾號中的《豆瓣電影評分八問》的文章內,公開回答了豆瓣電影評分的反作弊與反刷分程序,並聲稱後台不存在「修改電影評分的功能」以保障評分的公正性。
實際上,根據2018年的南方周末報道,豆瓣雖然未能完全避免水軍刷分的現象,但其平台壁壘和防刷分機制導致刷分只能採用人工刷分,導致其刷分成本相對許多其他平台要高幾倍。
(5)豆瓣電影評分怎麼計算的呀擴展閱讀:
過年
豆瓣網內容可由用戶添加,對裡面所列的音樂、書籍、電影、電視劇等可以作收藏、評論、打分等操作。該網站程序演算法可以根據用戶收藏的電影、電視劇、書等進行同類推薦,即在用戶提供了一定量的收藏信息後,豆瓣會根據其演算法自動選出與此成員口味最像的其他成員,成員以此可以找到和自己「臭味相投」的用戶。
豆瓣還會給出「豆瓣猜你會喜歡」的列表,向用戶推薦可能合其口味的音樂、書籍、電影或電視劇。
用戶可以通過加入同城,小組,友鄰等交流方式和其住在同一地區,或喜歡某個共同主題,或互相感興趣的成員們進行圖書,電影,電視劇和音樂的交流和推薦以及二手轉讓。
Ⅵ 豆瓣的評分都是手動算出來的吧
首先要說,豆瓣的評分不是手動計算的。豆瓣的評分應該用了不只一個演算法,而不是通過累加打分星數乘以百分比來算。
阿北在《豆瓣電影的分數和排序是怎麼算出來的?》中是這樣回答的:
豆瓣250里排序是綜合分數和人數產生的,這個和IMDB總的想法類似。
每一部電影的分數,確實主要是平均分數,但不簡簡單單是。因為偶然要和影托或者其他非正常個人意見PK,演算法考慮了很多因素,包括時間和打分者自身的情況。細節不便公開,而且經常在細調。原則是盡演算法范疇的所有能力去接近和還原普通觀眾最原汁原味的平均觀影意見。
有一個因素從來沒有考慮過,就是商業合作。只要我在豆瓣,商業合作和分數不會有任何關系。
陳皓也在他的博文《騰訊,競爭力 和 用戶體驗》中提到:
對於豆瓣來說,豆瓣的每個用戶都有個權威值,這個值通過用戶的在線時間,發貼數量,訪問次數,有沒有高質量的文章,有沒有參加社區活動,等等等因素,得出一個權威值。剛注冊的用戶權威值為0,如果有了一些負面的東西還有可能是負數,有些被社區所推崇的牛人級的用戶的權威可能高達幾千幾萬。這樣,當水軍和五毛們對一本書或是一個電影投票的時候,就算是數量大,但基本上沒有什麼作用。這就是為什麼豆瓣里有的電影有70%的人投了三分或四分,但那個電影還是在快5分的樣子。這就是為了維護社區的權威和質量的體現。淘寶的好評差評也是一樣,但是如果可以被水軍去沖的話,那就很沒有意思了。看看大眾點評網里的那些評論,很多都完全失去了權威。因為他們沒有vote的機制。
Ⅶ 豆瓣怎麼評分 豆瓣評分怎麼打分在哪才能評是怎麼來的
豆瓣作為當下熱門的社交平台,除了小組交流之外,電影,電視劇評分也是大家很看中的一點。那大家知道2022豆瓣評分在哪才能評嗎?評分的地點在哪呢?多少分才算好呢?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看吧。
豆瓣評分在哪才能評?
手機打開豆瓣軟體,輸入搜索需要評分的電影名稱。
評分頁面根據個人喜好,輸入對電影的滿分五星評分。
提交匯總入豆瓣評分總成績。
豆瓣評分是怎麼來的?
豆瓣評分機制將用戶打的一到五星轉化為0-10的分值,以得分總和除以參與評分的用戶人數得出豆瓣評分,由於這一過程來自程序計算,且每個用戶手中只有一票權利,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評分的客觀性。
豆瓣評分多少分算好的?
8分以上,基本都可以一看,或者說配得上一看。但是只是分界線作用,事實上8、9、9.5之間的區別並不客觀,要靠你自己來衡量。
5.5分以下基本不用看了,絕大多數是爛片。我為什麼不說6分呢,因為在我的觀影生涯中還是遇上兩三部5.7分左右的電影其實明明不錯的。
6-8分之間,豆瓣的評分毫無參考價值。這其中有無數非常優秀的電影在豆瓣只有6分出頭(大部分是年代較久遠、評分人數少和類型片),也有一堆爛片和好萊塢流水線無趣產品,被沒什麼觀影經驗的觀影視作神作。主要原因,大家當然都是年代越近的電影看得越多,大部分人根本沒有足夠的觀影量來進行對比。
Ⅷ 豆瓣評分應該怎麼評有什麼規則么
豆瓣評分機制將用戶打的一到五星轉化為0-10的分值,以得分總和除以參與評分的用戶人數得出豆瓣評分,由於這一過程來自程序計算,且每個用戶手中只有一票權利,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評分的客觀性。
無論是電影院排片還是觀眾選擇電影,參考購票平台和評分網站的評價實屬正常,但卻不應該太過依賴某一平台的評分,在了解不同平台評分機制和主要人群的基礎上,通過對身邊已經觀看過的親人朋友了解,再自身愛好和需求進行排片和電影的選擇,如此才能讓評分發揮出應有的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