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歲寶寶可以去電影院嗎
不要去,吵鬧厲害,大人也沒法安心看,
假期一般是各大電影上映的好時機,去電影院看的話享受效果更好,於是有的父母可能想帶著寶寶一起去欣賞。那嬰兒能帶去電影院嗎?電影院的音響效果對嬰兒的聽力有影響嗎?
一般來說是不建議父母帶嬰兒去電影院看電影的,特別是3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不要帶著去。因為寶寶嬌嫩的耳朵可能還無法承受電影院震耳欲聾的音響效果,年齡越小,耳朵對外界的刺激越敏感,聲音越大,對聽力的損害越大。而且如果是3歲以下的寶寶,也不能完全表達和反映不適,那樣對寶寶的聽力是有很大壞處的。
普通人正常說話的聲音是60分貝,而有些像轟鳴的火車、搖滾樂的聲音會高達120分貝以上。國際標準是成人在90分貝的噪音環境中不能超過24小時,如果是120分貝,安全界限則為3分鍾。所以寶寶如果長時間置於分貝那麼高的環境,寶寶的聽力肯定會受到影響。
『貳』 多少歲的嬰幼兒可以去電影院看電影
電影院你買票就能進 不過這么小的孩子應該不用票的 你帶著孩子進去應該不會阻攔你 不過最好不要帶 孩子一哭 影響周圍觀眾啊 而且對孩子也不好 那麼大的音響聲音 很傷嬰兒的耳朵
『叄』 1.2米以下兒童去電影院看電影用買票嗎
1、一般1.2米以下兒童觀影免費,個別影院半票,具體得看影院規定。
2、目前電影院的免票身高標准參照的是公共交通工具免票身高標准線1.2米,對電影院兒童免票身高無硬性規定。
(3)看電影嬰兒怎麼算擴展閱讀:
一、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正式實施,規定免票標准英文名為Free Admission。
二、兒童基本權利:
1.生存權——每個兒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權和健康權
包括有權接受可達到的最高標準的醫療保健服務。
2.受保護權——不受危害自身發展影響的、被保護的權利
包括保護兒童免受歧視、剝削、酷刑、虐待或疏忽照料,以及對失去家庭的兒童和難民兒童的基本保證。
3.發展權——充分發展其全部體能和智能的權利
兒童有權接受正規和非正規的教育,以及兒童有權享有促進其身體、心理、精神、道德和社會發展的生活條件。
4.參與權——參與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權利
兒童有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有權對影響他們的一切事項發表自己的意見(表達權)。
『肆』 嬰兒多大可以去電影院看電影
建議寶寶6歲以上在去電影院看電影。
1、原因:
(1)孩子出生後2個月只有大體融像,精確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續到5歲以後,立體視建立最遲6至7歲才能接近成人。因此,5歲以下的孩子仍處於視力發育關鍵期,眼睛還沒有發育到像成人一樣可以看快速運行的圖像的時候。
(2)孩子的耳朵非常敏感,不能分辨真的聲音和做出來的音效,對聲音沒有距離感,如果音效過大會讓孩子非常害怕。而且聽力安全界限國際標准為90分貝的噪音環境中不超過24小時,如果是120分貝則為3分鍾,3分鍾以上就會造成聽力損傷。現在很多電影院都是小型放映廳,音效有時高達120分貝,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的聽力肯定會受到影響。
2、建議:
(1)不建議帶六歲以下寶寶進電影院,爸爸媽媽可以在家買DVD看動畫片、兒童電影,而且一次最好不要看超過20分鍾。
(2)可以帶六歲以上孩子到影院觀影,但家長應事先了解影院的分貝狀況。
寶寶看什麼樣的電影比較好
1、不要完全憑寶寶的興趣愛好來
寶寶3歲以後,心理狀態開始進入一種被引導的階段,這一階段看到的和聽到的一切,對於寶寶的成長非常重要。所以在選擇兒童電影的時候,家長們盡量要以科學為標准,在音樂、節奏、色彩上也要根據自家寶寶的情況,進行考察選擇。低齡寶寶要特別注重色彩、音樂和形狀的選擇,內容中有恰當的教育即可。
2、內容不死板教條化,有利於寶寶想像力發展
3歲以上的寶寶,已經開始逐漸進入受教育的領域,但想像力是我們最希望寶寶一直擁有的特質。而另一方面,孩子們也在逐漸步入社會交往,所以在內容選擇上應當進行適當的甄選,團結友愛的主題也不錯。
3、經典傳統意義的電影
爸爸媽媽們可以選擇自己小時候喜歡看的動畫片,在家裡陪著寶寶一起重溫那些經典的兒童電影。經典電影一般來說都很有意義,另一反面,也是增加家庭凝聚力的幸福時光。
『伍』 爸爸媽媽帶小明看電影,成人票10元,是兒童的一倍,爸爸要付多少錢,怎麼計算
爸爸、媽媽帶小明看電影,成人票10元是兒童的一倍,爸爸要付25元。
這么計算……
10+10+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