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史詩大片《大蒙古國》好看嗎
金帳汗國第二代大汗兼俄羅斯沙皇薩爾塔克汗(右),與他的結拜兄弟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左)。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拒絕接受羅馬教皇的自殺性的、與蒙古人血戰到底的命令,而選擇依附於蒙古人,這通常被認為是俄羅斯脫離歐洲,投向亞洲的轉折點。1246年,金帳汗封他為基輔大公。俄羅斯與蒙古的結合,使俄羅斯從此對歐洲立於不 敗之地。2008年,俄羅斯國家電視台舉行了一次「史上最偉大的俄羅斯人」的評選活動,結果涅夫斯基名列首位。
著名軍事歷史家休·科爾:「1914年喀爾巴阡山戰役中,俄國所採取的戰術便是以當年蒙古軍戰術為範本的。時至今日,我們仍能感到,當年蒙古人對我們今天的軍事還有著深遠影響,利德爾·哈特曾以蒙古軍隊為例,說服人們將騎兵作戰方法運用於坦克。蘇聯紅軍秉承蒙古人的戰術之精髓,以高速機動為主要戰法,以大面積平原為主要戰場。蒙古騎士日行80公里,在驛站制度下則可日行500公里。蒙古人作戰時的推進速度同樣快得驚人,攻佔北俄羅斯用了2個月零5天,平均每天推行85至90公里;攻佔南俄羅斯用了2個月零10天,平均每天55到60公里;攻佔匈牙利和波蘭用時三個月,每天58到62公里。相比之下,二戰時期行軍速度最快的蘇聯紅軍在基本沒有阻力的情況下,從波蘭的維瓦斯河直撲德國的奧得河,20天里只推進了500公里,平均每天只有25到30公里,而此戰役被視為現代戰爭中推進速度最快的戰役。蒙古憑借高超的戰術謀略、發達的諜報系統、嚴密的作戰計劃、先進的軍事科技以及高速的機動性等優勢,在不到70年的時間里征服了世界,結束了舊世界的秩 序,開啟新的時代。蒙古從未一次派出超過10萬人的大規模軍團,卻在25年的時間里征服了比羅馬帝國400年征戰還要廣闊的土地。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在 《十九顆星對美國四位名將之研究》中說:「如果有關戰爭的記載都從歷史上抹掉,只留下蒙古人戰斗情況的詳細記載,且被保存得很好,那麼軍人將仍然 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塑造一支用於未來戰爭的軍隊。」與蒙古帝國相比,歷史上偉大如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拿破崙法國與希特勒德國全都黯然失色。蒙古帝國鼎盛時期東起太平洋,西抵多瑙河,北入北極圈,南到南海,總面積超過400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3,為人類史上版圖最大的帝國。
成吉思汗,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播種者」,全世界每200個男性中就有1人攜帶成吉思汗的Y染色體。
㈡ 蒙古電影的介紹
1935年,蒙古電影製片廠在烏蘭巴托建成。從1936年開始拍攝紀錄影片,從1937年起,攝制定期新聞雜志片。第一部由蒙古人導演的故事片《諾爾吉瑪的道路》(T.那楚格道爾吉與 .謝弗菲爾導演)於1938年問世。
㈢ 誰有關於蒙古帝國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早年生活。俄羅斯著名電影導演謝爾蓋·博德羅夫指導的有關講述成吉思汗生平的電影《蒙古王》。《蒙古王》拍攝歷時4年,分別在中國、蒙古和哈薩克取景,一共耗資1500萬歐元,這個投入按照俄羅斯標准來說非常多。電影中的宏大製作是成吉思汗與其兄扎木合(中國演員孫紅雷扮演)對陣的那段。僅此一段的拍攝就耗資200萬歐元,試鏡工作花費了2個月。
㈣ 蒙古電影的蒙古電影合作史
蒙古電影從誕生之日起,即與蘇聯密切合作。一方面是蘇聯幫助培養蒙古的電影專業人才,一方面是合作拍片。蒙古的第一部故事片《蒙古之子》(1936)及著名影片《他叫蘇赫巴托》 (1942)是由蘇聯導演拍攝的。蒙古和蘇聯合拍的主要是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以後合拍的還有:《草原勇士》(1956)、《結局》(1968)、《敵軍士兵們,聽著!》(1972)、《戈壁興安嶺之戰》(1982)等。
㈤ 推薦幾部關於蒙古,關於成吉思汗的電影或者書籍
只得到這些,書是搜的。電視劇上半年看的,電影准備看。敬服這位英雄!
孫紅雷的蒙古王
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早年生活。俄羅斯著名電影導演謝爾蓋·博德羅夫指導的有關講述成吉思汗生平的電影《蒙古王》。《蒙古王》拍攝歷時4年,分別在中國、蒙古和哈薩克取景,一共耗資1500萬歐元,這個投入按照俄羅斯標准來說非常多。電影中的宏大製作是成吉思汗與其兄扎木合(中國演員孫紅雷扮演)對陣的那段。僅此一段的拍攝就耗資200萬歐元,試鏡工作花費了2個月。
電視劇《成吉思汗》
劇情簡介:
演員:巴森、薩仁高娃、趙恆煊
劇情梗概: 大結局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聞名中外的蒙古族的英雄,是公元後第二個千年最偉大的人物之一。本劇全面介紹了成吉思汗的一生:十二世紀中葉,中國北方在金朝統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還各自獨立,互不統屬。金朝對其實行「分而治之」和屠殺掠奪的「減丁」政策,蒙古部首領俺巴孩就曾被金熙宗殘酷地釘死在木驢上。正是這種幾代冤讎導致了草原內外的長期征戰,孕育了以征戰為主要生活內容的一代天驕! 在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成吉思汗以其傑出的政治謀略和正確的戰略戰術結束了蒙古草原四分五裂的局面,完成了蒙古族的統一。十三世紀初,他又以血族復仇的名義率領十萬蒙古鐵騎直指金朝的中都(今北京),能征慣戰的女真人不堪一擊,中都很快被攻克。後因林木中百姓叛亂,成吉思汗率主力回到蒙古草原;又因西方大國邊將殺死近五百人的商隊,其國王又殺死蒙古正使,成吉思汗才被迫進行了西征。蒙古鐵騎兵鋒所指,多少支軍隊被打得人仰馬翻,多少個王公貴族紛紛人頭落地:不可一世的西方對手被消滅了,其統治區域成為劇烈爭奪的戰場。成吉思汗臨死前還逼迫西夏王表示投降,並留下了滅金、滅夏和如何鞏固政權的三條遺囑。為統一中國北方、進一步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對於成吉思汗的千秋功罪,我們中國人民是最有權力評說的!序曲: 十二世紀中葉,中國北方在金朝統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還各自獨立,互不統屬。金朝對其實行「分而治之」和屠殺掠奪的「減丁」政策,蒙古部首領俺巴孩汗被金熙宗殘酷地釘死在木驢之上。正是這種幾代冤讎導致了草原內外的長期征戰,孕育了以征戰為主要生活內容的一代天驕!
書籍: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鐵木真
楊德華 / 哈爾濱出版社 / 中國名帝書系 / 18.00 / 平裝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2(VCD)
10.0
成吉思汗傳
井上靖 / 安徽文藝出版社 / 一代天驕 彎弓射鵰 / 9.80 / 平裝 / 陳德文
一代天嬌成吉思汗
余大鈞 / 2002-12-01 /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 38.0 / 平裝 / 632 pages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下)
陸文海 / 倚天 / NT$ 199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上)
陸文海 / 倚天 / NT$ 199
一代天驕
馬曼麗 / 1981-01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成吉思汗的故事
世界征服者:弓馬天驕--成吉思汗
曉林 / 1999-02 /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 15.0 / 平裝 / 302 pages
上帝之鞭:成吉思汗、耶律大石、阿提拉的征戰帝國
王族 / 2007-05-01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成吉思汗、耶律大石、阿提拉的征戰帝國 / 28.0 / 平裝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
傑克·威澤弗德 / 2006-2-1 / 重慶出版社 / 32.0 / 平裝 / 溫海清 / 姚建根
成吉思汗
俞智先 / 2004-08 / 北京出版社 / 30.0 / 平裝
成吉思汗
(英)約翰·曼 / 2007-9-1 / 中國青年出版社 / 36.0 / 平裝 / 陳一鳴
成吉思汗
Weatherford, Jack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NT$350 / 平裝 / 黃中憲
成吉思汗
(前蘇聯)瓦西里·揚 / 2005-05-01 / 外文出版社 / 38.0 / 平裝 / 陳弘法
成吉思汗
田誠 / 2005-11-01 / 北方文藝出版社 / 39.0 / 平裝 / 575 pages
㈥ 一部電影反映清朝蒙古土爾扈特部回歸的片子。名稱和種子
片名:東歸英雄傳
導演: 塞夫
主演: 哈斯高娃 巴雅爾圖 巴桑
渥巴錫汗,蒙古族,1742年出生於伏爾加河流域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從小在其父興學改革思想的影響下,受到很好的正規教育,直到大學畢業。他從小熱愛勞動人民,熱愛故鄉中國。1761年繼承土爾扈特部汗位,不堪忍受俄國沙皇政府日益加重的民族壓迫,為求民族生存,於1771年1月率領全民族人民起義抗俄,歷盡千難萬險,於1771年7月才回到祖國懷抱,起義時的17萬人眾,最後只剩下7萬餘人,譜寫了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史詩。
回歸祖國後,清朝廷給予了很好地救濟和安置。1775年1月,渥巴錫不幸死於天花,臨去世前給西蒙古人民留下遺言:「安分度日,勤奮耕田,繁育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禱。」
公元1771年1月5日,是土爾扈特歷史上最光輝的紀念日。這天,渥巴錫向全體牧民歷數沙俄殘暴統治的滔天罪行,號召大家:只有奮起抗俄返回祖國才是唯一出路。頓時,伏爾加河遼闊的草原上發出了氣壯山河的呼聲:「我們的子孫永遠不做奴隸,讓我們到太陽升起的地方去!」渥巴錫率領三萬二千帳十七萬人組成的浩盪大軍,消滅了數千沙俄官兵,燒掉了帳篷、帶不走的東西和渥巴錫汗的木製宮殿,拔營起寨,驚天動地踏上了艱難險阻的萬里歸途。成千上萬的婦孺和老人乘著馬車,駱駝和雪撬,在躍馬橫刀的勇士們護衛下,離開了白雪皚皚的伏爾加河草原,一隊接一隊地迤邐前進。俄國女皇聞訊後驚恐萬狀,大發雷霆,立即派兵數萬進行追擊和阻截。沙俄政府對未能走脫的伏爾加河左岸土爾扈特人,採取了更加嚴密的防範措施,至使這部分蒙古族牧民未能跟隨渥巴錫返回故鄉。
踏上征途的土爾扈特人,在前有哥薩克攔截,後有俄軍尾追的緊急形勢下,渥巴錫把起義大軍組織得井井有條,一支精銳部隊作為開路先鋒,接著是婦女、老弱、車輛牲畜等輜重隊伍,再次是渥巴錫率領的二萬騎兵殿後。他們只用了八天時間,就到達烏拉爾河,把尾追之敵遠遠地拋在後面。先頭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摧毀了烏拉爾河上的俄國據點,使大隊人馬安全地從冰上過河,順利地踏上了大雪覆蓋的哈薩克草原。在長征途中,土爾扈特人在渥巴錫的率領下,英勇克敵,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在他們踏上哈薩克草原不久,一支外翼隊伍遭到了哥薩克的突然襲擊。這是一次慘絕人寰的戰斗,由於土爾扈特部以分散的隊形趕著大批的牲畜前進,在受到襲擊時還沒來得及集中力量,便展開了白刃搏鬥,致使九千名戰士壯烈犧牲。二月初,土爾扈特的東進隊伍來到奧琴峽谷,山口被一支龐大的哥薩克騎兵搶先佔據,整個隊伍無法前進。在這緊急關頭,渥巴錫指揮若定,親率五隊駱駝兵從正面猛攻。策伯克多爾濟則率領一支訓練有素的槍隊從後面襲擊,徹底殲滅了攔截之敵,為犧牲的同胞報仇雪恨,使大隊人馬順利通過了峽谷。
土爾雇特部經過多次激烈戰斗,大批人員犧性,大量牲畜死亡。嚴冬過後,酷暑來臨,在漫長的征途中,疾病侵襲,飢餓折磨,疲憊不堪的隊伍扶老攜幼,在艱難中苦苦掙扎。當到了土爾階河的時候,又突然遇到俄軍兩萬多人的嚴密封鎖,在這生死存亡的嚴重關頭,渥巴錫召集各部首領,動員大家團結抗敵,堅持到底!策伯克多爾濟在會上慷慨陳詞:「如果走回頭路,每一步都會碰到親人和同伴的屍骨。這里是奴隸的國度,而中國才是理想之邦,讓我們奮勇前進,向著東方!向著東方!!」這一席激昂的陳詞,尤如戰鼓擂響在每一個戰士的胸膛。土爾扈特人民眾志成城,同仇敵愾在強大的敵人面前以一當十,奮不顧身,擊退了攔截部隊,強渡土爾階河,機智地擺脫了追擊的敵人,迅速向南跨入伊遜草原,越過沙俄邊界小堡坑格勒圖拉,終於踏上了祖國的領土。公元1771年7月他們來到伊犁西南塔木哈卡倫附近,起行時的十七萬大軍至此只剩下七萬多人,說明沿途戰斗的殘酷!他們蓬頭垢面,形容枯槁,靴鞋俱無,但卻終於實現了回歸祖國的夙願。
新疆各族人民和清朝政府對土爾扈特部返回祖國表示熱烈歡迎。將其安頓在今天的博爾塔拉和巴音郭楞地區。這段歷史也被《東歸英雄傳》搬上了銀幕。電影以東歸歷史為背景,講述了東歸行動前期策伯克多爾濟、巴木巴爾、達什敦克多等人與沙俄軍周旋戰斗,保護東歸線路圖的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最後沙俄犬牙得到了線路圖,但那是張假圖,真正的東歸路線圖被刺在了主人公的背上……
網路搜到的,雖然電影老生早就看過,但那是通過電視,不保證以下地址能否下載或有毒。
http://vod19.heb.com.cn/dongzuo/2/%E4%B8%9C%E5%BD%92%E8%8B%B1%E9%9B%84%E4%BC%A0.rm
你用這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