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招教你玩轉互聯網影視營銷
六招教你玩轉互聯網影視營銷__數據分析師考試
營銷是電影工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電影圈內流傳一句話:影片質量決定了電影能飛多遠,營銷則決定了電影能飛多高。
海報、預告片和電視廣告是傳統的電影營銷方式。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它們逐漸淪為配角。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的電影觀眾與互聯網受眾在人群結構上有大敗很高的重合度,因此,電影營銷必然要選擇互聯網作為營銷陣地。
互聯網行業發展速度很快,目前跟電影營銷的互聯網產品大概有社交網路、門戶網站、視頻網站、購票平台、電商、音樂播放平台、社區網站(如豆瓣、知乎)等。選擇哪個互聯網產品做電影營銷,營銷什麼內容,需要結合電影的具體情況做分析策劃。
一般來說,互聯網電影營銷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
社會化媒體營銷
社會化媒體營銷分為兩類,一是話題炒作,二是意見領袖主導。
自中國電影市場化開始,話題炒作一直是常規手段。隨著互聯網向移動化、社交化發展,話題營銷也逐漸碎片化,強調互動。比如,可以通過電影官方賬號、導演、演員等相關人的賬號發布電影花絮,海報,宣傳片等,吸引粉絲關注,還可以關注輿論熱點,跟隨炒作話題。
比如,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拍攝及上螞源映期間,在微博上製造了很多熱門話題,比如發布女兒照片,創造「國民岳父」風潮;公布電影台詞「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成為網路熱語等。以至到後來,韓寒隨便發條微博,都可以輕輕鬆鬆登上熱門榜。作為微博大V,韓寒深諳網路傳播規律,他通過發布微博悶仿態,成功激起網友的圍觀及參與興趣,讓民間的高手們為他的營銷添磚加瓦。
趙薇的《致青春》則是意見領袖主導的好案例。這部電影7.2億票房的背後,是近20個微博大V賬號的4億粉絲。在電影的宣傳和發行過程中,主創趙薇、韓庚、佟麗婭、趙又廷、韓紅和鄭愷,另外加上何炅、楊瀾、韓寒、黃曉明、徐崢、小沈陽、王菲、王長田等20多個微博大V都積極為影片搖旗吶喊。他們的粉絲加起來共有4億。這4億粉絲,即便每20個人中只有1人走進影院,最終的觀影人群也有2000萬,按中國平均電影票價36元計算,票房至少有7.2億,剛好等於現實的票房。
視頻營銷
媒體的發展趨勢除了移動化和社交化,還有一個趨勢是視頻化。因此視頻營銷也成為電影營銷的一個重要渠道。視頻營銷的內容主要包括病毒視頻,網劇植入以及在線視頻訪談等。
2014年的熱門電影《催眠大師》在上映前先後推出「催眠檔案」和「徐錚展催眠術」等病毒視頻,視頻不僅仔細描述了「催眠」這一全球風靡且略帶神秘色彩的行為,同時也將影片片段巧妙地連接在視頻中,將徐錚主演的「國際知名催眠導師徐瑞寧」這一角色與世界級催眠大師進行比較,增強了視頻的代入感,同時也將《催眠大師》這部影片打造得富於奇幻懸疑色彩,引發了觀眾強烈的好奇心。
鄧超導演的《分手大師》則是通過同名網劇提前預熱,製造口碑,形成觀影期待。此外,在電影上映前,《分手大師》影片主創人員開始接受視頻網站訪談,比如騰訊視頻的《首映禮》欄目等。視頻網站流量大,分享度高,在一段時間內集中參加視頻網站訪談在短時間內形成關注和分享熱點,強化電影在觀眾心中的形象,為提高票房做沖刺。
主題曲營銷
當下,主題曲營銷已成為電影工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一首與電影契合的好歌不僅會在電影上映時輔助影片傳達情緒、打動觀眾,也有可能增大電影的推廣傳播力度繼而推動票房。
如果要評選2014年中國歌壇的最有影響力的歌曲,那麼《小蘋果》肯定是一個重要的競爭者。作為一個電影的主題曲,它不僅登上春晚,而且兩位主演登上全美音樂獎舞台。從電影營銷角度看,這首歌的走紅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營銷。
《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的片方最初比較頭疼電影的推廣,因為主演名氣並不是很大,很難上娛樂版頭條。於是,他們劍走偏鋒,把營銷重點放在主題曲推廣上,所以就有了《小蘋果》。這首歌在網路上線後,片方陸續推出40餘款提前拍攝的「病毒式」引導視頻,製造爆發式傳播。當《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在一個半月後上映時,超過90%以上的觀眾都表示聽說過《小蘋果》。最終這部投資僅3000餘萬的小成本電影在全國各大影院一通狂掃,上映4天票房即過億。
除此之外,《匆匆那年》、《後會無期》、《狼圖騰》、《左耳》等熱門電影都選擇了在電影上映前發布人氣歌手演繹的主題曲,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電影片方之所以對於主題曲如此重視,主要還是因為其對影片前期營銷預熱的貢獻巨大。以《狼圖騰》為例,據片方提供的數據統計,電影主題曲發布三天後,網路熱搜指數增長3倍,微博熱詞搜索指數增長10倍。主題曲對於電影的關注度與影響力有如此顯著的營銷,也就難怪電影片方對其提起高度重視。
與購票網站、電商合作
購票網站和電商合作是最近兩三年才有的現象。從2011年開始,網路購票已經慢慢成為電影觀眾購票的主要渠道。2014年296.39億的總票房中,有40%是觀眾通過手機APP或者電腦網站購買的,而前年的比例還只有25%。網站購票未來在總票房中所佔比重還將進一步擴大。電影在線購票網站包括:美團貓眼、網路糯米、大眾點評、格瓦拉、時光網、微信以及萬達影城、金逸影城的線上電影訂購平台。
目前,影片與網站合作的主要模式是活動影票、低價票和秒殺票。
2015年的婦女節,原本並不算電影檔期,卻因電商的加入單日票房登到1.2億,是2014年3月8日6000萬元的2倍,成為首個票房破億的「三八檔期」。三八節的幾個月前,淘寶就同多家院線敲定,包下8大城市近300家影院,請用戶看電影。隨後,網易商城、網路糯米也加入混戰,推出3.7折電影票等多種優惠。電商的加入讓電影營銷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從目標群體來說,電商的用戶群和如今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軍,都是喜歡使用互聯網的年輕人,所以產業邊界的逐漸模糊也是必然趨勢。
電影主題相關APP營銷
移動互聯網時代,各類APP通過細分領域分別吸引了一些用戶群體。根據相關性,如果電影可以跟某些知名APP深度合作,則可以實現共贏。
比如趙薇導演的《致青春》與游戲APP《找你妹》合作推出的《找你妹致青春》,通過推出《找你妹》游戲特別關卡,實現電影與手游的跨界合作,關卡在製作過程中與電影元素緊密融合——關卡人物「導演」手持打板,引發用戶對青春時光的懷戀,同時把游戲用戶引流到電影院。
眾籌營銷
阿里巴巴和網路在2014年分別推出了娛樂寶和百發有戲,從金融眾籌的角度切入電影產業。這種模式的本質是通過金融眾籌讓網友參與電影製作,同時獲得娛樂權益,比如劇組探班、明星見面會、電影周邊等。
看起來,娛樂寶和百發有戲是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但其本質是電影營銷工具。首先是電影行業真的不缺錢,尤其是好電影;其次是娛樂寶和百發有戲推出的電影眾籌資金太少;最後是通過眾籌營銷帶來的電影消費者其實比較有限。
「娛樂寶」每部電影項目融資額度在1000萬左右,只佔一部電影的5%-10%,對於成本動輒上億元的電影成本來說杯水車薪。而一個用戶最高投資1000元,一年的收益也只有70元,從收益角度看,意義也不大。整個項目的投資者數量最多隻有10萬,他們能帶來的觀眾也就20-30萬,對一部電影來說,是一個小數目。
但從粉絲營銷的角度看,如果一個用戶對電影的某位主演明星,或者電影IP本身有極大的關注度,那麼他會有強烈的意願通過投資眾籌產品獲得娛樂收益的動力。另外,他也能從中獲得強烈的參與感。
所以,從票房的真正意義來說,通過與「百發有戲」、「娛樂寶」合作的電影營銷價值更大於實際價值。
總的來說,花樣翻新的營銷手段都是為了製造一個讓消費者走進電影院的理由,它們發揮的是「錦上添花」的效果。電影要保證取得高票房,不能完全依賴於營銷手段,還是要靠過硬的質量。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六招教你玩轉互聯網影視營銷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2. 影視方面營銷手段有哪些
影視營銷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營銷手段,它可以在影片上映前、上映期間和上映後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推廣。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影視營銷手段:
預告片和宣傳片:影視公司通常會在影片上映前發布預告片和宣傳片,來吸引觀眾的關注和熱度。
社交媒體:影視公司可以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影片相關內容,包括劇照、花絮、演員采訪等,來增加影片曝光度。
合作推廣:影視公司可以和其他品牌或者公司進行合作推廣,例如聯名合作、特別定製等,以吸引更多的觀眾。
明星代言:影視公司可以利用明星代言的方式,讓觀眾更容易接受和喜歡影片,吸引更多的觀眾。
資訊報道:轎銷影視公司可以利用媒體進行資訊報道,包括采訪、專訪等,來提高影片的知名度。
推廣活動:影視公司可以舉辦一些特別的推廣活動,例如首映禮、見面喊陸會等,來吸引更多的觀眾。
線下推廣鄭帆頃:影視公司可以在街頭、商場等公共場所進行宣傳,例如張貼海報、派發宣傳單等,來增加影片的曝光度。
總之,影視營銷手段非常多樣化,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吸引觀眾的關注和熱度,提高影片的知名度和票房收入。
3. 一部電影是怎樣營銷的從哪些點切入
1、電影本身永遠是最先考慮的。
說到營銷,總不免有些所謂的成功學灌輸類似於」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營銷與產品無關」這樣的論調,從道德層面講,這是很可惡的。把不好的產品賣給人們享用這種事本身就不僅僅是忽悠那麼簡單,那是實實在在的危害消費者。所以,在談到電影營銷時,作為產品的電影本身,永遠都應該放在首先要考慮的位置。我們在做電影營銷時,第一步不是談怎麼做,預算多少,而是在簡短寒暄後直接看電影成片。認真看完之後,不管客戶講得如何,心中都已經有個標尺,好與壞先做判斷,然後再決定是否進行營銷推廣。在這一點上,金錢誘惑往往起到很大阻礙的作用,但為了對觀眾負責,我們基本上只選電影質量至少合格的做,這是原則,對觀眾負責,很重要。
2、選擇營銷平台,主要以新媒體為主。
由於無法和4A公司競爭,也不好和公共機構拼,傳統的預告片和廣告鋪蓋以及發布會等公關活動都不參與,專注於新媒體領域,以微博、微信以及社交網路平台為主陣地,展開創意策劃,執行營銷戰略。目前選擇的主要平台為新浪微博、微信、豆瓣小站以及部分論壇。這些被稱為新媒體的平台很適合主體觀影人群的接受品味。
3、研究電影本身,挑亮點和槽點。
你經常在微博微信上看到的某部電影的精彩片段、台詞、幕後故事等之類的,都是有經過精心挑選和策劃的。比如我們在挖掘出一部好萊塢大片中諸多富有哲理的台詞後,通過製作話題以及長微博,集聚所有打動人心的台詞,在微博上擴散傳播。在影響力沒有到位的時候,通過微博意見領袖的輔助發聲,迅速讓話題得到迅速擴散,實現大量的曝光,增加了電影曝光後,直接讓票房大幅提升。當然,也不局限於亮點,電影不是十全十美,必然有不足之處,把它揪出來,通過策劃以及完美的文案表現,將槽點製作成全民討論和吐槽對象,輔之以微博大號的協助推廣,形成廣泛傳播。總之,所有的料都圍繞電影本身挖掘,不管電影內容還是主創還是幕後甚至競品,有料就有聊,策劃和創意跟進後,進行平台傳播。
4、事件營銷熱點跟進,讓電影大面積亮相。
微博上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熱點事件,有正能量的有負能量的有無可奈何的有輕松搞笑的,這些熱點吸引著網友的眼球,是一個巨人。我們的工作就是巧妙的把自電影元素和熱點事件結合,站在巨人肩膀上。類似於郭美美這樣的娛樂事件,是電影最好結合的對象。站好位置取好角度後,積極參與到網友討論中,發出有特點的聲音,從而吸引眼球。實在沒有合適的事件結合時,那就創造事件,製造輿論討論。比如在推廣某大片時,同事模仿電影人物造型,形成有趣的模仿熱潮,再通過大號的助推,形成自製的微博熱點。
5、有節奏的配合電影上映和發行安排,藉助資源進行助推。
在關鍵節點,一定要配合電影整體的宣傳計劃,大量微博意見領袖和微博大帳號草根大號微博紅人等資源的運用,往往使營銷事半功倍,覆蓋粉絲比廣告位更具效果。
6、關於水軍和僵屍粉。
不是不用,但一定是有節操的使用,這是一種必需,微博和豆瓣等平台的屬性決定了某些策略的產生。當然,所有的前提都是電影本身質量過硬。如前所說,一切都要建立在電影本身。
先回答這么多吧,才疏學淺,資歷不深,不到位之處,請多拍磚指正!
【Ronnie Xiao的回答(5票)】:
我覺得電影營銷最有趣的地方在於營銷的產品本身,他是文化娛樂產品,但是他不同於類似唱片,書籍(不管是電子書亦或是實體書)或者影碟(影碟的營銷和電影營銷應該是區別開的)或者游戲,因為在影院看電影是一次性的消費,而上述的都還可以重復使用;同時他也不同於類似演唱會,話劇,音樂會或者戲曲等現場演出,因為除了首映會之外的多數演出都不具備在現場觀演所有的「看明星「或者是在演出同時你無法在其他演出場所看到的當下的專屬唯一性。
而電影產品一次性的消費特色,更讓購買沖動顯得重要,同時其中也暗藏著(只要把觀眾先騙進電影院,看過後悔不退票,錢也賺到的這種心態)。所以在做電影營銷的時候,就是要通過各種方式,將影片的賣點,關注度,話題性,粉絲效應(針對導演、原著和明星)以及優勢無限放大。
目前針對電影營銷的主要渠道無外乎傳統的預告片(但是預告片的播放媒介選擇很重要),一些片花和具備病毒效應的視頻(主要通過視頻和社交網站傳播),傳統的平媒以及戶外的平面宣傳(主要就是海報和各色物料),影片的首映會,合適的新聞點製造和媒體公關稿,通過負面新聞製造關注度(類似緋聞、不和、意外等)。隨著現在國內專業化影迷網站和電影網站的成熟(類似時光網、豆瓣),以及社交類網站產生的新型信息傳播方式,所謂口碑營銷(就是水軍)在現下的一段時間也將是各大片方需要攻克的重點,不過由於被開發過渡,目前口碑營銷的作用在網民群體里的引起的反抗效應也頗強。
4. 我是電影院工作的,負責電影院得銷售,怎麼做呀,進來看看
我沒做過電影院的銷售工作,不過可以給你提點建議,1、到其他影院看看他們放得都是哪些公司的廣告,主動聯系那些公司。2、團體票靠的不是跑動,現在沒有什麼企業組織員工看電影了,除非放映獻禮片的時候,一些國有企業會組織,只要開啟團體票接待窗口就可以了。3、建立電影院的網站和售票系統增加客源。4、通過親戚朋友的關系進行宣傳。
希望能幫到你。
5. 如何做影視推廣賺錢
影視推廣是一種市場營銷的形式,通過廣告、宣傳、內容營銷等手段宏段將影視褲絕隱作品向用戶推廣,提高受眾認知度,從而達到營收的目的。以下是幾種可以利用影視推廣賺錢的方法:
1. 營銷推廣合作:可以根據自身的資源、能力和興趣與品牌、製片方、發行公司等合作,提供廣告投放、社交營銷、口碑宣傳等方面的服務。
2. 網路直播:可以將影視作品和營銷活動進行實時直播,藉助直播平台和社交渠道推廣,與觀眾互動交流,增加品牌曝光度和用戶參與度。
3. 影視衍生品銷售:可以製作和銷售與影視作品相關的衍生產品,如T恤、玩偶、魔方、明信片等,通過產品創新和營銷推廣吸引消費者。
4. 影視胡廳課程銷售:可以開設與影視產業相關的課程,如影視製作、影視宣傳、影視營銷等各種課程,教授新興技術、創新內容,提供業務培訓、技能提升等服務。
5. 影視商業模式拓展:可以將影視作品與其他業務結合起來,構建更加完整的商業模式和產業鏈,例如通過影視作品推出遊戲、圖書、音樂等相關產品,為影視作品帶來更多的商業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影視推廣有著較高的競爭性和風險性,需要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在進行推廣方面要結合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策略,以達到更好的營銷效果和商業利益。
6. 電影營銷
電影圈內廣為流傳的那句話:影片質量決定了電影能飛多遠,營銷則決定了電影能飛多高。作為典型的注意力經濟,營銷對於電影票房及投資收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 好萊塢電影營銷的經驗借鑒
1、以消費需求為導向的營銷觀念
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德克拉曾精闢的闡述:「營銷的目的是在充分認識、了解顧客的基礎上,讓產品或服務能夠完全符合顧客所需,從而使其自動購買」。由此可見,消費需求是營銷的核心要素。美國電影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們能夠拍出觀眾想看的東西,並成功地影響觀眾的口味,創造出一大批具有高度粘性的顧客群
2、 注重塑造電影廠商品牌
好萊塢的電影營銷並不止於對單部電影的推廣和宣傳,同樣重視對品牌的塑造和傳播。促使消費者對該品牌形成判斷或者印象,有利於建立消費者與品牌的關系以及品牌共鳴,從而積累品牌資產。蘊含在每部影片營銷中的品牌塑造形成並推高了廠商的號召力。
3、 齊備而有力的宣傳體系
通過宣傳提高影片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是營銷的重中之重。好萊塢影片的宣傳體系,由不同的宣傳平台和多樣的宣傳物料構成全面框架,並依據影片製作和宣發的進度,統籌推進、運轉。包括:
1)多平台播映預告片
一部濃縮影片精華的150秒預告片,可以極大地激發公眾的觀影興趣。
2)大量投放影片海報
作為最傳統的宣傳方式,電影海報的作用雖然有所減弱,但角色仍不可替代。一張截取經典鏡頭、具備強烈視覺沖擊力,而又標明大牌導演、大牌明星的海報,依舊足以形成煽動消費慾望的力量。
3)綜合運用宣傳媒介
無論是傳統的宣傳媒介,還是植根於互聯網的新傳媒介質(網站、社交軟體、各種APP),都有其不同的受眾、表現方式和使用體驗,因此能夠形成的宣傳效果也各有短長。 好萊塢電影營銷充分運用各平台的優勢有針對性的進行推廣 ,力求宣傳效果的最大化。
4)借勢擴大影片影響
對於一部電影來說,舉辦首映禮,參加電影節、參評獲獎等,都可以迅速提升關注度和口碑。
5)合理選擇放映檔期
檔期對影片票房影響重大,是否能夠避開相近題材和潛在的爆款電影,是否契合檔期所在地域和時段的社會整體氛圍及受其影響所形成的主流觀影需求,都將影響上映時的票房表現。
4、 整合營銷之道的熟練運用
定義: 指以滿足消費者為價值取向,廠商通過與消費者的溝通確定統一的營銷策略,並協調使用各種不同的宣傳渠道和手段,綜合運用不同宣傳工具的優勢實施營銷策略,最終達成低成本、高收益的營銷效果。
1)跨文化國際推廣
瓜分全球票房是好萊塢電影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在劇本創作、演員挑選、場景安排等方面,好萊塢影片都為日後的全球化推廣做好了鋪墊。定位於全球發行的影片更注重在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內容長組建,並利用個人英雄主義、普世價值以及在經濟、文化方面的強勢地位,幫助影片跨越文化鴻溝、增加吸引力,實現全球化傳播。
2)不遺漏任何爆點
在具體影片的營銷中,影片本身承載的元素才是最終吸引觀眾進入電影院的關鍵。無論是大牌導演、一線明星,還是知名編劇、攝影大師,再或是影片故事背後的典故和事件,凡是和影片有關的宣傳點,都會加以運用和推廣,最終變現。
3)在各個盈利渠道統籌推進
美國電影業成熟的市場銷售渠道,使得一部電影可以利用銀幕、電視、家庭影院(如DVD、CD等)、網路和衍生品(如玩具、游戲、服裝、主題公園等)等平台,謀求經濟回報的最大化。
4)科學而縝密的立體傳播
好萊塢宣發公司在科學總結規律和電影銷售周期,普遍採取波浪式的「五級傳播」方案,通過各種宣傳平台,提高影片的認知度,延長社會關注期,保持電影熱度。立體傳播的5波攻勢一般劃分為:
第1波: 影片上映前2周,通過平面媒體進行消息發布;
第2波: 影片上映後2周,傳統媒體話題炒作;
第3波: 影片上映前2周半到上映後2天的電視和電台集中高強度傳播;
第4波: 影片上映前2周半到上映後2個月,網路持續追蹤報道;
第5波: 影片上映後8周的雜志強化和延長熱銷期。
這種時間安排與美國國內院線影片放映時間較長直接關聯。當前,我國影院檔期安排緊張、影片放映周期較短的狀況,則需要更為密集的安排。
二、 我國電影營銷的創新方法
1)電商售票刺激觀影消費
在線消費習慣的逐漸形成,使得電商成了製片方和影院最堅實的票倉。電商憑借強大的財力和技術力量,發起9塊9超低價購票、秒殺票、明星見面會特供票等促銷活動,吸引公眾在線購票、激發潛在消費意願。而每張票收取3-5元服務費的盈利模式,為電商售票平台提供了運行基礎,實現了多方共贏。
2) 電影主題相關APP助力推廣
APP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媒介種類,各類APP通過整合細分領域的資源,對一些特定的用戶群體具有很高的吸引力。而且,APP針對性強、有深度和專業水準高的特點,品牌與用戶的粘稠度較高,易於形成號召力。正是這樣的特點,獲得了部分電影宣發公司的青睞,從而選擇跟某些知名APP深度合作,藉助平台開展營銷,同樣實現了共贏。
3) 社會化新媒體提高關注度
利用社會化新媒體所開展的營銷,主要分為兩類,話題炒作和大咖推薦。話題炒作作為慣用的手段,隨著互聯網向移動化、社交化發展,也呈現出碎片化趨勢,且愈發強調互動。由此出現了電影官方賬號、導演、明星、製作人等利用自身影響力製造關注焦點,或通過自媒體發布電影海報、花絮、片花等營銷方式,形成輿論熱點。同時,依靠人情關系,獲得大牌導演、明星好友、著名影評人等業界大咖的推薦和自薦,也被不少宣發方採用。
4)主題曲帶動作用
一首由知名藝人演唱、與電影密切聯系的優美主題曲不僅會在影片放映時增強藝術感染力、觸動觀眾內心,而且音樂所獨有的審美享受也具有擴大傳播范圍繼而助推票房的力量。
5)明星路演
明星往往是影片中觀眾認知度最高的元素。而且和一線城市相比,當前我國觀影主體——「小鎮青年」所在的二線及以下城市,對明星的追捧和關注度仍然高漲。
6) 視頻節目吸引注意
當代媒體普遍具有移動化和社交化的特點,隨著節奏的加快,視頻化傳播方式也被大量採用。電影自身的形態,決定了其與視頻營銷先天的匹配,因此以病毒視頻,網劇植入、在線視頻訪談等為內容的推介視頻,也逐漸成為重要的營銷載體。
7) 影片眾籌提供深入參與機會
阿里巴巴集團推出了娛樂寶和百發有戲,拉開了電影金融眾籌平台的大幕。這個平台並不但是金融產品和理財工具,而且成為推進社會公眾與電影深度聯系的絕好紐帶。公眾投資後,可以獲得經濟收益和娛樂權益,比如劇組探班、明星見面會、電影周邊等,還當然成為影片宣傳的媒介,將影片與觀眾捆綁在一起。
三、未來趨勢和建議
1)在大娛樂產業中的品牌塑造
娛樂產品的日益豐富和多樣化,僅立足於電影的品牌塑造其效果及影響力也會相應削弱。因此,宜將品牌塑造置於更大的格局中,將品牌營銷貫穿於整個營銷策略,增加品牌的曝光率和認知度。
2)經典IP多品類整合營銷
IP熱充分說明了內容的重要性,經典IP更是營銷的沃土。時下,由一個經典IP所衍生出的電影、電視劇、手游、網游、周邊產品、主題樂園等,已形成了以IP為核心的跨種類的娛樂產品群。因此,整合營銷的外延也將得到拓展,不再是僅圍繞一部電影展開,而是將電影營銷作為對經典IP產品群整合營銷的一部分進行規劃。這不僅可以充分實現IP的市場價值,還可能形成規模效應,推高IP品牌認知度,吸引不同類別的消費者。
3)沉浸式宣傳體驗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各媒體、平台、APP每天都會推送各式精美的宣傳物料,導致了消費者的期待越來越高,對常規內容易產生審美疲勞,時下的粉絲互動營銷,正是競爭加劇所催生出的創新做法,而這種趨勢仍將繼續。為了增加粉絲粘稠度,形成更為強大的吸引力,通過營造沉浸式體驗,強化代入感、提高互動性將為營銷提供新的活力,而藉助虛擬現實(VR)等新技術製作的作品及呈現的宣傳物料,會提供更為廣闊的營銷空間,吸引更多的粉絲和關注。
4)更為科學周密的宣傳計劃
大娛樂產業背景下,電影所處的產業鏈獲得了延展和拓寬。一方面其自身的盈利模式更為多樣,如貼片廣告、植入廣告、網路付費點映,另一方面其衍生產品更為豐富,如手游、網游、玩具,因此需要根據製作進度、放映檔期等統籌安排宣傳計劃,與廣告主、視頻網站、游戲商等合作商家或自家產品的營銷形成良好互動,構成營銷的合力。
5)更為充足的營銷投入
據報道,好萊塢影片的營銷費用能夠佔到製作費用的一半,而在我國一部製作投入一億左右的影片,其營銷經費僅為兩三千萬。這導致營銷公司迫於生存壓力尋找其他營利點,電影營銷專業人才短缺。更高質量的營銷,需要以更為充足的投入做基礎。
CR:華誼兄弟研究院,《使盡解數,博君關注 —— 電影營銷起底》
總結:
一、好萊塢的經驗借鑒:
內核上, 以消費需求為導向,在做好充分前期調研的基礎上使得產品和內容符合用戶愛好。 外延上, 注重樹立電影品牌(例如迪士尼),形成無意識的號召力。且通過預告片、海報、傳統以及新媒介(APP、網站、社交軟體)、電影節、頒獎禮等多渠道宣傳,並根據當前電影市場情況合理選擇檔期。 結合內核外延, 進行整合營銷,做好跨國際文化傳播的前期准備(劇本價值觀、意識形態、劇本創作、演員挑選、場景安排),將每一個爆點都宣傳的淋漓盡致,同時利用美國多窗口發行的特點,根據各平台銷售進程,相應地安排針對各類產品的營銷。 時間上, 立體五級傳播,提高影片的認知度,延長社會關注期
二、我國電影營銷方式
1)隨著在線票務平台的發展,在線票務平台作為用戶最直接的接觸渠道,具有電影營銷的天然優勢(票補、宣傳物料的分發等)。
2)互聯網下,相關APP(專業細分高粘度用戶)、話題炒作、大咖推介、視頻節目軟廣(互聯網社交化、互動化、碎片化發展)、主題曲帶動、明星路演、影片眾籌(參與性)
三、未來趨勢發展
1)立足於整個娛樂版圖下的品牌塑造
2)脫離電影營銷,而是將電影營銷作為對經典IP產品群整合營銷的一部分進行規劃,形成協同效應。
3)沉浸式宣傳,強化代入感、提高互動性將為營銷提供新的活力,玩出腦洞,玩出黏性
4)窗口期各有側重的立體宣發,根據各階段側重點設計契合的營銷方式
5)更多的營銷投入
7. 新媒體環境下,電影營銷有哪些渠道
在新媒體環境下,電影營銷可以利用以下幾個渠道:
1.社交媒體: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可以通過發布預告片、海報、花絮、互動活動等形式進行宣傳和營銷。
2.視頻網站:如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在線視讓宏頻平台,可以提前放映電影、播放預告片和宣傳片,吸引用戶關注和參與。
3.搜索引擎:通過SEO優化和SEM廣告投放,將電影信息推送給用戶,提高曝光度和點擊率。
4.移動應用:通過推出電影相關的APP或在已有移動應用上增加電影推廣模塊,讓用戶更方便地獲取電影信息和參與活動。
5.線下宣傳活動:如路演、見面會、試片會等,可以吸引電影粉絲和觀眾參與和分享,增強電影的社交性和口碑效應。
6.OTT平台:如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HBO Max等,通過購買電影版權或自製電影內容,在全球范圍內推廣電影,並為用戶提供訂閱服務。
總之,電影營銷需要多渠道聯動,結合空滑伏不同平台的特點和受眾需求,採取適當的斗攜策略和手段進行宣傳和推廣,以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和參與。
8. 影視作品常用的營銷策略有哪些
1. 開發布會
電影發布會可以說是宣傳標配,畢竟它可以一步到位集齊全國主流媒體。
2. 廣告營銷
前置廣告比起院線投放,性價比更高,還能有針對性地選擇在與電影的相關視頻前播放,算是把錢都花在了刀刃上。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僅僅做到「展示」,把預告片往上一放了事,還要發起行動——跳轉官方微博玩電影票抽獎、跳轉電影官網看完整預告片等等。盡可能讓每次展示都能實現轉化。
3. 事件營銷
而口耳相傳是最好的營銷,往往來源於一次成功的傳播事件。《權游》推廣他們新的一集劇集,在海灘放置了一個小房子那麼大的龍頭骨,看上去就像是從劇情里穿越到現實。看到這個場景,你會不想拍個照片發朋友圈呢?
4.新媒體社交平台加入你的推廣渠道
微博、各視頻網站是繞不開的,大平台雖然有強大的用戶基數,還可分一些給直播、短視頻。這樣做有助於形成「怎麼哪哪都看到,可能真的不錯?買票去看看」的心理。
5.讓劇中的角色走出屏幕
這是比較讓人迷糊的說法,大概意思就是讓影視劇里的人物進入「現實」。比如《後會無期》給馬達加斯加開微博,更早的《老爸老媽羅曼史》,巴尼還真的有個泡妞網站呢。
6. 明星、品牌聯合推廣
可口可樂有7.4億粉絲,是《007》粉絲數的30倍。於是《007:大破天幕殺機》上映時,就看見這倆頻繁地互相調戲了。大腿抱的好,吸粉吸的快。
7.主題曲營銷
請當紅的大明星演唱歌曲不在討論范圍,那種對電影的精神內核其實沒有太大體現,這些需要在前期就根據電影情節去溝通創造了,營銷工作負責讓更多人聽到,喜歡上歌曲。那到底是歌曲成就電影的多還是電影成就歌曲的多?
影視劇營銷不是件容易事,拋棄只有大預算才能幹大事的迷信。錢是必要的,但創意才是做營銷的核心。
9. 如何做好電影院活動營銷,活動策劃
一、影院能做哪些市場營銷活動?
策劃設計影院市場營銷活動,基本上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就可以把一個活動策劃好了。
1、策劃思路來源:
策劃活動要將發散思維、減法思維、整合思維多種思維模式綜合運用,同時從影片、檔期節日、社會資源諸多方面進行深入挖掘,從中獲取策劃市場營銷活動的思路來源。
2、影院市場營銷活動具體樣式:
針對上面所說的思路來源,進行深入挖掘,就可以策劃出各種形式不同的活動,總結起來,電影院主要的活動形式包括以下幾種:
明星見面會、首映式:最常規,但是最有效果的影院活動。只要有明星到場,現場氣氛、觀眾反應、媒體報道,都能夠充分調動起來,游告但是中國的明星見面會資源存在著整體匱乏、分布不均的現實問題,不可能全國各地的影院都能夠在一年當中舉辦豐富多彩的明星見面會活動,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講,物以稀為貴,偶爾一次的有分量的明星見面會,往往才能夠產生真正的轟動效應。
新聞發布會:影院舉辦的較高規格的市場營銷活動,都會舉辦相應的新聞發布會,讓媒體在第一時間與活動主要人員進行深入溝通,得到影院市場營銷的豐富信息。
專題報告會:適合上映國產推薦影片時舉辦相關活動。由於此類國產影片較為正統,內容往往以英雄模範事跡為主,雖然缺乏商業性,但往往都能得到一些相關政府機關單位支持,因此,可以藉助契機,與相關機關單位深度合作,觀看主題影片,同時對觀眾進行某些方面的現場教育,舉辦類似報告會形式的正統儀式,將使組織團體觀影的活動取得較好效果。
媒體放映場:與媒體充分溝通的很好的一種方式,讓媒體在第一時間准確把握上影信息,可以以此為平台,與當地媒體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按照管理,一部新片大片上映前,每個城市只能有一家影院可以申請一場媒體場。這也是很多影院競爭的重要資源之一。牢牢把握住媒體場,很多時候也就意味著牢牢把握住了媒體。
觀眾體驗場:與觀眾充分溝通的一種方式,既可以做為前期預熱,讓媒體給以報道,也可以調查體驗場觀眾反應,得到對影片最准確的市場把握,及時驗證調整影片的宣傳推廣策略,保證影片吸引准確的觀眾群體。這在發行領域,被稱為「點映」,在很多中小成本的文藝影片中,得到很廣泛的運用。
影院場地展示:場地的布置,十分重要,觀眾進入影院後,把握影片的信息往往通過場地布置,場地布置可以使用與影片有關的圖片、實物、模型、模擬人物等等多種形式的擺放,為觀眾在影院大堂創造視覺奇觀,充分調動觀眾的胃口。
場地互動游戲:游戲往往是從電影相關內容衍生出來,參與性互動性強,可以吸引兒童觀眾和青年觀眾的興趣,讓大家感覺不僅僅看電影是一種放鬆,來電芹茄影院,本身就是一個輕松愉快的過程,那樣會會影城招攬更高的人氣,人氣旺了,看電影的人自然也就增加了。往往大堂寬敞的影院具有操作此類活動的優勢,可以充分發揮電影院大堂的作用,把電影院裝點成為電影的樂園。
戶外宣傳活動:根據各個影城情況的不同而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戶外資源,只要是有利於三個目的的活動,影院都可以主動出擊,把活動做好,做大。
相關產品促銷,聯合推廣:這類活動往往會與上面講述的幾種活動結合進行,具體的活動形式會與贊助客戶有一個商定的過程,具體與客戶聯合的推廣形式,由於設計商業推廣部分,作為第三點,詳細論述。
3、商家聯合推廣活動樣式:
活動推廣:與媒體、商家充分互動合作,如影院活動冠名、贊助、禮品、宣傳logo等等服務,在節省活動經費的情況下,也增加影片、影院的影響力。
套票推廣:幾部電影聯合推廣,或者一部電影同時出售幾張票。比如情侶套票,全家套票。這種合作模式,在很多電影院中廣泛被運用。
套餐推廣:在出售電影票的同時,與賣品相結合,刺激兩方收入的共同增長,特別適用於很多票房很高,但是賣品水平一般的影院,通過聯和促銷,嫌磨察在提升賣品的同時,對票房提升也會有促進作用。
團體推廣:通過團體客戶的需要,針對性開發市場營銷活動,吸引團體票客戶,直接購買大額團體票,實現票房的大額增長。這點對電影院來說,一定要轉變觀念,與團體客戶洽談業務,銷售的是一整套服務,包括為客戶提供的各種活動宣傳推廣,而不僅僅是賣電影票,這樣的聯和團體推廣,將會大幅提升團體銷售業績。
二、影院到底該怎麼做市場營銷活動?
1、從數量上看
影院活動,多做?還是少做?這有一個度的問題。
影院的活動舉辦一定要根據各個影院的情況不同,把握一個度。過多或者不夠都會產生負面效果。
如果影院做的活動不夠,那麼只有從其他渠道了解到影片大致內容的觀眾,才會觀看這部電影,原本存在的潛在票房沒有去爭取,那樣的損失,將難以挽回。
如果影院的活動過於密集,工作疲於應付,不能准確預估能否產生上述三種效果,這樣的活動將存在著很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費,也對上述三個目標的實現難以產生作用。
2、從質量上看
什麼樣的活動有效果,什麼樣的活動沒有效果,這是一個評估的問題。
活動的執行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基本上是這樣一個鏈條:
影片信息到達——活動方案策劃——方案前期准備——活動執行——活動總結——活動評估——活動備案,用於下次活動的參考。
上面的鏈條當中,目前我們的方案策劃與執行都沒有太多的問題,關鍵出在活動的評估上,一個活動做完了就完了,沒有對效果進行充分的評估,下次操作類似活動的時候,從上一次活動中得不到任何經驗教訓,還是茫然進行的話,對影城來說,將是無形的損失。
3、對於大多數電影城,可以嘗試進行如下操作:
(1)廣泛嘗試各種活動
影院可以多嘗試,廣泛策劃,看看到底哪些類型的活動是直接可以見到明顯票房效果的,哪些是有助於增加觀影人次的,哪些是會廣泛吸引媒體的,而哪些是沒有用的。
(2)重視活動效果評估:
全國很多新影院,活動運作肯定都存在著方方面面的不成熟,在盡可能嘗試各種活動的前提下,對各種活動效果分別進行評估總結,將幫助我們的影院開速成長。活動效果評估可以大致可以從上文提到的三個目的是否能夠實現來進行,但具體的評估反饋方式,還要各個影院的市場人員進行探討摸索。
(3)效果好的活動多搞
等到積累到一定階段後,就可以在眾多活動方案中,有所取捨,只做最可能達到上述三種目標的活動,把活動做好、做精,出精品,用活動的力量,推動整個影院票房、人氣、影響力的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