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參觀上海電影博物館400字作文
去年十一期間,學校組織我們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位於首都南城中軸線上的天橋地區,背靠世界文化遺產天壇公園,面對現代化的天橋劇場,具有特殊的文化環境。
一大早,我們在博物館前的廣場上集合,廣場上有恐龍模型,還有猛獁象的巨幅海報,同學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都想先睹為快。
我們先參觀一層北側的「古哺乳動物廳」。廳內正中有一組動物骨骼化石,最高最醒目的是「天山副巨犀」,也叫「吐魯番巨犀」,它可是目前陸地上曾經生活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
猛獁象背上的毛有一米多厚;還有鏟齒獸,它的下巴上長了一個像大鏟子似的東西,特別堅硬,看起來十分凶惡,可是講解員告訴我們:不能光靠外表來判斷動物哦,別看鏟齒獸長得這么兇狠,它可是食藻類動物呢!我們只知道不能以貌取人,看來也不能以貌取「物」啊!
接著,我們參觀了「動物之美」。據介紹是美國慈善家肯尼斯·貝林捐贈的世界動物標本展,這里有許多珍稀動物、已經滅絕和瀕危動物的標本,它們一個個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激發了我們要保護大自然的強烈願望。
最後,我們參觀了人與自然展廳,這里展示了人體塑化標本和器官標本,從嬰兒的發育過程、人體各部位解剖、各種疾病器官到各神經部位等都有詳細的展示和說明。
參觀結束後,我們還為隨行的家長表演了節目,感謝爸爸媽媽和老師對我們的關愛。
這次參觀我獲益匪淺,北京自然博物館是我們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的一個窗口。
㈡ 描寫博物館作文_議論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一篇什麼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描寫博物館作文_議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次去上海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電影博物館。我們拿好票之後乘著電梯到了四樓。我一走出電梯,就響起了音樂、掌聲和歡呼聲,把我嚇了一跳。原來我走上了「星光大道」。好像我真的成了明星!
然後我正式開始了參觀,先把我吸引過去的是巨大的電影名人牆。上面有各個時期的電影名人的照片和關於他們介紹。在這里我認識了更多的電影名人和了解了很多媽媽小時候的電影,很多都是黑白片,但那也是媽媽小時候夢寐以求的事!看來我比媽媽幸福多了,看的都是彩色片,有時還是3d的!
接著我又去看了上海電影的發展史,電影先後的製作過程。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擬音室和五花八門的電影製作工具。在這里我了解到了電影中很多播放出來的聲音可能是擬音室里通過一些道具模仿出來的。還有動畫片也不是說那些卡通人物真的會動,只是由一張張畫快速翻動後形成的一種視覺效果。
電影博物館既好玩又讓我增長了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呀!
昨天,我們學校組織了秋遊。我們去上海航海博物館,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鄭和下西洋中的寶船。寶船很高,用幾塊木頭支撐著,桅桿差不多有三十多根,在船頭的`後方就是升降桅桿的東西。船頭是觀景區,人們可以站在甲板上享受大海的清新空氣。船的正前方是一個用木頭雕刻成的龍頭,看起來栩栩如生,差點嚇了我一跳。船艙里還載著一艘小船,這是用於逃生的。船尾就是鄭和和官員水手們住的地方了,一共有兩層。第一層是水手們的房間,第二層就是鄭和和官員們住的房間。由於此地禁止進入,所以只能聽講解員說了。我從船上下來的時候,內心由衷地敬佩鄭和和水手們,他們度過了重重難關,終於達到了終點。
這次秋遊的收獲真大呀!讓我看到了鄭和下西洋用的寶船、海上的信號旗等等!真是大開眼界了啊!
上個星期,我們四年級師生一同去了上海玻璃博物館,在車上,大家嘰嘰喳喳地討論,因為導游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新開的玻璃博物館,所以下車大家像出了籠的小鳥似的一擁而上。
一進去,大家就隨這老師去了第二層,只見,裡面有著鮮艷的光,讓我們的嘴變成了」o」字形。大家又看到了用玻璃做的藝術品,讓我們紛紛用照相機拍了下來,大家不禁感嘆道真美!這時,老師讓我們過看個視頻,原來,這是一個製作高腳杯的視頻,先是把廢玻璃和礦石料拌在一起、然後放在火爐里在吹,再冷卻……一個高腳杯就完成了。
接下來,我們又看一個又一個的玻璃藝術品,大家一次又一次的興奮。最後,我們又在門口拍了一張集體照。
這次,我們知道了玻璃能回收利用,也可以當藝術品。
㈢ 電影博物館觀後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電影博物館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上周我們拿到了老師給的電影博物館的票子,想著,大概是介紹電影的歷史吧,於是我們便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在星期六的一天中,我們參觀了上海電影博物館,它不僅讓我們了解了許多和電影有關的知識,還讓我們感受到了許多……
我們八個人(黃天愛、酈絲簫、宋雨青、劉陸淇、李昊、毛曄淳、周子紅、葉哲宇),在星期六下午一點到學校門口集合,一起出發前往上海電影博物館參加小隊活動。所有的成員都到齊後,Let』sgo!坐了14站56路公交汽車後,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上海電影博物館。一進去,我們就坐了乘到4樓的電梯,在電梯的天花板上,有一個小小的屏幕,上面倒數著:「5(伍),4(肆),3(叄),2(貳),1(壹)」。當1結束的時候,電梯門就開了,剛一走出門,我們就進入了「星光大道」,地上紅色的感應燈就像紅毯一樣閃爍,在兩側牆壁上有各種觀眾,記者的造型,閃光燈和歡呼聲此起彼伏,我們就好像真的當了一回電影明星!
再往裡走,有一面長牆,上面都是有名電影明星,在牆邊,有展櫃,裡面都是這些明星的文物,讓我們興奮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在牆上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成龍,蝴蝶……突然我們被電影里獨有的「咔」聲所吸引,原來在一面景板牆邊,真的有人拍劇!一個穿著老上海旗袍的美女在門前渡著,而這一幕卻因為各種小的瑕疵,導演的不滿意,而一遍一遍的重新來過。我們不禁想到,原來拍電影也不是這么容易啊!在金光燦燦的照耀下,我們看到了曾經上海拍攝電影場景的模型,大家都紛紛和「不動」的人物拍照。向前走著,一幅一幅的海報進入了我們的`眼簾,原來百年發行放映展區透過模型、廣告及百餘幅各個歷史時期的海報,回顧發行放映的百年歷史,展示上海電影長盛不衰的文化魅力。我們的同學總是發現一張張大家小時看過的電影,常常引起一聲一聲的回憶,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回憶電影的場景。
不知不覺我們就逛完了一層樓,我們充滿好奇的來到了3樓。還在自動扶梯上的我,就聽見同學們激動地叫聲「葫蘆娃!」「黑貓警長!」「小蝌蚪找媽媽!」原來是一個個我們小時候熟悉的人物造型。在這一樓里,彷彿是回顧我們小時候的樂園。在這里,可以在熒幕板前體驗自己的配音和電影動作,同學們都爭著、搶著聽聽自己在電影里的配音是否和原著接近。聽,是什麼讓大家都笑的那麼開心?原來大家在看加菲貓,大家笑的不只是加菲的滑稽的動作,而是上海話版的加菲貓更引來大家的注意。我們還看了短片「夢之船」,影片向我們介紹了上海電影長河的歷史,讓我們看到了上海的成長。
來到二樓,這是一層體驗樓,我們在此觀摩影視作品的生產創作流程,而且還看到了在工作室:有叔叔阿姨在「平板電腦上」認真的畫著動畫。我們還看到了錄音室等。那裡還有手搖放映機、各種演員的服飾。突然聽到了庄嚴國歌的我們急忙沖下1樓,哇,左邊的一面櫃子上大概有幾百個獎杯吧,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輝煌。時間也在不經意間流失,「咔嚓」八個少年的燦爛的笑容伴著「上海電影博物館」字跡,一個下午的活動結束。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感悟了很多,原先一直很羨慕電影演員在影片里,社會上的風華絕代,遭眾人追捧。但是這次活動中,我們第一次感覺到了原來拍電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自身的素質要求,還有一定的耐心,看起來很容易的一條片子,都是經過上百次的演練鑄就的,我們不能隨意的說一部影片的不好,因為他們也都是用心血做成的。上海電影歷史的發展,讓我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改變,這更是讓我們欣慰。
今日,風和日麗,學校組織我們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和中國地質博物館,簡稱博物館游。因為是學校第一次組織參觀,所以我異常興奮。天還沒亮,我就在床上翻來覆去,媽媽只好讓我早做准備。終於熬到了起床時間,爸爸開車送我到學校的大巴,坐上車,沒過多久,就到了位於天橋的北京自然博物館,我們一個個迫不及待的沖了進去。北京自然博物館又動物世界、昆蟲世界和恐龍公園等展區;動物世界又獅子、狒狒等標本。昆蟲世界中的標本可真不少,像蝗蟲、甲蟲和蜜蜂等;而恐龍公園內,一隻只恐龍正在「大開殺戒」,有的張著嘴四處亂竄,有的在自相殘殺,霸王龍是它們中的一隻,它在恐龍群中橫沖直撞,嚇得其它恐龍四散奔逃,迅猛龍也是其中的一隻,它是個「長腿將軍」,只要聽見一點兒咆哮聲,就立刻逃的無影無蹤。接下來是看3D電影,雖然有身臨其境之感,但影片內容及其無聊,一群螞蟻成群結隊的搬一隻死蒼蠅。電影結束後,我們上了車,在車上大家高高興興地談論著所見所聞,哎,又到了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分四層,八個展廳:化石展廳,礦物展廳等。化石展廳內,陳列著翼龍、三葉蟲等古生物化石;礦物展廳里有晶瑩的水晶、形狀各異的方解石。它們都是珍稀的礦物,寶石館內有貓眼、鑽石、祖母綠等珍貴的的石頭。還沒看夠,回去的時間就到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中國地質博物館,踏上了回家之路。車上,許多同學都在閉目養神。
而我仍然沉浸在游覽的回憶中,祖國真是地大物博呀!
這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周五,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同學去參觀上海電影博物館。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終於來到了位於徐家匯漕溪北路的上海電影博物館。聽導游介紹,上海電影博物館位於上海電影製片廠原址,博物館分為四層展廳。我們乘坐升降電梯來到四樓,開啟我們的博物館之旅。映入眼簾的是「星光大道」,「星光大道」上,閃光燈和歡呼聲此起彼伏,讓我們體驗到了紅毯明星的榮耀;接著是「星耀蒼穹」和「大師風采」展區,這兩個展區展示了一些傑出的電影大師和影人的生平事跡、文物文獻及工作生活場景。接著我們又參觀了電影工場和影史長河,隊伍中時不時傳出各種驚嘆聲。最後我們來到一樓,我們迫不及待地來到「燦爛金杯」這個展區,哇,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排排的榮譽獎杯。那兒的獎杯數不勝數,我們在那裡留下了合影。
時間流逝,我們結束了這次愉快的博物館游。電影博物館向我們小學生呈現了百年上海電影的魅力,生動演繹電影人、電影事和電影背後故事的一座城市文化標志性場館。希望下次能再去上海電影博物館參觀遊玩。
㈣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
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參觀博物館的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研究歷史是我最大的愛好。每到假期我都會踏上探索歷史之旅,這個寒假也不例外,我參觀了位於玉皇山腳下的南宋官窯博物館。這里曾經是南宋最重要的窯址之一,許多著名的瓷器作品都出自這里。
一進場館大門,我的目光就被一堆瓷器殘片吸引住了,這些昔日的御用瓷器原本可以成為我中華民族的瑰寶,但它們終究沒有經受住金元的鐵蹄,而被毀於一旦。我們繼續參觀,看到有些青瓷殘片的命運要好得多。現代工匠們用靈巧的雙手,將它們重新拼粘在一起,恢復了它們往日的姿態。隨後我們欣賞到了真正的南宋官窯,領略了中國各大名窯的風采。在參觀中我還觀察到了一種現象,早期的唐代青瓷顏色偏黃,而南宋時期的官窯顏色掌握的就恰到好處。後來我才知道,瓷器的顏色與燒制的溫度也有關,隨著科技的發展燒制的溫度就會更精確,瓷器的顏色也不會太過偏差。走出了青瓷的世界,我們又去欣賞了美麗的康雍時期的外銷青花瓷,這些瓷器可謂是中西合璧,但也各有特色。康熙青花較為飽滿,而雍正青花更加生動。
走出了場館,我們進入了陶藝學習中心,開始自己製作陶器。製作陶器看似容易,其實卻困難重重,我做的滿身是泥,最終還無功而返,真是有些遺憾。
這次參觀讓我對歷史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濃厚的興趣,我要在下個假期繼續探索歷史,把整個歷史長河灌輸到我的腦海中。
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館的最後一步時,不禁連想感慨:這是一個蘊含著多麼璀璨禮貌的瑰寶呀!我很慶幸這天能與相識已久的同學們一齊觀光,一齊分享,一齊收獲。好奇的來,驚喜的走。滿載著無限的樂趣與滿足。從一層逛到五層,映入眼簾的一切都一向在充實著一顆空虛的心。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一刻,向我展開了。
歲月在流轉,幾十,幾百,甚至是幾千年前的東西,這天依舊那麼清晰。看似簡單的,其實這些全都是讓人灑盡汗水的。遠處金碧輝煌,活靈活現的佛像,往近處細細斟酌,才知道這一道道的刻畫有多麼不容易。
看著那些古代玉器,看著那一道道形態不一的花紋,不一樣的形狀,這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條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風韻的京城舊事,開拓眼界的書房珍玩,輝煌的古都北京歷史……一幅幅贊不絕口的畫面在眼前出現,這是一個令人多麼難以忘卻的時刻呀,在博物館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掛在牆上的,無不反應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聰慧。
在這個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時,感受,品味,斟酌了許多非凡的東西。心裡不禁生出了一絲羨慕,欣賞。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偉大?為何中華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期望,在將來的某一天,被稱贊的是我們。品味著這一本收獲,觸動著筆尖,記錄著這一段記憶。在千里之外,好像又聽到了贊嘆。
佛,一提到佛,人們就會驚嘆。在中國人眼裡,佛是東方的耶穌,世界的上帝和救世主。所以我很尊敬佛,天天拜佛,燒香求佛。
我也是佛的「鐵桿粉絲」。我很崇拜佛陀,每天都想見到他。
今天終於如願以償了。偶然想起了朝鮮美林博物館。我平靜而興奮地走進大廳。啊!我走進去,一股神秘的微風吹在我的臉上,彷彿佛陀在呼喚我,這又加深了這里的神秘。讓我覺得進入了仙境,進入了佛祖的棲息地,一定不能吵醒佛祖。
我走進了佛殿。在門口,一尊巨大的佛像站在門口。他閉上眼睛,似乎真的在睡覺。我覺得是因為我處理的事情太多了,很累。他有一個大鼻子和黑色的非洲羊毛卷。板著臉,一本正經。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佛。
這個形象讓我對佛更感興趣。我在移動,欣賞各種藝術品——佛!
我多麼想觸摸佛陀,和他握手!感受他的體溫,他的心跳。我希望他還活著。但是我們不能碰這里。我覺得是因為他們是佛!他們是神聖的!
就這樣,我在佛殿溜達了一個下午。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只能忍痛離開。這次拜訪讓我更了解佛陀。大家一定要尊佛!
星期二上午,我們學校五年級全體師生去參觀雷州博物館。雷州市博物館在風景秀麗的南湖之濱。
走進佔地面積680平方米,建築面積11600平方米的博物館,沿著「歷史沿革」,「覽盡民俗風情」觀賞「石狗奇觀」,疑視「歷代陶瓷」,品位「古代今書畫」及「紀念雷州改革開放6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等,一個個專題展示讓人目不暇接。同學們贊不絕口,古代雷州改革是民族聚居地,自古以來的民族文化互相融和發展,形成特色的雷州文化。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樓的古代石狗展廳。這些石狗千姿百態,有的咧嘴含笑,有的憨態叮掏,有的面目猙獰,有的鼻大耳肥。這些石狗或坐、或蹲、或伏。石狗體形、重量各異,大的超過2米,小的僅有10厘米,最重的有1噸左右,而一般的石狗跟家庭飼養的狗一樣大小。據雷州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最大的石狗是雷州城北門的大石狗,連座約高2。5米,年代較早的石狗是南北朝時期古合州後改雷州治舊址附近的」石狗坡」的石狗,距今約有1400多年。有人估算,僅雷州市境內現存的石狗就約有25萬
過了2、3個小時,我和同學們就把博物館參觀完了。博物館里陳列的物品可真多呀,其中有的是捐贈的,有的是什麼地方出土的,還有的是借展的等,看得我目不瑕接,眼花繚亂。
中華民族是這么偉大的啊!
秋天的一個下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們所有的六年級學生都參觀了歷史悠久的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這里參觀的人太多了!川流不息。
在博物館前的廣場上,有樹,鮮花盛開,芳香撲鼻。我們迫不及待地進入一樓大堂,直接進入展廳。我看到了很多古代使用的錢幣和陶器,從商代到清代各有不同的特點。那些硬幣形狀很特別,有的像貝殼;有些像鐮刀;其他人就像粉絲。彷彿行走在遙遠的青銅時代。
二樓,很刺眼。那些陶碗、陶牛、陶羊,還有石矛、石斧、石盾,一下子把我帶到了「鑽木取火」的時代,彷彿和我們的祖先一起與大自然進行了頑強的斗爭。
然後,我們參觀了其他展廳,看了各種金銀玉器。這些東西雖然老了,但依然耀眼奪目。我很驚訝古人有如此高超的技藝。
印象最深的是神奇的灌壺,真的是做工非常棒。倒置的水壺雖然有水壺的形狀,但是壺蓋和壺體是一體的,不可能像普通水壺那樣從口中注水。原來這種鍋的底部有個小洞。用的時候可以把鍋倒過來注水,所以叫倒過來。注水時,水不會從口中流出;加水後,將水壺放直,以免漏水。
這一刻,我彷彿穿越了不同朝代,領略了當時的文明與智慧。我為我們文明燦爛的古老國家感到無比自豪!
星期天,媽媽帶我去參觀運河工業三館。運河工業三館分別是中國傘博物館、中國扇博物館、中國刀剪劍博物館。不過今天,我們只去了傘博物館和刀剪劍博物館。
我們先去了中國傘博物館,這里綜合展示了以中國為代表的傘文化、傘歷、傘故事、制傘工藝技術以及傘藝術,是世界首創的傘主題博物館。展廳里用星星點點的燈光投射在地面上,布置成一個雨境,我們就在「蒙蒙細雨」中慢慢了解傘的起源、傘的製作、傘的歷史。西湖綢傘還是杭州特產之一呢!最特別的是,博物館還展示了世界各國形形色色的新型雨傘。雙人傘很可愛,可以讓兩個人用,而且只有一個柄,既美觀又實用。還有帶電燈的傘,嬰兒車傘等等。
接著,我們來到了中國刀剪劍博物館。這里向我們介紹和展現了刀剪劍「物開一刃為刀,兩面開刃為劍,雙刀相交為剪」的獨特文化。我們在展廳里了解刀剪劍的歷史文化,也可以從生活化視角去體驗民間風俗、生活趣識。除了剪刀的起源、刀劍的製作,我最感興趣的是3D影院放映的《古代戰爭中的刀劍》。千軍萬馬、奮力拚殺的場面讓我覺得非常震撼,讓我感受到戰爭中刀光劍影的氛圍,體味冷兵器時代刀劍的魅力。
參觀博物館讓我大開眼界,我下次還要來參觀中國扇博物館。
參觀湖南省博物館是暑假活動計劃好的。所以,那天一早我和媽媽還有外婆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原以為博物館不會有太多的人,可從容參觀。誰曾想,參觀者絡繹不絕,長長的隊伍排出去好遠,來觀看博物館>___楚文化展的人可真多啊!
首先我們直接來到了三樓,看到楚文化的展品可多了,那裡有稱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刻制優美的「彩繪鳳鳥紋木雕漆座屏」,以及「曾侯乙銅冰鑒」,還有貴重的雙耳金杯,可愛的彩繪豬形漆盒······。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稱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它雖然經過了千年,但還是沒生一點銹,看上去還非常鋒利,講解員阿姨告訴我們這把劍是由青銅製成的,並且劍上還鑲了寶石呢。
還有一件讓我覺得挺有意思的文物是「曾侯乙銅冰鑒」,它的用處可大了,它夏天放冰塊作冰箱用,冬天是放木炭作烤箱用的,真是神奇,我覺得古人真了不起。.
通過這次參觀,讓我覺得我們人類是非常聰明的,你看我們現在的科技這么發達了,不都是我們自己人類創造出來的嗎?在這么好的環境下我們就應該努力學習,把我們的將來創造得更加美好。
在一個細雨霏霏的周末,爸爸媽媽帶我去東陽博物館玩。
剛走到門口,我就迫不及待地跑進去,一個龐然大物展現在眼前。「啊!是恐龍骨架,比雷龍還大!」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仔細看了看旁邊的說明,才知道這副恐龍骨架化石是以它的挖掘地命名的,叫東陽龍,有十七米多長,四米多高呢。旁邊那幅恐龍骨架看起來就小多了,才大人那麼高,大概二米多長,是盔龍。
在一樓的另一側,還有古生物化石和古生物進化過程圖。我看到了世界上最早的貝類生物——層疊貝。它們比現在的貝殼大得多,是一個個疊在一起的。另外還陳列有恐龍蛋化石,骨骼化石,恐龍腳印化石等。走著走著,聽到一聲低吼,便不由自主地跟著聲音走了過去。天哪!是三隻模擬恐龍——東陽龍,盔龍,浙江龍,惟妙惟肖的。原來是東陽龍的生活場景復原圖。那時有連綿的群山,綠色茂盛的樹木,林子中央流淌著清澈的小河~~~
看完了恐龍化石又去看電影,開場了才知道是4D電影,還要戴特製的眼鏡呢。剛開始從屏幕里冒出一個海底生物,張開嘴在悠閑地吐泡泡。也不知為什麼,我的左眼感覺被水沖了,涼涼的,原來是那海底生物吐的水泡泡。真不愧是4D電影,感覺就像真的一樣。當奔跑的恐龍掉進深坑時,我感到座位也「嘭」的掉了一大截,嚇了一大跳。後來我眼前出現了一隻只飛舞的蝴蝶,我伸手去抓,明明抓在手上了,張開手卻——沒了。
東陽博物館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星期五下午,我們班王老師帶我們去參觀了位於市中心廣場東北角的柳州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可真大呀,共有5800平方米呢!它還是世界上第一個全場景式的古生物陳列館,從遠處望去,真是雄偉壯觀。
一樓的展廳是古生物陳列。剛進入展廳就有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頂上的放映屏幕時不時「竄」出個恐龍來,要不是和隊伍走在一起,我起碼要被嚇死。我們參觀了從古生代到中生代到新生代的各種生物化石,讓我打開眼界。就在我的恐懼感快要消失時,一具巨大的真恐龍骨架又把我嚇倒了。這是一條大約長17米多的霸王龍,看樣子它正在捕食。在這黑暗的環境中,把這條龍襯托得更加逼真。它旁邊還有一條脖子很長的似乎是蛇頸龍的龍,在它的脖子骨架右側有一處沉凹,表明它是被咬死的。
我們接著又上了二樓,那裡有兩個展廳,分別是歷史廳的民族館。歷史廳里栩栩如生地展現了中國古人類的生活,我們不禁為古人類的智慧贊嘆。
接著,我們沿路返回上了3樓,3樓是青銅館和書畫館。青銅館里的青銅紋刀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上面雕有鳥和花,很是惟妙惟肖,我們無不為其嘆為觀止——古人雕刻的技術真是鬼斧神工啊。
這次博物館寫生,不僅讓我們懂得了古人類歷史的知識,還知道了恐龍時期的各種生物,收獲真大呀。
下午學校組織三年級全體師生去安康移民博物館參觀。我們從學校徒步走到移民博物館,一路上雖然有勞累,但大家歡歌笑語,開心極了!
到了移民博物館一副巨大、生動而形象的浮雕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導游老師向我們講述了移民搬遷和安康人民流離失所的故事,展廳放置著移民用的農具、糧食還有吃飯燒水的工具。很久以前安康人民生活的陳舊老屋,樸素的衣著,讓我感受到辛勤勞動的人民,是怎樣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
二樓展廳我們看到了仿照安康做的地形圖,再現了遠古時期我們安康的地形地貌以及人們勞作生活的情景和豐富的物資。山區山上有牛羊,最有代表性的是安康旬陽特色的八大件,紫陽姑娘唱的採茶歌里清香淳厚的富硒綠茶,以及我們安康本地漢劇臉譜等等……雖然只是簡單的模型,但讓我感受到安康的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和源遠流長的安康文化。
三樓講述了移民搬遷改善了安康人民窮苦的生活狀態,並再現了1983年7月31日特大洪水自然災害,給安康人民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並在安康人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那些圖片至今都歷歷在目,彷彿讓我真正感受到當時洪災對人們帶來巨大的痛苦,但勤勞的安康人民銘記歷史,如今安康被建設的更加繁榮美麗。
經過今天的參觀學習,讓我了解到安康祖輩的生活,也知道了安康人祖祖輩輩歷盡艱難困苦的生活。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學習報效祖國,讓安康的明天更美好。
首都博物館的建築設計理念是「以人為本,以文物為本,為社會服務」,強調「過去與未來、歷史與現代、藝術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首都博物館設計方案,經過兩輪國際招標,從16家中外知名建築設計機構提交的22個設計方案中選出的。博物館建築落成後,已得到國內外各界人士一致稱贊。新館建築用地2.4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3390平方米,建築高度40米,地上五層、地下兩層。建築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與現代美於一體的建築藝術精品,既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現鮮明的現代感。如:外觀外傾斜的青銅體破牆而出,懸挑的大屋頂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出檐,青灰色磚牆模糊了古城牆與現代幕牆的界線。寬闊的廣場和大堂也取材於皇家宮殿高台建築的手法。在博物館中軸線上,大廳外地面鑲嵌清代丹陛,大廳內有明代牌樓,體現中國傳統中心軸線特點。在建築材質上,青銅、木質與磚石的大量運用更顯現一種歷史的久遠;鋼結構棚頂、玻璃幕牆又表現出北京有力的時代步伐,高大的空間和通透的視覺效果更順應了當代建築的國際流行趨勢。
新館建築內部分為三棟獨立的建築,即:矩形展廳、橢圓形專題展廳、條形的辦公和科研樓。三者之間的空隙則為中央大廳和室內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樸的中式牌樓、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營構了一個兼具人文、自然的環境。
今天,我有幸參觀蕪湖市博物館,這里有許許多多的古、現代文物。
首先,我們來到一樓,觀看了一些立體地圖,你也許會奇怪:立體地圖是什麼呢?其實只是一種立體模型。這里有古代大宮殿、蜿蜒曲折的萬里長城、以及以前的弋磯山醫院。
接著,我們又來到一樓化石處,這里有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的化石,有山羊的頭骨、中華乳齒象的`骨頭,還有維氏原狒的骨頭。
之後,我們來到二樓,這里展示的是古代的陶器、青銅器和天然晶體,真讓我大開眼界,贊不絕口。有的陶器是白色的,有的是褐色的,青銅器有的像茶壺,有的像大水缸,有的像小型盾牌。來到天然晶體前,一堆亮閃閃的晶體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以為是雌黃或雄黃,看過標牌之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水晶晶簇啊!
跟著,我們來到玩樂體驗館,這里主要是一些趣味小游戲,有踩魚、踩花、益智拼圖等。在踩魚游戲中,我用腳一踩,小魚就迅速地「溜」了,我又快速一踩、再一踩,哈哈,終於被我踩到了一條魚,真是有意思!
最後,我們來到博物館的三樓,這里向我們展示的主要是琴棋書畫:二胡、古箏、書法作品、絲綢畫、立體畫等等,品種繁多,目不暇接。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走出了博物館,我心裡想:今天,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今天,我和我爸一起去了電影博物館和鐵道博物館。我們先去了電影博物館,進入博物館建築,第一個進入我眼簾的就是拍電影的服飾和我最不願意看到的死屍的頭骨之類的演出道具,因為後面這些死屍的道具看上去都太惡心了,所以我看這些都想吐。
接著我們參觀了最早的電影和電影的發展史,在我們中國最早的電影其實就是皮影,但到後來,國外一個又一個新型的電影技術,一下把古老的皮影拉到了膠卷式的放映機上,可那個時候的電影是沒有聲音的,所以只能讓一個人在後面配音,另一個人則在旁邊配音樂。那個時候的電影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時間太短了,當時最長電影時間也只有30分鍾,所以慢慢的就發展到了現在的技術。
樓上還有現在最先進的IMAX電影劇場模型、動畫電影的製作等。
參觀完電影博物館,我們還參觀了鐵道博物館,鐵道博物館里有好多火車,有「毛澤東」號、「朱德」號還有當年的綠皮車,我爸跟我說他就是坐的綠皮車去上的大學。我說:「現在,你坐過得車也進了博物館了。」我爸笑了一下,我還進過博物館里的幾列火車的駕駛艙,啊,太簡陋了。這讓我聯想到現在的車,真先進。對比之下我知道了中國每天都在進步。
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參觀了齊齊哈爾市歷史博物館。博物館的講解員認真,仔細的講解了從原始社會到解放中國的這段歷史。讓我們對這段歷史又有了重新的了解,有了重新的認識。
博物館里雖然有些文物是仿造的,但卻非常逼真,甚至有些文物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人體會一下當時的年代和人文景觀。
同學們在聽講解員的講解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他們不懂和不知道的問題,講解員認真並且熱心的為同學們解答了問題。
歷史有時候是神秘的,神秘的讓人無法相信。當我們看到一些小石頭時,原始人類就用它來切割東西,這有時讓我們質疑,但它確實是真的,也真正存在過的,那是我們的人類就很聰明。他們有時候想的辦法連現在的我們也會想不出來。歷史也是透明的,什麽事一看歷史就知道。例如日本侵華戰爭,我們一看罪證便知是真事,日本那些右冀勢力是否定不了的,因為歷史在證明,歷史不會欺騙我們。
這次活動很有意義,讓我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也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受到了洗禮。希望多有機會去參加博物館,更多了解人類,了解革命烈士,了解歷史。
終於考完試了,媽媽帶我去博物館參觀。
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兩個特大號的壇子,媽媽告訴我那個叫「鼎」。左邊的是「鐵人魂」,右邊的是「大慶賦」
每個鼎能有一層樓高,它們代表著大慶精神。鼎真高呀,看來大慶精神真的很偉大!
樓上,是大慶地貌,有濕地、草原和森林。第一個地方是草原,他的代表動物是狼。第二個地方是森林,它的代表動物是東北虎。最後我們來到了濕地。大慶不僅有中國最有名最大的濕地,大慶的龍鳳濕地還是世界最有名最大的,它的代表動物是丹頂鶴。我還和丹頂鶴合影了呢。
來到恐龍區,我害怕極了,但看看恐龍前面有意思的蝴蝶,我勉強往前走,一進來才發現沒有想像的可怕。終於過去了「大塊頭區」,來到蝴蝶區。這里的蝴蝶標本太多了,我都看不過來,更好玩的是激光模擬蝴蝶:在一個玻璃罩里,居然有兩三隻蝴蝶在裡面翩翩起舞,還不會逃跑,好奇得我把臉貼在玻璃上看。我發現下面有兩個電視一樣的東西,裡面有幾只蝴蝶和上面的一模一樣,太高科技了,太神奇了!我猜裡面的蝴蝶是激光做的,就叫它們激光模擬蝴蝶。
最後來到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猛獁象化石面前。它們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好的象化石。還原的猛獁象的頭很象羅漢魚的頭。我奇怪化石上有象牙,地上也有象牙,難道一隻象長四隻象牙?原來真象牙太重了,化石托不動,只好安了個假牙。
這次的「游記」真有意思。當大慶人真自豪呀!
;㈤ 去上海電影博物館和航宇博物館作文
一路歡聲笑語,我們來到了位於閔行的航宇博物館。在館內,我們與航空知識親密接觸,了解了我們國家的飛機製造史,世界百年航空史等。小朋友最感興趣的當然是探索飛行的奧秘啰。在飛行體驗室里,有1:1還原真實的飛機駕駛艙及操縱設備,我們可以在駕駛手中的飛行器在全世界15382個機場起飛、降落。最令人震撼的在外場展區,展示著各種機型,有噴氣式客機、戰斗機、直升飛機、教練機……那可不是教科書上的圖片,也不是櫥窗中的模型,而是真真切切地停放著的以中國軍機為主的十餘架實物飛行器,我們終於有機會和飛機零距離接觸啦!航宇科普館真讓我大開眼界啊!
下午,我們來到了位於嘉定的汽車博物館。上海汽車博物館共有各種珍貴有歷史價值的車輛60餘輛,時間跨度逾百年。這些經典古董車向觀眾展示了汽車發展各個不同時期的風貌特徵。我們被這些珍貴的汽車和故事所吸引。博物館內分若干個區域主題展區,首先我們了解了汽車發展史和世上「第一」和「之最」。如1886年世界上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汽車——卡爾。本茨申請的專利三輪車,這是歷史上第一個「零」的突破。還有來自伊朗的第一個輪胎,這個輪胎是用木頭製成的,據說是古伊朗人看見一些圓木滾得非常快,就有了製作車輪的想法。繼續向前走就迎來了一個個歷史的瞬間,如第一個內燃機、第一個火花塞、第一個發動機、第一場事故……下面就是我國正式生產的汽車——(馬來西亞游記作文)紅旗牌CA72型高級轎車,使國民能夠完成自己有一輛轎車的夢想。大眾公司生產的——桑塔納。這部車至今乃普遍被市民使用,無論是歲月的洗禮還是造型的改變也無法抹掉它的經典。再下面就進入跑車的世界,一輛輛古老的跑車映入我的眼簾,如紅色的法拉利和白色的寶馬等。有趣的是我還發現有幾輛馬車
㈥ 參觀上海電影博物館
門口的雕塑告訴我,八一電影製片廠不是在電視了,就在眼前。
徐煒去買好票,我們在大廳,頭頂上電影道具依次呈現。門口的依次進入。
一入四樓,進行曲和紅毯呈現,有種電影節頒獎走紅毯的感覺。照片牆很美,照片里的他們更美。
主題版面叫「星海蒼穹」,照片牆依靠著明星物品存放處。王菲,張曼玉,孫道臨,張藝謀,馮小剛這些電影繞不開的人。
「大師風采」欄目到了,阮玲玉和胡蝶的塑像,處在流言蜚語的阮玲玉僅僅活了25歲,美工師傅在雕塑胡蝶的時候,她的標志性的美「酒窩」惟妙惟肖。
趙丹和鄭君里的成就也是非凡。一陣熟悉的歌聲傳來,「金嗓子」周璇的展區就是一個大大的留聲機,頭頂就是周璇的各種劇照。
孫道臨和湯曉丹的劇照很逼真,忍不住讓我想起了《渡江偵察記》。緊挨著還是周璇的老電影。看來周璇在老上海的電影地位當真了得。
三毛流浪記看了很久,笑中含淚。
觸摸屏里都是一些看電影的問題,科技與看電影聯系在一起,妙趣橫生。
繼續往前走,一個咖啡館出現了,原來是張愛玲的最愛,果真精巧。
緊挨著咖啡館的是電影的拍攝現場。在影戲聖地里,我看到了禮查飯店,現在改名浦江飯店,如今是證券博物館。
最感興趣的還是電影海報了,看到這些,立刻把我拉回了小時候。
進入三樓,影史長河裡看到了中國電影的明星電影公司的縮影。
科教片里保護攝影機入水的套。科教影片兩千多部。孫悟空的模樣
一到四層,各有特色,上海,果真人才輩出,從三四十年代到如此,領銜著一切事物。
喜歡上海。